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炸响铃 豆腐皮这吃法妙【精品做菜图解文档】
手工豆腐皮制作方法_手工豆腐皮怎么做

手工豆腐皮制作方法_手工豆腐皮怎么做喜欢吃豆腐皮吗?知道手工豆腐皮怎么制作吗?下面店铺就和大家介绍手工豆腐皮的做法,希望你会喜欢!手工豆腐皮制作方法1)先买一些好的大豆回来,如图豆浆专用2)用大的水桶把你要做的大豆倒进来,加水浸泡3)等上两个小时看豆表面很光亮,整个豆都鼓鼓的,水快没有了,就在加满水继续泡上两小时。
4)这时的大豆已经喝饱了水,用漏网把水漏掉,加少量的水把豆用榨汁机磨成豆浆5)把打好的豆浆加水用纱布筛一下,剩下的豆渣倒掉。
6)筛好以后的豆浆倒进锅里烧大火去表面的泡泡7)这时锅里的豆浆表面就有一成薄薄的皮,这就是所谓的豆皮了。
把这豆皮用长长的竹签从豆皮的中间挑起。
拿到太阳下晒干即可。
8)为了方便保存可以用袋子装好放到干燥通风处。
随时吃多少拿多少就好。
手工豆腐皮制作注意事项用纱布筛豆浆时要用手搅拌用长竹签挑晒,有稍微干时可以把竹签抽掉,把豆腐皮用手折一下,这样不宜碎且好拿放。
豆腐皮的食谱包子(油皮)豆腐皮,一名豆腐衣。
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
造法:水浸硙碎,滤去滓,煎成,以盐卤汁或山矾汁、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
又有入缸内,以石膏末收者。
大抵得苦、咸、酸、辛之物,皆可收敛耳。
其面上凝结者,揭取晾干,名豆腐皮。
"清代以豆腐皮作包子,有数种做法,一、腐皮包裹馅心,如纸包之四折,成方包,以蛋清糊其封口,上笼蒸之;二、用腐皮裁为小片,包馅成兜子,以麻线收口,蒸熟成型,再去麻线。
亦有以豆腐切碎,拌调味品为馅,包面以蒸熟。
看名称"豆腐皮包子",似为前者而非后者。
豆腐皮包子清代亦为贡品,清宫御膳档案中有此物。
春卷(油皮)原料豆腐皮(豆油皮)五张,净冬笋100克、鲜虾仁100克、荠菜750克、猪瘦肉150克、芝麻油1000克(约耗200克)、味精、面粉、精盐、姜末各适量。
制作1.豆腐皮每张切成六小块共切成30块。
薄豆腐皮的做法大全

薄豆腐皮的做法大全
薄豆腐皮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传统食品,它口感嫩滑,营养丰富,多用于火锅、烧烤和炒菜等料理中。
下面是薄豆腐皮的几种制作方法,供你参考:
1. 温水浸泡方法:
将干豆腐皮放入大碗中,倒入温水浸泡10-15分钟,直至变软。
然后取出,挤去多余的水分,即可使用。
2.沸水煮烫方法:
将锅中的水烧开,将干豆腐皮放入沸水中,煮烫约1-2分钟。
然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最后挤去多余的水分。
3. 蒸制方法:
将干豆腐皮放入蒸锅中,用中火蒸10-15分钟,使其变软。
然后取出,放在冷水中冷却,最后挤去多余的水分。
4. 炸制方法:
将干豆腐皮用温水浸泡5分钟至变软,然后用厚度适中的锅
炸至金黄色。
炸制时要注意火候,以免炸糊。
5. 家用豆浆机制作方法:
将干豆腐皮切成小块,放入家用豆浆机中,加入适量的水,
选择"豆腐浆"功能,待豆浆机完成制作后,取出豆腐浆,倒入
锅中,用小火加热,搅拌至浓稠即可。
注意:在制作薄豆腐皮的过程中,要注意豆腐皮的质量,选择
好质量的干豆腐皮能够制作出更好口感的薄豆腐皮。
在使用豆腐皮前,最好先将其用水浸泡一段时间,这样能够更好地软化豆腐皮,使其更易于加工和食用。
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关于吃的描写让人垂涎欲滴?

原料
黄油60g、棉花糖200g、 过筛奶粉50g、花生120g、
“杭州知味观有一道名菜:炸响铃。豆腐皮(如过干,要少润一点水),瘦肉剁成细馅,加葱花细姜末,入盐,把肉馅包在豆
腐皮内,成一卷,用刀剁成寸许长的小段,下油锅炸得馅熟皮酥,即可捞出。油温不可太高,太高豆皮易煳。这菜嚼起来发脆 响,形略似铃,故名响铃。做法其实并不复杂。肉剁极碎,成泥状(最好用刀背剁),平摊在豆腐皮上,折叠起来,如小钱包 大,入油炸,亦佳。不入油炸,而以酱油冬菇汤煮,豆皮层中有汁,甚美。北京东安市场拐角处解放前有一家肉店宝华春,兼 卖南味熟肉,卖一种酒菜:豆腐皮切细条,在酱肉汤中煮透,捞出,晾至微干,很好吃,不贵。现在宝华春已经没有了。豆腐
“到了北京,北京的老同学请我吃了烤鸭、烤肉、涮羊肉,问我:“你敢不敢喝豆汁儿?”我是个“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 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的,喝豆汁儿,有什么不“敢”?他带我去到一家小吃店,要了两碗,警告我说:“喝不 了,就别喝。有很多人喝了一口就吐了。”我端起碗来,几口就喝完了。我那同学问:“怎么样?”我说:“再来一碗。”-----豆汁
11,用擀面杖轻轻将面饼胚擀成薄薄的圆形,厚度大约有三四毫米的样子,如果擀的时候面团粘擀面杖,还是薄薄往饼胚上撒
一层干面粉就可以,擀的力度不要太大,动作轻柔一些,不然肉馅会漏出来,不好看。
12,锅中倒入适量的油烧热,油量跟平时的炒菜量差不多,油温有五成热时把饼胚放入锅中,中火慢慢煎。
13,把饼胚煎至两面金黄就可以了,出锅就可以吃,十分香酥。
牛肉馅:牛肉一小块,盐少许,白胡椒粉少许,料酒少许,姜少许,油一勺。
娘舅豆腐文章

娘舅豆腐文章豆腐豆腐点得比较老的,为北豆腐。
听说张家口地区有一个堡里的豆腐能用秤钩钩起来,扛着秤杆走几十里路。
这是豆腐么?点得较嫩的是南豆腐。
再嫩即为豆腐脑。
比豆腐脑稍老一点的,有北京的“老豆腐”和四川的。
比豆腐脑更嫩的是湖南的水豆腐。
豆腐压紧成型,是豆腐干。
卷在白布层中压成大张的薄片,是豆腐片。
东北叫干豆腐。
压得紧而且更薄的,南方叫百叶或千张。
豆浆锅的表面凝结的一层薄皮撩起晾干,叫豆腐皮,或叫油皮。
我的家乡则简单地叫做皮子。
豆腐最简便的吃法是拌。
买回来就能拌。
或入开水锅略烫,去豆腥气。
不可久烫,久烫则豆腐收缩发硬。
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
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
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香椿头只卖得数日,过此则叶绿梗硬,香气大减。
其次是小葱拌豆腐。
北京有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
”可见这是北京人家家都吃的小菜。
拌豆腐特宜小葱,小葱嫩,香。
葱粗如指,以拌豆腐,滋味即减。
我和林斤澜在武夷山,住一招待所。
斤澜爱吃拌豆腐,招待所每餐皆上拌豆腐一大盘,但与豆腐同拌的是青蒜。
青蒜炒回锅肉甚佳,以拌豆腐,配搭不当。
北京人有用韭菜花、青椒糊拌豆腐的,这是侉吃法,南方人不敢领教。
而南方人吃的松花蛋拌豆腐,北方人也觉得岂有此理。
这是一道上海菜,我第一次吃到却是在香港的一家上海饭馆里,是吃阳澄湖大闸蟹之前的一道凉菜。
北豆腐、松花蛋切成小骰子块,同拌,无姜汁蒜泥,只少放一点盐而已。
好吃么?用上海话说:蛮崭格!用北方话说:旱香瓜——另一个味儿。
咸鸭蛋拌豆腐也是南方菜,但必须用敝乡所产“高邮咸蛋”。
高邮咸蛋蛋如朱砂,多油,和豆腐拌在一起,红白相间,只是颜色即可使人胃口大开。
别处的咸鸭蛋,尤其是北方的,蛋浅,又无油,却不中吃。
烧豆腐大体可分为两大类:用油煎过再加料烧的;不过油煎的。
北豆腐切成厚二分的长方块,热锅温油两面煎。
杭州名菜

杭州名菜+图解+做法“清淡”是杭州菜一个重要的特点。
这符合现代人的饮食趋势。
杭州菜的烹调重视配料调味,目的是为了突出主料之本味,切忌喧宾夺主。
杭州菜又称“京杭大菜”,口味上南北交融。
当时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使北方烹饪方法传入杭州,因此杭州菜的口味比较能为北方人接受。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盛赞“天下酒宴之盛,未有如杭城也”,且有“闻香下马”的典故。
杭州传统名菜油焖春笋原料:8酱油 75毫升芝麻油15毫升生净笋肉500克白糖25克花椒10粒味精1.5克色拉油75毫升制法:1、将笋肉洗净,对剖开,用刀拍松,切成五厘米长的段。
2、将炒锅置中火上烧热,下色拉油至130度左右时,放入花椒,炸香后捞出,将春笋入锅煸炒至色呈微黄时,即加入酱油、白糖和水100毫升,用小火烧五分钟,待汤汁收浓时,放入味精,淋上芝麻油即成。
特点:嫩春笋以重油、重糖烹制,色泽红亮,鲜嫩爽口,略带甜味,是杭州传统时令风味名菜。
杭州传统名菜龙井虾仁龙井虾仁,顾名思义,是配以龙井茶的嫩芽烹制而成的虾仁,是富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
虾仁玉白,鲜嫩;芽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食后清口开胃,回味无穷,在杭菜中堪称一绝。
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正好是清明节。
他游览了西湖龙井,茶农将新茶进献给他,他带回行宫,御厨在炒“玉白虾仁”时放进茶叶,烧出了这道名菜。
不久,“楼外楼”菜单上,就出现了“龙井虾仁”这道名菜。
聪明的厨师把龙井茶叶入馔,大概是受了别的西湖名菜的启发,而在烹调技艺上进行的一次大胆创造。
这个菜,不仅用料别出心裁,火候也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
制作时,厨师用油滑锅再下熟猪油后,立即放入上过浆的虾仁,约滑15秒钟,就倒入漏勺沥去油,再同用沸水泡过的新茶一起下锅,用料酒一喷,在火上一颠,就起锅装盘。
功夫就是在这一转眼中把这道名菜烧出来。
杭州传统名菜清汤鱼圆烹调时,将鲢鱼去皮刮肉斩排成茸,加适量盐和水搅匀,再加荤油、姜水再搅打,放入冰箱15-20分钟胀发后取出,用瓢羹一次次舀到冷水锅里,加热即成鱼圆,和火腿片如玛瑙,鱼圆似白玉,色泽鲜明,滑嫩鲜美。
豆腐皮的做法是什么?

压成的豆腐皮,其吃法较简单,通常与蔬菜配伍,凉拌或清炒即可;而油皮的菜品则较为丰富。
豆腐皮是做菜的主料,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菜肴在全世界的美食中也是一花独放,芬芳流香。
以下简介几种以豆腐皮为主料的菜肴。
一、豆腐皮包子
豆腐皮,一名豆腐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造法:水浸硙碎,滤去滓,煎成,以盐卤汁或山矾汁、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内,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苦、咸、酸、辛之物,皆可收敛耳。其面上凝结者,揭取晾干,名豆腐皮。"清代以豆腐皮作包子,有数种做法,一、腐皮包裹馅心,如纸包之四折,成方包,以蛋清糊其封口,上笼蒸之;二、用腐皮裁为小片,包馅成兜子,以麻线收口,蒸熟成型,再去麻线。亦有以豆腐切碎,拌调味品为馅,包面以蒸熟。看名称"豆腐皮包子",似为前者而非后者。豆腐皮包子清代亦为贡品,清宫御膳档案中有此物。
豆腐皮蛋汤
原料:豆腐皮2张,鹌鹑蛋8个,火腿肉25克,水发冬菇、熟猪油、盐、味精、料酒、葱、姜各适量。
制作:
1、豆腐皮撕碎,洒少许温水润湿;鹌鹑蛋磕入碗内,加少许盐搅打均匀;火腿肉切末;冬菇切丝;姜洗净切片;葱择洗干净,切成葱花。
2、锅置火上,放入熟猪油烧热,下葱花、姜末炝锅,倒入蛋液翻炒至凝结,加水煮沸,放冬菇丝、盐、味精、料酒,再煮15分钟,推入豆腐皮,撒上火腿末即成。
四、马铃声响菜香含豆鲜 "炸响铃"的传说
据说,古时这个菜初出现时,既不是现在这个形状,又不叫现在这个名称。后来被人赏识,头角崭露,到菜馆酒家赏味的越来越多。一次,有个英雄豪杰进店专点这个菜下酒。不巧豆腐皮原料刚刚用光。这个人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之势,听说原料在四乡定制,返身出店跃马挥鞭,自己去把豆腐皮取来了。厨师为他这样钟爱此菜所感,为他更加精心烹制,并特意把菜形做成马铃状,来纪念他爱菜心切、驰马取料这件事。于是,后人才称此菜为"炸响铃"。
干豆皮的做法大全

干豆皮的做法大全
1. 蒜蓉干豆皮
材料:
- 100克干豆皮
- 2瓣大蒜,切碎
- 1根青葱,切碎
- 适量生抽
- 适量食用油
做法:
1. 将干豆皮用水泡软后切成小段备用。
2. 在锅中热油,放入大蒜和青葱爆香。
3. 加入切好的豆皮,翻炒均匀。
4. 倒入适量的生抽,调味并炒匀。
5. 炒熟后即可盛出。
2. 麻辣干豆皮
材料:
- 100克干豆皮
- 适量花椒粒
- 适量辣椒粉
- 适量葱姜蒜末
- 适量盐
- 适量食用油
做法:
1. 将干豆皮用水泡软,切成小段备用。
2. 热锅冷油,放入花椒粒、辣椒粉、葱姜蒜末炸香。
3. 加入切好的豆皮,翻炒均匀。
4. 加入适量的盐和其他调味品,炒匀。
5. 炒熟后即可盛出。
3. 蒜蓉豆腐干炒豆皮
材料:
- 100克干豆皮
- 50克豆腐干,切丁
- 2瓣大蒜,切碎
- 适量生抽
- 适量盐
- 适量食用油
做法:
1. 将干豆皮用水泡软后切成小段备用。
2. 热油锅,放入大蒜爆香。
3. 加入切好的豆皮和豆腐干丁,翻炒均匀。
4. 倒入适量的生抽和盐,调味并炒匀。
5. 炒熟后即可盛出。
响铃是什么食物

响铃是什么食物
响铃是豆腐皮。
属浙江名菜,因腐皮薄如蝉翼,成菜食时脆如响铃,故名。
该菜选用豆腐皮卷入精细肉末,切成段,油炸而成。
色泽黄亮,鲜香味美。
这菜我们小时候只能在过年的时节才有机会吃,平常家里不会做的,因为当年猪肉供应紧张,并没有多余的猪肉供我们挥霍享用。
现在很多酒店也都有这个菜,想吃就很简单了,不过还是愿意自己做,毕竟自己做的用材都是真材实料的。
炸响铃:
炸响铃是一道美食,主料是腐皮,配料是肉屑,调料为料酒、盐、鸡精等,主要通过油脆炸的方法制作而成。
经过楼外楼厨师烹制而成的"炸响铃",皮层松脆突出了豆香,里层鲜嫩增添了食欲,特别是食用时再辅以甜酱、葱白屑或花椒盐,就更感香甜可口,风味引人。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炸响铃是一道历史悠久的杭州名菜,松脆香酥,趁热咬下一口,咔吱作响,脆如响铃,简直让人欲罢不能。蘸点番茄酱或椒盐会更有风味,果然有炸物陪伴的日子,都不会太难熬~
用料
豆腐皮
150克
肉糜
150克
鸡蛋黄
1颗
葱白末
少许
绍酒
少许
盐
适量
油
适量
干炸响铃豆腐皮这吃法妙的做法
1
将150克豆腐皮剪去边、绍酒、1颗鸡蛋黄,拌匀静置一会儿;
3
将肉馅抹在豆腐皮上,堆成一寸左右宽的长条,慢慢卷成筒状,在顶端抹上一点清水粘紧封口;
4
切成等长3公分左右的小段;
5
油烧至三、四成热下锅,用锅勺不停翻动防止粘粘,等到腐皮变成金黄色,即可捞出控油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