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翻译赏析
从译者主体性看《京华烟云》张振玉译本的归化翻译

从译者主体性看《京华烟云》张振玉译本的归化翻译谁是翻译的主体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研究开始出现文化转向,长期以来一直被忽略的译者主体性地位才得到初步确立。
《京华烟云》以北京城中的曾、姚、牛三个大家族的兴衰史和三代人的命运为线索,向读者展现了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期间高官巨贾和平民百姓的生活兴衰。
它的语言以北京方言为主,带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所以要将其译给中国读者看,译者不仅要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要在尊重历史事实、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作,也就是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与其他译本相比,张振玉先生的译本更多的体现了译者的再创造性,这也是选择该译本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
本文主要从书名和章节名的翻译、文化和语言特色方面来探究译者主体性在《京华烟云》张振玉译本中的体现。
标签:译者主体性;京华烟云;张振玉译本20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研究开始出现文化转向,使得长期以来一直被忽略的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初步确立。
夏贵清(2004:89 - 90)曾说“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文化和审美创造性。
”本文主要从书名和章节名的翻譯、文化和语言特色方面来探究译者主体性在《京华烟云》张振玉译本中的体现。
1 译者主体性和张振玉及其翻译思想简介1.1 译者主体性。
谁是翻译的主体一直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直到文化转向的出现,译者主体性的地位才得到確立。
所谓译者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3个方面。
它是译者为达到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
1.2 张振玉及其翻译思想简介。
张振玉是台湾大学教授,著名翻译家,其主要译作有《京华烟云》、《武则天正传》、《中国传奇小说》、《苏东坡传》等。
张振玉翻译了林语堂先生的绝大部分著作,如《京华烟云》、《孔子的智慧》,他还是研究林语堂的专家。
林语堂《京华烟云》文学赏析

当代文学作品鉴赏家国恩怨沁红尘,残灰犹共晚烟飞——林语堂《京华烟云》文学赏析姓名:学号:院系:指导教师:《京华烟云》是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的一本颇有名的书。
它描写了清朝灭亡后,民国时期是北平曾、姚、牛等几个典型的大户人家的恩怨及抗日爆发后的民族情仇,非常逼真的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画卷。
初读林先生名作,约莫在初三年纪。
《京华烟云》是一部好几篇小说联成的长篇小说,但不因此而成一部分散漫无结构的故事,而反为大规模的长篇。
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之喜怒哀乐,包括过渡时代的中国,成为现代的中国的一本伟大小说。
整篇小说说的是北京城里几户富家的少爷小姐们在动荡年代的爱情生活故事。
林先生颇有些有意思的句子,让人看了不禁赞叹,有时候给人似曾相识见红楼的感觉,比如银屏说:我又不是你们家买下的人,总有一天要离开了这里,嫁给平实庄稼户的。
不是很像袭人对宝玉说的一番话吗,巧的是所处的情形也相似。
又比如说到木兰大婚,有四人专管杯盘碗碟,有四人专司迎宾送客,有四人只管....等等,像不像贾府大丧凤姐儿指挥的场景;还说到姚家买下王爷家的花园,连园景都修得像大观园似的,还有“青纱橱”,楼台水榭等等。
对林先生的生平并没有研究,不过借着字里行间猜测莫非林先生也很喜欢《红楼梦》,《京华烟云》里相似的场景是向曹先生致敬来着,不过仅仅猜测而已。
这是我自己在读书时发现的一点乐趣,觉得很有意思。
和《红楼梦》相比,《京华烟云》里的家族关系简单得多,人们之间的心眼也相对少些,没有那些剑拔弩张的气势,通篇都有一种平淡冲和的气息。
小姐们虽然能言善道,不过都有着旧时期女性的温婉贤淑,先生们即使再不长进,也算孝顺听话,就是说,没有什么让人气愤或者怒火中烧的场景和对话,稍嫌沉闷了些,却很能平复心情。
人家说,从一个人写作的风格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脾气以及当时的心情,我想是很有道理的,比如看《红楼梦》,就算是最简单的家居生活,也能给人错综复杂的感觉;而林先生的《京华烟云》,即使主人公经历动荡难测的年代,也能活得逍遥自在,颇有得色。
林语堂翻译思想

4.翻译实践
英译汉: 《国民革命外记》 原著者待查。 《女子与知识》 罗素夫人原著。 《易卜生评传及其情书》 布兰地司原著。 《卖花女》(剧本) 萧伯纳原著。 《励志文集》 马尔腾博士原著。
《新的文评》 史宾冈、克罗斋、王尔德等原著。
汉译英: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by Shen Fu《浮生六 记》,清朝沈复原著。
Five years were to pes burned , at dusk, on the twenty— second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 of the rat一1780.(Shirley M.Black)
诗歌翻译中美的体现
《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晓来风急?
Slow slow tune So dim,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The weather,now warm,now cold, Makes it harder than ever to forget! How can thin wine and bread Serve as protection Against the piercing wind of sunset!
Chuangtse, Translated by Lin Yutang 《英译庄子》。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 《中国古文小品选译》(又称《古文小品》) 晋朝陶潜等原著。 Nun of Taishan and other Translations 《英译老残游记第
《京华烟云》翻译中“文化还原”现象分析

I 、直译法还原 直译 法是指 “ 用译 语 中的 ‘ 对应 ’词译 出原语 中文化信
起 ,加之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 国的早期殖民影响,英语在世界范 息 ” ,这 在 《 华 烟 云 》 的 翻 译 中较 为 常 见 。 这 种 翻 译 通 常 是 京 围内被更大规模的使用 。在这种背景下,林语堂先生选择英语作 在文 字含义为 东西方共 同认 同的情况下进行 直接 的对应转换 。 为介绍中围的工具是一种具有相当大进步意义的举措,但这同时 在林语堂先牛所著 的英文版 《 京华烟 云》中, 将中国的 “ 医” 太 又对作者跨文化的功底提 ¨了相当苛刻的要求 。 { 转换 的行为,类似 于将汉语 译成英文 ,即作者在心底将本族文
译 》 中对 于翻 译方 法 的 总结 以及 翻 译 尊 崇 文 化 诱 导 等 理 论 ,对 就是说译者通过增词加注等方法 对于 原文 中的某些形象 ( 物象 )
作者 简介 : 金倩 (9 6 0一) 18 .8 ,女 ,汉族 ,甘肃庆 阳人 ,陕西师 范大学外 国语学 院英语语 言文学硕 士研 究生。研 究方 向 : 翻译理
cut oa ” o r t d y 。但在还原时只需翻译 出慈禧 ,即可达意。由此 宗教信仰 问题,绝不可以译为上帝 ,还是要地道的译为 “ 老天 可见 ,译注法的还原只需要将初次转换所添加的外衣剥掉,使 爷 ” 。另 外 将 “ o f c a i t 还 原 为 儒 家 ,“ r e t i k n C nu in s ” F e— h n ig 其 内在重新呈现出来。这里对于本文化的熟知程度是考验译者 T o s ” 还 原 为道 家 ,都非 常具 有 中国传 统 宗教 文化特 色 。 ait
从归化的角度分析《京华烟云》的张振玉译本

从归化的角度分析《京华烟云》的张振玉译本摘要:林语堂的小说《京华烟云》自出版以来便风靡一时,文章从归化的理论角度对林语堂小说《京华烟云》的张振玉译本进行个案研究,该研究回顾了归化翻译策略的历史和特点以及分析了归化在译本中地名及俗语中的个案分析,文章将归化翻译策略与《京华烟云》张振玉译本中的实例相结合,探讨归化翻译策略在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京华烟云》;归化;张振玉译本《京华烟云》的英译名为:Moment in Peking, 它是一部由林语堂所著的全英文小说,这本小说描述了清朝灭亡以后民国时期北平三大家族——曾家、姚家和牛家的兴衰,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画面。
这部小说是林语堂在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住在巴黎时用英文所写的,英文名为:Moment in Peking,而京华烟云是由张振玉所译的中文名。
1.归化翻译策略的历史与特点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门技巧,还是一门科学。
同时,翻译也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最近几十年,归化与异化一直成为翻译界争论的焦点。
尤金·奈达于1964将传统翻译术语:“直译”和“意译”重新命名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
形式对等侧重于信息本身,包括形式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的是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而动态对等的基础是奈达所说的“等效原则”,即目的语和源语在效果上达到对等。
他指出,在正确传达信息的前提下,应采用适当的“归化”性手段使译文具有可读性,以利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求得“译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Eugene Nida,1993)。
美籍意大利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最早正式提出了归化与异化这两个翻译术语。
归化翻译是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于目的语读者;异化翻译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尽力再现原文的色彩,以便更好地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国风味。
《京华烟云》英译本赏析

《京华 烟 云 英译 本赏 析
◎韩 慧
(河南机 电高等专科 学校 ,河南 新 乡 453002)
文学作 品不 同于应 用文 、科技 文献 。应用 文体 、 科技 文体 为实用性 的体 裁 ,有其 明确的 目的和具体 的用途 ,而文 学作 品不拘一格 ,很 难限于某 一特殊 的 目的和用途 。文 学的魅 力在于语 言的娴熟运用 ,是人 类语言 智慧的结 晶。文学作 品通 过景 、人 、物 三者 的 描述烘托 主人公 的心理 变化 。景 为气氛 的高低起伏 埋下伏笔 ;物 为人物的发展树 立象征意 义 ;事为故事 的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 ,文学作 品的翻译不仅要束缚 于原作 的情景模式 ,还要创造 性地再现 原作 的风格 , 是一种背 叛性 的创造 性劳动 。译 作就像一 幅雕刻作 品一样 ,不仅使读 者感受到异 国他 乡的风味 ,还要使 读者读起 来能享受 到语 言 的魅 力 ,使读者 获得和原 作一样 的感受。[’ 文学作 品的翻 译关键在于 精确传 达原作者 的思想情感 。文学作 品不仅能让人 们领略 语言 美 ,而且还可 以使 人们从 中认识 自我 、剖析 自 我 ,并提高 自我 。因此 ,深入探讨 文学作 品的翻译颇 为必 要 。
三 、《京华烟云》译本对 比赏析
京华烟云翻译赏析

对未来文学翻译的展望
深化对源语言文化的理解
提高译者的专业素养
推动翻译技术的创新
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为了更好地传达原文的语义和 情感,未来文学翻译需要更加 注重对源语言文化的理解,包 括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
文学翻译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 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学素 养、翻译技巧等方面。未来需 要加强对译者的培养和训练, 提高译者的专业素养。
京华烟云翻译赏析
目 录
•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 翻译策略与技巧探讨 • 经典片段翻译举例与赏析 • 跨文化视角下的《京华烟云》解读 • 翻译挑战与应对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林语堂及其文学创作
林语堂(1895-1976),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 译家
作品风格独特,融合中西文化,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 哲理思考
翻译技巧的运用与提升
翻译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如增译、减译、转换等,如何恰当运用这些技巧是翻译的关键。
应对策略: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种翻译技巧,通过实践和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同时,保持 对原文和译文的敏感性和判断力,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翻译技巧。
06 总结与展望
《京华烟云》翻译成果回顾
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原著内容及主题思想
01
原著为长篇小说,以曾、姚、牛 三大家族为主线,讲述了他们之 间的恩怨情仇和家族兴衰
02
主题思想包括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家族伦理与个人追求的矛盾、
爱情与责任的抉择等
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 节,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 变迁
03
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 对现代社会的反思
应对策略:深入研究原文语言风格, 理解其诗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通过 模仿和再创造,在译文中尽可能还原 原文的风格。
《京华烟云》选段两个中译本的功能语篇分析

He s o e i a n e a v ie p k a s d a d y t l oc .Ad r si gt e n w y n c m d e sn e l h
—
本质 的研究离不开 把语 篇作 为研究对象 。人们根 据使用语
言时 所 要 实 现 的 功 能选 取 相 应 的语 言 形 式 , 们 通 过 语 篇 来 人 完整 地 系 统地 表述 自己在 纷 繁 的 社 会 活 动 中 的各 种 思 想 , 因
历 了 半个世纪 , 但是 因为这些分析大都 是从不 同的角度 , 不 同的方法且持有不同 的 目的 , 一般认 为, 篇分析在 理论上 语
现两个翻译版本 之间 的区别 , 汉英两种 语言 的不同 , 而给 从
翻译研究带 来一些启示 。
一
和实践上都没有一致 的看法 。语篇分析又 常称 为话 语分析 ,
的角 度 来 研 究 语 言 的学 科 , 翻译 作 出 了独 特 的 贡献 。 而在 为
mare o p e a d h s b te ri d c u l n i r h r—i o n—lw.h s b oh r~i a i r t e n—
lw’w f ,a d h s t re d u he s e s i a ie n i h e a g tr ,h ad:“ s T e—a n,P n— i eh,Afi a f n,a d my d u h e ,e e t h v a p n d r — r e ,P oe n a g tr s v ns a eh p e e e c n l u c u c s in t u a l . ・・ o o d rp ra s e t i q ik s c e so o o r fmi yn y ・Y u w n e e h 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eing three years Tijen's senior, she was assigned to look after the boy and had done so ever since. 因为比体仁大三岁,就派她照顾体仁,一直 到现在。
Mr. Yao walked away with his heavy “tiger steps.” 姚大爷龙行虎步般走开。
京华烟云
第十一章
“My surname is Hsieh,” said Coral, “and I cannot interfere with affairs of the family.”
珊瑚说:“我姓我的谢,不能够过问您姚家 的事。”
Moreover, she was a simple, happy woman with a simple view of life, and it was unlike her to say such a thing. ……并且她为人没有什么心机,对什么事情也 能看得开,这种话真不像她嘴里说出来的。
Thank you!
He asked me why I didn't want to retire, and I said I had to wait until you returned to hear all the news and that I was not thinking of sleep.
他问我为什么不回屋去睡觉。我说我要等太 太回来,听太太说说婚礼的情形,我又说我 不想睡。
Even if we are girls and sooner or later must leave this family, still it is our own home, and I will not allow a Siamese[1] fighting fish to upset a glass bowl of goldfish!
You have been kind to me and I will serve you till your old age. 您对我是天高地厚,我是要服侍您一辈子的。
Tijen suffered both a strained neck and spiritual torment for days afterward, not knowing exactly what the punishment was for, nor if Coral had told the full story. 体仁的脖子扭伤了,难过了好几天,也不清 楚是为了什么受处罚,也不知道是不是珊瑚 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When the maids were gone. Coral told what had happened. She was having her dinner alone, when the servant said that the young master had returned unwell and was having his food in his own room. She added that Silverscreen(银屏) also had returned and come in by the western side door. 丫鬟都走了之后,珊瑚说出来出了什么事。 她说她正一个人吃晚饭,一个丫鬟说少爷不 舒服,回来了,正在自己屋里吃东西。丫鬟 又说银屏也已经回来,从西边旁门儿到少爷 屋里去了。
[1] Siamese /sai..„mi:z/ adj. (有关) 暹罗的; 泰国的
虽然我们是女孩子,早晚要离开这个家,可 是现在这还是我们的家呀。不能任凭他这么 横行霸道窝儿里横。 It was such a powerful boxer's blow that Tijen staggered and collapsed on the sofa. 那是有武功夫的人的一巴掌,打得体仁摇摇 晃晃,瘫软在沙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