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运输及配送路线的优化
物流配送的优化方案

物流配送的优化方案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配送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质量,本文提出以下优化方案。
一、优化配送路线配送路线是物流配送中的重要环节,优化配送路线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首先,可以采用智能算法,如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对配送路线进行优化,减少无效和重复的运输。
其次,可以根据客户的地理位置和需求,采用不同的配送方式,如集中配送、分散配送等,以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配送效率。
此外,可以利用现有的GPS、GIS等技术,实时监控配送车辆的位置和状态,避免车辆拥堵和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
二、提高物流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配送的重要支撑,提高其智能化水平可以有效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其次,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对物流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和预测,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
此外,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物流设备和物品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管理和监控,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加强物流配送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物流配送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物流配送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加强物流配送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应该加强对物流配送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
其次,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和管理制度,对物流配送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评价。
此外,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物流配送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四、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客户服务是物流配送中的重要环节,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流程和标准,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
其次,应该加强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和分析,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此外,应该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和投诉渠道,及时解决客户问题和服务缺陷。
物流中配送区域与配送路线的网络优化法

物流中配送区域与配送路线的网络优化法在物流行业中,配送区域和配送路线的网络优化对于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法,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和优化其配送系统。
一、覆盖率优化法覆盖率优化法旨在确保物流配送区域内的客户能够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服务。
该方法通常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客户需求:通过对客户订单的分布和数量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配送区域范围。
这样可以确保快递员和货车在配送范围内的各个点之间能够高效地运作。
2.仓储设施: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设置仓库和配送中心,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耗时和成本。
这需要考虑到客户分布的密度以及仓储设施的容量和位置。
3.配送方式: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成本效益,选择最佳的配送方式,包括快递、陆运、航运等。
同时要考虑到货物的性质、体积和重量,以确保货物能够安全、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二、路径规划优化法路径规划优化法旨在选择最佳的配送路线,以减少行驶距离和时间,并提高配送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路径规划优化方法:1.智能调度系统:利用现代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调度系统,根据输入的订单信息和实时交通状况,自动规划最佳的配送路线。
这可以减少冗余行驶和拥堵,提高配送效率。
2.动态路径规划:随着交通状况的变化,动态调整配送路线。
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选择最短时间或最短距离的路线,以避开拥堵和延误。
3.多目标路径规划: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行驶距离、时间成本、燃料消耗等,构建综合评价指标,选择最佳的配送路线。
这可以确保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环境影响。
三、运输网络优化法运输网络优化法旨在优化物流配送网络的结构和布局,以提高运输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运输网络优化方法:1.网络布局优化:通过对物流配送区域的分析和评估,确定最佳的仓库和配送中心的位置。
这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交通网络、地理条件等因素,以便最大程度地减少配送路程和成本。
物流配送管理中配送路线的优化与规划

物流配送管理中配送路线的优化与规划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物流配送管理也成为了各大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一。
配送路线的优化规划是物流配送管理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减少物流配送成本,更能够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企业的竞争力。
一、配送路线的规划在物流配送管理过程中,配送路线的规划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通过合理的配送路线,可以有效提高配送效率,减少运输成本,同时也可以保证货物及时、准确地送达客户手中,增强企业的信誉度。
配送路线规划的关键是如何合理地分配和利用资源。
首先,需要根据本企业的物流节点情况进行合理的路线规划。
对于配送站点密集的区域,可以采用网格化的配送路线规划方式,即按照城市区域将各个配送点分配到相应的小区并统筹分配配送路线,不仅减少了物流配送的时间和成本,还有效保证了配送服务的质量。
其次,还需要考虑物流配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在规划配送路线时,需要充分考虑货物的不同类型、数量和特性,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最优的配送路线。
二、配送路线的优化在物流配送管理中,配送路线的优化是企业提高配送效率、减少运输成本的重要途径。
如何优化配送路线呢?以下是几种方法:1.算法优化通过商业智能系统,自动规划和调度车辆,应用算法进行最短路径配送,以达到企业减少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的目的。
2.实时监控通过物流配送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车辆、货物及时配送的情况,及时根据实时情况调整配送路线,以及时、准确的响应客户。
3.区域划分将配送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小区,按照区域的数量和大小分配车辆和物流人员,科学地组织和调度物流配送流程,避免或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效率。
三、配送路线规划的优势通过优化和规划配送路线,不仅可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减少物流配送成本,更可以为企业带来一系列优势。
1.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科学地规划配送路线,可以保证货物及时、准确地送达客户手中,提升客户满意度,形成口碑。
2. 减少成本通过优化配送路线,有效减少物流配送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物流数据分析报告运输效率与配送路线优化分析

物流数据分析报告运输效率与配送路线优化分析物流数据分析报告运输效率与配送路线优化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物流行业的发展与日俱增。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提高运输效率与优化配送路线成为了物流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物流数据的分析,深入探讨运输效率和配送路线的优化问题,帮助企业提升运营水平,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数据采集与整理为了进行运输效率与配送路线的分析,我们获取了一家物流企业在过去一年的运输数据。
包括运输时间、车辆行驶里程、货物数量、配送地点等多个维度的数据。
经过数据清洗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三、运输效率分析1. 运输时间分析通过对运输时间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运输时间存在波动性较大的情况。
部分时段的运输时间较长,造成运营效率的浪费。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物流企业应该优化运输时段,减少交通拥堵和道路限制的影响,提高运输效率。
2. 车辆行驶里程分析车辆行驶里程是衡量运输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数据分析表明,部分配送路线存在车辆行驶里程过长的情况,导致耗时增加、成本上升。
为解决这一问题,物流企业应该优化配送路线,缩短行驶距离,提高运输效率。
3. 货物数量分析运输效率与货物数量密切相关。
通过对货物数量的分析,我们发现某些时段的货物数量较少,而运输成本却没有相应降低。
物流企业应根据货物数量的波动性,合理安排运输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运输效率。
四、配送路线优化分析1. 数据分析通过对配送地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物流企业当前的配送路线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存在部分地点的集中度较低,导致配送效率低下。
其次,部分地点之间的距离过远,增加了运输时间和成本。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的优化建议。
2. 路线优化建议(1)集中配送地点:将配送地点按照区域进行分类,合理划分配送范围,减少行驶距离和时间。
(2)采用智能配送系统:引入智能配送系统,利用算法优化配送路线,确保最短行驶距离,提高运输效率。
物流配送路线优化策划方案优化配送路线规划减少配送时间和成本

物流配送路线优化策划方案优化配送路线规划减少配送时间和成本物流配送路线优化策划方案为了减少物流配送时间和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我们需要进行配送路线的优化。
以下是我们制定的物流配送路线优化策划方案。
一、优化配送路线规划的重要性物流配送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而合理规划配送路线可以带来诸多好处。
首先,优化后的路线可以缩短配送时间,提高物流效率。
其次,合理规划的路线可以减少行驶里程,从而降低成本和排放的碳排放量。
最后,优化后的路线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并减少配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
二、优化配送路线的策略1. 数据收集与分析为了制定有效的配送路线,我们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相关数据,包括订单数量、配送地址、送货时间要求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派送需求,以便更好地规划配送路线。
2. 网络优化算法运用我们可以借助网络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来实现对配送路线的优化。
这些算法能够根据特定的优化目标,自动计算出最佳的配送路线。
通过优化算法的应用,我们可以减少行驶里程、降低成本,并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配送任务。
3. 考虑交通状况及配送窗口在规划配送路线时,我们必须考虑实际交通状况和配送窗口的限制。
了解道路交通拥堵情况,避开高峰期和拥堵路段,可以节约时间、提高物流效率。
同时,要根据订单的要求和最终用户的时间窗口,合理安排配送时间,确保货物按时送达。
4. 仓储和配送协同优化为了更好地实施配送路线优化,我们还需要进行仓储和配送协同优化。
合理安排仓库位置和布局,使货物的存储和提取更加高效。
同时,将仓储和配送环节进行有效衔接,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可以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
三、优化策划方案的实施步骤1. 数据收集与分析阶段:收集并整理相关的配送数据,包括订单信息、配送地址、时间要求等。
通过数据分析,确定优化的目标和需求。
2. 优化算法的选择与应用:选择合适的优化算法,并应用于具体的配送路线规划。
物流管理中的运输路线规划与优化

物流管理中的运输路线规划与优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大,物流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对于一个完善的物流运作系统而言,精确合理的运输路线规划必不可少。
运输路线规划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资源浪费。
在下文中,我们将讨论物流管理中的运输路线规划与优化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一、运输路线规划的重要性1. 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对运输路线的规划,可以充分考虑货源地、目的地、运输工具等多种因素。
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将不同的货物集中在同一批次,并通过优化路线,减少运输距离,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2. 提高运输效率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可以缩短运输时间,减少货物等待时间,提高整个物流运作系统的效率。
同时,运输路线规划还可以避免货物在途中反复换车、转运等情况,从而保障货物的安全性。
3. 减少人力资源浪费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可以有效避免货物漏洞问题。
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准确掌握货源地、目的地、运输工具等信息,从而精确判断所需运输资源。
这不仅可以减少货运人员在运输过程中的空载等待时间,还可以避免货物漏运的情况发生。
二、运输路线规划的实施方法1. 数据收集在进行运输路线规划前,必须要对货源地、目的地、运输工具等数据进行收集。
通过数据收集,可以准确掌握全体货物的信息,为后续的运输路线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2. 运输路线设计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最佳的运输路线。
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货物重量、运输工具、运输距离等。
同时,在路线设计时,还需要进行容错处理,即对可能出现的路线阻碍进行适当处理,以保证货物的快速到达。
3. 运输路线优化优化运输路线可以通过优化仓储和运输等环节来提高物流效率。
例如,在存储方面,可以通过合理设计货物存储方案,将货物存放在物流仓库内的同一区域,从而缩短搬运距离,降低搬运成本。
而在运输方面,可以通过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路线,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物流配送总结优化配送流程降低工作难度

物流配送总结优化配送流程降低工作难度物流配送总结:优化配送流程降低工作难度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物流配送作为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物流配送过程中常常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配送流程复杂、工作难度大、成本高等。
为了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工作难度,我们有必要对配送流程进行深入的总结和优化。
一、物流配送现状分析当前,我们的物流配送工作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首先,配送路线规划不够合理,导致运输时间延长,车辆燃油消耗增加,同时也影响了货物的及时送达。
其次,库存管理不够精确,经常出现库存积压或缺货的情况,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还可能导致客户订单无法及时满足。
再者,信息沟通不畅也是一个突出问题,物流部门与销售部门、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导致配送计划频繁调整,工作难度加大。
二、优化配送流程的重要性优化配送流程对于降低工作难度、提高物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规划配送路线,可以减少运输里程和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车辆利用率。
精确的库存管理能够避免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率。
顺畅的信息沟通能够确保配送计划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减少不必要的调整和延误,降低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三、优化配送流程的具体措施(一)配送路线优化1、收集配送地点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货物数量等信息,建立数学模型。
2、利用专业的路线规划软件,如 GIS 系统,结合上述模型,计算出最优的配送路线。
3、定期对配送路线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二)库存管理优化1、引入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如 ERP 系统,实现库存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2、建立科学的库存预测模型,根据销售数据、市场趋势等因素,准确预测库存需求。
3、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模式,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信息沟通优化1、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将物流部门、销售部门、供应商等相关方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
物流配送中的运输路线选择与优化

物流配送中的运输路线选择与优化在日常的物流配送中,运输路线的选择和优化对于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非常重要。
合理的运输路线规划能够减少行驶里程、节省燃料消耗、提高货物送达速度等,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物流配送中运输路线选择和优化的相关因素和方法。
一、运输路线选择的因素1. 货物特性:货物的重量、体积、脆弱程度、保存条件等因素会影响运输路线的选择。
重量大的货物可能需要选择更宽敞的道路,而脆弱的货物则需要选择比较平稳的路线。
2. 目的地要求:不同的目的地有不同的要求,包括送达时间、交付方式等。
有些目的地可能需要快速送达,此时应选择较短的路线;有些目的地可能对交付时间要求不那么严格,这时可以选择更经济的路线。
3. 道路状况:道路的状况会影响货物的安全性以及运输效率。
有些道路可能存在拥堵、施工等情况,这时需要选择绕行路线或优化路径,以避免延误。
4. 环境因素:运输路线的选择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如气候条件、交通规则等。
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需要选择较为安全的路线;同时,也需要考虑交通规则和限制,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二、运输路线优化的方法1. 路程最短法:该方法是最常用的路线优化方法,通过计算不同路径的距离,选择最短的路线。
可以借助地图软件或物流系统来快速计算。
2. 时间最短法:对于有时间限制的配送任务,可以使用时间最短法进行路线优化。
该方法考虑交通拥堵、高峰期等因素,选择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的路线。
3. 成本最低法:该方法考虑配送过程中的成本因素,包括燃料费用、人工费用等。
通过综合考虑不同路线的成本,选择最低成本的运输路线。
4. 多目标优化法:对于物流配送中的复杂情况,往往需要考虑多个目标,如时间、成本、货物安全等。
这时可以使用多目标优化算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找到一个最优的平衡解。
5. 实时路径规划:物流配送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实时变化的情况,如交通堵塞、客户需求变动等。
此时,需要实时进行路径规划和调整,选择最优的运输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运输路线的选择
1.起、止点不同的单一路径规划 2.多个起、止点的路径规划 3.起点和终点相同的路径规划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TSP)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VRP)
6.4运输路线的选择
1.起、止点不同的单一路径规划
这类路径规划问题称为最短路问题。最短路径问 题是线路优化模型理论中最为基础的问题之一。
2218205
420593 1185737
380520 984821
航空运输 980000 34521 182250 190755 1387526
由表中结果可知,总成本最低的是公路运输方式,总成本为 984821元,其次是水路运输,成本最高的是铁路运输。按照 总成本最低的原则,适合选择公路运输方式。
1
55
5
1
5
公路 4 5 5
5
22
1
6
6
管道 5 1 4
3
43
6
3
1
航空 2 6 6
6
14
2
5
2
注:表中数字表示各种运输方式在某一方面的优劣次序。
影响运输决策的成本因素
影响承运人定价的成本因素
❖与运距有关的成本 ❖与运量有关的成本 ❖与速度有关的成本
➢ 直送v.s中转
影响承运人运力组合的成本因素
❖【例】某公司欲将产品从位置A的工厂运往位 置B的公司自有仓库,年运量D=700000件, 产品价值C=30元,年存货成本I=产品价格的 30%。公司希望选择使总成本最小的运输方式。 据估计,运输时间每减少一天,平均库存成本 可以减少1%。各种运输服务方式的有关参数 见表:
运输服务的选择的定量分析法
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的主要优点:
运行速度快 灵活、机动性大 航空运输服务质量高、安
全可靠
航空运输的主要缺点: 运输成本高 运输能力小 有些货物禁用空运 受天气影响较大
综合上述优缺点,航空运输适用于长途旅客运输和紧 急需要的、时效性要求高的、单位价值高的货物运输。
6.2 运输方式及其特征
二、运输方式选择的定量分析法
成本类 型
运输成 本
在途库 存
工厂存 货
计算公式 铁路运输
RD
70000
ICDT/365 345205
ICQ/2
900000
水路运输 105000 241644 416500
公路运输 140000 86301 378000
仓库存 货
总成本
I(C+R)Q/2 903000
❖ 同一过程:运输工具在运输网路上的流动; ❖ 两个方面: ❖ 交通关心的是运输工具的流动情况(流量的大小、拥挤的程度) ❖ 运输关心的是流动中的运输工具上的载运情况(载人与物的有无与
多少,将其输送了多远的距离) ❖ 运输是交通的目的
运输系统的重要性
❖ 地域分工专业化 ❖ 规模经济 ❖ 竞争加剧 ❖ 土地价值的提高
问题描述:假设有一n个节点和m条弧的连通图G (Vn,Em),并且图中的每条弧(i,j)都有一个长度 cij(或者费用cij),则最短路径问题为:在连通图中 找到一条从节点1到节点n距离最短(或费用最低) 的路径。
❖运输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 ❖运输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不可分离 ❖运输服务具有不可存储性 ❖异质性,即同一种服务的质量差别
6.2 运输方式及其特征
一、铁路运输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输是我国货物运输的主要 方式。铁路运输的主要特点是能够远距离运输大量货物。由 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都市、我国的绝大部分城市都通铁路, 铁路在国际、国内运输中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在80~120公里
适应性强,受天气限制条 件少,安全可靠性高
运输成本低
灵活性差 对包装的要求较高 存在货物被偷盗的危险 铁路设施修建成本较高,
占地多。
环境污染小,环境成本低
综合考虑,铁路适于在内陆地区作为长途、大批量运
送低价值、高密度的一般货物和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种货物;
从投资的情况来看,在运输量比较大的地区之间建设铁路较
五、管道运输
管道是很独特的运输方式,它所能运送的货物种类很有限, 主要通过管道运输的货物是:石油及成品油、天然气、化 学制品。
管道运输的优势:
❖ 费用低。 ❖ 货损、货差率低。 ❖ 另外,因为管道运输速度很慢,还可以将管道作为仓库。 ❖ 可靠性好、不受天气影响、很少有机械故障
管道运输的缺点:
装载重量 载重量与运输成本的关系
单 位 货 物 运 输 成 本 运输距离
距离与运输成本的关系
运 输 效 用
送达时间 送达时间与运输效用的关系
影响承运人运力组合的成本因素
n —— the number of time periods into which the time horizon of a year is decomposed (for example, n = 52 if the time period corresponds to a week)
水路运输的变动成本较低,主要包括运营中的成本,其规模 经济的效应更加明显。
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方式的主要优点: 水路运输方式的主要缺点:
✓ 单位运输工具的装载量大, 运输速度慢 运输能力高,运输距离长 受天气和其它自然条件影
✓ 水路运输成本低,基础设 响大,线路迂回
施投资节省,单位运价低 廉
✓ 能源消耗少
用经常是以税收和收费站的形式向承运人征收的。此外, 汽车的能耗、维修费用相对也比较高。 燃油税
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方式的主要优点: 公路运输的主要缺点 :
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 运输能力小
投资回收期短
➢ 劳动生产率低,单位运价
机动灵活,门对门运输
高
快捷可控
➢ 公路拥挤与污染,环境成
包装成本低,货物损失小 本高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水路运输的运营范围和运输速度受到限 制,但是却有其它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和潜力。
水运中水道的改良维护通常由政府负责,港口的开发和维护 各国不同,但一般也由政府统一进行,而运输公司只需支付 一定的费用就可以使用港口和其它码头设施。因此,在固定 成本方面,水路运输在铁路和公路运输之间。
As the two summations in Equation are equal to the areas below and above the line vt = v, respectively , then their derivatives are equal to m and −m, respectively.
为合理。
6.2 运输方式及其特征
二、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具有规模巨大,分布极广的道路基础设施体系和 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的车辆装备系统。大多数的消费品都 是通过公路运输的。
公路运输是任何公司物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 公路运输的固定成本很低。汽车承运人在固定基础设施的
投资相对较少,多数公路的建设运营由政府进行。 公路运输的变动成本相对较高,因为公路的建设和维修费
公路运输不像其它运输方式那样受到各种线路的限 制,其市场覆盖面要高于其它运输方式。公路运输的特点使 得公路运输尤其适于短距离、高价值产品的装运,在中间产 品和轻工产品的运输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6.2运输方式及其特征
三、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在世界外贸运输中始终保持主导地位,在经济合作 和交流中起着纽带作用。
cF —— fixed cost ( an owned vehicle) cV —— variable cost ( an owned vehicle)
cH —— be the cost per time period of hiring a vehicle (clearly, c F + c V < c H ).
v ——the decision variable corresponding to the number of owned vehicles
vt , t = 1,...,n, the required number of vehicles at time period t;
m —— the number of time periods per year in which vt > v.
❖ 管道线路是相对固定的,因此有地域灵活性或可达性的限制。 ❖ 管道运输的产品有局限性,并且只能提供单向服务。
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表
运输方 基建投资 运载 运输成 速
式 线路 运具 量
本度
连续 性
灵活 性
生产 率
安全 性
铁路 6 2 2
4
31
3
4
3
河运 3 4 3
2
66
4
2
4
海运 1 3 1
❖固定成本 ❖运营成本
运输特性
规模特性
随着一次装运量的增大,使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
距离特性
随着一次运输距离的增加,运输费用的增加会变的越来越缓慢,或者 说单位运输距离的费用减少,运输成本与一次运输的距离有关。
速度特性
完成特定的运输所需的时间越短,其效用价值越高。
单 位 货 物 运 输 成 本
六、运输决策及配送路线的优化
6.1运输系统的重要性与功能 6.2基本运输方式及其运营特点 6.3运输合理化 6.4运输路线的选择 6.5车辆路线、时间安排
6.1运输系统的重要性与功能
运输——指借助公共运输线及其设施和运输工具来实现人 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交通——与运输反映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货物破损较多 可靠性差
与上述特点相对应,水路运输适于运送数量巨大、低价值、 时效性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矿石、煤炭、石油农产品等。水 路运输是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