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
ICU发展及历史

ICU发展及历史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是现代医院里的一个重要部门,是专门用于治疗危重病人的医疗设施。
ICU的发展和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ICU在危重病人救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ICU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ICU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
当时,由于医疗技术水平有限,很多危重病人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病死率很高。
为了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率,美国和欧洲开始建设专门的重症监护室来集中治疗这些病人。
最早的ICU设立在美国,后来逐渐在其他国家得到普及。
第二阶段:70年代至90年代,ICU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ICU的设备和设施不断完善,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也得到提升。
各种先进的监护设备和治疗手段被引进到ICU 中,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血压监测仪等,使ICU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第三阶段:90年代至今,ICU的现代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知识的深入研究,ICU的设备、技术和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现代ICU已经具备了高度专业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特点,能够有效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危重病人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ICU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一次技术革新和经验积累都为ICU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继续进步和医疗模式的不断创新,ICU将会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医院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
ICU的发展与医疗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ICU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从最早的简陋的医疗设施到现代化的ICU,几十年来的变化和发展令人瞩目。
ICU的发展也与社会的需求息息相关。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疾病的增多,逐渐呈现全球性的趋势。
ICU在治疗这些疾病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病人提供集中、高效、及时的救治手段。
带你认识重症医学科(ICU)!

带你认识重症医学科(ICU)!发表时间:2019-09-18T17:18:06.8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9期作者:陈文豪[导读] 究竟什么是ICU,ICU表现的是什么意思。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个十分神秘和陌生的地方,下面具体来介绍一下重症医学科(ICU)。
峨眉山市人民医院 614200究竟什么是ICU,ICU表现的是什么意思。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个十分神秘和陌生的地方,下面具体来介绍一下重症医学科(ICU)。
ICU在目前并没有在各个医院得到普及,随着科学技术对疾病的研究,各种检测以及支持设备在区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多数情况危急的患者经过严密的监护和精心的治疗,能够度过生命中十分困难的时间段,身体逐渐得到康复。
本文简单介绍了重症医学科,并对ICU从多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重症医学科是什么?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中一个全新的学科,在医学领域中发展的十分迅速,将医学的众多分支学科全面覆盖,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
患者临床生命体征不够稳定或者对生命会产生严重因素,这些都是这门学科中需要研究的内容。
二、ICU你了解多少?(一)什么是ICUICU就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医学监护主要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诞生新型医疗设备,并对医院的管理体制进行改进从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
(二)ICU以什么样的形式工作ICU主要是将危重的病人集中起来,让人力、物力、技术上均得到良好的保障,从而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ICU中建设有中心监护站,对监护的病床有效进行观察,不同的病床占据的面积十分宽,床位之间需要利用玻璃进行相隔。
ICU必须对其配备床边监护仪等各种急救器材。
(三)ICU分类ICU的监护水平和设备具有一定的关联,是衡量一个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ICU起步虽然很晚,但是受到的重视程度十分高,发展的也十分快。
ICU具体分为综合ICU、专科ICU。
(四)ICU基本要求我国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都需要设置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中需要设置临床独立的二级学科,直接归属医院职能部门领导。
重症医学准入培训计划

重症医学准入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治疗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学对患者生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重症医学作为危重病人的急救抢救和综合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培养一批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理论和扎实的重症抢救技能的医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培训计划的培训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的医学素养、临床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熟练掌握重症医学病种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技能的医生。
二、面向对象本培训计划面向已具备医学执业资格的临床医生和医院医师。
三、培训内容(一)基础理论知识培训1. 重症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 危重病人的急救原则和方法3. 输液、输血、血流动力学调节4. 多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和设备的使用5. 血气分析和临床应用6. 危重病人的监护与护理7. 重症医学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诊断方法8. 重症医学的论文撰写和学术交流技巧(二)临床技能培训1. 危重病人的急救抢救技术2. 多器官功能的支持和维持技术3. 新生儿危重病人的抢救救治技术4. 神经系统危重病人的监护与治疗技术5. 重症医学病种的诊断和治疗技术6. 重症医学的病例讨论和围手术期危重病人的管理技巧(三)团队合作与沟通技能培训1. 医务团队的合作与沟通技巧2. 医患沟通与护理沟通3. 危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与支持四、培训方式本培训计划采取脱产培训和实践结合的方式进行。
1. 脱产培训:集中培训时间,开设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课程,同时安排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辅导和培训评估。
2. 实践结合: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要求到重症医学科实习,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
五、培训周期本培训计划为期一年,包括脱产培训时间和实践结合时间。
脱产培训时间为6个月,实践结合时间为6个月。
六、培训评估1. 学员的学习成绩将按照脱产培训阶段的考试成绩、实践结合阶段的评定成绩以及论文撰写的综合成绩进行评估。
重症医学科概述课件

血液净化设备
体外膜肺氧合器(ECMO)
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用于清除体 内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维持内环境稳 定。
用于支持心肺功能,为心肺功能衰竭患者 提供呼吸和循环支持。
重症医学科的技术
高级生命支持技术
包括心肺复苏、电除颤、气道管理等,用于 抢救生命。
营养支持技术
根据患者营养需求,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提 供营养支持。
02
需要心肺复苏的患者
03
大型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的患 者
04
严重创伤、多发伤、复合伤等 患者
05
各种原因导致的昏迷、抽搐、 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
06
重症医学科治疗手段
血液净化治疗
通过血液净化技术,清除体内 过多的水分和毒素,维持内环 境稳定。
血液灌流
对于药物中毒、毒物中毒等患 者,使用血液灌流清除体内的 毒物。
详细描述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经验分享,包括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如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如何调整呼吸机参数等 。
案例二: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经验分享
总结词
严重创伤患者需要及时的救治和精心的护理,以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详细描述
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经验分享,包括如何评估伤情、如何维持生命体征、如何预防并发症等。
水平。
合理配置资源
通过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重 症医学科的效率,同时降低患者
的费用负担。
推动科技进步
通过推动医疗科技进步,提高重 症医学科的诊疗水平,同时降低
医生的工作强度。
06
典型案例分享
案例一: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经验分享
总结词
机械通气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治疗手段,良好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重症医学科医生:拯救生命的守护者

重症医学科医生:拯救生命的守护者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医疗体系日益完善,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医疗服务。
在这其中,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重症医学科医生,作为ICU团队中的核心成员,肩负着拯救生命的守护者使命。
本文将深入探讨重症医学科医生的工作职责、技能要求以及他们在医疗中的重要地位。
1. 重症医学科医生的工作职责重症医学科医生是专门负责治疗危重病患的医疗团队成员。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监护和治疗重症患者,确保他们在高度危险的状态下得到最佳的医疗护理。
1.1 监护病情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迅速且多变,所以监护是重症医学科医生的首要职责。
他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
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ICU医生能够快速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
1.2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重症医学科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些治疗方案可能涉及到药物治疗、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多个方面。
ICU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康复机会。
1.3 执行医疗操作在处理危重病患时,ICU医生可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医疗操作。
例如,插管、中心静脉导管插入、胸腔闭式引流等。
这些操作需要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以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1.4 协调多学科团队重症医学科中常常有多学科的医生和护士组成团队。
ICU医生需要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相互协助。
团队合作是成功治疗重症患者的关键,只有通过协作,才能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护理和治疗。
1.5 沟通家属ICU医生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
他们向家属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并提供必要的情绪支持和安慰。
这种情感上的关怀,有助于家属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并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重症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分析

年 2月卫生部 颁布 了《 重 症 医学科建 设与 管理 指南》, 要 求 二
级以上 医院( 县 市级 医院 ) 必须成 立重 症医 学科 。同时 , 重症
又一位 重症医学专家进入 战斗 的指挥层 。这充分 地体现 重症 医学专业和 I C U的重 要性 和不可替代性。
3 重 症 医学 与 现 代 医学
・
医 院 管 理
・
重症 医学 在 现代 医学 中 的地 位 分 析
范 明 亮 【 关键词 】 重症 医学 ; 现代医学 ; 学科建设 【 中图分类号 】 R 2 5 9 【 文献标 识码 】 c 【 文章编号 】 1 6 7 4— 3 2 9 6 ( 2 0 1 4 ) 0 2 A一 0 1 8 6 — 0 2
2 O世纪 9 O年代是 I C U发展 的年代 , 主要表现在 临床 医学 和基础研究的共同发展 。临床医疗方 面开 始摆脱单 一器 官概 念 的束 缚 , 患者 的整体性和器官之 间的相关性 在实际工作中更 为具体 化。这一时期 对 A R D S的认识 更加 具体 更具 有临床 实 用性 , A R D S 不再是一种单一 的疾 病 , 而是一个 综合征 , 是 一个 常伴 随在大手术创伤或感 染之后 的临床 表现过 程。这一认 识 改变了机械通气的应用 策略 。同时临床 医师在充 分引流病 灶 的基础 上更 注重抗生素 的合理应 用。从经 验性应用 抗生 素到 目标性 应用 , 从依赖细菌 的药物敏感检验 到根据致 病菌的耐药 特性应 用抗生素是对专业技能提出 的新挑战 。
危及生命 的器官或系统的功能障碍 , 及早给予相应 的脏器功 能 的支持治疗 , 以期迅速 阻止并扭转危重症病理生理改变 的恶性
循环, 为原发疾病 的进一 步治疗赢 得时 间和条件 , 最终 控制原
薛晓艳重症医学在现代医学发展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PEOPLE人物薛晓艳:重症医学在现代医学发展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与薛主任首次见面,我们约在了一间茶室。
茶室位置并不好找,绕了好几圈我们才最终见上面。
这间茶室隐藏在繁华的商业街之中,外观并不显眼,室内却绿意盎然,恬适静谧。
“我相信我能把他治好”我们的谈话从这间茶室的老板开始。
经薛主任介绍,方才了解到,这间茶室的老板是她曾经的一位病人。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医疗机构收紧了对患者的收治工作。
当时,茶室的老板持续高烧,并相继出现肝脓肿、肺脓肿等症状,整个人已经瘫软,无法行走。
他接连跑了好几家医院都未被接收。
当时,航天中心医院对收治入院的病人也执行了严格的审查流程,作为高度敏感的对象,这位茶室老板是很难被收入院的。
但一直奋战在抢救一线的薛晓艳主任不忍心看着病人躺在急诊抢救室病越来越重,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经过对病人情况的仔细研究,她认为这位病人的情况并不像是新冠肺炎,而是在糖尿病基础上感染了高毒力肺炎克雷白杆菌,而且她发现病人的病情已经非常危急,已经快发展到嗜血综合征了,再拖延下去,性命堪忧。
救人急切的她主动与院领导沟通:“我认为我能把控好这个病人,他不是新冠肺炎,而且我相信我能把他治好。
”薛晓艳主任主动请缨,请求医院允许她将这位病人收治到自己负责的重症医学科。
基于多年对危急重症的研究基础,薛晓艳主任带领团队对这个病人实施了一系列的集束化抢救治疗方案,最终使病人转危为安。
更为难得的是,在如此重症的病人中,他是为数不多的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的人。
“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2012年12月,正值航天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组建之际,薛晓艳被调任科主任,经过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重症医学科迅速成为航天中心医院的重点科室。
无论从科室规模、收治的病种还是复杂难治程度,在北京地区都名列前茅,成为北京最大的综合重症监护病房。
每年收治复杂、疑难危重病人达1500余例,其中有很多是从三甲医院转过来的。
其他地方无法救治的病人在这里治愈,是令薛晓艳最骄傲的事情。
重症医学科配置标准

重症医学科配置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重症医学科是医院中的重要科室之一,主要负责救治危重病人。
在当今社会,重症医学科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合理配置重症医学科的资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重症医学科配置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重症医学科的作用重症医学科是医院中专门救治重症病人的科室,其主要职责是提供给予重症病人生命支持和系统监护,以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
重症医学科的设立能够提供及时救治,有效减少病人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二、重症医学科配置标准的意义1. 维护病人利益:合理配置重症医学科资源可以提高病人的救治效果和生存率,最大限度地保障病人的利益。
2. 提高医疗质量:配置标准可以规范重症医学科的管理和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3. 节约成本:通过配置标准,可以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从而降低医疗费用。
1. 人员配置:重症医学科应配备专业医师、护士、呼吸治疗师、临床药师等多学科团队,确保病人得到全面的治疗和关怀。
2. 设备配置:重症医学科必须有先进的救护设备、监护设备和诊疗设备,确保及时救治和监测病情变化。
3. 物资配置:重症医学科应有足够的药品、试剂、消毒物品等医疗物资,避免因物资不足而导致治疗延误。
4. 空间布局:重症医学科的区域应该与其他科室相对独立,有足够的隔离空间和清洁环境,保护重症病人的隐私和安全。
5. 服务质量:重症医学科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规范科室管理和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1. 制定标准:由政府卫生部门、专家学者和相关医疗机构共同制定重症医学科的配置标准,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2. 落实落地:医院管理部门要积极落实配置标准,确保人员、设备、物资和空间达到标准要求,做好科室的管理和督导工作。
3. 培训提升:医护人员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重症医学科的救治能力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医学与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 ICU的病人来自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病因也不尽相同,但是 疾病发展到严重的阶段,均会导致心、肺、脑、肾、肝、胃肠道等的 器官损害,以及免疫、代谢、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对病人生命构成 严重威胁。 • 虽然原发疾病不同,但其病理生理的演变过程有许多共同点,其治疗 原则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往往是一致的,此时重症医学和ICU能够为 病人提供有别于普通病房的更重要的、高质量的治疗,使病人尽可能
• 2008年,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成立
重症医学发展历史
国内:
• 近年来发展迅速,重症医学底子薄,专业力量薄弱,发展不平衡 • 2008年7月4日,国家对重症医学学科进行了认定,在学科分类的国家 标准中有了重症医学作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学科号320.58 • 卫生部要求在医疗机构中增加“重症医学”为一级诊疗科目,颁布
重症医学发展历史
国外:
• 到60年代,由于临床的需要,分科愈益细致,危重病人亦不断增加,
加之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监护仪器和新诊断设备的问世。
• 各种ICU相继建立,如冠心病重症监护治疗病房(CCU)、心肺重症监护 治疗病房(CPICU)、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CSICU)、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SICU)等。
• 几乎每一个专科均有它们自己的专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Search
重症医学发展历史
国外:
• ICU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重症医学的实践和发展。 • 1970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CCM)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团体宣告成立。 • 这表明,重症医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以及ICU作为重症医学主要的 实践场所已经成熟,并取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
重症医学与现代医学
重症医学科与兄弟学科的关系
度过疾病危重期。
重症医学与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 重症医学的观点和理论都具有先进性和开拓性,治疗具有
整体性,注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强调的是器官和器官
之间的关系,把疾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干预治疗。 • 因此,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产物。 • 同时,也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重症医学学科设置与管理规范》
• 完成监护室 重症医学科
• 并在随后列入医院诊疗科目及职称晋级考试科目
重症医学发展历史
国内:
• 2009年1月19日,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 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中,对开展“重症医学科” 诊疗科目诊疗服务的医院、医师等问题,都作出了明文规定。 • 2009年2月23日,卫生部再次宣布,为指导重症医学科的设置
和管理,推动其发展,推出《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
行)》,要求医疗机构以此为标准逐步建立规范的重症医学科。
我院重症医学科发展
学科建设:
• 2010年底成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 国家投资500万支持专科发展
• 医院追加500万项目资金,用于设备购置、医生培训、医疗
技术研发等,以解决疾病诊疗为核心的专科能力建设
内
1 2 3 4
容
重症医学发展历史
重症医学与现代医学 重症医学的研究内容
重症医学面临的挑战
重症医学与现代医学
重症医学
• 重症医学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
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
• 多学科交融,涉及呼吸、循环、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等 多个器官或系统功能的支持 • 是知识面较广、发展迅速的一门新兴学科,潜力巨大,位 于临床医学发展最前沿
重症医学科(ICU)
• 患者是个整体,疾病也是个整体,所以,治疗也应该具有 整体性。 • ICU注重疾病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和治疗的整体性,应用先
进的诊断和监测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和定量的观
察,通过有效地干预措施,对重症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
重症医学与现代医学
分类:
ICU
SICU CCU RICU EICU NICU PICU ……
重症医学与现代医学
建立和发展重症医学学科
• 是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
• 体现了该学科的学术内涵
• 是该学科人才梯队建设的需要
重症医学与现代医学
重症医学科(ICU)
• 是一种综合性的,具有现代化设备、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病房
• 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 • 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 • 标志着一所医院综合医疗整体水平及能力
铁肺
炎疫情。
国外
• 1958年,Zbsen等报道了259例此类
病人加强监护和治疗的经验, 又 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ICU重要性的 认识,开始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另外,50年代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 手术的成功应用于临床和推广,以 及缺血心肌再血管化的开展,为现 代ICU的建立提供了客观需要,并 显示了蓬勃发展的生机。
重症医学发展历史
国内:
• 1984年陈德昌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创建我国第一个现代意义的ICU病房
• 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内许多大医院相继建立ICU
• 1997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成立 • 2000年,黑龙江省危重病医学会成立(国内较早)
• 2005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立
综合性ICU
外科ICU 心内科ICU 呼吸ICU 急诊ICU 神经科ICU 儿科ICU
重症医学与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任何一个专科医师都具有一定救治危重病的经验,但毕竟 不是其长项,按现代重症医学标准衡量,不论在理论上还 是在实践上,不论是在能力上还是经验上都是欠缺的。 • 重症医学的发展改变了危重病人在救治过程中各专科各自 为政的局面,把救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重症医学发展历史
国外:
•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人们已经
认识到给于外科手术病人特别管理 的重要性。 • 1863年,南丁格尔就曾撰文提到 专门为术后病人设置“小房间”,
这便是ICU的雏形。
重症学发展历史
国外:
• 上世纪20年代,这种“小房间” 被正式命名为“术后恢复室”。 • 50年代以后,若干重大事件促 进“术后恢复室”向更高层次 发展。在1952年的夏季,丹麦 首都哥本哈根发生了脊髓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