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运动心理学》试题

合集下载

运动心理学考试及答案

运动心理学考试及答案

运动心理学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运动员的生理机能B.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C. 运动技能的训练方法D. 运动器械的使用方法答案:B2. 运动员在比赛前感到紧张,这种情绪属于以下哪种类型?A. 积极情绪B. 消极情绪C. 稳定情绪D. 混合情绪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 运动员的动机B. 运动员的焦虑C. 运动员的注意力D. 运动场地的设计答案:D4. 运动员在训练中使用心理技能训练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肌肉力量B. 提高心肺功能C. 提高心理韧性D. 提高运动技巧5. 运动员在比赛前进行放松训练,主要是为了减少哪种心理状态?A. 兴奋B. 焦虑C. 抑郁D. 愤怒答案:B6. 运动员在比赛后进行反思,主要是为了提高哪种能力?A. 认知能力B. 情绪调节能力C. 社交能力D. 运动技能答案:B7. 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自我暗示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自信心B. 降低焦虑感C. 增强肌肉力量D. 改善心肺功能答案:A8. 运动员在训练中使用心理技能训练,主要是为了提高哪种能力?A. 认知能力B. 情绪调节能力C. 社交能力D. 运动技能答案:B9. 运动员在比赛前进行放松训练,主要是为了减少哪种心理状态?B. 焦虑C. 抑郁D. 愤怒答案:B10. 运动员在比赛后进行反思,主要是为了提高哪种能力?A. 认知能力认知能力B. 情绪调节能力情绪调节能力C. 社交能力社交能力D. 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运动心理学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包括哪些方面?A. 情绪状态B. 认知状态C. 动机水平D. 生理状态答案:A、B、C2. 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心理技能训练包括哪些内容?A. 放松训练B. 自我暗示C. 目标设定D. 社交技能训练答案:A、B、C3. 运动员在比赛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心理问题?A. 焦虑B. 抑郁C. 自信心不足D. 注意力分散答案:A、C、D4. 运动员在比赛后的心理恢复包括哪些方面?A. 情绪调节B. 认知重构C. 社交互动D. 生理恢复答案:A、B、C5. 运动员在训练中使用心理技能训练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自信心B. 降低焦虑感C. 增强肌肉力量D. 改善心肺功能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运动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运动心理学试题库

运动心理学试题库

运动心理学试题库第一章总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知识点:心理现象1、是非判断题(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过程.(2)个性心理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过程.(3)心理现象之间是彼此独立的.2、单项选择题(1)感觉,记忆,思维属于的心理现象是。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2)需要,动机,兴趣属于的心理现象是.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3)能力,气质,性格属于的心理现象是.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3、多项选择题(1)心理学把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 B个性 C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D 认知情感与意志(2)个性倾向性包括有.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记忆 E信念 F世界观(3)认知过程包括:A感觉与知觉 B表象与想象 C兴趣 D记忆 E思维 F世界观(二)知识点: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1、是非判断题(1)心理学可以应用到人类的所有社会活动领域.(2)心理学研究只有理论意义.(3)心理学研究可以验证辩证唯物主义.2、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可以验证。

A辩证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3、多项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不可以验证。

A辩证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2)运动心理学知识可以发生作用的领域有.A体育教学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运动选材二、人的心理实质(一)知识点:心理是人脑的机能1、是非判断题(1)心理活动的产生方式都是脑的反射活动.(2)不同心理活动与脑的不同区域相联系.(3)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里有本质区别.2、单项选择题(1)脑与心理的关系是A脑是心理的器官 B脑是心理的反映 C心理是脑的器官 D心理是脑的反映(2)最复杂的心理活动是A感觉 B知觉 C无意识 D意识3、多项选择题(1)脑的反射活动的三个环节是A开始 B中间 C终末 D感受器 E中枢 F效应器(2)物质反映形式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A光影 B感应性 C感觉 D知觉(二)知识点: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是非判断题(1)梦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是意识.2、单项选择题(1)客观现实与心理的关系是A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B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反映C脑是心理的反映 D心理是脑的反映(2)心理的源泉和内容是A大脑 B脑 C客观现实 D实践3、多项选择题(1)意识的特点有A人对客观反映的总和 B自我评价 C决定行为 D反映社会关系(三)知识点:心理的能动性1、是非判断题(1)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2)心理活动的内容是主观的2、单项选择题(1)脑能够反映客观现实是通过A心理 B客观现实 C意识 D社会实践(2)客观现实与心理的关系是A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B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反映C脑是心理的反映 D心理是脑的反映(3)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A能动的 B被动的 C不自觉的 D机械的3、多项选择题(1)心理的实质是.A心理是脑的机能 B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C脑是心理的器官 D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与内容(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A基于实践的 B有条件的 C无条件的 D能动的三、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知识点:心理学独立的标志1、是非判断题(1)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2)心理学成立于1897年(3)心理学诞生于法国莱比锡2、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只有一段短促的历史"是谁说的A冯特 B费希纳 C柏拉图 D艾宾浩斯(2)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冯特 B费希纳 C铁钦纳 D华生3、多项选择题(1)关于心理学的诞生正确的是A诞生于1879年 B诞生于1789年 C创始人是冯特D创始人是费希纳 E 标志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建立(二)知识点:心理学的学术流派1、是非判断题(1)强调要研究心理的潜意识的是弗洛伊德.(2)强调心理的整体组织功能的是构造主义.(3)强调以S-R模式研究心理学的是行为主义2、单项选择题(1)主张研究心理的构成元素的是A构造主义 B行为主义 C机能主义 D人本主义(2)主张研究人的尊严,价值,自我实现等本质特性的是A构造主义B行为主义C机能主义D人本主义3、多项选择题(1)心理学的基本学术流派有A构造主义 B行为主义 C机能主义 D人本主义 E精神分析 F格式塔学派(2)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 B冯特 C马斯洛 D罗杰斯4、论述心理学发展状况(三)知识点: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是非判断题(1)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最年轻的分支学科(2)运动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顾拜旦2、单项选择题(1)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成立于A 1913年B 1931年C 1956年D 1965年(2)运动心理学诞生于.A 1913年B 1931年C 1956年D 1965年3、多项选择题(1)运动心理学的前身有A普通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应用心理学(2)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运动心理学最早由顾拜旦提出 B运动心理学是应用性学科C运动心理学是交叉性学科 D心理学是运动心理学的母学科(3)关于运动心理学的诞生正确的是A诞生于1913年 B诞生于1965年 C创始人是冯特 D创始人是顾拜旦答案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知识点:心理现象1、是非判断题(1)对(2)错(3)错2、单项选择题(1)A(2)D(3)D3、多项选择题(1)AB (2)ABCEF(3)ABDE(二)知识点: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1、是非判断题(1)对(2)错(3)对2、单项选择题(1)A3、多项选择题(1)BCD (2)ABCD二、人的心理实质(一)知识点:心理是人脑的机能1、是非判断题(1)对(2)对(3)对2、单项选择题(1)A (2)D3、多项选择题(1)ABC (2)ABCD(二)知识点: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是非判断题(1)错(2)对2、单项选择题(1)A (2)C3、多项选择题(1)ABCD(三)知识点:心理的能动性1、是非判断题(1)对(2)错2、单项选择题(1)D(2)A(3)A3、多项选择题(1)ABCD (2)ABD三、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知识点:心理学独立的标志1、是非判断题(1)对(2)错(3)错2、单项选择题(1)D(2)A3、多项选择题(1)ACE(二)知识点:心理学的学术流派1、是非判断题(1)对(2)错(3)对2、单项选择题(1)A (2)D3、多项选择题(1)ABCDEF (2)CD4、论述题从封闭意识研究到开放机能行为的研究,从元素分析到整体综合研究,从表层现象到深层动机、需要和人格的探讨,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

体育心理学研究考核试卷

体育心理学研究考核试卷
D. 运动心理学只关注运动员的技术训练
19. 以下哪个不是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内容?( )
A. 呼吸调节
B. 想象训练
C. 自我对话
D. 药物干预
20. 关于运动心理学的应用,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 )
A. 运动心理学只关注运动成绩的提高
B. 运动心理学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没有帮助
C. 运动心理学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技能,同时关注心理健康
D. 运动心理学与运动员的生活无关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运动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哪些?( )
A. 运动员心理辅导
B. 运动损伤康复
C. 运动技能提高
D. 体育赛事组织
2.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 )
10. 在评估运动员心理状态时,______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标准化工具。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 运动动机水平越高,运动员的表现越好。( )
2. 在运动心理学中,心理干预通常不包括药物治疗。( )
3. 运动目标设定得越高,运动员的激励程度越高。( )
D. 生物钟
17. 在团队运动中,以下哪些策略可以提高团队的心理素质?( )
A. 提升沟通能力
B. 增强心理韧性
C. 促进团队精神
D. 严格选拔队员
18. 以下哪些是运动心理准备活动的内容?( )
A. 设定目标
B. 心理放松
C. 情绪调节
D. 体能训练
19. 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评估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
2. 症状: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注意力不集中。影响:降低训练效果、比赛表现。措施:定期心理评估、合理安排训练与休息、心理疏导。

运动心理学网课试题及答案

运动心理学网课试题及答案

运动心理学网课试题及答案运动心理学是研究运动员心理活动规律、心理训练方法以及心理因素在运动表现中的作用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运动心理学网课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运动技能训练B. 运动生理学C. 运动员心理状态D. 运动器材使用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访谈法C. 心理测试D. 运动训练答案:D3. 运动心理学中,哪种心理技能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专注力?A. 放松训练B. 目标设定C. 注意力集中训练D. 自我暗示答案:C4. 运动员在比赛前感到紧张,以下哪种策略可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A. 增加训练量B. 避免与对手交流C. 深呼吸放松D. 增加比赛次数答案:C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运动心理学中常用的心理训练理论?A. 动机理论B. 自我效能理论C. 认知行为理论D. 运动生物力学理论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运动心理学中的_________是指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

答案:心理活动7. 运动员的_________是影响运动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答案:心理状态8. 运动心理学中,_________是指运动员对自己能力的信念。

答案:自我效能感9. 运动心理学研究中,_________是指运动员在面对挑战时的积极态度。

答案:乐观主义10. 运动心理学中,_________是指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的心理调节能力。

答案:心理弹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运动心理学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作用。

答案:运动心理学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压力和挑战,通过心理技能训练提高运动员的专注力、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升运动表现。

12. 描述运动心理学中常用的几种心理训练方法。

答案:运动心理学中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包括放松训练、目标设定、注意力集中训练、自我暗示、认知重构等,这些方法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运动表现。

运动心理学a卷试题及答案

运动心理学a卷试题及答案

运动心理学a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运动技能训练B. 运动损伤治疗C. 运动员心理状态D. 运动生理学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运动心理学中常见的心理技能训练?A. 放松训练B. 目标设定C. 呼吸控制D. 运动营养答案:D3. 运动员在比赛前感到紧张,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来缓解?A. 增加训练量B. 进行深呼吸C. 避免比赛D. 增加比赛次数答案:B4. 运动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什么?A. 运动员的自信心B. 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C. 运动员的自我评价D. 运动员的自我激励能力答案:A5. 以下哪种情绪状态对运动员的表现通常有积极影响?A. 焦虑B. 愤怒C. 兴奋D. 沮丧答案:C6. 运动动机理论中,哪种动机与内在动机相对?A. 外在动机B. 内在动机C. 社会动机D. 个人动机答案:A7. 运动员在比赛期间,以下哪种行为属于积极的心理调适?A. 避免与对手交流B. 与教练讨论策略C. 过度关注比赛结果D. 忽视比赛规则答案:B8. 运动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主要研究什么?A. 运动员的归因方式B. 运动员的训练方法C. 运动员的营养摄入D. 运动员的休息方式答案:A9. 以下哪种心理干预方法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表现?A. 认知行为疗法B. 药物治疗C. 物理治疗D. 营养补充答案:A10.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以下哪种因素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最大?A. 教练的指导B. 观众的反应C. 个人的心理调节能力D. 比赛的场地条件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运动心理学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作用。

答:运动心理学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运动员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自我效能感,改善情绪状态,提高动机水平,以及通过心理技能训练,如放松训练、目标设定等,来提升运动员的表现。

2. 描述运动员在面对失败时,如何运用运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心理调适。

运动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简答题:运动心理学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00字左右)运动心理学是研究运动对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影响的学科。

它探讨了运动和身体活动对个体自我概念、动机、注意力、情绪、学习和认知等方面的影响。

运动心理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为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健身从业人员提供关于提高运动表现、促进心理健康以及实现个人发展的科学依据和指导。

2. 选择题:(1) 在运动心理学中,以下哪项是对自信心的正确定义?A. 相信自己能够在运动比赛中取得胜利B. 对自己的能力和技术水平有正确和真实的评价C.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表现出自信的态度D. 积极乐观地看待困难和挫折,保持心理稳定答案:B. 对自己的能力和技术水平有正确和真实的评价(2) 运动员在比赛前感到紧张和兴奋,这是属于以下哪种情绪?A. 焦虑B. 兴奋C. 激动D. 恐惧答案:B. 兴奋(3) 以下哪种认知策略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应用的?A. 死记硬背特定动作的细节B. 分析自己的动作并寻找改进的方式C. 尽量不去注意对手的表现D. 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选手答案:B. 分析自己的动作并寻找改进的方式3. 解释题:请简要解释以下概念(每题不超过200字)(1) 动机转移理论动机转移理论是运动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指出个体在进行一项运动活动时,当外部激励不再起作用时,内部因素会成为主要的动机来源。

这种情况下,个体的动机会从外部激励转移到内部激励上。

动机转移理论强调了内部激励对个体长期参与运动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专注力、个人目标设定和自我效能感对内部激励的影响。

(2)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理想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理想状态的期望和期待,而现实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实际状态的认知和感知。

在运动心理学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会影响个体的动机和表现。

当个体认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很大时,可能会感到失望和自卑,从而减少对运动的投入和努力。

相反,当个体认为自己接近或达到了理想自我时,在运动中表现出更高的动机和积极性。

运动心理学考试答案

运动心理学考试答案

运动心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运动技能B. 运动生理C. 运动心理过程D. 运动训练方法答案:C2.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谁?A. 教练员B. 运动员C. 裁判员D. 观众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运动员的动机B. 运动员的焦虑C. 运动员的疲劳D. 运动员的生物力学答案:D4. 运动心理学中,哪种理论被用来解释运动员在压力下的表现?A. 应激理论B. 认知理论C. 行为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5. 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不包括以下哪项?A. 目标设定B. 放松训练C. 呼吸控制D. 营养补充答案:D6. 运动心理学中,哪种技能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注意力?A. 认知重构B. 自我谈话C. 专注训练D. 情绪调节答案:C7. 运动员在比赛前感到紧张,这属于哪种情绪状态?A. 积极情绪B. 消极情绪C. 中性情绪D. 情绪波动答案:B8. 运动员的自信心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提高?A. 增加训练强度B. 增强自我效能感C. 减少比赛次数D. 避免失败经历答案:B9. 运动心理学中,哪种心理状态与运动员的出色表现密切相关?A. 自我意识B. 自我监控C. 正念D. 自我否定答案:C10. 运动员在比赛后进行反思,这属于哪种心理技能?A. 情绪调节B. 自我评估C. 目标设定D. 问题解决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哪些?A. 运动员的心理发展B. 运动员的心理评估C.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D. 运动员的生物力学分析答案:A, B, C2. 运动员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哪些?A. 焦虑B. 抑郁C. 自信心不足D. 过度兴奋答案:A, B, C3. 运动心理学中,哪些因素会影响运动员的表现?A. 动机B. 情绪状态C. 技能水平D. 环境条件答案:A, B, D4. 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包括哪些方面?A. 目标设定B. 放松训练C. 认知重构D. 营养补充答案:A, B, C5. 运动心理学中,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提高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A. 模拟训练B. 正向反馈C. 观察学习D. 避免失败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运动心理学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作用。

运动心理学考试

运动心理学考试

运动心理学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什么?A. 运动员的心理特征B. 运动训练的心理影响C.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D. 运动心理学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2. 在运动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A. 认知风格B. 动机C. 自我效能感D. 情绪稳定性3.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如何调整心态,以应对压力?A. 通过自我暗示来调整心态B.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C. 通过家人和朋友的支持D. 通过运动队内部的团队建设活动4. 运动心理学如何帮助运动员提高自信心?A.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B. 通过心理技能训练C. 通过参加各类比赛积累经验D. 通过与教练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5. 运动心理学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是什么?A. 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表现B. 帮助运动员处理训练中的心理问题C. 帮助运动员进行心理调适D. 帮助运动员提高心理素质6. 运动员在比赛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A. 焦虑B. 自信心不足C. 情绪波动D. 注意力不集中7. 如何通过运动心理学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韧性?A.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辅导B. 通过心理技能训练C. 通过参加心理训练课程D. 通过参加心理干预活动8.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A. 通过自我激励B.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C. 通过与队友建立良好的关系D. 通过保持乐观的态度9. 运动心理学如何帮助运动员更好地适应训练和比赛环境的变化?A.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建议B. 通过心理技能训练C. 通过参加心理适应性训练D. 通过建立稳定的支持系统10. 运动员在退役后如何继续运用运动心理学来促进心理健康?A.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B. 通过参加心理康复课程C. 通过参加心理培训活动D. 通过建立支持性的社交网络11.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A. 运动员的心理特征B. 运动训练的心理效应C. 运动比赛的心理调控D.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12. 在运动心理学中,通常把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分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段卫杰
单位:中牟县第四高级中学专业:体育教育
考试科目:运动心理学
考试分数:
年月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运动心理学试卷
试题一:什么是健康?心理健康及标准(20分)
1 健康、心理健康概念各(5分)
答:健康定义之一是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

心理健康是指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多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
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心理健康标准(10分)
答:
(1)现实地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
(2)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映,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概念与行为
(3)对挫折有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4)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规
(5)正常健康的交往
(6)统一的人格,心理保存延续性
试题二:什么是紧张焦虑情绪?特点、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20分)
1 紧张焦虑情绪概念(5分)
答:焦虑是指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威胁时,体验到身体
和心理平衡状态受到威胁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伴有恐怖的情趣
状态。

2 紧张焦虑情绪特点(5分)
答:包括紧张、不安、担心、忧虑的感受以及自主恐怖的情趣状态
3 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10分)
答:产生原因有对失败的恐惧、对成功的恐惧、对伤病的恐惧及
对社会反映的恐惧
(1)努力提高学生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2)对学生的期望要适当
(3)提高学生的运动自信心,及对教师的信任
(4)使学生或运动员学会做好每次比赛的心理准备
(5)使学生降低对比赛胜负的意识
(6)教会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技能
试题三:什么是运动技能?初步掌握运动技能阶段的心理学分析(20分)
1 运动技能概念(5分)
答:运动技能也叫操作技能,例如写字、骑车、打球、体操、等,这些都是由相应
的神经系统支配相应的骨骼肌运动实现一系列外显动作,这些动作协调的组成
一定的动作方式就形成运动技能。

2初步掌握运动技能阶段的心理学分析(15分)
(1)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处于泛化时期,动作不协调,僵硬,并
感知不到错误动作
(2)动作学习认知活动特点:此阶段以视觉感知动作信息来控制和调节
动作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动作示范要正确、全面、协调、自如。

学生动觉感知能力差,对动作完成的调控能力不强。

难以发现自身动作
的错误。

(3)学生的情绪和能量消耗特点, 此阶段学生在学习中情绪的紧张度
较高,大脑皮质兴奋性也高,学生对动作外部特点进行认知加工和记忆
储存,使学生心理能量消耗较大,学生易出现心理疲劳。

试题四:论述新科学观产生条件及在研究对象和方法论上的观点(20分)
1 新科学观产生条件(6分)
人的心理现象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现象,人的行为、心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
结果,这种复杂性决定了对人的心理可以多角度、多层面地加以研究。

在心理
学的先驱者冯特那里,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这两种研究定向本来是并举的,然
而,近代以来对科学理性的崇拜,使唯科学主义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在这种时
代精神的感召下,科学取向的心理学逐渐占据霸主的地位,成为主流的心理学。

于是,心理学试图仅仅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认识和理解人的心理的全部,这显
然是行不通的。

心理学一味地想挤进自然科学的大门,其结果只会碰得头破血流。

由此看来,心理学的困境与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它所持的唯科学主义的科学
观造成的。

因此,心理学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所持的科学观,有必要建立一
个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的科学观。

2 研究对象和方法论上的观点(各7分)
答:在研究对象上,心理学应强调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活生生的人的心理的整
体研究。

既要研究一般的心理过程,又要把人性、人格、价值、潜能和自我实
现等提到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地位;既要研究外显的行为,又要研究主观的心
理体验,反对切割、分离和遗弃人的心理内容。

在研究方法上,倡导方法与对象的统一,鼓励方法的多样性,反对研究中的
唯实证方法的倾向。

实验室研究得出的结果不能作为最终的结论,而要把它
放到宏观社会环境和文化历史氛围中去加以理解和解释。

坚持心理学质的分
析与量的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试题五:论述心理活动产生的条件,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20分)
1 心理活动产生的条件(10分)
答:应是人们或动物(具有心理现象)在进行语言、行为、表情等活动前所
进行的思维。

又称心理现象或心理因素,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结。

一切心理活动均有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称为心理过程,它有认识、情
绪和意志三个过程。

个性心理特征即人格。

心理活动主要是人脑长生的。

脑神经细胞活动的过程表现为兴奋与抑制两
种状态的互相作用。

神经细胞活动时,处于兴奋状态;不活动时就处于抑
制状态。

兴奋是工作,抑制是休息。

某一器官活动,则主管这一器官的神
经细胞就会产生兴奋。

例如,计算和思考时,则额叶的神经细胞兴奋;做
体育运动时,则运动区的细胞兴奋。

兴奋与抑制,互相作用,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大脑某一区域的神经细胞兴奋,则周围一些区域就处于抑制状
态;没有周围区域的抑制也就没有特定区域的兴奋。

因此,我们读书写字
时就不能打球,管读书写字的细胞兴奋,就要求管打球的细胞抑制起来。

兴奋和抑制是可以扩散的,某一区域的兴奋扩散了,就会使周围区域的细
胞也兴奋起来。

这时,人就会转移注意,不能专心一意地做原来的工作;
当某一区域的抑制扩散时,周围区域的细胞也进入抑制状态。

这就进入睡
眠状态。

兴奋和抑制还可以集中,某一区域的兴奋集中,使周围区域的抑
制加强,这叫负诱导,如注意听课,就不能想游玩的事,凝视黑板,写字
就要停止。

某一区域的抑制集中,也就使周围区域的兴奋增强,这叫正
诱导,在我们紧张地工作或学习时,如果身体某些部位不舒服,我们就需
要暂时地努力忘记它,不去想它,这样才能使工作与学习顺利地进行下去。

心理作用于主体的流程图:外界事物影响——主体人——能够感受到与否——能够接受与否——接受,并在内心产生思考,多次反复,强化——
产生情绪、情感、以至思想。

2 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10分)
答: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现象是由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以及意志行为过程等,而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心理过程简单地说,感觉是人的感官对直接作用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比如物体的颜色、大小、气味。

,主要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触觉等,知觉是对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
的反映,比如我们是通过看到颜色和形状、触觉到的感觉、嗅到的气
味、吃到的味道等各个方面综合起来知道这是一个苹果,那是一只香蕉
,为了改造客观世界,达到预期的目的,人就要制定计划,采取一定的
方法并要努力去克服困难以实施计划,这一心理过程就叫做意志行为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