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林业地方标准

合集下载

湖南省林业地方标准

湖南省林业地方标准

湖南省林业地方标准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Ecological Benefits of Urban Forest(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2017年11月18日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标准项目的来源、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参加单位和协作单位人员分工1、标准项目的来源本项目于2016年向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湖南省质监局于2017年2月13日通过湘质监函【2017】26号文件下达批准立项通知。

起止年限2016年至2017年。

2、制定标准的目的与意义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森林的建设的宗旨就是要改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居住环境。

正确认识和评价城市森林的价值与效益是管理好城市森林的基础。

城市森林是一个新兴的发展领域,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主要方面。

对城市森林生态效益及其价值的认识和评估,直接影响到城市森林发展规划的制定、树种的选择与配置、经营管护方式等问题。

本标准的制定是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林宣发〔2016〕126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湖南省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17〕1号)等文件精神,为全面深化湖南省森林城市建设,健全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监测制度,为科学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依据。

3、项目主要参加单位及人员分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是该项目唯一承担单位。

项目组成员具有多年从事湖南省地方标准研制的工作经验,熟悉湖南省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监测的关键技术和管理环节。

主要成员见表1表1 项目主要参加单位及人员分工序号姓名工作单位专业职称分工1 廖菊阳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园林景观研究员项目主持人2 刘艳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林学工程师标准编制3 廖鹏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环境监测工程师标准的数据采集4 李高飞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生态副研究员标准的数据采集5 吴林世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植物生理工程师标准的数据采集6 李巧云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生态工程师标准的数据采集7 胥雯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林学工程师标准的数据采集(二)主要工作过程1、已具备的科研工作基础本课题组现有研究员1人,副高1人。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林业厅•【公布日期】2008.09.23•【字号】湘林策[2008]4号•【施行日期】2008.09.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湘林策[2008]4号)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林,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构建有利于全省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战略目标的法制环境,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湖南省林业厅对现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

现将清理结果公布如下:一、湖南省林业厅决定,废止《关于实行松脂生产经营许可证有关问题的通知》等10件规范性文件(见附件1)。

二、湖南省林业厅决定,宣布《关于公布<湖南省统一凭证运输木材具体名录>的通知》等12件规范性文件失效(见附件2)。

三、湖南省林业厅决定,确认《关于合作(托管)造林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等69件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见附件3)。

四、湖南省林业厅决定,重新公布《关于印发〈湖南省林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等33件规范性文件(见附件4)。

上述废止、宣布失效的规范性文件,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不再执行。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省林业厅的决定,并切实做好有关规范性文件废止、宣布失效后的后续管理工作。

上述确认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与本公告发布前连续计算;重新公布的规范性文件,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重新计算有效期,但是,规范性文件规定了有效期的,按其规定的有效期执行。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依法履行职责,认真执行继续有效、重新公布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作好全省林业的各项管理工作。

湖南省林业厅于2008年9月30日以前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未列入继续有效和重新公布的规范性文件目录的,自2008年10月1日起不再执行。

确需继续执行的,依照法定程序重新制定规范性文件。

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湖南省林业地方标准《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起草组2023年6月《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2022年元月,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了《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函,湖南省地方标准《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由湖南省林业局提出,湖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湖南省园艺研究所负责起草。

二、目的意义金丝皇菊(DendrCmthemafnOrifoIiUm)属菊科、菊属、平瓣小菊品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金丝皇菊生长力强,萌发能力强,姿态高雅,且能傲霜开放,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普遍用于布置高雅庭院、会所,也是花园布置的良好材料,还可用作切花。

金丝皇菊具有较高饮用价值,其花朵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大量黄酮类化合物,与其他饮用菊花相比,其性较平,茶性温和清润,对饮用人群体质无特殊要求。

长期饮用可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人群。

金丝皇菊食用方法很多,可鲜食花朵也可食干花,花瓣晾至半干可腌制成菊花酱,或煮菊花粥、蒸制菊花糕,拌入糯米加酒曲,可发酵酿成具有“长寿酒''美称的菊花酒。

据药典记载,金丝皇菊性凉,味甘,有生津润喉、清热散风、明目解毒、减弱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抗辐射、解酒等功效;对火旺、眼睛干痒,湿寒引起的肢体疼痛有疗效,进而对现代人普遍出现的“手机病”“电脑病”也有一定疗效。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对农业和农村的向往意愿不断增强,特别是美丽乡村建设和田园综合体建设等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等新兴产业的落地,要求园艺植物具备观赏、食用和药用等多种功能,因此,观赏性强且经济价值高的金丝皇菊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多地乡村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

金丝皇菊在湖南地区适应性强,适合大规模培育,形成了多个金丝皇菊种植和加工产业项目,不但能满足湖南茶用菊的市场需求,还能帮助当地农民就近就业增收。

湖南省地方标准(现行有效)目录(按标准顺序号排列)-湖南

湖南省地方标准(现行有效)目录(按标准顺序号排列)-湖南

湖南省地方标准(现行有效)目录(按标准顺序号排列)-湖南湖南省地方标准目录(按标准顺序号排列)地方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DB43/T 006.1-90 湖南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其他机构名称代码DB43/T006.2-90 湖南省地(州、市)县(市、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其他机构名称代码DB43/T 007-90 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DB43/T 008-90 通风机机组电能利用监测DB43/T 009-90 泵类机组电能利用监测DB43/T 010-90 热力管道散热损失监测DB43/T 011-90 蒸汽锅炉能量利用监测DB43/T 018-91 麻石湿式除尘装置环保通用技术条件DB43/T 019-91 铅电解直流电耗定额DB43/T 020-91 锌电解沉淀直流电耗定额DB43/023-2005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91、DB43/067~069-92DB43/T063-92 普通防护皮鞋DB43/T064-92 普通防护服DB43/T065-92 城市公共汽车标准化文明服务线路DB43/066-2005 苎麻精干麻DB43/T066-1992 DB43/070-2006 松脂采集技术规程DB43/T070-1992 DB43/T072-93 27%皂素烟碱可溶性浓剂DB43/T 073-93 高损耗电力变压器节能改造技术条件DB43/T 074-93 JO2系列三项异步电动机节能改造技术条件DB43/T 075-93 净水剂聚合氯化铝DB43/T076—1993 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规程DB43/T 077-93 车辆驾驶员护目镜安全要求DB43/078.1~5-93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标准DB43/T 082-94 紫砂陶酒瓶卫生标准DB43/T083—1994 油茶工程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3/T 084-94 上流式浮罩沼气池标准图集DB43/T 085-94 车间空气中沥青烟(尘)卫生标准DB43/T086—1994 杉木人工用材林抚育间伐技术规程DB43/T087—1994 杉木棒DB43/T088—1994 油茶工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3/T091-2007 饲料稻品种、稻谷和糙米DB43/T091.1,.2 -1995DB43/T 092-95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3/T 093—1995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43/094-2005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43/094-1995 DB43/096—1996 竹广小蜂防治技术规程DB43/097-1996 种子标签DB43/098—1996 林木良种审定DB43/099—1996 湿地松火炬松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43/T1OO一1996 马尾松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43/T101—1996 杉木培萌圃营建及扦插育苗技术规程DB43/T102—1996 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规程DB43/T103-1996 茶树栽培技术规程DB43/T104-1997 芦苇DB43/T105-2006 杂交棉人工去雄制种操作规程D B43/105-1997 DB43/106-2005 晒黄烟DB43/106-1997 DB43/109-1997 家具产品标牌标识规定DB43/110-1997 林业无检疫对象种苗繁育基地技术规程DB43/T111-1997 松针褐斑病防治技术规程DB43/T112-1997 毛竹枯梢病防治检疫技术规程DB43/T113-1997 马尾松造林技术规程DB43/T114-1997 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技术规程DB43/T115.1-1998 杂交辣椒种子DB43/T115.2-1998 杂交辣椒亲本原种生产技术规程DB43/T115.3-1998 杂交辣椒良种生产技术规程DB43/116-2004 湘味腊肉DB43/116-1998 DB43/117-1998 电视监控网络综合布线规范DB43/T118-1998 水稻优质品种DB43/T121-1998 晒黄烟生产技术规程DB43/T123-1998 金银贵金属及其制品电子探针无损检测方法DB43/124-1999 聚酯(PET)、聚乙烯塑料农药瓶DB43/125-1999 花岗石湿式烟气脱硫除尘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B43/T126.1—1999 湘早籼17号DB43/T126.2—1999 湘早籼18号DB43/T126.3—1999 湘早籼19号DB43/T126.4一1999 湘早籼20号DB43/T126.5—1999 湘早籼2l号DB43/T126.6—1999 湘早籼22号DB43/T126.7—1999 湘早籼23号DB43/T126.8一1999 湘早籼24号DB43/T126.9—1999 湘早籼25号DB43T/126.10—1999 湘早籼26号DB43/T126.11一1999 湘早籼27号DB43/T126.12—1999 娄早籼5号DB43/T126.13—1999 中优8l号DB43/T126.14一1999 中优早5号DB43/T126.15—1999 湘晚籼6号DB43/T126.17—1999 湘晚籼8号DB43/T126.18—1999 湘晚籼9号DB43/T126.19—1999 湘梗2号DB43/T126.20—1999 培两优288 DB43/T126.21—1999 培两优余红DB43/T126.22—1999 香两优68 DB43/T126.23一1999 八两优100 DB43/T126.24一1999 金优63 DB43/T126.25一1999 金优402 DB43/T126.26一1999 威优56 DB43/T126.27—1999 新香优80 DB43/T126.28—1999 新香优77 DB43/T126.29—1999 威优644 DB43/T126.30一1999 汕优198 DB43/T126.31—1999 威优198 DB43/T126.32—1999 金优207 DB43/T126.33—1999 培矮64S DB43/T126.34—1999 安农810S DB43/T126.35—1999 香125S DB43/T126.36—1999 金23A、B DB43/T126.37—1999 丝苗A、B DB43/T126.38—1999 新香A、B DB43/T126.39—1999 优IA、B DB43/T126.40一1999 特青DB43/T126.4l—1999 R288DB43/T126.42一1999 余红1号DB43/T126.43一1999 D100DB43/T126.44—1999 D68DB43/T126.46—1999 明恢77 DB43/T126.47—1999 桂34DB43/T126.48—1999 桂99DB43/T126.49—1999 密阳46 DB43/T126.50—1999 晚3DB43/T126.51—1999 R198DB43/T126.52—1999 R402DB43/T126.53—1999 R56DB43/T126.54—1999 R80DB43/T126.55—1999 R644DB43/T126.56—1999 先恢R207 DB43/T127.1一1999 湘裸麦1号DB43/T127.2一1999 湘裸麦2号DB43/T127.3一1999 湘皮3号DB43/T127.4—1999 扬支158 DB43/T127.5一1999 湘玉6号DB43/T127.6—1999 湘玉7号DB43/T127.7—1999 湘玉8号DB43/T127.8一1999 湘玉9号DB43/T127.9—1999 湘玉10号DB43/T127.10—1999 掖单13号DB43/T127.11一1999 湘两优糯梁1号DB43/T127.12—1999 湘薯15号DB43/T127.13—1999 湘春豆15号DB43/T127.14一1999 湘春豆16号DB43/T127.15—1999 湘春豆17号DB43/T127.16一1999 湘春豆18号DB43/T128.1—1999 湘杂棉1号DB43/T128.2—1999 湘杂棉2号DB43/T128.3—1999 湘棉17号DB43/T128.4—1999 荆1246 DB43/T128.5—1999 湘杂苎1号3843/T128.6—1999 湘黄麻3号DB43/T128.7—1999 选蔗29 DB43/T128.8一1999 福毫DB43/T128.9—1999 福丰DB43/T128.10—1999 安茗早DB43/T128.11一1999 湘红茶1号DB43/T128.12—1999 湘杂桑1号DB43/T128.13—1999 湘西晒红烟1号DB43/T129.1一1999 湘油14号DB43/T129.2—1999 湘油15号DB43/T129.3—1999 湘油16号DB43/T129.4一1999 湘杂油1号DB43/T129.5—1999 湘杂油2号DB43/T129.6一1999 湘花生4号DB43/T130.1—1999 湘椒10号DB43/T130.2—1999 湘椒1l号DB43/T130.3—1999 湘椒12号DB43/T130.4 —1999 湘椒13号DB43/T130.5 —1999 湘椒14号DB43/T130.6 —1999 湘椒15号DB43/Ti30.7 —1999 湘豇豆3号DB43/T130.8—1999 湘苦瓜1号DB43/T130.9—1999 湘苦瓜2号DB43/T130.10—1999 湘苦瓜3号DB43/T130.11一1999 湘黄瓜3号DB43/T130.12一1999 湘番茄2号DB43/T130.13—1999 湘番茄3号DB43/T130.14—1999 湘茄2号DB43/T130.15—1999 湘茄3号DB43/T130.16—1999 青杂2号DB43/T130.17—1999 粉杂2号DB43/T130.18—1999 湘红菜薹1号DB43/T130.19—1999 湘红菜薹2号DB43/T131.1—1999 湘西瓜11号DB43/T131.2—1999 湘西瓜12号DB43/T131.3一1999 湘西瓜13号DB43/T131.4—1999 红大DB43/T131.5—1999 大绿特大新红宝DB43/T131.6—1999 辰州无核香柚DB43/T131.7一1999 金秋梨DB43/T131.8—1999 黔阳无核椪柑DB43/T131.9一1999 米良1号猕猴桃DB43/T131.10一1999 丹顶玉阁DB43/T131.11一1999 如意佳丽DB43/132-2004 食用槟榔DB43/132-99 DB43/T133-1999 ZQ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设计规范DB43/T134-1999 资源综合利用建材产品废渣掺量检测鉴定方法DB43/T135—1999 飞机施药防治森林病虫害作业技术规程DB43/T136—1999 黄脊竹蝗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3/T137—1999 杨树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3/T138-1999 金银珠宝玉石饰品标识规定DB43/T139-1999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标准图集DB43/T140—1999 造林技术规程DB43/T141—1999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规程DB43/T142—1999 枫香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43/T143—1999 木荷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43/T144—1999 陆生野生动物一兽类人工养殖技术规程DB43/T145.1—2000 石门银峰茶综合标准第1部分茶树苗DB43/T145.2—2000 石门银峰茶综合标准第2部分茶树栽培DB43/T145.3—2000 石门银峰茶综合标准第3部分鲜叶采摘与加工DB43/T145.4—2000 石门银峰茶综合标准第4部分石门银毫DB43/T146-2000 在用燃油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3/147-2000 内河高速小艇安全航行要求DB43/148-2000 微型计算机产品标识DB43/T149.1-2000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布线DB43/T149.2-2000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空间与路由DB43/T149.3-2000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接地DB43/T149.4-2000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设施管理DB43/150-2007棉胎DB43/T151—2000 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及其杀虫剂DB43/T152-2001 无公害蔬菜DB43/T153-2001 钢筋混凝土用优质40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DB43/T154-2001 优质40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电渣压力焊接施工及验收规程DB43/T155-2001 城市电信服务设施设计规范DB43/156-2007 米粉DB43/156-2001 DB43/T157-2002 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DB43/T158-2002 驾驶员场地考试道路及设施设计规范DB43/159-2002 居民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规范DB43/160-2004 湘味熟食DB43/160-2002 DB43/T161-2002 混凝土结构锚栓及植筋抗拉拔性能试验方法DB43/T162-2002 耕地地力分等定级技术规范DB43/T163-2002 土壤监测技术规程DB43/T164-2002 湘东黑山羊DB43/T165-2002 青虾DB43/T166-2002 南方大口鲇养殖技术规范DB43/T167-2002 水稻抛秧机作业质量DB43/T168-2002 黄花菜DB43/T169-2002 无籽西瓜栽培技术规范DB43/T170-2002 土壤与粘粒矿质全量分析DB43/T171-2003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设计规范DB43/172-2003 混凝土空心砖砌体结构暂行技术规程DB43/T173-2003 马尾松天然林、飞播林抚育间伐技术规程DB43/T174-2003 果子狸规模化养殖技术规程DB43/175-2003 家畜屠宰检疫规程DB43/T176-2003 春大豆生产技术规程DB43/T177-2003 香芋DB43/T178-2003 摄影企业等级评定与管理DB43/179-2003 学生服DB43/T181-2003 芙蓉鲤DB43/T182-2003 青虾养殖技术规范DB43/T183-2003 马头山羊DB43/T184-2003 溆浦鹅DB43/T185-2003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等级评定标准DB43/T186-2003 白肋烟生产技术规程DB43/187-2003 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生产资质条件DB43/T188-2003 渣土自卸车防尘厢盖技术条件DB43/189-2007 针刺平面毡DB43/T189-2003 DB43/190-2003 准宰生猪质量安全规定DB43/T191-2003 肉牛饲养技术规程DB43/T192-2003 蛋鸡饲养技术规程DB43/T193-2003 绿色食品干竹笋DB43/T194-2003 A级绿色食品水稻种植技术规程DB43/195-2003 浏阳花炮DB43/196-2003 混凝土泵车运行安全要求DB43/T197-2003 黄花菜栽培技术规程DB43/T198-2003 香芋栽培技术规程DB43/T199-2003 瘦肉型三元杂交猪生产技术规程DB43/T200-2003 临武鸭DB43/201-2003 潜水电泵安全技术要求DB43/202-2005 祁东黄花菜DB43/202-2003 DB43/T203-2004 商业设置规范DB43/T204-2004 商业业态规范DB43/T205-2004 古丈毛尖茶DB43/T206-2004 美容美发质量DB43/T207-2004 美容美发服务操作规程DB43/T208-2004 美容美发企业等级评定与管理DB43/T209.1-2004 测绘产品检查与验收第1部分:大地测量与航空摄影测量(外业)DB43/T209.2-2004 测绘产品检查与验收第2部分1:5000 ,1:10000数字测绘产品DB43/T209.3-2004 测绘产品检查与验收第3部分:工程测量DB43/T209.4-2004 测绘产品检查与验收第4部分:地图编制与印刷DB43/T210-2004 芦竹育苗技术规程DB43/T211-2004 芦竹栽培技术规程DB43/212-2004 供电所规范化管理DB43/T213-2004 湖南省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DB43/214-2004 隆回金银花DB43/215-2004 隆回龙牙百合DB43/216-2004 银鲴DB43/T217-2004 银鲴养殖技术规范DB43/T218-2004 芙蓉鲤养殖技术规范DB43/219-2004 雪峰乌骨鸡DB43/T220-2004 雪峰乌骨鸡肉鸡饲养技术规范DB43/221-2004 水生动物检疫规程DB43/T222-2004 武冈铜鹅DB43/T223-2004 攸县麻鸭DB43/T224-2004 湘西黄牛DB43/T225-2004 湘云鲫DB43/T226-2004 猪人工授精技术规范DB43/T227-2004 湘西黄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B43/T228-2004 临武鸭饲养管理准则DB43/229-2004 粉丝DB43/230-2004 酱腌辣椒制品DB43/231-2004 烘炒食品DB43/T232-2004 天气术语DB43/T233-2004 气候术语DB43/T234-2004 气象灾害术语和分级DB43/T235-2004 气象指数DB43/T236-2004 金秋梨DB43/T237-2004 溆浦鲜枣DB43/T238-2004 木洞杨梅DB43/T239-2004 无核大红甜橙DB43/T240-2004 脐橙栽培技术规范DB43/T241-2004 冰糖橙栽培技术规范DB43/242-2004 腌制藠头DB43/243-2004 竹笋制品DB43/244.1-2004 建设项目涉及国家安全的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安保电视监控系统技术规范DB43/244.2-2004 建设项目涉及国家安全的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规范DB43/T246-2004 移动加工机组DB43/T247-2004 简易水稻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DB43/T248-2004 微型谷物加工组合机技术条件DB43/T249-2004 ZAY智能型车辆安全性能检测仪技术操作规程DB43/T250-2004 动力打稻机技术条件DB43/T251-2004 苎麻剥麻机技术条件DB43/252-2005 排灌机械成套设备安全技术要求DB43/253-2005 邵东黄花菜DB43/254-2005 邵东玉竹DB43/T255-2005 沙子岭猪DB43/T256-2005 湘黄鸡DB43/T257-2005 南方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B43/T258-2005 滨湖水牛DB43/T259-2005 溆浦鹅饲养技术规程DB43/T260-2005 桤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43/261-2005 晒红烟DB/4300B352-88 DB43/262-2005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B43/T263-2005 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DB/4300A003-90 DB43/T264-2005 米粉专用稻谷DB43/T265.1-2005 食用优质稻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优质早稻栽培技术规程DB43/T265.2-2005 食用优质稻栽培技术规程第2部分:优质晚稻栽培技术规程DB43/T265.3-2005 食用优质稻栽培技术规程第3部分:优质中稻栽培技术规程DB43/T265.4-2005 食用优质稻栽培技术规程第4部分:优质一季晚稻栽培技术规程DB43/T266.1-2005 稻种资源评价第1部分:常规稻资源评价DB43/T267-2005 干辣椒DB43/T268-2005 席草DB43/T269-2005 席草栽培技术规程DB43/T270-2005 南瓜栽培技术规程DB43/T271-2005 茄果类蔬菜设施育苗技术规程DB43/272-2005 桃源大叶茶DB43/273-2005 三角帆蚌DB43/274-2006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洞口雪峰蜜柑DB43/T275-2006 辣椒素的测定及辣度表示方法DB43/T276-2006 辣椒及辣椒制品的辣度感官评价方法DB43/T277-2006 玉米生产技术规程DB43/T278-2006 农区鼠情监测与预报规范DB43/T279-2006 三角帆蚌养殖技术规范DB43/T280-2006 日本锦鲤养殖技术规范DB43/T281-2006 杂交鲟(欧洲鳇♀×小体鲟♂)养殖技术规范DB43/282-2006 地理标志产品浏阳红花檵木DB43/T283.1-2006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DB43/T283.2-2006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2部分:不育系核心种子和原种生产技术规程DB43/T283.3-2006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3部分:不育系繁殖技术规范DB43/T283.4-2006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4部分: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规范DB43/T283.5-2006 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技术规范第5部分: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监测与种子纯度种植鉴定技术规范DB43/T284-2006 杂交棉亲本及F1种子DB43/T285-2006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及其活性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DB43/T286-2006 棉花栽培技术规范DB43/T095-96,DB /T4300 B3201-88DB43/T287-2006 柑橘建园技术规范DB43/T288-2006 沁香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DB43/T289-2006 脆蜜桃生产技术规程DB43/T290-2006 象山红柑桔栽培技术规程DB43/T291-2006 桃源大叶茶栽培技术规程DB43/T292-2006 绿色食品(A级)茶叶生产技术要求DB43/T293-2006 丝瓜栽培技术规程DB43/T294-2006 韭菜栽培技术规程DB43/T295-2006 苦瓜栽培技术规程DB43/T296-2006 莲藕栽培技术规程DB43/297-2006 风味豆豉DB43/298-2006 腊八豆DB43/299-2006 葛根粉DB43/300-2006 保鲜竹笋DB43/T301-2006 乌龟DB43/302-2006 黄尾鲴DB43/T303-2006 黄尾鲴养殖技术规范DB43/T304-2006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规范DB43/T305-2006 生猪养殖小区技术规范DB43/306-2006 动物防疫监督管理规范DB43/307-2006 草鱼出血病检疫技术规范DB43/308-2006 水生动物病害测报规范DB43/T309-2006 淡水有核珍珠养殖技术规范DB43/310-2006 蒙古红鲌DB43/ T 311-2006 洞庭青鲫DB43/312-2006 湘阴藠头DB43/313-2006 茶陵紫皮大蒜DB43/T314-2006 藠头栽培技术规程DB43/T315-2006 绿色食品(A级)藠头生产技术要求DB43/T316-2006 辣椒栽培技术规程DB43/T317-2006 莴笋栽培技术规程DB43/T318-2006 两系杂交高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DB43/T319-2006 水稻抗稻瘟病鉴定及评价方法DB43/T320-2006 优质绿茶茶树品种评价指标及方法DB43/T321-2006 茶树短穗扦插繁殖技术规程DB43/T322-2006 茶陵紫皮大蒜栽培技术规程DB43/T323-2006 早熟梨栽培技术规程DB43/T324-2006 绿色食品(A级)柑橘栽培技术要求DB43/T325-2006 滨湖水牛饲养技术规程DB43/T326-2006 武冈铜鹅饲养技术规程DB43/T327 -2006 湘南黄牛DB43/T328-2006 酃县白鹅DB43/T329-2006 道州灰鹅DB43/T330-2007 西瓜嫁接技术规范DB43/T331-2007 甜瓜栽培技术规程DB43/T332-2007 机剥苎麻DB43/T333-2007 雪峰蜜橘DB43/T334-2007 柰李DB43/T335-2007 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规程DB43/T336-2007 双低杂交油菜栽培技术规程DB43/337-2007 低盐渍蔬菜DB43/338-2007 湿面DB43/339-2007 瓶(桶)装饮用天然泉水DB43/340-2007 中小型水轮机安全技术要求DB43/T341-2007 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规范DB43/342-2007 沐浴足浴按摩服务规范DB43/T343-2007 动物组织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DB43/344-2007 淡水鱼干制品DB43/345-2007 橘片饮料DB43/346-2007 猪血丸子DB43/T347-2007 烟草专用基肥DB43/ T348-2007 地栽杜鹃花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DB43/ T349-2007 月月桂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DB43/350-2007 工业废水中锑污染物排放标准DB43/ T351-2007 工业分析仪安全技术条件DB43/352-2007 湘味面粉熟食DB43/ T353-2007 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DB43/ 354-2007 魔芋凝胶食品DB43/ 355-2007 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处置规范DB43/ T356-2007 猪性能测定技术规程DB43/ T357-2007 湘东黑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B43/ T358-2007 九疑山兔DB43/ T359-2007 鱼卵孵化技术规范DB43/ T360-2007 水产养殖小区技术规范DB43/ T361-2007 翘嘴鲌DB43/ T362-2007 圆吻鲴养殖技术规范DB43/ T363-2007 鱼苗繁殖场建设规范DB43/ T364-2007 奶牛饲养场防疫技术规范DB43/365-2007 鱼类细菌性烂鳃病检疫技术规范DB43/366-2007 鱼类细菌性败血症检疫技术规范DB43/367-2007 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DB43/T368-2007 雪山乌骨鸡配合饲料DB43/ T369-2007 中乳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B43/ T370-2007 水生动物及其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规范DB43/ T371-2007 鱼类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制作规程DB43/ T372-2007 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DB43/ T373-2007 冬瓜栽培技术规范DB43/ T374-2007 早稻翻耕直播栽培技术规程DB43/ T375-2007 薯类粉丝加工成套设备DB43/ T376-2007 烟雾机DB43/ T377-2007 机插杂交水稻双膜育秧技术规程DB43/T378-2007 玉米脱粒机DB43/T379-2007 机滚船作业质量DB43/T380-2007 汽车用品服务企业星级评定准则DB43/168-2008黄花菜DB43/T168-2002 DB43/T381-2008农作物种子田田间检验技术规范DB43/T382-2008 桑树栽培技术规范DB43/T383-2008 桑蚕茧生产技术规范DB43/T384-2008 苎麻栽培技术规范DB43/T385-2008 南瓜DB43/T386-2008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防治技术规范DB43/T387-2008 豪猪规模养殖技术规程DB43/T388-2008 用水定额DB43/389-2008 安化千两茶DB43/T390-2008 澧陵玻璃干椒DB43/T391.1-2008 芹菜栽培技术规程第一部分DB43/T391.2-2008 芹菜栽培技术规程第二部分DB43/T392-2008 龙牙百合栽培技术规程DB43/T393-2008 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DB43/T394-2008 玉竹栽培技术规程DB43/T395-2008 雪峰密桔栽培技术规程DB43/T396-2008 窨茶用茉莉鲜花密桔栽培技术规程DB43/397-2008 姜糖DB43/T398-2008 基础地理信息采集规范DB43/399-2008 水泥工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统计方法DB43/400-2008 聚乙烯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DB43/401-2008 电解金属锰单位产品电耗限额DB43/020-2008 析出锌单位产品直流电耗限额DB43/ T 020-91 DB43/402-2008 烧碱单位产品能耗限额DB43/403-2008 机制纸浆单位产品取水定额DB43/T404-2008 再生铜阳极板。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执行强制性地方标准《松脂采集技术规程》的通知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执行强制性地方标准《松脂采集技术规程》的通知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执行强制性地方标准《松脂采集技术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林业厅•【公布日期】2006.07.12•【字号】湘林产[2006]17号•【施行日期】2006.07.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湖南省林业厅关于执行强制性地方标准《松脂采集技术规程》的通知(湘林产[2006]17号)各市州林业局:湖南省地方标准《松脂采集技术规程》(DB43/070-2006)于2006年6月15日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2006年8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是在《湿地松采脂技术规程》(DB43/T070-92)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总结多年来我省松脂、松香管理工作的基本经验,经反复修改完善的。

为搞好新标准的贯彻执行,现提出以下要求:一、认真做好新标准的贯彻实施。

《松脂采集技术规程》是实现松脂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坚决贯彻执行,努力促进松脂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

二、切实加强行业管理。

各地要根据本地区资源状况,制定长远发展规划,规范采脂程序,落实管理措施,对采脂林分、地点、范围、方法和年限合理安排,有计划采脂。

三、组织业务培训。

各地要根据《松脂采集技术规程》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对采脂企业和采脂人员的技术培训,掌握采脂技术要求,合格后持证上岗,未经培训合格的采脂人员不得从事采脂作业。

四、加强监督检查。

各地对违反《松脂采集技术规程》规定的采脂行为、违反产业政策的土法松香加工,应根据《标准化法》、《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责令其停止生产,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六年七月十二日。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定》的通知(2011年修订)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定》的通知(2011年修订)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定》的通知(2011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林业厅•【公布日期】2011.06.08•【字号】湘林资[2011]52号•【施行日期】2011.06.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定》的通知(湘林资〔2011〕52号)各市州、县市区林业局,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为适应森林采伐管理改革的需要,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森林科学经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在广泛征求各地意见的基础上,我们组织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有关专家修订了《湖南省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南省林业厅二○一一年六月八日附件:湖南省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定(湖南省林业厅2011年5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第二条原则第三条主要依据第四条适用范围第五条调查设计资格第二章技术标准第六条采伐类型第七条主伐第八条用材林抚育采伐第九条低产林改造第十条公益林抚育采伐第十一条更新采伐第十二条低效林改造第十三条毛竹采伐第十四条其它采伐第十五条主伐与更新采伐年龄第十六条材质等级第十七条出材率第三章调查设计第十八条伐区调查设计分类第十九条伐区配置第二十条伐区区划第二十一条面积调查第二十二条蓄积调查第二十三条伐区生产工艺设计第二十四条木材用途第二十五条采伐更新及伐后管理措施第二十六条资料整理第二十七条伐区调查设计成果第二十八条伐区拨交第二十九条伐区简易调查设计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三十条管理制度第三十一条质量检查第三十二条质量责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强林木采伐管理,保证伐区调查设计质量,实现森林资源合理利用,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原则(一)遵循分类经营原则。

分别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设计不同的采伐措施,促进可持续森林经营。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林木种苗检验证和标签管理办法》的通知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林木种苗检验证和标签管理办法》的通知

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林木种苗检验证和标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林业厅•【公布日期】2018.07.27•【字号】湘林种〔2018〕6号•【施行日期】2018.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林木种苗检验证和标签管理办法》的通知湘林种〔2018〕6号各市州、县市区林业局,厅直有关单位:现将《湖南省林木种苗检验证和标签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湖南省林木种苗检验证和标签管理办法湖南省林业厅2018年7月27日附件湖南省林木种苗检验证和标签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管,规范林木种苗检验证、标签的使用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林木种子包装和标签管理办法》(林场发[2016]93号)、《林木种子质量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21号)、《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湖南省境内从事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林木种苗是指林木的种植材料(苗木)或者繁殖材料,具体是指乔木、灌木、藤本、竹类、花卉以及绿化和药用草本植物的籽粒、果实、根、茎、苗、芽、叶、花等。

第四条销售的林木种苗应当附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林木种苗检验证、标签、使用说明及植物检疫证书。

林木种苗检验证是林木种子检验证、苗木检验证的统称。

标签是指印制、粘贴、固定或者附着在林木种子、包装物内外的特定图案及文字说明。

使用说明是指对生产经营者信息以及主要栽培措施、适宜种植的区域、栽培季节等使用条件的说明和风险提示等。

第五条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林木种苗检验证和标签的管理工作,具体工作可由同级林木种苗管理机构负责。

第六条林木种苗经营者销售林木种苗应向购买者提供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及植物检疫证书复印件、林木种苗检验证、标签和使用说明,并保存相关存根和复印件。

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江、河、湖、库、水源地等水体沿岸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水岸林木绿化率达 80%以上。在不影响行 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形成城市特有的水源保护林和风景带。 5.1.8 通道绿化
通道(铁路和乡道以上级别公路)沿线两侧第一层山脊或平地 100m 范围内要因地制宜开展乔木、 灌木、花草等多种形式的绿化,形成绿色景观通道,林木绿化率达 80%,并加强此区域的森林经营。林 木绿化率计算方法见附录 A。 5.1.9 农田林网建设
4.3 彰显地域特色
遵循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林业可持续经营理论,因地制宜,采用节能环保措施,使营造林树种 乡土化、搭配多样化、林分结构层次化,促进生态系统稳定,降低城市森林建设与后期管护成本,并形 成有地域特色的植被景观。
4.4 科学经营
科学分区,分类经营,通过加强城市片林、环城林带、郊区森林等城市森林主体框架的建设,拓宽 道路、水岸两侧的林带,通过绿色廊道形成互联互通的生态网络。
营造林面积包括宜林地和疏林地上的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四旁(零星)植树、森林抚育、低质低 效林改造。
5.1.3 城镇绿化覆盖率
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 40%以上。城镇绿化覆盖率计算方法见附录 A。
5.1.4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 11m2 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计算方法见附录 A。
3
DB43/T 1315—2017 5.1.5 休闲游憩绿地建设
II
DB43/T 1315—2017
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湖南省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要求以及城市森林网络、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业经济、城 市生态文化和城市森林管理等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县级(县、市、区)森林城市建设的考核评价,也可供乡(镇)级森林城镇建 设考核评价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林业地方标准扁桃斑鸠菊苗木繁殖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tting cultivation of Rhododendron rivulare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湖南省森林植物园2019年7月30日扁桃斑鸠菊苗木繁殖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标准项目的来源、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参加单位和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分工1、标准项目的来源本项目由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于2018年12月向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湖南省质监局于2019年4月22日通过湘市监办字〔2019〕59号文下达批准立项通知。

起止年限2018年至2019年。

2、制定标准的目的与意义扁桃斑鸠菊(Vernonia amygdalina Del.)属菊科(Asteraceae)斑鸠菊属(Vernonia Schreb)植物,属双子叶甘醇植物草药。

别名桃叶斑鸠菊、杏叶斑鸠菊、神奇叶等。

扁桃斑鸠菊原产于热带西非地区,经马来西亚、新加坡移植到我国,其叶片俗称“南非叶”,味苦、入口回甘,是非洲民间传统草药,在原产地,人们用它的叶子作蔬菜,并用于驱蠕虫,治疗发烧、胃肠疾病等;在东南亚及台湾等地,作为抗癌草药民间较多应用。

扁桃斑鸠菊化学成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其抗癌报告自1969年开始出现,之后陆续有多国学者研究发现,扁桃斑鸠菊叶子的提取物有抗血栓、抗菌和抑制癌细胞合成等多种作用,并具有降压、降血糖、保护心脏等功效;对风热性或血热性皮肤病、老花眼、近视、青光眼等也有一定的功效;扁桃斑鸠菊还富含抗氧化剂,能够抵抗自由基的攻击。

但扁桃斑鸠菊一直缺乏统一的育苗技术标准,致使育苗技术和苗木质量难以掌握,因此,对此树种建立和编制行业标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3、项目主要参加单位及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分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是该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组成员具有多年从事扁桃斑鸠菊科研的工作经验,熟悉扁桃斑鸠菊育苗的关键技术和管理环节。

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见表1表1 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及人员分工序姓名工作单位专业职称分工号1 王萍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森林培育高级工程师项目主持人2 彭静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药用植物工程师标准编制3 陈灵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栽培育种副研究员标准的数据采集4 曾志新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药用植物副研究员标准的数据采集5 彭信海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栽培育种二级研究员标准的数据整理(二)主要工作过程1、已具备的科研工作基础本课题组现有二级研究员1人,研究员2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1人,项目组人员长期从事药用植物研究及标准制定。

自2015年以来,对扁桃斑鸠菊进行了耐寒性生理数据测试、光合作用测试、繁殖方法的选择以及对其生长状况进行的持续记录观察等,并通过整理分析快繁育苗关键技术研究的数据和材料,完善了整套的规模繁殖技术体系。

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扁桃斑鸠菊的扦插繁殖方法》,现已进入实审阶段。

2017年11月到广西多地对桃斑鸠菊进行了实地考察,目前课题组仍在进一步开展扁桃斑鸠菊引种栽培的生理生态指标测试,以及其生长情况的记录观察;探讨土壤类型、栽植密度、施肥等抚育管理措施对扁桃斑鸠菊露地栽培的影响,对相关田间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

以逐步完善适应我省气候条件的引种栽培技术。

这些为扁桃斑鸠菊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技术规程的编制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撑。

2、完成标准项目的步骤、方法和技术路线项目批准立项后,项目组确定了项目主要内容和技术指标,编写了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明确分工。

并进一步完成补充试验和观察,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整理,2019年4月完成标准文本初稿。

2019年6月,项目组成员进行了专题讨论,2019年7月对标准文本内容进行定稿,形成征求意见稿。

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为:利用已有的技术基础,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继续开展扁桃斑鸠菊繁育试验,并进行试验调查研究,收集相关指标数据资料。

完成的具体步骤为:标准查新→项目申报→相关资料收集和整理→标准草案的写作→向相关单位及专家征求意见→回收征求的意见→根据征求意见进行标准的修改→专家评审→根据审查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形成报批稿→颁布实施。

二、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及论据(一)标准的编制原则1、编写格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2、标准的内容紧密联系我省目前桃斑鸠菊栽培状况,各项技术指标先进、合理,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强。

(二)主要技术内容及论据1、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说明表2 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说明标准内容标准条文引用文件土壤条件 4.1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水源质量 4.2 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大气质量 4.3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关于适用范围的说明本标准适应于湖南省扁桃斑鸠菊苗木繁殖与栽培,可供省内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部门参考。

3、关于术语和定义的说明(1)扁桃斑鸠菊Vernonia amygdalina Del.扁桃斑鸠菊(Vernonia amygdalina Del.)属菊科(Asteraceae)斑鸠菊属(Vernonia Schreb)植物,属双子叶甘醇植物草药。

多年生乔木或小灌木。

原产热带非洲,在非洲可高达10米,直径不超过40厘米。

树皮呈灰色或褐色,树皮粗糙,可有纵向裂隙。

叶呈椭圆形、披针形或长椭圆形,上被薄短柔毛,成熟即光滑,背面无毛或沿中脉被疏毛。

头状花序可见10-24朵小花,花冠白色,少数略带紫色、紫红色或粉红色。

在东南亚地区,多为直立小灌木,高可达3米,直径2-4厘米,基部即分枝,单枝一般不分枝或上部有一些分枝。

(2)微枝繁殖Microbranch propagation将半木质化嫩枝剪成4cm-7cm小段进行扦插繁殖。

采用4cm-7cm 微枝与常规枝长比较,即保证了成活率,又大大提高了繁殖系数,降低了成本。

4、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扁桃斑鸠菊育苗与种植技术的方法和要求、圃地准备、扦插育苗与管理、种植地选择、栽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等。

5、本标准主要指标确定的理由本标准主要指标的确定均是综合参考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及我们项目组前期所进行的栽培试验,并紧密联系扁桃斑鸠菊的实际,以先进、合理、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强为原则选择和确定的。

6、扦插基质和种植地的选择说明采用无石块和杂质的黄心土。

扁桃斑鸠菊生根时间短,抗病害性强,为节约成本,扦插基质无需额外进行消毒。

扁桃斑鸠菊属强阳性植物,喜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环境。

其生长快速,昼夜温差不宜太大。

我省的夏秋季干旱气候出现时,经常需每日早晚二次浇水,因而种植地宜选择海拔高度200m以下,阳光和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

7、抚育管理的说明(1)苗期温度管理育苗棚内温度保持在10℃-40℃(以27℃-35℃为最佳)。

根据实验和观察结论,温度控制在27℃-35℃时,生根时间最短,苗木生长状态优良,成活率100%;而低于10℃,生根时间长、病害多、成活率很低,高于40℃则出现灼伤和死苗现象。

见表4.表4 不同温度对始根时间和成活率的影响最低最高温度始根时间成活率%5℃-9℃31 d 15%10℃-19℃16d 98%20℃-29℃8d 100%27℃-35℃5d 100%35℃-40℃10d 48%(2)施肥由于扁桃斑鸠菊属药食两用植物,以采收叶片食用为主,并可直接生鲜食用。

因而种植过程中不能施用化肥,以保证生态环保和其稳定的药效。

(3)病虫害防治对发生的病虫害,苗期可适当使用低毒且残留时间不长的药物处理。

而定植后的生产期间,由于扁桃斑鸠菊生长快,且以采收叶片食用为主。

为保证生态环保性,应只采用人工清除、捕杀和诱杀的方法处理。

8、苗木移植与分级的说明(1)苗木移植起苗时注意根系完整,尽量保留扦插苗自带的土不散开,栽时放正,栽后不要用力压穴土,浇足定根水。

(2)苗木分级按此标准生产出的扁桃斑鸠菊苗木,生长整齐,无须进行苗木分级。

9、采收与截枝的说明扁桃斑鸠菊以采叶为主,且生长快速,最快30天可长高1米。

为避免植株过高易倒情况,并保证采收叶片的整洁。

根据我们实验调查数据,在苗高1米左右时,离地面10cm处进行截枝并采收为佳。

见表5表5 不同截杆高度的分枝数及产量截杆高度(cm)分枝数(个) 叶产量(g)50 2.1 4925 2.7 6210 3.8 755 2.5 55注: 表中数据为2017年和2018年调查数据平均值。

三、预期的效果本标准的试行,可以有力地规范扁桃斑鸠菊育苗和种植生产,指导扁桃斑鸠菊苗木培育和种植生产,提高单位面积出苗率和种植产量,促进其推广应用,确保扁桃斑鸠菊育苗和种植质量。

四、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扁桃斑鸠菊苗木繁殖与种植的相关标准,本标准技术含量相对较高。

其水平居同类标准领先水平。

五、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一)组织措施根据标准项目协议书的要求,本标准为推荐性林业省标准,建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与实施该标准时,及时组织有关市(县)林业局标准管理部门和科研和生产单位等进行宣传、推荐该标准。

(二)技术措施建议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该标准,在科研和生产单位广为宣传。

建议举办由科研、生产和育苗户参加实施该标准的培训班。

标准项目主持单位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编写实施该标准的宣传学习资料。

主要参考资料[1]张梅坤.南非叶扦插繁殖技术试验[J].防护林科技2015,08:33-35.[2]杨利平,陈乃明,王华宇,陈丽文等.扁桃斑鸠菊扦插繁育影响因子研究[J].安徽家业科学,2016,44(14):197-1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