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
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

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一、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准备1. 培养基:选择适合于沉降菌生长的培养基,如营养琼脂、脑心提取物琼脂等。
2. 试管:清洁且干燥的试管,用于制备培养基和盖儿。
3. 平板培养皿:密封性好、无明显污损的平板培养皿。
4. 无菌纱布:用于对培养皿进行覆膜。
5. 显微镜:高倍显微镜,用于观察沉降菌。
6. 其他常规的无菌操作用具和试剂。
二、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培养基:根据所选的培养基配方,按照要求将培养基配制成液体状态,并进行无菌过滤。
将液体培养基倒入试管中,每个试管约倒满的1/3,悬挂液体培养基放置在试管架上,待培养基凝固后,封闭试管盖儿。
2. 取样:将待检测的样品进行无菌采样,如空气、水、土壤、食品等,确保取样时避免污染和杂菌的进入。
3. 塑料膜覆盖:将待检测的培养基倒入平板培养皿中,约倒满1/2,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培养皿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好。
确保培养基表面整齐平坦,无明显凸起或凹陷。
4. 样品接种:将取样时采集的样品(空气、水、土壤等)用滴管或铁丝等工具,均匀地接种到培养基的表面上,每个培养皿大约接种2~3滴,然后迅速盖上试管上的盖子。
5. 培养条件:将培养皿置于恒温箱中,一般温度设定为30-35°C,培养时间为24小时至72小时不等,具体视沉降菌生长速度而定。
三、结果判读1. 观察培养皿:取出培养皿,观察上面是否出现菌落。
正常情况下,如果检测的样品中存在沉降菌,培养皿上会出现可见的菌落。
2. 菌落形态观察: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菌落的形态特征,确定是否为沉降菌。
3. 菌种的鉴定:对形态特征与已知的沉降菌标准比对,进行菌种鉴定。
四、注意事项1. 所有操作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外界杂菌的污染。
2. 严格控制培养基、试管和平板培养皿等材料的无菌。
3. 样品采集要避免手部接触,使用无菌工具进行采样。
4. 培养条件要保持稳定,避免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 观察菌落时要细心,准确判断是否为沉降菌。
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洁净区和洁净室沉降菌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洁净区、洁净室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如:洁净工作台)的沉降菌的测试和环境验证。
●3、引用文件⏹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GB/T 16294-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4、定义⏹ 4.1 沉降菌:用本测试规定的方法收集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的可见菌落数。
⏹ 4.2 沉降菌菌落数:规定时间内每个平板培养皿收集到空气中沉降菌的数目,以(个/皿)表示●5、仪器和设备⏹ 5.1 灭菌培养皿90mm *15mm⏹ 5.2 培养基。
⏹ 5.3 恒温培养箱。
⏹ 5.4 高压灭菌器。
⏹ 5.5 放大镜●6、培养基和试剂⏹ 6.1 生理盐水:成份﹕氯化钠 8.5g蒸馏水加至 1000ml制法﹕溶解后﹐分装到加玻璃珠的三角瓶内﹐每瓶90ml﹐121℃(15 1b)2 0 mi n,高压灭菌。
⏹ 6.2 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6.2.1 成分:蛋白胨20g牛肉膏3g氯化钠5g琼脂15g卵磷脂1g吐温80 7g蒸馏水1000mL6.2.2制法:先将卵磷脂加到少量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加入吐温80,将其他成分(除琼脂外)加到其余的蒸馏水中,溶解。
加入已溶解的卵磷脂、• 吐温80,混匀,调pH 值为7.1~7.4,加入琼脂,103.43kPa(121℃15 lb)20min 高压灭菌,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7、操作步骤⏹7.1 取样:7.1.1 取样点的设置:A) 最少取样点数:灌装间、制造间3个,其他洁净区2 个;B) 取样点的位置:取样点应均匀分布在待测试区域内,一般离地高度为0.8m左右,关键设备处可增加取样点;C)每个取样点一般取样一次,每次一般为2个取样皿;D) 布置采样点时,应避免回风口;7.1.2 取样时间:可采用动态取样和静态取样:A) 动态取样:正常生产,且空气净化系统正常运转30分钟后开始取样;B)静态取样:员工己撤离生产区域,且空气净化系统正常运转至少20分钟后;静态取样时人员不得多于2人;7.1.3 取样A)将制备好的培养皿逐个放置到采样点,然后从里到外逐个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B)静态测试时,培养皿的暴露时间为30分钟以上;动态测试时,培养皿的暴露时间不得大于4个小时⏹7.2 置于37±1℃恒温培养箱内培养至少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的菌落数;●8、菌落计数方法:⏹8.1先用肉眼观察,点数菌落数,然后再用放大5 倍~10 倍的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每个测点的沉降菌总数为该测点所有培养皿菌落数的平均数;●9、结果评定:⏹9.1 每个测点的菌落数必需低于该洁净区的标准时判定符合要求;⏹9.2 静态测试时,如某测点的的菌落平均数超过标准,应再重新取样两次,两次都低于标准时才能判定符合;。
沉降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01.0 目的01.1 阐述洁净室(区)空气中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保证药品的质量,防止生产环境对产品的污染,保证实验室的环境达到检测产品的要求。
02.0 适用范围02.1 适用于本公司的洁净室(区)的沉降菌监测和洁净度等级的验证。
03.0 人员职责测试人员对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
04.0 内容04.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04.1.1 菌落: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细菌集落,简称CFU,通常用个数来表示。
04.1.2 沉降菌:用GB/T16292-2010 提及的方法收集空气中的活性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系繁殖到可见到的菌落数。
04.1.3 沉降菌菌落数:规定时间内每个平板培养皿收集到空气中沉降菌的数目,以cfu/皿表示。
04.2 测试原理:本测试方法利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以平板培养中的菌落数来评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区的洁净度。
04.3 监测周期:A级洁每次室验做监控, B 级每周一次,C级每季度一次,D级每半年一次监控。
04.4 测试方法:04.4.1 使用设备与材料高压灭菌锅: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恒温恒湿培养箱:必须定期对培养箱进行校验。
培养皿:一般采用φ90mm×15mm培养皿。
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SA);已灭菌配制好的培养基平皿放入30-35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 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生即可供采样用,制备好的培养基平皿应放在2- 8℃的环境中存放。
清洁剂:75%酒精04.4.2 测试时间:(1)对单向流,如 A 级净化房间内及超净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 分钟后开始。
(2)对非单向流,如B级、C级、D级以上的净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分钟后开始。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沉降菌监测项目操作规程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沉降菌监测项目操作规程Ⅰ目的规范沉降菌检测,保障检测结果正确性及有效性。
Ⅱ范围适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沉降菌监测操作。
Ⅲ规程一、十万级洁净区清洁消毒后进行沉降菌测试。
二、每次测试前按照相关标准操作规程提前30min打开净化空调系统,使温度、湿度及压差达到规定要求,并进行记录。
三、如进行生物安全柜或水平层流洁净台沉降菌检测应提前30min打开紫外线灯、风机。
四、由专人从医学检验科微生物室取回制备好的培养皿。
五、制备好的培养皿由药品物品传递窗送至洁净区内,测试人员按照更衣标准操作规程穿戴进入洁净区。
六、按事先制定的采样布点图放置,逐个放置,逐个打开培养皿上盖,使培养基暴露在环境空气中。
打开时,用一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移开上盖,人体任何部位应尽量远离培养皿上部,防止产生假阳性。
七、检测生物安全柜或水平层流洁净台时,按最少培养皿数要求,把14个培养皿均匀放在工作台上,然后从里往外逐个打开,使其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
八、培养基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从外往里逐个盖好上盖并反扣培养基。
收集完毕,从成品输液传递窗出口送出。
测试人员按照更衣标准操作要求离开洁净区。
九、送医学检验科微生物室。
十、待医学检验科出具沉降菌检测报告,查看结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如符合存档。
如不符合重新进行消毒后,再进行两次沉降菌检测,结果必须合格。
如不合格,对问题进行排除,如更换高效过滤器等。
十一、注意事项(一)采样前培养皿表面必须严格消毒;(二)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三)采样前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应剔除;(四)采样点尽量离地面0.8-1.5米,尽量避开尘粒较集中的回风口;(五)沉降菌检测定义: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洁净区环境内的活生物数,以此来评定洁净区的洁净度。
(六)每月需要进行沉降菌检测的环境:十万级洁净区、万级洁净区、百级生物安全柜、百级水平层流洁净台。
沉降菌操作规程

沉降菌操作规程
《沉降菌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了保证实验室中沉降菌的安全操作,防止交叉污染和实验材料受到污染,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中进行沉降菌相关实验操作的人员。
三、操作规程
1. 实验室通风通风设备应保持良好,并且实验室中应保持整洁。
2. 操作前应洗手,并穿戴好实验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3. 实验材料应在消毒柜中进行高温消毒处理。
4. 操作过程中,严禁食品、饮料进入实验室,严禁吸烟。
5. 实验后,实验台面、仪器设备等应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6. 任何实验室内的废弃物均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7. 操作结束后,要将实验台面、仪器设备等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四、注意事项
1. 在操作实验室中时,严禁搔抓头发、脸部等地方,以免对实验材料造成污染。
2.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污染,应立即停止操作,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 如果发生意外或者突发情况,应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进行处理。
通过严格遵守《沉降菌操作规程》,可以确保实验室中的沉降菌实验得以安全进行,保障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有效防止实验材料的污染和交叉感染。
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

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1. 引言沉降菌是指在液体中沉淀并附着在容器底部的微生物。
在许多行业中,沉降菌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制药、食品加工、饮水安全等领域。
本文档旨在介绍沉降菌检测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检测设备和试剂准备在进行沉降菌检测之前,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试剂:•沉降菌检测容器:一般选择具有透明底部和标有刻度的容器,容量不小于100 mL。
•色谱纸:用于制作沉降菌检测培养基。
•高温灭菌器:用于灭菌沉降菌检测容器和试剂。
•干燥烘箱:用于干燥沉降菌检测容器和试剂。
•取样器:用于抽取待检测样品。
•生物安全柜:用于操作中的生物安全。
试剂准备:•培养基: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例如Luria-Bertani(LB)培养基。
•蒸馏水:用于制备培养基和洗涤操作。
•山梨醇盐溶液:用于沉降菌悬浮液的稀释。
3. 检测操作步骤步骤1:沉降菌检测容器准备1.将需要检测的沉降菌检测容器放入高温灭菌器中,设定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灭菌。
2.灭菌后,将沉降菌检测容器取出,放入干燥烘箱中进行干燥,确保容器完全干燥。
步骤2:制备培养基1.准备适量的色谱纸,切成小块。
2.在高温灭菌器中加热蒸馏水至沸腾,将色谱纸块放入烧杯中,倒入足够的蒸馏水。
3.候色谱纸块充分吸水后,取出备用。
步骤3:取样1.在生物安全柜内,使用取样器抽取待检测样品,确保样品干净无杂质。
2.将样品转移到沉降菌检测容器中,注意不要沾到容器外表面。
步骤4:制备沉降菌悬浮液1.取一定量的山梨醇盐溶液,进行稀释,制备合适的浓度。
2.将制备好的山梨醇盐溶液加入沉降菌检测容器中,使样品充分悬浮。
步骤5:培养和观察1.将沉降菌检测容器放入培养箱中,设定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
2.观察培养后的沉降菌情况,记录菌落数量和特征。
4. 结果记录和分析根据观察到的沉降菌情况,记录菌落数量和特征。
根据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判断样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 安全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要戴好实验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待检测样品。
洁净室(区)沉降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室(区)沉降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标准的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法,指导沉降菌的测试⼯作。
范围适⽤于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定和验证。
责任QC微⽣物室检验员负责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QC主管和QA部门负责对测试的数据进⾏统计分析。
程序1.定义1.1.菌落:微⽣物培养后,由⼀个或⼏个微⽣物繁殖⽽形成的微⽣物集落,简称CFU。
1.2.沉降菌:通过⾃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中的活微⽣物粒⼦,通过专⽤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1.3.动态测试: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产状态设备在指定的⽅式下进⾏,并且有指定的⼈员按照规范操作的状态。
2.测试⽅法2.1.测试过程2.1.1.设备和培养基:恒温培养箱、购买预灌装TSA平⽫或者⾃制TSA平⽫。
2.2.测试条件2.2.1.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其⽣产及⼯艺要求相适应(⽆特殊要求时,温度在18~26℃,相对湿度在45%~65%为宜)。
2.2.2.风速、压差应在合格范围内。
2.2.3.动态测试。
2.3.测试⽅法2.3.1.将准备好的培养⽫按采样点要求放置或放在沉降架上(约1.0m)。
将采样台⾯取样位置或采样辅助设施表⾯消毒,打开培养⽫,将培养⽫盖置于已消毒位置,将培养⽫置于培养⽫盖上,使培养基表⾯充分暴露后,将培养⽫盖盖上后倒置。
2.3.2.在每⼀只培养⽫上标记好具体的取样位置及取样⽇期,将所有培养⽫在QC微⽣物室进⾏培养观察。
2.4.培养观察计数2.4.1.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在20~25℃培养箱中培养3天,30~35℃培养箱中培养2天后观察计数。
2.4.2.每批培养基应有阴性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是否污染。
可每次选定2只培养⽫作对照培养。
2.5.计算2.5.1.平均菌落数M= M1+M2+…MNNM1=1号培养⽫菌落数M2=2号培养⽫菌落数Mn=n号培养⽫菌落数n=培养⽫总数2.5.2.结果判定2.5.2.1.最终结果采⽤平均值。
沉降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沉降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沉降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本文件规定了洁净室(区)中沉降菌检验的操作方法,保证检验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确保洁净室洁净度。
2.范围标准规定了医药工业洁净区中沉降菌的测试条件、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无菌室(区)(包括洁净工作台)的沉降菌测定。
本公司规定对万级净化实验室沉降菌检测项目进行一星期/次的检验。
3.职责QC操作人员、QC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此规程执行;相关使用人员做好洁净室清洁维护工作。
4.内容4.1. 定义4.1.1.洁净室(区)对尘埃及微生物污染规定需进行环境控制的房间或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对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4.1.2.洁净工作台一种工作台或者与之类似的一个封闭围档工作区。
其特点是自身能够供给经过过滤的空气或气体,垂直层流罩、水平层流罩、垂直层流洁净工作、水平层流洁净工作台、自净器等。
4.1.3.洁净度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的允许统计数。
4.1.4.菌落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系列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
通常用个数表示。
4.1.5.沉降菌用本标准提及的方法收集到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菌落数。
4.1.6.静态测试洁净室(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室(区)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
4.1.7.动态测试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状态下进行的测试。
4.2. 测试方法4.2.1.方法概述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规范洁净区和洁净室沉降菌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洁净区、洁净室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如:洁净工作台)的沉降菌的测试和环境验证。
●3、引用文件
⏹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
⏹GB/T 16294-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4、定义
⏹ 4.1 沉降菌:用本测试规定的方法收集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
下繁殖的可见菌落数。
⏹ 4.2 沉降菌菌落数:规定时间内每个平板培养皿收集到空气中沉降菌的数目,以(个/皿)表示
●5、仪器和设备
⏹ 5.1 灭菌培养皿90mm *15mm
⏹ 5.2 培养基。
⏹ 5.3 恒温培养箱。
⏹ 5.4 高压灭菌器。
⏹ 5.5 放大镜
●6、培养基和试剂
⏹ 6.1 生理盐水:
成份﹕氯化钠 8.5g
蒸馏水加至 1000ml
制法﹕溶解后﹐分装到加玻璃珠的三角瓶内﹐每瓶90ml﹐121℃(15 1b)2 0 mi n,高压灭菌。
⏹ 6.2 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
6.2.1 成分:蛋白胨20g
牛肉膏3g
File Name: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P age 2 of 3
氯化钠5g
琼脂15g
卵磷脂1g
吐温80 7g
蒸馏水1000mL
6.2.2制法:先将卵磷脂加到少量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加入吐温80,将其他成分(除琼脂外)加到
其余的蒸馏水中,溶解。
加入已溶解的卵磷脂、• 吐温80,混匀,调pH 值为7.1~7.4,加
入琼脂,103.43kPa(121℃15 lb)20min 高压灭菌,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7、操作步骤
⏹7.1 取样:
7.1.1 取样点的设置:
A) 最少取样点数:灌装间、制造间3个,其他洁净区2 个;
B) 取样点的位置:取样点应均匀分布在待测试区域内,一般离地高度为0.8m左右,关键设备处
可增加取样点;
C)每个取样点一般取样一次,每次一般为2个取样皿;
D) 布置采样点时,应避免回风口;
7.1.2 取样时间:可采用动态取样和静态取样:
A) 动态取样:正常生产,且空气净化系统正常运转30分钟后开始取样;
B)静态取样:员工己撤离生产区域,且空气净化系统正常运转至少20分钟后;静态取样时人员
不得多于2人;
7.1.3 取样
A)将制备好的培养皿逐个放置到采样点,然后从里到外逐个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
B)静态测试时,培养皿的暴露时间为30分钟以上;动态测试时,培养皿的暴露时间不得大于4个小时
⏹7.2 置于37±1℃恒温培养箱内培养至少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的菌落数;
●8、菌落计数方法:
⏹8.1先用肉眼观察,点数菌落数,然后再用放大5 倍~10 倍的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每个测点的沉降菌总数为该测点所有培养皿菌落数的平均数;
●9、结果评定:
⏹9.1 每个测点的菌落数必需低于该洁净区的标准时判定符合要求;
⏹9.2 静态测试时,如某测点的的菌落平均数超过标准,应再重新取样两次,两次都低于标准时才能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