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面积知识点概括(1)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知识点【单位】: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理解面积单位的意义】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
5.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大单位化成小单位,用大单位前面的数乘进率;小单位化成大单位,用小单位前面的数除以进率。
【单位换算公式】1平方千米= 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 10000平方厘米【做题注意事项】1.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2.和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
3.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和比较4.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5.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6.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如:某城市的占地面积、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
7.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8.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9.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已知面积求宽:宽=面积÷长【解决实际问题归类】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裁手帕的等等【铺地砖问题:】①先算出所铺的总面积;②计算出每块地砖的面积;③将这两个面积统一成相同的面积单位;④地砖的总块数=所铺地面的总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刷墙问题】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用大面积-小面积【做题注意事项】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它们周长不一定相等。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期末(1-8单元)知识点梳理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 西北←→东南,东北←→西南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4、笔算除法:(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除,哪一位上除得的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就退后一位写商;其它数位上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
(2)0乘任何数都等于0。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0不能做除数。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百位够除时商是三位数,百位不够除时是两位数。
(4)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个统计表里,它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2、根据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时,首先要看懂表头,然后找到相关内容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最后解决所求问题。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知识要点大纲,名师整理归纳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一单元除法1、判断商的位数: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如864÷4=(商是3位数),312÷3=(商是3位数)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如246÷6=(商是2位数) 。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3、计算时我们要养成除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
除法估算举例:312÷3≈300÷3=100除法的验算:能除尽: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5、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例:(1)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乙:176×6(2)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乙:1584÷66、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1)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2)一个数连续除以另外两个数,相当于除以那两个数的乘积,例如:200÷2÷4=200÷(2×4)。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的两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初步认识:(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三年级下期末高频易错考点

三年级下期末高频易错考点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期末考试可是一件大事!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减少出错的可能,下面咱们就来一起梳理一下三年级下学期的高频易错考点。
一、数学部分1、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这可是个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小朋友们要记住,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用长度单位来度量,比如厘米、分米、米。
而面积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用面积单位来度量,比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题目要求的是周长还是面积。
比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8 厘米,宽是 3 厘米,求它的周长就是(8 +3)× 2 = 22 厘米;求面积就是 8 × 3 = 24 平方厘米。
2、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是常考的内容。
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例如35 读作三点五。
比较小数大小时,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从小数部分的高位比起。
像 23 和 18,因为 2 > 1,所以 23 > 18。
3、除法运算在做除法计算时,要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例如 25 ÷ 6 = 41,这里余数 1 小于除数 6。
还有,如果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 0,商中间或末尾不一定有 0 哦。
比如 306 ÷ 3 = 102,而 360 ÷ 3 = 120。
4、时间的计算有关时间的计算也是易错点。
要清楚 1 小时= 60 分钟,1 分钟=60 秒。
比如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如果开始时间是 8 时 30 分,结束时间是 10 时 10 分,那么经过时间就是 1 小时 40 分。
二、语文部分1、字词的书写和读音一些容易写错或读错的字词要特别注意。
比如“衣裳”的“裳”读shang,轻声;“懦弱”的“懦”不要写成“糯”;“莲蓬”的“蓬”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
2、句式转换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把”字句改为“被”字句、扩句和缩句等都是常考的题型。
整理版小学三年级上下册数学公式(含知识点归纳全)

小学三年级上数学公式、定理大全一、测量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2.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3、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4、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1年=4季1年=12个月1季度=3个月二月(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3.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除数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五单元时、分、秒1、时间单位有:时、分、秒1时=60分1分=60秒2、1天=24小时(也就是说时针一天要走2圈。
)1年=12月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分,每份就表示它的几分之一,这样的数叫做分数。
2.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反而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运算规则: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三年级下数学复习提纲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转。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三年级数学面积常用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面积常用知识点总结面积是表示平面中二维图形或形状或平面层的程度的数量。
表面积是三维物体的二维表面上的模拟物。
面积可以理解为具有给定厚度的材料的量,面积是形成形状的模型所必需的。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三年级数学面积知识点,欢迎阅读!三年级数学面积知识点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5、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6、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7、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平方米)。
8、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9、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1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1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宽=周长÷2-长长=周长÷2-宽1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1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15、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16、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公顷=*****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注: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填土地面积单位时,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城市的占地、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注意: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典型例题(无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及典型例题(无答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估算方法: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1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乘法的验算方法: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1 )用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2 )相乘的过程中,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3 )每次乘完后,要记住加上进位的数。
3、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有趣的乘法计算: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
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
(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
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
典型例题:1.(1)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画成手抄报(一)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画成手抄报(一)三年级下册数学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手抄报一、数的认识与整数•认识自然数、零和负整数•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整数的比较•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加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二、长度与重量2.1 长度•认识米、分米和厘米•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长度的加减法运算2.2 重量•认识千克、克和斤•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三、图形与面积3.1 图形•认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图形的边和顶点的关系•图形的边长和周长3.2 面积•认识面积的概念•通过图形判断面积大小•面积的计算方法四、时间与温度4.1 时间•时、分、秒的认识•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时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4.2 温度•认识摄氏度和华氏度•摄氏度和华氏度之间的换算五、统计与数据•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图形展示•数据的分析与总结以上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一二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这份手抄报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六、小数的认识与运算•认识小数和整数之间的关系•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的比较和排序•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七、分数的认识与运算•认识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分数的比较和排序•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八、长度、容积与质量8.1 长度•认识千米、米、厘米和毫米•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长度的加减法运算8.2 容积•认识升、毫升和立方厘米•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容积的加减法运算8.3 质量•认识千克、克和斤•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质量的加减法运算九、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9.1 二维图形•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和三角形•图形的边和顶点的关系•图形的周长和面积9.2 三维图形•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图形的棱、面和顶点的关系•图形的体积希望这份手抄报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数学知识,加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试卷
三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面积知识点概括
1、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2、(一)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 (m²) 、平方分米(dm²)、平方厘米(cm²);较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 km²)。
(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长方形面积=长×宽(S=a×b);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a×a)。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m²= 100 dm²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dm²= 100cm²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m²=10000cm²
1分米² = 100 厘米²;
1米² = 100分米²=10000厘米²;
1公顷 = 10000米²;
1千米² = 100公顷=1000000米²;1km²=1000000m²
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高级单位变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变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4、探究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算出下列各题的面积和周长
长方形的长12米,宽8米;长方形的长16米,宽4米
长方形的长10米,宽10米;
请说出3小题的结果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两个长方形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例1:下面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几个?算出他们的周长.
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周长(厘米)1611634
821620
441616(1)对照表格,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2)小结:面积相等时,长与宽越接近周长越小。
例2 用20根火柴棒围成各种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围成的最大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①分组活动;②分组反馈;③引导填表
长 9 8 7 6 5
宽12345
面积 9 16 21 24 25
周长20 20 20 20 20
师:请大家再来观察一下表中数据,你发现什么规律吗?数一
精品试卷数能围成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研究数据发现:当围成的长方形长为5,宽为5时,即长与宽相差数为最小时,这个长方形面积最大。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面积最大。
④小结:周长相等时,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例3:用长24分米的绳子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分别有多少种围法? 怎样围图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长(分米): 11 10 9 8 7 6
宽(分米): 1 2 3 4 5 6
面积(分米²):11 20 27 32 35 36
所以,围成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的面积是36分米²。
小结:
(1)当周长一定时,长方形的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2)当面积一定时,长方形的长与宽越接近周长越小.
▲、专项训练:
1、有一块长方形西瓜地,长60米,宽2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可收西瓜35千克,这块瓜地共可收西瓜多少千克?
2、同学们出的墙报,长 18 分米、宽 12 分米。
墙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在墙报四周贴一条花边,花边的总长是多少分米?
3、学校篮球场的宽是15米,长是宽的2倍还少2米,这个篮球场有多大?小明绕篮球场跑了2圈,他跑了多少米?
4、学校教学楼中要安装一面长4米,宽2米的镜子。
镜子的价格是18元/平方米。
安装这面镜子需要多少钱?
5、一根铁丝能做一个长2分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做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6、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长60米,宽30米,要在池底铺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7、小青家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地,客厅正好用了96块方砖,小青家的客厅多少平方米?
8、教室南面的墙壁,长8米,宽3米。
墙上有3个3平方米的窗户。
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
(1)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粉刷每平方米的费用要160元,那粉刷这面墙壁共花费多少钱?
9、养鸭场养了很多鸭子,为了保护它们的安全,需要用长 65米,宽48米的栅栏围起来。
(1)至少需要栅栏多长?(2)养鸭场的面积有多大?10、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宽为6米,面积为60平方米。
另一块正方形菜地的周长与长方形菜地的周长相等。
正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
精品试卷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