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族

第三节 民族
第三节 民族

第三节民族

1. 下列民族中,人口均在500万以上的是()

A.回族、白族B.满族、彝族

C.蒙古族、傣族D.壮族、朝鲜族

2. 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是()

A.汉族B.蒙古族

C.回族D.苗族

3.我国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丰收节(如下图)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图T1-3-1

A.傣族B.蒙古族

C.高山族D.满族

4.[贵阳中考]下图是中国邮政2017年5月1日发行的我国某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纪念邮票,邮票中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图T1-3-2

A.西藏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集中分布

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分散分布

D.少数民族分布区没有汉族人居住

6.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图T1-3-3

(1)把少数民族送回家。把少数民族与其主要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正确连线。

(2)将图中数字与所在省级行政区简称连线。

①桂

②藏

③内蒙古

④宁

⑤新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满族、朝鲜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傣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汉族分布遍及全国,集中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地区。

(4)图中①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人口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500万;⑤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少数民族中喜欢演奏冬不拉的是____________。

(5)我国在少数民族集中的区域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详解详析

1.B[解析] 我国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2.C

3.C[解析] 丰收节是台湾原住民高山族的传统节日。

4.C[解析] 图中展示的有蒙古包、蒙古族服饰、马头琴等,由此判断邮票中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5.B

6.(1)连线略。

(2)①—内蒙古;②—宁;③—藏;④—桂;

⑤—新。

(3)东北西南西北东部和中部

(4)蒙古族大于哈萨克族

(5)民族区域自治

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排名

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人口排名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人口排名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10643万占全国人口的8.41%,比1990年的1523万增长了16.70%。 55个少数民族人口数分组(单位:万人) 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2个) 壮族1617.88 满族1068.23 人口在1000—50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7个) 回族981.68 苗族894.01 维吾尔族839.94 土家族802.81 彝族776.23 蒙古族581.39 藏族541.60 人口在500—10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9个) 布依族297.15 侗族296.03 瑶族263.74 朝鲜族192.38 白族185.81 哈尼族143.97 哈萨克族125.05 黎族124.78 傣族115.90 人口在100—5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4个) 畲族70.96 僳僳族63.49 仡佬族57.94 东乡族51.38 人口在50—1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13个) 拉祜族45.37 水族40.69 佤族39.66

纳西族30.88 羌族30.61 土族24.12 仫佬族20.74 锡伯族18.88 柯尔柯孜族16.08 达斡尔族13.24 景颇族13.21 毛南族10.72 撒拉族10.45 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20个) 布朗族9.19 塔吉克族4.10 阿昌族3.39 普米族3.36 鄂温克族3.05 怒族2.88 京族2.25 基诺族2.09 德昂族1.79 保安族1.65 俄罗斯族1.56 裕固族1.37 乌孜别克族1.24 门巴族0.89 鄂伦春族0.82 独龙族0.74 塔塔尔族0.49 赫哲族0.45 高山族0.45 珞巴族0.29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民族人口总数汉族1220844520 壮族16926381 回族10586087 满族10387958 维吾尔族10069346 苗族9426007 彝族8714393 土家族8353912 藏族6282187 蒙古族5981840 侗族2879974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学教案

第4、5课时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重点、难点知识点介绍: 重点: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民族政策和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难点: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直辖市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学生活动]阅读下图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见下表),提出问题:将四国面积、人口相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 一:人口分布,东西不均 观察课本71页3-1-2图,找出分口分界线并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区以及原因 分界线分布在地区 原因:① ② ③ ④ 二:基数过大,控制增长 看课本3-1-3图回答问题 1.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 2.人口增长趋势:人口增速减缓,但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人口总重持续增加一段时期,在渡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将呈下降趋势。 看课本3-1-4图“我国人口金字塔图”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①抗日战争时期 ②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③1959-1962三年自然灾害 ④“文化大革命”前期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共56个民族成员。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为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相差悬殊,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二、1。各民族分布特点:大,小,相互交错居住; 2.汉族集中在部和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地区 3.目前,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 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1.泼水节2.那达慕大会 四、我国的主要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2.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作业:优化探究课时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练习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练习试题 第三节民族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 汉族分布均匀,少数民族相对集中 C. 汉族相对集中在北方 D.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南地区 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与下列民族排序相同的是() A. 高山族、汉族、壮族、傣族 B. 汉族、傣族、壮族、高山族 C. 壮族、傣族、高山族、汉族 D. 傣族、壮族、汉族、高山族 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 壮族 B. 彝族 C. 汉族 D. 苗族 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我国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中写到“…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 在这 头,大陆在那头.”诗中的“海峡”是指() A. 渤海海峡 B. 琼州海峡 C. 朝鲜海峡 D. 台湾海峡 5.“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 的心声.请你判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所在省(区)是()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广西壮族自治区 C. 西藏自治区 D. 内蒙古自治区 6.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是 1/ 6

A. B. C. D. 7.台湾省的主要民族是() A. 高山族 B. 回族 C. 汉族 D. 维吾尔族 8.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的是() A. 回族 B. 满族 C. 壮族 D. 维吾尔族 9.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以下省级行政区域与其主要 的少数民族搭配正确的是() A. ①回族 B. ②壮族 C. ③蒙古族 D. ④藏族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开斋节是回族的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是当地穆斯林庆祝斋月结束、斋功胜利完成的日子。据此回答下题 10.回族人民多信仰()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道教 11.该宗教发源于以下哪个大洲()

《第三节 民族》教学设计

《第三节民族》教学设计 清华附中唐秀梅 学习目标: ①运用资料,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 ②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 ③运用资料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 ④通过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⑤理解我国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运用资料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理解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正确观点。 ②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民族分布图,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欣赏歌曲:请大家先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承转过渡:从《爱我中华》的MV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有着56个民族,宛如一个民族百花园。这些民族的构成如何呢? 读书回答:请同学们读教材P15第二自然段和老师提供的资料(见附件1),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人口占全国的比例是多少?另外的55个民族为何被称为少数民族?

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汉族有1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91.5%。另外55个民族人口数总和仅占全国的8.5%,所以被称为少数民族。 2.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也不尽相同,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壮族有1692.6 万人。 3.还有哪些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呢? 满族:1038.8万人,维吾尔族:1006.9万人,苗族:942.6万人,彝族:871.4 万人,土家族:835.4万人,藏族:628.2万人,蒙古族:598.2万人。这些都是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 4.有些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较少,你知道人口在一万人以下的有哪些吗? 鄂伦春族:8659人,独龙族:6930人,赫哲族:5354人,高山族:4009人,珞巴族:3682人,塔塔尔族:3556人。显而易见塔塔尔族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少的少数民族。同学们可以与自己所在的学校的人数做一下比较。 承转过渡:我国这56个民族,有人口上亿的大民族,也有几千人的少数民族,但却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在这方面我国有相关的民族政策。 政策解读:我国的民族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根据这一原则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对民族平等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1.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 2.各民族不仅在政治、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 3.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承转过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各个民族还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活动来领略这民族文化百花园的绚丽多彩。 看图竞猜:请同学们猜一猜以下音乐舞蹈是哪个民族的? 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弹奏马头琴──蒙古族、弹奏冬不拉──哈萨克族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一、知识要点 1.世界人口最多 ①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7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人口最多的省是广东省,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②为了使人口数量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人口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③人口界线:黑河市—腾冲县一线人口分布的特点:不均匀,东南多,西北少或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西藏自治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云南 2.多民族的大家庭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汉族人数最多占 91.5%。少数民族中人数 最多的是壮族。 ②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③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汉族的赛龙舟等。

二、跟踪训练 1.(株洲)关于我国海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最北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B.自北而南的边缘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C.与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相邻 D.隔海相望的国家主要有朝鲜、日本、菲律宾 2.与图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 B.中国是四国中唯一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D.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 (海南)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读图,回答3~4题:

最新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练习题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1.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A.劳动力短缺 B.兵源不足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2.下列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正确的是 A.傣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 B.布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C.羌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 D.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 3.我国民族政策中,采取少数民族自治的管理政策,这样做有利于 ①保障个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②加强个民族的团结 ③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④促进各民族的交往 A.①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4.下列有关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汉字全部分布在东部 B.少数民族全部分布在西部 C.我国民族总的分布趋势是大杂居,小聚居 D.各民族均匀分布 5.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青 B.宁 C.新 D.藏 6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区主要格局是 A.全国均匀分布 B.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三地 C.主要分布在西南 D.主要分布在南方 (材料)西藏自治区简称“藏”,位于我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西南部。全区面积约为123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52万,有藏、汉、门巴、珞巴、回等民族。据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7.西藏自治区在预测人口发展时,应重点考虑的指标是 A.人口的出生率 B.人口的死亡率 C.人口的机械增长 D.人口的自然增长 8.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原因是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 B.医疗水平的提高 C.农村人口比重的下降 D.向城市迁移的人口数量增多 9.下列少数民族中,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是 A.哈萨克族 B.蒙古族 C.鄂伦春族 D.朝鲜族 10.我国的下列地区中,不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第三节 民族

第三节民族 1. 下列民族中,人口均在500万以上的是() A.回族、白族B.满族、彝族 C.蒙古族、傣族D.壮族、朝鲜族 2. 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是() A.汉族B.蒙古族 C.回族D.苗族 3.我国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丰收节(如下图)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图T1-3-1 A.傣族B.蒙古族 C.高山族D.满族 4.[贵阳中考]下图是中国邮政2017年5月1日发行的我国某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纪念邮票,邮票中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图T1-3-2 A.西藏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集中分布 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分散分布 D.少数民族分布区没有汉族人居住 6.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图T1-3-3 (1)把少数民族送回家。把少数民族与其主要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正确连线。 (2)将图中数字与所在省级行政区简称连线。 ①桂 ②藏 ③内蒙古 ④宁 ⑤新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满族、朝鲜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傣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汉族分布遍及全国,集中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地区。 (4)图中①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人口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500万;⑤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少数民族中喜欢演奏冬不拉的是____________。 (5)我国在少数民族集中的区域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民族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民族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引入 方案1:课本图1.14,播放歌曲《爱 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 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 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方案2:多媒体播放我国少数民族 音乐舞蹈片段,请学生思考:这些是 我国哪个民族的舞蹈和音乐? 教师充满激情,提出问题: 1、通过听歌曲激了解我国有多 少民族。 2、引起学生思考各民族的风俗 习惯。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知识点:中华民族大家庭 (1)我国民族构成状况如何?并 回答以下问题: ①分布最广、人数最多的民族是什 么?(汉族) 教师提出问题,出示有关图表, 引导学生交流答案以及学习方 法。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 注意指导壮的书写规 范,有一部分学生把 土写成了土

②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什么?(壮族) ③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什么?(回族) ④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什么? (壮满回、苗维彝、土蒙藏)(2)中国和日本的民族构成相比,有何不同? (3)我国民族政策是什么? (4)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请根据P17的图片,完成活动题2,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文化吗? 安排学生活动: 举行小型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 各小组根据收集的民族的图片和物品、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节日等资料,选派代表上台。答,并要求学生记忆。 学生讨论:全班分组分别讨论二者的不同。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参加展示交流并思考回答有关问题,最后同位交流归纳整理情况。 指导学生读图,对 七年级上册的地图 知识作进一步巩 固。 利用口决巧记忆,

中国人口和民族 练习题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练习题 1.下列少数民族与其所在的主要省区连线正确的是() A.回族—吉林 B.壮族—河南 C.蒙古族—宁夏 D.藏族—西藏 2.满族主要分布在()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3.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A.傣族——泼水节 B.朝鲜族——火把节 C.藏族——跳板 D.蒙古族——长鼓舞 4.以“摔跤”这项体育运动闻名的少数民族是() A.土家族 B.满族 C.蒙古族 D.壮族 5.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是() A.哈萨克族 B.维吾尔族 C.乌孜别克族 D.苗族 6.我国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A.56个 B.55个 C.54个 D.53个 7.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壮族 B.回族 C.汉族 D.苗族 8.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西北、华北、东北 B.东北、西北、西南 C.东北、东南、西南 D.东北、华北、东北 9.我国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是() A.朝鲜族、满族 B.壮族、回族 C.高山族、苗族 D.蒙古族、藏族 10.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B.各民族的居住地相互独立 C.各民族的居住地相互交错,均匀地分布 D.各民族按政府规定的范围居住 11.每年大约4月13日至4月 15日,人们举行盛大的集会赕赃佛、嬉水、丢包、赛龙舟、放孔明灯、赶摆。这是() A.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B.瑶族的泼水节 C.黎族的传统节日 D.傣族的传统节日 12.2004年11月6日,首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外国的朋友想参观了解中国少数民族风情,建议他最好去()

第三节 《民族》教学设计

第三节《民族》教学设计 单永福吉林油田实验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占有资料,并形成自己 的观点和看法。 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 不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自由哼唱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引起学生注意,集中学生思维,使学生放松心情,为上课做好准备。 新课导入 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身上带了钱吗?请大家拿出人民币的纸币,互相对比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头像和文字:

1.在人民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如果有,是哪些民族的文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人民币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像,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 【学生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亲身体会到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设计意图:设计悬念,唤起学生参与意识;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新课教学 【板书】四、多民族的大家庭 1.中国民族的数量及构成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展示】网络课件 由于本课是一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课,所以教师要先给学生展示说明本课件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示范】在课件右边的民族概况中找到中国民族的数量共有56个,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占中国人口总数的91%,所以其他55个民族被成为少数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9%。 【板书】56个民族,汉族占91%,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 【提问】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哪个民族?哪些民族人口超过了400万? 【学生活动】利用网络课件寻找答案,熟悉课件的使用(要求学生单人操作电脑,教师在教室内询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归纳】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约有1500万,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还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的人口数量也较多,超过了400万。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从众多的素材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并熟悉网络课件的操作和使用,为下面各环节做好准备。 【承转】中国各民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但是各民族居住的地方不尽相同。 【读图】中国民族分布图。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民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民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我国民族构成、民族分布。 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自由哼唱,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15~20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身上带钱了吗?请大家拿出人民币的纸币,互相对比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头像和文字: 1.在人民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如果有,是哪些民族的文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人民币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像,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 【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亲身体会到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3.中国民族的数量及构成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展示】网络课件 由于本课是一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课,所以教师要先给学生展示说明本课件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示范】在课件右边的民族概况中找到中国民族的数量共有56个,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占中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 【板书】56个民族,汉族占92%,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 【提问】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哪个民族?哪些民族人口超过了500万? 【学生活动】利用网络课件寻找答案,熟悉课件的使用(要求学生单人操作电脑,教师在教室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归纳】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约有1600万人,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还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的人口数量也较多,超过了500万人。 【承转】中国各民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但是各民族居住的地方不尽相同。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19页1.19“中国民族分布图”,并设问:中国民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活动】根据课堂任务,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提取、归纳和总结。 【学生发言】通过查找资料,回答上述问题。 【归纳】我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在边疆,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有20多个少数民族。 【板书】中国民族分布 总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结合教材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 【展示地图】中国政区图。 【读图思考】我国有哪些民族自治区? 【总结】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每级都有民族自治地方,省级行政区中共有5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提问】这体现了我国在对待民族问题上是什么态度,我国目前的多民族之间的关系如何? 【总结】我国各民族无论大小,人口多少,都是平等的。 【乡土问题】广东有哪些民族自治地方?请在课件中找出(在课件右边的“其他素材”中找到广东省政区图)。 【设置情境】王朋去杜鹃家做客,见杜鹃家不吃猪肉,就说:“你们回族怎么还这么落后,学学我们汉族吧。”你觉得王朋说的对吗,为什么?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讨论中领会怎样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学生发言】每个小组派代表说说本小组观点(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和评价学生的观点)。 【网上游戏】用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将具体事例和中国民族政策相连,从而体会中国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学习目标】: 1.我国人口的数量、增长特点、分布特征、人口政策 2.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分析我国人口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3.实行我国人口国情教育,初步树立准确的人口观。 【重点与难点】: 1.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自主合作探究 一、数量世界第一 自主学习:课本第10页知识。 世界过亿人口的国家:、、美国、印尼、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 【跟踪练习】 1.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四川省B.广东省C.河南省 D.江苏省 2. 我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 A.豫B.渝C.藏 D.澳 二、增长速度较快 自主学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 国,和,导致人口寿命的延长和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前有不合理的人口政策,使人口 持续上升。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使人口率居高不下,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后人口增长率较低的年代,因为已形成庞大的人口基数,全年净增人口仍有1500多万,比欧洲的荷兰、葡萄牙、匈牙利等国的一个国家人口总数还多。 【跟踪练习】 1.以下相关我国人口增长的准确叙述是() 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B.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增长数量减少 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三、分布疏密不均 自主学习: 1.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 地区人口多,地区人口少; 地区人口多,地区人口少; 人口多,人口少; 的地区人口多,的地区人口少; 的地区人口多,地区人口少; 族地区人口多,绝大部分民族地区人口少。 2.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是。注意:黑河要和领土最北端漠河区分,不要混淆。 3.农村与城镇人口分布特点与变化趋势 (1)特点:人口比重大,人口比重小。 (2)变化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持续 提升,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我国的城镇人口将继续增 加。 【跟踪练习】

中国人文地理-第二节-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二节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1、中国的人口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人口(2000年)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在135人/平方千米以上,人口密度远大于俄、加、美、巴等国家。 [注意]2005年1月6日“中国13亿人口日” 我国人口(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问题、人口迁移)是高考试卷经常涉及的内容。 ⑴人口分布:(掌握腾冲-黑河一线):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城乡分布: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我国约有三千多万华侨和华人生活在国外。侨胞的原藉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 ⑵人口增长: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快,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其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⑶人口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目前,人口已成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 ①人口增长过快。每年国家所产生的新增财富很大一部分为新增人口所抵消。国家、社会、家庭面临沉重的负担,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资源、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 ②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大约占1/3,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还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我们又要防止城市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城市问题。所以,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有特色的新型乡镇。使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 ③人口迁移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目前,我国每年都有数千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形成了特殊的“民工潮”。民工流动一方面使城乡差别缩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使农村过剩劳动力部分得到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就业、交通、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等带来很大压力。④人口老化。近年来,我国人口老化、老年人口增加的趋势发展很快。人口老化将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同时,如何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娱乐、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问题,使老年人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补充]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有六个方面的特点:①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②城市化发展较快。③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④老龄化进程加快。⑤少数民族人口有较快增长。⑥家庭户规模继续减小。 2、中国的民族 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各民族的地区分状况: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民族政策:我国实行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的政策。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加快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三节 民族》教案(附导学案)

《第三节民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占有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支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子作品,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合作意识,又给了学生一个创意和展示个性的空间。通过民族服装以及民族歌舞表演,认识人民币上的各民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服装或准备一分钟的民族舞蹈。 教师准备:制作“中国民族资源库”网页课件、印有民族图案的人民币若干张。 【教学过程】

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自由哼唱。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引起学生注意,集中学生思维,使学生放松心情,为上课做好准备。 新课导入 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身上带了钱吗?请大家拿出人民币的纸币,互相对比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头像和文字: 1.在人民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如果有,是哪些民族的文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人民币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像,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 【学生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亲身体会到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设计意图:设计悬念,唤起学生参与意识;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新课教学 【板书】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1.中国民族的数量及构成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展示】网络课件 由于本课是一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课,所以教师要先给学生展示说明本课件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示范】在课件右边的民族概况中找到中国民族的数量共有56个,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占中国人口总数的92%,所以其他55个民族被成为少数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 【板书】56个民族,汉族占92%,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 【提问】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哪个民族?哪些民族人口超过了500万?

3.4 人口南移和民族交融教案

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人口南迁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魏晋时期人口大量南迁的原因。 2. 理解人口南迁对于民族交融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 民族交融的表现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魏晋时期的人口南移与民族交融。 (二)讲授新课 1. 人口南移 魏晋时期,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出现历史上又一次人口迁移浪潮。那么,为何魏晋时期北方人口会大量南移呢? (1)少数民族内迁 (2)北方长期战乱 (3)南方相对稳定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魏晋时期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其中,北方边疆游牧民族迁往中原地区和中原农耕民族迁往稳定无战乱的江南地区构成了此次人口迁移浪潮的主流。 2.民族交融 到西晋初年,关中地区百余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已占一半,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非常重要的成员。人口南移的过程,也是不同民族间文化交流交融的过程。所谓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1)经济交融 内迁的少数民族逐渐适应农耕生活,与汉族人民的经济和生活联系日益加强。

(2)习俗交融 内迁的少数民族在学习汉族文化的同时,也影响着中原民族的风俗习惯。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本来是便于骑马打仗的小袖上衣和窄腿裤子,传入中原后,适应汉人的衣着传统,袖子逐渐变宽,裤腿也变得肥大,像喇叭一样。裤褶服成为那时南北流行的服装,不仅打仗时穿,平时也穿。这种变化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互相影响。汉族原来是席地而坐,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胡床、方凳、圆凳等胡式家具传入中原地区,成为汉族所喜爱的家具,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家居习惯。 (3)饮食交融 同学们肯定都吃过馒头和烙饼吧?它们原为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南北朝时汉族已经普遍食用,丰富了汉民族的面食种类。 (二)本目小结 正是由于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文化教育、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才让中华民族大家庭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华文明才能源远流长、多姿多彩。

中国人口和民族练习题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练习题 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 .傣族一一泼水节 B .朝鲜族一一火把节 C.高山族、苗族 D .蒙古族、藏族 10.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B. 各民族的居住地相互独立 C. 各民族的居住地相互交错,均匀地分布 D. 各民族按政府规定的范围居住 12. 2004 年 11 月 6 日,首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外国的朋友 想参观了解中国少数民族风情,建议他最好去( ) 1. 列少数民族与其所在的主要省区连线正确的是( A .回族一吉林 B .壮族一河南 C .蒙古族一宁夏 D .藏族—西藏 2. 满族主要分布在( A .东北地区 B .东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3. 4. 5. C.藏族——跳板 D .蒙古族——长鼓舞 以“摔跤”这项体育运动闻名的少数民族是( A . 土家族 B .满族 C .蒙古族 D .壮族 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人口在 400 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是( A .哈萨克族 B .维吾尔族 C .乌孜别克族 D .苗族 6. 我国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A . 56 个 . 55 个 . 54 个 . 53 个 7.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 .壮族 B .回族 .汉族 D .苗族 8.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 .西北、华北、东北 东北、西北、 西南 9. C.东北、东南、西南 东北、华北、 东北 我国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是( A .朝鲜族、满族 B .壮族、 回族 11.每年大约 4 月 13 日至 放 孔明灯、赶摆。这是( 4月 15 ) 日,人们举行盛大的集会赕赃佛、 嬉水、丢包、赛龙舟、 A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瑶族的泼水节 C.黎族的传统节日 .傣族的传统节日

人教版八上第一章第三节民族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八上第一章第三节民族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 汉族分布均匀,少数民族相对集中 C. 汉族相对集中在北方 D.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南地区 2.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下列关于民族与独特的民族节日组合正确的是() A. 高山族--元宵节 B. 傣族--那达慕大会 C. 蒙古族--泼水节 D. 藏族--雪顿节 3.我国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 云南省 B. 广西壮族自治区 C. 河南省 D. 广东省 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以下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 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B. 泼水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C. 各名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D. 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5.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与下列民族排序相同的是() A. 高山族、汉族、壮族、傣族 B. 汉族、傣族、壮族、高山族 C. 壮族、傣族、高山族、汉族 D. 傣族、壮族、汉族、高山族 6.图中与所对应的民族的搭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A—维吾尔族 B. 图B—傣族 C. 图C—朝鲜族 D. 图D—藏族 纪录片《航拍中国》以航拍俯瞰视角,呈现祖国大地无与伦比的美: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浩瀚,四季轮转,冰火交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航拍中国·黑龙江》能拍摄到的场景是 A. 阳光沙滩、蓝天白云,椰树婆娑 B. 林海、雪原壮美辽阔,冰灯、冰雕美轮美奂 C. 雄伟的长城在群山中逶迤延伸,枫叶红了,群山片片嫣红 D. 东方明珠塔高耸入云,外滩灯火璀璨,夜景迷人 8.“300万平方千米的浩瀚……”见证我国蓝色海疆广阔,保卫责任重大,如我国的最南端在 A. 帕米尔高原 B.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C. 曾母暗沙 D.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9.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范文】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三节多民族 的大家庭教案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相关] 教学要求 .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内容点析 .民族 民族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同一民族的居民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文化(语言、文字、风俗、宗教等)的差异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准和依据。我国有56个民族。 2.景观图片:图1.14“多民族的大家庭” 这张图片的内容是:在国庆节期间,我国56个民族的代表,各自身穿本民族的服装欢聚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欢呼的景象。这张照片充分展示了本节

内容的主题──多民族的大家庭,形象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睦的、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在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许多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3.少数民族 在我国的56个民族当中,汉族的人口数量最多,达到11.85亿(1990年),占全国总人口的91.6%;另外55个民族的人口都比较少,55个民族的人口总数为1.08亿,只占全国总人口的8.4%。相对于汉族而言,这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这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这个概念只是表明这些民族的人数少,并没有其他的含义。 4.第16页活动1 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不同国家的民族构成是不同的。既复习了日本和美国的民族特点,又反映出我国独特的民族构成,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民族特点的理解,同时也为下面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埋下伏笔。本活动可以按两种方式展开,教师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种。方式一: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扮演(代表)三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陈述自己的民族现状,就此可以进行一场小辩论,讨论出不同的民族构成对各自国家有何种影响?方式二:列一张三国民族状况对比表,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并完成该表,了解中、日、美三国的民族构成特点。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学案)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学案 编者:黄爱萍班级:姓名:学号: 【预习目标】 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3、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4、阅读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严重的人口问题,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自主预习】 一、世界人口大国 1、人口数量:到2000年,我国人口已达亿,约占世界人口的以上。 2、人口基本国情:人口大、人口快、人口不均。 3、人口问题: 4、人口政策:推行计划生育 5、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河和为人口地理界线,多,少) 二、56个民族是一家 1、民族构成:56个民族,其中族人口最多。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族。 2、民族分布特点:“大,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和部地区。 3、民族政策: 三、华人华侨共亲情 1、我国的华人华侨约3000万,以人、两省最多。 【合作探究】 1、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2、说说我国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的关系? 3、我国人口存在哪些严重问题?如何解决?

【典例评析】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km2的省有(写简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3%,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3%,其自然原因是______;社会原因是______。 (3)在AB线西北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005年1月6日,我国人口已达13亿,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5人/千米2,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东部人口密度大,非凡是沿海各省的平原地区,每平方千米达500~600人。西部人口密度小,每平方千米在50人以下。中国人口的分布,东南多,西北少。大体可以从黑龙江省的A地到云南省的B 地划一直线。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7%,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近94%;西北部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3%,人口却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3%。 【答案】(1)鲁豫苏台(2)气候干燥,有大面积的干旱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3)乌鲁木齐兰州包头 【巩固练习】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人口分布不均 B.城镇人口增长迅速 C.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D.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 A西北内陆 B.东部沿海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