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防溺水和防雷雨、防泥石流安全教育)
预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

预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近来天气多变,这给人们的安全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每天上学的孩子们,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为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小编精心给大家整理了“预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范文,可供大家参考与借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一:预防雷雨安全教育教案活动目标:1、教育学生雨季路上安全行走常识,初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学生知道汛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情感。
活动过程:一、导入:青少年学生是我们祖国和每一个家庭的未来与希望,你们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伴随着闷热天气的到来,主汛期已悄然临近。
防御学生溺水事故是我校防汛工作一个重点。
为使同学们安全地度过汛期,特进行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二、对学生进行兴趣安全教育:(一)暴雨天气要注意防雷1、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
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
所以,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以外。
2、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
3、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
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二)暴雨天气上学、放学要特别注意1、暴雨过后,上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由家长陪同护送回校,如果洪水爆发未能经过小河、沟、桥的就返回家中等候可以安全通过了再回校,同时要让家人打电话告诉学校、老师,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到邻居或者商店中打电话,以免学校、老师担心。
2、暴雨过后,放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先探视具体情况,或者由家长接送学生。
回去要告诉家长,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暴风骤雨时要坚持主动到学校接送孩子,学生不能擅自涉险回家。
3、因洪水原因留校的学生,要安下心来,听从学校的管理,情况允许了才回家,不能擅自个人或结伴去查看洪水情况。
防溺水汛期安全教育教案(精选7篇)

防溺水汛期安全教育教案(精选7篇)防溺水汛期安全教育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防溺水汛期安全教育教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防溺水汛期安全教育教案1教学内容:汛期自护、自救安全教育教学目标:在汛期来临之际,对学生开展汛期安全教育,学习了解汛期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教学重点:了解汛期安全防范方法教学时间:5月27日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最近,老是下雨,汛期有哪些特点呢?汛期气候多变、突变,常会出现打雷闪电、大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
汛期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
同学们,为了安全,在汛期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确保安全呢?二、解强调汛期注意项,加强安全教育。
1、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密切注视天气变化,了解掌握灾情预报预测,做好防洪自护。
要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不到易发生山洪(溪河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
3、不在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
4、不到溪、河、渠、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游玩。
5、过溪河要找桥梁通过。
不要涉水过坑、过溪、过河,更不要冒险抢渡溪河。
6、不到小溪、河流等水域洗澡、洗衣服和捕鱼玩耍。
7、遇灾害性天气尽量不外出,已出门在外的要寻找安全地带避灾自护。
9、中遇险时,不必惊惶失措,应迅速进行避险自救或寻找求助求救的办法,不能冒险行事。
三、加强防雷电安全教育1、雷雨时,不要在大树下避雨,不使用金属杆雨伞,尽量不骑自行车。
2、雷雨时,要远离阳台、金属防盗网、电线等导体及建筑物外墙。
3、雷雨时不使用水龙头、沐浴器,尽量不使用电话,同时,关闭电视机、电脑等用电设备。
4、雷雨天气时,在室外活动的学生应立即进入教室并关好门窗。
四、加强严禁爬高、食野果教育1、现在正是桃子、李子等野果成熟的季节,同学们不要私自爬高采摘果实食用,如果想吃必须在大人的陪同下采摘。
雨季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

导语:雨季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季节,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雨季出行、防雷、防溺水、防触电等方面,为小学生提供一份全面的安全教育知识。
一、雨季出行安全1. 穿着方面(1)穿着合适的雨具:雨季出行时,要穿戴雨衣、雨鞋等雨具,以防淋湿。
(2)穿着防滑鞋:雨后地面湿滑,选择防滑鞋可以有效预防摔倒。
2. 交通安全(1)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注意观察来往车辆。
(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排队等候,不要拥挤,以免发生意外。
(3)行走时,不要追逐打闹,以免摔倒或被绊倒。
3. 路面行走安全(1)雨后路面湿滑,行走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滑倒。
(2)遇到积水路面,要绕行,不要冒险涉水。
(3)行走时,要远离电线杆、树木等高大物体,以防被风吹倒。
二、防雷安全1. 室内防雷(1)关闭门窗,防止雷电侵入。
(2)拔掉电器插头,切断电源。
(3)不要使用固定电话、手机等通讯设备。
2. 室外防雷(1)远离高大树木、电线杆等物体。
(2)不要靠近铁塔、变电箱等设施。
(3)不要在空旷地带行走,避免成为雷击目标。
三、防溺水安全1. 游泳安全(1)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不要在非游泳区游泳。
(2)在游泳时,要佩戴救生圈等安全装备。
(3)不要单独游泳,要有成人陪同。
2. 防溺水常识(1)遇到溺水者,首先要呼救,然后寻找救生工具。
(2)学会基本的自救和救人方法。
(3)不要在河边、池塘边玩耍,以免发生意外。
四、防触电安全1. 家庭用电安全(1)不要随意触碰电源插座、电线等带电物体。
(2)不要在潮湿环境下使用电器。
(3)使用电器时,要确保电器完好无损。
2. 室外用电安全(1)不要在高压线下玩耍。
(2)遇到电线掉落,要远离,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3)不要触摸裸露的电线。
五、其他安全知识1. 饮食安全(1)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
(2)饭前便后要洗手。
(3)不购买街头小摊上的食品。
2. 个人卫生(1)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服。
防溺水防震安全教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安全意识逐渐增强。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溺水事故和地震灾害仍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溺水事故及地震灾害的发生,我们有必要开展防溺水防震安全教育。
一、防溺水安全教育溺水是造成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以下是一些防溺水安全知识,供大家参考:1. 了解溺水风险溺水风险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附近。
家长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溺水风险,提高警惕。
2. 学会游泳技能游泳是预防溺水的重要手段。
家长应鼓励孩子学习游泳,提高自救能力。
同时,要学会正确使用救生器材,如救生圈、救生衣等。
3. 严禁私自下水学生不得私自下水游泳,尤其是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
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确保其安全。
4. 做好防护措施在游泳时,应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如设有救生员和救生设备的游泳池、海滩等。
同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救生衣、注意水温、避免疲劳等。
5. 遇到溺水事故,要及时呼救发现有人溺水时,应立即呼救,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同时,要学会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如心肺复苏等。
6. 学习防溺水自救方法学生应学习防溺水自救方法,如保持冷静、呼吸调整、寻求漂浮物等。
二、防震安全教育地震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以下是一些防震安全知识,供大家参考:1. 了解地震知识地震是地球内部构造运动引起的自然灾害。
了解地震知识,有助于提高防震意识。
2. 做好防震准备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防震准备,如储备应急物资、熟悉逃生路线等。
3. 遇到地震,要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4. 避免危险区域地震发生时,应尽量避免进入危险区域,如高楼、桥梁、隧道等。
5. 遵循逃生路线在地震发生时,要遵循逃生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6. 学会自救和互救地震发生时,要学会自救和互救,如利用身边物品保护头部、寻找逃生通道等。
防暴风雨、山洪、雷电等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暴风⾬、⼭洪、雷电等⾃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防暴风⾬、⼭洪、雷电等⾃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教学⽬标1、教育学⽣学会在遇到暴风⾬、⼭洪、雷电等⾃然灾害能学会⾃我救助。
2、掌握科学合理的安全常识⾃然灾害安全常识的教授教学过程⼀、揭题导⼊:防雷1、雷⾬天⽓时不要停留在⾼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孤⽴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管、煤⽓管等⾦属物体及电⼒设备。
3、不宜在⼤树下躲避雷⾬,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保持3⽶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处有蚂蚁爬⾛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上佩戴的⾦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来不及离开⾼⼤物体时,应马上找些⼲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上,因为⽔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时,应注意不要⽤⼿撑地,同时双⼿抱膝,胸⼝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两脚并拢并⽴即下蹲,不要与⼈拉在⼀起,最好使⽤塑料⾬具、⾬⾐等。
8、在雷⾬天⽓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举⽻⽑球拍、⾼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进⾏⾼尔夫球、⾜球等运动是⾮常危险的;不宜在⽔⾯和⽔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天⽓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车和在⾬中狂奔,因为⾝体的跨步越⼤,电压就越⼤,也越容易伤⼈。
10、如果在户外看到⾼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警惕,因为⾼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处附近的⼈此时千万不要跑动,⽽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有雷击发⽣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我保护:1、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这样做是为了防⽌雷电反击和跨步电压伤⼈。
2、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属壳的汽车、船只,但帆布的篷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发⽣时是⽐较危险的,应尽快远离。
防溺水_防暴雨安全教育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溺水事故和暴雨灾害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特此开展防溺水、防暴雨安全教育,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一、防溺水安全教育溺水是夏季常见的意外事故,每年都有不少无辜的生命因溺水而丧失。
以下是一些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措施:1. 了解溺水的原因溺水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不熟悉水性,冒险下水游泳;(2)游泳时身体疲劳、饥饿、生病;(3)游泳时发生抽筋、脚抽筋;(4)游泳时遇到水草、暗礁、漩涡等危险因素;(5)游泳时同伴发生溺水事故,自己盲目施救。
2. 防溺水措施(1)提高安全意识,了解游泳安全知识,遵守游泳规则;(2)游泳前做好热身运动,避免身体疲劳;(3)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如正规的游泳池、海滩等;(4)结伴同行,相互照应;(5)游泳时穿着救生衣,使用救生圈等安全设备;(6)不单独游泳,不在危险区域游泳;(7)学会基本的自救和救人方法。
3. 遇到溺水事故时的应对措施(1)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的帮助;(2)拨打报警电话,请求救援;(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救,如保持冷静、调整呼吸、利用漂浮物等;(4)避免盲目施救,以免造成更多伤亡。
二、防暴雨安全教育暴雨天气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等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以下是一些防暴雨的安全知识和措施:1. 了解暴雨灾害的原因暴雨灾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强降雨导致地面径流增大,引发山洪、泥石流等;(2)城市排水系统不畅,导致内涝;(3)雷暴天气,可能引发触电、雷击等灾害。
2. 防暴雨措施(1)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2)暴雨来临前,关好门窗,防止雨水进入室内;(3)不要在低洼地带、河道、涵洞等危险区域停留;(4)驾驶车辆时,注意路面情况,减速慢行,避免涉水行驶;(5)不要在户外活动,如遇暴雨,尽快返回室内;(6)遇到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时,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7)遇到触电、雷击等灾害时,立即切断电源,远离高压线。
防溺水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防溺水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防溺水、防自然灾害的安全教育,听起来就像是老生常谈,但这可不是小事啊!你想啊,夏天的河边,阳光明媚,水面波光粼粼,谁能拒绝那诱人的水呢?不过,大家要记住,水深火热的事儿可不是开玩笑的。
尤其是小朋友们,看到水就像小鱼见了水草,恨不得立刻扑上去。
但是,咱们得先擦亮眼睛,看看四周,确保安全才行。
水里的暗流可比看上去复杂得多。
就算是大人,带孩子去玩水也得小心,万一不小心,危险可就来了。
说到自然灾害,嘿,这可真是让人心惊胆战的!地震、洪水、台风,听着都让人毛骨悚然。
可大家可别以为这些事离咱远得很,谁知道哪天就“天降大任”呢?所以,平时咱们得多关注天气预报,了解一下天气变化。
像是台风来临前,风吹得哗哗响,咱们得赶紧把窗户关好,别让家具跑到窗外去旅行。
话说回来,咱们也得知道一些简单的自救知识,比如说地震来了,别慌,找个稳固的地方趴下,别到处乱跑,安全第一嘛!有些人总觉得,“我从小就会游泳,没问题!”但是游泳不是绝对安全的呀!就算你是“水中蛟龙”,也要注意身边的环境。
有些水域的水质不太好,或者水流太急,游着游着就可能发生意外。
大家听过“水无常形”,水在不同情况下变化得很快,没准一眨眼就变了样。
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这里有救生员,能让你更安心。
毕竟,安全第一,开心第二嘛!如果你是家长,那更得注意了。
小朋友总是活泼好动,眼睛盯着水面,脑子里想着“我想下水”,根本不顾危险。
有时候你一不留神,他们就“嘭”一下跳进水里了。
咱们要时刻盯着他们,像老鹰看小兔子一样,绝不能放松警惕!跟孩子讲讲防溺水的道理,别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件无聊的事。
用点小故事,把道理讲得生动有趣,他们才会记得牢。
再说说自然灾害吧,听说很多地方都有防灾演练,哎,这可真是个好主意。
像是学校、社区都可以组织一下,教大家一些简单的逃生知识。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我干嘛要参加这个,无聊得很。
”但你想想,如果真遇上了,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防雷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雷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防雷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防雷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雷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指导思想:在班会上,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防雷电”安全知识的宣传,包括“溺水常识”、“溺水的预防与急救” ,帮助学生了解雷电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止雷电,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避免自然灾害对学生造成伤害.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相关的救生与自救知识,更是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使广大同学更加认识到“安全无小事,事事有安全”。
活动目的:1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2利用防雷电知识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3重视防雷,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形式:以讨论为主班会过程:班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
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
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
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那我们该怎么关爱生命,预防溺水呢?二(2)班关爱生命,预防溺水,防雷电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A:夏天来了,暑假快到了,游泳是大家喜爱的消暑解热的活动。
B:是啊!对同学们来说,游泳不但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但是游泳必须要注意一定的安全。
每年都有很多青少年发生游泳溺水事故。
一个个例子,一组组数据,实在让人触目惊心。
一、听一听班长:同学们对在我们身边去年发生的青少年游泳溺水事故了解多少呢?谁愿意说说?4月15日,石台县中学1名高一学生与同学结伴擅自下河游泳,泥水身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主题班会记录
(防雷雨、防泥石流和防溺水安全教育)
活动时间:2017年3月28日第5节
纪录教师:ABC
活动主题:防雷雨、防泥石流和防溺水安全教育安全教育
活动目的:
1、向学生介绍防溺水和防雷雨、防泥石流一些面对灾害的自救及逃生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2、重视防雷雨、暴雨,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雷雨、暴雨和洪水、泥石流灾难性事件,敲响警钟,提高学生的警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灾害预防能力。
3、向学生介绍防溺水及一些汛期发生的灾难性事件,敲响警钟,提高学生的警惕。
4、为全面深入地推动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
活动准备: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活动方式:
以讨论为主,由学生发言;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人们常说:“平安是福。
”安全是幸福,是祥和,是喜悦。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都只有一次,注意安全,就是善待和珍惜生命。
当前,学生溺水死亡已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令人惨痛、教训深刻,同时,也给我们老师、学生的安全工作进一步敲响了警钟。
二、学习防洪知识:
1、洪水的类型
洪水可分为:暴雨洪水、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演坝洪水等多种类型。
我们这里主要的有暴雨洪水、山洪、泥石流等。
2、洪水的主要特点:
季节性明显,洪水集中出现的季节段时称之为汛期。
江河每年汛期来临的时间有一定规律,它主要决定于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移和秋季频繁台风暴雨。
洪水峰高量大受流域暴雨、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河流常可以形成极大洪峰流量。
江河洪水年际变化不稳定暴雨洪水区大洪水年和枯水年洪峰流量变幅大。
3、洪水爆发时怎样紧急自救
⑴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⑵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⑶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⑷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4、住宅被淹时如何避险?
这种情况一般是针对洪泛区低洼处来不及转移的居民,其住宅常易遭洪水淹没或围困。
假如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有效的办法是:
一是向屋顶转移,并尽量安稳情绪;二是想方设法发出呼救信号,尽快与外界取得联系,以便得到及时救援;三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将家人护送漂移至附近的高大建筑物上或较安全的地方。
5、面对洪水时如何避免溺水?
⑴发洪水时,不要到桥上、河堤(墙)边去观看稀奇,遇到紧急情况应往高处逃。
⑵不要到河边、溪流激流处行走,同学们尤其不能忽视涨洪水时,穿过校园内的这条小河沟,特别不能在下暴雨时下河取水,严禁闯越铁门下河玩耍。
⑶如果不小心掉进溪流,尽量抓住浮托物。
⑷如被洪水围困,挥动鲜艳衣物呼救。
⑸洪水来时,如正在教室上课,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秩序地转移,紧急时要抓牢课桌、椅子等漂浮物,尽可能与老师、同学在一起,等待营救,千万不要独自游泳回家。
注意:山区山洪暴发,山沟、河滩中水深齐膝,水流又急时,学生不能单身过河。
上学、放学必须通过时,可在家长、老师护送下,几个同学手拉手,与水流方向斜叉过河,当水深过膝时,几个学生一起也不能过河,放学路上遇桥梁、道路坍塌,不能冒险通过,可返回学校留宿或请老师想别的方法。
三、防溺水。
(一)面对洪水时如何避免溺水。
1、发洪水时应注意往高处逃,尽力躲避大浪;
2、尽量抓住浮托物,挥动鲜艳衣物呼救;
3、洪水来之前要准备好食品、药品、手电筒等,并选好转移的路线和地点。
洪水来时要听从街道、乡村政府干部的指挥,全家带上食品和衣服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
4、遇洪水深过膝时,几个学生一起也不能过河,放学路上遇桥梁、道路坍塌,不能冒险通过,可返回学校留宿或请老师想别的方法。
(二)溺水的急救。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
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
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这也是我们学校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去游泳要由家长带领。
(三)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3.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4.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四、防泥石流。
(一)山体滑坡:
山体是否崩塌,从外观上可作判定。
一般情况下,有下列征兆时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坡度较陡,大于45度,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坡体上有明显的裂缝;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这说明曾经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
公路边坡都是山体崩塌的多发地带。
崩塌应急避险的方法:雨季时切忌在危岩附近停留,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岩;夏汛时节,人们在选择去山区峡谷郊游时一定要事先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雨或连续阴雨天后仍有雨的情况下进入山区沟谷出行旅游。
(二)泥石流:
泥石流的发生征兆: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木,另外,深谷或沟内传来的类似火车的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还有轻微震动感,这些迹象都能确认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
泥石流应急避险方法:当根据各种现象判断泥石流发生之后立即逃逸,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路径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不要停留在坡度大,土层厚的凹处;不要上树躲避,因泥石流可扫除沿途一切障碍;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发生;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渐小之后或雨刚停不能马上返回危险区,泥石流常滞后降雨暴发;白天降雨较多后,晚上或夜间密切注意雨情,最好提前转移、撤离;人们在山区沟谷中游玩时,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棚。
五、班会总结
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防雷雨、防溺水、防泥石流的安全知识。
希望各位同学一定要重视。
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千万不能用它来开玩笑。
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