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朋友》小班主题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我的新朋友》精品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我的新朋友》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我们在一起》,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我的新朋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新朋友,增进彼此了解,培养友好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新朋友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2. 培养幼儿倾听他人讲话的礼貌,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新朋友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倾听他人讲话的礼貌,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玩具、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结交新朋友。
(2)教师邀请几名幼儿分享自己找到的新朋友,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新朋友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挂图,展示新朋友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挂图中的新朋友,如:“这位新朋友长着长长的头发,穿着漂亮的裙子,她很友好,喜欢帮助别人。
”(3)教师邀请幼儿模仿描述,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的新朋友。
(2)幼儿展示作品,用语言描述自己画中的新朋友。
4. 小组活动(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相互介绍自己的新朋友。
(2)小组内进行交流,增进彼此了解。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的新朋友》2. 板书内容:(1)新朋友的外貌特点:长长的头发、漂亮的裙子等。
(2)新朋友的性格特点:友好、乐于助人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你的新朋友,并用语言描述他/她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2)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你的新朋友。
2. 答案:(1)描述新朋友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如:“我的新朋友长着短发,穿着蓝色的衣服,他很大方,喜欢分享玩具。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的新朋友》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的新朋友》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介绍自己,增进彼此了解。
2. 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的情感,提高合作意识。
3. 帮助幼儿初步形成自我认知,提高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主动介绍自己,与人友好相处。
重点: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玩具、图片、小熊玩偶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扮演小熊,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主动与小熊打招呼,介绍自己。
(2)小熊邀请幼儿做游戏,帮助幼儿消除紧张情绪,融入课堂。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介绍自己,如:“大家好,我叫小芳,我喜欢画画。
”(2)教师邀请一名幼儿上台,示范自我介绍,引导其他幼儿学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成员相互介绍自己,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清楚。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指导表达。
4. 游戏互动(10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相互认识,增进友谊。
(2)教师观察幼儿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的新朋友》2. 内容: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名字),我喜欢(爱好)。
游戏规则:找朋友,相互认识,友好相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的新朋友,并介绍给爸爸妈妈。
2. 答案:幼儿画出新朋友的样子,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新朋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游戏互动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学会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介绍自己,提高了幼儿的表达沟通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仍存在害羞、不敢表达的情况,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多鼓励。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我的新朋友”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进一步表达对新朋友的喜爱,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和动手能力。
2024年小班语言教案我的新朋友

2024年小班语言教案我的新朋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语言》教材第二册第五章《认识新朋友》。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通过自我介绍认识新朋友,学习使用礼貌用语,掌握简单的对话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大胆地自我介绍,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流。
2. 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说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进行简单的对话。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大胆地自我介绍,与人友好交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书、卡片、挂图、玩具等。
学具:小卡片、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小兔子的新朋友》引起孩子们对新朋友的兴趣。
邀请孩子们分享他们与新朋友相识的经历。
2. 自我介绍与交流(10分钟)老师示范自我介绍,引导孩子们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孩子们分组进行自我介绍,互相交流,老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 例题讲解(10分钟)老师出示卡片,讲解如何用简单的句子进行自我介绍。
老师邀请几名孩子进行示范,引导其他孩子学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用学具制作自己的名片,写上名字和喜欢的颜色、食物等。
孩子们轮流介绍自己的名片,同伴之间进行交流。
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结识新朋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我的新朋友2. 板书内容:自我介绍、礼貌用语、简单对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自己的名片,与家人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结识新朋友。
2. 答案:孩子们完成的名片,角色扮演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交流中遇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孩子们参加户外活动,让他们在真实的社交环境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结识更多的新朋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进行简单的对话。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自我介绍与交流、例题讲解。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的新朋友》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的新朋友》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我和朋友》,详细内容包括《我的新朋友》故事导入,学习交朋友的礼貌用语,通过互动游戏和小组活动,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用礼貌的语言和动作与同伴交流。
2.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分享、合作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参与社交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礼貌用语主动与他人交流。
重点: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书《我的新朋友》,新朋友玩偶,礼貌用语卡片。
2. 学具:画纸、画笔,小组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故事《我的新朋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与新朋友交往的过程,讨论如何用礼貌的语言和动作与他人交流。
2. 实践活动(5分钟)让幼儿两人一组,扮演新朋友,运用礼貌用语进行自我介绍和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礼貌用语卡片,讲解如何用礼貌的语言向他人问候、求助、道谢等,让幼儿进行模仿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礼貌用语,主动与他人交流。
5. 小组活动(15分钟)分组进行“新朋友见面会”,让幼儿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礼貌用语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人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我的新朋友》3. 教学重点: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的新朋友请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和新朋友在一起玩耍的场景,注意运用礼貌用语。
答案示例:画中两个小朋友手拉手,笑容满面,背景有太阳、花草等元素,画面充满温馨氛围。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引导幼儿描述画面内容,鼓励他们运用礼貌用语。
幼儿园小班主题我的新朋友教案

篇一:我的朋友主题教案黄金幼儿班主题活动:我的朋友一、主题说明对孩子而言,交朋友是件令人激动的事。
在刚刚入园很多的孩子感到幼儿园很陌生,很孤单,我们尝试利用一些随机的、创设的情景与活动,来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喜欢上幼儿园。
让他们在各种交流、交往活动中体验交朋友的乐趣。
二、分题内容活动一:能干的我活动二:超级变变变活动三:魔术小手活动四:萤火虫找朋友活动五:好朋友活动六:快乐朋友活动七:找朋友三、活动设计:活动1能干的我活动目标:人是自己身体各个部位,说出它们的名称。
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活动的玩具娃娃。
活动过程:1. 出示玩具娃娃,引导幼儿兴趣。
“你们好!我的名字叫baby,我能和你们做朋友吗?”2. 引导幼儿观察,学说活动玩具娃娃的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a. 引导幼儿观察娃娃身体的各个部位,说出名称:头、身体、胳膊、手、腿、脚等。
b. 请幼儿边说边在身体上指出自己相应的部位。
3. 教师展示沿轮廓撕下娃娃图的方法,幼儿小心地从书上撕下娃娃图。
4. 玩“身体对对碰”游戏,如教师用手指自己的头:“我的头在这里,baby跟我碰碰头。
”用撕帖娃娃的头与自己的轻轻碰一碰。
幼儿拿自己的娃娃跟老师一起做游戏。
拓展活动:将身体各个部位的卡片配对工作投放在科学文化区中,供幼儿操作。
活动2 超级变变变活动目标:1. 尝试用身体变换创意的造型。
2. 体验游戏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家的图片。
活动过程:1. 游戏“超级变变变”导入:“你变、我变、大家变,超级变变变――你会用身体变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吗?”2. 请幼儿自由地尝试变一变,教师参与。
如:趴在地板上身体弯曲,游戏如小蛇;身体半蹲,双手手指张开弯曲,嘴巴张大如大老虎;双手出示两个手指放在头顶,双腿弯曲轻轻跳动如小兔等等。
3. 分组请幼儿展示,将自己的创意造型与大家分享。
4. 游戏“超级变变变小舞台”,请幼儿表演个人或各组的创意动作。
活动3 魔术小手活动目标:1. 尝试手印画的创作。
2024年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的新朋友》及教学反思(1)

2024年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的新朋友》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我和朋友在一起》,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我的新朋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在新环境中如何结交新朋友,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在新环境中结交新朋友的方法,学会主动与同伴交流、合作。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关爱同伴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主动与同伴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难点:引导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顺利结交新朋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书、图片、卡片、积木等。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新朋友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新环境和新朋友,激发他们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展示在不同场景下如何结交新朋友,让幼儿观察、思考,然后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组内用积木搭建一个共同的“家园”,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合作。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搭建“家园”过程中的感受,让他们认识到主动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5. 情景剧表演(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剧表演,让他们在角色扮演中学会结交新朋友。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主动交流、合作的意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新朋友》2. 板书内容:新环境:幼儿园、公园等新朋友:主动交流、合作情感:关爱、友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的新朋友,并描述你们在一起的活动。
2. 答案示例:画出一个小朋友,旁边写上:“这是我的新朋友,我们一起玩滑滑梯,一起画画,非常开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例题、实践等形式,让幼儿学会了如何在新环境中结交新朋友。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新朋友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新朋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认识新朋友》,详细内容包括: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述、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认识新朋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2. 培养幼儿主动与人交往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对友谊的认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主动与人交往。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新朋友的尊重和关爱,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书、玩具、互动游戏道具。
2. 学具:画纸、画笔、贴纸、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新朋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位小朋友是谁?你们想不想和他成为朋友?”(2)教师邀请一位幼儿扮演新朋友,让其他幼儿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并主动与“新朋友”握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我的新朋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如何用语言介绍自己,认识新朋友。
(2)教师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让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认识新朋友。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在交流过程中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一位新朋友。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的新朋友2. 重点内容:语言介绍自己主动与人交往尊重和关爱新朋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向家人介绍一位新朋友。
2. 答案示例:姓名:年龄:4岁性格:活泼开朗爱好:唱歌、跳舞最喜欢的朋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交流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主动与人交往。
2024年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新朋友》

2024年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新朋友》一、教学内容《我的新朋友》主题教学选自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和我的朋友》第二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认识新朋友,了解与朋友相处的礼貌原则,培养幼儿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朋友的含义,知道与朋友交往的基本礼貌原则。
2. 培养幼儿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与新朋友交往的礼貌原则,主动与人交往。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书、卡通人物道具、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卡通人物道具,创设一个“新朋友”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如何与这位新朋友相处。
2. 故事分享(5分钟)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与新朋友交往的注意事项,如:主动打招呼、分享玩具、互相帮助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新朋友交往。
6. 创意手工(10分钟)指导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制作友谊卡片,送给自己的新朋友。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新朋友》2. 内容:新朋友交往礼貌原则:1. 主动打招呼2. 分享玩具3. 互相帮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张友谊卡片,送给你的新朋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交友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交友活动。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加社区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锻炼交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5. 创意手工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选择幼儿熟悉的卡通人物,使幼儿更容易产生共鸣,增强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新朋友》小班主题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我的新朋友》小班主题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设计背景
一日,我正与孩子们在游戏时,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玩插片。
用插片自己拼出不同的形状,但自己并不能够很好的形容出自己所拼出的形状。
我之前的课上已经教孩子们认识过正方形,圆形,但并没有向孩子们介绍三角形的外观和特征,有的孩子依然会把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这三者的名称和特征搞混。
故而,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本堂课:《我的新朋友》以帮助孩子们复习巩固正方形和圆形,并认识三角形,进而对图形宝宝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的三角形的物品。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三角形的认知。
教学难点:会简单区分不同的形状。
活动准备
1、图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卡片若干,小三角形人手一个;
2、画有小三角形轮廓的图片人手一幅,油画棒人手一盒;
3、画有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场地一块,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数学王国里,来了许多的图形宝宝,看看都是谁啊?
教师依次出示图形宝宝:方方(正方形),圆圆(圆形),它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大家快来看看,它长什么样子?请幼儿自由发言,说出自己通过观察得
到的想法。
二、基本部分,请幼儿动手亲自操作,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1)师幼共同观察大三角形,引导幼儿通过点数的方式说出: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师幼共同念儿歌:“三角形,三条边,三条边上走一走;三角形,三个角,三个角上站一站”。
(2)描一描,画一画。
教师给每位幼儿一个三角形轮廓,让幼儿自己选择颜色为三角形涂色,巩固其对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三、结束部分,游戏:图形宝宝找家
教师在地上事先画一个圆圈,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请幼儿自选图形卡片,排好队,随着音乐逐个将手中拿的图形卡片放在其相应的“家”中。
四、延伸部分。
教师和幼儿一起用一张正方形彩纸,用对折的方法,折出许多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在把三角形剪下来,拼一拼,看能拼出什么图形。
教学反思
上完本堂课,我最大的感触就是:
1、课堂上应该把班上孩子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在课程导入环节,可能是自己的引导不够全面细致生动,所以孩子们普遍表现平静,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在回答问题时,只有个别孩子配合。
如果自己能够把开堂图形宝宝的出场设计的有新意一些,孩子就能跟上我的思路了。
2、没有及时的鼓励。
以为开堂孩子们的积极性不高,我又着急了,所以当孩子们回答完我的问题后,我明显表现出紧张了,甚至忘记给孩子们鼓励了。
原先,我的课程是有涉及鼓励的,结果一紧张,把这个环节忘记了。
3、各个环节线索清晰,但课程内容的连贯性不强,缺少有关联性的词语进行衔接。
4、授课环节我的口头语:“然后”在课堂中出现多次,今后必须要注意。
总体来说,需要改进的细节很多,平日里自己要多向右经验的同事们学习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在实践中多多加强练习和巩固,以期成为一个出色的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