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造纸工艺流程
现代造纸厂的生产过程ppt课件

利用微生物(如酶、酵母等)将原料中的纤维蛋白水解,从而得到疏水
性的纤维沉淀。这种方法环保友好,但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且生物试
剂的制备和保存较为困难。
03
物理制浆法
利用机械力将原料中的纤维蛋白分离出来,从而得到疏水性的纤维沉淀
。这种方法简单可靠,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
影响。
Part
现代造纸厂的生产过 程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18
• 现代造纸厂的生产过程概览 • 原料采购 • 制浆过程 • 抄纸过程 • 压光和裁切 • 打包和存储 •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结论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现代造纸厂的生产过程概览
标题页
• 现代造纸厂的生产过程:从原料到成品的旅程。
01
描述成品纸的包装方法,例如麻 袋包装、纸箱包装等。
02
介绍包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 防止破损、标识清楚、便于识别 等。
存储方法
描述成品纸的仓库管理,包括分区域 存储、防火、防盗、防潮等方面。
介绍现代仓库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如 电子称重、自动化堆码、消防系统等 。
Part
07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造纸厂的环保挑战与措施
现代造纸厂在原料选择和采购时需要考虑到环保因素,选择环保友好、无污染的原料能够 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信誉度。
Part
03
制浆过程
制浆步骤
破碎
筛选和浓缩
将购买的原料(如木材、稻草等)通 过破机构成细小的颗粒。
通过滤网和滤器等设备,将蒸煮后的原 料中的纤维沉淀和水分分离,并进行浓 缩处理,以获得适合抄纸的浆液。
在技术进步方面,制浆过程的优化是值得一提的。传统的制浆方法可能涉及到大量的化学药 剂和能源消耗,而现代的制浆方法则利用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处理,不 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造纸工艺流程

1.5~2.5mm2
交货水分
单位 g/m2 mm S % 次 g/cm3
mN.m (g.cm)
个/ m2
%
规 A等
定 B等
C等
200,220,250,270,300,350,400,450
0.5 14 80.0 10 0.60-0.80 3.5(36.0) 4.0(40.8) 4.5(46.4) 4.5(46.4) 4.5(46.4) 6.5(67.0) 6.5(67.0) 10.0(103) 20 4 不许有 不许有 5.0-9.0
42
4、干燥:把湿纸烘干到标准 水份,并使全幅水份均一, 纵向水份连续稳定。 作用:提高纸的强度、平滑 度
43
5、施胶:在纸浆或纸页表面添加抗水性物质,使纸页 具有延迟流体的渗透性能 影响参数:吸水
44
6、压光:通过上下辊 的加压使达到需要的紧 度,并对纸面起到一定 的修饰作用。 影响参数:平滑度、光 泽度、厚度和纸幅的均 匀性
35
5、供浆系统
6)热分散:经过加热、搓揉、挤压使胶粘物细化,, 变成40um以下,看不见的细小颗粒。(胶粘物危害) 胶粘物危害:影响外观(与原纸颜色不协调)、容易导 致纸病(降低原纸强度)
热分散后
浆料
7)泵入流浆箱
36
三、造纸段工序介绍
37
38
工艺流程:
面浆
造 衬浆 纸 段 芯浆
底浆
复合 压榨
要求(可塑性、耐热、导电等),节省纤维原料降低 成本;滑石粉、白土、钛白粉、石膏 • 染色与调色:增白、加黄、调灰等 • 湿强剂:增加湿纸强度;完全浸水后的纸张强度; 相片纸、胶片纸 • 干强剂:增加干纸的强度,一般打浆实现,但打 浆高成本也高,同时其他撕裂、透气、稳定性会降低, 故而使用干强剂增加纸张强度。 • 助留、助滤和分散剂:助留——提高填料和细小 纤维的留着;助滤——改善滤水性能,提高脱水速率; 分散:使纤维在浆液中不絮聚。 • 除气剂、消泡剂、防腐剂、树脂控制剂、柔软剂、 抗静电剂、阻燃剂、防水剂、絮凝剂 4)贮浆池:纸浆浓度4-5%
造纸厂工艺流程

造纸厂工艺流程造纸是一项古老而又重要的工艺,通过将纤维素材料加工成纸张,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书写和印刷材料。
造纸厂的工艺流程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改进,已经变得非常成熟和高效。
下面将介绍一下造纸厂的工艺流程。
1. 原料的准备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植物纤维,包括木材、竹子、麻类、棉花等。
在造纸厂,这些原料首先需要进行处理,去除杂质和松散的纤维,然后进行粉碎和磨浆,最终形成纤维素浆料。
2. 浆料的制备经过前期处理的原料进入制浆系统,经过加热、蒸煮、漂白等一系列工艺,将原料中的纤维素提取出来,形成浆料。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化学药剂的投加量,以确保浆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3. 造纸机生产浆料制备完成后,进入造纸机进行成型和干燥。
在造纸机上,浆料首先经过网纸部,将水分排除,形成湿纸张。
然后通过压榨和干燥工艺,将湿纸张中的水分蒸发掉,最终形成成品纸张。
4. 后续加工经过造纸机生产的纸张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后续加工工艺,包括涂布、压光、切割、包装等。
这些工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市场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纸张的需求。
5. 质量控制在整个造纸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造纸厂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原料、浆料、成品纸张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控,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以上就是造纸厂的工艺流程,通过这一系列的工艺,原料最终被加工成高质量的纸张产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造纸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以适应市场对于环保、高效、高品质纸张的需求。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造纸工艺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好的纸张产品,同时也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简述现代制浆造纸工艺流程

简述现代制浆造纸工艺流程一、制浆工艺流程1. 木材采集:制造纸张的第一步是收集木材。
木材是目前最常用的原料,通常来自于木材工厂或森林。
这些木材经过去皮、处理等步骤后,可以用于制浆。
2. 剥离纤维:将木材放入蒸煮罐中,经过高温高压的蒸煮处理,使木材中的纤维部分变软,并与木质素分离。
3. 切碎:经过蒸煮后的木材会被送入切割机中进行切碎,将木材颗粒变成纤维丝。
4. 磨浆:将切碎后的木材颗粒通过研磨机进行磨浆处理,使其成为细小的纤维。
5. 浸泡:将磨浆后的纤维颗粒放入大型浸泡池中进行浸泡,去除木材中的杂质和化学成分。
6. 脱水:通过离心机等设备对浸泡后的纤维进行脱水处理,去除多余的水分。
7. 漂洗:将脱水后的纤维放入漂白机中进行漂白处理,使其颜色变得更白。
8. 制浆:将漂白后的纤维颗粒通过搅拌、过滤等操作形成液体状的纤维浆液。
9. 成纸:将制好的纤维浆液倒入纸张制造机中,经过压延、烘干等步骤,最终形成纸张。
二、造纸工艺流程1. 纸浆制备:将制浆好的纤维浆液送入纸浆池中,加入水和其他助剂,进行搅拌、稀释等操作,形成适合生产纸张的纸浆。
2. 浆料处理:将纸浆经过过滤、搅拌等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
3. 造纸:将处理好的纸浆注入纸张制造机中,通过压延、挤压、烘干等步骤,使纸张的纤维结构变得紧密,形成平整的纸张。
4. 印刷:对制成的纸张进行印刷处理,添加图案、文字等设计。
5. 涂布:将特殊涂料涂抹在纸张表面,提高其光泽度和防水性能。
6. 压光:对印刷好的纸张进行压光处理,使其表面更加平滑。
7. 切割:将制成的纸张按照所需尺寸进行切割,形成成品纸张。
8. 包装:将切割好的成品纸张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以上就是现代制浆造纸工艺流程的整体概述,从木材采集到成品纸张的制造,经历了多个环节和步骤。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现代制浆造纸工艺已经变得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为纸张生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希望本文对读者了解现代制浆造纸工艺流程有所帮助。
现代造纸工艺流程

现代造纸工艺流程第一步:纸浆制备纸浆是造纸工艺的重要原料,其中包含了纤维素、水和其他添加剂。
纸浆制备的首要任务是将纸浆浆状物中的纤维素分散在水中,并保持其均匀分布。
纸浆制备可以采用化学法、机械法或半化学机械法。
化学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处理溶解纤维纸浆,机械法则是通过机械剪切和研磨将纤维素分散在水中,半化学机械法结合了化学法和机械法的特点。
第二步:纸浆处理纸浆处理是将纤维素纸浆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加工成为造纸所需的原料。
其中包括破碎、筛选、洗涤、漂白等过程。
破碎是将纸浆中的纤维素进行分散和破碎,以提高纤维素的可溶性和可用性。
筛选是根据纤维素的大小和形状等特性,对纸浆进行筛分、分离和洗涤,以消除杂质和不适合的纤维素。
洗涤可以去除纸浆中的杂质和化学物质,保证纸张质量。
漂白是将浆状物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处理,以去除杂质、提高纤维素的纯度和白度。
第三步:纸浆造纸纸浆造纸是将纸浆通过造纸机进行纸张的生产。
造纸机主要包括成纸、压榨、干燥等部分。
成纸是指将纸浆均匀地在造纸网上分布,形成纸膜。
压榨是将纸膜中多余的水分通过纸胁细胞的压榨过程脱除,使纸膜具有一定的强度。
干燥是指将压榨后的纸膜在烘干设备中进行烘干,使其获得足够的强度和质量。
第四步:纸张处理和加工纸张处理和加工是将成品纸张进行切割、整理、抽芯、折叠或涂覆等处理,以满足不同用途和要求。
切割是根据具体的尺寸要求,将大张纸张切割成小张纸张或其他形状。
整理则是对纸张进行整齐、平整和修整。
抽芯是指对卷纸进行纸芯的抽出,以便使用。
折叠是对纸张进行折叠或打孔等加工,以适应特定用途。
涂覆则是对纸张进行涂覆保护层,以增强其强度和耐用性。
第五步:质量检验与包装质量检验是对最终产品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外观检查是对纸张的光泽、平整度、色泽和表面缺陷等进行检查。
物理性能测试是对纸张的强度、吸水性、耐磨性等进行测试。
化学成分分析是对纸张的主要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
造纸厂工艺流程及设备

造纸厂的工艺流程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 备料:这是造纸的第一步,原料通过切草机、切苇机、甘蔗除髓机等设备进行预处理和加工,以备后续的制浆环节使用。
2. 制浆:这是造纸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将纤维原料分散为纤维悬浮液,并将其中的木质素、树脂、色素和其他杂质通过化学或机械的方法除去。
制浆的方法包括机械制浆、化学制浆和半化学制浆等。
完成制浆后得到的浆料还需要进行筛选、磨浆、浓缩等处理,以提高其质量和均匀性。
3. 抄造:这是将制浆得到的浆料通过流浆箱、网部、压榨部、干燥部和压光部等设备加工成纸张的过程。
具体来说,流浆箱是现代纸机的关键部位,负责控制浆流的形成;网部则负责控制纸张的成形和结构;压榨部通过压力去除多余的水分,使纸张初步成形;干燥部通过热风或红外线等手段去除纸张中的水分,使纸张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厚度;最后,压光部对纸张进行最后的处理,使其表面光滑、质地均匀。
4. 整理:这是对抄造得到的纸张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包括裁剪、折叠、切割、印刷等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纸张的质量和外观需要进行检查和修正,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符合客户的要求。
在造纸厂的设备方面,主要涉及到原料准备、制浆、抄造和整理等环节的设备。
例如,在原料准备环节,有切草机、切苇机、甘蔗除髓机等设备;在制浆环节,有蒸煮器、磨浆机、筛选机等设备;在抄造环节,有流浆箱、网部、压榨部、干燥部、压光部等设备;在整理环节,有裁剪机、折叠机、切割机、印刷机等设备。
这些设备在造纸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现代造纸流程

现代造纸流程现代造纸流程是一项复杂的生产工艺,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同时需要高效的生产线和先进的设备。
下面将分步骤详细阐述现代造纸的流程。
1. 木材加工阶段造纸的第一步是木材加工阶段。
木材由生产线送入加工车间,经过去皮、削皮、锯木等环节,最终成为木材板材。
这些板材经过裁切,按照需要的长度或者宽度切割成木片,这些木片是制造造纸行业最重要的原材料。
2. 漂白和蒸煮接下来是漂白和蒸煮阶段。
木片通过一个化学反应来制备纸浆。
化学反应需要加入大量的水和一些化学药品,尺寸较小的木片被蒸煮在这个化学混合物中。
木片在高温下煮沸,煮至浆液变成深黄色。
然后将浆液注入反应器中,加入漂白剂,并将它们搅匀,这样就可以除去浆液中的杂质和树脂。
3. 洗涤和漂白接下来是洗涤和漂白阶段。
浆液被注入下一道工序,水洗过滤系统。
在洗涤过程中,浆液被过滤并将水从中被控制地移去。
此时,漂白剂被加入浆液中,用来完全去除浆液中的色素。
4. 调理接下来是调理阶段。
调理的目的是调整纸浆中的纤维形状和大小,使其能达到最佳的造纸效果。
在调理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化学药品来改变添加浆液的电位和pH值,使纤维更容易分散并保持分散状态。
5. 浆粕处理接下来是浆粕处理阶段。
浆液剩余的非纤维部分(浆粕)被从纸浆中分离出来。
大部分非纤维部分可以重复使用,但浆液剩余的一些有害物质需要被妥善处理。
6. 干燥和加工接下来是干燥和加工阶段。
造纸机将纸浆分布在一块连续的网上,稍稍压平并让其自然晾干。
干燥纸张可以被切成各种形状和大小。
纸张可能需要裁剪、缠绕成卷或折叠。
以上是现代造纸的整个生产流程,需要各式各样的设备来进行加工,同时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其他资源,成本十分高昂。
通过严格控制每个步骤中的化学反应和工艺流程,现代造纸业已经成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环保的制造业。
造纸的简单流程

造纸的简单流程造纸,是一种利用植物纤维制作纸张的过程。
它经历了多个步骤,包括原料准备、制浆、造纸和加工。
下面将逐步介绍造纸的简单流程。
1. 原料准备造纸的首要原料是植物纤维,常见的有木材、竹子、麻类植物和纸草等。
这些植物纤维需要经过采伐、剥离和破碎等处理,以便于后续制浆过程的进行。
同时,还需要将原料进行清洗,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2. 制浆制浆是将植物纤维转化为纸浆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制浆方法有机械制浆和化学制浆两种。
机械制浆是通过机械设备将原料破碎、剥离,使纤维得到分离。
而化学制浆则是利用化学药品对原料进行处理,使纤维更容易分离。
制浆完成后,还需要对纸浆进行筛选、洗涤和脱水等操作,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
3. 造纸造纸是将纸浆转化为纸张的过程。
首先,将纸浆均匀地分布在造纸机的网纹上,然后通过挤压、压榨和吸水等手段,使纸浆中的水分逐渐排除,纤维逐渐结合,形成纸张的纤维结构。
接着,通过烘干和压光等工艺,使纸张的表面平整光滑。
最后,将纸张切割成所需的尺寸。
4. 加工加工是对纸张进行后续处理的过程。
常见的加工方法包括涂布、压花、打孔、印刷和烫金等。
涂布是在纸张表面涂覆一层特殊材料,以增加纸张的光泽和光滑度。
压花则是利用压花机对纸张进行压花处理,使其表面呈现出各种花纹和图案。
打孔是通过模具将纸张打孔,以便于文件整理和装订。
印刷是在纸张上印上文字、图像或图案等内容。
烫金则是利用烫金机将烫金箔热压在纸张上,使其呈现出金属质感。
以上就是造纸的简单流程。
通过原料准备、制浆、造纸和加工等步骤,我们可以将植物纤维转化为各种类型的纸张,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纸张的需求。
造纸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使得纸张的品质和种类不断提高和丰富,为人类的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让我们共同珍惜和保护纸张资源,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的造纸程序可分为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主要步骤:1.制浆的过程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一般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
2.调制过程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一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
一般常见的调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步骤:a. 散浆b.打浆c.加胶与充填3.抄造过程抄纸部门的主要工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匀的交织和脱水,再经干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故一般常见之流程如下:a.纸料的筛选b.网部c.压榨部d.压光e.卷纸g.裁切、选别包装打浆与配浆经过蒸煮或机械磨解、洗涤、筛选和漂白以后的纸浆,还不能直接用来抄纸。
因为纸浆中的纤维缺乏必要的柔曲性,纤维与纤维间的连接性能欠佳,如果用它抄纸,纸张会疏松、多孔、表面粗糙、强度低,不能满足使用的要求。
打浆就是利用机械方法处理纸浆中的纤维使其帚化和适度切断,可增加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氢键结合,更重要的是纤维在打浆时吸水润胀,使之具有较高的弹性和塑性,满足造纸机生产的要求,以使生产的纸张能达到预期的质量指标。
纸页抄造时,为了改善纸页的某些特性、满足造纸机抄造性能或节省优质纤维原料的需要,常常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纸浆以及抄造过程中产生的损纸调配起来使用的过程称为配浆。
配浆或混合的方法有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
纸料的筛选与净化为了提高生产出的纸品的质量、抄造效率以及成纸的使用和后加工性能,需要进一步(大家还记得在制浆的工艺流程中也有筛选和净化的工序吧)除去纸料中残余的杂质,在纸料上网前对其进行净化和筛选是最后一道的把关。
纸料中的杂质主要分为纤维性杂质和非纤维性杂质两大类,非纤维性杂质可分为金属性杂质和非金属性杂质两类。
纤维性杂质主要来自于损纸(所谓损纸,就是抄造过程中由于生产或质量原因而需要重新抄造不合格的半成品或成品纸)处理系统的碎片、浆团和其他杂质;金属性杂质则主要来源于设备管道的腐蚀磨耗和生产过程中混入的金属碎屑和微粒;非金属杂质主要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沙粒、尘土和各种胶黏性物质(如粘结物、热熔物和胶料等)。
纸料的净化用的是涡旋除渣器,涡旋除渣器大部分结构形式为锥形除渣器,锥形除渣器又可分为重质(多用来除去密度比纤维重的杂质如沙粒、金属屑等)除渣器,轻质(多用来除去密度比纤维轻的杂质,如塑料片等)除渣器。
其工作原理为:纸料从柱体上部以切线方向进入除渣器内旋着向下运动,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抛向器壁,纸料向下旋至锥体下端后改变旋转方向良浆(也就是抛出杂质后的浆)从内层上升至顶部排出,杂质则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内壁下沉至下部的排渣口排出。
辅料的添加为什么要添加辅料呢?辅料是指为满足纸张的不同使用性能而添加到纸张中的各种助剂。
辅料由填料、胶料、色料和其他化学助剂组成纸浆在经过漂白浆是白色,本色浆多为黄色或褐色。
但是我们生活中往往需要五颜六色的纸品,这当然需要靠辅料(色料)帮助。
此外用于书写或印刷的纸还需要叫胶料的帮助(如果不用则书写时字迹会浸渍的很厉害,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没有施胶纸巾纸就不能书写)。
一些填料(多为矿物填料,如碳酸钙、滑石粉等)能改进纸张的平滑度和不透明度。
其他化学助剂可改变纸张的性质,以提供纸张某些特殊用途。
施胶施胶的目的主要是使纸和纸板具有抗拒液体(特别是水和水溶液)扩散和渗透的能力,以适宜于书写或防潮抗湿。
纸页的施胶具有悠久的历史,几乎一发明了造纸就对纸页进行了施胶,古时候施胶的方法是将抄好的纸浸没入装有淀粉胶料的器皿中提起晾干,这其实就是一种简易的表面施胶,这种施胶方法一直到1807年发明了松香胶浆内施胶后才被取代。
此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内基本上都是采用松香胶料作为施胶剂,采用硫酸铝作为沉淀剂,在pH值4~5的酸性条件下进行施胶。
松香胶价廉而且易于制备,施胶容易控制且废纸容易处理,至今任然作为造纸工业常用的施胶剂。
但酸性条件下施胶对设备的腐蚀较大,而且对纸张的白度、强度及脆性带来不良影响。
目前来看,中(碱)性施胶(也就是pH值不低于7的情况下)可改善纸张的质量和耐久性,减轻设备腐蚀和废水污染,充分利用碳酸钙填料,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施胶剂分为松香型和非松香型两大类。
松香型主要包括褐色松香胶、白色松香胶和高分散体松香胶。
非松香型施胶剂目前常用的主要包括烷基烯酮二聚物(AKD)、烯基琥珀酸酐(ASA)等。
染色和调色纸的染色是指在纸浆或纸张中加入某些色料使纸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可见光中的大部分光谱,不吸收并反射出所需要色泽的光谱,染色是对色纸而言。
纸的调色是指在漂白纸浆中加入少量的蓝色、紫蓝色或紫红色,使与漂白纸浆中相应呈现的淡橙、浅黄或呈黄色其互补的作用而显出白色。
染色的目的是生产色纸,调色的目的是提高纸张白度。
常用的染料主要为合成染料,主要有以下几类:碱性染料,含氨基碱性基团的可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如盐基金黄、盐基品蓝等;酸性染料,含磺酸基团或苯羟基团的酸性有机化合物,如酸性皂黄、酸性品蓝等;直接染料,含有磺酸基的偶氮化合物,如直接品蓝、直接大红等。
加填所谓的加填,就是在纸料的纤维悬浮液中加入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矿物(通常为白色)质微细颜料,使制得的纸张具有不加填时难以具备的性质,如更好的纸页的光学性能和印刷性能;满足一些特殊性能的需要,如卷烟纸加碳酸钙可以改善透气性,调节燃烧速度;可替代部分纤维,节省原料降低成本。
常用的填料主要有滑石粉、碳酸钙(沉淀碳酸钙和研磨碳酸钙)、高岭土以及二氧化钛(用于某些特殊用途的高档纸张)。
此外,还有一些合成填料,如合成硅酸钙等。
助留、助滤和分散剂助留是通过将细小纤维和填料集结成较大的絮聚物,并粘附与纤维表面,提高填料和细小纤维的留着,助滤是改善滤水性能,提高脱水速度,多数情况下助滤与助留是同时进行的,成为助留助滤作用。
常用的助留助滤剂主要为多为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等。
能使纤维在水中分散而不絮聚的添加剂称为分散剂。
常用的有聚氧化乙烯PEO和高分子量阴离子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等。
可分为增湿强度剂和增干强度剂两类。
湿强剂:一张纸完全被水浸透后,就几乎失去了强度。
未经施胶的纸只能保留原有干强度的2%~7%,经高度施胶的纸也只能保留10%~12%的强度。
纸的湿强度是指干燥后的纸张即使完全被水浸湿或被饱和后,仍能够保持一定的强度。
如照相原纸,可在冲洗时长时间浸泡于水中而能保持不变形。
此外,军用地图纸、海图纸以及钞票等都要求具有一定的湿强度。
这需要添加某些特殊的化学添加剂来增加纸张的湿强度,该种化学添加剂称为增湿强剂或湿强剂。
常用的主要有阳离子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聚乙烯亚胺以及聚酰环氧树脂(PAE)等热固性树脂。
干强剂:不同的纸张有不同的特性要求,其中干强度是最主要的一项指标,在纤维原料一定的情况下,纸的干强度一般依赖于打浆,通过改变纤维的结合力来实现。
强度要求越高,往往所需的打浆度也越高,这样会导致动力消耗大,纸机网部脱水和干燥困难,而且高打浆度虽能提高抗张强度,但同时也会降低撕裂度、透气度、不透明度以及纸页的形稳性,不能兼得。
因此为了提高干纸抗张强度,又不降低其他性能,必须借助于化学添加剂。
通过添加化学助剂来提高纸页干强度的方法称为增干强,所添加的化学助剂成为增干强剂或干强剂。
常用的有淀粉类(原淀粉、变性淀粉、阳离子淀粉等)、羧甲基纤维素(CMC)、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等。
纸料的上网系统的作用是按照造纸机的车速和产品质量的要求,将纸料流送系统送来的大股纸料流,经上网系统处理,均匀、稳定地沿着造纸机的横幅全宽流送上网。
纸料的上网主要是通过一个关键的设备——流浆箱来完成的。
流浆箱的主要任务是沿着纸机的横幅全宽均匀、稳定地分布纸料,保证压力均布、速度均布、流量均布、浓度均不和纤维定向的可控性和均匀性,并将上网喷射纸料流一最适当的角度送到成形部最合适的位置;有效分散纤维,防止絮聚;按照工艺的要求,提供和保持稳定的上网纸料流的压头和浆网速关系,并且便于调节和控制。
流浆箱在结构上要有足够的刚度,箱内各侧边要平滑,没有挂浆现象,而且要便于操作、清洁、维护和控制。
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布浆装置、整流装置和上网装置。
布浆装置又称布浆器是由布浆总管、布浆元件以及稀释水浓度调节系统三部分组成,主要作用是沿着造纸机横幅全宽提供压力、速度、流量和上网固体物质绝干量均匀一致的上网纸料流。
整流装置又称整流部,整流装置主要起到产生适当规模和强度的湍流,有效分散纤维,防止絮聚,使上网纸料均匀分散,并尽可能保持纸料纤维的无定向排列程度。
对于敞开式流浆箱(多见于低速造纸机)或封闭式流浆箱(气垫式和真空抽吸式),其整流装置主要包括堰池及其配用的布浆整流元件(如匀浆棍等)。
对于水力式流浆箱来说整流装置包括整流元件和湍流发生元件,也有的水力式流浆箱采用的是布整一体结构的布浆整流模块(阶梯扩散模块、管束块等)。
当然,有的敞开式或封闭式的流浆箱也采用了一个布浆整流模块。
上网装置又称堰板,其作用是使纸料流以最适当角度喷射到成形部的最合适位置,并且控制纸料流上网的速度使之适应造纸机车速的变化和要求。
纸页成形纸页成形就是通过纸料在网上滤水而形成湿纸幅。
我国古代造纸术的伟大发明,其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发明了纸页成形的方法。
中国古代的手工抄纸是采用竹篾编织的网,在盛满纸料的浆池中捞纸,而现代的造纸工艺则将纸料送至用金属丝或化学纤维编织的成形网上,进行机械化的连续抄造。
成形的目的就是将纸料通过适当的工艺转化为湿纸幅。
成形的作用就是通过合理控制纸料在网上的留着和滤水工艺,使形成的湿纸幅有优良的匀度和所需要的物理性能。
纸页的成形主要是通过成形网来完成的,所以造纸机的网部又称为成形部。
成形器是成形部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其结构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圆网成形器、长网成形器和多网成形器(顶网成形器和夹网成形器)。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为长网成形器和夹网成形器。
传统的圆网成形器主要由网笼、网槽和伏辊三部分组成,根据纸料流动的方向和网笼转动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顺流式网槽和逆流式网槽两类。
近年来出现了采用真空式网笼、加压式网笼以及采用喷浆上网的超级圆网成形器的圆网纸机。
长网成形器主要包括胸辊、成形板、案辊(较多用在低速纸机)、刮水板、湿真空箱、干真空箱、伏辊、成形网等。
夹网成形器是指在两张成形网间完成全部(顶网成形器则是部分)成形过程的成形器。
夹网成形器与上述两种成形器的最大不同在于湿纸幅的成形过程中是在双网的夹持下完成的。
夹网成形器的出现解决了长网造纸机和圆网造纸机存在的纸页两面性差严重、微观匀度差和纸页的Z向结构分布不均一等问题,双网的夹持成形克服了“自由网面”的不稳定性,使纸机的车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已成为造纸工业界的主流成形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