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尖教案答案五年级
鼎尖教案五年级语数上册人教版(一)

鼎尖教案五年级语数上册人教版(一)鼎尖教案五年级语数上册人教版教案语文教案单元一:带字母的读音•教学目标:学习带字母的读音,掌握常见字母的发音规则。
•教学重点:掌握字母A、E、I、O、U的发音,区分读音中的变音。
•教学过程:1.学生自主发现字母A、E、I、O、U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2.引导学生理解字母发音的变化,如元音与辅音相邻时的发音变化。
3.练习读音,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发音读出单词。
4.总结归纳字母A、E、I、O、U的发音规则。
•教学资源:课本、黑板、录音机。
单元二:小动物的家•教学目标:学习动词短语的用法,掌握描述小动物家的词汇、句型。
•教学重点:掌握动词短语的用法,如“在……里面”、“在……下面”等。
•教学过程:1.学生观察课文中描述小动物家的句子,并找出其中的动词短语。
2.引导学生理解动词短语的用法。
3.练习构造新的句子来描述不同小动物的家。
4.听录音,模仿读课文,加深对动词短语的理解。
•教学资源:课本、黑板、录音机。
数学教案单元一:几百几十几个•教学目标:了解百位和十位的概念,学会数百、数十和个位数。
•教学重点:掌握百位和十位的命名和读写方法。
•教学过程:1.通过观察物体数量,引导学生理解百位和十位的意义。
2.学习百位和十位的命名和读写方法。
3.练习将数量转化为百位十位和个位数的表示方式。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课本、黑板、物品。
单元二: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学会用“比”、“比较”表示数的大小关系,掌握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用“比”和“比较”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方法。
•教学过程:1.给学生两个数,引导学生用“比”和“比较”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2.学习用不等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如“<”、“>”、“=”。
3.练习运用不等号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课本、黑板。
单元三:数的合并与拆分•教学目标:学会将数进行合并和拆分,掌握数的合并和拆分的方法。
最新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答案范文

最新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答案范文教学活动过程应当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教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独立的学习能力比较弱,所以教师应当在设计时强调教师教学的外部推动作用;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答案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答案范文1教学目标:1.能直接在方格纸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将复杂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简便性。
教学难点:如何将整体图形转化为部分的图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不规则图形通过割补,平移可以转化为规则图形从而计算出它的面积,出示练习,提出问题: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得知的? 对于图1 2 3学生的方法会有很多,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
(设计意图:这组练习复习了已学过的知识,学生在解决面积是多少的过程中打开了思路,如图1既可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先算出左边图形的面积,再乘以2得到整个图形的面积。
也可以根据组合图形是平移得到特点,先算出上面一个大三角形的面积再乘2求出整个图形的面积。
还可以沿对称轴将图形分割为四个三角形,再旋转平移转化为长方形算出面积,即化不规则为规则图形来计算。
孩子们灵活多样的解决问题方法是为后面地毯上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新授(一)对图形特征的观察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块漂亮的地毯,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说说这幅图有什么特点。
生1:这块地毯是轴对称图形,是由许多小正方形组成的师问:对称轴在哪里?有几条?(学生到黑板前演示给全班学生看,目的是提醒孩子可以把整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或四份,为化整体到部分,知部分求整体的解题思想做准备。
)生2:这块地毯是蓝色和白色两种颜色。
师问:能找到这两种颜色的格子与总格子数之间的关系吗?(学生能说到蓝色格子数加上白色格子数等于总格子数,或者是另外两种变式的数量关系也可以。
鼎尖教案答案五年级

鼎尖教案答案五年级前言教育是国家的未来,而教师则是教育的中坚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是教师必备的工具之一。
而鼎尖教案则是一种高质量的教案,其答案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鼎尖教案答案五年级的相关内容。
鼎尖教案鼎尖教案是一种高质量的教案,其特点是内容详实、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独具。
鼎尖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同时需要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鼎尖教案的编写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注重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3.体现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4.体现教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
鼎尖教案的编写需要具备以下要素: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
2.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3.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4.教学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
鼎尖教案答案五年级鼎尖教案答案五年级是指针对五年级学生的鼎尖教案答案。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重要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更加深入和复杂的知识,需要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明确。
鼎尖教案答案五年级的编写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注重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3.体现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4.体现教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
鼎尖教案答案五年级的编写需要具备以下要素: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
2.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3.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4.教学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
鼎尖教案答案五年级的编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答案的准确性:答案需要准确无误,不能出现错误。
鼎尖教案答案五年级数

鼎尖教案答案五年级数学:整数的加减运算【教案目标】1. 理解正数、负数、零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整数的加减运算规则及其运算法则;3. 培养学生对整数加减运算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整数加减运算规则的理解与掌握;2. 正数、负数、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五年级数学教材教具:黑板、白板、电脑、投影仪、计算器等学具:整数计算卡片、整数图示卡片。
课件:整数加减运算的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游戏:老师展示一些与整数有关的图片或物品,请学生说出与整数有关的事物或概念。
2. 引导思考:通过导入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正数、负数、零的概念,并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
二、概念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讲解:利用课件或黑板,对正数、负数、零的概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整数的含义。
2. 示范: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展示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过程,并注重运算规则的讲解。
三、常规练习(15分钟)1. 练习:提供一些简单的整数加减法题目,请学生完成并核对答案。
2. 答疑解惑:针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运算规则。
四、合作探究(20分钟)1. 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整数题目,自行解答并且写下解题过程。
2. 制作展示板:每个小组将解题过程和答案制作成展示板,并向其他小组进行展示。
五、巩固练习(20分钟)1. 练习:提供一些综合性的整数加减法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核对答案。
2. 讲解和总结:对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同时总结整数加减运算的规律和注意事项。
六、课堂反思与小结(5分钟)1. 要求学生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内容,简单总结整数加减运算的要点;2.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教学延伸】1. 将整数加减运算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进行拓展性训练。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1教学目标: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1.引导操作:出示一张7等份的纸,让学生涂一涂,用它表示一个分数。
2.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一)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1.提问:如果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2.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又该怎样解决?3.引导归纳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4.想一想;整数除法也有类似的规律吗?5.填一填,验证猜想。
1÷4 1×1/47÷3 7×1/3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1.出示26页试一试。
2.指导完成26页练一练的1~3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1.引导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2)还有什么问题?2.布置预习:27~28分数除法(二)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一)4/7÷2=4/7×1/2=2/74/7÷3=4/7×1/3=4/21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以及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将来学习数除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几个小朋友有关分饼的问题,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1)每人吃1/2块饼,4个人共吃多少块饼?(2)把2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了多少块饼?(3)有2块饼,分给每人1/2块,可分给几个人?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七单元答案

鼎尖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七单元答案一、根据语境写词语。
(10分)1、农忙季节又到了,大街上看不到人们在xián ɡuànɡ(),只有在农田里才看到他们ɡēnɡ yún()的身影。
2、园子里种了一棵yīng táo()树,我们常常用chútou ()除草,拿着shuǐpiáo()给它浇水,施肥。
终于,果子成熟了,一个个yuán ɡǔn ɡǔn()的樱桃挂在树上,我们心里乐开了花。
3、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 diào (),用来种菜。
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 xiā nào()。
几天后,爷爷种的菜发芽了,我和爷爷一起chǎn dì(),我往往把菜苗当做野菜个(ɡēdiào),把野菜留着。
二、判断下列加点字读音的对错,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改正过来。
(8分)浩渺miǎo ()万顷qīnɡ()耄耋zhì()旖旎nǐ()葬zhànɡ身()瑞ruì士()无垠yín ()玷zhàn污 ( )三、选择题。
(10分)1、下列选项中画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拴(shuān)着樱(yīn)桃B、河蚌(fēnɡ)逛(ɡuànɡ)街C、倭瓜(wō)葬(zànɡ)身D、萌(mēnɡ)动菜种(zhǒnɡ)2、下列对《祖父的园子》中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因为我太小,拿不到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
”这一句说明祖父对“我”很疼爱。
B、“(我)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巴草当作谷穗留着。
”这句话说明“我”做错了以后,祖父没有骂“我”,反而笑,对“我”很宽容。
C、“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的答案例文

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的答案例文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动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知识。
因此,教学进程的设计要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分组讨论等活动。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的答案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的答案例文1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例1、22页做一做及练习五1-3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视察、比画、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控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知道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换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
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摸索、交换)②在学生交换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换。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摸索: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厘米=10毫米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鼎尖教案答案五年级

鼎尖教案答案五年级【篇一:鼎尖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填空。
1.5.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2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4.25毫升=()立方厘米8.6平方米=()平方分米25立方分米=()立方米 70立方厘米=()升0.5升=()毫升 500平方分米=()平方米1平方米=()平方厘米 7.02立方米=()立方分米0.68立方分米=()升=()毫升 6立方分米26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2.一个正方体棱长之和是3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3.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5厘米,高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体的棱长的和是()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4.一个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5.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18平方分米,体积是72立方分米,高是()分米。
6.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5厘米、4厘米,如果高增加1厘米,体积增加()立方厘米。
7.一个可乐瓶的容积大约是600()。
8.一间客厅的占地面积大约是50()。
9.一个长7分米,宽5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放在桌面上,它占桌面的最小面积是(),它的体积是()。
10.用铁丝制作一个长、宽、高分别为8厘米、6厘米、5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厘米。
1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分米,如果把它切成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二、选择。
1.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a.6ab.a2c.6a3d.6a2)的切法增加的表2.把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下图中(面积最多。
ab c3.把下面各种形状的硬纸板通过折叠,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a b c d4.一瓶墨水的净含量是60()。
a.升 b.毫升 c.立方分米5.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6厘米、10厘米和8厘米,如果它的长、宽、高同时缩小为原来的,那么它的体积(a.缩小为原来的 1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鼎尖教案答案五年级【篇一:鼎尖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填空。
1.5.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2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4.25毫升=()立方厘米8.6平方米=()平方分米25立方分米=()立方米 70立方厘米=()升0.5升=()毫升 500平方分米=()平方米1平方米=()平方厘米 7.02立方米=()立方分米0.68立方分米=()升=()毫升 6立方分米26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2.一个正方体棱长之和是3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3.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5厘米,高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体的棱长的和是()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4.一个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5.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18平方分米,体积是72立方分米,高是()分米。
6.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5厘米、4厘米,如果高增加1厘米,体积增加()立方厘米。
7.一个可乐瓶的容积大约是600()。
8.一间客厅的占地面积大约是50()。
9.一个长7分米,宽5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放在桌面上,它占桌面的最小面积是(),它的体积是()。
10.用铁丝制作一个长、宽、高分别为8厘米、6厘米、5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厘米。
1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分米,如果把它切成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二、选择。
1.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a.6ab.a2c.6a3d.6a2)的切法增加的表2.把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下图中(面积最多。
ab c3.把下面各种形状的硬纸板通过折叠,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a b c d4.一瓶墨水的净含量是60()。
a.升 b.毫升 c.立方分米5.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6厘米、10厘米和8厘米,如果它的长、宽、高同时缩小为原来的,那么它的体积(a.缩小为原来的 12 )。
c.缩小为原来的 14b.扩大8倍 18d.扩大4倍)6.一个正方体,棱长5厘米,把它的棱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为原来的(倍。
a.4 b.2c.817.一个长方体,长10厘米,宽6厘米,高8厘米,现在长和宽都不变,高减少4厘米,那么表面积减少()。
a.128平方厘米b.64平方厘米c.188平方厘米8.一个长方体的水箱容积是2000升,这个水箱底面是一个边长为10分米的正方形。
水箱的高是()。
a.20分米b.10分米c.4分米9.把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切成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可以切()块。
a.4b.2c.8d.16三、判断题。
1.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
特殊情况下,长方体也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 )2.有时候正方体的体积等于它的表面积。
( )3.把一个长方体铁块铸成一个正方体铁块,形状虽然改变了,但是体积没变。
( )4.决定长方体体积大小的是它的长、宽、高。
( )5.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不变,高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
( )6.正方体的棱长扩大为原来的5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为原来的125倍。
( )7.表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体积也一定相等。
( )8.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越大,说明它的体积越大。
( )9.如果两个长方体的棱长和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 )10.一个玻璃鱼缸的体积一定大于它的容积。
( )四、分别求出下面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单位:厘米) 1.2.4 1.5五、解决问题。
体油箱的容积是21升,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1厘米,这个油箱深多少厘米?2.学校有一个长43分米,宽34分米,深5分米的沙坑,沙坑内沙面离坑口1分米。
求沙坑内沙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若每立方分米沙子重1.4千克,装满这个沙坑需要沙子多少千克?3.有一个长方体玻璃缸,长3分米,宽2分米。
放入一块不规则的石头后水深1.5分米,捞出这块石头后,水面下降了0.5分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24.一个棱长为6.5厘米的正方体包装盒,在盒子的四周贴上商标纸。
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应为多少平方厘米?5.一节火车厢,从里面测量,长12米,宽2.5米,装的煤高1.5米,平均每立方米煤重1.33吨,这节车厢里的煤重多少吨?6.一个长方体水箱的容积是320升,这个水箱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8分米的正方形,水箱的高是多少分米?7.小明家室内长18m,宽10m,高3.2m,要在四周墙壁和屋顶贴壁纸,扣除窗户和门的面积23m2,如果每平方米壁纸2.4元,一共需要多少元?8.一个正方体油桶的棱长是1.2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9.把15升水倒入一个底面长2.5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体容器里,水面的高度是多少分米?10.一个长方体水箱,内底面的面积是3.6平方米,从里面量高是1.2米,水深是0.8米,把一块体积是180立方分米的铁块完全浸没在水箱的水中,水深是多少米?11.有一块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现在要把它切成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最多可以切成多少块?12.工人张师傅打算把一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从四个角剪去四个边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形,加工成一个深5厘米的长方体无盖铁盒,请你帮张师傅计算一下,这个长方体铁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如果要在这个长方体铁盒里涂上油漆,一共要涂油漆多少平方厘米?3【篇二:鼎尖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填一填。
(15分)1. 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奇数是(2. 42的因数有()。
100以内19的倍数有(),最小的偶数是()。
)。
3. 如果四位数□674同时是2和3的倍数,那么□里可以填(4. 既有因数3,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
5. 一个自然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9的因数,这个数是(6. 三个连续偶数之和是60,这三个数分别是()、()。
)。
)、(7. 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十位上的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这个三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么,这个三位数是()。
8. 两个质数的和是49,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和()。
二.对号入座。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两个质数的和是()。
a.偶数b.奇数c.不能确定2. 按照()把大于1的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
a.是不是2的倍数b.因数的个数c.两种分类方法都不是3. 一个质数,它的最大因数是()。
a.奇数b.合数c.它本身4. 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它的周长是()。
a.质数b.合数c.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5. 两个奇数的和()。
a.是奇数 b.是偶数 c.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6. 如果□73是3的倍数,那么□里可能是()。
a.5,8b.2,5c.2,5,87. 全班有40个人,体育课分组做游戏,每组()人能刚好分完。
a.6b.8c.12d.158. 50以内既是4的倍数,又含有因数6的最大数是()。
a.12b.24c.36d.489. a表示任意一个非0自然数,则2a+1表示()。
a.奇数b.偶数c.质数d.合数10. 用2、5、5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
a.一定同时是2、3、5的倍数b.一定是2的倍数c.一定是3的倍数d.一定是5的倍数三.判一判。
(10分)1.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2. 90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同时也是3的倍数。
3.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 6的全部因数有1,2,3,6。
5. 一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
6. 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7. 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9. 一个数是21的倍数,则这个数一定是3和7的倍数。
10. 除2之外,其余的质数一定是奇数。
四、猜一猜。
(14分)五.分一分。
(12分)六、把4、5、0按要求组成三位数。
(14分)1. 奇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偶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2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6.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7. 既是2和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解决问题。
(25分)1. 桌子上有一枚硬币,把这枚硬币翻动1次后,它的正面朝上,翻动2次后,它的反面朝上。
照这样一直翻下去,第100次,硬币的什么面朝上?第1001次呢?(4分)2.明明、亮亮和丽丽都是好朋友,有趣的是他们的年龄依次增大1岁,且年龄的乘积是504,他们各是多少岁?(4分)3.有一包糖果,平均分给3个人,4个人,5个人都正好分完,这包糖果至少有多少颗?(4分)4.爸爸的年龄是芳芳的3倍,爷爷的年龄是爸爸的2倍,爸爸今年33岁,请问:爷孙相差多少岁?(4分)5.一堆苹果不到1500个,3个人分,5个人分,7个人分,13个人分都正好分完而无剩余,这堆苹果有多少个?(4分)6.有72个苹果,每5个装一盘,能正好装完么?每2个装一盘呢?每3个装一盘呢?(4分)【篇三:五年级下册鼎尖教案第六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测试题(一)一、火眼金睛,找出每组词语中的一个错误读音,并改正过来。
( lei )( ci )(so )二、读一读,找出每组词语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
1. 咽喉航向盗窃埋葬心太(态)2. 救援脉博心脏鉴定屏幕()3. 医疗倾覆政俯警惕瞳孔(府)4. 流酸敏感厉害辉煌赐予()三、请你把词语补充完整。
(平)庸无能故(计)重演()想成真心急如()花()年华铤而走()一()千丈如()大敌1. 绘()绘色天罗地()纵()交错()无其事____逢驿使,寄与.陇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