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在华兹华斯诗歌语言中的体现
华兹华斯的文体风格

华兹华斯的文体风格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文体风格在该时期的文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以下是华兹华斯文体风格的一些特点:
1.自然主义和感性表达:华兹华斯的诗歌强调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和情感的表达。
他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出对自然景色、
季节变化和人与自然的共鸣的敏感。
2.抒情主义:华兹华斯的诗歌充满了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
他倾向于表达个体内在的情感和情绪,强调诗人的主观感受。
3.对平凡生活的关注:华兹华斯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日常经验。
他赋予平凡的事物以诗意,强调简单而真实的生活场景。
4.对人类心灵和自由的关怀:华兹华斯关注人类内心的感受,探
讨人类心灵的深度。
他强调个体的内在自由,对社会和政治的
关切也贯穿于他的作品中。
5.使用自由诗体和口语风格:华兹华斯有时使用自由诗体,突破
传统的格律限制。
他还采用口语化的语言风格,使他的诗歌更
加接近日常口语表达,增强了亲近感。
6.对叙事和敘事诗的偏好:华兹华斯偏好使用叙事诗形式,讲述
个人或普通人的故事。
他的一些作品,如《追溯之诗》("The
Prelude")就是一部自传体叙事诗。
7.对意象的追求:华兹华斯注重意象的创造,通过生动而富有想
象力的描写,展现诗歌的视觉效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和
人情景的美丽。
总体而言,华兹华斯的文体风格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诗人对情感、自然、人类心灵以及对人类普遍经验的独特关注。
华兹华斯诗歌的语言特色

华兹华斯诗歌的语言特色一、对大自然充满虔诚的爱由于生活在英格兰西北部的湖区,他从小喜爱大自然。
自然中的花鸟树木、湖光山色深深地吸引着他,并渐渐进入他的作品。
华兹华斯表现在诗作中对自然的情感已经不能用我们所习惯的诸如“欣赏”、“放情”等范畴来界定了,以“对自然虔诚的爱”来概括较为合适。
华兹华斯将自然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将自己的道德与自然的外在形象相联系。
他把自然看成自己的朋友、母亲,或慰籍者――既可以平等地与其交流,聆听她的教诲,接受她的滋养,更可以在人生失意时从中得到安慰,包扎好伤口,再重新站立起来。
他笔下的湖光山色、流水行云、歌鸟林禽、树丛野花,这其中蕴涵着诗人与大自然的契合,对宇宙万物的热爱。
如,在《黄水仙》中他将自然视为人的精神依傍:“独行徐徐如浮云/横绝太空渡山谷/突然在我一瞥中/金色水仙花成簇/开在湖边乔木下/微风之中频摇曳/有如群星在银河/行影绵绵光灼灼/湖畔蜿蜒花茎长/连成一线无断续/一瞥之中万朵花/起舞翩跹头点啄”。
一开始,诗人写出独自徘徊无所寄托的心情,恍惚得有如天空漂浮的一朵孤云。
当他看见湖畔黄水仙,有如少女在微风中翩跹起舞,又如银河里闪烁的万点繁星时,他的愁云才渐渐消散,代之以满心喜悦。
诗人接触到大自然,有如旅人到家,航船着陆,心灵与造物合一。
正像他在《丁登寺》中所表达的一样,无论在何种时间,何种环境,回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与大自然的交往都能有一种归家的感觉。
二、丰富而独特的想象力华兹华斯在其漫长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创作了无数经得起考验的佳作。
在这些佳作中,华兹华斯运用自己推崇的写作原则,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摄取描写的对象。
华兹华斯独特的写作风格就在于,他不是单纯就事论事,就景论景,他赋予这些事物与景色一定的想象力。
华兹华斯独特的想象力就在于,他的想象力的保持是与对大自然的虔诚分不开的,而自然又是与童年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在华兹华斯的写作技巧中,想象、童年、自然就融为一体了。
他在《致杜鹃》中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艺术手法:杜鹃的歌声远远飘来,把诗人带回到童年的黄金时代,在林中,在草场,在大自然怀抱中享受到无比幸福。
论华兹华斯诗歌的语言创新

yuwenjianshe001@41论华兹华斯诗歌的语言创新黄淮学院 杨莉摘要:新古典主义文学曾经在英国文坛大放异彩,其占据主流地位的时期是18世纪。
这一时期的文学家不再使用人们惯用的日常词汇,转而不断追求运用“高雅”的语言来进行创作。
华兹华斯不认同这种创作态度,他对这类审美倾向进行了强烈的颠覆,他的诗歌创作开始运用平民化的语言表述,这种尝试拓宽了诗歌创作的领域。
本文从他的作品选材以及表现形式入手展开解析,讨论诗人作品语言所具有的独特性。
关键词:华兹华斯 创新性 诗歌语言一、华兹华斯的作品特点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作品总是能让人如沐春风,眼前一亮。
他率先开始使用质朴平凡的文字传递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他的这种思想在作品中有清晰的表现。
曾有人指出,诗人的作品把“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密切融在一块;深入的观察并且给观察对象以某种梦幻想象中的微妙均衡;他擅长将普通人心中已被习惯侵蚀殆尽的精神、物质与场景笼上梦幻世界的色彩”。
诗人与好友柯勒律治经常交流想法,在他们的数次交流中,曾经提及诗篇写作的两大构成因素:一是凭借构想出的颜色变化用新鲜奇特的方式来吸引读者注意力的能力;另一个是忠于自然的真实并以此唤醒阅读者感同身受的能力。
月光或是夕阳、闪现的光与影,诗人将稀松平常的事物与场景赋予特殊的吸引力,实践证明,把这两大要素完美结合予以表现并非难事。
诗人的开创性正是将这些自然界所具有的诗性用质朴、恰当的文字予以表达。
(一)以自然为主题与大多数人聚集生活的城市相对的就是空旷而人迹罕至的乡村。
将“自然”作为主题,诗人展现出的这种无损的、初始的状态是与人自身所在的社会相冲突的。
诗人认为,生活在空旷悠然的乡村里,人们的内心能够得到净化。
诗人大力地称赞乡野间的自然气息,在他看来,乡野是最接近自然真实面貌的地方,回归乡村可令人逃离城市的纷争。
在这里,人们内心所遭受的伤害与感受到的惧怕能得到缓解与治愈。
华兹华斯在作品中用各类修辞手法将自然拟人化,以各种面貌呈现在作品里。
华兹华斯《水仙》的诗歌语言评析-精选文档

华兹华斯《水仙》的诗歌语言评析-精选文档华兹华斯《水仙》的诗歌语言评析引言罗伯特?华兹华斯创作的诗作《水仙》因其独特的文字魅力长久以来都被文学爱好者所钟爱,这是一首非常杰出的浪漫主义抒情诗。
这篇诗作之所以多次出版,不仅是由于它出色地实践了诗人浪漫主义写作准则,而且行文忠诚且客观地展现出诗人自成一家的文学语言观。
尤其是后面一点,在诗人自成一家的文学语言观的指引下,这篇浪漫主义诗作最终在语言上突破了古典主义对诗歌写作的约束。
华兹华斯凭借这篇诗作朴实、清新的文风获得了全世界阅读者的广泛好评。
所以,在笔者看来应当融合自身阅读体验,解析作品的语言特色。
运用“自然化的语言”去归纳诗人作品的语言特征尽管十分贴合,可是如此归纳还是无法对这篇作品语言特征展开深层次解析。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其一,诗作首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解析作品的语言特点不能抛开别的诗作要素予以单一的解析。
在诗歌这样一个有机的“系统”当中,作品的语言要素和别的诗作要素应当放在一块来解析,才可以更加贴近华兹华斯写作理念,并让阅读者赏析时加深对作家真实状况的理解。
也就是说作品语言身为诗作的构成要素,无法在探索之中“为语言而语言”。
[1]其二,在实际探索中需参考诗歌的其余要素来予以解析,这是因为诗作的语言是一个单独的探索对象,它会展现出作家自身的特色。
诗歌语言特色自宏观方面来解析,就是语言使用方法中的特征;自微观方面来解析,诗歌语言特色就是创作者在其写作时不由自主地展现出的独到之处。
华兹华斯的作品语言非常有特点,不过前人并未将关注点放到诗作语言,而是更多地关注了作品的组成要素。
在“诗歌”这样一个有机系统中,参考华兹华斯其他诗作,对诗歌语言研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多角度、辩证地解析其语言的有关情况是很重要的。
《水仙》是一篇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作,展现了古典主义朝着浪漫主义转变时期的诗歌语言的特点。
除此之外,这篇诗作的语言非常客观且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自身特有的文学语言观。
威廉·华兹华斯—充满想象力和热情的诗歌大师

威廉·华兹华斯—充满想象力和热情的诗歌大师【摘要】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领军人物,在诗学理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对诗歌的信仰和成就一直是文学研究的重点。
本文中他最有代表性的诗“我作为一片孤云”最直接的展示了华兹华斯是如何将他的诗歌原则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的,尤其是华兹华斯在这首诗中如何利用他的想象力实现现实和强烈的情感相融合。
【关键词】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是浪漫主义时期的焦点声音。
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在诗歌领域的理论。
他认为“所有的好诗是自发的强大的感觉”,和诗歌源于“平静中集聚的情感”。
他诗歌的原则在他的民谣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这原则的主体,在我看来是从日常生活中去选择故事和情景,来联系或描述它们,自始至终,在选择语言表达的时候尽可能的选择人的口吻来表达,同时,给他们赋予一定色彩的想象,即普通的事情应该以不寻常的方式呈现给心灵,而且,此外,最重要的是,通过追踪他们的痕迹使得这些事件和情景更有趣,当然并不是招摇过市,只是我们的天性使然。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华兹华斯诗歌写作的设置原则有三个方面:素材上,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场景和事件;语言上,是普通人的话语和创作过程,将想象力融合于场景或事件中来描述与表达内在的心理状态。
这些原则有助于瓦解古典学派的英语诗歌的理论基础,拒绝强调耗尽了诗歌写作的强烈情感的形式主义和知识的方法,并激励新一代的诗人。
因此,序言抒情诗集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表现,而华兹华斯是英语现代诗歌之父。
华兹华斯在他的诗歌中渴望爱的自然表达,许多评论家称他为“自然的崇拜者”。
他的东西可以穿透心脏,给读者自然的生命体验。
“我是一片孤云”是大自然的杰作之一,它可以带我们去他的诗意的信仰的核心。
它也是英语文学中最佳选集诗之一。
因此,在下面,我将通过引用华兹华斯的诗学原则详细地分析这首诗。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这首诗的主题。
现代诗歌的语言表达创新与情感深度

现代诗歌的语言表达创新与情感深度
在当代诗歌的创作中,语言的表达方式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与结构。
现代诗人们通过大胆的语言创新,探索和描绘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他们不拘一格地运用各种语言工具,从词汇的选择到句法的构建,从而赋予诗歌更加深刻的情感深度和更广阔的表达空间。
在现代诗歌中,语言的表达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对传统语言规范的挑战和突破。
诗人们通过创造性的词语组合和非传统的语法结构,打破常规语言的束缚,以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例如,他们可能会在诗歌中引入俚语、方言或者外来语,以增强诗歌的地方色彩和文化共鸣,同时也使作品更富有现代感和时代感。
其次,现代诗歌在表达情感深度方面展现出了更大的想象力和灵活性。
诗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抒情情感,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意象和隐喻,深度探索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们可以通过抽象的符号或者具体的生活片段,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共鸣和深刻的情感触动。
这种情感的深度不仅仅是情感本身的表达,更是对人类生活、社会现实和历史记忆的一种审视和反思。
最后,现代诗歌通过多样化的语言形式和结构,为诗歌的表达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
诗人们可能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形式,如自由诗、散文诗、碎片诗等,以及采用不同的节奏和韵律形式,从而使诗歌的形式与内容更为契合,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艺术风貌。
因此,现代诗歌的语言表达创新与情感深度的结合,不仅使诗歌本身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也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在这个充满信息爆炸和快节奏生活的时代,现代诗歌通过其独特的语言魅力,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深思和共鸣的精神空间。
浅谈华兹华斯的诗歌风格

浅谈华兹华斯的诗歌风格华兹华斯说:诗歌应该是强烈情感的自然表达当然,这是就抒情诗歌而言。
人从自然中走出来,从其广袤无际的背景中独立出来,进而又反思之,有时仿佛他已然不是自然的造物,与他所处的世界对峙。
然而人从来不能够说,我已免除了你的手所造出的这点片段,无论他承认与否,他始终沉睡在这无限亲近之中。
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了歌颂自然?只有当他仿佛感觉到自己成为这自然的肇始之音中一种不相协调的异质的基调,他才会歌颂周遭的事物。
《圣经》中的创世纪,人是神选的主宰大地之物的主人,周遭的一切都供他享用,而更早一些的相信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者们会将他们的神寄托在自然风物上。
而即使像基督教这样的宗教,起初人们也并不歌颂自然,甚至,当他凝视自然并且沉醉其中时,他也许也怀着一种特殊的羞愧,因为世间万物是神的造物,而他不该沉醉其中。
只有当人学会了将自己与周遭之物相区别之后,并且克服了那种羞愧的时候,他才愉快地感到,现在他是独立于自然的美的花园之中了。
于是,他开始歌颂这自然中的风物。
只是,有时候人的元素过于丰富,当他携带着那些异质而强烈的东西奔向自然的怀抱时,自然风物却不足以承载。
只是有时候,具有良好教养的头脑,无论多么复杂的激情都已经学会了审慎和有节制,当人的元素和自然的元素的比例调和得恰到好处之时,被抛出自然花园的人又再度能够徘徊在自然的风枝露叶下,人重拾了那古老的福祉。
那时,太阳重现辉煌,星星终夜闪亮。
人终于认识到,看似异调的经验实则是同质的。
对于抒情诗歌,形式至关重要,形式是那异调的经验中,用烈火淬炼和锻造的铁链,无论多么炽烈的火焰,在这铁链的束缚下,都趋于凝练和淡泊,若非如此,人的元素和自然的元素无法没有间隙地汇合。
华兹华斯诗歌的语言特色论文

华兹华斯诗歌的语言特色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独特的语言特色,这不仅是他的风格,更是他对当时社会和人类文明的鞭策和反思。
本文主要介绍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语言特色,包括叙述性语言、夸张性语言、隐喻和象征等。
叙述性语言华兹华斯的诗歌中充满了细致而生动的叙述性语言,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物象的无微不至的描绘。
在他的诗歌中,诸如“清晨的雾气薄薄地覆盖着山峰”、“鲜花绽放、小鸟起舞”等细节的描写可以让人感受到自然景观的美丽和神秘。
同时,这些具体的描写也为华兹华斯诗歌中探讨深层意义打下了基础,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想象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华兹华斯关注的并不仅是描绘外在景象,他的诗歌中还包含了对人类内在世界的深度探索,而这些探索需要有细致、精确的叙述性语言作为支撑。
夸张性语言尽管华兹华斯的诗歌以描绘真实、真实反映人类生活和情感为主要目的,但他也运用了相关夸张手法,以此加强诗歌的感染力。
比如,在《浴室》这首诗中,他写到:“从她脚趾到头发梢,转瞬间化成了一片花园”,这里的夸张手法显然暗示了作者的情感,强调了诗歌中所要传达的信息。
而在《弹奏天国》这首诗中,夸张手法则被用来凸显我们对天堂、美好生命的美好向往,营造了其理想的浪漫形象。
隐喻和象征隐喻和象征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屡见不鲜,并且正是这些元素为他的诗歌注入了更深的哲理内涵。
比如,在《天空上的旋转木马》中,作者把旋转木马比作人生的起伏和波澜,让人顿时明白他所传达的意义:暗示生活中的艰辛与快乐不断交织、永不停歇。
而《前往塞尔敏的长途旅行》则是使用了类似的方式来表达所谓的“旅途”,同时也揭示了这种旅途的启示性意义,让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人生。
总结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语言特色是其风格之一,也是他对当时社会和人类文明的鞭策和反思。
他在诗歌中使用叙述性语言、夸张性语言、隐喻和象征等手法,以此构建了一个更加立体、生动、美丽的诗歌世界。
这些艺术手法不仅赋予了华兹华斯的诗歌更深的意义,也为读者提供了探索和思考的空间,使他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世界在历史和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兹华 斯是 当时浪漫学派诗 人 , 非常具有 创新意识 , 其
诗歌 的表达 形式和题 材都与古 典 主义 文学诗 歌截 然不 同。
诗歌的形式应像说话聊天那么 自 然和直接。在《 抒情歌谣
集》 里他用普通 的农村 生活环境 为表现背景 , 每个 描写 的主 人公都 是属于社会低层甚至可 以说是 当时最 低贱的 阶级人 民, 在这本诗 集里华兹华斯尝试性地采用 了朴实性 的语 言 ,
Vo 1 . 3 4, No. 4 AU T . 2 01 4
文章编号 : 2 0 9 5 — 4 6 5 4 ( 2 0 1 4 J 0 4 — 0 1 3 3— 0 2
创新 性在华 兹华斯 诗歌语言 中的体现
陈 焰 蓉
( 山西警 官高等专科学校 , 山西 太原 0 3 0 0 2 1 )
情 意。
艺术来源 于生活又 高于生 活 , 诗歌 的创新 就在 于它蕴 藏 了朴 实的人 民群众语 言 的精 华 , 又展 现 了高于生 活 的价
值 观与生活态度 。浪漫主义诗人华 兹华斯 的诗歌特点是用
简朴 、 自然 的语 言去创造 出一种更接 近社 会人 民和 更富有
深 意 的诗歌 , 他 诗歌 的创造 性体 现在 其诗 歌语 言的 “ 自然 性” 与“ 隐喻性” 两个方 面。这位 浪漫主义诗 人对 英国乃至
这与 当时的时代背景 、 以及 其独 特的 思想与 经历 是息 息相 关 的。l 8世纪的法 国大革命 ( 1 7 8 9年 ~1 7 9 4年 ) 对 欧洲 人 的心灵造成 了 巨大的震撼 ; 此外 , 在法 国启蒙 主义 思想家卢 梭( 1 7 1 2年 一1 7 7 8年 ) 提 出的“ 天赋人权 ” 与“ 返 回 自然 ” 的 启蒙 主义思想的影 响下 , 民众 的个性 解放 。法 国大革 命 时 期, 华兹华斯在法 国游玩时结识 了一位法 国共 和 国军 官 , 不 经意 间就唤醒 了他对革命 的热 诚以及对底层劳 动人 民 的同 情, 原因是跟该 名法 国军官 的谈 话 中收到极 大 的鼓舞 和启 发 。他深刻 意识到 , 国家 的科 学 、 文 明 以及人 民 的美德 、 幸 福、 知识的进 步才是 一个 国家 的强大 所在 。英 国早期 浪漫 派诗人 威廉 ・华 兹华斯 就在 这样 的背景 与 磨练 中应运 而
摘 要: 1 9世 纪初期 。 英 国的浪漫 学派诗人在 华兹华斯 率领下推动 了西方 文学从 古典到 现代 的转变。新 古典主 义文学在 1 8 世 纪的英 国文坛史上一 直 占 据 着主导地位 , 新 古典 主义文 学最显著 的特征是 一味地追 求诗歌 的“ 高 “自然的话 言” , 从 而打 开 了诗歌 的领域 。华兹华斯的诗歌语 言的创造性体 现在其诗歌语 言 的“自然性 ” 与 隐喻性
生。
展示了那些 与典 雅辞藻 格格 不 入的题 材 所具 有 的动 人魅 力。又如 , 在《 露茜 》 中, 华兹 华斯 用最 朴 实 的诗 歌描 绘 了
一
个平凡普通 的苏格 兰少女 , 把 乡村姑娘 形 象得非 常 的贴
切得当 , 虽 然诗的语言简单 , 但字里行 间渗透着真“ 自然性”
浪 漫主义诗歌 中以“自然 ” 为 主题 , 以华 兹华斯 为代表
法 国大 革命 后一年 , 华兹华 斯对英 、 法 革命开始慢 慢丧 失 了一开始 的信心 , 当时的他还未 信奉 国教 , 选择 了用 自然 来填补他思想 上的空 白。 由于他生命 中有 很长的一段 时间 都居住在风光 明媚 、 山清水秀 的英 格兰湖 区, 经常接触 的人 大都份都是耕种 者 , 所 以心里 萌发 了使用一种他认 为“ 自然
第3 4卷 第 4期
2 0 1 4年 4月
湖 北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l mo l o l l y
想主题 。
世界浪 漫主义运动都做 出了突 出的贡献 , 如《 抒 情歌 谣集》 是华兹 华斯与柯勒律治合 作著 写的 , 当时引起 了社会 广泛 的赞誉 , 大家都称诗歌所使用 的语 言闪亮新颖 , 评 价该诗集
是 “ 浪漫主义诗歌 的宣言 书” 、 “ 英 国文学 和文化史 上的里
程碑 ” 、“ 文艺复兴 以来最重要 的一部文 学作 品” 。
这两个方 面, 他 的诗 和诗歌理论在 英 国文 学史上起 了继往 开来的作用 。 关键 词 : 华兹华斯 ; 诗歌语 言 ; 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 : I 5 6 1 . 0 7 2 文献标识码 : A
雅” , 而越来越脱 离、 抛 弃人 们 日常生活 中简单 而生动 的用语 。华兹 华斯对 这一观 念进行批 判 和抨 击后 , 引进 了
华 兹华 斯表示 自己是 每天 都用 1 2个小 时去 思考 这个
社会 的 , 在他 的诗歌 里面 , 绝大多数都是 处在社会底层 的人 物, 如: 罪犯 、 流浪者 、 疯癫的母亲 和痴呆 男孩 , 还 有耕种 者 、 商贩等 。华 兹华斯用朴 实而不 浮夸 的文 字创 作成 了诗 歌 , 揭示 了当时社会与法律 的不平 等和战争 所带来掠夺后 果和 性质 , 记录 了这些底 层社会普 通人 的情感 和经 历 , 《 坎 布兰 的老乞 丐》 、 《 迈克尔》 、 《 被毁 的农庄 》 等都说 明 了这样 的思
的浪漫 主义 诗人 , 都会 对 自然有一 种本 能 的崇拜 心理 。在 他们 的眼中 , 自然 是真 、 善、 美 的化 身 , 是 不需 要任 何 雕饰 的, 是 与人类社会相对立而存在 的, 大 自然 中有一种 神秘而 仁慈的力量 。华 兹华斯 的诗歌 为读 者呈现 出 自 然 的本初状 态, 他认 为上帝 的灵魂不存在 于天 国, 而存在 于广袤 的大 自 然中, 人的灵魂也存在于其中。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 他高 度赞扬大 自 然, 其诗歌 中表现 出不仅仅 是对 花草鸟兽 、 山水 树木等 自 然景物 的表 面描绘 , 更表 现 出 自然 是一 种精神 和 力量的存在 。与人类世界 的惶 恐动 荡不 安相 比, 大 自然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