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分娩率措施

合集下载

母猪分娩率低的原因及改善方法

母猪分娩率低的原因及改善方法

2017年第11期近些年,我国猪只饲养量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而猪场中母猪的饲养是很重要的,通常母猪的分娩率决定着所产仔数的数量、个体大小、健康程度等,与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关系。

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引起母猪分娩率低的原因主要包括受胎失败和妊娠失败。

引起母猪分娩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两种:(1)受胎失败;(2)妊娠失败。

而造成受胎失败和妊娠失败的原因有公猪方面的因素,也有母猪方面的因素。

因此,要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母猪的分娩率,从而提高母猪的产仔数以及仔猪的质量。

1母猪受胎失败的原因分析公猪的精液的质量是影响母猪受胎的主要因素,如果对公猪的使用不当,会改变公猪精液的品质,使精液的质量下降,活力降低,死精和畸形精子的数量增加等,同时健康精子的数量减少,从而使精子的受精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受胎失败。

当公猪发生繁殖障碍时,如公猪的生殖器官发育异常,阴茎短小,使配种时不能达到受精部位,而使配种失败,有的公猪患有与生殖系统相关的疾病,如细小病毒病、乙脑病毒病等会影响到公猪的性欲,也会使公猪精液的品质下降。

公猪对高温表现的较为敏感,当养殖环境的温度过高时,公猪的性欲和精液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如果长期生活在高温环境下,公猪的精液的死精数量会大幅度的上升,而使母猪受胎率降低,严重时还会导致不育,严重影响母猪的分娩率,因此,在夏季公猪的繁殖性能通常较低。

另外,营养因素也是影响公猪精液质量和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当公猪营养不良时,性欲就会降低,精液的质量变差,射精量明显的减少,所以在公猪的配种期要对期优饲,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对提高公猪精液的品质极为有利。

引起母猪发情排卵异常的主要原因包括营养因素,即空怀母猪饲喂不当引起体况过肥或者过瘦,当母猪过肥时脂肪会在卵巢大量沉积,而影响排卵。

当母猪体质过瘦,营养不良时,会影响到卵细胞的发育,导致排卵异常,降低母猪的分娩率。

母猪在哺乳期如果饲喂不合理,或断奶不及时,会影响母猪体况的恢复和生殖系统的复旧,其直接后果是会使母猪发情异常,从而降低分娩率以及下一胎的窝产仔猪数。

促进母猪高产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促进母猪高产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巾 、箩 筐 、应 急 照 明 灯 、耳 号 钳 、断 尾 剪 、剪 牙
猪仅靠从母 乳 中获取铁元素 ,而得不到其他途径
的补 充 ,就 极 易 引 起 仔 猪 发 生 全 身 皮 肤 及 黏 膜 苍
白 、下痢 、生长发育不 良等缺铁性贫血病状 ,因
剪 、秤 、消毒药 品以及母 猪难产 、仔猪急救用 的 药 品 等 ;母 猪 临产 前 ,用 温 水 将 母 猪 的腹 部 、后 驱部 等擦 洗 干净 ,并 用 01 . %的高锰 酸 钾溶 液 消 毒 ;母猪 临产前和生产 过程 中应时刻保持产房 内 安 静 ,并 派 熟 悉 母 猪 接 产 技 术 的 专 人 护 理 ,一 旦
为 控常母 猪在 白天 产仔 ,可 根据母 猪 发情 后 的 4 排 卵规 律 ,尽 可 能将母 猪发情 后 的配种 授精 时 间调 整 到 次 日或 第 3日 8O — :0时 ,与此 同时 ,在 母 :0 9 O
部 ,使母猪受到突然的惊吓 ,迫使母猪的阴道 、子 宫颈收缩 ,防止母猪配种后生殖道 内的精液倒流 , 同时母猪配种后受到突然的惊吓 ,还可以促进母猪 体内成熟卵细胞的排出,随后应立即将母猪赶人圈 内休息并使其保持安静 ,以有利于精 、卵细胞的结 合。 给怀孕母猪肌 肉注射维生素 B: 。在母猪怀孕 后 的第 3 和 9 天 ,分别给怀孕母猪肌肉注射维生 O O 素 B 1 L 。 0m ,有利 于受精卵 的安全着床 和胚胎 的 : 生 长 发 育 ,并 防止 母 猪 怀 孕 中途 一 部 分 胚 胎 死 亡
常发情排卵 ; 于经过一个泌乳期的高产母猪 ,由 对 23 适 时给 予怀 孕母 猪喂服 保 胎 药剂 . . 于母猪的产仔数量多,泌乳负担重 ,母猪 自身体质 母猪配种并确定其怀孕后 ,可用党参 、黄芪 、 消耗过大 ,而导致母猪体质过瘦 ,应在母猪 的 日 当归 、继断、黄芩 、白术 、砂仁 ( 土炒 ) 2 ,川 各 O g

母猪分娩率的计算公式

母猪分娩率的计算公式

母猪分娩率的计算公式|如何提高分娩率?
母猪分娩率是指母猪在一定时间内分娩的比例,是评估母猪繁殖效益的重要指标。

了解母猪分娩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掌控繁殖成本,提高收益。

母猪分娩率的计算公式为:
分娩率 = 分娩头数÷ 怀孕头数× 100%
其中,分娩头数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母猪分娩的头数;怀孕头数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母猪总数减去未孕头数和流产头数。

为了提高母猪的分娩率,养殖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合理选配猪种。

选择具有良好繁殖性能和适应力的母猪种,如杜洛克、长白山、大约克等。

2. 控制母猪的体重和体脂肪率。

母猪的体重过轻或过重都会影响其繁殖能力,养殖户应该合理控制母猪的饲养,让母猪保持适宜的体型。

3. 管理好母猪的疫病。

母猪得了疫病会影响其生殖力,养殖户应该定期做好母猪的疫苗接种和清洁消毒工作。

4. 控制母猪的环境和饲养管理。

母猪的生产环境和饲养管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分娩率的高低,养殖户应该尽可能为母猪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并做好饲料供应和营养管理工作。

了解母猪的繁殖特点、掌握分娩率的计算公式,以及积极做好饲养管理和疫病控制,是保障母猪分娩率高、提高养殖收益的关键。

浅谈提高母猪生产能力的几条措施

浅谈提高母猪生产能力的几条措施
表 1 。
种 类
母 猪
时 i誊 闻
产 前 1 ~ 2 天 8 1
誊 方 董 轻咐料


使 用 K 8 I 9苗, 肌 肉注射 1 8、 ( 9 ~2头份
产前 1 周
产 前 、后 8 h
碳 酸氢钠 2g 天 ,分 2 5/ ~3次饮水或 拌 饲, 产后 同样可 使用
猪 , 即 两 年 产 仔 近 5窝 。 实 践 证 明 . 母 猪 无 论 何 时 断 乳 .只 要 采 取 饥 饿 断 乳法 ( 猪断乳时减少饲料量 ) 母 ,母 猪 可 在 一 周 内 发情 。母 猪 从 断 乳 到 发 情 配 种 一 般 需 5 ld - O ,平 均 为 7 , 妊 娠 d
02 0 ;2 山 西 省 文 水 县 农 业 局 0 2 0 ) 3 10 , 3 10
仔 猪 早 断 奶 ,母 猪 早 发 情 ,早 配 种 , 分 娩 次数 多 .产 仔 多 。 1 . 促使 母 猪 在 哺 乳 期发 情 配 种 .2 2
率 可 达 10 。 若 仔 猪 3 日龄 断 乳 , 0% 0
母 猪 妊 娠 期 为 l 4 .若 母 猪 在 产 1d 仔 后 4 d内 发 情 配 种 . 则 母 猪 的 一 个 0 生 产 周 期 为 1 4 .两 个 生 产 周 期 需 5d 3 8 ,一 年 则 余 5 d 0d 7 ,两 年 生 产 4窝 仔
积 存 大 量 乳 汁 .造 成 乳 房 膨 胀 .从 而
11 . 理 论 依 据
1 . 仔 猪 早期 断乳 .1 2 这 是 提 高 母 猪 年 产 仔 窝 数 的 主 要 方 法 。传 统 养 猪 仔 猪 哺 乳 期 较 长 .一
般 是 2月 龄 断 乳 。 仔 猪 早 期 断 乳 是 指 仔 猪 3 5周 龄 离 开 哺 乳 母 猪 开 始 独 立 ~ 生 活 。早 于 2周 龄 的 断 乳 称 为 超 早 期 断 乳 ,目前对 超早 期 断乳 仍 有争 议 , 在 养 猪 生 产 中 . 多 数 推 广 4 5周 龄 断 —

提高母猪生产力需注意的关键因素

提高母猪生产力需注意的关键因素

提高母猪生产力需注意的关键因素提高母猪生产力是养殖农户追求的目标之一,关键因素是指影响母猪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下面是提高母猪生产力需注意的关键因素:1. 品种选择:选择优良品种的母猪进行繁殖,如肉猪、杂交猪等。

优良品种的母猪具有优良的生长速度和生育能力,能够提高产仔数和产仔质量。

2. 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猪生产力的关键。

包括合理的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环境、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和营养供给等。

适宜的饲养密度能够保障母猪的运动和活动空间,有利于母猪健康生长和繁殖。

合理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管理,能够提供舒适的生产环境,有利于母猪的繁殖。

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和营养供给,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满足母猪的生长和繁殖需求。

3. 疾病预防:疾病是影响母猪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疾病会导致母猪生长速度减慢、产仔数减少、产仔质量下降等。

做好疫苗接种、定期体检、环境清洁消毒等工作是提高母猪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4. 配种适时:合理的配种时间对于提高母猪生产力非常重要。

根据母猪的发情周期和适宜的配种时间,确定合适的配种时间,可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受胎数。

5. 合理的分娩管理:科学合理的分娩管理,能够减少分娩难产和分娩死亡的风险,提高分娩的成功率和存活率。

包括保持分娩环境的舒适和安全、做好分娩的监护和辅助,及时处理分娩难产等。

6. 合理的断奶管理:合理的断奶管理,可减少断奶应激和断奶肠炎的发生,提高仔猪的断奶重和生长速度。

包括逐渐断奶、适时添加适应性饲料、做好断奶后的环境和饲养管理等。

7. 科学的猪舍设计:合理的猪舍设计有助于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猪舍应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能够提供舒适的生产环境,有利于母猪的生长和繁殖。

8. 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母猪生产力需要技术的支持和管理的配合。

农户可参加相关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如数据统计分析、生产情况记录等,全面了解和掌握母猪的生产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益。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随着养猪业的发展,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已经成为养殖户们关注的焦点。

高效的生产力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提高养猪业的竞争力。

那么,如何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呢?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措施。

1. 选用优质种猪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第一步是选用优质的种猪。

选择生产性能良好、遗传优良的种猪,可以为后代猪只提供更好的遗传基因,从而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肉质品质和生产力。

2.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饲养管理是影响母猪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养殖户们应该合理制定饲料配方,保证母猪获得充分的营养,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也要注重母猪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和饮水质量等方面的管理,确保母猪的健康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3. 合理进行发情检测和配种母猪的发情周期较短,一般为1-3天,所以对母猪的发情进行及时、准确地检测尤为重要。

适时地进行配种,避免错过母猪的发情期,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生育率和产仔率。

4. 合理进行妊娠管理母猪的妊娠期为114天左右,这段时间内需要对母猪进行科学的妊娠管理,保证母猪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尤其是在妊娠前三个月,要特别关注母猪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猪的营养供应充足,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和发育。

5. 加强分娩护理母猪分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需要养殖户们加强分娩护理,确保母猪及胎儿的安全健康。

在母猪分娩前,要准备好分娩室和相应的器具,为母猪提供安静、干净的环境。

分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母猪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

6. 加强仔猪管理母猪产仔后,也需要对仔猪进行科学的管理。

保证仔猪的饮水、饲料、温度、湿度等方面的要求,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要对仔猪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7. 注重品种改良和科学繁殖除了以上提到的措施,养殖户们还可以通过选育新品种、开展改良研究,不断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也可以尝试采用科学的繁殖技术,比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提高母猪的生育率和繁殖效果。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综合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综合技术措施
资源 育繁
提 高母 猪 繁 殖 性 能 的综 合 技 术 措 施
魏 旺 明 ( 肃 省 通 渭 县 襄 南 畜 牧 兽 医站 7 3 1 ) 甘 4 3 4
对 于 商 品 猪 场 和 广 大 养 猪 户 ,提
这 样 第 1胎 就 能 多 产 仔 。 母 猪 的 发 情
周 期 平 均 2 d,发 情 持 续 期 为 3 1 d左 右 ,
的窝 里 寄养 时 应过 寄 体 重小 的 仔 猪 。
饲 料 .同时 添加 适 量矿 物 质 和 食盐 ,
怀 孕 2个 月后 ,要 适 当运 动 和 晒 太 阳 ,
增 强 母 猪 体 质 . 以 防 过 肥 ;怀 孕 3个
月 后 .应 适 当 增 加 精 料 , 减 少 青 粗 饲
料 .并 补 足 钙 质 : l 前 l周 适 当 减 临产
少 精 料 。 为 了避 免 流 产 和 死 胎 ,妊 娠
母 猪 不 应 喂 发 霉 变 质 的 饲 料 、 酸 性 过 大 的 青 贮 料 、粉 渣 和酒 糟 等 。
12 适 时 配 种 .
为 防 止 代 哺 母 猪 咬 寄 养 仔 猪 ,应 在 寄 养仔 猪身上 涂抹 收养母 猪的奶 或 尿 以 干 扰 母 猪 嗅 觉 , 使 母 猪 分 辨 不 它 们 之 间 的气 味差 别 而 认 养 。
防 子 宫 、产 道 感 染 。 假 死 仔 猪 是 指 仔 猪 出 生 后 无 呼 吸 有 心 跳 . 对 假 死 仔 猪
仔猪生后 3 d内 应 人 T辅 助 给 仔 猪 固定 乳 头 ,保 证全 窝仔 猪 正 常 生 长 发 育 。 25 寄养 并 窝 . 当母 猪 产 仔 数 超 过 有效 奶 头 数 时 。 可 将 大 个 的 仔 猪 吃 过 初 乳 后 转 给 先 产 而 产 仔 少 的 母 猪 代 哺 , 先 产 的 往 后 产

提高母猪产仔数具体措施

提高母猪产仔数具体措施

提高母猪产仔数具体措施引言母猪的产仔数是衡量繁殖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有效措施可以帮助养殖户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些具体措施,以帮助养殖户提高母猪的产仔数。

1. 优质品种选配选择适合自己养殖条件的优质品种对于提高母猪产仔数至关重要。

在选配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优质品种:选择具有良好繁殖性能和高产仔数的品种。

例如,可以选择郑大九号、杜岭白猪等优质品种。

•遗传背景:了解品种的遗传背景,选择遗传力强、遗传稳定的品种。

•生长速度:选择生长速度适宜,能够快速达到繁殖条件的品种。

2. 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猪产仔数的关键。

养殖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优化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合理配置饲料,保证母猪的营养需求。

增加营养摄入量,特别是蛋白质和能量的供应,有助于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饮水设施:养殖场需要提供充足的饮水设施,保持水质清洁,保证母猪充分饮水。

水的供应充足有助于母猪胎盘的正常发育和胎儿的健康成长。

•环境温度: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避免高温或低温对母猪产仔数的不良影响。

可以通过使用散热设备或加热设备来调节养殖环境温度。

•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疾病防控工作。

疾病的爆发不仅会增加母猪的死亡率,还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损害。

3. 合理的配种管理配种是提高母猪产仔数的关键步骤,合理的配种管理可以帮助养殖户获得更好的繁殖效果。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配种管理措施:•配种时间:选取适宜的配种时间,通常在母猪发情期的前24小时进行配种,以提高受胎率。

•配种技术:采用人工授精或自然配种等技术进行配种。

人工授精可以控制母猪的配种时间,提高配种成功率。

•配种数量:母猪应在同一发情期内进行多次配种,一般建议每头母猪配种2-3次,以增加受孕机会。

•配种记录:养殖户应当做好配种记录,记录母猪的配种时间、数量和配种技术等信息,以供后期分析和改进。

4. 合理的妊娠管理妊娠期是母猪胚胎发育和母猪身体恢复的重要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场母猪分娩率
母猪配种分娩率太低,配种分娩率的高低直接反映出该猪场繁殖母猪群的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成绩和猪场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

猪场的配种分娩率长期保持在()之间,夏季不到(),直接影响到养殖场的生产成绩。

影响母猪配种分娩率的因素
1.1 配种时机
适时配种以及配种质量是影响分娩率的最主要因素。

尤其是外来品种母猪发情症状不明显,准确的发情鉴定、配种时机和次数的安排对配种准胎率至关重要。

从已配种的母猪中及时挑出返情母猪,避免快到上产床时才确定是空怀母猪。

后备母猪配种日龄、配种体重都是必须注意的环节,一般在第2-3次发情时进行配种最好。

1.2 公猪使用频率
公猪使用过频的直接后果是公猪的精液变稀,不成熟精子比例升高,精子密度降低。

从而获能精子减少,降低受精能力,造成配种失败。

1.3 疾病
细小病毒、乙脑、蓝耳病等均可严重影响公猪的精
液质量,钩端螺旋体病、伪狂犬病、弓形体病、蓝耳病以及尿生殖道感染,这些疾病会降低母猪的繁殖力和受胎率,应定期检查公猪精液病作好各项疫苗注射。

1.4 高温
母猪在高温(>30℃)情况下配种,分娩率会降低。

环境温度过高(>30℃)会降低公猪的性欲和精液质量,在炎热的夏季要做好种公猪猪舍的防暑降温,可采用湿帘通风、畜舍空调等,并加强对公猪精液的检查。

高温季节公猪母猪饲料内添加抗热应激的药物,选择早晚凉爽时喂料,栏舍多冲水降温。

1.5 母猪胎次的影响
母猪群应保持合理的胎次分布,一般低胎次母猪分娩率较低,理想的母猪群胎次结构是:第一胎母猪占20%;第二胎占18%;第三胎占17%;第四胎占15%;第五胎占14%;第六胎占10%;第七胎以上占6%。

1.6 配种方式
配种方式如有条件可以选择1次自然交配和一次人工授精配种。

1.7 母猪尿道感染
大部分患病母猪呈亚临床感染,无可视的尿液异常、食欲与精神无明显异常、正常发情、但是难以受孕。

影响其母猪配种分娩率。

1.8 内分泌功能絮乱
有时母猪的激素分泌会出现絮乱,影响排卵、受胎率,造成产后不发情获发情不排卵等。

1.9 营养
哺乳期母猪营养不良,母猪过瘦,发情会出现异常,尤其是头胎母猪断奶后不发情的比例较高从而显著降低母猪的生产效率和下一胎的窝产仔数。

2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
2.1 提高后备母猪(初产)繁殖性能的措施
1.每天高频率的公猪刺激,便于诱情和查情
2.与公猪接触日龄:第一次应在165日龄(体重100kg),接触方式,直接接触,把母猪赶到公猪栏与公猪接触,接触时间,2-3次/天,5-10分钟/次。

3.发情记录
4.做好时间表:配种前最后的42天,配种前最后的21天记录
5.正确的饲喂和管理
初配要求达到体重130-140Kg;日龄225-245天;第三次发情;背膘P2=18-20mm。

2.2 断奶母猪的管理
1.断奶日龄
断奶日龄一般选择在19-23天为最佳,断奶日龄的选择也要考虑到断奶仔猪的大小和保育舍的管理水平。

2.饲养方式
对高胎龄(≥3)母猪而言,限位栏或单栏饲养断奶母猪要比大栏成群饲养好,争斗少,采食均匀,避免母猪打架,利于短期优饲。

对一、二胎的母猪而言,大栏成群饲养(每栏4-5头),自由采食,母猪相互适当的争斗与爬跨对促进发情有好处。

将第一胎的母猪放在一起避免轻年母猪和老母猪混养。

3.饲喂水平
母猪哺乳期掉膘严重,最常见的问题是能量摄入量不足,断奶母猪应以自由采食加药哺乳料为好。

对初产母猪更应如此。

喂料时要关注到每一头猪,确保断奶母猪最大限度的采食。

湿拌料最好。

4.健康管理
A、子宫内膜炎等疾病使生殖系统受损而导致母猪
不发情占断奶母猪不发情数的50%左右,因此,应做好分娩舍母猪和断奶后母猪卫生消毒工作。

断奶后饲喂加药哺乳料预防母猪子宫炎
B、环境温度:资料表明,当环境温度超30℃时,
卵巢的机能受抑制,母猪的发情会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7、8、9三个月母猪断奶后发情较差,初产母猪尤为明显。

应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工作。

(母猪降温:高温期间每小时对母猪采取喷淋降温,是一项简单、易行、有效的措施。


5.诱导发情和发情鉴定
断奶后每天利用公猪接触诱导发情并做好发情鉴定工作。

每天上下午两次将断奶母猪赶到公猪栏内与公猪直接接触诱导母猪发情,发情效果优于其他的诱情方式。

重点做好初产母猪每天的诱导发情工作。

每天上下午两次将初产断奶母猪赶到公猪栏内与公猪直接接触诱导母猪发情
6.合理的淘汰无种用价值的母猪:如严重子宫炎、跛行、老龄、繁殖性能差等
2.3配种后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1.返情的检查:特别注意配种18-24天和38-44天的母猪,当然不可忽视其它的母猪,如流产、子宫阴道炎等疾病亦同时检查,便于其后进行处理。

每个月进行一次B超妊娠母猪检测。

娠检查出空怀的母猪,必须分析原因,有子宫炎等疾病的母猪及时治疗。

2.膘情过肥的母猪先限制低的采食量并连续运动3天,每天1—2小时,在凉爽气温时进行。

3.查出返情的母猪,必须马上赶到配种舍与公猪接触查情,并在配种前自由采食。

4.过瘦的母猪自由采食哺乳料,如有大栏单独关一个栏并靠近公猪。

5.没有疾病的母猪,与公猪接触诱导发情7天后不发情的母猪注射PG600。

2.4 不发情母猪处理措施
1、过肥:限饲量,限饲的时间:先限饲50%饲料一周,以后恢复正常水平一周(如此循环操作,直到母猪发情为止);通过改变饲养模式,促使母猪发情;长时间限饲,供应营养不够,还是不会发情;运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一般每周至少3次,每次1-1.5个小时;
2、过瘦:优饲——自由采食为主,提供青饲料;
3、子宫内膜炎治疗:首先肌注PG,2-4ml,发情后,尽量让脓排出来,再用0.7%生理盐水冲洗子宫,一天半内冲洗三次,冲洗干净后投入宫炎净1-2粒(14天内不可配种),结合肌注抗菌素:青链霉素,鱼腥草,缩宫素或环丙沙星,每半天肌注一次共三次。

4、卵泡囊肿:慕雄症,持续发情4天以上,大部份时间在发情。

注射PG600+PG治疗。

5、持久黄体:较安定。

先控料再优饲和注射PG+PG600治疗。

6、断奶后13天内不发情的母猪不要过早打激素,因为大部分母猪断奶时掉膘比较严重,经实践证明,利用短期(断奶后14天) 优饲后再注射激素,效果更佳。

7、不发情的母猪要查找上一胎的产仔记录,若有流产、产死胎、大乃尹等情况,可能是子宫内还有异物未排出,或早期胎儿死后钙化造成永久性黄体,影响母猪发情,必须用1-2%盐水冲洗子宫方能再发情。

8、将空怀、后备、初产断奶和断奶后6天不发情的母猪赶到公猪栏内与公猪直接的接触诱导发情,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5-10分钟。

诱情人员用手压赶母猪2-3圈。

9、其它的技术处理措施:运动、倒栏、日光浴、强行输精、多喂青饲料。

这些技术处理措施往往综合使
用效果更佳。

10、对于母猪的发情配种,不主张使用激素,提倡采用恢复自然生态的饲养方法,使其自然发情(非激素处理)配种,这一点非常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