痛风

合集下载

痛风课件PPT课件

痛风课件PPT课件
痛风课件PPT课件
目录
• 痛风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患者自我管理与教育
01
痛风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 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和肾脏引起的疾病。
发病机制
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拉伸
预防运动损伤,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控制运动时间和频率
根据个人情况制定运动计划,避免过度疲劳 。
坚持运动并逐渐增加强度
提高身体耐受性,促进尿酸代谢。
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痛风知识普及
向患者介绍痛风的病因、症状 、治疗方法等,提高患者对疾
病的认知。
心理疏导和支持
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等 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支 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 。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 律作息等,降低痛风发作的风 险。
家属参与和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和管 理,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
,促进患者康复。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关节损伤和畸形预防
01
02
03
早期诊断和治疗
通过及时的药物和非药物 治疗,控制痛风发作,减 少关节炎症和损伤。
诊断标准
通常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或欧洲抗风湿病联盟( EULAR)的痛风分类诊断标准,包括关节疼痛、炎症表现、 尿酸盐结晶等方面的指标。
诊断流程
首先通过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既 往病史;其次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尿酸测定、关节液分析 等;最后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如X线、超声或MRI等,进行 综合分析和诊断。

痛风是怎么回事

痛风是怎么回事

痛风是怎么回事痛风(gout)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

多发人体最低部位的关节剧烈疼痛,痛不欲生的“痛”,很快1-7天痛像“风”一样吹过去了,所以叫“痛风”。

40+男性多发(95%),女性一般在绝经后常见,因为雌激素对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后会增加发作比率。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无直接关系,只是高尿酸有更高发生痛风的可能,一些人高尿酸血症一生都不会引发痛风,而一些人在发现高尿酸血症一周或者一个月之内会发生第一次痛风。

第一次痛风后一般会有1-2年的间歇期,也有10年间歇期(5%),期间需积极治疗,预防痛风石的形成。

由于尿酸在人体血液中浓度过高,在软组织如关节膜或肌腱里形成针状结晶,导致身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症。

一般发作部位为大拇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

长期痛风患者有发作于手指关节,甚至耳廓含软组织部分的病例。

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发作,可使人从睡眠中惊醒。

痛风初期,发作多见于下肢。

痛风可以出现肾脏损害。

据统计,痛风病人20 % —25 %有尿酸性肾病,而经尸检证实,有肾脏病变者几乎为100 %。

它包括痛风性肾病、急性梗阻性肾病和尿路结石。

痛风各期的症状1、急性发作期的痛风病症状:发作时间通常是下半夜。

该阶段的痛风症状表现为脚踝关节或脚指,手臂、手指关节处疼痛、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

使用显微镜观察,会发现患处组织内有松针状尿酸盐沉淀。

就是尿酸盐沉淀引起的剧烈疼痛。

请注意,发病期的血尿酸由于已经生成沉淀,所以尿酸值比平时最高值低2、间歇期的痛风病症状:该阶段的痛风症状主要表现是血尿酸浓度偏高。

所谓的间歇期是指痛风两次发病的间隔期,一般为几个月至一年。

如果没有采用降尿酸的方法,发作会频繁,痛感加重,病程延长。

什么是痛风

什么是痛风

痛风知识摘要痛风是一种由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引起的炎性关节疾病。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痛风的临床表现及特征、常用术语解释、病理全过程、病因、发病机制、类型及其概念、并发症及其概念、详细诊断方法及其确诊标准、如何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内容。

文档旨在为医学生和患者提供全面的痛风知识。

目录1.引言2.痛风的临床表现及特征o急性痛风性关节炎o间歇期o慢性痛风性关节炎3.常用术语解释4.病理全过程5.病因和发病机制6.痛风的类型及其概念o原发性痛风o继发性痛风7.并发症及其概念8.详细诊断方法及其确诊标准9.鉴别诊断10.治疗及预防11.总结1. 引言痛风(Gout)是一种由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沉积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痛风的主要特征是急性和慢性的关节炎发作,其症状包括剧烈的关节疼痛、红肿和功能障碍。

痛风主要影响中老年男性,但近年来女性发病率也有所上升。

本文将详细介绍痛风的核心概念和系统知识。

2. 痛风的临床表现及特征痛风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特点: 突发性剧烈关节疼痛,常在夜间发作。

受累关节红肿、发热、极度触痛,常见于大脚趾(跖趾关节)。

•案例: 一名55岁男性患者,凌晨突然出现右脚大脚趾剧烈疼痛,关节红肿热痛,无法行走。

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间歇期•特点: 急性发作后症状完全消失,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

间歇期的长短不定,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案例: 前述患者在急性发作后症状缓解,数月内无任何不适,但仍需控制饮食和监测尿酸水平。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特点: 反复发作导致关节永久性损伤和变形,形成痛风石(尿酸盐结节)。

•案例: 一名60岁男性患者,患痛风多年,膝关节和肘关节出现多个痛风石,关节活动受限,X光片显示关节间隙狭窄和骨质破坏。

3. 常用术语解释•尿酸(Uric Acid): 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痛风健康宣教

痛风健康宣教
痛风健康宣教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痛风的基本知识 • 痛风患者的饮食建议 • 痛风患者的运动建议 • 痛风患者的日常护理 • 痛风患者的心理支持 • 痛风患者的药物管理
01
痛风的基本知识
痛风定义
痛风定义
痛风的分类
痛风是由于尿酸代谢紊乱或排泄减少 ,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囊 、肾脏等组织,引发的炎症反应和关 节损伤。
定期回访与鼓励
定期回访患者,了解其病情进展, 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其保持乐观 心态。
06
痛风患者的药物管理
常用药物介绍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用于缓解痛风急性发作时的关节疼痛和炎症,如 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糖皮质激素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用于抗炎和缓解疼痛,如泼 尼松、地塞米松等。
ABCD
秋水仙碱
、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如有必要,寻求专业医生或营养 师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减肥计
划。
避免疲劳和关节损伤
过度疲劳和关节损伤可诱发痛 风发作,因此应尽量避免。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 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连 续工作或剧烈运动。
注意保护关节,避免剧烈撞击 或过度使用某些关节,如膝关 节、踝关节等。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
控制饮食热量
合理控制饮食热量摄入,避免过度肥 胖。
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
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可能诱发痛风于调节内分泌系统,减 少痛风发作的风险。
03
痛风患者的运动建议
适合痛风患者的运动
01
02
03
04
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 于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代谢水

关于痛风

关于痛风

1、什么是痛风痛风分哪几种类型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

(你Q我:***伞无久久无吧而伞而)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

痛风常累及肾脏而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

痛风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大类。

原发性痛风除少数由于遗传原因导致体内某些酶缺陷外,大都病因未明,并常伴有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继发性痛风是继发于白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某些先天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糖原累积病I型等。

某些药物如速尿、乙胺丁醇、水杨酸类(阿司区林、对氨基水杨酸)及烟酸等,均可引起继发性痛。

此外,酗酒、铅中毒、铍中毒及乳酸中毒等也可并发继发性痛风。

临床诊疗工作中习惯把"原发性"省略,我们通常所说的"痛风"一般都指原发性痛风而方。

2、痛风病情的发展过程分几期痛风是终生性疾病,它的病情发展全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期:(1)高尿酸血症期:又称痛风前期,在这一期病人可无痛风的临床症状,仅表现为血尿酸升高。

(2)痛风早期:此期由高尿酸血症发展而来。

突出的症状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

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消失后关节可完全恢复正常,亦不遗留功能损害,但可以反复发作。

此期一般皮下痛风石的形成,亦无明显的肾脏病变如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的形成,肾功能正常。

(3)痛风中期:此期痛风性关节炎由于反复急性发作造成的损伤,使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破坏与功能障碍,形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可出现皮下痛风石,也可有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的形成,肾功能可正常或轻度减退。

(4)痛风晚期:出现明显的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皮下痛风石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可以破溃出白色尿盐结晶。

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有所发展,肾功能明显减退,可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痛风PPT

痛风PPT

20.00%
其他:不禁止
10.00%
0.00%
痛风间歇期
• 痛风发作可自行缓解进入间歇期 • 无明显症状,仅为血尿酸水平增高 • 如不及时控制血尿酸 , 则随时间推
移,痛风发作愈加频繁,持续更久, 症状更重。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石(少发部位)
痛风石(好发部位)
痛风性肾病—临床20% ~ 40%,尸检100%
• 尿酸在酸性环境中容易形成针样晶体在组织中沉积, 在碱性环境中,尿酸溶解度升高,一方面不容易形 成晶体沉积下来;另一方面,已形成的晶体可以溶 解,并随尿液排出体外。
• 所有高尿酸水平的患者,特别是超过560umol/L的患 者,均应使用碱化尿液的药物。
碱化尿液的药物
碱化尿液,增加尿酸盐溶解度: 将尿pH维持在6.5-6.89范围为宜
是越早越好,短期使用,及时停药。 • 急性发作后的4周内,忌服降尿酸药或改变原
剂量。
几种止痛药的特点
• 因为NSAIDS只阻断前列腺素,并不能抑制全部炎症因子的 反应,所以治疗效果不佳,犹其是在关节炎早期,当炎症 反应呈几何级数放大的阶段,更是如此。治疗痛风性关节 炎,疼痛和炎症有所减轻,但病程一般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关节炎要延续7-14天。
1、体检时常规进行血尿酸检测,尽早发现无症状 HUA。
2、改善生活方式:治疗HUA的核心,包括健康饮 食、戒烟、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
3、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危险因 素 :高血脂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和吸烟, 应作为HUA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4、避免应用使血尿酸升高药物:如利尿剂、糖皮 质激素、胰岛素、环胞菌素、他克莫司、尼古丁 、吡嗪酰胺、烟酸等。同时碱化尿液、多饮水, 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对于高血压合并 HUA患者,首选噻嗪类利尿剂以外的降压药物。

痛风

痛风

痛风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属于关节炎一种。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1]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

1疾病概述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属于关节炎一种。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致使人体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人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

尿酸属于体内垃圾,提示有痛风的危险过度的饮食不当,例如饮酒,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会引起尿酸高,轻度偏高不会有什么特殊的不适症状,一旦形成痛风结石沉积于体内关节等处,对于生活和身体的质量都会下降,建议忌烟忌酒,低盐低脂饮食,可适当锻炼。

必要时可使用御农降酸茶,采用现代最新工艺提取多种珍贵草本植物,保证了其纯度与浓度,无任何西药成分,平均可以降尿酸50-80。

1.简介多发人体最低部位的关节剧烈疼痛,痛不欲生的”痛“,很快1-7天痛像”风“一样吹过去了,所以叫”痛风“。

40+男性多发(95%),女性一般在绝经后常见,因为雌激素对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后会增加发作比率。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无直接关系,只是高尿酸有更高发生痛风的可能,一些人高尿酸血症一生都不会引发痛风,而一些人在发现高尿酸血症一周或者一个月之内会发生第一次痛风。

第一次痛风后一般会有1-2年的间歇期,也有10年间歇期(5%),期间需积极治疗,预防痛风石的形成。

2临床表现可有阳性家族史,30岁以上男性多见。

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夜间及淩晨突发,受累关节以拇趾及第一曋汗亟诙嗉,亦可累及踝、手、腕、膝、肘关节等,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1-2周内可完全缓解。

常因饮酒过量、高嘌呤饮食、手术、创伤、急性感染及用塞秦类利尿剂等诱发。

2.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个月至2年内复发,常累及多个关节,发展为慢性关节炎,导致关节肿大、畸形和功能障碍。

痛风演示课件

痛风演示课件
应戒酒。
处理方法指导
痛风发作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等药物缓 解疼痛和炎症;间歇期和慢性期可使用降尿酸药物如
别嘌醇、丙磺舒等控制血尿酸水平。
输入 局标部治题疗
对于局部关节炎症较重的患者,可采用关节腔内注射 糖皮质激素等方法进行局部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痛风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 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生活方式调整等多
遗传因素
痛风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遗传 因素在痛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痛风的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红肿、发热等。疼痛 通常突然发作,程度剧烈,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受 累关节常见于大脚趾、脚踝、膝关节等。此外,痛风 还可引起肾脏病变、尿路结石等并发症。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特点,痛风可分为急性痛风性关节 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及肾脏病变等类型。其 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关节的 急性炎症发作。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则是由长期尿酸盐沉 积引起的慢性炎症和关节破坏。痛风石是尿酸盐在软组 织中沉积形成的结节,可引起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肾 脏病变包括尿酸性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 导致肾功能衰竭。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尿酸测定、尿常规检查、关节液检查等。血尿酸测定 是诊断痛风的重要指标,但需注意血尿酸水平受多种因素影 响。
影像学检查
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双能CT等。X线检查可发现关节骨 质破坏和痛风石,超声检查可发现关节积液和滑膜增生,双 能CT可更准确地检测尿酸盐结晶。
鉴别诊断及相关疾病
鉴别诊断
02
痛风遗传学研究
痛风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学研究发现了多个与痛风相关的基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2.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形成-机制
(1)尿酸生成增多:酶的缺陷或者功能异常时, 嘌呤合成增多,尿酸增多。 (2)肾脏尿酸排泄减少:肾小球滤过减少、肾 小管对尿酸的从吸收增加或者排泄减少。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3.痛风的发生
尿酸水平与痛风发生率的关系 尿酸水平 (umol/L) 痛风的发生率
1.下列哪项不是痛风的特点: A.痛风石 B.高尿酸血症 C.急性关节痛 D.关节化脓 E.尿路结石
课间测试
2.下列哪项不符合原发性痛风的发病机理: A.多基因遗传病 B单基因遗传病 C.肾小球尿酸滤过减少 D.肾小管重吸收增多 E.肾小管尿酸分泌减少
课间测试
3.下列哪项不符合痛风急性关节痛的特点: A.突然发病疼痛 B.常因疼痛而夜间惊醒 C.多有诱因 D.初次发病有自限性 E.一般没有发热
三、临床表现
2.急性关节炎:
(1)常见诱因:饮酒、过度疲劳、关节受伤、寒冷、 进食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感染或手术均可诱发。 (2)常于午夜突然和清晨,多累及下肢远端单一关 节,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最易累及的部 位是拇趾与第一跖趾关节,其次,依次为踝、膝、指、 肘关节等。 (3)常伴发热、WBC增多。 (4)初次发作常呈自限性,自然缓解后局部可有脱 屑和瘙痒。
课间测试
4.痛风石的特点哪项不符合: A.可发生任何关节 B.多见于耳轮、跖趾或指间 C.可有局部瘘管形成 D.瘘管外易继发感染 E.有持续性高尿酸血症
课间测试
5.痛风急性发作特效药是: A.激素 B.秋水仙碱 C.别嘌呤醇 D.丙磺舒 E.布洛芬
课间测试
6.痛风间歇期和慢性期治疗不当的药是: A.溴马隆 B.秋水仙碱 C.别嘌呤醇 D.丙磺舒 E.磺吡酮
痛风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1.掌握痛风的护理及其临床表现。
2.熟悉痛风的治疗要点及其辅助检查。
3.了解痛风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
痛风病人的护理
一、定义
各种原因引起的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 泄障碍所致的以高尿酸血症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疾 病称为痛风。
高尿酸血症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关节和或肾, 而引起关节炎、肾结石。
1.观察痛风疼痛部位、性质、间隔时间,有无 午夜因剧痛而惊醒,受累关节有无红肿热痛与 功能障碍等表现。 2.发病前有无以下诱因:过度疲劳、寒冷、潮 湿、紧张、饮酒、饱餐、脚扭伤等。 3.有无痛风石体征,注意结石部位、局部表现 与相应症状。 4.定期监测血、尿尿酸水平。
(四)用药护理
1.秋水仙碱 (1)急性期特效药,用药越早越好; (2)注意不良反应:
四、辅助检查
1.血尿酸检查: 高尿酸血症标准:男性>420μmol/L,女性> 350μmol/L 。 2.尿尿酸测定:限制嘌呤饮食5天后,尿尿酸> 3.57mmol/L可确定尿酸生成增多。 3.滑囊液检查:在急性关节期行关节腔穿刺抽出的滑囊 液在旋光显微镜下可见针形尿酸盐结晶。 4.X线:关节面骨质事穿凿样、凿孔样或虫蚀样缺损。 5.CT或MRI检查:可发现关节内的痛风石。
关健要点:尿酸生成增多或排出障碍—高尿酸血症。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尿酸的代谢 内源性80% 食物 20%
核酸
A或G
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 尿酸 2/3肾脏 1/3肠道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2.高尿酸血症的形成-分类
(1)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多基因遗传病,常伴 肥胖、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糖尿病,且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 (2)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各种后天性因素或疾 病引起,如白血病、肾脏损害、药物、高嘌呤 饮食。
①口服用药可引起恶心、呕吐、厌食、腹胀和水
样腹泻等,还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与脱发 等。
②静脉用药:因可抑制骨髓,引起肾衰竭、DIC、
肝坏死等严重反应。 (3)不得不静脉用药:必须缓慢注射,>5分钟, 不要漏出血管外,否则,可造成组织坏死。
(用药护理)接上
2.排尿酸药 一般宜从小剂量开始,然后逐渐加量,注意其 副作用有皮疹、发热与胃肠道反应等。用药期 间,可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及多饮水。 3.别嘌呤醇 有肾功能不全患者,其不良反应有皮疹、发热、 胃肠道反应及肝损害、骨髓抑制等。因此,肾 功能不全者用量宜减半。
3.间歇期或慢性期
(1)促进尿酸排出: 代表药物:苯溴马隆、丙磺舒、磺砒酮等。 适应症:肾功能良好者 机制:抑制肾小管对于尿酸的重吸收。 下列情况不用: 1)内生肌酐清除率<30ml/min; 2)已有尿酸盐结石形成; 3)每日尿排出尿酸盐>3.57mmol/L 使用时还应注意碱化尿液,碳酸氢钠 3-6g/d
五、诊断
中年以上男性或者绝经后女性出现出现外周关节 特别是肢体远端关节红肿疼痛伴尿酸增高应考 虑痛风 确诊依赖 1.滑囊液穿刺发现尿酸结晶。 2.高尿酸基础性上出现典型临床表现,秋水仙碱 诊断治疗有效。
六、治疗
1.治疗目的和原则 (1)防治目的: 迅速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防止复发。 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 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 (2)治疗原则 急性期缓解疼痛,间歇期降尿酸。 对于从无症状的(包括终身未发作)高尿酸血 症避免诱因和低嘌呤饮食。
八、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的指导:终生性疾病,避免诱因, 减轻体重,告知病人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 保证足够睡眠。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紧张情绪。 2.饮食指导: (1)肥胖者按糖尿病饮食疗法; (2)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而进食碱性食物。 (3)禁烟、酒。 (4)多饮水,每天饮水量>2000ml。
课间测试
≥540
420-540 ≥ 420
7.0-8.8%
0.37-0.5% 0.1%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3.痛风的发生-机制
血沉积于关节尿来自酸升高
沉积于软组织
沉积于肾脏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肾病 尿酸结石
痛风石
关节变形
尿毒症
三、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绝经后女性,发病高峰 在40-50岁,近年来青年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5%-25%的病人有痛风家族史。 1.无症状期 仅有尿酸持续性升高,或者波动性增高。 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高 尿酸血症。
2.急性关节炎
(2)非甾体抗炎药:作用较温和。 机制:抑制环加氧酶 常用制剂: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酚酸、罗 非昔布等 用法: 布诺芬 0.2g Bid 双氯酚酸 50 mg Tid (3)糖皮质激素:上述两类药物无效或禁忌时 用。该类药起效快、缓解率高,但易出现症状 “反跳”,一般情况下尽量不用。
(饮食护理)接上
3.碱化尿液:可进食碱性食物,如牛奶、鸡蛋、 马铃薯、各类蔬菜、柑橘类水果等,可碱化尿 液,促进尿酸的排出。 4.鼓励多饮水:宜每天液体入量2500~ 3000ml,保证尿液>2000ml/天。可促进尿 酸排出。 5.禁酒:因饮酒—乳酸堆积—竞争性抑制尿酸 排泄,加重尿酸血症。
(三)病情观察
三、临床表现
2.急性关节炎期 灯红酒绿后,夜深人静时, 其痛如割,其快如风。
3.慢性关节炎期
此期特征性损害为痛风石。为尿酸盐沉积所致。其特点: (1)部位:可出现于任何关节、肌腱和关节周围软组 织,一般多见于耳轮、跖趾、指间和掌指处。 (2)大小:小如芝麻、大如鸡蛋,初软后硬。 (3)继发改变:痛风石自皮肤破溃排出白色尿酸盐结 晶,久之形成瘘管,但很少继发感染。 (4)痛风石的形成的因素: 高尿酸血症的程度 持续时间。
课间测试
7.痛风病人饮食下列哪项适合: A.普食 B.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C.高嘌呤食物 D.禁食动物内脏 E.少量饮酒
七、疼痛的护理措施
(一)休息和局部护理 1.休息:急性期要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避免关节负重受累,也可在病床上安放支托盖 被,关节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活动。 2.局部护理: 夹板固定制动 冰敷和硫酸镁湿敷 消除关节肿胀和疼痛。 痛风石破溃可致皮肤溃疡,应维持患部的清洁 避免感染。
(二)饮食护理
3.间歇期或慢性期
(2)抑制尿酸生成: 代表药物:别嘌呤醇 机制:抑制黄嘌呤酶 适应症:尿酸生成过多或者肾功能不全者。 用法: 0.1 Tid →360μmol/L (3)其他治疗:保护肾功能,对关节行理疗,手 术剔出较大痛风石。
六、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疼痛:关节痛 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 炎症反应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 与关节炎或关节畸形有关; 3.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 4.知识缺乏:缺乏与痛风有关的饮食知识。
2.急性关节炎
(1)秋水仙碱:是急性期特效药,尽早使用; 机制:抑制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释放白三烯 B4、糖蛋白化学趋化因子、IL-1从而缓解炎症。 用法:①口服法: 1mg
1mg q2h 一直 到症状缓解。最大剂量 6-8mg/d。 ②静脉法:1-2mg +NS 缓慢静滴。 如有必要4-5h重复一次,24h不超过 4mg。
1.控制总热量:肥胖者,应按照糖尿病的饮食方 案进行。 2.限制高嘌呤食物: 嘌呤食物的含量的划分
无嘌呤 低嘌呤 100g 中嘌呤 100g 高嘌呤 100g
<75mg
75mg-150mg 150mg-1000mg
(二)饮食护理
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鲤鱼、鱼卵、小虾、沙 丁鱼、鹅、鹧鸪、酵母等。 中嘌呤食物:肉类、菠菜、蘑菇、黄豆、扁豆与 豌豆等。 少嘌呤或者无嘌呤的食物:精米、牛奶、西红柿。 禁食或减少中高嘌呤类食物,可减少尿酸生成。 食物中嘌呤含量的一般规律: 内脏 肉 鱼 豆类 坚果 叶子菜 谷类 水果
3.慢性关节炎期
4.肾病变:痛风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
(1)痛风肾病:为慢性间质性肾炎,由尿酸盐结晶沉 积所致。早期仅表现为间歇性蛋白尿。进一步加重,累 及肾小球血管床时,呈持续性蛋白尿、夜尿增多、等渗 尿,继续发展可发生高血压、水肿、氮质血症等肾功能 不全表现,少数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 (2)尿酸性尿路结石:为尿酸盐结晶,在肾内形成的 结石,有的呈泥沙样结石,结石较大者临床可出现肾绞 痛、血尿。引起梗阻还可肾积水、积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