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靶向治疗在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抗肺癌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进展-周清华

・综述・中药抗肺癌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进展张芷旋 综述 周清华 审校【中图分类号】 R734.2;R730.52 肺癌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
近半个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增加,在某些工业化国家更加明显。
1971年Folkman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首次提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为肿瘤研究开辟了新天地。
肺癌属高转移癌,肺癌及肺转移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特性使得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其治疗策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主要有[1,2]: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的表达及其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的活性。
近十余年,人们在寻找抗肿瘤血管形成药物方面付出极大的努力,研究已显示出一定临床应用前景。
在美国已有20余种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分别进入临床Ⅰ~Ⅲ期试验,如金属蛋白酶抑制剂Bati2 mastat(BB294)、Marimastat(BB22516)和FR118487等[3]。
近年来,从植物中提取抗肿瘤血管形成药物成为研究的新热点,一些药物的有效成份已分离出来,如人参皂甙2Rg3、雷公藤中的红素等。
现将目前几种主要的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中药综述如下。
1 人参皂甙2R g3人参皂甙2Rg3是存在于人参中的四环三萜皂甙,由日本学者北川勋发现。
近20年来,人们对它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已在体内外证实了人参皂甙2Rg3对多种实体瘤的抑制作用。
Shinkai等[4]作者单位: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肺癌分子重点实验室、肿瘤中心(通讯作者:周清华,E2mail:zhouqh@info. net,zhouqh1016@)将多种肿瘤细胞(小鼠腹水肝癌细胞MM1、黑色素瘤细胞B16FE7、人小细胞肺癌OC210和人胰腺癌细胞PSN21)接种在单层肠系膜细胞上,发现202(R)Rg3异构体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这些肿瘤细胞对单层膜的浸润作用,尤其是对MM1细胞浸润作用的抑制,可达98.8%,并呈剂量相关性。
肺癌血管靶向治疗新进展

二、肺癌血管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成果-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3. 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随机、双盲、 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 3. Endostar plus NP regimen in advanced NSCLC: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phase
二、肺癌血管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成果-贝伐单抗
2. JO19907试验
结 论
一线接受CP化疗联合贝伐单抗组的客观缓解率
和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CP组。 一线接受CP化疗联合贝伐单抗组的疾病进展风 险降低39%。 近期治疗获益(RR、PFS)未转化为长期治疗
获益。
Niho S, et al. Lung Cancer. 2012 Jan 13. [Epub ahead of print]
3. 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
结 论
恩度显著提高初治或复治NSCLC患者 化疗有效率。 恩度可延长晚期NSCLC患者生存。 恩度不增加化疗毒副反应。
二、肺癌血管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成果-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4.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Ⅳ 期临床研究 4. A phase Ⅳ trial of Endostar plus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NSCLC
Botrel TE et al, Lung Cancer, 2011 Mar.5
二、肺癌血管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成果-贝伐单抗
1.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治疗初治局限性或转移性NSCLC的系统回顾与meta分析
结 果
OS
OS Fixed effects model CT+Bev 7.5mg/kg CT+Bev 15mg/kg HR: 0.92(95%CI,0.77-1.09) HR: 0.89 (95%CI, 0.80-1.00), p=0.33 p=0.04
血管内皮因子在肺癌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因子在肺癌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查看全文下载全文
导出
下载PDF阅读器摘要:
目前进展期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进行规范化疗的疗效仍不理想.肿瘤
转移是导致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the factor, VEGF)是最重要的
血管生成因子,也是已知最强的血管通透剂[1].临床研究数
据表明VEGF在肺癌组织中高水平表达,并与肿瘤的增生、
侵袭、转移密切相关[2].以VEGF为靶点的抗血管新生治
疗成为近年来NSCLC治疗的研究热点.现将抗VEGF治疗
应用现状及展望简述如下.
作者:赵琼黄华
作者单位:赵琼(武汉大学医学部,湖北省武汉市,430071;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院)
黄华(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院)
期刊:医学理论与实践
Journal: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年,卷(期):2011, 24(7)
分类号:R734.2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治疗
机标分类号:R73 R39
机标关键词:血管内皮因子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因子靶向治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血管新生治疗lung cancer高水平表达NSCLC肿瘤转移治疗失败应用现
状研究热点临床研究患者肺癌组织数据表进展期增生。
抗血管生成及抗血管药物治疗肺癌研究进展.doc

肺癌抗血管生成机制及药物研究进展赵向飞聂青康静波摘要:抗血管生成已逐渐成为肺癌治疗中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新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层出不穷,抗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也不断深入,给肺癌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就目前抗血管生成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肺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肺癌目前已成为发病率及死亡率第一位的肿瘤疾病,大约有80%初诊患者为晚期肺癌,化疗及放疗对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已经进入平台期,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曙光,其中针对血管生成的药物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的兴趣,现将抗血管生成机制及药物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血管生成机制的通路调控肿瘤血管生成包括血管出芽和非出芽两种形式,前者包括新生血管生成,后者指1、为肿瘤生长和转移提供营养和通路,其形成过程包括:肿瘤组织释放血管生成刺激因子、血管周围细胞外基质重塑及基膜降解、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新生血管形成。
肿瘤血管的生成调控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不明确,促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间的失衡是一个关键因素[1,2]。
这些血管生成因子可来源于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基质细胞、血液和细胞外基质。
血管生成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涉及很多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和系统[3],其目前研究热点如下: 1.1 VEGF VEGF家族包括VEGF、VEGF-B VEGF-C VEGF-D VEGF-E[4,5],包括5 种异构体,即: VEGF-121、145、165、189 及206。
其中VEGF-121、145 和165 以可溶形式分泌到细胞外, 因而容易被测定,VEGF-189 及VEGF-206与细胞结合紧密, 不易被测定。
VEGF对于三个酪氨酸激酶受体具有高度的选择性,VEGFR-1(FLt-1)和VEGFR-2(FLt-2)VEGFR-3,通过受体的二聚化及自身磷酸化而激活。
几个研究表明VEGF表达和肿瘤血管密度(IMD)直接相关,并且和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VEGF189和高IMD相关,同VEGF-121、145 和165不同,VEGF-189是膜蛋白,故可能更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血管生成,而其所占VEGF 表达不超过10%[6]。
血管靶向治疗晚期肺癌研究进展及优化策略42页PPT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பைடு நூலகம்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428
生命科学
第 19 卷
用,肿瘤血管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 目前针对肿瘤血管治疗方案有两种[2-3]: 一种
即抗新生血管生成,采用的策略包括抑制基底膜降 解;直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血管生长因子 活化;抑制内皮细胞特异性整合素 / 生存信号等。 已有许多候选药物在进行临床各期实验。另一种方 法即选择性地破坏肿瘤血管系统,被称为 V T A s (vascular targeting agents) 或 VDAs (vascular distrupting agents)类药物。但是,这两种效应可能会在某个药 物重叠出现[4]。VTA 类药物具有适用范围广,起效 快,不易产生耐药性,效率高的优点[ 5 ] 。本文将 综述肿瘤血管靶向药物近年的研究进展。 1 VTA 类药物
第4期
任 萱,等: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429
MTD 剂量就可以选择性地产生抗肿瘤血管作用的小 分子 V T A 药物。
CA4P 是 CA4 的水溶性前药,CA4 最初从南非 灌木 Combretum caffrum 中分离得到,在水溶性的 C A 4 P 出现以后,其研究进展迅速。C A 4 P 在体内 经非特异的磷酸酶迅速水解为前体 CA4,CA4 在类 似colchicine 结合位点与tubulin结合[11]。CA4P目前 作为前药被 O X I G E N 公司开发。在动物肿瘤模型 中,CA4P 对不同类型的肿瘤都具有快速而选择性 的抗血管作用[12]。体外实验显示,CA4P 体内抗血 管作用与其引起细胞微管破坏以及微丝骨架重构, 导致内皮细胞形态变化相关 [13]。I 期临床中显示单 独使用 CA4P 比较安全,它所具有的毒性反应包括 非剂量相关的肿瘤疼痛和剂量相关毒性反应,包括 胸痛或心血管反应、可逆性的共济失调、血管迷走 神经昏厥,以及运动神经病[ 1 4 - 1 5 ] 。
抗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国癌症杂志》2009年第19卷第6期CHINA0NCOLOGY2009V01.19No.6401叶定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多学科协作诊治中心首席专家,上海市抗癌协会前列腺肿瘤诊治中心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中华泌尿外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编委会、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泌尿外科学会、上海市抗癌协会、上海市临床受体学会等多个专业学会任职,并担任《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中国癌症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肿瘤防治杂志》、《世界泌尿肿瘤杂志》、《抗癌》等多本杂志编委及审稿专家。
曾在MDAnderson癌症中心的泌尿外科学习2#-有余,系统掌握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特别是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规范的手术和综合治疗方法。
回国后探讨适合东方人解剖特点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在提高无瘤生存率的同时,使性障碍和排尿障碍降至最低。
作为首席专家在国内率先开展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曾获昊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并获科技成果奖3项,通过科技成果鉴定1项。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美国前列腺癌基金会等国内外研究基金10余项、先后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70篇,主编和参与编写专著10余本。
抗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摘要]肿瘤血管生成对大多数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是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
选择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一些关键环节或参与的重要因子作为靶点,研制应用特异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或抗体,以靶向调控肿瘤血管生成,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本文对近年来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肿瘤:抗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药物;生物治疗中图分类号:R73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39(2009)06—0401—05Progressinanti-angiogenesistargeteddrugsUrology,CancerHospital,andDepartmentUniversity,Shanghai200032,China)ZHANGttai——lian历YEDing——wei(DepartmentofofOncology,ShanghaiMedicalCollege,FudanCorrespondenceto:腰Ding—reiE-mail:dwyegshca.org.Cn[Abstract]Tumorangiogenesisisacomplicatedpathologicprocess,which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growthandmetastasisofmostsolidtumors.Targetingattheangiogenesisandinhibitingtumorgrowthormetastasis,specificantibodiesorinhibitorsoftumorangiogenesishavebeendevelopedforthispurpose.Wesummarizedrecentresearchesaboutthemechanismoftumorangiogenesisandthedevelopmentoftumorangiogenesisinhibitorsinthisreview.[Keywords]neoplasm;anti-angiogenesis;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targeteddrug;biologicaltherapy通讯作者:叶定伟E—mail:dwye@shca.org.cn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现代医学实验学靶向血管抗肿瘤药物研究方法实用PPT

模式生物的发展
模式生物的特点
生理特征能够代表生物界的某一大类群 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中饲养繁殖 容易进行实验操作
在体观察血管发育的模式生物 斑马鱼、鸡胚
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的特点: 斑马鱼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这意味着在其身
上做药物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也适用于人体,因 此它受到生物学家的重视 ; 斑马鱼的胚胎是透明的,所以生物学家很容易观察到药物对 其体内器官的影响 ; 雌性斑马鱼可产卵200枚,胚胎在24小时内就可发育成形, 这使得生物学家可以在同一代鱼身上进行不同的实验,进而 研究病理演化过程并找到病因
➢ 小心把对照组和实验组放回温箱, 37℃,55%相对 空气湿度,但不再翻动
➢ 孵育至第8~10天,连续观察结果并拍照记录。
对照组
高浓度药物实验组
对照组
低浓度药物实验组
中浓度药物实验组
高浓度药物实验组
➢ 解剖显微镜下以相同放大倍数计数血管,以实验部位边缘(即微
孔滤膜载体边缘) 1mm范围内为一级血管,5mm范围内为二级血 管.凡属趋向性生长的血管,即以载体为中心发出,与滤膜半径 的夹角小于45°者均计数,而穿行,绕行的血管则不计算在内. 一、二级血管分别观察计数,然后对一、二级血管数分别进行统 计学分析和拍照记录。
➢ 药物载体的选择:
在CAM 法中,固态待测物可直接加入,液态物质需要适宜载体, 使药物在局部缓释起效及定位.常用的药物戴体有 (1)明胶海绵, (2)中速定性滤纸,(3)快速定性滤纸,(4)混合纤维素滤膜,(5)双 蒸水配制浓度为0.5% 的M-450甲基纤维素溶液。高温高压灭菌, 150ul甲基纤维素溶液分6次加入直径为5mm 的圆形模具中, 60℃ 烤箱烘干成盘状,80℃烤箱中烘烤60min消毒,备用.前 四种载体制成直径5mm的圆片,湿热灭菌,4℃冰箱保存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关键机制——血管生成
Annu. Rev. Med. 1998. 49:407.24 Copyright © 1998 by Annual Review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ANGIOGENESIS AND TUMOR METASTASIS
OS
5-yr Median benefit
(+1%) 55.2 mos
DFS
5-yr Median rate
NA
NA
None 33.9 mos NA
NA
+4.1%* 4.5 yrsa
39%
3.5 yrsa
JBR.10
ANITA
CALGB 9633 BR.19
482
Ib–II Cisplatin + vinorelbine
100
2年绝对获益:+3%
80
5年绝对获益:+5%
生存概率 (%)
60
HR=0.87 40 95%CI 0.74-1.02
P=0.08
20
手术+顺铂为基础的辅助化疗
单纯手术
0
0
12
24
36
48
60
时间 (月)
NSCLC collaborative group. BMJ 1995; 311:899-909.
3周期,顺铂80mg/m2 (生物治疗)
或50mg/m2 (三药方案)
长春地辛 3mg/m2×6 或
BLT
307
I/II/III期
长春瑞滨30mg/m2/w×6 或
丝裂霉素6mg/m2×3+异环磷酰胺
3g/m2×3
或+长春碱6mg/m2×3
放疗情况
不放疗
化疗后可选择放 疗
pN+者化疗 后可选择放疗
根据pN情况, 化疗后可选择放
840 I–IIIa Cisplatin + vinorelbine
344
Ib Carboplatin + paclitaxel
503 Ib–IIIa Gefitinib
+15%* 94 mos 61%
NR
+8.6%* 66 mos 46%a 36 mos
(+2%) 95 mos 52% 89 mos
4周期,顺铂100mg/m2 长春瑞滨30mg/m2×16
IALT
1867
I/II/III期
3周期,顺铂100或120mg/m2 或4周期,顺铂80或100mg/m2 长春地辛 3mg/m2×6-8 或 长春碱4mg/m2×6-8 或 长春瑞滨30mg/m2/w×13 或 依托泊苷100mg/m2×9-12
(-6%)a
5.1 yrs 50%a
4.2 yr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 estimated from graph; NR, not reached; NA, not available
Scagliotti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2003; Waller, et al.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4; The International Adjuvant Lung Cancer Trial Collaborative Group. N Engl J Med 2004; Winton, et al. N Engl J Med 2005; Douillard, et al. Lancet Oncol 2006;Strauss, et al. J Clin Oncol 2008; Goss, et al. ASCO 2010
辅助治疗总结 (1995年后)
Study n Stage
Chemotherapy regimen
ALPI BLT IALT
1209 I–IIIa Mitomycin + vindesine + cisplatin
381
I–III Cisplatin-based
1867
I–IIIa Cisplatin + etoposide/vinorelbine/ vindesine/vinblastine
疗
化疗后可选择放 疗
男性 (%)
辅助化疗组 (n=2281)
80
对照组 (n=2303)
81
中位年龄 (岁)
59
60
病理分期 (%) IA/IB/II/III/未知 8/29/35/28/<1 7/30/36/27/<1
组织学类型 (%) 腺癌/鳞癌/其他
40/49/11
39/49/12
ECOG PS (%) 0/1/2/未知
60
总体生存 (%) 无病生存 (%)
40
40
20 HR=0.89
95%CI=0.82-0.96 P=0.005
0 0 1 2 3 4 5 6
随机入组后时间 (年)
Pignon JP, et al. J Clin Oncol 2008; 26:3552-3559.
20 HR=0.84
95%CI=0.78-0.91 P<0.001
血管靶向治疗在肺癌术后辅助治 疗中的应用研究
提纲
1. 抗血管生成及术后辅助治疗作用机制回顾 2. 恩度在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研究与进展
提纲
1. 抗血管生成及术后辅助治疗作用机制回顾 2. 恩度在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研究与进展
1995年荟萃分析: 含顺铂辅助治疗能获益
NSCLC CG荟萃分析 ( 8项研究, 1394例患者 )
0
0 1 2 3 4 5 6
随机入组后时间 (年)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失败模式
• 手术是早期NSCLC可治愈治疗手段 • 近一半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远处转移是局部复发的2-3倍
General Thoracic Surgery (ed 6).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2005, pp1548-1587
39/33/4. J Clin Oncol 2008; 26:3552-3559.
LACE荟萃分析:辅助化疗 显著延长总生存期与无病生存期
OS
DFS
100
化疗
100
化疗
不化疗
不化疗
80
5年绝对获益率:5.4%
80
5年绝对获益率:5.8%
60
LACE荟萃分析
研究 n
JBR10 482
入组标准
化疗方案
pT2pN0或 pT1-2pN1
4周期,顺铂50×2mg/m2 长春瑞滨25mg/m2×16
ALCPI 1088 ANITA 840
I/II/IIIA期 I/II/IIIA期
3周期,顺铂100mg/m2 丝裂霉素8mg/m2×3 长春地辛3mg/m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