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第一篇: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某工业厂房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 2.设计目的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课程设计是“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在理论上有所提高;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用图纸和设计说明书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进一步掌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提高读图识图的能力,掌握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绘制梁、板施工图。

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设计资料(1)该结构为现浇框架结构,该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

每名学生的纵横向跨度均不同,由教师指定。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qk=6kN/m2(或8kN/m2、10kN/m2,由教师指定)。

(3)楼面面层采用20mm水泥砂浆抹面,板底及梁侧采用15mm厚的混凝土砂浆抹底。

(4)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钢筋除梁中受力主筋采用HRB335外,其余均为HPB300筋。

4.(1)①② 单向板和次梁的设计:要求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设计,主要应包括截面尺寸的选定,确定计算跨度、计算荷载、计算内力及确定各主要截面的③ 主梁的设计:按弹性方法设计,具体内容同上,并要求计算控制截面内④ 设计说明书中应包含有关示意图,如跨长示意图、计算简图、配筋示意图等。

(2)① A4图: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及板的配筋图(1∶100)。

各种细部尺寸应标注齐全,应标明各种钢筋的直径② A4图:绘制次梁、主梁的平法施工图。

施工图采用CAD绘制,应布图合理,图面整洁,线型等均应符合制图标准要施工图中的设计说明应指出材料等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有关的注意事项5.本设计共用一周的时间,其中设计计算部分3天和绘制施工图2天。

第二篇: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最后)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最后)

目录1.设计任务书 (2)1.1 课程设计题目 (2)1.2设计资料 (2)1.3设计内容 (5)2.结构选型 (5)2.1楼盖的结构体系 (5)2.2 结构构件布置 (5)3.构件设计 (8)3.1B1、B2的设计(按塑性理论计算) (8)3.2L1的设计(按塑性理论计算) (11)3.3L2梁(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 (15)4.参考资料 (21)5.小结与感想 (21)6.感谢 (21)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学生:周世军准考证号:250103200937 指导老师:邵永治1.设计任务书1.1 课程设计题目杭州天金宿舍楼4.46米单向板楼盖设计。

1.2设计资料1.2.1杭州天金宿舍楼4.500处楼盖建筑平面,见图1。

1.2.2楼盖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砼主次梁单向板楼盖,竖向承重结构体系采用外砖墙和钢筋砼内柱承重方案。

1.2.3墙厚240mm,板伸入墙体(其中主梁搁置处120mm,次梁搁置处60mm),次梁伸入墙体240mm,纵墙在主梁端部处有外伸扶壁130×370mm,主梁搁置长度370mm。

柱截面300×300mm。

1.2.4荷载楼面恒载:楼面用40厚1:3水泥砂浆抹面,梁、板下面和梁侧用20厚石灰砂浆粉刷。

楼面活载: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取4.0KN/㎡。

1.2.5材料混凝土:用C25级。

钢筋:直径≤10mm,用HRB335级钢,直径≥12 mm用HPB235级钢。

WORD格式--可编辑--1.3设计内容1.3.1按建筑平面图进行单向板主次梁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绘出草图,并附计算书。

1.3.2按所选定的结构平面布置进行楼盖的结构设计:(1)核算钢筋混凝土内柱的截面尺寸(层高为4.5)。

(2)确定主梁、次梁、板的截面尺寸,并进行设计计算。

1.3.3绘制施工图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板的配筋图(只画板的配筋平面图,因为对称,可只画1/4楼盖平面;次梁配筋图(包括次梁的立面图、各跨中各支座边载面配筋图);主梁配筋图(包括主梁立面图、抵抗弯矩图、纵向钢筋放样图,各跨中和各支座边截面配筋图)。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23mk...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23mk...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所在学院:工程学院专业:07级土木专升本中国·大庆2010年10月单层厂房结构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金属结构车间双跨等高厂房。

(每人一题,按学号分配)二、设计内容:1.计算排架所受的各项荷载;2.计算各种荷载作用下的排架内力(对于吊车荷载不考虑厂房的空间作用);3.柱及牛腿设计,柱下单独基础设计;4.绘施工图:柱模板图和配筋图;基础模板和配筋图。

三、设计资料1.金属结构车间为两跨厂房,安全等级为一级,厂房总长54m,柱距为6m,厂房剖面如图1、2、3所示;2.厂房每跨内设两台吊车,吊车均为软钩吊车;3.建设地点为东北某城市(基本雪压0.40KN/m,基本风压0.50KN/m2,冻结深度2.0m);4.地基为均匀粘性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90Kpa;5.厂房标准构件选用及载荷标准值:(1)屋架采用梯形钢屋架,屋架自重标准值:18m跨81.50KN/每榀,21m跨95KN/每榀,24m跨109KN/每榀,27m跨122KN/每榀,30m跨136KN/每榀(均包括支撑自重)(2)吊车梁选用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参数见表3。

轨道及零件自重0. 8KN/m,轨道及垫层构造高度200mm;(3)天窗采用矩形纵向天窗,每榀天窗架重:18m跨25.5KN/每榀,21m跨30KN/每榀,24m跨34KN/每榀,27m跨38.3KN/每榀,30m跨42.5KN/每榀(包括自重,侧板、窗扇支撑等自重);(4)天沟板自重标准值为2.02KN/m;(5)围护墙采用240mm双面粉刷墙,自重5.24KN/m2。

塑钢窗:自重0.45KN/m2,窗宽4.2m,窗高见图1。

(6)基础梁截面为250 mmX600mm;基础梁自重4.2KN/m;6.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柱的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或HRB400级,箍筋采用HPB235级;7.屋面卷材防水做法及荷载标准值如下:防水层:0.4KN/m2;25mm厚水泥沙浆找平层:0.5KN/m2;100mm厚珍珠岩制品保温层:0.4KN/m2;隔汽层:0.05KN/m2;25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0.5KN/m2;预应力大型屋面板:1.4KN/m2。

其他资料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其他资料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其他资料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旨在探讨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与设计。

首先,我们将介绍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包括其材料特性、施工工艺以及结构稳定性等方面。

接着,我们将分析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在不同建筑类型中的应用实例,探讨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此外,我们还将就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将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过程。

同时,我们将设置设计项目,让学生能够动手实践,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具备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课程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人才。

中南大学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建筑工程方向《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姓名:班级:学号:一、设计目的1、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2、掌握板厚及梁系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3、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内力的计算方法;4、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计算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5、掌握板、梁的配筋计算;6、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结构的有关构造要求;7、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法、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8、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资料某多层工业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如附图所示。

1、结构布置柱网尺寸及楼面活载大小详见“六附图”;2、楼面为水磨石地面(包括10mm面层和20mm厚水泥砂浆打底),其自重标准值为m2;板底及梁用15mm厚混合砂浆抹面,其自重标准值为20kN/m3;3、混凝土强度等级C20,钢筋除梁主筋采用HRB335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300MPa)y 外,其余均采用HPB300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270MPa),钢筋混凝土容重标y准值为25kN/m3。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进行楼盖梁板系统结构设计,并绘制施工图。

要求:提交设计说明书一本,楼盖结构施工图(一号图)一张;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1、对设计说明书的要求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封面(2)设计任务书(3)目录(4)正文,包括:①本梁板结构系统布置的优缺点评述;②板厚及梁系截面尺寸的确定;③板、梁计算简图;④荷载计算;⑤内力分析及内力组合;⑥配筋计算;⑦构造要求。

(5)设计体会(6)参考文献(7)封底2、对图纸的要求楼盖结构施工图应包括下列内容:(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和板的配筋图楼盖结构平面布置要注明定位轴线尺寸和编号,板、梁、柱等构件要进行定位尺寸标注和编号;板的配筋图可绘于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并注明板的厚度;板的配筋可采用分离式或弯起式,钢筋(包括受力钢筋、分布钢筋和其它构造钢筋)要编号,同一编号的钢筋至少有一根钢筋要注明直径、间距及截断或弯起位置;可以利用对称性只画四分之一楼面。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方案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方案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学生姓名:郝鹏学号: 20074023105指导教师:张兆强所在学院: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皐龍沁» 一激望加学中国•大庆2010年10月1. ........................................................................................................................................ 设计资料 .......................................................................... 1 .2.计算简图的确定1...2.1 上柱及柱全高........................................................... 1...2.2 柱的截面尺寸........................................................... 1...2.3 柱网布置............................................................... 2...2.4 计算参数...............................................................3...3.荷载计算...................................................................... 4 .3.1 恒载.................................................................... 4 .3.2 恒载.................................................................... 5 .4.排架内力分析7...4.1 恒载作用下的排架内力分析................................................ 7..4.2 屋面活荷载作用下排架内力分析 ................................................................................ 1.. 14.3 风荷载作用下排架内力分析 ................................................................................ 1.. 34.4 吊车作用下排架内力分析 ................................................................................. 1.. 45 内力组合 ................................................................................ 1..9..6 横向平面排架抗震计算 ................................................................................ 2..8.6.1 横向平面排架水平地震作用力 ................................................................................ 2.. 86.2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3..0.6.3 参与横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荷载作用效应............................. 3. 26.4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的内力组合 ................................................................................ 3.. 47 柱的设计 ................................................................................ 3..8..7.1柱纵向受力钢筋计算3..8.7.2柱的裂缝宽度验算4..1.7.3 柱箍筋配置 ................................................................................ 4..2.7.4 柱牛腿设计 ................................................................................ 4..2.7.5 柱的吊装验算 ................................................................................ 4..3.8 基础设计 ................................................................................ 4..4..8.1 作用于基础顶面上的荷载计算 ................................................................................ 4.. 48.2 基础埋置深度及基础尺寸 ................................................................................. 4.. 58.3 基础高度验算 ................................................................................. 4..7.8.4 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 4..8.100际 12中柱B1. 设计资料本设计对应任务书第124号方案,左、右跨吊车为C4,起重量50t 。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下册课程设计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下册课程设计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下册课程设计课程简介这门课程旨在教授学生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设计原理和实践技能。

课程将基于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涵盖混凝土和砖块的性质以及构造、设计和分析等方面。

课程内容第一章:混凝土的基本性质本章主要介绍混凝土的组成、性质和强度等基本知识,包括混凝土的原材料、制作方法、干燥收缩、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

第二章:混凝土的设计和分析本章主要介绍混凝土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包括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受力分析、抗震设计和钢筋混凝土梁、柱和板等结构的设计方法。

第三章:砌体的基本性质和结构本章介绍砖块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包括砖块的分类、制作、性质和强度等,同时还介绍了砌体墙的构造和设备。

第四章:砌体墙的设计和分析本章主要介绍砌体墙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包括砌体墙结构的构造、设计原则和分析方法,以及如何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进行砌体墙的施工。

课程设计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掌握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设计原理和实践技能,包括混凝土和砌体构造设计、计算和分析等方面,并具备独立设计和施工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能力。

课程结构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课堂教学在此阶段,教师将讲授混凝土和砌体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包括混凝土的组成、性质和强度分析、混凝土结构的分析、设计和抗震设计等方面,同时还将介绍砌体墙的构造和设备,以及砌体墙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第二阶段:实验操作在此阶段,学生将进行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设计和制作,并进行一系列实验操作,例如混凝土强度测试、砌体墙构造和施工实验等。

第三阶段:设计实践在此阶段,学生将根据学习和实验的内容,进行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设计和实践操作,例如混凝土梁、柱、板和砌体墙等的设计和施工实践。

第四阶段:总结和评估在此阶段,学生将对自己的设计实践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并对所获得的结论进行论证和分析。

课程要求1.学生需要严格遵守课程要求,参加全部课程、实验和实践操作。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建筑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而在建筑领域设计专业是高度关注的领域之一,特别是在结构方面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在现代建筑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学生来说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修炼好自己的设计实力,与此同时也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项目的贯彻,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原理和实践应用。

通过这个项目,学生可以在组建项目团队的过程中提高其创新能力,锻炼其项目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增强团队精神和职业素质,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建筑领域的竞争环境。

三、教学内容1.基础阶段在基础阶段,我们会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原理和实践应用;•建筑结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理论。

在项目阶段,学生将参与实际项目和模拟实验,以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内容包括:(1)项目管理•制定项目计划,并做好日常监督和管理;•组织并协调项目团队,确保项目进度符合预期,完成项目的要求;•对项目进行质量和安全控制,并能及时解决问题。

(2)结构设计•掌握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设计原理;•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规范;•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建立建筑模型;•分析应力和位移等问题,完成设计计算;•检查设计计算结果准确性,进行技术优化。

(3)模拟实验•运用实验模型对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进行模拟测试;•学习实验数据处理和结论分析;•从实验结果中识别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在课程的总结阶段,以及考核和评估阶段,我们将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对课堂信息进行总结和整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课程的质量和实用性。

四、课堂要求•在学习前预习教材,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认真听讲并参与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在结构设计和模拟实验方面,注意安全和操作规范;•能够按时提交所需的材料,有积极的心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指导教师:张蕾春 ______________班级:11 土木(2)班学生姓名:施迎宁 ______________学号:Xf11220222 __________设计时间:2014.5.7-6.5 ________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建筑系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一、目的掌握现浇多层框架结构方案布置、荷载分析、框架结构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框架梁、柱和节点设计。

通过该课程设计,能综合运用结构力学和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知识,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二、设计任务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共三层,层高 3.6m,室内外高差为0.45m,基础顶面至室外地面距离0.5m。

框架平面柱网布置见图1所示,选择典型一榀框架进行计算。

框架梁、柱、屋面板、楼面板全部现浇。

丄2.设计资料(1 )气压条件基本雪压0.3 kN/m2,基本风压0.4 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

不上人屋面,屋面活荷载0.5kN/m2。

(2)抗震设防:不考虑抗震设防(3)主要建筑做法:构件尺寸:梁:250X550柱:600X600屋面做法:20mm厚板底抹灰,钢筋混凝土板厚90mm, 120mm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找坡,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4mm厚SBS卷材防水层。

楼面做法:20mm厚板底抹灰,钢筋混凝土板厚90mm,30mm厚水磨石面层。

梁柱表面采用20mm 厚抹灰。

(4)荷载取值:钢筋砼容重25 kN/m3,水泥膨胀珍珠岩砂浆15 kN/m3,水泥砂浆容重20kN/m3,石灰砂浆容重17kN/ m3,SBS卷材防水层0.30kN/m2, 水磨石自重0.65kN/m2。

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3.5 kN/m3,分项系数1.4。

(5)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受力钢筋采用三级钢。

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离外地面为500mm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4.55m。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中。

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板的作用,取1=21 0 (I。

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

1 AB CD跨梁:i 2E c0.25 0.553/ 5.4 1.28 10 3E c(m3)121BC跨梁:i 2E c 0.25 0.553/2.4 2.9 10 3E c(m3)121 上部结构各层柱:i E c0.6 0.63/3.6 3 10 3E c(m3)121 3 3 3底层柱:i E c 0.6 0.6 /4.55 2.37 10 E c(m )1231 2.2.931.231.22.9a1 22.372.3/ 2 372,37 号结构计算简图图中数字为线刚度,单位:X10 3氏 m 320mn 厚板底抹灰: 90mn 厚的钢筋混凝土板:0.09 25 2.25kN / m 2 120mm 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找坡: 0.12 151.8kN / m 2 20mn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0.02 20 0.4kN /m 2 0.3kN / m 2屋面恒荷载: 5.09 kN / mmo三、荷载计算1、恒荷载计算(1) 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0.02 170.34kN/m 24mn 厚 SBS 卷材防水层:框架梁自重: 0.25(0.55-0.09)25 2.875kN/m 梁侧粉刷:2 (0.55-0.09) 0.02 170.313kN /m23.19kN / m匸g■7:1 .220mn 厚板底抹灰: 0.02 170.34kN/m 290mn 厚的钢筋混凝土板: 20.09 25 2.25 kN / m30mn 厚水磨石面层:0.65 kN / m 2楼面恒荷载:23.24kN /m 3.19kN / m因此, 作用在中间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g AB1g BC1g CD13.19kN /mgAB 2gCD23.24 3.6 11.664kN /mgBC23.24 2.4 7.776kN /m(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边柱连系梁自重: 0.25 (0.55-0.09 ) 7.2 2520.7 kN 粉刷:0.02 (0.55-0.09)7.2 2 172.252 kN边柱次梁自重: 1 2 0.25 (0.55 0.09) 5.4 25 7.594kN 4粉刷:0.02 (0.55-0.09)5.4 2 171.652 kN因此,作用在屋顶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g3AB1g3CD1g3BC13.19kN /mg3AB2g3CD 25.09 3.6 18.324kN/mg3BC 25.09 2.4 12.216kN /m(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框架梁自重及梁侧粉刷:边柱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1.8 1.8 5.09 / 2 16.491 kN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G 3A G 3D 48.962 kN中柱连系梁自重:20.7kN粉刷:1(3.6 1.2) 1.2 1.2 5.09 10.99<N22.525 kN0.5 3.63.6/2 5.09 16.491kN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G3BG3C50.433 kN楼面框架节点集中何载标准值边柱连系梁自重:0.3 (0.6 0.1) 7.2 25 27kN粉刷:0.02 (0.6-0.1 ) 7.2 2 172.448 kN边柱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2.7 1.83.24 15.746 kN 框架柱自重:0.6 0.6 25 3.632.4 kN粉刷:0.020.6 4 3.6 17 2.94 kN顶层边节点集中何载:G3AG3D74.311 kN中柱连系梁自重:20.7kN 粉刷:2.525 kN1中柱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一3.6 3.6 2.4 1.2 3.249.331 kN21 3.6 1.8 3.24 10.498kN2框架柱自重:32.4 kN粉刷:2.94kN中柱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4)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G B G C 78.394 kN2、活荷载计算(1) 屋面活荷载计算活荷载作用在顶层屋面上的线荷载为:P3AB P3CD0.5 3.6 1.8kN /mP3BC 0.5 2.4 1.2kN /mP3A P3D1-(2.7 2.7 1.8) 1.821-3.6 1.820.5 2 6.48kNF3B Be6.48 1 (3.6 1.2 3.6) 1.2 0.5 2 10.08kN(2)楼面活荷载计算活荷载作用在楼面上的线荷载为:P AB P CD 3.5 3.6 12.6kN / mp BC 3.5 2.4 8.4kN / mP A P D 6.48 3.5 2 45.36kN P B P C 10.08 3.5 2 75.56kN恒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风压标准值计算公式:因结构高度H 11.9m 30m,可取z 1.0 ;对于矩形平面s 1.3 ;z可按线性插入法求得。

将风荷载换算成作用于框架每层节点上的集中荷载,计过程如表1所示。

表中z为框架节点至室外地面的高度,A为一榀框架各层节点的受风面积,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层次z s z (m) z 2A(m2) P w(kN)0(kN/m )3 1.0 1.3 11.4 1.0392 0.45 12.96 7.5822 1.0 1.3 7.8 1 0.45 25.92 15.1631 1.0 1.3 4.2 1 0.45 28.08 16.427风荷载计算表116,427KN9Og「0 -5400L 2400 .C oL5400"-- r--F四、内力计算1 、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恒载(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

计算中柱的线刚度取框架 柱实际线刚度的0.9倍。

梁上分布荷载由矩形和梯形两部分组成,在求固端弯矩时可直接根据图示荷 载计算,也根据固端弯矩相等的原则,先将梯形分布荷载及三角形分布荷载,化 为等效均布荷载。

把梯形荷载转化作等效均布荷载3.6 110.5 -5.4 3(1)顶层g'3边g3AB1(123211 )g 3AB24.09 (1 2 0.33320.3333) 19.22419.76kN/mg'3中 g 3Bci 8g 3BC2 4.09 8 12.816 12.1kN/m8 8结构内力可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并可利用结构对称性去二分之一结构计算。

各杆的固端弯矩为:M 3AB 2 g'3边 l 边12 19.76 5.4248.02kN m15.1ON曲較作用下的绪柑计算岡團g'边 g ABi (12 i 21 )g AB24.09 (10.3332 0.3333) 12.564'5 g中 g BC1 g BC281.21,-2M3BC~ I 护3中 1中312.1 1.2 5.81kN m M3CB1g 'g3中l"1 12.1 1.222.9kN m66顶层弯矩计算。

弯矩分配法计算内力过程如表:(单位:kN?m5E.77■花1/7」;丿\ p15.48\启—一4\ /;,\ '•z_____ 、Xl !I 1 /\1 \/\ \1 \f1 \ \ /l"•Li r , /斗日川$ 'B1, 1 - "顶层分层法弯矩计算结果(2) 中间层25.48-25.54 52.77 -8.22-44.5335.8214.33kN/m4.09 58.376 9.325kN /m 8结构内力可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并可利用结构对称性去二分之一结构计算。

各杆的固端弯矩为:1 .2 1M AB g '边1边—14.33 5.4234.82kN m12 12M BC 1g'g中1中1 9.325 1.22 4.476kN m 3中 3M CB 1 g'lg中12中1 9.325 1.22 2.238kN m 6中 6中间层弯矩计算。

弯矩分配法计算内力过程如表:(单位:kN?m中间层分层法弯矩计算结果(3) 底层底层弯矩计算。

弯矩分配法计算内力过程如表:(单位:kN?m底层层分层法弯矩计算结果二次分配不平衡弯矩:标准层传给顶层的弯矩分配:标准层传给底层的弯矩分配:1 821 81 821 81 821 8,GGGDB1,60?跨中弯矩计算:M 2BCM 3ABM3BCM2AB9.325 22.4 -22.75616.042kN mM1ABM 1BCA 19.765圧 22・67 52・08932.146kN m12.1 2.42-42.6633.948kN m14.335牡冶5583498319.962kN m14.335.42-25.207 36.°4121.609kN m9.325 2.42-25.99619.282kN m框架在恒荷载下的弯矩图~k ~ CV1BAV1AB14.33 5.4 36.68 40.702kNV1BC V ICB 19.325 2.42211.19kN2.4剪力计算:1 227.67 52.089 — 19.76 5.4248.83kN5.419.76 5.4 48.83 57.874kN1 2-12.1 2.42V3CB 214.52kN2.41 229.558 34.983 14.33 5.42237.69kN5.414.33 5.4 37.69 39.692kN1 29.325 2.42V2CB211.19kN2.41 225.207 36.04 — 14.33 5.42轴力计算:N A3 109.674 57.874 167.548kNN B3 153.053 48.83 14.52 216.403kNN A2 167.548 115.639 39.692 322.879kNN B2 216.403 126.829 37.69 11.19 392.112kN236.68kN5.4N A1 322.879 115.639 40.702 479.22kNN B1 399.112 126.829 36.68 11.19 567.521kN2、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把梯形荷载转化作等效均布荷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