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事件案例(模拟) (1)
乙肝案例分析

案例研究利用乙型肝炎(乙肝)监测及血清流行病学数据系统阐释疫苗策略并评价哥里(Gorin)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该案例研究的目的是使学员熟悉使用乙肝监测及血清学数据来评估乙肝疾病负担,系统阐明乙肝疫苗策略,并且评估乙肝免疫对乙肝相关疾病的效果。
尽管这一事例是假定的,但是该设定是根据中国及蒙古的乙肝疫苗项目评估而制定的。
学习目的:在本案例学习结束后,学员应该学习到:1.描述如何使用乙肝监测和血清学数据来系统阐述乙肝疫苗策略;2.描述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估策略,包括血清学调查的作用;3.描述用于评价乙肝疫苗效果特定的HBV血清标志物并加以阐释;4.描述如何使用甲型肝炎(甲肝)监测和血清流行数据系统阐述甲肝疫苗免疫策略;和5.应做一个详细的介绍来描述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及其对HBV相关疾病的作用效果。
第一部分评估Gorin乙肝疾病负担Gorin位于中亚,并有强大的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
你是该国家的疫苗免疫规划管理者,现要求你开始调查在该国家是否有必要进行乙肝疫苗免疫规划?下图是发给你有关国家病毒性肝炎监测数据:1979-1995年Gorin肝炎报告发病率纵坐标:每10万人中病例数横坐标:年份来源: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1.您如何解释这些数据?肝炎报告病例数在1979-1995年间变化范围大约在每10万人中70-130例之间。
这期间每10万人中的肝炎病例数总数并没有明显的增加或是减少。
由于各种类型的肝炎传播形式和流行病学特征不同,所以不知道这些病例中甲型,乙型和丙型病例数的情况下很难对该数据进行解释。
2.为评定急性乙肝疾病负担,您还需要哪些的信息?你需要病毒性肝炎各类型病例数的信息,例如,有多少甲型肝炎病例,有多少急性乙肝病例,有多少丙型肝炎病例,有多少病毒类型未知的病例。
这些将使你能够确定多少病例是由于长时间的急性乙肝所致。
关于乙肝病例的年龄分布情况信息将会很有帮助。
为评定该国慢性HBV感染的流行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项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下图为该次调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结果:Gorin各年龄组HBsAg流行率纵坐标:HBsAg流行率横坐标:年龄组来源:国家血清学监测,19951.根据这些数据,不同疫苗策略的优缺点有哪些?你认为最适合Gorin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是什么?HBsAg流行情况各年龄组没有明显差异(7.5%-11.3%)。
运用传播理论,提升宣传工作

新闻发布注意
准备:提前给发言人准备背景资料、答问参考, 安排2-3个记者提问,给其问题。 注意: 1、忌多主题。 2、发布稿忌空洞,化数字为形象 3、 发言人经过培训并预演
三、活动策划
现在做宣传必需经过策划 原因:把关人的存在,媒介有新闻性的要求;群 众接触信息量加大,提升注意度。
活动策划的原则
运用传播理论,提升宣传效果 运用传播理论 提升宣传效果
曹志刚
二OO五年四 月二十六日
主要讨论内容
第一部分 传播 第二部分 媒介 第三部分 信息发布 第四部分 提升无偿献血传播效果的9点建议 提升无偿献血传播效果的9
第一部分
传播
传播学的精髓: 项基本要素。 一、传播学的精髓:五项基本要素。 对谁,说什么,什么渠道, 谁,对谁,说什么,什么渠道,什么效果 正确理解“传播” 二、正确理解“传播” 减少传播过程的信息损失 只有目的明确传播效果才更显著 传播效果欲速则不达 传播过程是不断修正的圆
1、与社会背景紧密结合,发现或创造新闻点。特 别的时间、地点、人物或事件。 2、新闻点整存零取。 3、形成持续1-2周的热点。 议程设置:你对当前重大事件的判断与大众媒体 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着高度对应的关 系。电视在形成热点上的优势。
案例: 案例:搜索接种免费乙肝疫苗最早的宝宝
消息(15:00新 闻):今天是全国儿童预防 接种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 “免疫接种,预防乙肝”。 现场:“这里是 北京妇幼保健院, 现在这里 正在为新出生的宝宝接种第 一针乙肝疫苗。”
提升无偿献血传播的9点建议 提升无偿献血传播的 点建议
1、因地、因时而易 2、2B原则 3、告知利益点 4、情理交融 5、像与朋友说话 6、标题/口号不超过12个字 7、不好回答就迂回处理 8、两面提示 9、号召马上行动
劳动法经典案例及分析

.
13
9、余某患抑郁症应休的医疗期为9个月还是24个月 ?理由是什么?
回答: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 规定》,实际工作年限为10年以上,在本单位工作 年限5年以上10年以下的医疗期为9个月,同时,《 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的通知》规定,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 病、瘫痪等)的职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 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是否就能认为患有精神病的 职工就可以至少休24个月的医疗期,对此,法律规 定不够明确。
回答:根据《劳动法》及《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 补偿办法》的相关规定,本案中厂方对刘某12个月的经济补 偿金是合法的。
.
9
7、刘某可否要求补交社会保险 回答:刘某可以要求补交至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社 保金额。《劳动法》第一百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无 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 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8、因为在水泥厂厂区从事清洁工作,刘某是否可要 求做职业病鉴定? 回答:由于刘某在水泥厂厂区从事清洁工作,对于要 求的职业病鉴定要求,厂方在刘某离职前对其必须进 行健康检查,如果异常现象,对于刘某的要求可以予以 拒绝.
注射乙肝疫苗患儿1例死亡的个案体会

疗 纠纷 , 保 障和加 速 医疗卫 生事 业 的发 展具 有 十分 重 对
要 的意义 。
医护人 员发 现 了患儿 病情 有变 化 , 没有 及 时采 取 处
1 婴儿接 种一 针 乙肝 疫苗 后 第 2天 死 亡病 例 , 将 经 例 现 过体会报 道如 下 。
通 过此个 案 死 亡 过程 , 们从 中可 得 出如 下 启 示 : 我 首先 , 由于此 患儿 不 是 在 医 院生 产 , 前 也 没 有 作 一 些 产
新 生儿疾 病 的筛 查 , 排 除 有遗 传 性 的免 疫 性 疾 病 , 不 如 1 临床 资料 患儿 , 女性 , 2月 龄 , 由于 小 孩 是 在 家 里 自然 分 娩 , 血液 病 、 维生 素 K缺 乏在 注射疫 苗 时 的偶 合症 发生导 致 。如 果是 在正 规 医院 自然 分娩 , 一 第 过 程顺利 , 出生后 由接生 婆 打 了一 针 “ 伤 风 ” 一直 母 凝血 障碍 性疾 病 J 破 ,
频率 和节律 、 缺氧状 况 , 观察意 识状 态和 瞳孔 变化等 。
23 加强疫苗接种管理 ①规范接种 程序 , . 严格接种 前执 行婴幼 儿体 检证 明 的检查 责 任 , 源 头 预 防医疗 事 从 故 的发生 ; 建立 接 种 定 期 提 醒机 制 , 婴幼 儿 接 种 前 ② 在 的适 当时 间采 用 打电话 、 手机 短信 等便 民方式 及 时通 知 家长 , 防止错 过最 佳接 种 时 间 ; 加 强 接 种 常 识 宣 传 普 ③
临床和 实验 医学杂 志 2 1 年 4月 a 9卷 第7期 00 t
关于疫苗安全问题的案例

关于疫苗安全问题的案例案例一:乙脑疫苗事件乙脑是一种由蚊虫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在亚洲地区流行。
为了控制乙脑的传播,许多国家采取了群体免疫接种的措施。
然而,2018年,中国一家疫苗生产公司被曝光生产的乙脑疫苗存在质量问题,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据报道,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和操作规程缺失的情况,导致乙脑疫苗的疫苗效价未达到要求的标准。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疫苗安全的担忧,一些家长担心接种这种疫苗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事件,政府采取了严厉措施,包括暂停该公司生产并展开调查。
同时,还加强了疫苗监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相关部门向公众发布了信息,说明了当前事件的处理情况,并提供了其他可靠的替代疫苗。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疫苗行业监管的深思。
政府部门加强了对疫苗生产企业的监督,加大了对疫苗质量的把关力度,以确保公众接种疫苗的安全性。
案例二:水货疫苗事件2018年,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发生了一起水货疫苗事件。
据报道,一家私人疫苗经销商销售了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疫苗,涉及包括百白破疫苗等在内的多种疫苗。
这一事件引发公众对疫苗安全性的质疑,许多人担心他们所接种的疫苗是否安全有效。
政府及时采取了行动,对涉事疫苗进行召回,并展开了全面调查。
涉事企业被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被追究法律责任。
这起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疫苗销售渠道的担忧,政府加强了对疫苗流通环节的监管,提高了疫苗的追溯能力,确保疫苗从生产到接种的全过程安全可控。
这些案例表明,疫苗安全问题对于公众的关注至关重要。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监管并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维护公众的健康权益。
同时,公众也应增强科学知识和风险意识,提高对疫苗安全的认知,从可信渠道获取疫苗信息,主动参与疫苗接种。
药品监管中的药品不良反应案例分析

药品监管中的药品不良反应案例分析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合理用药条件下,药品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
在药品的开发和上市过程中,药品不良反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制定药品监管政策、改进药品生产流程以及提高药品安全性。
本文将对药品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药品监管体系中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一、药物不良反应案例分析1. 乙肝疫苗不良反应案例2018年,某地区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了多起不良反应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社会恐慌。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该批次乙肝疫苗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导致部分接种者发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和其他不良症状。
监管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停止了该批次乙肝疫苗的使用,并对相关生产企业进行了严厉处罚。
该案例表明,药品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药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2. 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抗生素的滥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
在某医院中,大量患者滥用抗生素导致了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增加,且耐药菌株传播范围扩大,引发了院内感染的爆发。
监管部门对该医院进行了调查,并制定了相关的处置方案,包括整顿医院用药管理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药品知识培训等。
该案例提示我们,除了加强对药品本身的监管外,还要关注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对药物的合理使用。
3. 药品广告不实引发不良反应部分药品生产企业为了推销产品,会进行夸大宣传和不实广告。
某种保健品广告宣称具有治疗乳腺癌的功效,引发了大量患者购买和使用。
结果证实,该保健品对乳腺癌无治疗效果,并导致一些患者病情恶化。
监管部门对该企业进行了处罚,并加强了对药品广告的审查力度。
这一案例揭示了药品广告对公众的误导和潜在危害,监管部门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广告审查制度。
二、药品监管中的挑战与应对措施1. 药品审批流程的规范化药品的上市流程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包括药物临床试验、药品注册和上市许可等环节。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这些环节的监管和审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乙肝疫苗问题调查结果公布深圳康泰疫苗恢复使用

乙肝疫苗问题调查结果公布深圳康泰疫苗恢复使用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年(卷),期】2014(000)001
【总页数】1页(P57-5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3年康泰乙肝疫苗信任危机案例研究 [J], 宋劲松
2.专利临时保护期内获得的产品后续使用时的专利权用尽——深圳市斯瑞曼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诉深圳市坑梓自来水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泰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 [J], 张鹏
3.乙肝疫苗事件对济南市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家长乙肝疫苗认知态度影响的调查 [J], 赵小冬;周立波;杨晓倩;任玲香;荆现华
4.风险社会语境下“疫苗事件”报道研究--以“康泰乙肝疫苗事件”报道为例 [J], 张一弛
5.康泰获首张乙肝疫苗“准生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4-临床思维(乙肝问诊案例)

第九站临床思维(问诊内容)【题目】患者,黄某,男,44岁。
2015年8月13日19:00入院。
【一般项目】黄某,男,44岁,籍贯:云南富宁,出生地:富宁县,民族:苗族,婚姻:已婚,职业:务农,入院日期:2015年8月13日。
【主诉】反复乏力、纳差、尿黄10年,腹胀3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于10年前无明确诱因自觉全身无力,特别是双下肢更为明显,休息后可以缓解,同时出现食欲减退、尿黄,色如浓茶水样,无酱油样尿。
当时在当地人民医院检查:HbsAg(+)、HbeAg(+)、抗-HBc(+),同时伴有转氨酶升高。
当时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用药和剂量已经回忆不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此后虽然曾经多次出现上述症状,但是始终没有给予系统治疗。
3年前除了全身无力、食欲减退外,又出现饭后腹胀的症状。
在当地医院开始使用干扰素500万单位,隔日一次注射,一共应用6个月,三次复查HBV -DNA始终是阳性。
2014年初,当地医院B超检查提示:肝脏表面欠光滑,肝内可见多个散在的低回声结节影,最大为4.08厘米。
门静脉1.2厘米、脾厚度3.0厘米。
诊断为乙肝肝硬化、早期。
1月前上述病情再发并较前加重,在当地县医院和中医院进行治疗,HBV-DNA始终是阳性,肝功能始终不正常,病情无好转。
为寻求进一步诊治而转我院治疗。
病后精神、睡眠尚可,体重未测。
【既往史】有慢性乙肝病史10年,早期肝硬化病史1年。
否认糖尿病、心脏病史,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输血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精神刺激史。
【个人史】出生于当地,未曾到过血吸虫病区和其他疫区。
无乙肝疫苗接种史。
饮酒史20多年,每次饮高度白酒约3-4两,每日1-2次,平均每天饮白酒大约80-100克。
已戒断2年。
无冶游史。
【婚育史】22岁结婚,育有1子,妻子及孩子均体健,夫妻关系和谐。
【家族史】有慢性乙肝家族史,母亲、弟弟、妹妹均为慢性乙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新闻发布会案例——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死亡案例
(模拟新闻发布会案例)
2014年1月5日凌晨1时,我市XX路XX小区住户陈XX在市XX医院顺产一名男婴。
接产医务人员按常规为孩子做了检查,男婴为足月儿,健康状况良好。
男婴出生后约1小时,即凌晨2时,一名护士为其注射了乙肝疫苗。
凌晨3时许,男婴出现呕吐现象,检查发现其背部皮肤出现数个小水泡,当班医师予以抗过敏、止吐、监护生命体等治疗。
凌晨5时许,男婴出现呼吸急促、嘴唇发青。
家属赶紧向护士求救,孩子被转入重症监护室。
继续抗休克、生命支持治疗。
1月6日11时许,孩子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医院出具的临床死亡原因是:休克、呼吸衰竭。
1月6日下午15时开始,患方召集30余人到市XX医院讨说法,认为是医院注射乙肝疫苗导致男婴死亡,并质疑医院抢救不及时,措施不得力,要求医院赔偿人民币100万元。
医院方耐心进行了解释,并建议患方进行尸体解剖以明确死因。
患方不同意尸体解剖。
也不同意按正常程序处理男婴遗体。
而是将遗体陈列门诊大厅,打横额,打砸医院大厅桌椅、电脑等设施。
公安、卫生、市医疗纠纷第三方机构介入调查处理。
公安部门带走3名带头闹事人员后,聚集人员逐步散去,男婴遗体转市殡仪馆。
患方家属随后单方在“XX网站”发布“新生儿被XX医院打乙肝疫苗杀死”等网贴,
声称将组织更多人员到医院讨说法,到市政府上访。
事件发生后,市卫生部门、市疾控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处理。
据查,男婴注射的是深圳XX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疫苗。
不属近期国家禁止使用的乙肝疫苗范围。
该疫苗是国家提供的免费疫苗,属于自治区卫生厅统一招标采购的,疫苗全部由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自治区—市—县—接种单位逐级发放,疫苗流通环节温度符合标准要求。
该疫苗在XX医院的贮存于2~8度的冰箱中,使用前外观正常。
疫苗接种过程符合要求,且该护士已取得预防接种上岗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