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与决策网上作业答案
博弈与决策作业(答案)

三、请解释以下问题。
1.一些高级会所为什么采用会员制?答: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高级会所并不清楚消费者属于哪种类型的,而会员制则是一种信号显示和信息甄别的组织形式,其筛选机制能有效地显示会员信息,能有效地进行身份甄别,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3.你在搬家后想找一位新牙医,但你可能只想找至少好几月内都排不出时间的牙医,为什么?答:你最想找的牙医应该是能满足你的需求并能不断吸引新客户、保住回头客户的医生,而要约这种牙医为你治病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
但是那些客源迅速流失的水平糟糕的牙医则会有很多空闲的时间。
也就是说,那种你一预约就可以安排时间给你治疗的牙医可能就是你最不想要的医生。
3.医学科技发展了,为什么人工流产率反而上升了?答: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的避孕工具和药物以及人工流产技术让人们放松了道德层面的约束,降低了意外怀孕的担心,让人们性生活的意外成本大大地降低。
所以,人们在性生活时就会倾向于冒险,比如在性生活中倾向于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事后可以吃紧急避孕药,实在不行的话,大不了就是进行人工流产。
因此,现代医学医药技术的发展,助长了对性生活的冒险,也就提高了意外怀孕的机会,拉升了人工流产率。
4.作为企业老板,你会为全部员工配股还是仅为高层管理者配股?答:持股计划对高层管理者有效,是因为高层管理者人员少,每个经理人可以获得的股份就比较大,而他们对于公司的盈亏有着重要影响,足以激励其他们努力地为公司工作。
持股计划对普通员工低效或无效,是因为普通员工人员众多,难以避免地出现搭便车问题。
所以,应该对高层管理者配股,不应该为全部员工配股。
5.一些日本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那些字迹潦草的应聘者可能被优先录用,你觉得是为什么?答:这是一个信号博弈。
站在信号博弈的角度看,接受普通教育的人往往炫耀他们刻意写得工工整整的字迹,但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却常常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另外,字迹端正工整的人做事严谨刻板,缺乏进取心;而进取心强,创造性高的人对字迹往往不讲究,比较适合企业管理和产品开发工作。
国开电大博弈与决策(重庆)测验四参考答案

题目1.信息是博弈的筹码,掌握的信息越多,正确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2.“私人信息”的存在才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出现,就是指某些行为人拥有但另一些行为人不拥有的信息。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3.在法律上,当某人A授权某人B代表A从事某种活动时,就发生了“委托—代理”关系。
其中A是“代理人”,B是“委托人”。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4.在信息经济学中,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常被称为“委托人”,就是知情者;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则被称作“代理人”,就是不知情者。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5.博弈中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为减弱非对称信息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也可以采取某些办法,比如契约或者某种条件,区别不同类型的交易对象,这是信号甄别问题。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6.“柠檬市场”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首先提出。
对
错
【答案】:错。
国开电大博弈与决策(重庆)测验二参考答案

错
【答案】:对
题目19.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A.城市公共汽车
B.艺术博物馆
C.收费的高速公路
D.国防
【答案】:国防
题目20.纳什定理说明在任何一个有n个博弈方存在的有限博弈中,都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21.市场交易中普遍存在的讨价还价属于哪种博弈。()
A.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3.在博弈中如果某博弈方改变策略后得益增加则另一博弈方得益减少。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4.子博弈可以从一个多节点信息集开始。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5.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动的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对方行为后再选择行为,因此总是有利的。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6.策略式博弈,正确的说法是()
A.策略式博弈更容易求解
d.双方都独立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则双方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答案】:双方都独立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则双方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题目8.下列关于策略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A.一个局中人在原博弈中的策略和在子博弈中的策略是相同的
B.参与博弈的每一个局中人都有若干个策略
C.策略与行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策略是行动的规则,而不是行动本身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25.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
对
错
【答案】:对
B.策略式博弈无法刻划动态博弈
C.策略式博弈就是一个支付矩阵
D.策略式博弈无法表明行动顺序
【答案】:策略式博弈无法表明行动顺序
题目7.囚徒困境说明()
博弈决策难题20页文档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博弈决策难题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பைடு நூலகம்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蔡继明《微观经济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 博弈论与决策行为)

蔡继明《微观经济学(第2版)第10章博弈论与决策行为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解释下列基本概念:策略式博弈、扩展式博弈、策略、信息集、共同知识、纳什均衡、子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答:略。
2.判断正误(1)如果一个博弈中,每一个局中人都有一个上策的话,该博弈就一定会有一个上策均衡。
()【答案】√【解析】上策均衡是指完全由上策构成的策略组合就是上策均衡。
如果每一个局中人都有一个上策的话,那么上策均衡就会是每一个参与者的最优选择。
(2)在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中,三个和尚都不去挑水是一个囚徒困境。
()【答案】√【解析】囚徒困境模型就深刻揭示了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形,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这就是“困境”。
三个和尚在个人理性的前提下,都不去挑水,最终导致没水喝,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
(3)不是每一个博弈都有子博弈。
()【答案】×【解析】博弈中,子博弈是原博弈的一部分,它开始于原博弈的某个决策结,包括该决策结后的所有决策结和终点结并保持原博弈的信息及完整性。
所有的博弈都有子博弈。
(4)合作博弈就是博弈中出现合作行为的博弈。
()【答案】×【解析】合作博弈是研究人们达成合作时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即收益分配问题,而不是合作行为的博弈。
(5)下图中用虚线连接起来的两个节点属于同一个信息集。
()【答案】√【解析】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虚线连接起来的两个节点属于同一个信息集,表明对双方来说都是共同知识,也即都了解的信息。
3.田忌赛马的故事中,田忌所使用的策略是什么?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策略?他有没有上策?为什么?答:田忌赛马当中,田忌用自己的上等马去与对手的中等马比,自己的中等马与对手的下等马比,自己的下等马与对手的上等马比,结果是自己输一局赢两局。
博弈论课后习题答案

博弈论课后习题答案博弈论课后习题答案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和策略的学科,它涉及到多个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决策过程。
在博弈论的学习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加深对博弈论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下面是一些常见博弈论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两人囚徒困境博弈在囚徒困境博弈中,两个囚犯被关押在不同的牢房里,检察官给每人提供了一个选择:合作(合作供认)或背叛(沉默)。
如果两人都合作,那么每个人的刑期都会较短;如果两人都背叛,那么每个人的刑期都会较长;如果一个人合作而另一个人背叛,那么背叛的人将会获得较短的刑期,而合作的人将会获得较长的刑期。
答案:在囚徒困境博弈中,每个囚犯都会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根据博弈论的原理,无论对方选择什么,背叛都是最优策略。
因此,两人都会选择背叛,最终导致双方都获得较长的刑期。
2. 石头剪刀布博弈石头剪刀布是一种常见的博弈游戏,两个参与者同时出示石头、剪刀或布,根据两者的选择,结果会有不同的得分。
答案:在石头剪刀布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有三种选择,而且每种选择的胜负关系都不同。
根据博弈论的原理,最优策略是随机选择,使得对手无法预测自己的选择。
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手的获胜概率。
3. 拍卖博弈拍卖是一种常见的博弈形式,参与者通过竞价来争夺一个物品或服务。
在拍卖中,不同的拍卖规则和策略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答案:在拍卖博弈中,最常见的策略是以自己的估值为基准进行竞价。
如果一个参与者的估值高于其他参与者,那么他可以通过竞价来获得物品或服务。
然而,如果其他参与者也有较高的估值,那么竞价将会继续上升,直到只剩下一个竞价者。
在这种情况下,最高的竞价者将会获得物品或服务,但是他需要支付他的竞价。
4. 价格战博弈价格战是一种常见的博弈形式,不同的公司通过调整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
在价格战中,公司的利润和市场份额会受到价格策略的影响。
答案:在价格战博弈中,最优策略取决于对手的策略和市场需求。
wh博弈题及参考答案(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wh博弈题及参考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wh博弈题及参考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wh博弈题及参考答案的全部内容。
复习题与参考答案1、设定一个静态博弈模型必须确定哪几个方面?设定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必须确定哪几个方面?参考解答:设定一个静态博弈模型必须确定的方面包括:(1)博弈方,即博弈中进行决策并承担结果的参与者;(2)策略(空间),即博弈方选择的内容,可以是方向、取舍选择,也可以是连续的数量水平等;(3)得益或得益函数,即博弈方行为、策略选择的相应后果、结果,必须是数量或者能够折算成数量。
设定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必须确定的方面包括:(1)博弈方,即博弈中进行决策并承担结果的参与者与虚拟博弈方;(2)策略(空间),即博弈方选择的内容,可以是方向、取舍选择,也可以是连续的数量水平等;(3)得益或得益函数,即博弈方行为、策略选择的相应后果、结果,必须是数量或者能够折算成数量;(4)博弈次序,即博弈方行为、选择的先后次序或者重复次数等;(5)信息结构,即博弈方相互对其他博弈方行为或最终利益的了解程度;无论静态还是动态博弈模型,博弈方的行为逻辑和理性程度,即博弈方是依据个体理性还是集体理性行为,以及理性的程度等。
2、博弈有那些分类方法,有那些主要类型?参考解答:首先可根据博弈方的行为逻辑,是否允许存在有约束力协议,分为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两大类.其次可以根据博弈方的理性层次,分为完全理性博弈和有限理性博弈两大类,有限理性博弈就是进化博弈.第三是可以根据博弈过程博弈方行为是否同时分为静态博弈、动态博弈和重复博弈三大类。
电大作业 开放大学《博弈与绝策》形考任务3及答案

《博弈与绝策》形考任务3题目1斗鸡博弈描述的是两个强者在发生对抗冲突时,如何让自己占据优势,力争获得最大收益,确保损失最小。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博弈的均衡策略是(行动,等待),即大猪去踩踏板,小猪选择等待。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为使资源得到最有效配置,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本身是不愿意看见有人搭便车,但无论怎么设计游戏规则,都无法避免搭便车问题的产生。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猎鹿策略具有较大的风险,博弈结果不仅依赖于参与者之间的行为预期、还要依赖于博弈支付大小与策略的风险性大小。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我们参与大规模协调博弈时,我们选择某种产品仅考虑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功能因素。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只要是一个有限的次数的重复博弈,只要能够确定博弈存在最后一次,就和一次简单的囚徒困境博弈没有差别。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在重复博弈中,由于长期利益对短期行为的制约作用, 因此有一些在一次性博弈中不可行的威胁或诺言在重复博弈中会变为可信的,那么就会形成一种持续合作的态势。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KMRW声誉模型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9演化稳定策略说的是,如果均衡一旦得以形成,此后偏离均衡的运动就会受到自然选择的打击。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声誉模型表明,博弈参与者具有外生的合作倾向。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1冷酷策略是指参与人在开始时选择合作,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如果对方合作则继续合作,而如果对方一旦背叛,则永远选择背叛,永不合作。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2讨价还价是一个非零和博弈,即博弈的当事人的利益是对立的,任何一个人效用的增加会损害其他一个人的利益。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3讨价还价由哈佛大学教授谢林在发表得经典著作《冲突的战略》中提出。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4讨价还价的过程总是需要成本,经济学称为“机会成本”。
正确的答案是“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弈与决策网上作业答案第一次作业答案1.博弈当中通常包括下面的内容,除了(支付)。
2.博弈论中,局中人从一个博弈中得到的结果常被称为(损益)3.一个博弈中,直接决定局中人损益的因素是(策略组合)4.下列关于策略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一个局中人在原博弈中的策略和在子博弈中的策略是相同的)5.囚徒困境说明(双方都独立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则双方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6.在具有占优策略均衡的囚徒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都会坦白)7.策略式博弈,正确的说法是(策略式博弈无法表明行动顺序)8.市场交易中普遍存在的讨价还价属于哪种博弈。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9.公共物品的特征是(不用购买就可消费)10.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国防)11.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V12.在一个博弈中只可能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X13.在博弈中知道越多的一方越有利。
X14.在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博弈双方能获得的最好结果。
X15.在博弈中如果某博弈方改变策略后得益增加则另一博弈方得益减少。
X16.纳什均衡即任一博弈方单独改变策略都只能得到更小利益的策略组合。
V17.囚徒困境说明个人的理想选择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想选择。
V18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
X19.纳什定理说明在任何一个有n个博弈方存在的有限博弈中,都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V20.根据参与人行动的是否同步来区分,博弈可以划分为静态博弈(static game)和动态博弈(dynamic game)。
V21.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动的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对方行为后再选择行为,因此总是有利的。
X22.子博弈可以从一个多节点信息集开始。
X23.公共物品实际上就是公用的物品。
X24.公共物品的存在说明了依靠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X25.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普遍存在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只是混合纳什均衡的一种特例。
V第二次作业答案1.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
V2.市场交易中普遍存在的讨价还价属于哪种博弈。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3.一个博弈中,直接决定局中人损益的因素是(策略组合)4.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
X5.在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博弈双方能获得的最好结果。
X6.在博弈中如果某博弈方改变策略后得益增加则另一博弈方得益减少。
X7.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动的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对方行为后再选择行为,因此总是有利的。
X8.囚徒困境说明(双方都独立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则双方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9.公共物品实际上就是公用的物品。
X10.在博弈中知道越多的一方越有利。
X11.在具有占优策略均衡的囚徒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都会坦白)12.囚徒困境说明个人的理想选择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想选择。
V13.博弈当中通常包括下面的内容,除了(支付)。
14.纳什定理说明在任何一个有n个博弈方存在的有限博弈中,都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V15.子博弈可以从一个多节点信息集开始。
X16.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普遍存在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只是混合纳什均衡的一种特例。
V17.根据参与人行动的是否同步来区分,博弈可以划分为静态博弈(static game)和动态博弈(dynamic game)。
V18.公共物品的存在说明了依靠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X19.策略式博弈,正确的说法是(策略式博弈无法表明行动顺序)20.公共物品的特征是(不用购买就可消费)21.博弈论中,局中人从一个博弈中得到的结果常被称为(损益)22.纳什均衡即任一博弈方单独改变策略都只能得到更小利益的策略组合。
V23.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国防)24.在一个博弈中只可能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X25.下列关于策略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一个局中人在原博弈中的策略和在子博弈中的策略是相同的)第三作业答案1.斗鸡博弈描述的是两个强者在发生对抗冲突时,如何让自己占据优势,力争获得最大收益,确保损失最小。
V2.博弈的均衡策略是(行动,等待),即大猪去踩踏板,小猪选择等待。
V3.为使资源得到最有效配置,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本身是不愿意看见有人搭便车,但无论怎么设计游戏规则,都无法避免搭便车问题的产生。
X4.猎鹿策略具有较大的风险,博弈结果不仅依赖于参与者之间的行为预期、还要依赖于博弈支付大小与策略的风险性大小。
V5.我们参与大规模协调博弈时,我们选择某种产品仅考虑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功能因素。
X6.只要是一个有限的次数的重复博弈,只要能够确定博弈存在最后一次,就和一次简单的囚徒困境博弈没有差别。
V7..在重复博弈中,由于长期利益对短期行为的制约作用, 因此有一些在一次性博弈中不可行的威胁或诺言在重复博弈中会变为可信的,那么就会形成一种持续合作的态势。
X8.KMRW声誉模型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
X9.演化稳定策略说的是,如果均衡一旦得以形成,此后偏离均衡的运动就会受到自然选择的打击。
V10.声誉模型表明,博弈参与者具有外生的合作倾向。
X11.冷酷策略是指参与人在开始时选择合作,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如果对方合作则继续合作,而如果对方一旦背叛,则永远选择背叛,永不合作。
V12.讨价还价是一个非零和博弈,即博弈的当事人的利益是对立的,任何一个人效用的增加会损害其他一个人的利益。
V13.讨价还价由哈佛大学教授谢林在发表得经典著作《冲突的战略》中提出。
V14.讨价还价的过程总是需要成本,经济学称为“机会成本”。
X15.霍特林模型分析的是,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厂商一般首先考虑的是位置选择问题。
X16.重复博弈指就是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许多次,其中的每次博弈称为“阶段博弈”。
V17.在最后通牒式博弈中,当博弈是双数阶段时,先报价者具有“先动优势”X18.在鹰鸽博弈中,选址鹰策略更好,因为凶悍霸道总是可以击败对手。
X19.选址博弈的结果是A和B两个快餐店从分别布局在这条城际公路上距离甲和乙两座城市1/4处逐渐移动到都布点在甲和乙两座城市的中点附近。
V20.边缘政策(Brinksmanship)博弈是一种将博弈参与者和其他对手置于灾难发生的可能性逐步增大的风险中的一种战略,灾难结果实际上发生与否在发出威胁一方的控制之中。
X21.一个企业采取的行为与另一个企业在前一阶段采取的行为一致,这种策略是一种(一报还一报策略)。
22.市场交易中的讨价还价,属于那种博弈(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23.影响重复博弈均衡结果的主要因素是(博弈重复的次数)24.以下那种博弈不属于协调博弈的内容(鹰鸽博弈)25.下列关于重复博弈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重复博弈又称为序贯博弈)第四次作业答案1.信息是博弈的筹码,掌握的信息越多,正确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
V2.在法律上,当某人A授权某人B代表A从事某种活动时,就发生了“委托—代理”关系。
其中A是“代理人”,B是“委托人”。
V3.在信息经济学中,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常被称为“委托人”,就是知情者;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则被称作“代理人”,就是不知情者。
X4.博弈中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为减弱非对称信息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也可以采取某些办法,比如契约或者某种条件,区别不同类型的交易对象,这是信号甄别问题。
X5.博弈中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为减弱非对称信息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也可以采取某些办法,比如契约或者某种条件,区别不同类型的交易对象,这是信号甄别问题。
V6.“柠檬市场”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首先提出。
X7经济社会中,仅存在单一的“委托——代理”关系。
X8.摊主在西瓜上划一个三角形口子很好的解释了信号显示理论。
V9.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代理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委托人的行动。
V10.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道德风险问题,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逆向选择的问题。
X11.要让代理人为委托人努力地工作,就必须在委托人给定的合同下满足“保留效用”和“个人理性约束”两个约束。
V12.对于博弈参与各方而言,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某一方是委托人、某一方是代理人,而是要具体分析他们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属性。
V13.对于普通基层员工,最好的激励方式是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X14.委托人提供一个合约,让代理人在努力工作时所获得的收益大于不努力工作时的收益,这就是激励相容约束。
V15.“保留效用”一般发生在“委托——代理”关系建立之后。
X16.在现实生活中,企业付给我们工资主要是因为我们付出了等量的劳动。
X17.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问题由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提出。
X18.逆向选择问题、信号显示或信号传递问题、信号筛选或信息甄别问题、道德风险问题都属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容。
V19.弹性的薪酬制度可以很好的避免搭便车问题。
V20.在不考虑风险的前提下,根据员工的业绩来支付薪酬,可以起到激励作用。
V21.在一般产品销售市场上,以下种原因导致了逆向选择。
( 私人信息 )22.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提出者不包括以下哪位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23.如果这批求职者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能力而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不知道,从而使得企业以平均工资待遇招聘员工,那么就会让低能力的人留下来,这就是( 逆向选择 )问题。
24.如果一家企业对员工进行了专门的培训,通过素质评估,大致知道了该员工的能力大小,但是不知道他在工作时的努力水平,这就属于(道德风险)问题。
25.如果一个企业设定了一系列岗位应聘条件,求职者根据这些条件,并针对自己的能力大小判断自己是否符合岗位要求,这就属于(信号筛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