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an=a1*q^(n-1)(1,n-1均为下标)。
等比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G、P表示。
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等比数列a1≠0。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形式可类比成为指数函数,故在进行增减性讨论时,可以借助指数函数的增减性,加之系数的正负,确定最终等比数列的增减性问题。
还应注意:
1、等比数列所有的奇数项同号。
2、等比数列所有的偶数项同号。
3、因为偶次方根有正负两解,所以已知等比数列的任意两项,等比数列并不确定。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其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保持不变。
在解决等比数列问题时,掌握通项公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给出相关的例子进行解析。
一、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都是固定的常数。
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通过等比数列的性质推导出来。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r,则数列的通项公式可表示为:an = a₁ * r^(n-1)其中,an表示等比数列的第n项。
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推导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1: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3,求第10项的值。
解: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a₁ = 2, r = 3代入通项公式an = a₁ * r^(n-1),则第10项的值为:a₁₀ = 2 * 3^(10-1) = 2 * 3^9通过计算,得到第10项的值为2 * 19683 = 39366。
三、等比数列的应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等比数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2:小明每天存钱,第一天存1元,之后每天存的金额是前一天的3倍,求30天内总共存了多少钱。
解:设第n天存的金额为an,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a₁ = 1, r = 3代入通项公式an = a₁ * r^(n-1),则第30天存的金额为:a₃₀ = 1 * 3^(30-1) = 1 * 3^29通过计算,得到第30天存的金额为1 * 3^29 = 1 * 594,914,763 = 594,914,763元。
因此,小明在30天内总共存了594,914,763元。
四、等比数列的性质除了通项公式,等比数列还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 任意项与其后第n项的比值为r^(n-1)。
2. 任意项与其前第n项的比值为r^(1-n)。
3. 任意连续两项的比值为相同的常数r。
4.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a₁ * (1 - r^n) / (1 - r)。
等比数列的性质与公式

等比数列的性质与公式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序列,根据元素之间的规律可以分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等比数列的性质与公式。
一、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r,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ₙ = a₁ * r^(n-1)其中aₙ表示第n项的值。
二、等比数列的性质1. 公比的性质公比为r的等比数列中,如果r>1,则数列是递增的;如果0<r<1,则数列是递减的;如果r=1,则数列是恒定的。
2. 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ₙ = a₁ * r^(n-1),通过该公式可以求出任意项的值。
3. 首项、公比与项数的关系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ₙ = a₁ * r^(n-1),我们可以得到首项、公比和项数之间的关系:aₙ = a₁ * r^(n-1)a₂ = a₁ * rr = a₂ / a₁a₃ = a₁ * r^2...即等比数列的第n项等于首项乘以公比的n-1次方。
4.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记为S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ₙ = a₁ * (1 - rⁿ) / (1 - r)其中n表示项数。
三、等比数列的常见问题1. 求等比数列中某一项的值如果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a₁、公比r和项数n,我们可以通过通项公式aₙ = a₁ * r^(n-1)计算出该项的值。
2. 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a₁、公比r和项数n,可以通过前n项和的公式Sₙ = a₁ * (1 - rⁿ) / (1 - r)求得。
3. 求等比数列的项数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a₁、公比r和某一项的值aₙ,可以通过项数的对数形式求得:n = logₐ( aₙ / a₁ ) + 1其中logₐ表示以a为底的对数运算。
四、等比数列的应用等比数列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金融领域,利率、汇率等都可以用等比数列的形式来描述;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细胞分裂、物种繁殖等也常常涉及等比数列的计算。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公式是什么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公式是什么高中数学等比数列公式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A1__q^(n-1)2、前n项和公式是:Sn=[A1(1-q^n)]/(1-q)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q^(n-m)3、从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可以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k∈{1,2,…,n}4、若m,n,p,q∈N__,则有:ap·aq=am·an,等比中项:aq·ap=2arar则为ap,aq等比中项.记πn=a1·a2…an,则有π2n-1=(an)2n-1,π2n+1=(an+1)2n+1另外,一个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各项取同底数数后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反之,以任一个正数C为底,用一个等差数列的各项做指数构造幂Can,则是等比数列.在这个意义下,我们说:一个正项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是“同构”的.性质:①若m、n、p、q∈N,且m+n=p+q,则am·an=ap__aq;②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G是a、b的等比中项”“G^2=ab(G≠0)”.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1与公比q都不为零.高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1、不等式、方程或函数的题型,先直接思考后建立三者的联系。
首先考虑定义域,其次使用“三合一定理”。
2、在研究含有参数的初等函数的时候应该抓住无论参数怎么变化一些性质都不变的特点。
如函数过的定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等。
3、在求零点的函数中出现超越式,优先选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4、恒成立问题中,可以转化成最值问题或者二次函数的恒成立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来解决,灵活使用函数闭区间上的最值,分类讨论的思想(在分类讨论中应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5、选择与填空中出现不等式的题,应优先选特殊值法。
6、在利用距离的几何意义求最值得问题中,应首先考虑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常用次结论来求距离和的最小值;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常用此结论来求距离差的最大值。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性质

一、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等比数列{an
}的公比为q,则:
a2 q
a1
a3 q a2 a4 q
a…3 …
累乘法
an q an 1
累乘得: an qn1
a1
a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na1q 源自 1 法二: a2 a1q
a3 a2q (a1q)q a1q2
特别地,若m+n=2p,则aman ap2. m, n,p,q N
1、在等比数列中,
(1)若a2= 2,a10=20,则a5a7=
a6=
(2)若a3a5a8a10=16 ,则 a4a9=_____
(3)若a3a4a5a6a7=-32,则 a5=______
(5)若a3=-2,则等比数列的前5项的积为______
作业:P15---练习,P19---A组1,2,3,4,5
能力提升
例4:在数列an中,a1=1,an 3an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an。
二、性质
性质1:an amqnm
m, n N
可变形为:an am
q
nm
分例析2::1已数知列任{意an一}为项等am及比公数比列q即:可求出通项公式。
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 概
一项的比等同一个常数 念
等差数列
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
一项的差等同一个常数
公比(q)
常
数
q可正可负,但不可为零 性
质
an a1 qn1
通 项
通
an am qnm (m, n N*)
项 变
形
等比数列性质公式总结

等比数列性质公式总结引言在数学中,数列是由一系列有序的数字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序列。
其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种常见的数列类型。
本文将重点总结等比数列的性质公式。
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每一项(除首项外)都与它前一项成等比关系的数列。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公比为r,那么该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 * r^(n-1),其中an为第n项。
性质公式一:第n项公式等比数列的第n项公式可通过通项公式进行推导。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公比为r,那么第n项an可表示为:an = a * r^(n-1)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已知公比和首项的情况下,快速计算出任意一项的值。
性质公式二: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公比为r,那么前n项的和Sn可表示为:Sn = a * (1 - r^n) / (1 - r)性质公式三:通项公式与首项之间的关系在等比数列中,通项公式与首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设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 * r^(n-1),那么首项a可表示为:a = an / r^(n-1)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已知公比、任意一项的值以及项数的情况下,求解出首项的值。
性质公式四:公比和项数之间的关系在等比数列中,公比和项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设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 * r^(n-1),那么公比r可表示为:r = (an / a)^(1 / (n-1))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已知首项、任意一项的值以及项数的情况下,求解出公比的值。
性质公式五:等比数列的特殊性质等比数列还有一些特殊性质,如首项为1,公比为正数,则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以简化为:Sn = (1 - r^n) / (1 - r)其中,r不等于1。
总结等比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数列类型之一,我们通过总结上述性质公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等比数列。
这些性质公式包括了等比数列的第n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以及通项公式与首项之间的关系等。
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一、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1、等比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即$\frac{a_n}{a_{n-1}}=q(n\geqslant2)$。
(1)等比数列中任一项都不为0,且公比$q≠0$。
(2)若一个数列为常数列,则此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但不一定是等比数列,如:0,0,0,0,$\cdots$。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通项公式若等比数列${a_n}$的首项为$a_1$,公比为$q$,则这个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_n=a_1q^{n-1}(a_1,q≠0)$。
在记忆公式时,要注意$q$的指数比项数$n$小1这一特点。
注:由$a_n=a_1q^{n-1}$,$a_m=a_1q^{m-1}$,可推出$\frac{a_n}{a_m}=q^{n-m}$,即$a_n=a_mq^{n-m}$。
所以有:① 在已知等比数列${a_n}$中任一项$a_m$及公比$q$的前提下,可以使用$a_n=a_mq^{n-m}$求得等比数列中的任意项$a_n$。
②已知等比数列${a_n}$中的$a_m$和$a_n$两项,就可以使用$\frac{a_n}{a_m}=q^{n-m}$求出公比。
(2)等比数列中项的正负对于等比数列${a_n}$,若$q<0$,则${a_n}$中正负项间隔出现,如数列1,-2,4,-8,16,$\cdots$;若$q>0$,则数列${a_n}$各项同号。
综上,等比数列奇数项必同号,偶数项也同号。
3、等比中项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G≠0)$,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
若$G$是$a$与$b$的等比中项,则$\frac{G}{a}=\frac{b}{G}$,即$G^2=ab$,$G=±\sqrt{ab}$。
等比数列的计算

等比数列的计算等比数列(Geometric Progression)是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相等的数列。
以首项a和公比r来表示等比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写作:an = a * r^(n-1),其中a表示首项的值,n表示项数,r表示公比。
等比数列的计算涉及到求和、求项数、求公比和求首项等操作。
1. 求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解:Sn = a * (1 - r^n) / (1 - r),其中Sn表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例如,求等比数列1,2,4,8,16的前5项和:a = 1, r = 2, n = 5Sn = 1 * (1 - 2^5) / (1 - 2) = 312. 求项数:对于已知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项数n:Sn = a * (1 - r^n) / (1 - r)将已知的Sn带入公式,解方程得到n的值。
例如,对于等比数列1,3,9,27,81的前n项和为121:a = 1, Sn = 121, r = 3121 = 1 * (1 - 3^n) / (1 - 3)121(1 - 3) = 1 - 3^n-242 = -3^nn = log3(242) ≈ 4.363. 求公比:已知等比数列的相邻两项,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解公比r:r = an / a(n-1)例如,对于等比数列2,4,8,16,可以计算公比:r = 8 / 4 = 24. 求首项:已知等比数列的某一项和公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解首项a:a = an / r^(n-1)例如,对于等比数列1,5,25,125,可以计算首项:a = 1 / 5^(1-1) = 1等比数列的计算可以用于各种实际问题中,例如金融、几何、电路等领域。
掌握等比数列的计算方法,对于解决相关问题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