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常见题材及其情感

合集下载

古诗词题材分类

古诗词题材分类

古诗词题材分类
古诗词题材分类是按照诗词的内容和主题来划分的。

以下是常见的古诗词题材分类:
1. 山水田园诗:以自然风光、山水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 边塞征战诗:以边塞生活、战争景象和民族矛盾为题材,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3. 羁旅思乡诗:以游子异乡的孤独、漂泊和思乡之情为题材,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归乡之情的渴望。

4. 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事件、人物和古迹为题材,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命运的感叹。

5. 送别怀人诗:以离别、别后思念和友情为题材,表达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6. 闺怨爱情诗:以女性情感、婚姻和爱情为题材,表达诗人对爱情的赞美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7. 哲理思辨诗:以人生哲理、道德修养和处世之道为题材,表达诗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探索。

8. 写景抒情诗:以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为题材,表达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情美的赞美。

这些是常见的古诗词题材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通过了解古诗词的题材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主题和内涵,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化底蕴。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2.有助于理解具体内容。有些诗词的题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词中词语的含义。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 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两句中的“故国”“空城”,即题目中的“石头城”。明确这一点,这两句的意思也就 豁然开朗了。
3.绝句的前两句或律诗的前四句,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事件等,往往照应题目。抓住这类诗歌 的题目,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前半部分内容。如杜甫的《登高》,前四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照应题目,写登高所见。
一、常见诗歌题材及情感
2.托物言志诗
特征: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常见情感: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如李贺《马诗》中的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戴上华贵的笼头,在秋高气 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这是诗人以马自比来表达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常见情感: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 石上流”,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淌是动态,动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的秋山晚景的喜 爱之情,寄寓了自己顺应天性、怡然自适之情。
②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恋旧林,池 鱼思故渊”,运用比喻,强化了诗人厌倦黑暗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情绪。
⑤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如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 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 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对世态炎凉的慨叹。后面三联,无论 是夜不能寐而听春雨,天明听到叫卖杏花,还是铺开纸写字,晴日窗前品茶,抑或自我安慰 说“清明可到家”,都反映了诗人厌倦现实黑暗官场却又不得不客居京华的无奈之情。

诗歌题材分类及内容情感一览表

诗歌题材分类及内容情感一览表
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
①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寂寞、冷清(伤春悲秋,夫妻分离,年华空老,孤苦无依,)
②对游子的思念、想望
③对丈夫的关切、牵挂、担忧(怨战)
比喻、对比、衬托、细节描写(动作、心理、神态)
诗中常有“翠楼、绮席、碧纱、鸳被、相思枕、红妆对镜”等带有闺房色彩或带有国人意味的意象。
3、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
1.《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2.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1、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词。
2、诗中多有与战争有关人事音乐。
政治讽喻诗
恶政、民情
1黑暗政治,朝政得失,----劝谏。
2民生疾苦,表同情。
孤寂哀怨悲苦怀思类意象。
月亮、秋风、秋霜、衰草:梧桐
杜鹃、猿啼: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鸿雁、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
1、旅途物事:如驿站、客舍、登高、望月、忆、思、怀、孤、寄、行、宿、泊舟。
2、时间多为古代节日:如元宵、寒食、中秋、重阳、冬至、除夕。
咏史怀古诗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或用古代的人事地物为题。
山水田园诗
1、山川美景--热爱。
2、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闲适淡泊
3、厌-官场,归隐。表不满,高洁品格,怀才不遇的苦闷,幽寂高雅。
4、歌颂劳动生活
5、统治者的残暴,农民的艰辛痛苦。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
2、白描与工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3不公现实怨愤,表家国担忧。
叙议结合,卒章显志。描写生动。用对比、比喻、象征等手法,突出主题,暗含批评。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一、古典诗歌中主要的思想感情1、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念亲友、闺中怀人、边关思乡等。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商隐《夜雨寄北》等。

2、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柳永《雨霖铃》、白居易《南浦别》等。

3、写景抒情——赞江山之美、边塞之美、爱好自然、感身世时事、叹节物变迁等。

如王维《山居秋瞑》、杜甫《登高》等。

4、咏史怀古——叹世事变迁、昔盛今衰、讽喻现实、仰慕英雄、自比自况、怀才不遇等。

如杜甫《蜀相》、刘禹锡《石头城》、杜牧《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5、建功报国——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忧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等。

如陆游《书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岳飞《满江红》6、生活杂感——与人酬唱、出游感悟、生活喜悦、归隐闲居等。

如李白《独坐静亭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孟浩然《过故人庄》等二、不同题材诗歌情感鉴赏要点(一)思乡怀人诗①了解常见思想情感: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②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③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示例: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 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

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1、“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明确:“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

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二)边塞征战诗①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②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厌恶战争③风格——雄壮豪迈。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导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通常会和咏史诗结合在一上进心,并”咏史怀古诗“。

怀古诗常见主题:1、悲叹怀才不遇。

如《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取得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

2、抒发昔盛今衰愤慨。

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表现了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

3、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

如《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了统治者的腐败。

4、同情下层人民。

如《潼关怀古》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怀古诗中的典型意象: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乌衣巷:《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附:《一剪梅.舟过吴江》赏析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首词主要写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懒思归之心情。

起笔点题,指出时序,点出”春愁“的主旨。

”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连绵不断。

”待酒浇“,是急欲要排解愁绪,表现了他愁绪之浓。

随之以白描手法描绘了”舟过吴江“的情景:”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这”江“即吴江。

一个”摇“字,颇具动态感,带出了乘舟的主人公的动荡漂泊之感。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及情感归纳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及情感归纳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及情感归纳
一、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是一种或以历史遗迹为依托,或以古人事迹为题材,来抒发作者内在情志的诗歌类型。

这类诗歌融合了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体现着一种时空的穿透力,读起来总会给人一种沧桑旷远之感。

一般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常表达以下主题或思想情感:
1.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2.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

3.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批判现实,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覆辙。

4.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5.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诗歌常见类型及情感

诗歌常见类型及情感

诗歌常见类型及情感
诗歌常见类型包括:
田园山水诗及其意象:意象包括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表现情感包括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

咏物诗及其常见意象:意象包括松柏、竹、梅、菊、兰、蝉、蜂等,表现情感包括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

咏史怀古诗诗及其意象:意象包括古迹、古人、六朝、水、草、月、烟,表现情感包括借古讽(谕、伤)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等。

边塞诗及其意象:意象包括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表现情感包括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

行旅诗及其意象:意象包括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思乡怀远诗: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赠友送别诗: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思妇闺情诗: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羁旅行役诗: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伤春惜别诗:抒发韶华易逝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游仙悼亡诗: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

诗歌的情感类型非常丰富,以上只是部分例子,具体诗歌的情感类型还需要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背景进行判断。

古诗词常见题材种类

古诗词常见题材种类

古诗词常见题材种类
古代的诗词作品涵盖了多种不同的题材,其中一些是非常常见的。

以下是一些古诗词常见题材的种类:
1.风景描写:许多古诗词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赞美,如
山水、花草树木等。

例如《登鹳雀楼》中描述了壮丽的河山景色。

2.爱情抒发:古代的诗词中常常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渴望和
忠诚之情。

这些作品描绘了不同形式和情感的爱情,如相思、恋人
相隔、别离等。

例如《静夜思》中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

3.人生哲理:古代诗词也经常包含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表达。

这些作品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人类的命运和人间百态等。

例如《登高》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感悟。

4.历史故事:许多古诗词通过描绘历史人物、事件和传说来展
示历史的魅力。

这些作品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传递了各
种故事和传统。

例如《白日依山尽》中描绘了___的美丽和悲剧命运。

5.社会现象:一些古诗词也触及社会问题和现实生活。

这些作品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各种现象和人们对此的关注。

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人们离散的情景。

这些只是古诗词常见题材的一部分,每个题材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表达方式。

通过欣赏和理解这些题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感受到诗词艺术带来的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来说,按诗歌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古诗词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友情之真挚\蔑视权贵之高洁\时光易逝之感慨\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愤世嫉俗之绪送别抒怀诗鉴赏要点: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常见情感:A.依依不舍的留念。

B.情深意长的勉励。

C.坦陈心志的告白。

常见特征: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 ②饮酒饯别 ③唱歌送别 羁旅思乡诗鉴赏要点: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 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王禹偁《村行》)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唐方干《思江南》)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秋季 或春季 清晨 或傍晚 路口、长亭 驿站、渡口 码头等杨柳、 酒等思妇闺情诗常见情感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常见情感有三大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另外,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

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

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山水田园诗鉴赏要点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村景物农家,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

技巧特征:融情于景,白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语言特征:清丽洗练,清新自然、质朴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怀古咏史诗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

常见感情: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感悟昔盛今衰,感慨个人遭遇,抨击统治者昏庸和社会时弊,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

技法上:或借古讽今,有古今对比的,有用典的。

鉴赏要点①弄清史实,要体会意图;②分析写法,领悟感情。

咏物言志诗特点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不滞于物]③从表现手法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

鉴赏方法1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神似)3、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常见感情(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3)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

常见意象如松、竹、梅、荷、芳草、精卫等。

边塞征战诗鉴赏方法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如盛唐边塞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微弱,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到了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

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第二、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

主要特点(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

(2)情感:表达的是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或是长年征战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和对家人思念、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

(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4)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人生感慨诗古人写诗,常因事而起,触景生情,抒发心中的感慨。

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这些诗选作高考鉴赏材料的可能性不小,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读懂这类诗,要结合生活,注意名物风俗,注意典故,切忌主观臆测,不得义蕴。

常见感情1、怀才不遇,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2、爱国情怀不得重用,如陆游《书愤》3、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4、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5、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杜甫《春夜喜雨》6、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伤春悲秋。

如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鉴赏要点意象特征:“风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闲居”、“衰鬓”等;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虚实结合,或是对比衬托。

哲理诗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

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

如朱熹《观书有感》。

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

如杨万里的《小池》。

忧国忧民诗常见情感1、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2、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古诗词内容鉴赏技巧——“六看”1.看题目认识对象2.看作者了解背景3.看意象把握情感4.看尾句参透主旨5.看注释破解难点6.看题干得到启示积累一点常见的意向和典故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君子5、草——随思绪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6、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7、扬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苏轼《水龙吟》“细看不四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

”8、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9、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11、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12、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13、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14、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唐杜甫《登高》15、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16、鹧鸪鸟——离愁别绪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楼兰: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化碧: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

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黍离:《诗经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