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的北平ppt
合集下载
动人的北平 PPT课件29

•
18、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
19、如果你真的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பைடு நூலகம்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
20、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21、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
22、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轻言放弃。
下了;伤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过的,抚平了。
•
3、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
•
4、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
5、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
•
•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留下的蹒跚脚印。
•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
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院落、院内陈设、院内的树木、院里种植的蔬菜)
• 第13段,细说北平建筑布局(以紫禁城为中心,
写了城墙、亭台、中轴路、鼓楼)
• 第7段,“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受
了传统的特别训练。” (饭馆的历史、招牌、堂倌) 热情、亲切
• 第8段“北平是清静的,……柿就是柿” (居民
院落、院内陈设、院内的树木、院里种植的蔬菜)
•
动人的北平ppt实用课件29

林语堂(1895-1976),文学家。 原名和乐,改名玉堂、语堂,福建龙溪 (今漳州)人。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 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 年秋赴 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 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 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 务长和英文系主任。支持爱国学生运动.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宜居
• 第13段,细说北平建筑布局(以紫禁城为中心,
写了城墙、亭台、中轴路、鼓楼)
如数家珍
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自豪、喜爱之情的真实表露
为什么在当时千万人眼中在寻常不过的北平城市和 百姓生活,在本文中就变得如此美丽动人呢?
• 当时当地的社会确有美丽动人之所在 • 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最平常的物、最平常的事
动人的北平ppt课件5 人教课标版

文章结构
一(1-10) 北平的特点和城市景象
二(11-22) 北平是理想居住城市的理由
北平是理想居住城市的理由
• 城市布局合理宽阔。 • 生活方式“舒适可爱”。 •象 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 平民百姓形象和生活景象 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
状难写之景于独特视角
立片言居要于一篇开端
“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 老成的品格。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 有不同的品格,有的卑污狭隘,好气 多疑;有的宽怀大量,豪爽大观。北 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它包容 着新旧两派,但它本身并不稍为之动 摇。”
林语堂文字动人
不仅在于写出了 身居北平所见景象, 还道出了一种情怀、 情调、情韵。
•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 藉之得畅茂。
•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个人眼从未 见过的珠玉之城。
•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它有宫殿…… • 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 •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 •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
含不尽情意于细节之中
• “在那里已经住了十年以后,你偶 然会在小路上发现一个驼背的老人, 后悔没有早日遇见他;或是一个可爱 的老画家,露着大肚子坐在槐树下的 竹椅上用芭蕉扇摇风乘凉梦想他过去 的日子;或是一个踢毽子的老人,他 能把毽子放在头顶上一点一点地移动 着,然后由背后掉下来时,平落在他 的鞋底;或是一个刀手;或是……”
比较探究—— 林语堂《动人的北平》 郁达夫《故都的秋》 老舍《想北平》
一(1-10) 北平的特点和城市景象
二(11-22) 北平是理想居住城市的理由
北平是理想居住城市的理由
• 城市布局合理宽阔。 • 生活方式“舒适可爱”。 •象 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 平民百姓形象和生活景象 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
状难写之景于独特视角
立片言居要于一篇开端
“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 老成的品格。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 有不同的品格,有的卑污狭隘,好气 多疑;有的宽怀大量,豪爽大观。北 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它包容 着新旧两派,但它本身并不稍为之动 摇。”
林语堂文字动人
不仅在于写出了 身居北平所见景象, 还道出了一种情怀、 情调、情韵。
•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 藉之得畅茂。
•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个人眼从未 见过的珠玉之城。
•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它有宫殿…… • 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 •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 •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
含不尽情意于细节之中
• “在那里已经住了十年以后,你偶 然会在小路上发现一个驼背的老人, 后悔没有早日遇见他;或是一个可爱 的老画家,露着大肚子坐在槐树下的 竹椅上用芭蕉扇摇风乘凉梦想他过去 的日子;或是一个踢毽子的老人,他 能把毽子放在头顶上一点一点地移动 着,然后由背后掉下来时,平落在他 的鞋底;或是一个刀手;或是……”
比较探究—— 林语堂《动人的北平》 郁达夫《故都的秋》 老舍《想北平》
动人的北平 PPT课件9

•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留下的蹒跚脚印。
•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
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下了;伤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过的,抚平了。
•
3、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
•
4、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
5、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
•
•
3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
•
32、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
33、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动人的北平
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散文家、
小说家、学者。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 1935年创办《宇宙风》,成为论语派 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 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
杂文:《剪拂集》《大荒集》《我的 话》等. 他是一个传统文化故土和西方文化新 壤混合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
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
8、有些人,因为陪你走的时间长了,你便淡然了,其实是他们给你撑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些人,分开了,就忘了吧,残缺是一种大美。
动人的北平_ppt

读课文:
林语堂写了北平的哪些人和事,写 了北平的哪些动人之处呢?找出文 中概括性很强的句子。
【划出段落中的中心句】
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 种老成的品格(1段)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4段)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6段)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7段) 北平是清静的,每家都有一个院落(8段)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9段)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与新的色彩,都具有 历史典故(10段) 北平是理想的居住城市(11段)
北平的动人之处
A、自然风光动人 B、城市景象动人(珠玉之城) C、寻常街巷院落风光动人 D、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活景象动人。 E、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包括新旧共融的 文化气息)动人 。
详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文章的第一段写北平的什么特点?它在文章 中有什么作用?
特点:老成、豪爽、 宽大、包容。 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段,概括介 绍了北平的特点,具有总领全文 内容的作用。
“翻译”事件
鲁迅曾写信劝告林语堂不要搞这些小品了, 多翻点英文名著才是正途。林语堂回信,“等 老了再说”。 时过一年多,鲁迅给曹聚仁写信,提到了这 件事:“这时我才悟到我的意见,在语堂看来 是暮气。”林语堂听说后.无奈地解释道: “我的翻译工作要在老年才做。因为我中年时 有意思把中文作品译成英文……现在我说四十 译中文,五十译英史,这是我工作时期的安排, 哪有什么你老了,只能翻译的嘲笑意思呢?”
提倡幽默、闲适、性 灵。
主张“以自我为中心, 以闲适为笔调”,采 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 自由主义立场。
结婚时,当着众宾客的面,林语堂拿出婚书, 对新婚的妻子说:“婚书只有在离婚的时候才 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我把它烧了!”举座 哗然。 林语堂在杭州玉泉购买一铜雀瓦,付款后对摊 主说这是假的。摊主严词诘问:“你为什么要 买假古董?”林则回答:“我就是专门收藏假 古董的。”
动人的北平.ppt

北平是理想的居住城市
9
试着概括“ 试着概括“北平成为理想 的居住城市”的三个原因。 的居住城市”的三个原因。
道路极其宽阔; 道路极其宽阔; 生活“舒适可爱” 生活“舒适可爱”; 老百姓善良、淳朴。 老百姓善良、淳朴。
10
11
其二) 《菩萨蛮 》 (其二)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 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 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 听雨眠。 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河北省 万全中学 周华
1
诵读名句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 舒婷《神女峰》 舒婷《神女峰》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顾城《一代人》 顾城《一代人》
2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 取材十分广泛自由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 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 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 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 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 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 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 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 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 主题(情绪、意蕴、 必须明确而集中, 的主题(情绪、意蕴、)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 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 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 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3
21
22
动人的北平ppt3 人教课标版

第二、生活“舒适可爱”
第三、老百姓善良、淳朴
作者对北平的动人之处做了许多细致入 微的描写刻画,能否找几处,细细品位 一下,在看似琐屑的细节后面,体现出 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第7段,“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 园……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
饭馆的历史、招牌、堂倌 看出氛围浓,北平特有的热情、亲切跃然纸上
1966年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年在香港逝世。
主要作品集
长篇小说—— 《京华烟云》(用英文写成)续集《风声鹤唳》
另有《红牡丹》《朱门》等
杂文集—— 《剪拂集》 《大荒集》 《幽默小品集》等
整体感知
读出这篇散文的“神”是?
文章第一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 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特点 老成、豪爽、宽大、包容、守旧融新
作用
是全文的总起段,概括介绍了北平 的特点,具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第二三段写了北平什么特点?又是如何写? 写出北平新与旧、雅与俗共存的特点。 体现了北平包容新旧、宽怀大量。
例子:“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
—— 郁达夫《故都的秋 》
பைடு நூலகம் 北平
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
著名学者、文学家。福建 龙溪人。1912年入上海圣 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 大学任教。1919 年秋赴美 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 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 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 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 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 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支 持爱国学生运动。
作者对古老而时新的北平城和北平古都文化
爱之深,感之切
围绕着北平的“品格”——老成、豪爽、 包容、守旧融新(宏伟、开阔、包容、 舒适、平易)来写,精神上聚得拢。
第三、老百姓善良、淳朴
作者对北平的动人之处做了许多细致入 微的描写刻画,能否找几处,细细品位 一下,在看似琐屑的细节后面,体现出 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第7段,“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 园……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
饭馆的历史、招牌、堂倌 看出氛围浓,北平特有的热情、亲切跃然纸上
1966年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年在香港逝世。
主要作品集
长篇小说—— 《京华烟云》(用英文写成)续集《风声鹤唳》
另有《红牡丹》《朱门》等
杂文集—— 《剪拂集》 《大荒集》 《幽默小品集》等
整体感知
读出这篇散文的“神”是?
文章第一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 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特点 老成、豪爽、宽大、包容、守旧融新
作用
是全文的总起段,概括介绍了北平 的特点,具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第二三段写了北平什么特点?又是如何写? 写出北平新与旧、雅与俗共存的特点。 体现了北平包容新旧、宽怀大量。
例子:“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
—— 郁达夫《故都的秋 》
பைடு நூலகம் 北平
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
著名学者、文学家。福建 龙溪人。1912年入上海圣 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 大学任教。1919 年秋赴美 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 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 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 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 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 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支 持爱国学生运动。
作者对古老而时新的北平城和北平古都文化
爱之深,感之切
围绕着北平的“品格”——老成、豪爽、 包容、守旧融新(宏伟、开阔、包容、 舒适、平易)来写,精神上聚得拢。
动人的北平 PPT课件

福建龙溪人。散文家、小说家、学 者。
•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 国任教。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 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1932年主编《论语》半 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 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成为 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 吾民》、《京华烟云》、杂文:《剪拂集》《大荒集》 《我的话》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 朗读课文
字词
• 魁梧 狭隘
• kuí·wú xiá`ài • 堂倌 墙垣 • guān yuán • 褴褛lán lǚ
老妪 媲美
yù pì 画舫 街衢 fǎng qú
杉树 shān 嗜好 shì
• 作奸犯科zuò jiān fàn kē • 奸:坏事;科: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归纳总结一下北平“动人”之处
文章描写北平的“动人”采取什么样的视 角呢?
• 全景式的描写涵盖与小景小物的尽情 刻画
• 总与分的结合 • 大与小的结合 • 粗与精的结合
文章看似很“散”,它是怎样的整合起 来的呢?
“翻译”事件
• 鲁迅曾写信劝告林语堂不要搞这些小品了,多翻 点英文名著才是正途。林语堂回信,“等老了再 说”。
• 时过一年多,鲁迅给曹聚仁写信,提到了这件事: “这时我才悟到我的意见,在语堂看来是暮气。” 林语堂听说后.无奈地解释道:“我的翻译工作 要在老年才做。因为我中年时有意思把中文作品 译成英文……现在我说四十译中文,五十译英史, 这是我工作时期的安排,哪有什么你老了,只能 翻译的嘲笑意思呢?”
• 好友的故去让林语堂悲痛欲绝.更让人难过的是,他和 鲁迅又产生了误会。6月20口,举行杨杏佛的入殓仪式。 林语堂正在被严密监控,出不得门。鲁迅去后没见到语 堂,很生气,“这种时候就看出人来了,林语堂就没有 去,其实,他去送殓又有什么危险!”
•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 国任教。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 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1932年主编《论语》半 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 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成为 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 吾民》、《京华烟云》、杂文:《剪拂集》《大荒集》 《我的话》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 朗读课文
字词
• 魁梧 狭隘
• kuí·wú xiá`ài • 堂倌 墙垣 • guān yuán • 褴褛lán lǚ
老妪 媲美
yù pì 画舫 街衢 fǎng qú
杉树 shān 嗜好 shì
• 作奸犯科zuò jiān fàn kē • 奸:坏事;科: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归纳总结一下北平“动人”之处
文章描写北平的“动人”采取什么样的视 角呢?
• 全景式的描写涵盖与小景小物的尽情 刻画
• 总与分的结合 • 大与小的结合 • 粗与精的结合
文章看似很“散”,它是怎样的整合起 来的呢?
“翻译”事件
• 鲁迅曾写信劝告林语堂不要搞这些小品了,多翻 点英文名著才是正途。林语堂回信,“等老了再 说”。
• 时过一年多,鲁迅给曹聚仁写信,提到了这件事: “这时我才悟到我的意见,在语堂看来是暮气。” 林语堂听说后.无奈地解释道:“我的翻译工作 要在老年才做。因为我中年时有意思把中文作品 译成英文……现在我说四十译中文,五十译英史, 这是我工作时期的安排,哪有什么你老了,只能 翻译的嘲笑意思呢?”
• 好友的故去让林语堂悲痛欲绝.更让人难过的是,他和 鲁迅又产生了误会。6月20口,举行杨杏佛的入殓仪式。 林语堂正在被严密监控,出不得门。鲁迅去后没见到语 堂,很生气,“这种时候就看出人来了,林语堂就没有 去,其实,他去送殓又有什么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 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 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 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 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自20世纪20年代起,林语堂和中国新文学运动 旗手鲁迅一起,运用幽默手法开展反帝反封建的 政治、思想和文化斗争,在其中探索幽默理论, 并创造了基调高亢、语言诙谐、讽喻犀利的“语 丝体”散文,而林语堂本人也被称为“幽默大 师”。 主要代表作:《京华烟云》
课堂小结
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一种浓厚 的诗意。“散文语言中的诗意”: 像诗句一样的美,像诗句一样的 节奏感;像诗句一样的富有抒情 性。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欢迎下载!
朗读感知
感知文章内容,理清结构层次
(1)文章第一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 点,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第二、三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 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3)在第四段结尾,作者为什么说 “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 北平呢”? (4)概括“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 市”的几个原因。
文章第一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 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形”指什么? “神”该怎样理解 散文最大特点?
散文阅读该怎样把握?
动人的北平
林语堂
代表北京的符号是什么?是曾经护卫着 古都的城墙?是纵横交织的胡同?还是老北 京人充满礼数的寒暄?逝去的永远逝去了, 留在心底的,只有缕缕淡淡的痛。一篇高考 作文命题《北京的符号》(2006),唤醒了多 少人尘封的记忆,勾起了多少人对古老北平 的憧憬和幻想。
他是一个传统文化故土和西方文
化新壤混合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
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kuí·wú xiá ài yù pì shān guān 魁梧 狭隘 老妪 媲美 杉树 堂倌 • yuán fǎng qú shì lán lǚ
墙垣 画舫 街衢 嗜好 褴 褛 作奸犯科 zuò jiān fàn kē (奸:坏事;科: 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
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 青等,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 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 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 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 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 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 《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 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 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 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 北平是清静的,每家都有一个院落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与新的色彩,都具有历史典故. 北平是理想的居住城市
神
故都北平的动人— 老成、豪爽、包容、 守旧容新
作者的情感—优 雅情怀
课堂小结 • 本文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描写了身居北平所
特点:老成、豪爽、宽大、 包容、守旧融新
作用:是全文的总起段,概 括介绍了北平的特点, 具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第二、三段写了北平什么特点?又是如何写? 体现了北平包容新旧、宽怀大量。
例子:“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 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
“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
“在高耸的背景饭店后面,一 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 的生活”
用对比手法,呈现北平特有的 各色共存的城市景象
:怎样理解第四段结尾“一个北平居民 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哪?
作者将北平比喻成“一株古木老树”
它“根脉深入地中”树干枝叶“藉之得畅茂”
把生活在此地的人比喻为“在它的树 荫下与肢躯上寄生的”“数百万的昆 虫”昆虫对于枝繁叶茂的大树实在是 难以看得全,认得清。同样,一个生 活在古老而深厚的北平的居民,是很 难将北平形容的全面而恰当的。
二是城市景象动人,这里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 无数建筑物,整个城市就像一座“珠玉之城”。
三是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 四是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活景象动人。 五是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包括新旧共融的文化 气息)动人。
2、文章看似“散”,它是怎样整合起来的呢?
初读本文确实会产生散而无序的感觉,好像 面面俱到,什么都说到了,可是又什么都没有 说充分。其实深思细察,会发现文章的一些内 在肌理,即组织成文的特殊方式。首先,它采 用总—分的结构方式,以第一段为全文总起, 提纲挈领,统领全篇,余下各段是第一段的展 开分述;其次,文章围绕北平的“性格”──老 成、豪爽、包容、守旧融新等来写,尽管撒得 开,但在精神上聚得拢,这正好体现散文形散 神聚的特点。
这样说是为了突出北平历史古老、 内涵丰富的特点
试着概括“北平成为理想的居 住城市”的几个原因
第一、建筑华贵、雅适, 道路极其宽阔。
第二、生活“舒适可爱”, 安详,自由自在。
第三、老百姓善良、淳朴, 人人得到满足。
问题探究
作者眼中的北平究竟有什 么“动人”之处?
一是自然风光动人;在作者看来,古老而时新 的北平无处不动人。你看:“……面前就是西山, 景色迷人,可以数月忘返。”可见作者极其沉醉于 故都的自然风光。
见景象,还在于写出了一种情怀、情调、情 韵。作者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故土与西方文化 新壤混合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具有多方面 的优雅情怀,表现在文章中即有对本国历史 的崇敬、对故都文化的热爱、对故都包容新 旧事物的喜悦、对故都平民百姓的亲和。可 见他既不是一个全然保守的仕人,又不是一 个全然革新的新人,而是一个保持中和的、 包容的态度倾向的文化人。从他细数故都风 物时那么沉醉的情态看,他的故国故都故土 的情感更加凝重、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