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宝龙太原理工综合楼的设计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某双塔连体综合楼的结构设计简析

某双塔连体综合楼的结构设计简析

某双塔连体综合楼的结构设计简析李凯;刘文良【摘要】对太原市某研究所综合楼结构概况进行了介绍,并在受力分析、概念设计及构造措施等方面对大底盘双塔立面开大洞连体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了小结,以指导同类建筑结构设计.【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1(037)004【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作者】李凯;刘文良【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原分公司,山西太原,03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73.191 工程概况该综合楼位于太原市经济开发区,地下 2层,地上 10层,总高43.2m,东西向72m,南北向 25m。

该结构地面以上 4层为底盘,5层以上为两个塔楼,在 8层~9层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将两塔楼相连。

连廊跨度为 18m,宽度 8m。

本工程选用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结合楼梯间和电梯间布置剪力墙。

此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 8度,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 0.2g,Ⅲ类场地土,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 0.16,结构阻尼ξ=0.05,场地特征周期为0.45 s。

该工程连体部分与主体结构采用强连接形式进行设计。

根据JGJ 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此工程为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体型特殊,受力复杂,属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

尤其是双塔之间的连体部分,是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部位。

2 结构分析本工程为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体型复杂,局部存在SRC结构,按规范要求应采用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

本工程采用SATWE和PMSAP软件进行分析和相互校核。

地震作用计算方法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多遇地震下的时程分析补充计算。

在采用 SATWE软件进行计算时,振型数取 18,同时考虑双向地震和偶然偏心作用,并将连体部分楼板定义为弹性膜。

谈综合类超高层建筑的设计管理

谈综合类超高层建筑的设计管理

第43卷第8期 山西建筑Vol.43No.82 0 1 7 年3 月SHANXI ARCHITECTURE Mar.2017 • 241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7)08-0241-03谈综合类超高层建筑的设计管理吴铁海(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摘要:结合太原市某超高层建筑的特点,介绍了该建筑的设计管理过程,并从层高控制、结构选型、设备选型、专项设计等方面, 阐述了超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点管控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层高,结构方案,专项设计中图分类号:T U972 文献标识码:A〇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健康、高速的发展,建设工程大规模 的展开,特别是超高层、大型城市综合体等建筑在全国各地迅速 崛起,这类建筑设计新颖别致,能够展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城市 的形象,但同时也为建设单位的设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 通过笔者在某超高层设计管理,阐述综合楼超高层建筑的设计管 理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及经验教训,希望起到对工程设计管理人S O-S9-O-S9-O-S S O-S9-O-S S O-S9-O-S9-O-S S O-S9-O-S9-O-S S O-S9-O-S S O-S9-O-S9-O-S由陆路运至上海港,海运至卡拉奇,然后再陆路运到恰希玛。

由于路途遥远,转运次数多,钢结构损坏的风险较大;第二,影响工 期。

路途存在不确定性,到达现场的时间和路途的路况、天气、安 全等情况有关,不能完全确定钢结构到达现场的时间。

若设备为 关键设备,则有可能影响工程的工期;第三,质量问题处理繁琐。

如果钢结构到达现场,发现有质量问题,或者由于变更等原因需 要对钢结构进行处理,如果现场没有场地、厂房、设备加工能力不 足、缺乏技术人员等情况时,那么需要返回国内进行维修,则会影 响工程建设的成本和项目的工期。

3.3加工地点选择钢结构选择加工地点应扬长避短,主要考虑两点:第一,钢结构加工的难易程度;第二,钢结构对项目工期的 影响。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题目及任务书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题目及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设计(论文)题目:温度调节仪表设计(液晶显示)题目性质:一般设计指导教师:牛昱光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本题目属单片机应用开发类型。

选题学生需自行购置一款带有液晶显示模块的单片机开发板和测温传感器、晶闸管及电加热器件,完成一个以中文字符显示的温度调节仪表设计和水温控制模拟系统调试实验,以期达到能从事智能仪器开发设计的训练目的。

一、材料购置要求1.单片机开发板和用于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模块(由学生自行选定)。

2.测温传感器元件采用Pt100热电阻。

3.温度控制元件采用晶闸管。

4.电加热器件采用家用“热得快”电热水器。

5.盛水器(学生自备)。

二、硬件设计内容1.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的设计与实现。

2.晶闸管平均功率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设计与实现。

3.水温控制模拟系统搭建(盛水器、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仪表、晶闸管控制通道、电加热器件)。

三、软件设计内容1.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

2.PID控制程序。

3.晶闸管PWM平均功率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控制程序。

4.带有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程序。

5.键盘处理程序。

四、功能要求1.分别以数字和曲线的方式显示温度设定值、温度测量值和控制输出量。

2.可通过键盘修改P、I、D参数和温度设定值。

五、实验要求在搭建的水温控制模拟系统上进行验证调试实验。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工作内容:1.利用单片机开发板学习液晶显示、键盘输入、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出等接口的扩展编程方法。

2.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和实现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输入通道硬件,编写和调试测温输入通道数据采集程序。

3.按照题目要求,设计和实现晶闸管控制的电加热输出通道硬件,编写和调试晶闸管PWM平均功率控制输出程序。

4.编写和调试PID控制程序。

5.编写和调试带有中文字符显示的液晶显示程序。

6.编写和调试键盘处理程序。

7.在搭建的水温控制模拟系统上进行验证调试实验。

某综合楼设计

某综合楼设计

安徽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名称:某综合楼设计姓名:学号:专业:土木工程指导老师:完成时间:目录某综合办公楼的设计 (4)摘要 (4)第一篇结构设计 (6)1 结构设计技术条件 (6)1.1工程概况 (6)1.2设计依据 (6)1.3荷载取值 (7)1.4结构总体布置 (9)1.5主要承重构件及墙体截面尺寸 (9)1.6基础 (9)1.7材料 (9)1.8结构计算原则和方法 (10)2 结构方案 (10)2.1结构体系 (10)2.2结构布置 (10)2.3计算简图 (13)3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4)3.1梁柱线刚度计算 (14)3.2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 (14)4 重力荷载计算 (16)4.1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16)4.2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17)4.3梁、柱、墙、门、窗重力荷载计算 (17)4.4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9)5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和侧移计算 (21)5.1横向自振周期计算 (21)5.2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22)5.3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23)5.4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24)6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29)6.1计算单元 (29)6.2荷载计算 (29)7 内力组合 (46)7.1组合原则 (46)7.2框架梁内力组合 (48)7.3框架柱内力组合 (52)8 截面设计 (58)8.1框架梁截面设计 (58)8.2框架柱截面设计 (61)9 基础设计 (68)9.1基础参数选取 (68)10板的设计 (67)11楼梯设计 75 参考文献 (77)某综合办公楼的设计摘要本工程为某市拟建一栋综合办公楼,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盖及楼盖采用现浇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总长度为57.0m,总宽度为17.4m, 总高度为16.20m,共四层,一层高为3.9m,其它层层高均为3.6m。

本毕业设计主要完成以下内容:一、建筑设计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进行建筑的平面布置及建筑造型设计,并确定建筑材料及绘制建筑施工图。

综合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

综合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

综合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前言毕业设计是针对我们大学四年所学知识进行的一次系统的回顾、总结和运用的过程,也是对我们综合各学科知识能力的一次实践锻炼。

本次毕业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本科学生毕业设计,旨在通过这一重要实践环节使学生具有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能力,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标准图集,一定的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并进一步培养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工程制图及编写说明书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和根据条件变化而调整工作重点的应变能力,增强即将跨入社会的竞争能力和自信心。

本次毕业设计(博思综合教学楼)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建筑设计包括总平面、建筑平、立、剖面、防火、抗震、建筑结构构造设计及建筑施工图绘制等;结构设计包括结构布置及选型、楼板、连续次梁、楼梯、雨篷、主要框架、基础设计等;同时,编写一份详实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内容主要包括设计任务书、中英文摘要、建筑设计(总平面,建筑平、立、剖面,防火,抗震,建筑结构构造设计等)、结构设计部分(楼板,连续次梁,楼梯,雨篷,主要框架,基础设计等)、致谢、参考文献及附录部分。

设计图纸全部采用计算机进行绘制,设计说明书采用计算机进行编辑,在设计完成时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共同提交打印版本和电子版本。

由于是教学楼建筑,需要考虑其柱网尺寸、面积、层高以及荷载等设计应有较大的适用性和使用的灵活性,符合现代化的教学要求,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适当考虑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具有调整和改造的可能性。

根据建筑方案,选择合理的机构形式、机构体系、结构布置,应用合理的结构构造,并且保证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总之,保证所设计的教学楼建筑——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美观大方,经济适用、安全耐久。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相关规范、标准图集以及其它的技术资料,并比较国内外著名教学楼建筑的建筑、结构设计特点来确定设计的方案,注意充分吸收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成果,取长补短。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目录摘要 (3)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4)第一节矿区概述 (4)第二节地质特征 (7)第三节煤层的埋藏特征 (8)第四节水文地质 (11)第二章井田境界与储量 (14)第一节井田境界 (14)第二节地质储量 (15)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18)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 (18)第二节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8)第四章井田开拓 (19)第一节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 (19)第二节井口及工业场地的位置的选择 (22)第五章矿井基本巷道及建井计划 (24)第一节井筒、石门与大巷 (24)第二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27)第六章采煤方法 (30)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30)第二节确定采(盘)区巷道布置和要素 (34)第三节回采工艺及劳动组织 (37)第七章井下运输 (42)第一节运输系统和方式 (42)第二节矿车 (44)第三节运输设备选择 (45)第八章矿井提升 (54)第一节提升设备 (54)第二节矿井的排水 (59)第三节地面生产系统 (61)第四节辅助设施 (62)第五节地面运输 (62)第九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64)第一节概况 (64)第二节通风设备 (65)第三节矿井的通风 (67)第四节空气压缩设备 (80)第五节瓦斯抽放设备 (82)第六节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83)第十章经济部分 (86)第一节劳动定员和劳动生产率 (86)第二节技术经济指标表 (89)致谢 (92)主要参考文献 (93)摘要本设计所选的题目为《山西省金家庄煤矿8号煤层的初步设计》,根据山西省金家庄煤矿提供的煤矿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资料。

井田概况包括井田境界;地表的交通位置以及自然地理和水源、电源的供应情况。

地质特征资料包括地层;地质构造;煤层及煤质;煤层顶、底板情况及煤层的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以及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

此次设计的目的是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联系矿井生产实际进行矿井开采设计,并就本专业范围的某一课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能力训练,也是对一个未来采矿工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训练。

论述高校综合楼共享空间以及造型设计方法

论述高校综合楼共享空间以及造型设计方法

论述高校综合楼共享空间以及造型设计方法摘要:如今随着招生人数的增长,各地方高校都呈现出校区扩建的趋势。

而在高校扩张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综合楼的建立。

但是一些综合楼的设计缺乏学院自身的特性与创造性,而只是为了迎合校园的总体设计与风格。

特别是这几年来高校建设迈入了一个追求高质量的新阶段,学院的综合楼建设也应该进一步提高其质量。

具有高质量与独特性的综合楼有利于校园的建设和发展,能够构建出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校园场所。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深入分析高校学院综合楼共享空间与造型设计手法,希望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学院综合楼;共享空间;造型设计前言过去几年来高校经历了一个大规模扩建的阶段,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可供遵循的设计规定。

因此在学院综合楼建设过程中只能利用一般的民用建设标准作为参考,比如说有借鉴中小学或者是政府大楼的设计规范,而实际上学院综合楼和其他的建筑是不一样的,不管是在总体布局还是功能上都有巨大不同。

特别是要求留出一定的公共空间能够为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提供机会,促进学术的发展。

所以学院综合楼的共享空间在进行学校扩建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有着重大的意义,能够为有关综合楼建设提供建议。

1 相关概念的概述(1)高校学院综合楼建筑“高校学院综合楼”一般是指特定一个或者是几个学院进行教学、办公与学习互动工作的场所。

(2)高校学院综合楼共享空间高校教学楼共享空间就是指可以使老师和学生开展学习互动活动的公共空间,一般特指室内的公共空间。

(3)高校学院综合楼造型设计高校教学楼造型设计指的是设计方式以及策略,例如楼体的设计方式、楼梯的多样化策略和楼栋的表面组织方法。

2 高校学院综合楼共享空间设计共享空间在不同的建筑中都广泛存在,也是建筑规划中一种不可获取的空间类型,起着重要的作用。

共享空间的目的是给人们互动、休闲、学习提供场地。

在日常生活中在建筑中我们看到的共享空间往往是以宽阔的门厅、敞亮的中庭的形式存在,它们与其他空间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建筑。

最新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简约

最新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简约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毕业论文
开 题 报 告
学院:工商学院 导师:教授
汇报人:××× 编号: 704175
简单易修改,兼容所有版本!
主目录
CONTENTS
THE BACKGROUND OF THE SUBJECT AND CONTENT
课题背景及内容
研究思路及过程
THE RESEARCH MENTALITY AND THE PROCESS
研究思路
RESEARCH IDEAS
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 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 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 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
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 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 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 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
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 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 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 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
解决方案及总结
SOLUTIONS AND SUMMARY
1
3
5
2
课题现状及发展情况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UBJECT
4
THE RESULTS OF EXPRIMENTAL DATA
实验数据结果
课题背景及内容
1
第一部分
课题背景 相关研究
研究意义 研究综述 理论基础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课题现状
PRESENT SITUATION
用途一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 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
添加 标题
用途六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 概括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修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宝龙理工综合楼的设计毕业论文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说明1 建筑概况1.1 工程简介1.1.1 设计题目:学院综合楼1.1.2 设计依据:本工程系根据市规划部门批准之方案和有关《建筑设计规》进行设计的。

1.1.3 设计要求:建筑耐久年限二级(50年),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为7度。

1.1.4 建筑地点及地基平面图:本建筑位于市开发区,场地地形平坦。

其拟建基地平面图见附图图1 建筑场地1.1.5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1.1.6 建筑规模:本建筑为五层、三跨框架结构。

建筑面积大约为5880mm2,其中教室面积大约为1800mm2,办公区面积大约为400mm2,实验室面积大约为1000mm2,其他房屋面积大约为1000mm2,层高为4.2m;1.2 建筑技术条件资料1.2.1 气象条件:基本风压0.40KN/m2 基本雪压0.35KN/m2。

1.2.2 工程地质条件(见设计任务书)1.3 建筑方案简要说明1.3.1 朝向:教学楼就是为学生提供正常教学的场所空间。

由于它的功能要求,空间特征及交通组织等,故此建筑选择坐北朝南的朝向。

1.3.2 本楼各层均采用自然排风。

1.3.3 采用自然和人工采光相结合的方式。

1.3.4 开间模数:根据我国自己的实践建议采用三种开间模数,即3M.采用这相关模数的优点有三:①能满足商场购物的正常要求,与工业化生产紧密结合,②考虑结构的互换性,有利于预制构件的大量生产③与我国统一的标准窗扇采用0.3m为倍数尺度结合起来,故本建筑采用建筑模数为3m。

1.3.5 进深:采用6.9m进深,能够满足教学的要求。

1.3.6 层高:根据资料层高取4.2 m。

1.3.7 顶棚:均采用粉底。

1.3.8 地面:教学楼地面均采用水磨石做法。

1.3.9 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厚均为250厚,对于小于500的墙垛用粘土砖砌。

1.3.10 安全疏散和防火分区:本建筑要求耐火等级为Ⅱ级,《规》要求防火分区间的最大允许面积为1000mm2,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每层最大面积864mm2,均符合防火要求。

对房间超过60mm2以上的均设置两个以上的门。

各层均设消防栓。

底层开一个大门,楼设有两部楼梯,以满足人流的疏散与防火要求。

1.3.11 走廊宽度决定宽度的因素包括交通量、建筑物长度及门的开启方向,为防止突发性火灾或减少火灾危害程度,人流量较大,故取2.4m宽度。

1.4 建筑物的优缺点本建筑根据不同要求做了不同的设计布置与处理。

对防震、通风、采光等都做了具体的设计安排。

对人流的疏散、防火、照明、等都做了比较合理的布置,总的来说是合理的。

第二部分结构设计说明1结构方案确定说明1.1 建设项目名称:太工学院1.1.1 建筑介绍:建筑面积为5880㎡,综合楼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厚度采用120㎜,填充墙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1.1.2 优缺点:主要优点:结构整体性好,建筑布置灵活性大,能满足使用要求高,功能复杂,有抗震要求的高层建筑的要求。

本建筑梁、柱、屋面板、楼面板全为现浇,以便房间灵活布置和施工方便(预留孔洞)。

主要缺点:现场工作量大,模板耗用量大。

1.2 设计资料:1.2.1 基本参数:气象条件: 基本风压0.40KN/m2 基本雪压0.35KN/m2。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对建筑基地的勘察结果,地质情况见表1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7米;建筑场地类别:II类场地土;地震设防烈度:7度。

表1 建筑地层一览表注:表中所给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

1.2.2 楼地面做法:屋面做法:三毡四油绿豆砂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5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层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平均厚度120㎜厚矿渣找坡层120厚钢筋混凝土板20㎜厚板底抹灰楼面做法:30㎜厚水磨石地面120厚钢筋混凝土板20㎜厚板底抹灰1.2.3 材料:梁柱强度等级为C30,受力筋采用HPB335。

箍筋采用HPB235,分布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本建筑楼盖按弹性方案考虑L1/L2≤2按双向板设计,本建筑楼盖全部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现浇双向板且设次梁。

本建筑柱网尺寸为4.5m×6.9m。

1.3 设计容(1)确定梁柱截面尺寸及框架计算简图;(2)荷载计算;(3)框架横向侧移计算;(4)框架在水平及竖向力作用下的力分析;(5)力组合及截面设计;(6)板的计算;(7)楼梯的计算;(8)雨篷的计算;(9)基础的计算。

第三部分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学院综合楼二、建筑地点及拟建基地平面图本建筑位于市开发区。

由主管批准拟建基地平面图见图1。

三、建筑面积和层数建筑面积4500~5000平方米左右;层数5~6层;层高3.9~4.2m。

四、结构形式框架结构五、设计任务1、建筑设计部分①使用要求教室(60m2)18间,大教室(120m2 )6间;试验室(90m2)10间,准备室(30m2)10间;办公室(30m2)10间,会议室(60m2)6间;其它房间自行安排。

②设计容●建筑方案及其初步设计;●建筑物平面、立面和剖面设计;●主要部位的建筑构造设计及材料作法;●绘制建筑施工图。

③成果形式建筑设计说明书和建筑施工图。

施工图包括:建筑设计说明,总平面图(比例1:500);首层平面图、二层~五层平面图(任选其中二层)、正立面图、侧立面图不少于2个(比例1:100);剖面图2个(比例1:100);主外墙大样图1个,节点大样图3~4个,(比例1:10或1:20)。

2、结构设计部分①容要求●确定结构方案:上部承重结构方案与布置;楼(屋)盖结构方案与布置;基础方案布置;结构措施及其特殊部位的处理等。

●结构设计计算完成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统一用纸),容包括:荷载汇集;地震作用计算;风荷载计算;荷载组合及力分析;一榀框架计算;现浇板计算;楼梯计算;悬挑构件计算;基础及基础梁计算;会议室(楼)屋盖计算;其它必要的构件计算。

②成果形式结构设计说明书,结构设计计算书,结构施工图。

施工图包括:结构设计说明;基础剖平面布置图,比例1:100;基础详图,比例1:30~1:50;结构布置图及配筋图,比例1:100,1~5层任选其一;一榀框架配筋图,比例1:30~1:50;楼梯配筋图,比例1:30~1:50;其它必要的构件配筋图,如:雨蓬或挑梁,比例1:30~1:50。

3、毕业设计成果总汇①设计说明书一份(采用统一稿纸,并由打印机输出),容包括:●中外文摘要(600字左右)●建筑、结构设计说明书(3000~4000字,含图表)●结构设计计算书(约2万字)●列出参考资料和文献●外文资料翻译5000左右字(要求与建筑工程相关的资料,可自选,但需要指导教师确认)。

②设计图纸部分绘制图纸:图纸规格A1(白图),12~14。

可部分为计算机(CAD)绘图。

六、建筑技术条件1、气象条件基本风压0.40KN/m2 基本雪压0.35KN/m2。

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对建筑基地的勘察结果,地质情况见表1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7米;建筑场地类别:II类场地土;地震设防烈度:7度。

表1 建筑地层一览表注:表中所给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

3、各种用房的活荷载标准值见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

七、时间安排八、参考资料1、国家标准、规、规程《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教学楼建筑设计规》(JBJ/67-89)《建筑设计防火规》(GBJ/6-8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2、参考书教科书建筑设计资料集(1~3)钢筋混凝土设计手册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上、下册)省建筑、结构通用图集第四部分结构设计计算1工程概况:1.1 柱网与层高:本办公楼采用廊式小柱网,边跨为6.9m,中间跨为2.4m,层高取4.2m,如下图所示:柱网布置图1.2 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楼板的均布活载和恒载经次梁间接或直接传至主梁,再由主梁传至框架柱,最后传至地基。

根据以上楼盖的平面布置及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本办公楼框架的承重方案为横向框架承重方案,这可使横向框架梁的截面高度大,增加框架的横向侧移刚度。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横向框架组成的空间结构1.3 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1.3.1 梁截面高度:梁截面高度一般取梁跨度的1/12至1/8。

本方案取L1、L4取b×h=250×500L2、L3、L6取b×h=300×600L5取b×h=300×850L7取b×h=300×800L8、L9取b×h=300×6001.3.2 柱的截面尺寸: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1)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βFg E n注:β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

F按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载面积。

g E 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的取14KN/m2。

n为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

(2)A c≥N/u N f c注:u N 为框架柱轴压比限值,本方案为二级抗震等级,查《抗震规》可知取为0.8。

f 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对C30,查得14.3N/mm2。

计算过程:对于边柱:N=βFg E n=1.3×20.79×14×5=1891.89(KN)A c≥N/u N f c=1891.89×103/0.8/14.3=165375(mm2)取700mm×700mm对于柱:N=βFg E n=1.25×25.83×14×5=2260.125(KN)A c≥N/u N f c=2260.125×103/0.8/14.3=197563.37(mm2)取700mm×700mm柱截面尺寸(mm)1-5 C30 700×7002 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2.1 梁柱线刚度的计算2.1.1 横梁线刚度i b的计算:类别Ec(N/mm2)b×h(mm×mm)I0(mm4)l(mm)E c I0/l(N·mm)1.5E c I0/l(N·mm)2E c I0/l(N·mm)BC跨、DE跨3.0×104300×6005.40×1096900 2.35×1010 3.53×1010 4.70×1010CD跨 3.0×104300×××6005.40×1092400 6.75×101010.1×101013.5×1010AC跨、DF跨3.0×104300×8501.50×1099900 4.55×1010 6.83×10109.10×1010AB跨、EF跨3.0×104300×6005.40×1093000 5.40×10108.10×101010.8×10102.1.2 柱线刚度i c的计算:I=bh3/12层次h c(mm)Ec(N/mm2)b×h(mm×mm)I c(mm4)E c I c/h c(N·mm)1 5500 3.0×104700×700 2.0×101010.91×1010 2--5 4200 3.0×104700×700 2.0×101014.29×10102.2 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D值法)a.底层①、B-2、B-3、B-4、B-12、E-2、E-3(6根)K=0.431αc=(0.5+K)/(2+K)=0.383Di1=αc×12×i c/h2=0.383×12×10.91×1010/55002=16576②、B-1、B-13、E-1、E-4、E-12、E-13 (6根)K=3.53/10.91=0.324αc=(0.5+K)/(2+K)=0.355Di2=αc×12×i c/h2=0.355×12×10.91×1010/55002=15364③、C-1、D-1、C-13、D-13、D-4 、D-5、D-11、D-12(8根)K=(10.13+3.53)/10.91=1.252αc=(0.5+K)/(2+K)=0.539Di3=αc×12×i c/h2=0.539×12×10.91×1010/55002=23328④、C-2、D-2、C-3、D-3、C-4、C-5、C-11、C-12、C-7 、C-9(10根)K=(13.5+4.7)/10.91=1.668αc=(0.5+K)/(2+K)=0.591Di4=αc×12×i c/h2=0.591×12×10.91×1010/55002=25578⑤、B-5、B-11(2根)K=(8.1+4.7)/10.91=1.173αc=(0.5+K)/(2+K)=0.527Di5=αc×12×i c/h2=0.527×12×10.91×1010/55002 =22808⑥、A-5、A-11、F-5、F-11 (4根)K=8.1/10.91=0.742αc=(0.5+K)/(2+K)=0.453Di6=αc×12×i c/h2=0.453×12×10.91×1010/55002=19606⑦.E-5、E-11(2根)K=(3.53+8.1)/10.91=1.αc=(0.5+K)/(2+K)=0.511Di7=αc×12×i c/h2=0.511×12×10.91×1010/55002=22116⑧.F-6、F-7、F-8、F-9、F-10、A-6、A-10(7根)K=9.1/10.91=0.834αc=(0.5+K)/(2+K)=0.471Di8=αc×12×i c/h2=0.471×12×10.91×1010/55002=20385⑨.A-7、A-9(2根)K=10.8/10.91=0.99αc=(0.5+K)/(2+K)=0.498Di9=αc×12×i c/h2=0.498×12×10.91×1010/55002=21553⑩.C-6、C-10、D-6、D-7、D-8、D-9、D-10 (7根)K=(13.5+9.1)/10.91=2.αc=(0.5+K)/(2+K)=0.632Di6=αc×12×i c/h2=0.632×12×10.91×1010/55002=27353⑪.B-7、B-9 (2根)K=(10.8+4.7)/10.91=1.421αc=(0.5+K)/(2+K)=0.562Di6=αc×12×i c/h2=0.562×12×10.91×1010/55002=24323∑D1=16576×6+15364×6+23328×8+25578×10+22808×2+19606×4+22116×2+20385×7+21553×2+27353×7+24323×2=1228234b.第二层~第五层①、B-2、B-3、B-4、B-12、E-2、E-3(6根)K=4.7×2/(14.29×2)=0.329αc=K/(2+K)=0.141Di1=αc×12×i c/h2=0.141×12×14.29×1010/42002=13707②、B-1、B-13、E-1、E-4、E-12、E-13 (6根)K=3.53×2/(14.29×2)=0.247αc=K/(2+K)=0.11Di2=αc×12×i c/h2=0.11×12×14.29×1010/42002=10693③、C-1、D-1、C-13、D-13、D-4、D-5、D-11、D-12 (8根)K=(10.1+3.53)×2/(14.29×2)=0.956αc=K/(2+K)=0.323Di3=αc×12×i c/h2=0.323×12×14.29×1010/42002=31399④、C-2、D-2、C-3、D-3、C-4、C-5、C-11、C-12、C-7 、C-9(10根)K=(13.5+4.7)/(14.29×2)=1.274αc=K/(2+K)=0.389Di4=αc×12×i c/h2=0.389×12×14.29×1010/42002=37815⑤、B-5、B-11(2根)K=(8.1+4.7)×2/(14.29×2)=0.896αc=K/(2+K)=0.309Di5=αc×12×i c/h2=0.309×12×14.29×1010/42002=30038⑥、A-5、A-11、F-5、F-11 (4根)K=8.1×2/(14.29×2)=0.567αc=K/(2+K)=0.221Di6=αc×12×i c/h2=0.221×12×14.29×1010/42002=21484⑦、E-5、E-11(2根)K=(3.53+8.1)×2/(14.29×2)=0.814αc=K/(2+K)=0.289Di7=αc×12×i c/h2=0.289×12×14.29×1010/42002=28094⑧、F-6、F-7、F-8、F-9、F-10、A-6、A-10(7根)K=9.1×2/(14.29×2)=0.542αc=K/(2+K)=0.242Di8=αc×12×i c/h2=0.242×12×14.29×1010/42002=23525⑨、A-7、A-9(2根)K=10.8×2/(14.29×2)=0.756αc=K/(2+K)=0.274Di9=αc×12×i c/h2=0.274×12×14.29×1010/42002=26636⑩.C-6、C-10、D-6、D-7、D-8、D-9、D-10 (7根)K=(13.5+9.1)×2/(14.29×2)=1.582αc=K/(2+K)=0.442Di6=αc×12×i c/h2=0.442×12×14.29×1010/42002=42967⑪.B-7、B-9 (2根)K=(10.8+4.7)×2/(14.29×2)=1.αc=K/(2+K)=0.352Di6=αc×12×i c/h2=0.352×12×14.29×1010/42002=34218∑D2=13707×6+10693×6+31399×8+37815×10+30038×2+21484 ×4+28094×2+23525×7+26636×2+42967×7+34218×2=1565094由此可知,横向框架梁的层间侧移刚度为:∑D1/∑D2=1228234/1565094>0.7,故该框架为规则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