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教学案

合集下载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人教版高三选修)【--高考祝福语】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掌握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

2、记忆人物形象分析题型做题方法、答题步骤。

3、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人物形象、性格。

(二)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究人物形象分析题型做题方法、答题步骤。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对小说中的人物作出正确评价。

学习重难点:1、掌握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人物形象分析题型做题方法、答题步骤;2、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人物形象、性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意图:图片展示,吸引学生兴趣小说是我们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

无论是古典的四大名著、经典的武侠小说,还是网络上让人欲罢不能的更新玄幻、言情,那些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但是,喜欢看不等于喜欢选择小说阅读题,因为小说的人物形象、主旨太难把握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尝试揭开小说人物脸上那层面纱,看看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展示教学目标。

(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三、考题回顾。

设计意图: 学生了解考纲,引起重视。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高考考纲中对小说有“欣赏形象”的明确要求,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历来是高考热点:(09年课标卷)小说中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10年课标卷)小说中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11年课标卷)“外省郎”彭先生具有哪些性格特点?四、复习旧知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师生共同回顾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片段一: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片段二:范进在中举前,穷困潦倒。

概括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教案)-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概括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教案)-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04.2概括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掌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类型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分析并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题点必备知识1.人物形象构成2.熟记人物形象术语(1)性格类正面: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自尊自爱、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乐于挑战、永不服输、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目光敏锐等。

反面:胆小怯懦、妥协退让、敏感自闭、故步自封、妄自菲薄、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唯利是图等。

(2)品质类正面: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仁义守信、乐善好施、虚怀若谷、胸有大志、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坦荡无私、德艺双馨、诚实守信、知恩图报、宠辱不惊、言而有信、表里如一、不耻下问、与世无争、不慕权贵、知错就改等。

反面:爱慕虚荣、追名逐利、鼠肚鸡肠、投机取巧等。

①拼搏类正面: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等。

反面: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等。

②奉献类正面: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等。

反面: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等。

③职责类正面: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爱岗敬业、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敢于创新、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严于律己等。

反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贪生怕死等。

④大爱类正面:热爱集体、家国情怀、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精忠报国、壮志凌云、民族气节、舍生取义、浩然正气、无私无畏、深明大义、见识高远、顾大体识大局、舍生取义、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大义灭亲、疾恶如仇、扶危济困、刚正不阿、远见卓识等。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构建方式和分析方法;2.掌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步骤和要点;3.提高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二、教学重点:1.小说人物形象的构建方式和分析方法;2.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三、教学难点:1.如何深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2.如何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讲故事或展示相关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教学:介绍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对人物性格、外貌、言行举止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及从人物形象中体现出的主题和意义等方面展开讲解。

3.案例分析:选择一部经典小说,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具体的片段和情节,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4.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短篇小说或中篇小说,要求他们选择一个主要人物形象,进行详细分析,并撰写分析报告。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和技巧,鼓励学生多读多思,提升对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和把握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1.阅读指定的小说,选择一个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撰写分析报告并交给老师;2.针对指定的小说人物形象,准备一次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分析观点和见解;3.阅读更多经典小说,多练习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六、教学反馈:通过作业的批改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在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人教版高三选修)1《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人教版高三选修)引言:注重人物塑造是小说的基本特点之一,小说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人类本质的复杂性和高深性,是小说魅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人教版高三选修课程《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剖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探索人物塑造的精髓。

一、教材内容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重点内容:1.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构建:人物性格、形象特征、社会背景、形象隐喻等。

2.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通过写作手法、情节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剖析。

3.小说中著名人物形象的分析:如余秋雨的《七堂课》中的阿Q形象、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等。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小说人物塑造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小说中人物形象构建的常用手法。

2.熟悉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3.深入剖析重要小说人物形象,了解其人物性格、社会背景等因素,探究其内在的形象隐喻。

4.提高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授课:针对各章节的内容,通过幻灯片、图表等形式进行系统讲解和示范。

2.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针对某些难点,充分利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解读课外读物:通过引导和指导,让学生阅读与本课程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例如余秋雨的《七堂课》等。

4.个人写作:通过作文的形式,让学生对某些重要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剖析并作出评价。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利用幻灯片和图表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提供经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作为案例讲解。

2.授课环节本节课我们将重点讲解人物形象构建的基本手法:性格、形象特征、社会背景、形象隐喻等,并通过图表等形式进行示范和讲解。

3.讨论和解读环节在此环节,我们将针对某些难点进行讨论和解读,例如某些经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微妙变化、作者为何选择某种手法来表现某个人物形象等。

高考复习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教学设计通用优质教案

高考复习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教学设计通用优质教案

高考复习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教学设计通用优质教案高考复习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二、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三、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教学重难点】如何理解、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设想】本课针对高考小说形象考查题的特点进行教学组织,重在形象分析方法的指导,同时体现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教学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高考中小说阅读的地位在过去多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中,散文一直占据了绝对份量。

小说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日常阅读中读得最多的文体,由于受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等的限制,反而很少在高考中考到。

但年北京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辽宁卷的现代文阅读材料选择了小说,年有套试卷选用了小说这种体裁,年有套试卷选用了小说。

特别要提醒的是,个课改区除山东外都选用了小说这种体裁。

所以,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在年课改区选用小说考查的影响下,可能会有更多的试卷采用小说这种体裁,不排除我们江苏再考小说的可能性。

因此,今年的复习备考,小说阅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未雨绸缪。

二、分析小说体裁特征,进而突出分析人物形象在小说阅读中的地位和作用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

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三、高考形象分析题命题方式(一)出示历年考题、(春招北京、安徽).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思想品质?(结合具体描写,分点说明)(分)、(辽宁).回答下列问题。

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教案

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教案

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教案教案标题: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及其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2. 学生能够运用分析技巧,深入剖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提炼出对人物性格、行为和心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1. 理解人物形象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3. 运用分析技巧,深入剖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1. 选取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小说,确保其中有丰富的人物形象。

2. 准备教学投影仪或白板,以便展示教学材料。

3. 准备学生笔记本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解释人物形象的定义:人物形象是指小说中塑造的角色,包括他们的外貌、性格、行为和心理等方面。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物形象在小说中很重要?它们对故事情节有什么影响?探究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2. 向学生介绍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外貌描写、性格特点、行为举止、对话内容和心理描写等方面。

3. 指导学生阅读小说中与所选人物形象相关的段落,并记录下相关信息。

4. 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并讨论不同观点和理解。

5.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人物形象的细节和含义。

拓展活动: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说,分析其中一个人物形象,并写下自己的分析结果。

2. 学生可以在作业本上记录下他们的分析过程和结论,并在下节课时与同桌分享。

总结活动: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人物形象对小说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总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他们在分析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评估活动:1. 分发一份小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小说片段,分析其中一个人物形象。

2. 收集学生的作业本,评估他们的分析过程和结论的准确性与深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小说,继续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

小说阅读与人物形象解读高中语文教案

小说阅读与人物形象解读高中语文教案

小说阅读与人物形象解读高中语文教案小说阅读与人物形象解读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小说,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描写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对小说人物的解读能力,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小说的能力,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和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多元思维,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1. 小说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小说构建人物形象的方法- 人物形象的作用与功能2. 人物形象解读的方法- 角色性格分析- 形象描写分析- 行为动机分析3. 小说欣赏与人物解读实例分析【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小说阅读与人物形象解读的主题,提问学生阅读小说时有没有注意过人物形象的描写以及人物形象对整个故事的影响。

Step 2:讲解小说与人物形象的关系(1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学生了解小说中构建人物形象的方法,如通过外貌描写、言行举止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并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与功能,如推动故事发展、凸显主题等。

Step 3:人物形象解读的方法(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人物形象解读的方法,包括角色性格分析、形象描写分析和行为动机分析等。

通过例子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解读方法。

Step 4:小说欣赏与人物解读实例分析(20分钟)教师选择一篇适当的小说作品,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人物解读。

学生可以结合之前学习的解读方法,针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推测,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与故事发展的关系。

Step 5:小组讨论与汇报(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部小说进行人物形象解读,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整理。

最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各自的解读结果和思考。

Step 6:展示与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展示学生的解读成果,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解读的重要性和技巧进行思考和总结。

【教学资源】1. 适当选取的小说作品2. 教师课件或教案【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对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之【小说阅读1.鉴赏人物形象】教学案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之【小说阅读1.鉴赏人物形象】教学案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之【小说阅读1.鉴赏人物形象】教学案一.鉴赏人物形象小说的三个特点是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描写具体的环境。

高考命题人设题问题离不开小说“三要素”,考生需要知道的是,环境、情节常常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为了表达主题的。

(一)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可能涉及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等方面。

常见提问方式:(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的形象,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或×××具有哪些性格特点?(3)小说中哪一个是主要人物?哪一个是次要人物?4)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是什么关系,对塑造主要人物有什么作用?(二)怎样分析人物形象1、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一波三折的情节中展现了人物由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变化过程。

2、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等,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他人或景的烘托。

《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外貌描写非常传神;《项链》开头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描写十分逼真;《药》中华老栓买药时,黑衣人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教学案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教学案【学习目标】一、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二、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三、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教学重难点】如何理解、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设想】本课针对高考小说形象考查题的特点进行教学组织,重在形象分析方法的指导。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课时一、导入小说是我们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

无论是古典的四大名著、经典的武侠小说,还是网络上让人欲罢不能的更新玄幻、言情,那些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但是,喜欢看不等于喜欢选择小说阅读题,因为小说的人物形象、主旨太难把握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尝试揭开小说人物脸上那层面纱,看看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展示学习目标、2012福建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近两年小说形象的相关试题。

学习目标: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2012福建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欣赏作品的形象。

要求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和意义。

近两年小说形象的相关试题:【2011厦门质检】请分别概括小说中爷孙俩的形象特点。

(4分)【2012泉州质检】文章写二姑这一人物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2011广东】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4分)【2011辽宁】“怪人”马乌罗与众不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

【2012江苏】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6分)【2012江西】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

(8分)三、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探究。

活动:欣赏视频片段,视频中的“香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导演是怎样表现出来的?香菱原叫甄英莲,出生于书香门第,5岁时被拐子拐走,13岁时被薛蟠强买为妾后暂住到贾府。

她学诗时恰与现在的高二、高三学生的年龄相当。

她学诗拜师拜的是黛玉。

黛玉当时15岁,与现在的初三学生的年龄相当。

从年龄上看,香菱可以说是“不耻下问”。

正面描写: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神态表现心理,香菱刻苦构思诗歌就非常传神。

在黛玉的诱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当她进入创作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这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

香菱本是一个富于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香菱的悟性之高是肯定的,在黛玉的帮助下使香菱的内心立即丰富起来,并且悟出了一些道理,她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

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她举了《塞上》一首为例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的。

”侧面描写:香菱苦志学诗,宝钗因和她同住一起,所见最多,感受也最深切,她说的“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此外,宝玉说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也可以看做是香菱苦志学诗在周围人们心上的折光反映。

正面描写:(1)肖像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描写(5)心理描写侧面描写:(1)故事情节的烘托(2)周围人物的衬托(3)环境描写的烘托分析形象方法归纳。

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借助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四、小说中人物形象题型及解答探究。

(一)高考中“小说人物形象”考查题型。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二)探究“小说人物形象”题型的做题方法及答题步骤。

1.解题思路分四步走:第一步:划出文章中的信息。

第二步:概括信息要点。

第三步:信息整合,表达2.答题模式单句下定义型观点(性格特征是什么)+阐述(在中找)XXX是一位什么样的(一般为形容词或短语)什么样的什么样的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一般用判断句。

如:(2009年安徽高考)《董师傅游湖》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答案:董师傅是一位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的普通木工。

分点概括型(答案尽量使用概括性短语)按总分(分总)来回答。

先用一个词或几个词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2011全国卷)“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答: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

五、实例演练。

烛心李丰春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

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着。

“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

”说完就准备关门。

“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

”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面……本文主要表现的人物是谁?其性格特点是什么?答:小薇和小男孩的妈妈,小薇:处世冷漠,多疑,以致误解。

小男孩的妈妈:热心肠,与人为善。

巩固训练:例二、《林冲见差拨》(节选)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

”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

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

少间叫你便见功效。

”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

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

”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

”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

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

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

”林冲笑道:“总赖照顾。

”差拨道:“你只管放心。

”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

”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

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

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

”林冲道:“多谢指教。

”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

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

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1.节选表现了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6分)答:谨慎小心。

沉着冷静。

隐忍顺从。

顾及颜面。

2.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6分)答: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

比法(讽刺)。

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

小结:第一步:划出文章中的信息;第二步:概括信息要点;第三步:信息整合,表达。

反馈训练:例三、阅读小说,按要求回答问题。

最佳配偶[美]斯蒂芬·麦克勒我走进办公室,跟笑容满面的布列乔先生握了握手。

跟我相比,他衣着十分讲究。

他手里在搬弄着一叠纸,就像在搬弄着一叠煎饼。

“我相信,你准定会对她十分满意,”他说,“她可是我们用求同计算机,从符合推选条件的一亿一千多万美国妇女中挑选出来的。

我们按种族、宗教、人种、生活地区,对这些妇女进行了分类……”我坐在那儿津津有味地听着,心想要是来这儿之前先冲个淋浴,那该多好。

这儿的办公室整洁宜人,不过那张椅子令人坐得不太惬意。

“好,来啦……”他说着,像魔术师那样“砰”的一声把通向隔壁房间的门忽地打开。

本来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这时就更手足无措了。

说真的,她长得很标致,真的!美极了!“沃克先生,这是蒙大拿州拉芬湖的邓菲尔德小姐。

邓菲尔德小姐,这是纽约的弗兰克林·沃克先生。

”“就叫我弗兰克好了。

”我唯唯诺诺,显得有点紧张。

她确实太美了!您不妨想象一下。

布列乔刚走开,我们就聊了起来。

“您好!我,我,我对计算机为我选中的您,感到十分称心。

”我竭力想把语调放温和些。

也许,把她称为计算机选中的人,她一定不高兴。

我是说,我对事情发展的结果感到满意。

她莞尔一笑,露出了一排整齐的牙齿。

“谢谢您,我也是。

”她腼腆地说。

“我,三十一岁。

”我唐突地冲口而出。

“我知道,这些全都记在卡片上。

”这场谈话似乎就要这样结束了。

卡片上什么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所以确实没什么好谈了。

“今后打算要孩子吗?”她先找了个话题。

“当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正合我的意,这记录在卡片上的‘未来计划’一栏,喏,就在那儿。

”她指点着说。

我这才注意到我手中那一札文件似的东西,第一页上贴着一张国际商用机械公司的计算机卡片,卡片上印有关于邓菲尔德小姐的重要数据。

显然,她手中的那一札“文件”是关于我的……于是,我们各自审视着自己手中的“文件”,每翻阅一页,都要发出很大的声响。

“文件”里说,她喜欢古典音乐。

(记录在“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栏)“您喜欢古典音乐?”“对,比任何东西都喜欢,另外,我还收藏着弗兰基·拉尼歌曲的全部录音。

”“这倒是红极一时的歌唱家。

”我赞许地附和道。

我俩的目光继续在字里行间浏览着。

我注意到,她爱看书、看球赛,看电影爱坐前排,睡觉时爱把窗户关上,爱养狗、养猫、养金鱼、养金枪鱼,爱吃用意大利香肠做的三明治,穿着朴素,将来要送孩子上私立学校,喜欢住在郊外,爱参观美术展览馆……她抬起了头:“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

”“毫无两样。

”我加上一句。

我又读了标题为“心理状况”的记录:她生性羞怯,不爱争论,讲话拘谨,属于贤妻良母型。

“我很高兴,您既不抽烟又不饮酒。

”她满意地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