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二.4FAAEFDF-

合集下载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1、屈服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

3、α -Fe的晶格类型为体心立方晶格。

4、γ —Fe的晶格类型为面心立方晶格。

5、随着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__升高__.6、7、8、9、金属结晶时,10、11、12、碳溶解在13、碳溶解在14、15、16、17、在室温平衡状态下,碳钢随着其含碳量的增加,韧、塑性下降。

19、在铁碳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中,渗碳体相的含量是随着含碳量增加而增加。

20、在退火态的20钢、45钢、T8钢、T13钢中,δ 和α K值最高的是 20 钢。

21、共析钢加热到奥氏体状态,冷却后获得的组织取决于钢的_冷却速度__.22、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A1~68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珠光体(或P)。

23、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80~60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索氏体(细珠光体).24、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00~5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托氏体(或极细珠光体)。

25、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550~3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B 上(或上贝氏体)。

26、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350~23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下贝氏体(或B 下).27、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Ac3 + 30~50℃ .28、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Ac1 + 30~50℃ 。

29。

钢经__等温___淬火可获得下贝氏体组织,使钢具有良好的__强度和韧性_性能.30、淬火钢的回火温度越高,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越低。

31、淬火+高温回火称调质处理。

32、33、34、3436、37、性。

38、39、40、45、6046、40Cr47、38CrMoAlA42CrMo中碳的平均含量为 0。

42%。

48、为使45钢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应采用的热处理是调质。

49、弹簧钢淬火后采用中温回火,可以得到回火__屈氏体__组织.50、GCr15中碳的平均含量约为 1% .51、GCr15中铬的平均含量约为 1.5% 。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机械设计时常用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两种强度指标。

2. 纯金属的晶格类型主要有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三种。

3. 实际金属存在点、线和面缺陷等三种缺陷。

4.F和A分别是碳在α-Fe 、γ-Fe 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5. 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奥氏体组织。

6. QT600-3中,QT表示球墨铸铁,600表示抗拉强度不小于600Mpa 。

7.金属晶体通过滑移和孪生两种方式来发生塑性变形。

8.设计锻件时应尽量使零件工作时的正应力与流线方向相同 ,而使切应力与流线方向相垂直。

9.电焊条由药皮和焊芯两部分组成。

10.冲裁是冲孔和落料工序的简称。

得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铁碳合金相图中,碳在奥氏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 b )。

a、0.77%b、2.11%c、0.02%d、4.0%2.低碳钢的焊接接头中,( b )是薄弱部分,对焊接质量有严重影响,应尽可能减小。

a、熔合区和正火区b、熔合区和过热区c、正火区和过热区d、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3.碳含量为Wc=4.3%的铁碳合金具有良好的( c )。

a、可锻性b、可焊性c、铸造性能d、切削加工性4.钢中加入除Co之外的其它合金元素一般均能使其C曲线右移,从而( b )b、增加淬透性c、减少其淬透性d、增大其淬硬性a、增大VK5. 高碳钢淬火后回火时,随回火温度升高其( a )a、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b、强度硬度提高 ,塑性韧性下降c、强度韧性提高,塑性硬度下降d、强度韧性下降,塑性硬度提高6.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淬硬深度,主要决定于因素( d )a、淬透性b、冷却速度c、感应电流的大小d、感应电流的频率7.珠光体是一种( b )a、单相间隙固溶体b、两相混合物c、Fe与C的混合物d、单相置换固溶体8.灰铸铁的石墨形态是( a )a、片状b、团絮状c、球状d、蠕虫状9.反复弯折铁丝,铁丝会越来越硬,最后会断裂,这是由于产生了( a )a、加工硬化现象b、再结晶现象c、去应力退火d、扩散退火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调质处理 = 淬火+高温回火。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作业题库机械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作业题库机械

下载可编写工程资料及成形技术作业题库一 .名词解说1.隙固溶体:溶原子散布于溶的晶格隙中所形成的固溶体。

2.冷度:晶温度 Tn 与理晶温度下 Tm的差称冷度3.再晶:金属生从头形核和大而不改其晶格型的晶程。

4.同素异构性:同一金属在不一样温度下拥有不一样晶格型的象。

5.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因为其晶格的形状和晶格内分子距的不一样,使晶体在宏上表出在不一样方向上各样属性的不一样。

6.枝晶偏析:金属晶后晶粒内部的成分不平均象。

7.本晶粒度:指奥氏体晶粒的大向。

8.淬透性:指淬火得氏体的能力。

9.淬硬性:指淬火后所能抵达的最高硬度。

10.界冷却速度:淬火得完整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

11.硬性:指金属资料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12.共晶:指拥有必定成分的液合金 , 在必定温度下 , 同晶出两种不一样的固相的。

13.效化:固溶理后合金的度和硬度随化而生著提升的象。

14.固溶化:因溶原子溶入而使固溶体的度和硬度高升的象。

15.形化:着塑性形程度的增添,金属的度、硬度提升,而塑性、性降落的象。

16.理:指淬火及高温回火的理工。

17.冷奥氏体:将奥氏体化后冷却至A1温度之下还没有分解的奥氏体。

18.理:在金属注前增添来改晶粒的形状或大小的理方法。

19.C 曲: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曲。

20.孕育理:在注前参加孕育,促石墨化,减少白口向,使石墨片化并平均散布,改良和性能的方法。

21.孕育:孕育理后的灰。

22.冒口:作一种器,向金属最后凝结局部供给金属液⋯23.熔模造:熔模造又称 " 失蜡造 " ,往常是在蜡模表面涂上数耐火资料,待其硬化乏味后,将此中的蜡模熔去而制成型壳,再焙,而后行注,而得件的一种方法,因为得的件拥有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度,故又称" 熔模精密造 "。

24.造比:造前的原资料 ( 或制坯料 ) 的截面与造后的成品截面的比叫造比。

25.拉深系数:拉深系数是本工序筒形拉深件直径与前工序拉深件直径的比。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docx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docx

一、填空1、屈服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

3、α—Fe的晶格类型为体心立方晶格。

4、γ—Fe的晶格类型为面心立方晶格。

5、随着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__升高__。

6、金属的结晶包括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

7、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___低于 _其理论结晶温度,这种想象称为过冷。

8、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T称为___过冷度___。

9、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晶粒越__细小 __。

10、11、12、13、14、铁素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塑性、韧性好。

渗碳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硬度高、脆性大。

碳溶解在 _γ-Fe__ 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碳溶解在 _α-Fe__ 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

珠光体的本质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15 、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P(或珠光体)。

共析钢的退火组织为P (或珠光体)。

16 、亚共析钢的含碳量越高,其室温平衡组织中的珠光体量越多。

17 、在室温平衡状态下,碳钢随着其含碳量的增加,韧、塑性下降。

19 、在铁碳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中,渗碳体相的含量是随着含碳量增加而增加。

20 、在退火态的20 钢、 45 钢、 T8 钢、 T13 钢中,δ和α值最高的是20钢。

21 、共析钢加热到奥氏体状态,冷却后获得的组织取决于钢的_冷却速度 __。

22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A1~68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珠光体(或 P) 。

23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80~ 60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索氏体(细珠光体)。

24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00~ 5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托氏体 ( 或极细珠光体 ) 。

25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550~ 3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 B 上(或上贝氏体)。

26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350~23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下贝氏体 (或 B 下) 。

27、28、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Ac 3+ 30 ~50℃。

19春天大《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二

19春天大《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二

《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二
在设计铸件时,考虑铸件最小壁厚的原因是()
A.收缩性
B.吸气性
C.氧化性
D.流动性
正确答案:D
铸造机器造型特点为()
A.不用型砂和芯砂,生产率高
B.不用砂箱,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高
C.砂与砂箱都用,铸型质量高
正确答案:C
要改变锻件内纤维组织的形状和方向,可采用的方法是()
A.重结晶
B.再结晶
C.调质处理
D.锻造
正确答案:B
常用铸造方法中生产率最高的为()
A.砂型铸造
B.熔模铸造
C.压力铸造
D.离心铸造
正确答案:C
造成铸件外廓尺寸减小的原因是()
A.液态收缩
B.凝固收缩
C.糊状收缩
D.固态收缩
正确答案:D。

(完整word版)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作业题库2(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作业题库2(word文档良心出品)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作业题库一. 名词解释1.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间隙所形成的固溶体。

3.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4.再结晶:金属发生重新形核和长大而晶格类型没有改变的结晶过程。

5.同素异构性:同一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晶格类型不同的现象。

6.晶体的各向异性:金属各方向的具有不同性能的现象。

7.枝晶偏析:结晶后晶粒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8.本质晶粒度: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

9.淬透性:钢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

10.淬硬性:钢淬火时得到的最大硬度。

11.临界冷却速度:奥氏体完全转变成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

12.热硬性:钢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13.共晶转变:冷却时,从液相中同时结晶出两种固相的结晶过程。

14.时效强化:经固溶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不断提高的现象。

15.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溶入而使金属强硬度升高的现象。

16.形变强化:由于塑性变形而引起强度提高的现象。

17.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得到回火索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18.过冷奥氏体:冷却到A1温度下还未转变的奥氏体。

19.变质处理:在浇注是向金属液中加入变质剂,使其形核速度升高长大速度减低,从而实现细化晶粒的处理工艺。

20.C曲线: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

T曲线: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22.顺序凝固原则:铸件时使金属按规定从一部分到另一部分逐渐凝固的原则。

23.孕育处理:在金属浇注前或浇注时向其中加入高熔点元素或化合物,使其形核速率提高,长大速率降低来细化晶粒的处理工艺。

24.孕育铸铁:经过孕育处理的铸铁。

25.冒口:铸件中用于补充金属收缩而设置的。

26.熔模铸造:用易熔材料27.锻造比:变形前后的截面面积之比或高度之比。

28.拉深系数:29.氩弧焊:用氩气做保护气体的气体保护焊。

30.熔化焊:31.压力焊:32.钎焊:二. 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1.细化晶粒虽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但增大了金属的脆性. ×2.结构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3.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不能通过热处理进行强化。

天大《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二【标准答案】

天大《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二【标准答案】

《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100 分)1.要将Q235钢与T8钢两种材料区分开来,用()方法既简便又准确。

A.拉伸试验B.硬度试验C.弯曲试验D.疲劳试验答案:B2.生产中,常用正火代替大件(如直径大、形状复杂的碳钢件)的( )处理。

A.退火B.淬火+低温回火C.淬火+中温回火D.淬火+高温回火答案:A3.适宜各种金属的铸造方法为()A.砂型铸造B.压力铸造C.金属型铸造D.低压铸造答案:A4.金属材料承受三向压应力的压力加工方法是()A.自由锻B.挤压C.冲裁D.拉拔答案:B5.铸件要有“最小壁厚”限制,是因为薄壁件易生( )。

A.应力与变形B.缩孔与缩松C.冷隔与浇不足D.气孔与砂眼答案:C6.金属的锻造性是指金属材料锻造的难易程度,以下材料锻造性较差的是 ( )A.含碳量较高的钢B.纯金属C.单相固溶体答案:A7.常用铸造方法中生产率最高的为()A.砂型铸造B.熔模铸造C.压力铸造D.离心铸造答案:C8.冲下部分是为成品,而周边部分是废料的冲裁称为( )A.剪切B.冲孔C.落料D.修整答案:C9.在设计铸件时,考虑铸件壁厚均匀的原因是()A.收缩性B.吸气性C.氧化性D.流动性答案:A10.在设计铸件时,考虑铸件最小壁厚的原因是()A.收缩性B.吸气性C.氧化性D.流动性答案:D11.淬火后的钢为消除脆性,必须进行( )处理。

A.低温退火B.低温回火C.正火D.完全退火答案:B12.要改变锻件内纤维组织的形状和方向,可采用的方法是( )A.重结晶B.再结晶C.调质处理D.锻造答案:B13.金属塑性变形时,不仅有晶粒内部的滑移,晶粒之间也有滑动和转动。

()A.正确B.错误答案:A14.钢经退火处理后,可使其硬度,塑性( )A.降低,提高B.提高,降低C.降低,降低D.提高,提高答案:A15.有一批汽轮机上的螺旋叶片,使用耐热钢,宜采用的铸造方法是( )。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模拟试卷二.doc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模拟试卷二.doc

1、拉伸实验中,试样所受的力为(A 、冲击B、多次冲击C、交变载荷D、静态力2、属于材料物理性能的是)oA 、强度B、硬度C、热膨胀性D、耐腐蚀性3、共析转变的产物是()A 、奥氏体B、渗碳体C、珠光体D、莱氏体4、共析钢的含碳量为()o《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模拟试卷二一、填空题1、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两大类:i类叫,反映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另一类叫,反映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2、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常用的强度判断依据是、等。

3、自然界的固态物质,根据原子在内部的排列特征可分为和两大类。

4、金属的晶格类型主要有、、三大类。

5、铁碳合金状态图中,最大含碳量为o6、钢的热处理工艺曲线包括、和冷却三个阶段。

7、为了去除工件中由于塑性变形加工,切削加工或焊接等造成的和铸件内存残余应力而进行的退火叫退火。

8、为填充型腔和冒口开设于铸型中的系列通道称为浇注系统,通常由、、、四部分组成。

9、锻压是和的总称。

10、焊条电弧焊的焊条由和两部分构成11、对于机械零件和工程构件最重要的使用性能是性能。

二、单项选择题A、030=0.77% coc>0.77% C、coc<0.77% D> CDC=2.11%C 、球状D 、蠕虫状A 、成本高B 、适应性广 13、机床的床身毛坯成型方法一•般选(A 、铸造 B 、 锻造C 、精度高D 、铸件质量高)oC 、焊接D 、冲压A 、熔渣B 、补缩C 、 结构需要D 、防沙粒进入A 、提高塑性B 、降低塑性C 、增加变形抗力D 、 以上都不正确5、 钢的含碳量一,般在( )A 、0.77%以下B 、2.11%以下C 、4.3%以下D 、6.69%以下6、 正火是将钢材或钢材加热保温后冷却,其冷却是在 ( )。

A 、油液中B 、盐水中C 、空气中D 、水中 7、 淬火后高温回火得到的组织为( )oA 、马氏体B 、贝氏体C 、回火托氏体D 、回火索氏体8、 为保证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对轴、丝杠、齿轮、连杆等重要零件,一般采用的热处理方式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二下列材料中,可焊性最好的是()
A:过共析钢
B:共析钢
C:亚共析钢
D:QT
答案:C
把钢加热、保温后在炉中或热灰中缓慢冷却的一种操作称为( ) A:正火
B:回火
C:调质
D:退火
答案:D
铸件易产生应力和裂纹的主要原因是()
A:液态收缩
B:固态收缩
C:凝固收缩
D:结晶收缩
答案:B
冲下部分是为成品,而周边部分是废料的冲裁称为( ) A:剪切
B:冲孔
C:落料
D:修整
答案:C
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称之为: ( )
A:硬度
B:强度
C:韧性
D:抗疲劳性
答案:C
铸造合金的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的根本原因。

()A:正确
B: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