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经典广告分析
可口可乐广告赏析

1.定位明确,可口可乐公司这个广告的针对人群是中国人,在广告中,他融入了中国的文化元素,把中国的价值观也代入进来,亲情,团圆之类的。
而且在春节期间放映,也更加容易让大众接受。
这也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2.名人效应,可口可乐通过让刘翔作为自己品牌的代言人出现在广告中,利用他的影响力,来让大家认可本公司的产品。
当时刘翔在中国乃至现在,也是颇具影响力的。
通过他的良好形象,让更多的人认可自己的产品。
3.情感需要,在赛道的失利已是不争的事实,父亲将这失利简单化鼓励了他,让他向前看。
可以看出,父亲在他的运动生涯中很重要,这也可以与观众产生共鸣,想想自己的家人。
同时,新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要和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顶顶顶,可口可乐也利用了这一个针对于中国大众的传统习俗,巧妙的将自己的品牌与其联系在一起,既表现出来亲情,又把自己的品牌借由这种亲情让更多人感动并接受。
4.“你想与谁分享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这一句话,也是很能触动观众的心情。
在看到这句话是,心里肯定都有一个你想与之分享的人,这又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经典广告案例分析

经典广告案例分析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
经典的广告案例不仅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对几个经典广告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功之处以及背后的策略。
一、可口可乐 "开心共享"广告可口可乐的广告一直以来都以积极向上、快乐的形象示人。
其中最经典的案例之一就是“开心共享”系列广告。
该系列广告以欢乐、友情和快乐为主题,通过展示人们在喝可口可乐时的快乐场景,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这些广告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画面,引发观众的共鸣,让人们在观看广告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
这个广告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利用了情感共鸣和品牌价值观的传达。
通过展示人们在喝可口可乐时的快乐场景,广告创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让观众对品牌产生了认同感和好感。
同时,广告中展示的友情和快乐也与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观相契合,进一步强化了品牌形象。
二、苹果 "1984" 广告苹果的 "1984" 广告是广告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个广告以乔布斯领导的苹果公司将推出的个人电脑Macintosh为背景,通过一场独特的表演来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苹果的产品将改变世界,打破传统。
这个广告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独特的创意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广告中的表演场景充满了未来感和科技感,引人入胜。
而广告的主题“打破传统”也与苹果一直以来的品牌形象相契合,进一步强化了品牌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三、宝洁 "奥运会" 广告宝洁公司在奥运会期间推出的一系列广告也是广告界的经典之作。
这些广告以奥运会为背景,通过展示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奋斗故事,传达了宝洁品牌的价值观和品质。
这个广告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与时俱进的创意和品牌价值观的传达。
宝洁公司将奥运会作为广告的背景,不仅与品牌形象相契合,还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而广告中展示的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奋斗故事也与宝洁的品牌价值观相契合,进一步强化了品牌形象。
可口可乐经典广告分析

可口可乐经典广告分析可口可乐位居全球100个最具价值品牌的榜首。
可口可乐多有产品系列占全球销售量的44%,占中国市场销售量的50%以上。
可口可乐的前任老板伍德拉夫有一句名言:"可口可乐99.61%是碳酸、糖浆和水。
如果不进行广告宣传,那还有谁会喝它呢﹖一瓶水可以卖一个世纪之久,足见它广告创意的精彩。
一种产品,有多方面的观察侧面,然而哪一方面最能打动消费者呢?不是强制性的告诉消费者“你应该做什么,选择什么?”而是赞同他的看法“没错!你的做法,你的选择是正确的!”这就是说广告要符合人的心智,而不改变人心智的本身。
最近如火如荼的QQ与360大战,QQ就是强制消费者做什么,而失去了口碑。
然而可口可乐在这一方面就做的非常好,根据各产品的特性和具体大环境的特点进行广告定位,从而在竞争中保持地位和优势。
下面对在中国2010年新春期间播出的“经典可口可乐”广告进行分析。
2010年可口可乐公司秉着本土化策略和积极选择华人新生代偶像做形象代言人的宗旨,出现了由飞轮海主演的,以“你想与谁分享——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
”为主题的广告。
该新年广告定位依旧放在在感性之上,针对年轻人和年轻网友展开了又一轮情感和思想包围。
1、广告阐述:在不同地方的四位飞轮海成员在12点钟声敲响的一刻,全部坐在电脑前,通过视频,拿着可口可乐相互庆祝,干杯。
并强调这是“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
”随后,对受众进行提问“你想与谁分享——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既是自问自答,又是对受众的邀请和鼓动。
最后,呼吁快上icoke,全国齐分享。
二、感性定位分析:可口可乐的这则广告既有传统的手法,包括明星代言,气氛烘托,直抒胸臆,心里联想与暗示等手法,又尝试了网络互动交流的模式。
1.明星代言:可口可乐一贯采用无差异市场涵盖策略,目标客户显得比较广泛。
近来,可口可乐广告策略把受众集中到年轻人身上,广告画面以活力充沛的健康青年形象为主体。
据称,起用华人新生代偶像做宣传之后,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售增长了24%。
可口可乐广告分析

可口可乐电视广告
这是可口可乐针对春节投放的一则电视广告,“带
我回家,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广告中,体现的就是 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国籍国界,可口可乐都是你忠 实,真诚的朋友, 广告故事很好地抓住了中国人的情感特色:回家过 团圆年,故事虽然有些荒诞但是却是表达了人们心 中真实的愿望。整则广告不管是从内容还是形式都 非常本土化,运用了以下几种中国元素:代表过年 的饺子、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阿娇阿福、代表喜 庆的红色,整个背景音乐都很轻快,预示着故事的 大团圆结局,也迎合了人们盼望春节团圆的心态, 因此赢得了一致好评,一个外国的品牌能在每一个 细节上都做到如此本土化是很难能可贵的。
创爽奥运篇
鸟巢篇 说明:2008奥运年,热情洋溢 的中国红将欢乐传播至世界各地, 可口可乐的经典色彩在这一刻有 了全新的内涵与外延。凝聚创意 结晶的奥运会主赛场“鸟巢”、 刘翔、郭晶晶等奥运明星的酷爽 剪影、一张张欢笑的嘴和在彩虹 上冲浪的梦幻畅爽画面,在打开 瓶盖的那一瞬间,沸腾了整个世 界。
可口可乐体育广告分析
——张巧丽
作为饮料行业最有价值的品牌——可口可乐,
长期以来通过运用广告的视觉定位建立起了 系统、一致、有效、个性鲜明的品牌推广攻 势。经典可口可乐广告的视觉形象将包装的 视觉要素与广告策略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使 得可口可乐保有持久的朝气经典。 吸引着我 们每一个人。
可口可乐,不仅带给你激情四溢的口感体验,
畅爽人生:选择篇
说明:人生拥有太多选择——你可 以为名车、豪宅、令人羡慕的学历 和收入而奔波忙碌;也可以拥抱你 爱的人,去尽情欢笑,分享你的快 乐情怀。当然,更多的时刻,我们 会开启一瓶冰凉畅爽的可口可乐, 去选择“加油、活力、激情、乐趣、 爱、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将 所有的烦恼暂时抛到脑后吧!--- 从 现在起,畅爽开始。
广告学第一章案例:可口可乐的广告分析

• 1941 工作的活力 可口可乐属于—• 1942 只有可口可乐,才是可口可乐 永远只买最好的 • 1943 美国生活方式的世界性标志—-可口可乐 • 1945 充满友谊的生活 幸福的象征 • 1946 世界友谊俱乐部—只需5美分(价格) • 1946 yes • 1947 可口可乐的品质,是你永远信赖的朋友(情感) • 1948 哪里好客,哪里就有可乐 • 1949 可口可乐—-沿着公路走四方(情感) • 1950 口渴,同样追求品质
产品生命周期为循环再循环型态,历久弥坚.
18
• 劣势(Weakness)
• 组织庞大,控制不易。
•
消费者刻板印象-不健康饮料,因可乐内含有咖
啡因等成份,且易造成肥胖等健康问题。
•
主要消费族群(年轻族群)之产品认同感,略
逊於百事可乐。
•
桶装饮料通路遍布广泛,消费者最後所享用之
产品品质较难掌控(超过保存期限或变质等情形)。
3
可口可乐的广告发展历程
“要想提精神请留步”,“喝新鲜饮料,干新鲜事儿”, “喝可口可乐只需花五美分”,“Coca-Cola,一个全球性 的符号”,“真正清凉的饮料”,“可口可乐使你一帆风 顺”,“挡不住的诱惑”等等不同时期的广告主题,都针对 了当时青年消费者爱美、爱虚荣、好奇心强、追求欢乐等心 理趋势,通过文字、构图、曲调和媒介运用上的不断创新和 着力渲染,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与肯定。
28
• 1970 这才是真正的,这才是地道货 可口可乐真正令你心旷神怡 • 1971 我原拥有可乐的世界 • 1972 可口可乐—伴随美好时光 • 1975 俯瞰美国,看我们得到什么 • 1976 可乐加生活 • 1980 一杯可乐,一个微笑 • 1982 这就是可口可乐 • 1985 一踢;一击;可口可乐 • 1989 挡不住的感觉 • 1993 永远是可口可乐 • 1994 永远是可口可乐 • 1995 这是可口可乐 • 1996 这是可口可乐 • 现在coca-cola使用 要爽由自己~
可口可乐广告分析

可口可乐广告分析★广告背景:说到可口可乐,我们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可口,可乐!对,这就是这家公司想要告诉我们的。
作为一个采用的无差异市场涵盖策略,目标客户比较广泛的公司,可口可乐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此则广告是2006可口可乐公司年以圣诞节为背景所做的一个创意广告。
★广告设计:就以圣诞节的广告为例,广告整体简单、温馨而和谐,看完广告,观众都能很清晰的把握广告的意图,理解可口可乐既“可口”,也“可乐”。
整个广告分成两大部分,以圣诞老人喝可口可乐为分界。
前半部分表现了圣诞节前城市中弥漫着的种种冷淡,伴随着冷清的音乐,心烦意乱的在整顿商品的超市员工、忙于工作的超市老板、公园里寂寞的单身男女、垃圾桶边孤独而无助的可怜小狗……这一切,都在平安夜钟声响起之后改变了。
一位慈祥的圣诞老人出现,在他享受完可口可乐后,他就把可口可乐带给他的快乐都分享跟了众人(突出的体现在了四辆满载可口可乐的卡车出动上),在那之后,笑容便充斥在整个画面中,动听的音乐也随之响起,画面温馨而唯美。
最后,open happiness再一次点明了可口可乐的重点,就是“可口可乐”。
★创意表现:比起可口可乐公司其他的广告,这个广告就是为了抓住圣诞节而制作的,以突出圣诞节中有了可口可乐更加欢乐为核心的,和该公司为世界杯制作的广告类似。
由于无庸置疑购买可乐的人是以年轻人为主,虽然不排除有成年人甚至是老年人购买,但是年轻化的趋势是不会变的这一特点,广告也就主要是面向青少年而制作的,这也是为什么可口可乐广告中以卡通,以偶像明星为主,以流行音乐为背景的原因。
★互动性:可口可乐的广告,几乎所有的广告都是以歌声以舞蹈结束的,有可乐的地方必定有或欢乐或温馨的场景,就必定会有年轻人那灿烂的笑容。
这也是一种暗示,一种有可口可乐就有欢乐,有欢乐就要有可口可乐的暗示,虽然后面的命题不一定成立。
在现实中它做到了,有饭局我们年轻人一般都会点可口可乐,雪碧(可口可乐公司的其他产品)来喝,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其实只要是有吃有喝而又充满欢乐的地方一般都会有可口可乐的身影。
可口可乐广告分析

画面太平淡,--------不走寻常路! 视觉效果一般,不吸引人 主体表现不够清晰,太休闲化 趣味性不够
可口可乐广告分析
“可口可乐99.61%是碳酸、糖浆 和水。如果不进行广告宣传,那 还有谁会喝它呢?” ------伍德拉夫
在世界杯和欧洲杯等重大赛 事上,可口可乐充分利用赞助商的 权益,设计了许多独特的活动,吸 引公众的参与和关注。 (如2004年奥运会期间,可口 可乐的“刘翔版”广告掩盖了百 事可乐的光芒。)
急支糖浆广告分析
急支糖浆之猎豹篇.asf
故事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少女穿睡衣进森林,被 猎豹 追,为要急支糖浆。 相关性 :猎豹+急支糖浆=兽药? 震撼力、趣味性:有头无尾,奔跑的 猎豹→乖乖狗,美女与野兽的感觉没有 出来,没有走向常人所乞求的逻辑中。 创意上:比较平淡,太以药品的名称 与功能主治为主。 关键时刻一连播放三遍,让人烦恼。
96欧洲杯可口可乐广告
可口可乐与欧洲杯的结合: 球网、足球、球场、国旗、球 衣等等 广告主题清晰 ,目标准确, 逻辑合理。给人一种简单,又富 有创意,易懂,而又不缺乏趣味 的感觉,很具有趣味、震撼力 。
可口可乐广告本土化策略,与中 国文化的结合。可口可乐贺岁片选 择了典型的中国情境拍摄,运用对 联、木偶、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 通过贴春联、放烟花等民俗活动, 来表现中国浓厚的乡土味。可口可 乐俨然成了中国本地产品,而这种 乡土形象,确实达到了与中国消费 者沟通的效果。
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
• 美特斯邦威品牌整体 目标消费群定位在 18—25岁活力和时尚 的年轻人群,倡导自我 率真,有梦想,勇于接受 新事物的品牌形象, 带 给广大消费者富有活 力个性时尚的休闲服 饰。美特斯邦威的品 牌精髓为:不走寻常路!
可口可乐广告美学元素分析

可口可乐广告美学元素分析该广告是可口可乐以圣诞节为背景做的平面广告。
该广告整体简单、温馨以及和谐,看完广告,受众能很清晰的把握广告的意图,理解可口可乐既“可口”,也“可乐”。
画面中有坐在窗前桌子边的雪白大胡子的圣诞老人笑容满面地拿着一瓶可口可乐,还有桌子上四个小矮人忙碌且开心地装饰着圣诞节的玩具用品,它们组合在一起,使画面温馨而唯美。
这也是一种有可口可乐就有欢乐,有欢乐就要有可口可乐的暗示。
在现实生活中,有饭局年轻人一般都会点可口可乐,雪碧(可口可乐公司的其他产品)来喝,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其实只要是有吃有喝而又充满欢乐的地方一般都会有可口可乐的身影。
所以它是很成功的。
消费者在购买时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
这就决定了企业在进行宣传时必须先入为主,让消费者喜欢上自己的品牌,这也正是可口可乐所做的重点,因而在其广告中多数以感情诉求为主,以一种欢快的气氛为基调,让观众在看到广告就不知不觉的接受可口可乐的这种产品。
该平面广告比较富有工艺画的特点,颜色取向也较多采用暖色调,这与其努力推广的火热喜庆的理念是分不开的.可口可乐的标准色是红色系中偏冷的色彩,在兴奋活力之中有着高雅与庄严的心理感受。
红色不仅能吸引人的视线,同时还有着刺激食欲的特性,激发消费者对营养的需求和强身健体的渴望。
独一无二的经典可口可乐的红色使消费者可以一眼就将它找到。
这样的单纯红色形成一种集中的视觉力量,让消费者过目难忘。
可口可乐平面广告画面中不同比例的安排已构成独特、个性化的形象。
主色调为红色,商标在画面的左上角,主画面在中心位置,符合人们从上到下的阅读习惯。
主画面为欢快的圣诞老人形象,画面很丰富,多重色彩的变换也调节了画面气氛。
可口可乐以创造一个和谐、美好世界的公益形象和深入消费者的印象而达到销售的目的。
可口可乐,一个百年品牌演绎的营销神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口可乐经典广告分析
可口可乐位居全球100个最具价值品牌的榜首。
可口可乐多有产品系列占全球销售量的44%,占中国市场销售量的50%以上。
可口可乐的前任老板伍德拉夫有一句名言:"可口可乐99.61%是碳酸、糖浆和水。
如果不进行广告宣传,那还有谁会喝它呢﹖一瓶水可以卖一个世纪之久,足见它广告创意的精彩。
一种产品,有多方面的观察侧面,然而哪一方面最能打动消费者呢?不是强制性的告诉消费者“你应该做什么,选择什么?”而是赞同他的看法“没错!你的做法,你的选择是正确的!”这就是说广告要符合人的心智,而不改变人心智的本身。
最近如火如荼的QQ与360大战,QQ就是强制消费者做什么,而失去了口碑。
然而可口可乐在这一方面就做的非常好,根据各产品的特性和具体大环境的特点进行广告定位,从而在竞争中保持地位和优势。
下面对在中国2010年新春期间播出的“经典可口可乐”广告进行分析。
2010年可口可乐公司秉着本土化策略和积极选择华人新生代偶像做形象代言人的宗旨,出现了由飞轮海主演的,以“你想与谁分享——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
”为主题的广告。
该新年广告定位依旧放在在感性之上,针对年轻人和年轻网友展开了又一轮情感和思想包围。
一、广告阐述:
在不同地方的四位飞轮海成员在12点钟声敲响的一刻,全部坐在电脑前,通过视频,拿着可口可乐相互庆祝,干杯。
并强调这是“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
”随后,对受众进行提问“你想与谁分享——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既是自问自答,又是对受众的邀请和鼓动。
最后,呼吁快上icoke,全国齐分享。
二、感性定位分析:
可口可乐的这则广告既有传统的手法,包括明星代言,气氛烘托,直抒胸臆,心里联想与暗示等手法,又尝试了网络互动交流的模式。
1.明星代言:可口可乐一贯采用无差异市场涵盖策略,目标客户显得比较广泛。
近来,可口可乐广告策略把受众集中到年轻人身上,广告画面以活力充沛的健康青年形象为主体。
据称,起用华人新生代偶像做宣传之后,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售增长了24%。
此次选用的飞轮海团体,是近两年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乃至东南亚都备受瞩目和喜爱的偶像团体,其阳光、活力、亲切的邻家大男孩的形象符合“可口可乐”沉稳中不失时尚、活力与积极地品牌内在精神。
2.气氛烘托:在新春之际,选择一贯欢快、热闹、吉庆的风格,利用鞭炮、红包、年夜饭、福字等等元素从视觉和听觉上刺激受众心理,与特定时间范围内的大环境相吻合,使受众感到自然、真实,更是感受新年的一份喜庆。
3..直抒胸臆与心理暗示:直抒胸臆与心理暗示貌似是一对相左的表现方式,但很多时候往往是结合在一起,带来多层的感受,起到“一语双关”的作用。
飞轮海四位好兄弟以网络视频的方式互贺新年,手中拿着瓶装的经典可口可乐,在电脑屏幕前干杯,是对友情直接的表达,又是暗示互相牵挂的朋友们都会选择“可口可乐”。
紧接着,“这是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
”既是对限定条件下事实的阐述,又是在进行心理暗示——新年,第一瓶饮料要是“可口可乐”啊!“第一”的强调在人们的心中引起一种潜意识的反应,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面都有一种追求“第一”情节。
最后的语言是,“你想和谁分享,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快上i coke,全国齐分享。
”“谁”这个疑问词更会让我们的思维加速转动,是不是和我一样想起了许多好朋友呢?“全国齐分享”的诱惑力在于你可以在网络公开表达你的思念和祝福,这完全符合现代年轻人的表达方式。
4.网络互动:就在于最后让受众一起登陆i coke这个网站。
受众朋友们,”可口可乐”没有告诉你一定要喝可口可乐过新年啊,可口可乐只是公开地大方地询问你“你和谁一起分享可口可乐呢?”——很聪明的做法,没有强制,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诱惑。
因为你想成为最潮,最有人情味,最快乐阳光的人吗?来吧,来上I coke,来畅饮可口可乐吧。
总体来说,“经典可口可乐”2010年的新年广告不仅成功的推动了可口可乐公司“I coke”网站的建设,还为网民在饮品领域建立了独树一帜的社区,给网民以归属感,开辟了网民市场;同时,依旧以其本土化的感受方式传达了可口可乐的文化内涵。
074177120 史育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