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第七章 心理技能训练
关于体育心理学心理技能训练研究

关于体育心理学心理技能训练研究摘要:心理方面的训练在体育运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代运动员技战术和身体素质都达到高水平的赛场上,强大的心理能力对于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和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技能训练在教练员中和运动员之间的作用相当之大。
本文就体育运动中“心理训练”和“心理技能训练”进行探讨,旨在阐述两者的区别和联系,预计体育“心理训练”有被“心理技能训练”取代的趋势。
关键词:体育心理学;心理技能;训练一、心理训练的概念与价值在体育界,心理训练已被应用在很多方面,如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健身康复等。
那么什么是心理训练。
有数据表明,心理训练是以促進运动操作表现的心理技术的运用为目的,以致力于运动员心理建设并以此促进其稳定高水平发挥为目标的。
心理训练还包括模拟训练、属于临床心理治疗技术的运用过程和对个体施加有意识影响的训练手段等。
有人把心理训练定义为:对大脑或心理进行的专门化训练的过程。
有的学者认为心理训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心理训练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运动员或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从狭义上讲,心理训练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形成运动员或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广义的心理训练维度更广,涉及的问题更多,但是在短期内不易看到直接效果,同时有些作用效果往往也是无形的,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而狭义的心理训练要求具有明显而快速的心理训练效果,注重的是良好的结果呈现。
例如,进行一次放松性训练,就应当见到放松后的心理效应一精力恢复,感觉锐敏等。
提高心理活动的强度完成任何工作任务都需要以一定的心理活动能量为基础。
对运动员、体育学习者而言,学习和掌握相应的心理技能能够提高心理活动水平,培养自我动员与调节能力。
控制心理活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过强或过弱都会造成动作失调,无法有效控制身体力量,使心理与动作失去平衡。
只有心理活动达到适宜的水平,才能满足身体训练、技术训练与比赛的要求。
心理技能训练ppt课件

3、冰袋练习
❖ 想像在一次足球竞赛中,他崴了脚,伤得挺重,脚 踝处有剧烈的烧灼感,疼痛难忍。回到家里,拿来 一个冰袋敷在脚踝周围,顿时感到一丝凉意,烧灼 感和疼痛感在减轻……减轻……渐渐地,脚在冰袋 的作用下产生了麻木感,越来越凉,凉得发麻,凉 得发疼,又渐渐失去了觉得,只需脚放着不动,就 似乎是没有觉得了……没有觉得……然后他将冰袋 拿走,脚仍觉得没什么,和刚刚一样……过了一会 儿,脚又渐渐有了觉得,似乎是又开场产生了些微 的疼痛,隐隐作痛……
❖ 2、体育课终了后或临睡前:有助于恢复疲劳, 使身心得到充分休憩。
❖ 3、体育检验或体育竞赛前过于紧张时,有助 于降低能量耗费,使唤醒程度处于最正确形 状。
四 表象训练
❖ 〔一〕表象训练的概念 ❖ 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指点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
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艺和心 情控制才干的过程。 ❖ 如跳高时可以表象本人突破个人纪录时的过杆动作, 跳远时可以想象本人助跑和腾跃的成套动作等,长 跑时可在跑程中表象盖房子、做算术题或想象本人 是一列火车在向前奔跑等
结合运动专项的表象练习
❖ 身体任何部位的肌肉出现紧张,都会影响表 象的明晰性,因此,表象练习普通从放松练 习开场。如先放松三分钟,再经过“活化〞 发动,便可开场表象练习。由于表象不如感 知觉那样直观,没有实物的支持,很难长时 间将留意集中在表象上,因此,表象的时间 不宜太长。下面是一个乒乓球运发动进展表 象练习的自我指示语:
3、留意-唤醒定向实际
❖ 该实际以为,第一,运发动进展表象练习时, 可将本人的生理唤醒调理到适宜程度;第二, 运动操作前短暂的表象练习可将留意指向和 活动义务有关的事物上,排除能够干扰运发 动操作程度发扬的不利要素。
〔二〕表象训练程序
最新体育心理学 第七章1

渐进 放松训练 自生训练 沉思 生物反馈 系统脱敏 模拟训练
第一节 渐进放松训练
一、渐进放松训练概述 二、基本渐进放松训练 三、加上暗示语的渐进放松训练 四、在不同场合的渐进放松训练
一、渐进放松训练概述
(一)渐进放松训练(Progressive Relaxation training) 是利用全身各部位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并辅以深呼 吸和表象来调控人们紧张情绪的一种训练方法。其 基本假设是当肌肉完全放松时,身上其他部位肌肉 也随之放松和减缓生理消耗作用,骨骼肌紧张水平 和变化与内部情绪唤醒状态紧密相关。
行为策略测验
行为策略测验(TOPS)是由Thomas, Murphy 和 Hardy(1999)研制的,主要是 针对运动员运用策略的方法和技能进行测量。 在比赛环境下,TOPS测量的因素包括:自我 暗示、情绪控制、自动性、目标设置、表象、 激活、消极思维和放松。除了用注意力控制代 替消极思维之外,在训练环境中TOPS测量的 因素与在比赛环境中的一样。TOPS共计64个 条目,有32条与比赛情境有关,32条和训练情 境有关。
三、心理技能训练的意义和作用
(一)心理技能训练的意义 1.心理技能训练是竞技运动训练的重要组 成部分 2.心理技能训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建 设之一
三、心理技能训练的意义和作用
(二)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 1. 有利于提高情绪调控能力 2. 有利于增强意志品质 3. 有利于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 4. 消除身心疲劳,加速恢复过程
三 心理技能训练计划、方案与实施
心理技能训练计划 心理技能训练方案 心理技能训练的实施
一、什么是心理技能训练计划
(一)心理技能训练计划 (二)心理技能训练方案 (三)心理技能训练计划的实施
运动心理学课件第2版-第07章 心理技能训练

第六节 心理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一、有效心理训练计划的制定
(四) 评估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 为了使心理训练计划能够满足运动员心理提高的需要,弥补心理调控 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运动心理学专业人员可以借助一些有效的心理 评估手段与工具。
(五) 确立心理训练的内容、方法和程序
✓ 在清楚地了解了运动员在心理特征与心理技能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的 基础上,可进一步确立心理训练的重点内容,以及适合的训练方法。
一、表象训练概述
(二) 表象训练的作用
✓ 1. 有利于运动员学习和掌握复杂的技术动作,建立和巩固正确动作的 动力定型。
✓ 2. 帮助掌握和练习其他心理技能,如表象练习往往与放松训练、暗示 训练等结合使用。
✓ 3. 表象在比赛中将采用的行为方案,可促使运动员增强自信心,形成 良好的竞技状态。
第三节 表象训练
✓ 德国精神病学家舒尔茨提出自生放松方法(autogenic relaxation, Schultz & Luthe, 1959)
✓ 东方传统的一些放松方法,如中国的气功、印度的瑜珈和日本的坐禅 等。
第二节 放松训练
一、放松训练概述
(一) 放松训练的定义
✓ 大量资料表明,放松训练可以在比赛之前用以调节情绪,做好赛前心 理准备,也可以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作为解除紧张情绪,稳定心理状 态的一种措施。同时,还可以在训练或比赛之后作为心理恢复的措施 来采用(孙宁, 2007)。
第一节 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一、心理技能训练的含义
(二) 心理技能训练的内容
✓ 一些运动员心理技能量表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运动员心理技 能训练内容的看法(表7-1)。
第一节 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二、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
体育心理学第七章 心理技能训练[精]
![体育心理学第七章 心理技能训练[精]](https://img.taocdn.com/s3/m/f3738b90284ac850ad0242e0.png)
时差的模拟
地理环境的模拟
七、目标设置训练
目标:指一个人想要在某一特定的 时间内达到某一特定的行为标准。 目标能使注意力集中; 目标有助于能量动员; 目标不仅增加现时的努力程度,而 且延长 努力,因为单调感减少; 通过设置目标,常会主动采用和发 展新的方法,以便早日达到目标。
逆反口令法 轻微口令法 有效口令与无效口令法
11 37 30 52 21 27 76 15 26 4 56 75 82 87 91 65 57 47 62 40 45 67 36 5 22 55 32 44 69 51 53 25 31 85 2 72 12 24 74 86 80 89 71 41 96 18 35 90 59 20 19 98 66 1 16 48 78 61 81 7 60 99 10 70 33 97 92 39 43 34 88 3 46 63 58 79 9 84 95 73 29 77 23 54 28 38 94 00 50 14 17 42 93 49 6 83 13 64 8 68
准备动作--选择姿势。以舒适放松,全身肌肉都不 费力为准,仰卧、半仰卧、靠背坐、站立姿势均可, 通常采用靠背坐姿势较多。 开始动作——全身放松坐好,轻轻闭上双眼,想象自 己正处于一个非常舒适宁静的环境之中。 调整呼吸——变正常呼吸为慢速、加深、均匀而自然 的腹式呼吸。呼起时尤其要放慢并呼完全。 松感练习——在语言诱导下,按照从右到左、自上而 下、先四肢后躯干的顺序体验肌肉放松的感觉。
放松训练的步骤
体育心理学资料(.doc)

一单选题1.心理技能(psyschlogical skill)是通过练习形成的能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是一种与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劳动、身心健康以及调节与提高人体身心潜能相关的,在人脑内部进行与形成的内隐技能。
2.心理技能训练的程序包括:(1)教育阶段:(针对很多运动参与者不了解心理技能的实际情况心里技能训练首先进行的工作是教育)(2)获得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所需的心理技能,如放松、注意集中、目标设置、焦虑控制和合理认知等技能)(3)练习阶段:(主要目的是通过大量练习是的心理技能自动化,指导运动参与者把心理技能融入运动表现时的假想情境)3生物反馈:是利用仪器将与机体内心理生理过程有关的某些生物学信息进行选择性处理,并以视觉或听觉的方式显示给人们(即信息反馈)4学习体育与心理学的意义(一)体育实践工作的需要(1)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体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广泛的。
①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这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②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③可采用一些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和调节情绪状态。
可采用表象训练法帮助学生掌握、改进、提高运动技术,采用放松方法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等。
④它有助于体育教师更深的了解学生的各种状态并采用心理学方法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动机水平。
⑤体育心理学有助于体育教师了解学生产生各种现象的原因,并采用心理学方法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动机水平。
⑥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采用目标设置方法,让学生达到一个个具体、明确的目标。
(2)学校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需要;(3)体育科研的需要。
5.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1898年完成的。
1925年Griffith创建了世界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1926年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运动心理学教材《教练心理学》,1928年又出版了《运动心理学》,还是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咨询师。
运动心理学 体育专业技能训练7 教学大纲

运动心理学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660403X10
课程名称:运动心理学/Sport Psychology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与学分:32学时/2学分
先修课程:原则上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选课,以保证教学及学习的连续性
适应专业:运动训练专业
参考教材:
1.《运动心理学》,毛志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2.《运动心理学》,[美] 理查德·H.考克斯(Richard H.Cox)著;王树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04月出版
3.《运动心理学》,张力为、毛志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是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各种心理现象的概念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特点;理解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在体育运动中的具体表现;了解运动员心理调控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普通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培养他们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与解决体育运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体育工作和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备的心理学知识基础。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24学时,实践部分6学时,考核2学时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录第1章体育心理学概述1.1复习笔记一、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1)区别三门学科分别对应于不同研究领域,因此其各自研究的目标、对象和侧重点不尽相同。
①体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其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研究内容包括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设计等的心理学依据。
②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研究内容具体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的心理和行为。
③锻炼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
(2)联系①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
②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
③研究方法相同。
2.体育心理学概述(1)概念的界定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即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学习目的①学科性质体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学科。
②研究任务a.理论任务第一,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或品质,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第二,揭示体育教学条件下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丰富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关方面的内容。
b.实践任务直接为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服务,即为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③学习目的a.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在体育运动时的生理表现。
b.理解参与体育活动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健康和幸福。
3.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心理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揭示心理和行为规律的重要手段。
其优点在于可在任意时间内进行周密观察,且可验证,具有科学研究所要求的高度公认的客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时差的模拟
➢ 地理环境的模拟
七、目标设置训练
目标:指一பைடு நூலகம்人想要在某一特定的 时间内达到某一特定的行为标准。 ▪ 目标能使注意力集中; ▪ 目标有助于能量动员; ▪ 目标不仅增加现时的努力程度,而 且延长 努力,因为单调感减少; ▪ 通过设置目标,常会主动采用和发 展新的方法,以便早日达到目标。
第七章 心理技能训练
一、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二、放松训练 三、表象训练 四、注意力集中训练 五、模拟训练 六、系统脱敏训练 七、生物反馈训练
本章小节
一、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一)定义(广义与狭义)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训练者的心理 过程和 个性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
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训练者学 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 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的过程。
五、 模拟训练
(一)定义
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模 拟实战的反复练习。
(二)作用 提高对比赛应激情境的适应性,在头脑中
建立合理的动力定型,保证技战术在比赛中得 到正常发挥
(三)内容
➢
对手特点的模拟
➢ 不同起点比赛的模拟
➢ 裁判错判、误判的模拟
➢ 气候条件影响的模拟
➢ 观众影响的模拟
表象练习:木块练习
方块数?红面:?木面?总计面数?
表象练习:木块练习
方块数?红面:?木面?总计面数?
四、 注意力集中训练
(一)定义
通过对一定目标的指向和集中,提 高注意稳定性的练习方法。 (二)作用
抵抗(排除)内外干扰,提高自我 控制能力。
四、 注意力集中训练
(三)方法
(四)体育教学中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里反复想 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 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
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正确动作的动力定性, 有助于加快动作的熟练和加深动作记忆, 测验前或比赛前对成功动作的体验能增强 信心,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四) 表象训练的依据
▪ 心理神经肌肉理论 大脑运动中枢和骨骼肌之间存在双向神 经联系,人们可以主动地去想象做某一 运动动作,从而引起有关的运动中枢兴 奋,兴奋传至有关肌肉,引起难以察觉 地运动动作,称为神经-肌肉运动模式。
利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将练习者自身机 体生理过程变化的信息进行加工、放大后, 直观及时地反馈给练习者本人,使其即刻知 道了解自己行动的效果,进而采取一定的措 施调节控制自己身心变化的方法。 常用的生理指标:
(四) 表象训练的依据
▪ 符号学习理论
由于进行运动表象时对某任务各动作序 列进行了符号编码、复习、练习,因此 有助于提高运动技能。
(四) 表象训练的依据
▪ 唤醒(激活)-注意理论 表象演练的作用是使机体唤醒,生 理激活,达到一种准备状态,并影 响注意力,以促进学习或操作。
(五) 表象练习的步骤与时间
▪ 放松练习 ▪ 活化动员 ▪ 表象运动技能和运动情景
▪ 放松训练后做 ▪ 日常生活、训练之中随时随地可进行 ▪ 赛前做 (非对抗项目) ▪ 3-10分钟
活化练习暗示语
▪ 我的整个身体都在休息 ▪ 我积蓄了力量 ▪ 放松和沉静的感觉从手…脚…躯干…颈部…面部…
消失 ▪ 我的全身肌肉都得到了休息…变得很有力 ▪ 呼吸加深了,…睡意在消失…睡意完全消失了 ▪ 我的大脑休息过了,很清醒! ▪ 我的自我感觉很好! ▪ 我很愿意进行所面临的工作!
(一) 目标设置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 长期的目标与短期的目标 ▪ 具体与一般目标 ▪ 现实与不现实目标 ▪ 他人比较目标与自我比较目标
(二) 目标设置中注意的问题
▪ 目标的特殊性 ▪ 对目标的接受与认同 ▪ 及时反馈了解结果 ▪ 目标的公开化 ▪ 目标的多级化
八、系统脱敏训练(敏感递减训练)
九、生物反馈训练
两种定义的区别:
方法不同 时间不同 内容不同 效果不同
二、 放松训练
(一) 定义与种类
以一定的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 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 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方法。
渐进放松法、自生放松法、松静气功
(二) 作用
▪ 缓解情绪紧张,减轻心理压力 ▪ 提高肌肉的感知力 ▪ 消除疲劳,加速恢复 ▪ 增强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培养集中注意力 ▪ 为表象训练创造适宜的心理状态
放松训练的步骤
热感练习——按上述同样的顺序在语言诱导下体验 身体各部位温暖的感觉。
静感阶段——感觉前额清凉、内心平静、周围没有 任何刺激和干扰,只听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的声音, 宁静而舒适。
松感阶段——全身心进入放松入静,头脑宁静、肌 肉放松、心情愉快。在这种状态下充分享受和体验。
结束训练——如果只进行放松训练,这时可以慢慢 打开双眼,你会感到眼前的一切更加清晰,当恢复 到正常状态时,放松训练自然结束。
(三)放松训练的步骤
准备动作--选择姿势。以舒适放松,全身肌肉都不 费力为准,仰卧、半仰卧、靠背坐、站立姿势均可, 通常采用靠背坐姿势较多。 开始动作——全身放松坐好,轻轻闭上双眼,想象自 己正处于一个非常舒适宁静的环境之中。 调整呼吸——变正常呼吸为慢速、加深、均匀而自然 的腹式呼吸。呼起时尤其要放慢并呼完全。 松感练习——在语言诱导下,按照从右到左、自上而 下、先四肢后躯干的顺序体验肌肉放松的感觉。
逆反口令法 轻微口令法 有效口令与无效口令法
11 37 30 52 21 27 76 15 26 4 56 75 82 87 91 65 57 47 62 40 45 67 36 5 22 55 32 44 69 51 53 25 31 85 2 72 12 24 74 86 80 89 71 41 96 18 35 90 59 20 19 98 66 1 16 48 78 61 81 7 60 99 10 70 33 97 92 39 43 34 88 3 46 63 58 79 9 84 95 73 29 77 23 54 28 38 94 00 50 14 17 42 93 49 6 83 13 64 8 68
(四) 使用放松技术的时机
▪ 表象练习之前, ▪ 体育课结束后或临睡前, ▪ 体育测验或体育比赛前过于紧张时, ▪ 学习新、难度动作之前, ▪ 系统脱敏之前
三、 表象训练
(一) 运动表象及其形式 内部表象与外部表象 模仿式表象 情景表象与动作表象
(二) 关于表象的经验性知识
(三) 表象训练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