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历年山东省济宁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
2013山东省济宁市历史中考题卷及答案

济宁市二0一三年初中学生学业考题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20分;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30分;共50分。
历史学科考题时间共6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题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每题选出解答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解答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解答。
3.答第Ⅱ卷时,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座号填写在第6页右侧,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考题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20分)1.能够通过右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②文景之治③蔡伦改进造纸术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2.我国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和注重对边疆的有效管理。
下列汉唐时期的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A.新疆B.西藏C.东北 D.台湾3.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
右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
它们是:①曲辕犁②直辕犁③水排④筒车⑤翻车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⑤4.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①《本草纲目》―李时珍②《天工开物》―宋应星③《三国演义》―罗贯中④《水浒传》―施耐庵⑤《红楼梦》―董其昌⑥《西游记》-吴承恩A. 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5.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 法。
右图反映的是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6.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叙述不准确的是 A .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B .解决了张国焘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C .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7.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顺序是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胜利 ③土地改革完成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8.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 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启发、鼓 励和警戒作用。
山东省济宁市(五四制)2014年历史中考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试卷类型A济宁市二0一四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
考试时间60分钟。
共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20分)1.识别历史人物,有助于了解历史。
右图人物是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景帝D.汉文帝2.我国历代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和注重对边疆的有效管理。
下列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A.西藏B.东北C.新疆 D.台湾3.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
它的作者是A.郦道元B.顾恺之C.贾思勰D.祖冲之4.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
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A.①③⑤ B.②③⑤C.②③⑥ D.②④⑤5.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右图反映的是A.西晋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B.东晋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C.隋朝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D.唐朝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6. 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机构设置,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
下列制度或机构出现的顺序是①行省制度②八股取士③科举制④驻藏大臣⑤台湾府A.③②①④⑤B.③①②⑤④C.③①②④⑤D.②③①④⑤7. 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
2014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历史试卷 第1页(共24页)历史试卷 第2页(共10页)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临沂市2014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 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A .黄帝B .禹C .汤D .纣2.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
通常认为,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A .春秋时期秦国B .春秋时期楚国C .战国时期秦国D .战国时期楚国3.右图中的“纪念园”位于湖南省耒阳市蔡子池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 级旅游风景区。
该纪念园的主题是 ( )A .纪念蔡伦改进造纸术B .纪念蔡伦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C .纪念造纸术发明过程D .纪念蔡伦被东汉政府封为“蔡侯”4.“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这次战争是( ) 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5.在海外,与华侨华人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词,恐怕就是“唐人街”了。
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在其他国家城市中“华人店铺”聚集的地区。
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①在海外有“唐人街” ②“唐人街”还有其他名称 ③华侨华人的居住区就是“唐人街” ④“唐人街”的名称来源与唐朝的强盛有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③④6.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A .寇准B .宋真宗C .宋高宗D .明太祖7.明朝的东厂厂公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有名的东厂掌印太监魏忠贤甚至有“九千岁”之称。
山东省济宁市初中学业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五四制)

☆绝密级试卷类型A济宁市二〇一一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20分;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30分;共5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3.答第Ⅱ卷时,将密封线内的工程填写清楚,并将座号填写在第6页右侧栏内。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1.今年3月,被誉为“中华第一鼎”的“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鼎建造的时代以及它内部的文字应该是A.商代,甲骨文 B.商代,金文C.西周,甲骨文 D.西周,金文2.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如右图模型。
它的作用是A.鼓风冶铁 B.灌溉C.纺织 D.运输3.下列关于曹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B.大败袁绍,统一北方C.与刘备、孙权在赤壁展开大战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4.右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下列关于它的表述错误的是A.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B.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C.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D.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5.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下列诗词中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忆昔》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⑤“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济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济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孔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春秋时期鲁国人B.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C. 著有《论语》D. 提倡“仁”的学说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A. 统一度量衡B. 修建长城C. 推行郡县制D. 废除分封制3. 唐朝时期,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 寻找建文帝B. 宣扬国威C. 贸易往来D. 寻求新航路5. 下列关于清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B.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C. 乾隆帝实行闭关锁国D. 道光帝废除科举制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________制度。
7.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他在位期间开创了“贞观之治”。
8. 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曾平定了________的叛乱。
9.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__。
10. 清朝乾隆帝时期,著名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有哪些?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推行郡县制;修建长城;实行严格的法律制度等。
12. 请简述唐朝盛世“贞观之治”的特点。
答:唐朝盛世“贞观之治”的特点包括: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发展,对外交流频繁;民族关系和谐,边疆安定。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阅读以下材料:“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分析这句话反映了科举制度的什么特点?答:这句话反映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特点。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得天下英雄都有机会进入朝廷,为国家服务。
14. 阅读以下材料:“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请分析这句话反映了唐朝的什么社会现象?答:这句话反映了唐朝开元盛世的社会现象。
2014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C.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标志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14·山东济南)1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 年至 1763 年的这些岁
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全球开始统一”始于( )A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启蒙思想 D.巴黎公社
A.民族团结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祖国统一 D.外交成就
(2014·山东济南)10.2013 年 6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美国,两国元首共同规划了
中美关系发展的新蓝图。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了中国,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
其意义在于( )C
A.共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2014·山东济南)12.拿破仑说:“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
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D
A.《权利法案》
B.《独立宜言》 C.《1787 年宪法》
D.《法典》
(2014·山东济南)13.2014 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00 周年,点燃这场大战的“火星”
加拿大的变速器+韩国的轮胎+20 多个国家的零部件”,这个公式反映了当今世界的( )A
A.经济全球化
B.政治多极化
C.经济信息化
D.经济高速化
(2014·山东济南)17.科技发明促进了 社会进步,也催生了许多新兴的职业。下列职业
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是( )D
A.火车司机
B.轮船司机
C.飞行员
D.网络工程师
D.雅尔塔会议
中考历史真题汇编:古代亚非文明(含解析)

中考历史真题汇编:古代亚非文明一、单选题1.(浙江省台州市·历年真题)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人类文明。
下列代表古代埃及文明的是()A. 阿拉伯数字B. 汉谟拉比法典C. 掷铁饼者D. 金字塔2.(青海省西宁市·历年真题)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每年定期泛滥,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这条长河哺育了()A. 古埃及文明B. 古巴比伦文明C. 中国文明D. 古印度文明3.(辽宁省阜新市·历年真题)古代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象征是()A. 金字塔B. 青铜器C. 种姓制度D. 《汉谟拉比法典》4.(湖南省株洲市·历年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代埃及的是()A. 金字塔B. 楔形文字C. 《汉谟拉比法典》D. 司母戊鼎5.(江苏省扬州市·历年真题)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纳美尔将他的统治权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上。
这表明古埃及()A. 初步实现统一B. 遭到外族入侵C. 文明未能延续D. 等级制度森严6.(湖南省张家界市·历年真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忍耐顺从”等词语。
这些词语来源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A. 基督教B. 佛教C. 道教D. 伊斯兰教7.(天津市·历年真题)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相比较,相同之处在于()A. 都诞生于1世纪左右B. 创始地点在亚洲C. 宣扬众生平等D. 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8.(贵州省贵阳市·历年真题)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明成果。
出现在这里,为人类留下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的文明古国是()A. 古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印度D. 中国9.(山东省济南市·历年真题)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2014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4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00分,考题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4·山东青岛)1.正在央视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讲述了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有滋有味地认知古老的东方国度。
关于食物的记忆,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一种记忆。
我们对米饭的记忆,最早可以追溯到()A.北京人B.河姆渡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014·山东青岛)2.范文澜、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十卷本)记载:“禹时生产力跃进,攻苗又大胜,使用多量的俘虏到生产方面,自然会加速奴隶主与奴隶两个阶级的形成。
”禹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014·山东青岛)3.2014年青岛世园会的会徽(下图)设计,核心图形符号采用了中国古老文字“艺”字的字体,突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材料中的这种“古老文字”,是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它是()A.金文B.大篆C.甲骨文D.小篆(2014·山东青岛)4.钱穆《国史大纲》记载:“然自秦以来,占梦、求仙之术,皆得为博士,犹在帝王所好。
及汉武听董仲舒议,罢黜百家,专立《五经》博士,于是博士性质,大见澄清。
”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A.太学B.京师同文馆C.京师大学堂D.北京大学(2014·山东青岛)5.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巾,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与中原族体和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
下图是“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王安石变法D.孝文帝改革(2014·山东青岛)6.贞观四年,皇帝欲重修乾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