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SI-所有EP标准适用范围和简介
临床检验方法的评价CLSIEP文件

MgCl2 KH2PO4或NaHPO4 白蛋白干粉、人或牛的成份V
• UA: 在得不到高值病人样本时;使用标准储备液或干 燥尿酸 &
• BUN:在得不到高值病人样本时;使用标准储备液或干 燥尿素 &
样本分析顺序
• 分析序列应为随机排列& • 有显著携带污染时;应用空白隔开样本& • 每个实验组内应至少分析4个最好是5个
x5
y5-1 y5-2 y5-3 y5-4
数据评价
• 观察有无明显的数据错误& • 若有明显异常时应判断是否为离群点& • 如离群点超出2点;则保留全部数据或重
做全部实验&
离群点检查
• 用于特定浓度Y值离群点的检验& • 将4个重复值从大到小排列Y1到Y4& • 计算:D = Y1 - Y4 • 若Y1可能是离群点;计算:
推荐的样本添加材料
• CHOL:胆固醇纯品或稀释质控品 • CO2: CaCO3 • CREA:标准液或高值血清 • -ALT: 纯酶 • GLU: 右旋糖 • AST: 纯酶 • ALT: 纯酶
推荐的样本添加材料
• HBD: 纯酶
• LDH: 纯酶
• Lipase: 胰腺提取物
• Mg:
• P: • TP:
不同浓度水平的样本&
样本浓度范围
• 应覆盖待评线性范围的上、下限& • 评价结果不满意时应重新设定浓度& • 线性范围内至少应保留有4个浓度&
样本的准备
• 足量的混合血清& • 低浓度混合血清No1;高浓度混合血清
No5 • 血清No2:3份“No1” + 1份“No5” • 血清No3:2份“No1” + 2份“No5” • 血清No4:1份“No1” + 3份“No5”
临床检验方法的评价CLSI-EP文件

决定性方法
参考方法
免疫化学法 双缩脲法
ID-MS 中子活化法 ID-MS ID-MS
离子交换层析 尿素酶法 尿酸酶法 重氮法
ID-MS ID-MS ID-MS
己糖激酶法 胆固醇氧化酶法 酶法
不同方法的关系
常规方法
参考方法 决定性 方法
标准品分级
标准品(reference material):充分均匀并具有一 个或多个良好确定的特性值的材料或物质,用来校 准仪器设备、评估测定方法或给其它物质赋值。
r2 < 0.95 扩大数据范围 线性回归
计算
均匀离散度的直观检查
X 最适范围检查—相关 (ALB)
r=
(xij x)(yij y)
i j
N
2
i j
N
2
(xij x)2
i jຫໍສະໝຸດ N2(yij y)2
r =0.9695
回归系数评价计算 截距 a = - 9.05 斜率 b = 1.17 Y = 1.17 X – 9.05
绘图
• 均值散点图(X,Y) • 所有值散点图(Yij,Xi)
• 偏差图
散点图(( Yij -Xij),Xi)
表 1 病人样本检验结果
BECKMAN (Y ) (g/l ) 样品 号 结果 1(Y1) 1 2 3 4 5 6 7 8 25 46 36 39 14 32 27 42 结果 2(Y2) 25 47 36 40 14 32 28 43 均值 Yi) 25 46.5 36 39.5 14 32 27.5 42.5 DYi 结果 1(X1 ) 0 1 0 1 0 0 1 1 28.3 47.5 38.4 41.3 18.7 36.1 31.2 43.8 HITACHI(X)(g/l) Yi结果 2(X2) 28.1 47.4 38.1 40.8 18.9 36.2 31.2 43.9 均值 (Xi) 28.2 47.5 38.3 41.1 18.8 36.2 31.2 43.9 DXi Xi
CLSI系列文件---定量检测系统线性评价方法(EP6-A)

定量检测系统线性评价方法— EP6-A法线性范围是分析方法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线性范围越宽,说明该分析方法的性能越好,越适用于临床。
目前评价分析方法线性范围的方法很多,如:目测法、EP6-P法、美国临床病理学家协会设备委员会(CAP-IRC)法、EP6-A法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评价分析方法线性范围最好的方法即EP6-A法。
1. 仪器熟悉阶段在线性评价实验之前,仪器应当在实验室安装并使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便实验者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并保证仪器经过正确的定标、实验样本经过适当的准备。
如果仪器生产商为实验者提供了培训,这也可以作为本阶段的一个部分。
2. 线性评价实验2.1 实验样本的数目线性评价实验的样本数目依据实验目的而确定:①如果实验目的是验证某方法的线性范围,需要5~7个不同浓度水平的样本,这些样本的浓度必须覆盖厂家申明的线性范围,并且每个样本重复测量2次。
②如果实验目的是建立新方法的线性范围,需要7~11个不同浓度水平的样本,这些样本的浓度必须覆盖预期的线性范围。
一般情况下,新方法线性范围的建立者希望有更多浓度水平的实验样本,并且这些实验样本的浓度应该比预期的线性范围宽20%~30%,这样能确定最合适的线性范围。
此外,再根据检测系统不精密度的大小,每个样本重复测量2~4次。
③多元回归分析法评价线性范围时至少需要5个不同浓度水平的实验样本,并且实验样本越多,就越能准确地评价线性范围。
2.2 实验样本的配制EP6-A文件推荐使用高值和低值浓度的样本按特定的比例精确配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样本,并且这些样本的浓度可以为等间距排列,也可以为不等间距排列,具体配制方法可以参考文件后的附录A。
在配制过程中,实验者应优先选用移液管法配制实验样本,因为用移液管精确吸量高值、低值浓度样本配制实验样本所产生的误差比称量法、配制复溶溶液法要小。
此外,实验者在吸取小体积溶液时要特别小心。
2.3 实验样本的编号在线性评价实验前,实验样本中分析物浓度可以为未知条件,只是此时必须对每个实验样本进行编号来反映实验样本中分析物浓度的关系。
CLSI 所有EP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简介

CLSI 所有EP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简介1. EP05-A3定量测量程序精密度评估:批准指南发布日期:2014年10月版本号A3适用范围:本文件为临床实验室的研究提供指南,目的是为定量测定程序建立批内精密度性能特征,以及进行批间变异研究。
本文阐述了多个实验方案,并考虑了如何选择和优化方案使其成为某特定测定程序的最佳方案,以及该方案的使用目的。
对于仅仅是验证厂家声明的精密度的用户,不适用于本文件,应参照CLSI 文件EP15。
EP05首要适用于制造商和开发商者,对终端用户验证重复性和和实验室内精密度的建议可参考EP15,EP15中的实验方案已改为和EP05中单一实验室研究设计的兼容性。
单一实验室方案与前版EP05方案类似,对给定样品和试剂批号等需要检测20天,每天测2批,每批重复测定2次。
第3版仍使用该方案并以此作为制造商和开发者的规范实验,用于评估测量程序的重复性和实验室内的精密度。
新的EP05是第二个标准化实验:多中心方案至少要在3个地方重复测定5天,第4章提到了如何实施3(地)x5(天)x5(每天重复次数)和3(地)x5(天)x2(每天批次)x3(每批重复次数)。
该辅助方案阐述了实验室间变异和再现性的估计。
为了帮助理解基本概念,新版EP05中有针对非统计学研究人员的扩展教程(见1.5小节)。
鉴于本指南中计算的复杂性,建议使用CLSI 提供的StatisPro 方法评估软件。
2. EP06-A:定量测量程序的线性评估:统计学方法发布日期:2003年4月版本号A使用范围:本文件提供了一种方法用于建立、验证和证明定量测量程序的线性范围。
他不能鉴别造成明显费线性的原因。
样本数越多越能明确的检查线性。
因此,若线性评估失败则需要重做,重做时可以增加重复次数,或减少浓度水平以覆盖较小的线性范围。
本指南主要是评价线性关系,尽可能不受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影响。
众所周知,精密度差会影响线性评估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件还包括了对重复性差的检查。
CLSI发布标准介绍

附件:《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目录1.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编制说明2.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检测限3.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线性范围4.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可报告范围5.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准确度(回收实验)6.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准确度(方法学比对)7.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精密度8.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干扰实验9.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稳定性10.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参考值(参考区间)附件1: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编制说明《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颁布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注册过程中要求提供申报产品的分析性能评估资料,产品性能评估是产品研发、制定产品标准等过程的重要技术支持研究过程,并可能对产品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目前国际上对体外诊断试剂的性能评估通常是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组织(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de以下称为CLSI)的相关标准为依据,也是美国FDA推荐采用的评价标准,但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标准及指导原则的要求。
为进一步明确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的技术要求,我中心组织有关专家起草产品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以明确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性能评估的技术要求。
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性能评估包括检测限、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准确度(回收实验)、准确度(方法学比较)、精密度、干扰实验、稳定性、参考区间共九个项目。
起草的主要依据CLSI发布的以下标准:1. C28-A2: How to define and determine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ApprovedGuideline-Second Edition.2. EP5-A: Evaluation of precision performance of clinical chemistry devices; Approved Guideline.3. EP6-A: Evaluation of the linearity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 A Statistical Approach; Approved Guideline.4. EP7-A: Interference testing in clinical chemistry; Approved Guideline.5. EP9-A2: Method comparison and bias estimation using patient samples; 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 每项性能的主要研究方法均采用以上标准和国内实际采用的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
clsi国际标准

clsi国际标准
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是一个国际性的非营利组织,致力于制定和推广临床和实验室标准。
它的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实验室、临床诊断和医疗保健领域。
CLSI制定了许多与临床和实验室相关的标准,其中一些重要的标准包括:
1.CLSI M100:这是关于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的指南。
它提供了有关
细菌感染治疗选择的信息,包括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方法和解释标准。
2.CLSI EP系列:这是关于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指南。
EP系列标准涵盖
了各种实验室测试的质量控制程序,包括血液学、微生物学、血型学等。
3.CLSI GP系列:这是关于临床诊断的指南。
GP系列标准涵盖了各
种临床诊断测试的操作规范、试剂盒使用和结果解释等方面。
除了上述标准,CLSI还制定了其他许多与医学实验室和临床诊断相关的标准。
这些标准对于确保医学实验室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非常重要,并在医疗保健提供中起着关键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CLSI标准适用于全球范围,但在具体应用时可能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规定和实践进行一些调整。
建议在具体使用时参考最新版本的CLSI标准,并结合当地的法规和实践进行应用。
欧洲药典EP标准品

欧洲药典EP标准品欧洲药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EP)是欧洲药典委员会发布的一部权威的药典,旨在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EP标准品是指符合欧洲药典规定的药品标准,是药品质量控制和检测的重要参考物质。
EP标准品的要求严格,包括其纯度、稳定性、含量等多个方面,对于药品的生产、质量控制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EP标准品的纯度要求非常高,通常要求在99%以上,有些甚至要求达到99.9%以上。
这是因为药品的纯度直接影响其药效和安全性,任何杂质的存在都可能导致药品的不稳定性和不良反应。
因此,EP标准品的生产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其纯度达到规定标准。
EP标准品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药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光、热、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分解、氧化或者其它不良反应。
EP标准品的稳定性测试需要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在使用期限内保持稳定。
EP标准品的含量测试也是至关重要的。
药品的含量直接关系到其治疗效果,因此EP标准品的含量测试需要精准可靠。
含量测试需要采用准确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EP标准品的生产需要严格遵守欧洲药典的要求,并通过相关的认证和审核。
生产企业需要具备良好的生产设施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EP标准品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总的来说,EP标准品在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药品质量控制和检测的重要参考物质,对于保障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EP标准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需要高度重视,确保其符合欧洲药典的要求,为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临床检验方法的评价CLSI-EP文件

BCP 法(g/l) 预期偏倚(g/l) 相对偏倚(%)
30
26.5
-3.5
11.6
40
37.8
-2.2
5.5
50
49.1
-0.9
1.8
定量分析方法的线性评价
Evaluation of The Linearity of Quantitative Analytical Methods EP6-P
目的
x5
y5-1 y5-2 y5-3 y5-4
数据评价
• 观察有无明显的数据错误。 • 若有明显异常时应判断是否为离群点。 • 如离群点超出2点,则保留全部数据或重做全部实验。
离群点检查
• 用于特定浓度Y值离群点的检验。 • 将4个重复值从大到小排列(Y1到Y4)。 • 计算:D = Y1 - Y4 • 若Y1可能是离群点,计算:
常规方法
参考方法 决定性 方法
标准品分级
标准品(reference material):充分均匀并具有一个或多个良好确定 的特性值的材料或物质,用来校准仪器设备、评估测定方法或给其它 物质赋值。
• 一级标准品(原级参考物):稳定、均一,由高度准确的若干方法定 值,可用于校准决定性方法及为二级标准品定值。
实验样本:
来源于健康人或患者,无干扰,尽量避免贮存。
对比方法:
厂家要求的实验室常规方法或公认的参考方法。 • 具有好的精密度 • 没有已知的干扰物 • 相同单位 • 相对国家标准或参考方法的偏差是已知的
测定范围:医学决定水平范围内(均匀分布)
样本数:至少40例,增加可提高可信性。
测定方法:两种方法分别做双份测定。
参考方法参考方法决定性方法决定性方法厂家方法厂家方法常规分析常规分析一级标准品一级标准品一级标准品一级标准品二级标准品二级标准品二级标准品二级标准品仪器参数试剂人血清无机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人血清无机成分分析标准物质血清胆固醇标准物质血清胆固醇标准物质一级标准物质一级标准物质二级标准物质二级标准物质红细胞微粒标准物质红细胞微粒标准物质胆红素标准物质胆红素标准物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溶液标准物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溶液标准物质纯化血红蛋白标准物质纯化血红蛋白标准物质评价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EP05-A3定量测量程序精密度评估:批准指南发布日期:2014年10月版本号A3适用范围:本文件为临床实验室的研究提供指南,目的是为定量测定程序建立批内精密度性能特征,以及进行批间变异研究。
本文阐述了多个实验方案,并考虑了如何选择和优化方案使其成为某特定测定程序的最佳方案,以及该方案的使用目的。
对于仅仅是验证厂家声明的精密度的用户,不适用于本文件,应参照CLSI文件EP15。
EP05首要适用于制造商和开发商者,对终端用户验证重复性和和实验室内精密度的建议可参考EP15,EP15中的实验方案已改为和EP05中单一实验室研究设计的兼容性。
单一实验室方案与前版EP05方案类似,对给定样品和试剂批号等需要检测20天,每天测2批,每批重复测定2次。
第3版仍使用该方案并以此作为制造商和开发者的规范实验,用于评估测量程序的重复性和实验室内的精密度。
新的EP05是第二个标准化实验:多中心方案至少要在3个地方重复测定5天,第4章提到了如何实施3(地)x5(天)x5(每天重复次数)和3(地)x5(天)x2(每天批次)x3(每批重复次数)。
该辅助方案阐述了实验室间变异和再现性的估计。
为了帮助理解基本概念,新版EP05中有针对非统计学研究人员的扩展教程(见1.5小节)。
鉴于本指南中计算的复杂性,建议使用CLSI提供的StatisPro TM方法评估软件。
2. EP06-A:定量测量程序的线性评估:统计学方法发布日期:2003年4月版本号A使用范围:本文件提供了一种方法用于建立、验证和证明定量测量程序的线性范围。
他不能鉴别造成明显费线性的原因。
样本数越多越能明确的检查线性。
因此,若线性评估失败则需要重做,重做时可以增加重复次数,或减少浓度水平以覆盖较小的线性范围。
本指南主要是评价线性关系,尽可能不受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影响。
众所周知,精密度差会影响线性评估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件还包括了对重复性差的检查。
本实验所用样品的基质尽可能与待分析标本类型一致。
本指南要求实验室设定非线性误差的标准。
本指南对设定该标准仅提供基本概念,没有任何具体特定要求。
主要内容:当分析物观察值与真实浓度间存在书足额验证的直线关系时,则定量分析方法是线性的。
本指南的目的是说明用于确定定量测定程序的线性的统计过程。
首要目标是确定方法非线性的浓度以及在该浓度水平下非线性的程度。
本文件不认为全局检验(如LOF检验)对检测范围内线性很重要,以为全局检验仅代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挤不嗯呢该说明非线性在哪里,也不能说明误差大小。
线性检验科用于评估偏差,这属于误差评估的一个组成,但非线性并不单指偏差。
用户要理解他们需要评估误差、偏差、随机误差(或不精密度)、非特异性(或干扰)。
通过上述这些内容,用户可以得到线性评估的目标。
EP6-A属于指导用户进行方法评估的系列文件之一。
本文件覆盖内容广,如建立方法的线性范围,这要求测定更广的浓度范围,然后逐渐缩小范围直至线性标准可接受。
本文件还包括对已有线性范围的验证。
主要内容包括:时间要求(设备熟悉时期、实验期间);评估实验条件(标本要求、基质效应、分析顺序、分析物范围、样品准备和定值等);线性范围示范(原始数据检查、离群值检验、确定线性范围、考虑随机误差);线性范围声称(验证声称的线性范围、允许误差和目标设定、其他误差的影响等)。
3.EP07-A2:临床化学中干扰实验发布日期:2005年11月版本号A2使用范围:这份文件用于2个目的。
(1)通过提供科学有效的实验设计,制定相关物质并测定其浓度及明确合理的数据分析和解释,帮助生产商和其他实验室测量程序开发者描述测量程序对于干扰物质的敏感性,以此评估潜在的风险,给用户提供有意义的干扰说明。
(2)通过定义系统化的调查方案,指定数据收集和分析要求以及促进实验室用户和生产商之间更好的合作,来帮助临床实验室调查由于干扰物质引起的结果差异,以此识别、揭示和最终估计新的干扰物。
请注意本文件聚焦于分析过程的干扰。
由药物及其代谢物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在本文件范围内。
4.EP09-A3:利用患者样本进行测量程序比对和偏差估计发布日期:2013年8月版本号A35.EP10-A3:临床实验室定量测量程序的初步评估发布日期:2014年5月版本号A3使用范围:体外诊断新测量程序、新试剂、新仪器进行全面评估前,常有必要做个初步决定判断其可接受性。
这起始的性能检查既不能是对方法长期性能的严格评价,也不是对影响设备产生结果多种因素的评估。
本文件的首要目标是帮助检查那些严重到需要保证立即进行纠正的问题,并提示厂商或进一步调查。
本实验目的是为初步估计设备性能特征,并以此判断设备最终是否可接受。
其结果仅用于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极度无法接受的性能。
6.EP12-A2:评估定性实验性能的用户方案发布时间:2008年1月版本号A2适用范围:本指南为评估定性实验的性能特征提供草案。
本指南应该能帮助设备开发人员和用户达到文件和管理的目标。
虽然厂商不能依据本文件建立实验的性能特点,但文中所述数据分析原理是可用的。
7.EP14-A3:加工样本互通性的评估发布日期:2014年8月适用范围:当用定量测量程序检测非患者的加工过的样品时,本文件为这类样本互通性的评估提供了方案。
8.EP15-A3:用户精密度验证和偏差估计发布日期:2014年10月适用范围:本指南用于同时验证厂商声称的测量程序精密度和正确度。
本指南精密度验证部分是通过长期大范围实验建立测量程序性能并已形成文件这种情况而开发。
它从统计学方面否定厂家声称精密度的能力相对较弱,仅能用于验证程序操作与厂家声称是一致的。
本文件不用于建立或确认某测量程序的精密度性能。
本指南偏差估计部分有赖于候选程序重复测定25个及以上数据,持续5天或5天以上来估计已知浓度样本的检测浓度。
将估计的检测浓度与样本定值相比较来估计偏差。
由于本文件范围仅限于精密度验证和偏差估计,其他更严谨的CLSI文件(如EP06/EP17/EP28)可以视用户需求用于确认测量程序的性能。
EP05/EP09分别是为帮助厂商诊断设备监理精密度和正确度的性能而开发的。
EP10室温诶快速初步评估进精密度、偏差、样本交叉污染、漂移和非线性而开发的。
9.EP17-A2:临床实验室测量程序检测能力的评估发布日期:2012年6月适用范围:本文件为评估和验证临床实验室测量程序所声称检测能力(如空白限、检测限、定量限等)提供了指南,也为他们的正确使用、建档、释义提供了指导10.EP18-A2:风险管理技术来识别和控制实验室误差来源发布日期:2009年11月11.EP19-R:NCCLS评估方案框架发布日期:2002年6月12.EP21-A:临床实验室方法总分析误差的评估发布日期。
2003年4月13.EP23-A TM:基于风险管理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发布日期:2011年10月适用范围:本文件阐述了利用国际公认风险管理原则为临床实验室检测建立和维持质量控制计划(QCP)的良好实验室规范。
实验室应通过实施QCP 来管理风险,保证检测结果质量适合临床使用。
其方式为监控检测过程中的错误发生;引入控制程序以减少错误发生。
14.EP24-A2: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实验室检测的诊断正确性发布日期:2011年11月适用范围:本指南概述了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的步骤和原理,评估临床实验室固有的诊断准确性,以此定义其正确区分不同健康状态的基本能力。
本指南目的是定义ROC曲线,说明ROC曲线是如何设计构建和解释的,并应用由ROC研究得到的信息来评估诊断实验。
15.EP25-A:体外诊断试剂稳定性的评估发布日期:2009年9月适用范围:本文件建立和验证定性和定量体外诊断试剂的保质期和使用期而提供指南。
附加的内容包括产品运输条件稳定性的评估、稳定性监控、稳定性加速实验的使用。
16.EP26-A:试剂批次间变异的用户评估发布日期:2013年12月适用范围:评估当试剂批号变更时患者样本结果的一致性,17.EP27-A:如何构建和解释定量诊断分析误差网格发布日期:2012年12月适用范围:基于潜在危害可能会产生错误的结果,本文件阐述了如何构建和使用误差网格来评估定量诊断测量程序的临床可接受性。
18.EP28-A3c:临床实验室参考区间的定义、建立和验证发布日期:2010年10月19.EP29-A:检验医学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达发布日期:2012年1月适用范围:本指南阐述了临床检验医学领域中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估算和应用20.EP30-A:检验医学互通性参考物质的特征描述和资格条件发布日期:2010年5月适用范围:用于体外诊断医疗设备校准和正确度评估的参考物质21.EP31-A-IR:验证患者结果在一个卫生保健系统内的可比性适用范围:在一个卫生保健系统中,如何验证个体患者实验室定量结果的可比性,本文件为此提供指南。
22.EP32-R:计量学溯源及其实施发布日期:2006年2月适用范围:以ISO17511和ISO15183中对体外诊断医疗设备的溯源性要求为基础,依据IVD 指令规定的溯源性要求,EP32-R为建立临床实验室测量中化学校准步骤的溯源性提供指南。
阐述了溯源性的基础知识并定义了参考系统,后者包括参考物质、参考测量程序、参考实验室和实验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