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物象天气预报
大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教案设计

一、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教案设计二、活动目标:1. 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知道天气预报的内容和作用。
2. 学会观察天气现象,能够描述天气状况。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思维能力。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天气预报视频或图片、天气预报卡片、天气图标卡片、白板或黑板、记号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天气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天气预报视频或图片,引起幼儿对天气预报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和内容,讲解天气预报的作用。
3. 观察天气:让幼儿观察天气现象,引导幼儿描述天气状况。
4. 天气预报卡片:展示天气预报卡片,让幼儿学习天气预报的符号和含义。
5. 实践活动:让幼儿扮演天气预报员,制作自己的天气预报。
6.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天气预报,总结天气预报的要素和注意事项。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天气,制作家庭天气预报。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天气角,让幼儿持续观察天气变化。
3. 科学探索:开展天气现象科学实验,探索天气变化的奥秘。
六、教学资源:1. 天气预报视频或图片素材2. 天气预报卡片3. 天气图标卡片4. 白板或黑板5. 记号笔6. 天气预报模板7. 科学实验材料(可选)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天气预报视频或图片,直观展示天气现象,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述法:讲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和内容,阐述天气预报的作用。
3.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天气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4.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天气预报视频或展示图片,引导幼儿关注天气现象。
2. 基本概念:讲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和内容,阐述天气预报的作用。
3. 观察天气:让幼儿观察天气现象,引导幼儿描述天气状况。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标题: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一、活动目标:1. 帮助孩子们了解基本的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如晴天、雨天、阴天等。
2. 提高孩子们观察和预测天气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天气图片或实物模型(如太阳、云、雨滴、雪花等)。
2. 天气符号卡片。
3. 白板和白板笔。
4. 天气预报视频或音频。
三、活动过程:步骤一:引入主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天气吗?你们每天出门前会关心今天的天气吗?”引发孩子们对天气的关注和讨论。
步骤二:认识天气现象教师展示各种天气现象的图片或模型,让孩子们说出它们的名字,并解释每种天气现象的特点。
例如,晴天有阳光,雨天有雨水,雪天有雪花等。
步骤三:学习天气符号教师出示天气符号卡片,让孩子们认读并理解其含义。
然后,可以让孩子们根据天气现象选择相应的天气符号。
步骤四:模拟天气预报教师在白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天气图,然后请孩子们轮流上台,模仿天气预报员进行播报。
比如,“今天是晴天,温度为XX度,记得带好帽子和太阳镜哦。
”步骤五:观看天气预报视频播放一段真实的天气预报视频,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天气预报的过程。
步骤六:总结与回顾教师引导孩子们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谈谈自己对天气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如何做好天气变化的应对措施。
四、活动延伸:鼓励孩子们回家后继续关注天气变化,尝试预测第二天的天气,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带回学校分享。
以上就是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的详细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教案反思以下是一篇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课题:大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内容和常见的天气符号。
2. 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和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3. 引导幼儿学会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的意义。
难点:幼儿能够根据天气符号判断天气情况,并将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情境创设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教师:“小朋友们,每天早上爸爸妈妈可能都会看看外面的天气,然后决定给你们穿什么衣服,或者安排一些活动。
那他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天气预报)二、展开部分1.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各种天气的情景,如晴天、雨天、阴天、下雪天等,让幼儿描述自己对这些天气的感受和经历。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张图片,这是什么天气呀?你们在这种天气里会做些什么呢?”幼儿:“这是晴天,我会出去玩。
”教师:“那这张呢?”幼儿:“这是下雨天,要打伞。
”2. 引出天气符号,教师逐一展示常见天气符号的图片,并解释其含义。
教师:“为了方便大家了解天气,有一些特别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天气,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展示晴天符号)“这个符号表示晴天,就像太阳公公在笑呢。
”3. 小组活动,教师将天气符号卡片分发给各个小组,让幼儿进行配对游戏,加深对天气符号的认识。
教师:“现在请每个小组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把这些天气符号和对应的天气图片配对起来。
”4. 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并尝试模仿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真正的天气预报员是怎么播报天气的,然后我们也来学一学。
”三、巩固部分教师展示不同的天气符号,让幼儿说出对应的天气。
教师:“这个符号是什么天气呀?”幼儿:“阴天。
”四、延伸部分让幼儿在课后观察天气,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并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指导纲要》设计,涉及教材第五章“天气与生活”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的定义、天气预报的基本构成、天气符号的认识、简单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根据天气选择合适的衣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理解天气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天气符号,学会阅读简单的天气预报。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描述天气现象,培养幼儿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关爱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气符号的认识,天气预报的阅读。
难点:天气现象形成原因的理解,根据天气选择合适的衣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天气符号卡片,衣物搭配图卡。
学具:画纸,水彩笔,天气预报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这个姐姐在做什么?”(讲解天气情况),“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天气预报,那你们知道天气预报是什么吗?”与幼儿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 新知识传授(15分钟)讲解天气的概念,介绍天气符号,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情况。
通过衣物搭配图卡,教授如何根据天气选择合适的衣物。
3.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天气预报单,讲解如何阅读天气预报。
指导幼儿使用天气符号卡片,模拟制作简单的天气预报。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天气符号配对游戏,巩固对天气符号的记忆。
每组选取一个天气情况,讨论并展示应该穿什么衣物。
六、板书设计天气符号卡片贴在黑板上,旁边标注对应的天气情况。
简单天气预报单模板展示,包括天气符号、温度、衣物建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自己的天气预报。
使用今天学习的天气符号,在画纸上画出当天的天气情况,并搭配适合的衣物。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自身理解和创意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的参与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突破效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天气预报》含反思(精选6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天气预报》含反思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天气预报》含反思(精选6篇)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天气预报》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天气符号,知道各种气象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2、能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气象播报活动。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市天气预报的打印版本若干张(与幼儿人数相等);小小气象员标示(即时贴标记,与幼儿人数相等)活动过程:一、用声音、视频引出天气预报话题讨论。
1、听声音根据已有经验判断考考你们:听听看,什么电视节目开始了?2、确认答案,观看天气预报片头。
3、小结幼儿回答:知道天气的情况、温度二、看城市天气预报视频讨论。
1、我这里有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我们看一看是不是跟你们刚才说的一样。
2、你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地方看不懂的。
3、今天我们来认识天气符号,哪里有天气符号?4、介绍记录表,请幼儿边看天气预报边记录。
(播放完整的城市天气预报)三、结合视频,详细认识天气符号。
1、和朋友对对看记录的结果一样不一样。
2、集体进行记录,认识、讨论符号的含义。
3、逐一进行集体记录,逐一认识:多云、阴、小雨、小雪、雷阵雨、雨夹雪等4、小结记录情况。
5/出示天气符号图谱,全面的认识各种天气符号。
(1)再请你们看一些符号,这里有没有不认识的符号?(2)教师喊出编号,幼儿抢答。
(3)从头认识一边全部的天气符号,巩固孩子对于天气符号的认识。
四、“小小气象播报员”活动。
1、出示自制天气预报图,一同学习天气播报的方法。
(播放自制的天气预报图)2、正式播报。
孩子们起立,从第一个开始轮流每人播报一个城市的天气预报。
五、迁移生活经验,知道天气预报和我们大家的关系。
1、提问:天气预报对我们人有什么帮助?2、如果我们去旅行的时候,可以根据天气预报作出什么样的准备?请孩子们用报纸当道具,根据播报的天气变化进行各种准备上的变化。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植物天气预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植物天气预报》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科学观察和思维能力。
2.增加幼儿的天气知识,了解动植物对不同天气的适应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准备:
1.PPT展示课件:包括不同天气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2.紫外线检测卡和温度计。
3.图片卡片:动物图片、植物图片和不同天气的图片等。
4.相关绘本和故事书。
三、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故事):
引入故事《小松树的故事》,让幼儿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故事中小松树是如何适应寒冷的天气的?
-小松树为什么要长出针叶?
-小松树为什么在冬天不结花?
2.探究:
-准备温度计,带领幼儿观察并记录室内外的温度。
-准备紫外线检测卡,带领幼儿观察并记录室内外的紫外线强度。
-向幼儿展示不同天气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天气下的动植物活动。
观察到的现象可用图片卡片和幼儿分享。
3.操作:
-分小组,每组给出一种天气(如:晴天、雨天、雪天、多云等),并让幼儿相关的动物和植物信息,记录并整理。
-每组给出一个天气预报的任务,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天气预报模拟表现。
可进行类似广播的表演,幼儿可自由发挥。
4.总结:
-整理每个小组的天气预报表现,由每组代表展示并分享所了解的信息。
-引导幼儿总结不同天气下动植物的适应能力。
5.拓展活动:
-鼓励幼儿到户外进行观察,记录和观测不同天气下的动植物情况,并和同伴分享。
幼儿园大班科学《天气预报》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天气预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知道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关注气候变化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能根据天气情况做出相应的准备。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天气预报。
三、教学准备1.课件:天气预报动画、天气图标、各种天气现象的图片。
2.实物:雨伞、雨衣、太阳帽、墨镜等。
3.操作材料:天气卡片、画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天气预报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幼:知道,天气预报可以告诉我们明天会不会下雨,要不要带伞。
师:对了,天气预报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有帮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天气预报的知识。
2.基本知识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天气预报都包括哪些内容吗?幼:温度、湿度、风力、天气状况等。
师:很好。
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内容。
(1)温度:温度是天气预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它告诉我们天气的冷热程度。
一般用摄氏度(℃)来表示。
(2)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当湿度较高时,我们会感到闷热;当湿度较低时,我们会感到干燥。
(3)风力:风力是指风的强度。
风力等级分为1-12级,级别越高,风越大。
(4)天气状况:天气状况是指天空中的各种现象,如晴、阴、雨、雪等。
3.天气图标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天气预报中的天气图标吗?它们都代表什么意思呢?(展示课件,介绍各种天气图标)幼:这个图标表示晴天,这个表示阴天,这个表示下雨,这个表示下雪……师:很好,这些天气图标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天气状况。
4.制作天气预报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我们就来动手制作一份简单的天气预报吧。
(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天气状况,讨论如何制作相应的天气预报。
(2)制作天气预报:每组根据讨论结果,利用天气卡片、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份天气预报。
大班“春夏秋冬”物象天气预报

地洞里太闷 啦!我要出 来透透气了
原因: 下雨时水 里的氧气 减少,鱼 为呼吸到 更多的氧 气,所以 才了
小动物们会预报雨 天,它们会预报晴 天吗?
小动物这种用自己的 行为预告天气现象就 叫物象天气预报!
我是蚁后, 快下雨啦! 我们要搬家 啦!
原因: 下雨前气 压较低, 蚁窝里没 有充足的 氧气,蚂 蚁必须找 一处地势 较高的地 方重新安 家。
快下雨啦! 我们都飞不 高啦!
原因: 快要下雨 时,空气 很潮湿, 会把蜻蜓 的翅膀弄 湿了,所 以蜻蜓就 飞不高了!
原因: 蚯蚓是靠 皮肤来呼 吸的 ,下 雨前,空 气很潮湿, 蚯蚓在地 洞里呼吸 很困难,所 以钻出地 面找氧气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物象天气预报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在情景问答中了解动物的特殊表现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激发观察和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能够用一些常见的气象标志表达自己了解到的天气情况。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认识一些常用的气象标志、有收集天气预报的经验(材料准备)动物天气预报图片四幅、常见天气标志若干
重点:知道一些动物的特殊表现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难点:正确使用常见的气象标志教学过程:
一、大象气象站
·大象伯伯是森林气象台的台长,他没有按时制作了当天的天气预报,你知道他会把制作好的天气预报发送到哪里去吗?
·幼儿泛讲
·小结:原来森林日报上、动物们手机上、森林网站的网页上、电视台的滚动条上出现的天气预报都是由大象伯伯制作发送的
二、奇怪的天气预测方法(解决重点)
·观察图片
·重点提问
1,台长想招聘几个预报员,你猜会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2,图片上动物的动作究竟和天气预报有什么关系。
·小结:天气预报不仅来自对天气情况的观察,有时动物的行为也会告诉你天气变化的情况。
1、蜻蜓点水:气压低,翅膀上沾满了水珠,要下雨了。
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在夏天雷雨前。
2,鱼儿吐泡:气压低,水里缺少氧气,这样的天气感觉很闷热。
3,乌龟湿背:空气中充满水分,要下雨了。
4,燕子低飞:气压低,闷热。
三、我来播报天气(解决难点)
·如果你是天气播报员,你会怎样播报天气?
·认认不同的气象标志
·根据一周天气预报图,制作一天气象标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