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2分析
药物分析2

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标准品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 】2、空白试验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在与供试品试验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除不加供试品外,其它试剂均同样加入而进行的试验。
】3、鉴别试验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来药物的真伪。
】4、呈色反应鉴别法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系指供试品溶液中加入适当的试剂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易于观测的有色产物。
】5、灵敏度法问题反馈正确答案:【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不得有正反应出现,从而判断供试品中所含杂质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6、比较法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指取供试品一定量依法检查,测定特定待检杂质的参数与规定的限量比较,不得更大。
】7、热分析法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
】8、差示扫描量热法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传输给待测物质和参比物的能量差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一种技术。
】9、重复性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在较短时间间隔内,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由同一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11、中间精密度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在同一实验室,由于实验室内部条件的改变,如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12、检测限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分析方法能够从背景信号中区分出药物时,所需样品中药物的最低浓度。
13、定量限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样品中被测物质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14、耐用性问题反馈【教师释疑】正确答案:【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药物分析作业2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设计题1.已知普鲁卡因的结构式如下,请根据药物的结构设计三种鉴别方法。
方法一:普鲁卡因分子中有芳伯氨基,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事业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与碱性β-萘酚偶合生成橙红色的沉淀。
方法二:在普鲁卡因中加入氢氧化钠,并加热,产生的蒸汽(部分普鲁卡因水解,生成溶于水的对氨基苯甲酸钠,以及挥发性的二乙氨基乙醇)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热至油状物消失(全部水解,生成对氨基苯甲酸钠)后,放冷,加盐酸酸化,即析出白色沉淀(对氨基苯甲酸),此沉淀能溶于过量的盐酸。
方法三:先进性水解,得到挥发性的二乙氨基乙醇,与苯硫酰氯反应,无变化(伯胺的是生成沉淀立即溶解,仲胺是沉淀不溶解)方法四:测红外光谱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计算题1.维生素C中重金属的检查:取本品1.0g,加水溶解成25ml,要求重金属的含量不超过百万分之十,应量取标准铅(0.01mgPb/ml)多少毫升?T×V/m=10/10000000.01×0.001×V=10/1000000V=1ml2.富马酸亚铁中砷盐的检查:去本品0.50g,加无水碳酸钠0.5g,混匀,加溴试液4ml,置水浴上蒸干后,在500~600℃炽灼2小时,放冷,残渣加溴-盐酸溶液10ml与水15ml溶解,移至蒸馏瓶中,加酸性氯化亚锡试液1ml,蒸馏,流出液导入贮有水5ml的接收器中,至蒸馏瓶中约剩5ml时,停止蒸馏,馏出液加水适量成28ml,按古蔡氏法检查砷盐。
(1)加入无水碳酸钠的作用是什么?除去有环状结构的有机碱金属盐,如苯甲酸钠,对氨基水杨酸钠用碱石灰法不能破坏完全的,应无水碳酸钠进行碱熔破坏。
(2)加入酸性氯化亚锡的作用是什么?加入酸性氯化亚锡将高铁离子还原为低铁离子后再检查3.加入浓度为1ugAs/ml的标准砷溶液2ml,在该测定条件下,砷盐的限量是多少?0.001%3.氨苯砜中检查“有关物质”采用TLC法: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甲醇适量制成10mg/m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体内药物分析(2)

体内药物分析(2)
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一)去除蛋白质
在测定血样时,首先应去除蛋白质。
去除蛋白质可使结合型的药物游离出来,以便测定药物的总浓度;去除蛋白质也可预防提取过程中蛋白质发泡,减少乳化的形成,以及可以保护仪器性能(如保护HPLC柱不被沾污),延长使用期限。
去除蛋白法有以下几种。
1.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
可使蛋白质的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发生变化而使蛋白质凝聚,使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释放出来。
常用的水溶性有机溶
剂有: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
2.加入中性盐
使溶液的离子强度发生变化。
中性盐能将与蛋白质水合的水置换出来,从而使蛋白质脱水而沉淀。
常用的中性盐有:饱和硫酸铵、硫酸钠和氯化钠等。
药物分析实验:实验二 葡萄糖的分析

2013-3-2
12
酸度 新沸过的冷蒸馏水(加水20ml ),加酚酞指示液,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1号浊度) 乙醇溶液中的澄清度:乙醇 回流 蛋白质:不得发生沉淀。 亚硫酸盐与可溶性淀粉:
6
(三)检查
干燥失重:主要检查药物中的水分及其他挥 发性杂质。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 燥后所减失的量,以百分率表示。(恒重)
4
(二)鉴别
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 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判断药物的 真伪。分为:一般鉴别试验、专属鉴别试 验。
葡萄糖 显色反应 IR
5
(三)检查
药物的杂质检查是控制药物纯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药物纯度检查也可称为杂质检查。 酸碱度检查:用酸度、碱度、酸碱度和pH来衡量药物中 的酸碱性杂质。 澄清度:检查药品溶液的混浊程度,反映药物溶液中微量 不溶性杂质的存在情况,是控制注射用原料药纯度的重要 指标。
砷盐: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 与药物中微量砷盐作用生成具挥发性的砷化氢, 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一定 量标准砷溶液所生成的砷斑比较,以判断药物中 砷盐的限量。 AsO33-+3Zn+9H+→AsH3↑+3Zn2++3H2O
• AsH3+2HgBr2→2HBr+AsH(HgBr)2 黄色
• AsH3+3HgBr2→3HBr+As(HgBr)3 棕色
炽烧残渣:
10
含量测定
供试品:50%葡萄糖溶液 含葡萄糖(C6H12O6·H2O)应为标示量的95.0
%~105.0%。 比旋度计算公式:[a]tD =100a/l*c(其中a为
旋光度;t为温度,20℃;D表示钠光灯源; l为测定管长度,dm;c为溶液浓度, g/100ml) C=100×A/([a]tD ×l) ×(198.18÷180.16) [a]tD=+52.75°
药物分析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5、芳香第一胺类
供试品 + 稀盐酸 + 亚硝酸钠 + 碱性β 萘酚试液 ----橙黄色到猩红色沉淀
6、托烷生物碱类 供试品+ 发烟硝酸(在水浴上蒸干)---------黄色殘渣(冷却)
乙醇(2D)+氢氧化钾(1粒)
------------------------------------------深紫色 (三)专属鉴别试验 在一般鉴别试验的基础上,证实是某一种药物(详见各论)。
E:制备氧化铝方法代号
原点至色谱斑点中心的距离 (2)比移值Rf == -----------------------------------------原点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 供试品的Rf值与标准品的Rf值比较,由此确定供试品的成份.
例:硫酸阿米卡星的薄层色谱法鉴别试验(P35) (1)布板:硅胶H (2)配溶液(供试品)
折光率(20℃):指光线在空气中进行的速度与供试品中 进行速度的比值 n t
D
t 比旋度:一定波长与温度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 [ ]D 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
例:称取葡萄糖10.0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于20℃用2dm测定管,测得溶液的旋光度为+10.5°, 求其比旋度? 解:溶液厚度:2dm: +10.5 ° 1dm: +5.25 ° 浓度:10g/100ml=0.1g/ml 比旋光度: +5.25 °×10=+52.5°
4、核磁共振(NMR) H核或C核的化学位移
(三)X射线粉末衍射法 布拉格方程
(四)色谱鉴别法 1、薄层色谱 将吸收剂或支持剂均匀铺在玻璃板上(或聚酯薄膜塑料或 铝箔上),把要分离分析的样品点在薄层色谱板上,用溶剂展 开,在日光或紫外光下观察所获得的斑点,从而达到分离、 分析、鉴定目的。 例: 药物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醋酸可的松中其他甾体的检查) (1)布板 (2)点样 (3)显色
药物分析 第二章鉴别

药品的熔点与分子结构有关,当构成晶 格的单位(对有机化合物来说一般是分子, 无机化合物的是离子或原子组成)受热, 动能增加到足以克服各单位间相互作用力 即格子力,晶格崩溃涣散,这时的 温度 就是固体的熔点。每种纯的固体有机化 合物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晶型结构和分子间 力,因此要熔化固体,就需要一定的热能, 所以每种固体物质都有独特的熔点。
5、制备衍生物测定熔点法
药物+试剂 新化合物有一定mp; 药物酸化或碱化生成游离酸或碱。操作繁琐费时 间,应用较少。
二、光谱鉴别法
测定最大吸收波长,或同时测定最小吸收波长 规定浓度的供试液在最大吸收波长测定吸收度 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法 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比值法 经化学处理后, 测定其反应产物吸收光谱特性
比旋度:指在一定波长下,偏振光透过1dm且每1ml中含有
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可用于鉴
别药物、检查药物的纯度和含量测定。
[n]TD = 100α/dL 摩尔吸收系数εh.P收载的方法)E1%1cm=A/CL
二、一般鉴别试验 (general identification test)
注意事项:
1、由于受薄层板质量、边缘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操作 中有时会遇到同一物质在同一薄层板上的Rf值不一的情 况,操作中可增加将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等量混合, 点样后出现单一斑点作为鉴别依据。
2、单独使用TLC鉴别时,需要进行色谱系统适应性试验内 容,对斑点的比移值和分离效能进行考察。必要时进行 灵敏度考察。
(二)提高反应灵敏度方法 1. 加入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提取浓集
2. 改变观测方法
溶解度
物理常数: 相对密度、馏程、熔点、比旋度、吸收系数 、 折光率、黏度、酸值、碘值、皂化值、羟值
药物分析 第二章效能指标

第二章
药物分析所用测定方法的效能指标 线性 (linearity)
六 线 性 指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指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测试结 果与供试物浓度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果与供试物浓度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浓度. 浓度 一定 度的 浓度. 测定 浓度 浓度的 , 浓 度的 , .
.
程
.
第二章
药物分析所用测定方法的效能指标
七
线 性 范 围
指利用一种方法取得精密度和准确 度均符合要求的试验结果, 度均符合要求的试验结果,而且成 线性的供试物浓度的变化范围. 线性的供试物浓度的变化范围. 原料药和制剂含量测试浓度 80%~120% 制剂含量均匀度测试浓度 70%~130% 溶出度或释放度的溶出量 限度±20%
第二章
药物分析所用测定方法的效能指标 耐用性 (robusness)
第一章
四、药物分析所用测定方法的效能指标
1 用于鉴别方法 专属性 耐用性 2 用于原料药中主成分或制剂中有效 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测 定量 原料药中 用于定量 用于 测定或制剂中 测定方法 测 专属性 耐用性
验 证 方 法 应 用
测
第二章
药物分析所用测定方法的效能指标
三 检
检测限 (limit of detection, LOD)
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测出的 最低量. 最低量.
第二章
药物分析所用测定方法的效能指标
三 检 测 限
1 非仪器分析目视法 用已知浓度的被测物试验出能 被 测出 浓度 用 能
仪器分析
测
法 .
的分析
法 浓度
第二章
药物分析所用测定方法的效能指标 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 ,LOQ)
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药物分析2

巴比妥类药物在不同ph值溶液中紫外吸收光谱特征性变化,可用于巴比妥类药物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六)薄层色谱行为特征
巴比妥类药物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则其色谱行为亦不同,可用于鉴别,常用的 方法有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七)显微结晶
巴比妥类药物可根据其本身或与某种试剂的反应产物的特殊晶型,进行同类或不 类药物的鉴别.此法亦适用于生物样品中微量巴比妥类药物的检验.
与汞盐的反应中巴比妥类药物与硝酸汞和氧化汞反应生成白色汞盐沉淀此沉淀能溶于氨试液中四与香草醛的反应下巴比妥类药物分子结构丙二酰脲基团中氢比较活泼可与香草醛在浓硫酸存在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棕红色产物
巴比妥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一.巴比妥酸环状丙二酰脲. 二.取代基部分.取代基不同,形成不同的具体药物有 不同的理化性质.理化性质可用于区别各种巴比妥类药物.
中国药典未收载此法,而国外药典仍用此法鉴别异戊巴比妥.
(三)利用特殊取代基或元素的鉴别试验 1.利用不饱和取代基的试验 具有不饱和取代基的巴比妥类药物,中国药典收载了 司可巴比妥钠.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丙烯基,不饱和键可与碘,溴或高锰酸钾反应.发生加 成及氧化反应.而使碘,溴或高锰酸钾褪色. (1)与碘试液反应
3与硫元素的鉴别反应 巴比妥类分子结构中含有硫的药物,如硫喷妥钠,可将其硫元素转变为无机硫离 子,而显硫化物的反应.如下反应可鉴别硫代巴比妥与其它巴比妥类药物.
四.特殊杂质检查
( 一)苯巴比妥的特殊杂质检查 苯巴比妥的合成工艺为:
由以上 合成工艺过程可以看出,苯巴比妥中特殊杂质主要是合成中产生的中间体 (Ⅰ)和(Ⅱ)以及副产物,常通过检查酸度.乙醇溶液的澄清度及中性或碱性物质来加以控 制. 1.酸度 酸度的检查主要是控制副产物苯基丙二酰脲.苯基丙二酰脲是由于中间 体(2)的乙基反应不完全,而与脲素缩合生成的,因其分子中5位碳上的氢受相邻丙羧基影 响,致使酸性增强.能使甲基红指示剂呈红色. 检查方法:取本品0.2g,加水10ml,煮沸搅拌1min,放冷,滤过,取滤液5ml,加甲基橙 指示剂1滴,不得显红色. 2.溶液澄清度 本项检查主要控制乙醇不溶性杂质,利用苯巴比妥酸这些杂质在乙 醇中的溶解度比苯巴比妥小的特性来进行检查. 检查方法:取本品1.0g,加乙醇5ml,加热回流3min,溶液应澄清. 3.中性或碱性物质 中性或碱性物质是中间体(Ⅰ)形成的副产物2-苯基丁二酰 胺,2-苯基丁二酰脲或分解产物等杂质,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但溶于乙醚;而苯巴比妥具 有酸性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故采用提取重量法测其含量. 检查方法:取本品1.0g,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溶解后,加水5ml 与乙醚25ml,振摇1min,分取醚层,用水洗涤3次,每次5ml,取醚液经干燥滤纸滤过,蒸干, 在105℃干燥1h,遗留残渣不超过3mg. (二)司可巴比妥钠的特殊杂质检查 司可巴比妥钠的合成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解
四、重金属检查法
重金属系指在试验条件下,能够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
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银、锑、汞、铅、铜、铋、铬、 锡、锌等 重金属影响用药安全或药物的稳定性,必须严格控制其 限量
四、重金属检查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采用比色法检查,共收载了3
种检查方法。主要讲解第一法
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 (一)原理:对照法(比色法)
同时进行,加入试剂顺序要一致 2.加入硝酸的目的 3.如何观察 4.供试品溶液如带颜色的处理 5.供试液如不澄清的处理
二、硫酸盐检查法
(一)原理:对照法 (比浊法)
HCl 药物:SO 2 BaCl BaSO 4白色浑浊 4 2
HCl 对照:K2SO( c 、 V ) BaCl BaSO 4白色浑浊 4 2
药物分析技术
药物分析技术
第三章 药物杂质检查技术
药物杂质检查技术
1 2 3 杂质的来源与杂质检查方法 一般杂质的检查 特殊杂质的检查
学习目标
1.掌握一般杂质检查的原理、方法及杂质限量计算
2.熟悉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
3.了解药物杂质检查的意义及药物杂质的来源和分类
4.学会药物中常见一般杂质检查和特殊杂质检查的操作
用药安全
二、杂质限量与杂质检查方法
(一)杂质限量
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来表示:如葡萄糖中 氯化物的限量为0.01%,重金属的限量为百万分之五
(二)杂质检查方法
杂质的限量检查可分为以下3种方法:
1.对照法 对照法是将供试品溶液与待检杂质对照溶液, 在相同条件下处理后,比较反应结果,从而判断供试品 中所含杂质是否超过限量。特点:不需知道杂质的准确 含量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乙管) 监控管溶液的制备(丙管)
3.比色 4.结果判断
(三)注意事项
1.重金属硫化物生成的最佳pH是3.0~3.5
2.标准铅溶液应在临用前精密量取铅贮备液新鲜稀释配
制,以防止硝酸铅水解而造成误差,配制与贮藏用的
玻璃容器均不得含铅 3.第一法中的丙管,也称为监控管,是为了防止出现假象
三、铁盐检查法
(一)原理:对照法(比色法)
药物:
o Fe 2 Fe 3 Fe 3
6SCN HCl FeSCN 6 红色
3
对照: Fe3 C、V 6SCN HCl FeSCN 6 红色
3
(二)检查方法
标准铁溶液的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的制备
颜色 浑浊 色斑
比色 比浊 比较色斑
(二)杂质检查方法
杂质的限量检查可分为以下3种方法:
2.灵敏度法 的方法。本法的特点是不需要对照物质,而 是以供试品不出现阳性反应为限度。特点:不需对照物质
(二)杂质检查方法
杂质的限量检查可分为以下3种方法:
3.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取供试品一定量依法检查,测定与 待检杂质含量相关的吸光度或旋光度等指标,不得超过 规定值,以此控制杂质的限量。特点:准确测定杂质的 量,不需对照品
3 药物:Cl AgNO3 HNO AgCl白色浑浊
3 对照:NaCl(C,V) AgNO3 HNO AgCl白色浑浊
(二)检查方法
1.标准氯化钠溶液的制备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对照溶液的制备
4.比浊 5.记录和结果判断
(三)注意事项
1.应遵循平行操作原则 供试品管和对照液管的操作应
第一节
杂质的来源与杂质检查方法
杂质的来源与杂质检查方法
药的杂质:
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和疗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一、杂质的来源及分类
(一)杂质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的来源
一方面是由药物生产过程中引入
(一)杂质的来源
另一方面是在贮藏过程中引入
(二)杂质的分类
1.按来源可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二)检查方法
硫酸盐检查法的操作流程与氯化物检查法相同,包括:
标准硫酸钾溶液的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 溶液的制备→加入沉淀试剂25%氯化钡溶液 →比浊→记录和结果判断等
(三)注意事项
1.应遵循平行操作原则:供试品管和对照液管的操作应
同时进行,加入试剂顺序要一致 2.加入盐酸的目的 3.如何观察 4.供试品溶液如带颜色的处理 5.供试液如不澄清的处理
(1)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 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2)特殊杂质是指在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根据药物 的性质和生产工艺而引入的杂质
(二)杂质的分类
2.按性质可分为信号杂质和有害杂质
(1)信号杂质本身一般无害,但其含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 药物的纯度水平 (2)有害杂质对人体有毒害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如重金 属、砷盐等,在质量标准中应严格加以控制,以保证
五、砷盐检查法
砷的危害
五、砷盐检查法
第一法(古蔡氏法)
检砷装置:
(一)原理:对照法(比较色斑颜色)
→加入显色剂30%硫氰酸铵溶液→比色→记录和结果判断等
(三)注意事项
1.反应在盐酸酸性溶液中进行,可防止Fe3+水解,在中
性或碱性溶液中,Fe3+水解生成棕色或棕红色的产物, 影响检查 2.加入过硫酸铵的目的 将供试品可能存在的Fe2+氧化成
Fe3+ ,同时可以防止红色的硫氰酸铁受光照还原或分解 3.加入过硫酸铵的目的 将供试品可能存在的Fe2+氧化 成Fe3+ ,同时可以防止红色的硫氰酸铁受光照还原或
CH3CSNH 2 H2O pH3.5 CH3CONH2 H2S
药物: Pb2 H2S pH3.5 PbS黄色~棕黑色
对照:PbNO3 c、V H2S pH3.5 PbS黄色~棕黑色
(二)检查方法
1.标准铅溶液的制备
2.检查溶液的制备
对照溶液的制备(甲管)
(三)杂质限量计算
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量 杂质限量= 100% 供试品量
L C V 100 % S
点滴积累
1.药物中的杂质主要由 和 引入
。通常用
2.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
或
来表示
、 、
3.杂质限量的检查方法主要有 和 三种
第二节
一般杂质的检查
一、氯化物检查法
(一)原理:对照法 (比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