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塘改水稻田的特点及栽培技术
芦苇高产栽培技术

芦苇高产栽培技术芦苇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具有高产和广泛适应性的特点。
芦苇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芦苇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土壤要求芦苇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选择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是栽培芦苇的首要条件。
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值6.5-7.5,有机质含量应在2%以上。
此外,芦苇对肥力要求较高,土壤中的可供吸收的养分含量应达到一定水平。
二、栽植方法1.选种:选择优质、适应力强的芦苇品种,如绿色芦苇、光滑芦苇等。
可通过苗圃或种植基地购买种苗。
2.整地:在选定的种植区域进行整地,清除杂草和杂质,并平整土壤表面。
3.分株:将芦苇种苗按照一定的间距分株,并保持株间的距离均匀。
4.栽植:将芦苇分株插入土壤中,使根部牢固地贴近土壤,然后轻轻拍实土壤。
三、水肥管理1.灌溉:芦苇对水分需求较高,特别是在生长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
可采用滴灌或喷灌等方式进行适量的灌溉,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2.施肥:芦苇生长迅速,对养分需求较大。
可在栽植前充分施入有机肥料,如腐熟的畜禽粪便等。
生长期间可适量追施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促进芦苇的生长和发育。
四、病虫害防治芦苇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产量和质量。
常见的病虫害有芦苇腐烂病、芦苇斑点病、芦苇蚜虫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合理施肥:适量施入有机肥料和营养元素,提高芦苇的抗病虫害能力。
3.防治草丛:及时清除芦苇周围的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
4.喷洒农药:在必要时可以使用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掌握使用剂量和喷洒时间,以免对芦苇产生负面影响。
五、采收和储存芦苇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生长季结束后,花穗开始变黄时。
采收时要注意不要损伤植株,避免病菌入侵。
采收后的芦苇应进行晾晒,待水分含量降低后,可储存或加工利用。
总结起来,芦苇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土壤要求、栽植方法、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和储存等方面。
芦苇高产栽培技术

芦苇高产栽培技术芦苇高产栽培技术文档1-引言芦苇(学名:Phragmites communis Trin-)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生物产量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态修复、生物能源生产等领域。
本文档旨在介绍芦苇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土壤准备、种植、管理和收获等方面的内容。
2-选种选取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芦苇品种是芦苇高产栽培的关键。
应考虑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水质等因素,选择具有生长迅速、抗逆性强、竹叶色艳丽等特点的芦苇品种。
3-土壤准备3-1 土壤pH值调节芦苇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范围为6-5-8-5-如土壤酸性过高,可使用石灰进行中性化处理。
酸性过低,可施加有机肥料进行调节。
3-2 土壤肥力改良在土壤深翻前,可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并与土壤混合均匀,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
3-3 土壤水分保持芦苇生长对水分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度。
在种植前,可进行灌溉补水,增加土壤含水量。
4-种植4-1 地块准备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块进行种植。
清除杂草,松土翻耕,平整地表。
4-2 芦苇种植材料选用芦苇种植秧苗进行栽培。
将芦苇种植秧苗根部修剪整齐,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定植。
4-3 定植密度芦苇的定植密度应根据品种、产量目标等因素进行调整。
通常建议株距为40-60厘米,行距为60-80厘米,使芦苇个体之间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5-管理5-1 控制杂草应定期除草,保持地表整洁。
避免杂草与芦苇竞争养分和光照资源。
5-2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加氮肥、磷肥和钾肥等营养元素,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5-3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方法。
6-收获芦苇可根据需求进行部分或整株收获。
一般在芦苇茎秆颜色变黄时,进行收割,将芦苇茎秆割断或拔起。
7-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内容。
8-法律名词及注释8-1 国家法律名词及注释无8-2 地方性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渔塘水稻种养技术资料

类型丰富多样的水产品养殖
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技术
水生植物 [栖生与减排] 浮床陆生植物
目前,池塘的生态修复方式以浮床种植研究较多,直接种植在底泥中的很少。
显著不同于——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虾、蟹等):这种种养结合模式 在国内的研究和实践较为普遍,技术较 为成熟。
传统代表性的稻鱼共作系统: •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2006年6月11
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为浙江省青田县龙 现村的稻鱼共生系统挂上全球重要农业 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的牌子。 • 云南哈尼族的稻鱼共生系统:就是把秧 苗插完,田水逐步变清后,放入鱼苗, 到秋季与稻谷一起收获[“谷花鱼”]。
园艺型渔稻对环境的美化作用
小龙虾塘种稻
鱼塘、泥鳅塘种稻
除草鱼外的品种 营养钵的选择与鱼大小直
接相关
六、原生态米的开发
七、渔稻种植对塘体水质的净化作用
• 生物量大,根系发达,特别是每节形成 发达的气生(陆地种)或水生根。
• 渔稻种植有效解决了养殖与水稻拷田的矛盾。
渔稻种植对塘底淤泥富养化的减排作用
• 塘底淤泥的主要成分是大量残饵、有机 物、死亡的机体和排泄物(氨氮)。过 多的淤泥夏季易引发水质恶化,还会产 生大量的有机酸,硫化氢、氨等,特别 是有害的病菌、寄生虫等。一旦条件适 宜,各种病原体即泛滥成灾。
• 利用冬季蟹池空闲,抽干池水,用机械 或人工,将池底淤泥全部清除。
• 水稻常用氮肥碳铵。 • 对水稻的肥效,铵态
氮肥优于硝态氮肥。 • 渔稻降低水中的氨氮
探究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探究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融合了稻田和渔业种养的综合农业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稻田的产量和农田的利用效益。
下面将从水稻的选种、种植管理、鱼类养殖以及农业循环利用等方面介绍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要点。
首先是水稻的选种,进行稻渔综合种养时应选择适应高温多雨气候的稻谷品种,同时具有丰产、抗病性强和耐旱能力强等特点。
一般情况下,选择稻谷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其次是种植管理,对于稻渔综合种养来说,要优化土壤环境,保持水稻生长所需的湿度和养分供应。
为了保证稻田的水质,可以选择使用有机肥料进行施肥,同时进行定期疏松土壤和杂草防治,提高水稻生长的环境质量。
鱼类养殖是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利用稻田的空间和养分来培养鱼类,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益。
在鱼类养殖方面,一般选择快速生长、耐高温和耐贫氧能力强的鱼类品种,如草鱼、鲤鱼和鳙鱼等。
需要设置养殖网箱或养殖池塘等设施,提供适宜水质和生态环境给鱼类生长。
最后是农业循环利用,通过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可以实现农田的循环利用。
在稻田里种植水稻的可以养殖鱼类,鱼类的粪便可以作为稻田的有机肥料,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鱼类的增殖也可以提供额外的经济收益。
水面种植水稻技术方法

水面种植水稻技术方法以下是 7 条关于水面种植水稻技术方法:1. 你知道吗,水面种植水稻第一步可是关键啊!就像建房子要打牢地基一样,咱得先选好合适的水面呀!咱可以找那种水面比较平静,没有急流漩涡的,不然水稻咋能安稳生长呢?比如说找个小池塘就挺不错的。
这选水面可不简单哦,得用心选对才行呢!2. 嘿,第二步就是准备浮床啦!这浮床就好比水稻的小床,得让它们睡得舒服呀!可以用竹子或者泡沫啥的来做,把它弄得稳稳当当的。
想象一下,水稻睡在上面多安稳呀,才能茁壮成长呢!咱隔壁村就有人用这种方法,收成可好了呢!3. 然后呀,就是播种啦!那水稻种子就像是一个个小宝贝,要小心翼翼地对待它们哦!把种子均匀地撒在浮床上,可千万别撒得太密或太稀疏了。
就像给孩子穿衣服一样,要合适才好呢!你说是不是呀?我记得我去年种的时候可仔细啦!4. 接下来,可不能忘了照顾它们呀!这就跟照顾小朋友一样,要时刻关注。
时不时地看看水够不够呀,有没有虫害呀。
要是发现有问题,得赶紧处理,不能拖拖拉拉的。
你想想,要是咱孩子生病了不赶紧治,那怎么行呢?咱村的老张就是没照顾好,结果损失不少呢!5. 哎呀,还有施肥呢!这肥料就好比给水稻加餐,让它们长得更壮实。
不过可得注意量哦,别太多也别太少。
就好像给人吃饭,吃多了撑着,吃少了饿着,都不行呀!我去年就是施肥把握得好,所以水稻长得可棒了!6. 等水稻长大些,还得注意除草呢!那些杂草就像小坏蛋,会抢水稻的营养呢!所以一定要除掉它们,让水稻能好好吸收营养。
这就像家里有老鼠,得赶紧除掉,不能让它们捣乱呀!咱可不能让杂草坏了咱的好事。
7. 最后就是收获啦!哇,看到那金黄一片的水稻,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就跟看到自己的孩子考上好大学一样开心!这就是咱辛苦付出后的回报呀!所以说,只要咱按照这些方法来,水面种植水稻一定能成功!咱自己就能吃上香喷喷的大米啦!我的观点结论:水面种植水稻技术并不复杂,只要用心去做每一步,就一定能获得好收成。
芦苇塘改水稻田的特点及栽培技术

芦苇塘改水稻田的特点及栽培技术摘要总结了芦苇塘改水稻田的主要特点,并从精细整地、化学除草、建设好灌排水渠道、培育壮苗、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达到水稻增产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芦苇塘改水稻田;特点;栽培技术1 芦苇塘改为水稻田后的特点1.1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杂草较多芦苇塘常年有植物生长,其有机落叶和杂草等自然死亡。
因此,有机质含量特别高,改为水稻田后是一个有机质含量特别高的稻田,经测定有机质含量在5%~7%。
由于芦苇田长期不耕作,苇塘中各类杂草丛生,主要有莎草科杂草,包括三棱草、扁秆蔍草和蔍草及少量的阔叶杂草等,很难防除。
1.2 缺磷少氮,地下水位高虽然有机质含量高,但速效磷和速效氮缺乏,特别是速效磷仅在30 mg/kg,而且速效氮也在平常水田的20%左右。
苇塘大多地块处于地势低平地块,因此,地下水位较常规稻田水位要高。
1.3 含盐量高,受海潮影响极大芦苇塘大多在沿海地带,并且靠近海边,因此,土壤含盐量大部分都在0.2%左右,全盐量均在0.3%左右,基本属于盐碱地。
新开垦的苇塘改为水稻田的地块,大部分在海潮沟边,因此,大海潮来临时,随时都可能被海水侵扰而遭受盐害。
2 栽培技术2.1 精细整地由于苇塘改水稻田属于盐碱地,因此在秋天上冻前必须进行1次深翻,耕深至少要达到20 cm,一是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促进养分的转化;二是减少土壤表面水分蒸发,减少表层返盐及次生盐渍化,翻起的土垡经冻融作用使土壤疏松。
春天再进行1次旋耕,又可达到消灭杂草的目的[1]。
2.2 化学除草化学药剂除草是一个关键环节,如果杂草丛生,则导致水稻无产量。
旋耕后灌水泡田前,如果田间杂草较多,要用克无踪喷雾将杂草除死,然后灌水泡田。
于插前3 d进行封闭除草,药剂以稻草克、恶草灵等均可,使用量按说明实行[2]。
如果后期稗草较多,可用稻杰喷雾。
如果莎草科稻草多,可用2甲4氯防除。
还可用综合除草效果好的药剂进行除草。
2.3 建设好灌排水渠道由于芦苇塘位于海边属重盐碱地,改为水稻田后,灌水是一个重要环节。
芦荡滩地垦植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芦荡滩地垦植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摘要经过多年调查研究,总结了芦荡滩地复垦田高产标准及特点,提出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垦植田;高产标准;特点;栽培技术;芦荡滩地建湖县位于里下河射阳湖的腹部地区边界的沿河、恒济、颜单、九龙口、建阳等镇,在20世纪70年代前有湖荡芦苇滩地面积逾1万hm2,自此逐年开垦种植水稻或围养鱼蟹和种植荷藕、芡实等水生经济作物。
近几年江苏省有关部门基金支持粮食生产,加上国家又投入资金,建立水稻商品粮基地和水稻种子基地,故将鱼蟹塘、荷藕田复垦种植中粳水稻逾4 000 hm2。
无论开垦或复垦都属江苏省里下河稻作区的版块类型[1],演替成为农田生态环境。
1 垦植田高产标准1.1 提高复种指数从一年一熟水稻,改为一年两熟制,秋播冬作物有油菜、小麦等农作物,成为稻、麦、油轮作制。
这是建立在良好排水系统的基础上。
1.2 提高水稻高产和优良品质垦植田以水稻生产为主体,大面积提高产量,产量在9 750 kg/hm2左右,而且品质优良,口味性好,出米率达75%以上。
2 垦植稻田特点2.1 嫌气土壤,淤泥层厚垦植稻田地势低洼,地面真高平均1.74 m,为沿荡潜育型水稻土、沼泽地草渣土,长期处于嫌气状态,淤泥层厚度有50~70 cm。
2.2 有机质丰富土壤在芦荡期有机质基本上是积累大于分解,一般潜在肥力较高,改种水稻后,耕层有机质可达 2.5%以上,但有效养分低,碳氮比一般在(9~10)∶1,速效磷含量缺乏,土层有机质含量分布较深,大都为50~60 cm。
2.3 杂草丛生,病虫害严重历史上芦苇荡水生和半水生杂草丛生,土壤中是盘根结块,种植水稻之后,禾本科杂草的稗草、千金子等较多,莎草科的水莎草、扁杆藨草、异型莎草等草害严重[2]。
垦植田水稻,地处沿荡地区,稻田杂食性害虫也在杂草上寄生,如二化螟、灰飞虱等,尤其近几年灰飞虱大暴发,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使垦植稻田病虫害严重大发生大危害[3]。
探究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探究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指将稻作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实现稻田与渔塘的互补,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
这种种养结合的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可以减少农业排放的污染物,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
本文将探究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要点,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合理利用水资源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第一要点就是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这种种养结合的模式中,稻田和渔塘之间需要进行水的调配和交换。
在水稻生长期间,要保证田间有足够的水分来滋养水稻,同时也要保证渔塘有足够的水量来养殖水生动物。
需要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通过分时段、分区域的方式合理调配水资源,确保水稻和水产养殖都能得到充分的供水,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优化土壤肥力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中,优化土壤肥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而渔塘的水生动物也需要养分丰富的水体来维持健康的生长。
需要通过施肥和养殖废液的处理等手段,合理调节土壤和水体中的养分含量,保证水稻和水产养殖都能得到充分的养分供应。
一方面可以通过养殖废液中的养分为水稻提供养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水稻秸秆还田来改善土壤肥力,实现土壤与水体的有机循环,提高土壤肥力的持久性。
三、科学合理的养殖搭配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中,科学合理的养殖搭配是关键。
在同一个生产区域同时进行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需要合理搭配养殖的种类和数量。
首先要考虑水产养殖的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水域条件,选择适合的水产养殖物种,同时要根据水稻的种植密度和水资源的供给量,确定合理的养殖密度和养殖周期。
还需要合理安排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的时间,避免两者之间的冲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有充足的生长生产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稻和水产养殖的产量和品质。
四、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重要要点之一。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手段,实现水稻和水产养殖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芦苇塘改水稻田的特点及栽培技术
作者:邵世平迟双丽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03期
摘要总结了芦苇塘改水稻田的主要特点,并从精细整地、化学除草、建设好灌排水渠道、培育壮苗、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达到水稻增产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芦苇塘改水稻田;特点;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156.4;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118-01
1 芦苇塘改为水稻田后的特点
1.1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杂草较多
芦苇塘常年有植物生长,其有机落叶和杂草等自然死亡。
因此,有机质含量特别高,改为水稻田后是一个有机质含量特别高的稻田,经测定有机质含量在5%~7%。
由于芦苇田长期不耕作,苇塘中各类杂草丛生,主要有莎草科杂草,包括三棱草、扁秆蔍草和蔍草及少量的阔叶杂草等,很难防除。
1.2 缺磷少氮,地下水位高
虽然有机质含量高,但速效磷和速效氮缺乏,特别是速效磷仅在30 mg/kg,而且速效氮也在平常水田的20%左右。
苇塘大多地块处于地势低平地块,因此,地下水位较常规稻田水位要高。
1.3 含盐量高,受海潮影响极大
芦苇塘大多在沿海地带,并且靠近海边,因此,土壤含盐量大部分都在0.2%左右,全盐量均在0.3%左右,基本属于盐碱地。
新开垦的苇塘改为水稻田的地块,大部分在海潮沟边,因此,大海潮来临时,随时都可能被海水侵扰而遭受盐害。
2 栽培技术
2.1 精细整地
由于苇塘改水稻田属于盐碱地,因此在秋天上冻前必须进行1次深翻,耕深至少要达到20 cm,一是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促进养分的转化;二是减少土壤表面水分蒸发,减少表层返盐及次生盐渍化,翻起的土垡经冻融作用使土壤疏松。
春天再进行1次旋耕,又可达到消灭杂草的目的[1]。
2.2 化学除草
化学药剂除草是一个关键环节,如果杂草丛生,则导致水稻无产量。
旋耕后灌水泡田前,如果田间杂草较多,要用克无踪喷雾将杂草除死,然后灌水泡田。
于插前3 d进行封闭除草,药剂以稻草克、惡草灵等均可,使用量按说明实行[2]。
如果后期稗草较多,可用稻杰喷雾。
如果莎草科稻草多,可用2甲4氯防除。
还可用综合除草效果好的药剂进行除草。
2.3 建设好灌排水渠道
由于芦苇塘位于海边属重盐碱地,改为水稻田后,灌水是一个重要环节。
一是灌水渠道采取了2种方式:直接引入上游水库水直灌,建提水站从河流中提水,及时灌入清水[3];二是修建了畅通的排水渠道,能够及时排水并修建了阀门,阻挡潮水的侵袭。
实现单灌单排,达到以水排盐、以水压盐的效果。
在灌溉过程中应于旋耕后及时灌水泡田,插前排水洗盐,然后再灌浅水进行插秧,期间不断水,确保分蘖和水稻正常生长,孕穗期间水宜深。
水稻全生育期不断水并及时换排水,做到勤灌勤排,防止水中盐分浓度增高,一般可采取日灌夜排的方式,即:每天上午灌水、傍晚排水,以薄水层过夜,翌日排干后再灌深水,控制盐害,促进水稻生长。
另外,这些地块断水不能过早,东港市一般稻田在9月20日断水,改后的水稻田应在9月末断水,距收获期10~15 d。
2.4 培育壮苗
可采用隔离层育苗,主要用破编织袋或地膜打孔,最好是专门制造的软盘或钵盘,使床土与苗床隔离培育壮苗,插秧时,秧苗可直接掀起或卷起,方便易行。
该方法在盐碱地上育苗更为特殊,而且必须实行。
芦苇塘改造水稻田育苗,由于盐害较重,可采取客土育苗和异地育苗2种方式[4]。
客土育苗不能用田间土壤作床土,必须从不含盐分的玉米田或园田中取土作为床土,其做法为在做好床面后,铺上隔离层的软盘或其他东西,铺上客土,拌入适量的有机肥和壮秧剂,浅水或灌水后抹平稍干后播种,最后盖上覆土覆膜。
异地育苗选择玉米田或园田地育苗,其育苗方式同容土育苗。
2.5 测土配方施肥
芦苇塘改为水稻田,虽然仍为盐碱地,但又与纯盐碱地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该地属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
因此,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在测定土壤状况后,采取合理的配方施肥技术,达到均衡生长的目的。
在选定高产抗病品种、培育壮秧、科学管水消灭杂草的基础上,以合理的施肥运筹来达到预期的调控效果。
总的施肥原则:促进早分蘖、中壮苗、后防肥害。
前期以磷肥和氮肥为主,中后期以钾和氮肥配合,并且每次施肥量不宜过多,特别后期施用氮肥更应注意,每次施肥量不能超60 kg/hm2,而且全生育期都要看天、看地、看苗灵活掌握。
按目标产量8.25~9.00 t/hm2的水平,常规稻田在东港施肥量为:纯氮195~210
kg/hm2、纯磷60~90 kg/hm2、纯钾45~60 kg/hm2。
但经过几年的试验,芦苇塘改水稻田,目标产量8.25~9.00 t/hm2施肥量应为:纯氮150~180 kg/hm2、纯磷120~150 kg/hm2、纯钾
60~90 kg/hm2。
除磷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外,其他肥要分段分期施。
另外,前期还可施入一定量的扩叉肥,以增加分蘖棵数。
3 参考文献
[1] 蒋来临,张惠文.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J].新疆农业科技,1996(5):25-26.
[2] 张俊伟.盐碱地的改良利用及发展方向[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4):63-64.
[3] 夏永强.盐碱地的改良措施与对策[J].新疆农业科学,2008,45(S1):199-200.
[4] 王录华.木垒县盐碱地的改良与利用[J].新疆农业科技,2009(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