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井原穴简明记法
十二井穴精要

十二井穴精要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十二井穴精要十二经脉之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
井,地之孔也。
因本穴的气化之气从地部孔隙而出,故为井穴。
为刺络放血之首选,有泻热,开窍,通闭之功,治远近之能效,亦可用于急救。
1少商穴手太阴肺经井穴,五行属木。
拇指桡侧指甲角旁寸(指寸)。
主颌肿喉痹,心下满胀,汗出而寒,手挛指痛,咳逆痰饮,唇干,掌热,战栗,喉鸣,鼻衄。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不宜灸。
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炎、、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等。
三棱针点刺主治重症肺炎所致的高热、惊厥、呼吸急促和中风昏迷,癫狂;配商阳主治咽喉肿痛。
(1)高热:以毫针或三棱针点刺治疗重症肺炎所致之高热、惊厥、呼吸急促患者,有较快的退热作用。
亦有用三棱针点刺少商、少泽治疗痄腮的,针1~2次即可见热退痛减。
(2)上肢麻木:可用三棱针点刺治疗中风后遗症之上肢或指端麻木,每日一次。
2商阳穴手阳明大肠经井穴,本穴属金。
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寸(指寸)。
主要治疗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等疾病。
浅刺寸,或点刺出血。
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左取右,右取左。
现代常用于治疗咽炎、、腮腺炎、口腔炎、急性胃肠炎、中风昏迷等。
配少商、中冲等主治中风、中暑;配合谷、少商主治咽喉肿痛。
3中冲穴手厥阴心包经井穴,属木。
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距指甲游离缘约1分许。
具有苏厥开窍,清心泄热的功效。
浅刺1分或点刺出血。
艾条温灸10~15分钟。
现代常用于治疗昏迷、中暑、心绞痛等。
配水沟、太冲、劳宫、曲泽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指压中冲用于心绞痛的应急治疗;配大椎、曲池、曲泽主治中暑;配大椎、合谷、外关主治小儿惊风。
4关冲穴为的井穴,属金。
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寸(指寸)。
泻热开窍,清利喉舌,活血通络。
浅刺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可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十二井原穴简明记法

一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寸。
简便取穴:在拇指桡侧爪甲角的根部(原穴)太渊: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简便取穴:在大多角骨的桡侧,掌后第一横纹上。
二手阳明大肠经(井穴)商阳:在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寸简便取穴:食指桡侧爪甲角的根部(原穴)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之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第一、二掌骨相交处和虎口之间三足阳明胃经(井穴)厉兑:在足趾,第2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寸简便取穴:在足二趾外侧爪甲角根部(原穴)冲阳:在足背,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锲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简便取穴:解溪穴下约寸,有动脉跳动的地方四足太阴脾经(井穴)隐白: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寸简便取穴:足大趾内侧爪甲角根部(原穴)太白:在趾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简便取穴:第一跖趾关节内侧后,在赤白肉际上五手少阴心经(井穴)少冲:在手小指的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寸简便取穴:在小指桡侧爪甲角的根部(原穴)神门: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简便取穴:豌豆骨的桡侧,掌后第一横纹上。
六手太阳小肠经(井穴)少泽:在手小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寸简便取穴:小指爪甲角的尺侧根部。
(原穴)腕骨:在腕部,第5掌骨底与钩骨之间的赤白肉际凹陷中简便取穴:在三角骨的前面七足太阳膀胱经(井穴)至阴:在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寸简便取穴:在小趾外侧爪甲角根部(原穴)京骨:在跖区,第五跖骨粗隆前下方,赤白肉际处简便取穴: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前下缘八手少阴肾经(井穴)涌泉: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简便取穴:足底前1/3,中间取之(原穴)太溪: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简便取穴:内踝尖与跟腱之间九手厥阴心包经(井穴)中冲:在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简便取穴:在中指尖端。
(原穴)大陵: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掌后第一横纹上十手少阳三焦经(井穴)关冲:在手指,第4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寸简便取穴:无名指尺侧爪甲根部(原穴)阳池:在腕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简便取穴:腕背横纹上,当伸小指固有肌腱和指总伸肌腱之间取之十一足少阳胆经(井穴)足窍阴:在足趾,第4趾末节外侧简便取穴:四趾外侧爪甲角的根部。
十二正经每条经络的9个要穴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的新编总诀

十二正经每条经络的9个要穴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的新编总诀2015-06-22 14:20 阅读:一、十二正经的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总诀:手太阴肺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手太阴肺原太渊、少商鱼际和太渊,经渠尺泽和列缺、孔最募中府。
注:每条经络9个要穴。
本书编者取名为《十二经九要穴歌》:背诵“十二正经的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总诀要这样按引号中的3句背诵下同:(1)、“手太阴肺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2)、“手太阴肺原太渊、少商鱼际和太渊”,(3)、“经渠尺泽和列缺、孔最募中府”。
手阳明大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手阳明大原合谷、商阳二间和三间,阳溪曲池和偏历、温溜募天枢。
足阳明胃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足阳明胃原冲阳、厉兑内庭和陷谷,解溪足三里丰隆、梁丘募中脘。
足太阴脾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足太阴脾原太白、隐白大都和太白,商丘阴陵泉公孙、地机募章门。
手少阴心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手少阴心原神门、少冲少府和神门,灵道少海和通里、阴郄募巨阙。
手太阳小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手太阳小原腕骨、少泽前谷和后溪,阳谷小海和支正、养老募关元。
足太阳膀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足太阳膀原京骨、至阴足通谷束骨,昆仑委中和飞扬、金门募中极。
足太阴肾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足少阴肾原太溪、涌泉然谷和太溪,复溜阴谷和大钟、水泉募京门。
手厥阴包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手厥阴包原大陵、中冲劳宫和大陵,间使曲泽和内关、郄门募膻中。
手少阳三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手少阳三原阳池、关冲液门和中渚,支沟天井和外关、会宗募石门。
足少阳胆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足少阳胆原丘墟、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光明、外丘募日月。
足厥阴肝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足厥阴肝原太冲。
大敦行间和太冲,中封曲泉和蠡沟、中都募期门。
注:按3句背诵,简单明了,终身受益!二、原井荥输、经合络郄募穴的治病作用口诀春井夏荥季夏输,秋刺经穴冬刺合。
十二经络歌诀最好记 穴位歌诀

记住这十二原穴口诀,保您身体常年健康无疾!

记住这十二原穴口诀,保您身体常年健康无疾!十二原穴位置口诀阳明大肠合谷强胃经疼痛取冲阳太阳小肠原腕骨膀胱原穴京骨上三焦阳池胆丘墟肺觅太渊脾太白心包疾发大陵治肝原太冲按摩良少阳心经神门在肾寻太溪是良方督脉无原求百会任脉膻中乳中央为什么说记住这十二原穴,身体就能棒棒哒?《难经·六十六难》曰:“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
意思就是当你五脏六腑出现了问题,不知道具体该艾灸或针灸什么穴位时,可以先取原穴,然后再去找配伍穴。
这就说明,身体哪里有问题,就先就灸哪里,专业点说就是阿是穴,灸上后,然后在配以其它辅助穴位,能快速减轻症状。
到底什么才是原穴呢?原穴最早出自《黄帝内经》,指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为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之处的特定穴。
十二经皆有原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
”意思就是当我们的脏腑出现不适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十二原穴上来,所以中医治疗疾病,无论是采用针灸、艾灸或是刺络放血,都是选取相应的穴位或体表反应点来进行治疗的。
所以只要记住了这十二个原穴及对应的功效,你也就算是半个艾灸达人了1、大肠经原穴——合谷穴【作用】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主调理】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鼻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腹痛,消化不良,痢疾,便秘,隐疹,丹毒,疔疮,臂痛;以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癔病,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中医大词典——2版》)【取穴方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取穴。
2、胃经原穴——冲阳穴【作用】和胃化痰,通络宁神【主调理】头面、脾胃及局部等疾患:如头重头痛、口眼斜、齿痛颊肿、呕吐、胃脘痛、不嗜食、足缓不收、足背红肿、癫狂等。
(《中国针灸学词典》)【取穴方法】仰卧或正坐位,在足背的最高处,动脉搏动处取穴。
十二原穴

十二原穴十二原穴歌诀肺原太渊肾太溪,心包大陵太白脾,心原神门肝太冲,小肠腕骨焦阳池,膀胱京骨冲阳胃,大肠合谷胆丘墟原穴概述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
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书籍穴。
3原穴定义原,含本原、真元之义。
原气来源于脐下肾间,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
原气通过三焦输布于全身脏腑、十二经脉,其在四肢部驻留的部位就是原穴,由此可见原穴在人体的重要性4关于源流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有一原穴。
《难经·六十六难》阐述原穴的意义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气)。
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上焦、中焦、下焦),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穴)也。
”这是指原穴关系到原气,原气来自“脐下肾间”,通过三焦散布于四肢,当其驻留的部位就称原穴。
《灵枢。
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
十一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在矣。
”近代对经络的研究,也常以原穴作为本经的代表穴。
《灵枢·九针十原》所说的十二原,是指两侧阴经(五脏)的原穴再加上腹部“膏之原”(原称“膈之原”)鸠尾和“肓之原”气海(脖映)。
至《难经》以后,才列举十二经的全部原穴。
其中阴经的原穴与五腧穴中的“输”穴相同,旧经则另有专穴。
5原穴与病理动力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
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
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
另外在治疗上常用原穴配络穴,称原络配穴,治疗表里经之间的病证。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Yuan-primary point),又称“十二原”。
十二井穴上篇

十二井穴上篇概述井穴是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之一。
是身体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井穴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
十二经脉各有一井,为十二井。
即肺经井穴少商,大肠经井穴商阳,胃经井穴厉兑,脾经井穴隐白,心经井穴少冲,小肠经井穴少泽,膀胱经井穴至阴,肾经井穴涌泉,心包经井穴中冲,三焦经井穴关冲,胆经井穴足窍阴,肝经井穴大敦。
杨建华等医家研究‚井‛,具有‚深‛的含义,而且其位于四肢末端阴阳经脉交接之处,是人体经脉之气由深出浅的部位(所出为井)。
共有十二井穴,皆呈双穴。
最早记载井穴的是《灵枢经》,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本输》及《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等篇。
《内经》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提出来的一种择时取穴法,冬刺井、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等理论。
1、少商穴位置:位于手指,拇指末端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少,小;商,肺属金,金,在音为商,于时为秋。
此穴为肺经井穴,所出为井,是说手太阴肺经脉气外发似浅小水流,故名。
本穴为手太阴之末,交传手阳明之初,出阴经而入阳经。
以其具金气肃清之力也。
因名之以商‛。
‚商‛即五音之商音。
商之气令虽属肃杀,但其初令,尚含生意,故为‚少商‛。
别名别名(1)鬼信:出自《针灸大成》。
(2)鬼室:出自《凌门传授铜人指穴》功效:清肺利咽,开窍醒神肺经之井穴,五行属性属木,其疏通、条达、开泄之作用较强,善清肺泻火,驱邪外出,治疗外感风热郁遏肺经之咳嗽气喘,郁遏鼻、咽之咽喉肿痛、鼻衄。
井穴宣泄郁热的作用很强,“井主心下满”,故此穴可治疗热邪内郁,气机阻滞的发热、中暑、呕吐、心下满。
井穴又为根穴,是阴阳交会之处,故善调气血阴阳之逆乱,开窍启闭,醒脑宁神,用于治疗经络闭阻、气血逆乱,阴阳失调的中风昏迷、小儿惊风、癫狂等神志病变。
一般不灸,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经分布,故不宜自行针灸。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气喘、鼻衄;发热、中暑呕吐、心下满;中风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手指麻木。
常小荣真人讲解,快速掌握12井穴配穴技巧

常⼩荣真⼈讲解,快速掌握12井⽳配⽳技巧⼈⾝上有12条经脉,就有12⼝井,井是经⽓的源头,也是经⽓交接之处,经⽓发起的源头。
对于初⼊中医临床的⼈来说,正确的运⽤井⽳不仅能在关键时刻能救急,开窍醒神。
还能以取⽳精⽤⽳少的⽅式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专家教我们怎么⽤井⽳临床吧本期我们邀请到国家⼆级教授,艾灸百科全书灸姐--- 常⼩荣教授。
点击视频,赶快学习吧!看完视频记得给视频点个留⾔哦01什么是井⽳?古⼈把经脉⽐作河流,⽓⾎如河⽔流淌,井⽳是沟通河流(经络)的“井⼝”源头,所以称它为井⽳。
井⽳关键时刻能救急,开窍醒神。
井⽳⼀般分布在⼿指脚趾末端,是⼗⼆经脉交接之处,唯有肾经井⽳在脚⼼。
02⼗⼆井⽳的应⽤井⽳清热解毒:⼗⼆井⽳均可应⽤在⾼热昏厥和急救上⼿三阴经井⽳少商(肺经)治疗咽喉痛⽳位展⽰定位:位于⼿指,拇指末端桡侧,指甲根⾓侧上⽅0.1⼨刺法:向腕平刺0.1~0.2⼨,或点刺出⾎中冲(⼼包)治疗⼼痛⽳位展⽰定位:位于⼿指,中指末端最⾼点刺法:浅刺0.1⼨,或点刺出⾎少冲(⼼经)治疗惊风夜啼⽳位展⽰定位:⼩指末节桡侧,指甲⾓侧上⽅0.1⼨刺法:斜刺0.1-0.2⼨,局部胀痛或三棱针点刺出⾎⼿三阳经井⽳商阳(⼤肠经)治疗五官热证⽳位展⽰定位:⼿⾷指末节桡侧,距指甲⾓0.1⼨刺法:浅刺0.1⼨,或点刺出⾎关冲(三焦经)治疗五官热证⽳位展⽰定位:在⼿⽆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0.1⼨处刺法:斜刺0.1-0.2⼨,或点刺出⾎少泽(⼩肠经)治疗通乳⽳位展⽰定位:在⼩指末节尺侧,距指甲⾓0.1⼨刺法:浅刺0.1⼨或点刺出⾎⾜三阴经井⽳隐⽩(脾经)治疗崩漏⾎症⽳位展⽰定位:位于⾜⼤趾内侧,趾甲⾓旁开0.1⼨刺法:浅刺0.1⼨⼤敦(肝经)治疗崩漏⾎症⽳位展⽰定位:在⾜趾,⼤趾末节外侧,趾甲根⾓侧后⽅0.1⼨刺法:浅刺0.1~0.2⼨;或点刺出⾎涌泉(肾经)治疗头痛头晕⽳位展⽰定位:位于⾜底部,蜷⾜时⾜前部凹陷处,约当⾜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刺法:直刺0.5~1⼨⾜三阳经井⽳厉兑(胃经)治疗五官热证⽳位展⽰定位:在⾜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0.1⼨刺法:浅刺0.1~0.2⼨⾜窍阴(胆经)治疗五官热证⽳位展⽰定位:在⾜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0.1⼨刺法:浅刺0.1~0.2⼨⾄阴(膀胱经)治疗矫正胎位⽳位展⽰定位:在⾜⼩趾外侧趾甲⾓旁0.1⼨刺法:浅刺0.1⼨;胎位不正⽤灸法井⽳开窍醒神:井⽳醒脑开窍安神镇静,是因为井⽳位于四肢末端,分布有丰富敏感的神经末梢,俗话说“⼗指连⼼”,所以刺激⼿部井⽳,具有极强醒脑、苏厥、开窍、⽌痛的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穴)少商: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简便取穴:在拇指桡侧爪甲角的根部
(原穴)太渊: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简便取穴:在大多角骨的桡侧,掌后第一横纹上。
二手阳明大肠经
(井穴)商阳:在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简便取穴:食指桡侧爪甲角的根部
(原穴)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之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第一、二掌骨相交处和虎口之间
三足阳明胃经
(井穴)厉兑:在足趾,第2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简便取穴:在足二趾外侧爪甲角根部
(原穴)冲阳:在足背,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锲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
简便取穴:解溪穴下约1.3寸,有动脉跳动的地方
四足太阴脾经
(井穴)隐白: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简便取穴:足大趾内侧爪甲角根部
(原穴)太白:在趾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简便取穴:第一跖趾关节内侧后,在赤白肉际上
(井穴)少冲:在手小指的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简便取穴:在小指桡侧爪甲角的根部
(原穴)神门: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简便取穴:豌豆骨的桡侧,掌后第一横纹上。
六手太阳小肠经
(井穴)少泽:在手小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简便取穴:小指爪甲角的尺侧根部。
(原穴)腕骨:在腕部,第5掌骨底与钩骨之间的赤白肉际凹陷中
简便取穴:在三角骨的前面
七足太阳膀胱经
(井穴)至阴:在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简便取穴:在小趾外侧爪甲角根部
(原穴)京骨:在跖区,第五跖骨粗隆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简便取穴: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前下缘
八手少阴肾经
(井穴)涌泉: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简便取穴:足底前1/3,中间取之
(原穴)太溪: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简便取穴:内踝尖与跟腱之间
九手厥阴心包经
(井穴)中冲:在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
简便取穴:在中指尖端。
(原穴)大陵: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掌后第一横纹上
十手少阳三焦经
(井穴)关冲:在手指,第4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简便取穴:无名指尺侧爪甲根部
(原穴)阳池:在腕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
简便取穴:腕背横纹上,当伸小指固有肌腱和指总伸肌腱之间取之十一足少阳胆经
(井穴)足窍阴:在足趾,第4趾末节外侧
简便取穴:四趾外侧爪甲角的根部。
(原穴)丘墟:在踝区,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简便取穴:外踝的前下缘凹陷处。
十二足厥阴肝经
(井穴)大敦:在足趾,大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简便取穴:大趾爪甲根外1/4处
(原穴)太冲: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处
简便取穴:跖趾关节后,一、二跖骨之间
注:简便取穴参考杨甲三取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