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258号、第225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258号、第2259号)佚名【期刊名称】《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75-78)【正文语种】中文第2258号编者按:《农产品等级规格评定技术规范通则》等131项标准经专家审定通过,由农业部于2015年5月21日批准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1 NY/T 2714-2015 农产品等级规格评定技术规范通则2 NY/T 2715-2015 平菇等级规格3 NY/T 2716-2015 马铃薯原原种等级规格4 NY/T 2717-2015 樱桃良好农业规范5 NY/T 2718-2015 柑橘良好农业规范6 NY/T 2719-2015 苹果苗木脱毒技术规范7 NY/T 2720-2015 水稻抗纹枯病鉴定技术规范8 NY/T 2721-2015 柑橘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9 NY/T 2722-2015 秸秆腐熟菌剂腐解效果评价技术规程10 NY/T 2723-2015 茭白生产技术规程11 NY/T 2724-2015 甘蔗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12 NY/T 2725-2015 氯化苦土壤消毒技术规程13 NY/T 2726-2015 小麦蚜虫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14 NY/T 2727-2015 蔬菜烟粉虱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15 NY/T 2728-2015 稻田稗属杂草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16 NY/T 2729-2015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检测规程17 NY/T 2730-2015 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技术规范18 NY/T 2731-2015 小地老虎测报技术规范19 NY/T 2732-2015 农作物害虫性诱监测技术规范(螟蛾类)20 NY/T 2733-2015 梨小食心虫监测性诱芯应用技术规范21 NY/T 2734-2015 桃小食心虫监测性诱芯应用技术规范22 NY/T 2735-2015稻茬小麦涝渍灾害防控与补救技术规范23 NY/T 2736-2015 蝗虫防治技术规范24 NY/T 2737.1-2015 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防治技术规程第1部分:稻纵卷叶螟25 NY/T 2737.2-2015 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防治技术规程第2部分:稻飞虱26 NY/T 2738.1-2015 农作物病害遥感监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小麦条锈病27 NY/T 2738.2-2015 农作物病害遥感监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小麦白粉病28NY/T 2738.3-2015 农作物病害遥感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29 NY/T 2739.1-2015 农作物低温冷害遥感监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30 NY/T 2739.2-2015 农作物低温冷害遥感监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北方水稻延迟型冷害31 NY/T 2739.3-2015 农作物低温冷害遥感监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北方春玉米延迟型冷害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32 NY/T 2740-2015 农产品地理标志茶叶类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写指南33 NY/T 2741-2015 仁果类水果中类黄酮的测定液相色谱法34 NY/T 2742-2015 水果及制品可溶性糖的测定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35 NY/T 2743-2015 甘蔗白色条纹病菌检验检疫技术规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36 NY/T 2744-2015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检测核酸斑点杂交法37NY/T 2745-2015 水稻品种鉴定SNP标记法38 NY/T 2746-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烟草39 NY/T 2747-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紫花苜蓿和杂花苜蓿40 NY/T 2748-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人参41 NY/T 2749-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橡胶树42 NY/T 2750-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凤梨属43 NY/T 2751-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普通洋葱44 NY/T 2752-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非洲凤仙45 NY/T 2753-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红花46 NY/T 2754-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华北八宝47 NY/T 2755-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韭48 NY/T 2756-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莲属49 NY/T 2757-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青花菜50 NY/T 2758-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石斛属51NY/T 2759-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仙客来52NY/T 2760-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香蕉53 NY/T 2761-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杨梅54 NY/T 2762-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南瓜(中国南瓜)55NY/T 2763-2015 淮猪56 NY/T 2764-2015 金陵黄鸡配套系57 NY/T 2765-2015 獭兔饲养管理技术规范58 NY/T 2766-2015 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59 NY/T 2767-2015 牧草病害调查与防治技术规程60 NY/T 2768-2015 草原退化监测技术导则61 NY/T 2769-2015 牧草中15种生物碱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62 NY/T 2770-2015 有机铬添加剂(原粉)中有机形态铬的测定63 NY/T 2771-2015 农村秸秆青贮氨化设施建设标准64 NY/T 2772-2015 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65 NY/T 2773-2015 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装备建设标准66 NY/T 2774-2015 种兔场建设标准67 NY/T 2775-2015 农作物生产基地建设标准糖料甘蔗68 NY/T 2776-2015 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标准69 NY/T 2777-2015 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标准70 NY/T 2778-2015 骨素71 NY/T 2779-2015 苹果脆片72 NY/T 2780-2015 蔬菜加工名词术语73 NY/T 2781-2015 羊胴体等级规格评定规范74 NY/T 2782-2015 风干肉加工技术规范75 NY/T 2783-2015 腊肉制品加工技术规范76 NY/T 2784-2015 红参加工技术规范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77 NY/T 2785-2015 花生热风干燥技术规范78 NY/T 2786-2015 低温压榨花生油生产技术规范79 NY/T 2787-2015 草莓采收与贮运技术规范80 NY/T 2788-2015 蓝莓保鲜贮运技术规程81 NY/T 2789-2015 薯类贮藏技术规范82 NY/T 2790-2015 瓜类蔬菜采后处理与产地贮藏技术规范83 NY/T 2791-2015 肉制品加工中非肉类蛋白质使用导则84 NY/T 2792-2015 蜂产品感官评价方法85 NY/T 2793-2015 肉的食用品质客观评价方法86 NY/T 2794-2015 花生仁中氨基酸含量测定近红外法87 NY/T 2795-2015 苹果中主要酚类物质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88 NY/T 2796-2015 水果中有机酸的测定离子色谱法89 NY/T 2797-2015 肉中脂肪无损检测方法近红外法90 NY/T 2798.1-2015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91 NY/T 2798.2-2015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2部分:大田作物产品92 NY/T 2798.3-2015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3部分:蔬菜93 NY/T 2798.4-2015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4部分:水果94 NY/T 2798.5-2015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5部分:食用菌95 NY/T 2798.6-2015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6部分:茶叶96 NY/T 2798.7-2015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7部分:家畜97 NY/T 2798.8-2015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8部分:肉禽98 NY/T 2798.9-2015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9部分:生鲜乳99 NY/T 2798.10-2015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10部分:蜂产品100 NY/T 2798.11-2015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11部分:鲜禽蛋101 NY/T 2798.12-2015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12部分:畜禽屠宰102 NY/T 2798.13-2015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13部分:养殖水产品103 NY/T 2799-2015 绿色食品畜肉104 NY/T 658-2015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 658-2002 105 NY/T 843-2015 绿色食品畜禽肉制品NY/T 843-2009 106 NY/T 895-2015 绿色食品高粱 NY/T 895-2004 107 NY/T 896-2015 绿色食品产品抽样准则 NY/T 896-2004 NY/T 902-2004,NY/T 429-2000 109 NY/T 1049-2015 绿色食品薯芋类蔬菜 NY/T 1049-2006 110 NY/T 1055-2015 绿色食品产品检验规则 NY/T 1055-2006 111NY/T 1324-2015 绿色食品芥菜类蔬菜 NY/T 1324-2007 112 NY/T 1325-2015 绿色食品芽苗类蔬菜 NY/T 1325-2007 113 NY/T 1326-2015 绿色食品多年生蔬菜 NY/T 1326-2007 114 NY/T 1405-2015 绿色食品水生蔬菜 NY/T 1405-2007 115 NY/T 1506-2015 绿色食品食用花卉 NY/T 1506-2007 116 NY/T 1511-2015 绿色食品膨化食品 NY/T 1511-2007 117 NY/T 1714-2015 绿色食品即食谷粉 NY/T 1714-2009 118 NY/T 5295-2015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 NY/T 5295-2004 119 NY/T 544-2015 猪流行性腹泻诊断技术 NY/T 544-2002 120 NY/T 546-2015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诊断技术NY/T 546-2002 108 NY/T 902-2015 绿色食品瓜籽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121 NY/T 548-2015 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技术 NY/T 548-2002 122 NY/T 553-2015 禽支原体PCR检测方法 NY/T 553-2002 123 NY/T 562-2015 动物衣原体病诊断技术 NY/T 562-2002 124 NY/T 576-2015 绵羊痘和山羊痘诊断技术NY/T 576-2002 125 NY/T 635-2015 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 NY/T 635-2002 126 NY/T 798-2015 复合微生物肥料 NY/T 798-2004 127 NY/T 983-2015 苹果采收与贮运技术规范 NY/T 983-2006 128 NY/T 1160-2015 蜜蜂饲养技术规范 NY/T 1160-2006 129 NY/T 1392-2015 猕猴桃采收与贮运技术规范 NY/T 1392-2007 130 SC/T 6074-2015 渔船用射频识别(RFID)设备技术要求131 SC/T 8149-2015 渔业船舶用气胀式工作救生衣第2259号编者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基体标准物质定值技术规范》等19项标准经专家审定通过,由农业部于2015年5月21日批准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
农业部869号公告-3-2007 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Bt11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3581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Bt11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转基因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Bt11转化体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转基因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Bt11及其衍生品种,以及制品中Bt11的定性PCR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合于本标准。
NY/T 672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通用要求NY/T 67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抽样NY/T 674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DNA提取和纯化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zSSllb基因zSSllb gene编码玉米淀粉合酶异构体zSTSII-2的基因。
3.2Bt11转化体特异性序列event-specific sequence of Bt11外源插入片段3'端与玉米基因组的连接区序列,包括NOS终止子3'端部分序列和玉米基因组的部分序列。
4原理根据转基因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Bt11转化体特异性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试样进行PCR扩增。
依据是否扩增获得预期93bp的DNA片段,检测试样中是否含有Bt11。
5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重蒸馏水。
5.1琼脂糖。
5.2 10g/L溴化乙锭溶液:称取1.0g溴化乙锭(EB),溶于100mL水中。
注:EB有致癌作用,配制和使用时应戴一次性手套操作并妥善处理废液。
5.3 10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80.0g氢氧化钠(NaOH),先用160mL水溶解后,再加水定容至200mL。
5.4 500mmol/L乙二铵四乙酸二钠溶液(pH 8.0):称取18.6g乙二铵四乙),加入70mL水中,再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5.3),加热酸二钠(EDTA-Na2至完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用氢氧化钠溶液(5.3)调pH至8.0,加水定容至100mL。
转基因相关标准汇总

现行 SN/T 3496-2013 动物源性饲料中转基因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现行 SN/T 3576-2013 转基因成分检测 大豆PCR-DHPLC检测方法 现行 SN/T 3577-2013 转基因成分检测 棉花PCR-DHPLC检测方法
SN/T3690-2013 SN/T3691-2013
现行
现行
现行
现行
现行
现行
现行
现行
现行
现行
现行
现行Βιβλιοθήκη 现行现行现行
现行
现行
87 SN/T 3767.7-2014
88 SN/T 3767.8-2014
89 SN/T 3767.9-2014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
SN/T 3895-2014 SN/T 3959-2014 SN/T 4103-2015 SN/T 4288-2015 SN/T 4413-2015 YC/T 149-2002 YC/T 150-2002 YC/T 194-2005 YC/T 339-2010 农业部1193号公告 -1-2009 农业部1193号公告 -2-2009 农业部1193号公告 -3-2009 农业部1485号公告 -1-2010 农业部1485号公告 -10-2010
16 NY/T 1103.2-2006
17 NY/T 1103.3-2006 18 19
NY/T 672-2003 NY/T 675-2003
抗虫转基因植物生态环境安全检 测导则(试行) 转基因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安全性 评价技术规程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性 评价导则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 测 大鼠90天喂养试验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 测 抗营养素 第1部分: 植酸、 棉酚和芥酸的测定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 测 抗营养素 第 2 部分: 胰蛋白 酶抑制剂的测定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 测 抗营养素 第 3 部分: 硫代葡 萄糖苷的测定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通用要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大豆定 性PCP方法
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规章的决定-农业农村部令2022年第2号

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规章的决定正文:----------------------------------------------------------------------------------------------------------------------------------------------------农业农村部令2022年第2号《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规章的决定》已经2021年12月31日第18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月21日起施行。
部长唐仁健2022年1月21日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规章的决定为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决定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4部规章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
一、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2002年1月5日农业部令第8号公布,2004年7月1日农业部令第38号、2016年7月25日农业部令2016年第7号、2017年11月30日农业部令2017年第8号修订)作出修改(一)第十八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鼓励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的单位建立或共享专用的试验基地。
”(二)对附录Ⅰ作如下修改1.将“二、转基因植物试验方案”中的“品种、品系”修改为“转化体”。
2.将“三、转基因植物各阶段申报要求”3.2修改为:“试验转基因植物材料数量:一份申报书只能申请1个转化体,其名称应与前期试验阶段的名称或编号相对应。
”3.将“三、转基因植物各阶段申报要求”3.3中的“应在批准过环境释放的省(市、自治区)进行”修改为“应在试验植物的适宜生态区进行”。
4.删除“三、转基因植物各阶段申报要求”3.5.10。
5.将“三、转基因植物各阶段申报要求”4.1修改为:“项目名称:应包含目的基因名称、转基因植物名称等几个部分,如转cry1Ac基因抗虫棉花XY12的安全证书。
转基因玉米种植新政策

转基因玉米种植新政策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转基因技术由于其高产、耐病、耐旱等优点,成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
然而,由于转基因技术涉及到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引发了广泛争议。
为了平衡利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转基因玉米种植新政策。
一、转基因玉米种植审批制度的完善我国严格按照《生物安全法》和相关法规,对转基因作物进行审批和管理。
在转基因玉米种植方面,我国实行审批制度,要求企业在获得国家审批后,才能进行种植。
同时,我国还规定,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不得超过非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的20%,以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平衡。
二、转基因玉米种植区域的限制我国将转基因玉米种植区域限制在较为偏远的地区,以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同时,我国还规定,转基因玉米种植区域必须与非转基因玉米种植区域隔离一定的距离,以防止转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玉米交叉污染。
三、转基因玉米种植的监管机制我国建立了全面的转基因玉米种植监管机制,对转基因玉米种植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我国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转基因玉米种植档案,对转基因玉米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追溯管理。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转基因玉米种植的检测体系,对转基因玉米进行检测和监测,保障食品安全。
四、转基因玉米种植的科学评估我国对转基因玉米进行科学评估,评估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同时,我国还要求企业在进行转基因玉米种植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评估,确保种植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
五、转基因玉米种植的公众参与我国重视公众参与,对转基因玉米种植的决策和管理进行广泛的公众参与。
我国要求企业在进行转基因玉米种植前,必须进行公众听证会,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我国还要求企业必须公开转基因玉米种植的信息,以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
总之,我国的转基因玉米种植新政策,充分考虑了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利益,为转基因玉米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管理和监管。
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SW-1目标性状测试及多重PCR检测

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SW-1目标性状测试及多重PCR检测张欣;董玉凤;王旭静;王志兴【摘要】以转基因玉米IE034和12-5为亲本,通过杂交复合获得同时含有cry1Ie、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的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SW-1.农艺性状检测证明SW-1同时具有抗虫和耐除草剂的特性.通过引物特异性筛选、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等条件优化,建立了SW-1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多重PCR检测体系所用的内标基因为zSSIIb,反应体积为30 μL,最佳退火温度为62℃,各引物加入量为0.3 μL(10 μmol/L).利用此多重PCR检测体系,当产品中SW-1的质量百分比超过0.5%时,目标基因cry1Ie、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都能同时被检测出来.研究结果为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SW-1的分子特征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含有cry1Ie、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的其他转化体的多重PCR 检测提供了科学数据.【期刊名称】《生物技术进展》【年(卷),期】2017(007)004【总页数】9页(P296-303,后插1)【关键词】复合性状;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多重PCR检测【作者】张欣;董玉凤;王旭静;王志兴【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是同时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或性状的转基因植物。
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能够同时满足种植者的多元化需求,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
目前,复合性状已成为转基因植物发展的重要趋势。
据ISAAA统计,2015年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为5 850万hm2,占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的33%,共有14个国家种植了两个及以上复合性状的转基因植物[1]。
转基因玉米管理要求

转基因玉米管理要求
1、就目前国内而言,是有转基因植物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的,但执行情况不佳,只要严格遵守申报书中的安全隔离承诺,是可以做到安全管理的,但现实情况是规定很严格,操作层面上很难达到,主管部门只是定规则,不管可执行性的问题,这就是最大的问题,农业主管部门难辞其咎,只定罚则,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2、对转基因商品最主要的手法就是进行标识。
其中关于标识未按规定标识转基因可责令停产,而且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大豆、玉米、番茄、油菜籽油5类17种转基因产品,进行强制标识,其他转基因农产品可自愿标识。
3、全球已有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巴西等64个国家出台法律规定转基因食品标识,但美国联邦政府对转基因食品透明度还是持听之任之的态度。
受全食食品超市转基因食品标识战的影响,美国一些地方政府已
将转基因食品透明度提上了议程。
2013年年中,美国佛蒙特州、康涅狄格州和缅因州分别通过了转基因标识法案,而华盛顿州和伊利诺伊州等也相继召开了转基因食品标识法案的公众讨论会。
转基因玉米T25安全评价资料

项目编号:项目类别: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申报书转pat基因抗除草剂草铵膦玉米T25安全证书(进口)申请拜耳作物科学公司2004年3月30日项目编号:项目类别: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申报书项目名称:转pat基因抗除草剂草铵膦玉米T25安全证书(进口)申请申请单位: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申请人: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2号航华科贸中心二号楼7层邮政编码:100022电话:传真:e-mail:填报日期:2004年3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填写说明1.在填写申报书之前,应认真阅读《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了解相关要求。
2.此申报书同样适用于法规规定的报告类实验研究和中间试验的报告,名称分别改为“农业转基因生物实验研究报告书”和“农业转基因生物中间试验报告书”。
3.申报书内容应当包括以下部分:申请表、项目内容摘要、工作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相关背景资料、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案、相关附件资料、本单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小组审查意见、本单位审查意见、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
4.申请实验研究的,申请表按表2填写,项目名称应包含转基因性状、受体生物名称、实验研究所在省(市、自治区)名称和实验研究阶段等内容,如“转基因抗虫棉花在河北省的实验研究”。
一份申报书只能包含同一物种的受体生物和相同的转基因性状。
“安全性评价”可不填写。
“试验方案”包括研究目标、外源基因的名称和来源、载体构建图谱、转化方法和规模、地点、安全控制措施等。
“相关附件资料”包括法人证书和营业执照的复印件,若涉及合作项目,应提交双方合作或转让协议等。
“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可不填写,申报材料报送农业部时,抄送实验研究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5.申请中间试验的,申请表按表2填写。
申报书中“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案”和“相关附件资料”依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附录I、II、III要求逐条填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720.1~720.3-2003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Environmental impact test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2003-12-01发布 2004-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 布NYICS 65.020.99 B 20目录NY/T 720.1-2003 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 (1)NY/T 720.2-2003 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 (5)NY/T 720.3-2003 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 (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720.1-2003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Environmental impact test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Part 1: testing the survival and competitive abilities2003-12-01发布 2004-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 布NYICS 65.020.99 B 20NY/T 720.1-2003前言NY/T 720《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
本部分是NY/T 720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彭于发、王振营、李宁、杨崇良、董英山、路兴波、付仲文。
NY/T 720.1-2003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1 范围NY/T 720的本部分规定了转基因玉米生存竞争能力的检测方法。
NY/T 720的本部分适用于转基因玉米变为杂草的可能性、转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玉米及杂草在荒地和农田中竞争能力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NY/T 720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3 要求3.1 试验材料转基因玉米品种、受体玉米品种、当地推广的非转基因玉米品种。
上述材料的质量应达到GB 4404.1中不低于二级玉米种子的要求。
3.2 资料记录3.2.1 试验地名称与位置记录试验的具体地点、试验地的名称、地址经纬度或全球地理定位系统(GPS)地标。
绘制小区示意图。
NY/T 720.1-20033.2.2 土壤资料记录土壤类型、土壤肥力、排灌情况和土壤覆盖物等内容。
描述试验地近三年种植情况。
3.2.3 试验地周围生态类型3.2.3.1自然生态类型记录与农业生态类型地区的距离及周边植被情况。
3.2.3.2农业生态类型记录试验地周围的主要栽培作物及其他植被情况,以及当地玉米田常见病、虫、草害的名称及危害情况。
3.2.4 气象资料记录试验期间试验地降雨(降雨类型、日降雨量,以mm表示)和温度(日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积温,以oC表示)的资料。
记录影响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因素,例如严重或长期的干旱、暴雨、冰雹等。
3.3 试验安全控制措施3.3.1 隔离条件试验地四周有500 m以上非玉米作物为隔离带,或500 m范围内与其它玉米花期隔离30 d以上。
3.3.2 隔离措施以非玉米作物作为隔离带,面积较小的试验地设围栏,设专人监管。
3.3.3 试验过程的安全管理试验过程中如发生试验材料被盗、被毁等意外事故,应立即报告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3.3.4 试验后的材料处理转基因玉米材料应单收、单贮,由专人运输和保管。
试验结束后,除需要保留的材料外,剩余的试验材料一律焚毁。
3.3.5 试验结束后试验地的监管保留试验地边界标记。
当年和第二年不再种植玉米,由专人负责监管,及时拔除并销毁转基因玉米自生苗。
4 试验方法4.1 荒地生存竞争能力检测每个小区面积为6 ㎡(2 m×3 m),4次重复。
4.1.1 播种从4月至6月,分期播种3次,分地表撒播和5㎝深度播种两种方式,每小区播种150粒。
4.1.2管理播种后不进行任何栽培管理。
4.1.3调查时期在播前调查1次试验小区的杂草种类、数量,按植株垂直投影面积占小区面积的比例估算出覆盖率。
玉米播种后30 d开始,至玉米成熟,每月调查1次,调查内容同播前。
4.1.4 调查方法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杂草调查每点0.25 m2。
4.2 转基因玉米自生苗数量在种植后第二年5月和6月,各调查1次前一年种植转基因玉米的试验小区内自生苗情况,记录每小区自生苗的数量,并对自生苗进行生物学测定或分子生物学检测,然后用人工或除草剂将转基因玉米自生苗完全清除。
4.3 栽培地生存竞争能力检测小区面积不小于25 ㎡(5 m×5 m),三次以上重复,随机排列,按当地常规耕作管理的模式进行。
4.3.1 播种按当地春玉米或夏玉米常规播种时间、播种方式和播种量进行播种。
4.3.2调查记录在玉米苗期(定苗后7d)、心叶中期(即小喇叭口期)、心叶末期(即大喇叭口期)、抽雄期以及吐丝期,每点调查10株玉米的株高,并估算出覆盖率。
在成熟期每小区收获20株玉米果穗,比较转基因玉米与受体玉米在种子产量方面的差异,并对收获种子进行发芽率检测,按GB/T 3543.4 规定的方法进行。
4.4 结果分析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转基因玉米、受体玉米和杂草之间的生存竞争能力的差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720.2-2003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Environmental impact test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Part 2: testing the ecological risk of gene flow2003-12-01发布 2004-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 布NYICS 65.020.99 B 20NY/T 720.2-2003前言NY/T 720《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
本部分是NY/T 720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彭于发、王振营、李宁、杨崇良、董英山、路兴波、付仲文。
NY/T 720.2-2003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1 范围NY/T 720的本部分规定了转基因玉米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方法。
NY/T 720的本部分适用于转基因玉米基因流散和不同距离的流散率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NY/T 720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NY/T720.1-2003 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NY/T 720的本部分。
3.1基因流散gene flow转基因玉米中的外源基因向其他玉米栽培品种自然转移的行为。
3.2流散率outcrossing rate转基因玉米与普通栽培玉米或相关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的比率。
NY/T 720.2-20034 要求4.1 试验品种---- 转基因玉米品种。
-----与供试转基因玉米籽粒颜色不同、生育期相当的当地普通玉米品种或甜(糯)玉米品种。
4.2 其他要求按NY/T720.1-2003中第3章的要求。
5 试验方法5.1试验设计试验地面积不小于10 000 m2(100 m×100 m),在其中央划出一个25 m2(5 m×5 m)小区种植转基因玉米,周围种植非转基因玉米。
5.2播种转基因玉米原则上应分期播种,使之与非转基因玉米花期相遇,按常规播种量播种。
5.3 调查方法沿试验地对角线的4个方向,分别用A, B, C, D标记,距转基因玉米种植区5 m、15 m、30 m和60 m,每点随机收获10株玉米(第1果穗)。
并按照A1, A2, A3,…的顺序作上标记,晒干后储存用进一步检测。
记录收获的每个玉米果穗的籽粒总数。
5.4 检测方法(5.4.1和5.4.2任选其一)5.4.1胚乳检测用胚乳显隐性性状进行鉴别。
根据不同方向、距转基因玉米不同距离收获的玉米籽粒中表现转基因玉米胚乳性状的数量,初步确定转基因玉米花粉传播距离和不同距离的流散率。
5.4.2生物测定根据相应的转基因玉米目标基因类型,用相应的生物学鉴定方法,测定不同方向、距转基因玉米不同距离收获的玉米籽粒中表现转基因玉米特性的数量,初步确定花粉传播距离和不同距离的流散率。
5.4.3 分子生物学检测NY/T 720.2-2003对5.4.1和5.4.2中初步确认的含外源基因的籽粒或植株进行检测,确定基因流散的距离和不同距离的流散率。
5.5 调查和记录记录收获的每个玉米果穗的籽粒总数及其中的含外源基因的玉米籽粒数。
5.6 结果表述流散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100×TNP =式中:P —流散率, %;N —每穗玉米中含外源基因的玉米籽粒数量,单位为粒; T —每穗籽粒总量,单位为粒。
5.7 结果分析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转基因玉米花粉传播距离和不同距离的流散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720. 3—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Environmental impact test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Part 3: testing the effects on biodiversity2003-12-01发布 2004-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 布NYICS 65.020.99 B 20NY/T 720.3-2003前言NY/T 720《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