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涨幅与通货膨胀CPI对应表
房价指数与CPI、PPI之间的相互影响

房价指数与CPI、PPI之间的相互影响房地产不仅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
通货膨胀的变化,会影响房地产市场价格,从而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测度通货膨胀或紧缩的两个重要指标,因而研究CPI、PPI与房地产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本文以一线城市上海市为例,以房价指数、CPI、PPI为研究变量,通过单位根检验、格兰杰检验、建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一元线性回归函数最终得出结论:CPI、PPI之间不存着先后顺序的因果关系、CPI与房价指数不存在因果关系和PPI与房价指数存在相互引导关系。
标签:房价指数;CPI;PPI;线性回归1、前言自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房地产市场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房价波动与宏观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是维持物价稳定,我国实际经济状况下,通货膨胀是否受房价波动的影响?房价波动又是否受通货膨胀变动的影响?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房地产市场占据国民经济越来越重要地位的今天,房价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机制具有理论和现实方面的双重意义。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测度通货膨胀或紧缩的两个重要指标。
从我国CPI指数构成来看,中国CPI包括八个大类,每个大类在其中所占权重不同,根据日前我国公布的CPI权数情况来看,居住类权重为13%,而食品价格权重为34%。
因此,中国的CPI更多的受到食品价格的影响,因此CPI反映的居民生活水平对房价贡献不大;但是房价的上涨通过13%的权重对CPI的上涨却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对于我国PPI,指数生产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它与房地产开发的建造成本密切相关,存在着螺旋式的关系。
从通货膨胀看房价

从通货膨胀看房价摘要:本篇论文以“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为前提,利用数据文献摘引等方法从“流动性充裕”、“通货膨胀预期”等经济角度以及“通货膨胀与虚拟资金、地方政府、房价的关系”的非纯经济角度全面分析、阐释了通货膨胀对房价的阶段性影响,以及相应的变化趋势,进而以政府调控、提高存款和贷款利率改革财产税收体制等多方面为切入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通货膨胀;房价;流动性充裕;通货膨胀预期1.通货膨胀的含义所谓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从而导致货币购买力的下降。
这一含义存在三个要素:其一,通胀的主体是物价总水平,而并不是某一类商品的价格;其二,通胀的表现是物价的持续上涨,而并不是间歇性的波动上涨;其三,通胀的结果是货币实际购买力的下降。
这三要素如果任意缺一则都不构成真正意义的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与房价的关系从实际上来说,逐步紧缩的货币政策在通胀来临后不仅会使实际利率提高,还会降低对于未来有关经济繁荣的预期,房价也会随之下降。
然而,从理论上讲,通胀对房价具有阶段性影响。
预期通胀使消费品的价格上升始终落后于房地产价格上升,以确保利用增加的资本收益来弥补损失,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2.1在房地产价格因为预期通胀的关系,在通货膨胀真正来临前习惯性地优先消费品价格上涨从经济角度看:(1)对于国际上来说,房价上涨根源于国际上宽松的货币政策,上涨的油价所引发的输入型通胀现象,以及美元贬值的预期,进而带动了房价的上涨;从《中国人民日报》的实证数据显示,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石油危机所造成的高通胀分属于两个不同时期,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与20世纪80年代初,预期的通货膨胀影响了美国和日本的房屋价格。
1971年至1976年,日本的土地价格上涨迅猛;在甲类消费物价指数中上升显著,即高达23%的溢价增幅。
但甲类消费物价指数在1974年开始下降,甚至绝对下降,土地价格在cpi涨幅下降。
在1980年物价增长达到最高值(14%),房价的增长幅度却呈现出迅速下降的趋势。
通货膨胀与房价的关系

通货膨胀与房价的关系通货膨胀,一个在2008年被人们越来越多提起的词。
我们先来了解下通货膨胀,它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货币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那么与住房价格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自1999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得到持续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但房价持续地上涨,增幅远远高于一般商品价格,引发了民众对泡沫经济的种种猜想。
尤其在目前通涨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房价上涨也变得越发敏感。
很多人认为,房价的飙升对经济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感觉呢,这是因为在2004年至2006年,内地各大城市住房价格猛涨的时候,通货膨胀并没有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而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目前我国衡量通货膨胀的统计指标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居住类消费的计算权重较低,大概在13%左右,并且没有计入商品房销售价格,只是计入房租价格。
二是CPI对食品类消费的权重较高,大约在33%左右,而房价对食品类商品价格的影响有着滞后效应。
住房价格的飙升到底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有什么影响,可以说,住房价格是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主要诱因之一。
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是由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食品类商品的价格为什么在2007年大面积的上涨呢,主要原因两个,一是受国际市场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属于输入型通货膨胀;二是受到房价飙升的影响,受到商品比价复归特性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为什么房价的飙升带来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
了解一下什么是比价复归。
所谓比价复归就是具有比价关系的不同商品的价格先后发生同方向、同幅度的变化,使比价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复原。
各种商品之间的价值比例是商品比价关系的基础,但由于商品价格偏离价值的程度不同,比价复归所引发的结果也不相同。
比价复归大致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行政力量主导下的比价复归,比如,由国家定价的商品,政府一般要根据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的供求关系来确定比价。
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2019-07-14通货膨胀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健康的晴⾬表,央⾏及政府的经济决策⼀般是通过衡量通货膨胀的情况来制定的,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对通货膨胀的衡量越来越全⾯和精确。
众多经济学家认为,虽然主流经济学没有定论,但是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有很强地相关性,房地产价格能有效地指⽰通货膨胀的趋势和强度。
那么房地产价格到底与通货膨胀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者之间的影响程度如何?如何利⽤这种关系为政策的制定服务?这些问题还需我们进⾏深⼊的探讨研究。
⼀、房地产价格上涨初期,通货膨胀压⼒被掩盖虽然很多⼈是为了居住才购买住房,但不可否认买房更多的是⼀种投资。
从投资的⾓度看是⽤现在的价格买了房地产的所有权,是⼀种⽤现在的钱,投资将来的⾏为,我们称之为房地产投资。
房地产价格上涨初期,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在房地产发展之初,需要⼤量的资⾦⽀持房地产业的发展,这时资⾦来源主要是靠政策扶持及银⾏信贷⽀持,社会其他资⾦还不愿进⼊。
在政策等的⽀持下房地产业逐步发展,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不⼤,此时住房成本变化不⼤,⾏业间均衡发展,房地产业对经济影响⼩。
到下⼀个发展阶段,随着房地产业进⼀步发展,房价开始攀升,各种社会资本也看到了这个机会,于是社会资本开始进⼊,造成需求增长,房地产供应也开始增长,但是其增长速度低于需求的增长,于是房地产价格开始加速攀升。
房地产价格的加速攀升,⼜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造成更⼤的需求,这样周⽽复始形成快速上涨的螺旋。
⽽此时信贷不再是被动的⽀持房地产业,⽽是为了⾃⾝的盈利需求主动地扩⼤对房地产业的⽀持,以获得更多的利息收⼊。
由于资⾦源源不断的吸进房地产业,整个宏观经济没有通货膨胀或者只是低通货膨胀;在房地产业腾飞,房价不断飙升的过程中,由房地产业拉动GDP迅速增长,经济呈⾼增长的局⾯,整个宏观经济⼀派向好。
此时由于房地产价格上涨,引起租⾦成本和投资成本的上涨,逐步带动个⼈⽣活成本的上升,并慢慢提⾼⼈⼒资源成本。
cpi上涨多少意味着通货膨胀

cpi上涨多少意味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国货币流通中的物价普遍上涨现象,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CPI是衡量一段时间内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参考指标。
那么,CPI上涨多少意味着通货膨胀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CPI的计算方法。
CPI是通过对各类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进行调查和统计得出的。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的要求,调查员会定期对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进行采集,并根据不同品类的权重将数据进行加权平均,从而得出CPI指数。
CPI上涨意味着调查期间内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总体上升。
CPI上涨多少才能被认为是通货膨胀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各国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和接受程度不同。
然而,通常情况下,CPI年度涨幅在2%~3%范围内被视为比较理想的通货膨胀水平。
如果CPI涨幅超过该范围,就可以认为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增大。
虽然CPI涨幅超过2%~3%并不一定意味着通货膨胀已经到来,但它是通货膨胀出现的一个预警信号。
如果CPI持续上涨,将导致居民购买力下降,进而压缩人们的消费需求。
为了维护物价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和央行通常会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
当CPI继续上涨时,政府和央行可能会采取紧缩性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这包括提高利率、降低货币供应量等手段。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通过加大货币紧缩来抑制通胀预期,降低居民消费的购买力,从而减少物价上涨的压力。
除了CPI以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通货膨胀指标是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PPI衡量的是生产过程中各类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价格变动情况。
当PPI上涨超过CPI时,意味着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导致物价进一步上涨。
因此,关注CPI和PPI的同时,也可以更全面地判断通货膨胀的趋势和影响。
总之,CPI上涨多少意味着通货膨胀需要根据具体的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来判断。
然而,一般来说,如果CPI年度涨幅超过2%~3%,就表示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增大。
历年通货膨胀率调整表

历年通货膨胀率调整表历年通货膨胀率(1980-2006)央⾏历次调整利率时间及内容次数调整时间调整内容202007年12⽉2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192007年09⽉15⽇⼀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182007年08⽉22⽇⼀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172007年07⽉2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162007年05⽉19⽇⼀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152007年03⽉18⽇⼀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142006年08⽉19⽇⼀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132006年04⽉28⽇⾦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到5.85%122005年03⽉17⽇提⾼了住房贷款利率112004年10⽉29⽇⼀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102002年02⽉21⽇⼀年期存贷款利率下调0.27%和0.5%91999年06⽉10⽇⼀年期存贷款利率下调1%和0.75%81998年12⽉07⽇⼀年期存贷款利率下调0.5%71998年07⽉01⽇⼀年期存贷款利率下调0.49%和1.12%61998年03⽉25⽇⼀年期存贷款利率下调0.49%和1.12%51997年10⽉23⽇⼀年期存贷款利率下调1.1%和1.5%41996年08⽉23⽇⼀年期存贷款利率下调1.5%和1.2%31996年05⽉01⽇⼀年期存贷款利率下调0.98%和0.75%21993年07⽉1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11993年05⽉15⽇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2.18%,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0.82%央⾏2007年⼀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意图表(图⽚来源:新浪财经)存款准备⾦历次调整次数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1707年12⽉25⽇13.5%14.5%1%1607年11⽉26⽇13%13.5%0.5%。
通货膨胀与cpi的关系

CPI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
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物价上涨。
可见虽然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两者又有紧密的联系。
在正常情况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与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如果货币发行量过多,超过一定的额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一般商品普遍供不应求,导致价格普遍上涨。
当商品价格普遍上升到其吸收货币的数量超过原价格条件下商品流通过程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的时候,就会在新的价格水平上停顿下来。
这时,新的货币流通数量就与新的价格普遍上涨条件下的商品流通过程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相适应了。
通货膨胀程度越低,价格水平上涨幅度也越低,反之,则越高。
这也就是说,通货膨胀与价格普遍上涨是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而价格指数是反应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指标。
在实践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率,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年增长率来间接表示。
但通货膨胀既然是指由于货币发行过多而导致的价格普遍上涨,那么用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价格指数从所包括的内容上也应包括居民生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
但世界各国基本上都不计算这样的价格指数。
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是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
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CPI是观察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但并不是CPI涨得较快就是通货膨胀。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利用CPI判断通货膨胀的标准不同,也可以说是通货膨胀对CPI的容忍度不同,通常发达国家的容忍度要低些,发展中国家要高些。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历年通胀率一览表

历年通胀率一览表通胀率是衡量物价水平变化的指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它反映了一段时间内物价总水平的平均涨幅。
通胀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经济运行和个人消费行为。
下面是历年通胀率的一览表,以供参考:年份通胀率(%)2021 5.82020 2.52019 2.92018 2.12017 1.72016 2.02015 1.42014 2.02013 2.62012 2.62011 5.42010 3.3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通胀率在不同年份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2021年,通胀率达到了5.8%,创下了近10年来的新高。
这主要是由于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和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一系列因素导致的。
在2020年,通胀率为2.5%,相对而言较为稳定。
而在2019年,通胀率为2.9%,与前年相比略有上升。
其次,通胀率的波动与经济政策、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2011年,通胀率达到了5.4%,是过去十年中通胀率最高的一年。
这主要是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和需求过热导致的。
而从2014年到2016年,通胀率相对平稳,这主要是由于物价的稳定和经济增长态势的平稳。
2017年和2018年通胀率分别为1.7%和2.1%,较为稳定。
在2020年以及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疫情爆发对市场供求产生了巨大冲击,进而导致物价的上涨,通胀率出现明显增长。
另外,通胀率的变化对居民生活和个人消费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当通胀率较高时,居民的购买力会下降,相同数量的货币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会减少,进而导致生活成本的增加。
因此,通胀率的高低与个人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密切相关。
当通胀率较低时,人们更愿意进行消费和投资,经济活力会得到提振。
综上所述,历年通胀率数据提供了对物价水平变化的参考。
通胀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经济运行和个人消费行为,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通胀率的变化,并根据其数据做出相应的经济决策。
然而,通胀率只是一个指标,分析时还需综合考虑其他经济数据和因素,以更准确地把握经济形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2011年全国房价涨幅与通货膨胀(CPI)对应表
说明:
1、表中房价涨幅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CPI涨幅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表中房价涨幅是房价指数涨幅,是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采取加权数据测算的,房价指数以对比上期房价为100。
而按均价涨幅计算则要高的多,均价涨幅是以销售额除以销售面积计算平均房价而得出。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也曾用平均房价方法计算房价涨幅。
如“2004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上涨14.4%。
”因这一数据因为与城市司的数据打架,此后经过内部协调,自2006年起不再对外公布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
按照均价涨幅算法,即使高中低档房价都不上涨,而高档住宅成交面扩大,则全部平均价格都会上升,反之如果低档房价成交面扩大,则全部平均房价会下降,这显然不能反映真实。
目前城市司统计的70个城市房价的数据,存在问题是开发商自己上报房价,可能在房价高涨时少报,这样有利于销售,所以房价指数系统对趋势判断没问题,但是对房价涨幅多少难以精确。
指数房价和平均房价两个计算方法都不准确。
因为城市司的计算的是价格指数,并不是某个房价的涨幅,只能反映房价的趋势,无法反映关于房价和房价具体涨幅的真实数字。
而投资司计算的数据依赖于开发商的上报,不能完全肯定是最终交易的价格。
最准确的数字,应该是以商品房最后成交的价格,即建设部门的交易备案价为依据。
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深圳2009年12月份房屋销售价格上升了18.9%,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升了14.3%。
而根据房地产成交的数字计算,2009年12月的住房价格为每平方米21317元,同比上涨了100%,这和深圳居民感受一致。
统计局关键的问题是人力和财力不够,房价上报,主要是以地方房地产企业上报为主,统计局仅仅去指导,样本调查和人力派出都不够。
核心的问题是“房价很难比较”,楼盘户型和面积,以及装修程度不一样,不具可比性。
2、从2011年1月份起,国家统计局开始实施《住宅销售价格统计调查方案》(以下简称《新方案》)。
由于《新方案》对数据来源渠道、指标设置、计算方法等影响价格指数计算的主要因素都进行了相当大的调整,因此本月数据与以往历史数据不完全可比。
同比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
鉴于网签数据从2010年12月份起开始上报,前11个月的网签数据缺失,故不能计算今年1-11月份各月与网签数据同一口径的同比价格指数。
为保持同比价格指数计算和发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满足有关方面的需要,国家统计局采用2010年的有关房价统计数据和2011年按网签数据计算的房价数据,根据同比指数和环比指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对同比价格指数的计算进行了技术处理:将2010年2-12月份(11个月)的环比数据连乘,再乘以2011年1月份环比数据生成本月同比价格指数。
以此类推可计算其他月份的同比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