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轨道交通地下连续墙检测方案fvq
镇安站连续墙三检制

验收项目
验收标准
钢筋规格
钢筋数量
内侧 外侧
钢筋截断长度(mm)
水平筋间距(mm) 厚度、幅宽 机械连接紧
焊接质量
竖筋 水平筋
上端
h1=
h3=
下端
h2=
h4=
±10
±10
1、无烧伤 2、无气泡 3、无焊渣 4、无漏焊
三检情况
丝头外漏≤1.5p
班组自检意见 项目部工点现场值班工程师意见
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验收意见
签名: 日期:
年月日
签名: 日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年月日
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工序验收记录表
工程名称
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土建工程3204-3标【镇安站】
验收部位
地下连续墙 槽段
钢筋笼规格
长: m 宽: m 高: m
验收工序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钢筋笼钢筋验收 1、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镇安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纸设计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连续墙垂直度检测专题方案

持续墙垂直度检测方案一、工程概述(1)工程位置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大沙地站】起讫里程YCK29+736.50~YCK29+857.40,车站总长120.90m;车站附属工程有:4个出入口通道、2组风道风亭。
大沙地站位于广州市中心区旳东面、黄埔体育馆与黄埔区人民政府之间旳大沙地东路,埋置于大沙地东路和广新路之间旳绿地下,车站呈东西走向,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29+796.0。
(2)构造形式大沙地站为地下三层两跨岛式站台车站,总长120.9m,原则段宽19m,车站主体建筑面积8039m2,顶板埋深1.7m~3.0m。
车站采用10m宽单柱岛式站台,三层两跨现浇钢筋砼框架构造。
主体基坑围护构造采用800mm厚地下持续墙,并作为永久构造旳一部分与内衬墙共同承当外荷载施加旳内力。
车站采用全包防水,围护构造和内衬衬墙之间设立隔离层形成重叠墙构造。
在围护构造上设抗浮压顶梁(车站顶板上)。
车站主体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基坑开挖深度约为21.33m(最深处22.3m,平均入岩深度6~9m),竖向设5道,第一、二、三、五道采用φ600mm,t=12mm旳钢管支撑,第四道采用φ600mm,t=14mm旳钢管支撑,水平方向平均3m间距布置。
(3)工程地质本车站地层重要涉及白垩系红层和第四系土层,其中基岩岩性为白垩系上统康乐组(K2S1),本组属内陆湖泊相旳碎屑及碳酸盐沉积,重要为紫红色含砾粗砂岩、砾岩等。
第四系(Q)土层覆盖于基岩上。
二、垂直度检测措施采用由相似三角形原理演变旳简朴测量措施,即通过测量孔口钢丝绳与孔心偏差值查表求孔斜旳措施。
具体原理如图1所示。
∵α很小,∴AB≈ADd/d’=h/(H+h)→d’=(H+h)d/h可继续施工。
每次测量做好书面记录、双方签字,重要桩点需有图示阐明。
地下连续墙专项检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本方案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地下连续墙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11)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编制。
二、检测目的为确保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缺陷,保障工程安全与质量,特制定本检测方案。
三、检测范围1. 地下连续墙槽壁垂直度检测;2. 地下连续墙槽底沉渣厚度检测;3. 地下连续墙墙体混凝土质量检测;4. 地下连续墙整体抗渗性能检测。
四、检测方法1. 槽壁垂直度检测:采用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进行检测,检测数量不得小于同条件下总槽段数的20%,且不少于10幅。
2. 槽底沉渣厚度检测:采用超声波探测仪进行检测,检测数量不得小于同条件下总槽段数的20%,且不少于10幅。
3. 墙体混凝土质量检测: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检测,检测墙段数量不宜少于同条件下总墙段数的20%,且不得少于3幅墙段。
每个检测墙段的预埋超声波管数不应少于4个,且宜布置在墙身截面的四边中点处。
4. 整体抗渗性能检测:采用注水试验进行检测,与钻芯孔数量相同。
五、检测流程1. 准备工作:检测人员熟悉检测方案,检查检测设备,确保其完好;现场施工人员配合检测工作。
2. 检测实施:按照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详细记录检测数据。
3. 数据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剔除异常值,计算平均值。
4. 结果评定:根据检测结果,对地下连续墙质量进行评定。
六、检测要求1.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2. 检测设备应经过计量检定,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测现场应保持整洁,避免干扰检测工作。
4. 检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七、缺陷处理1. 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墙段,应采用钻芯法进行验证。
2. 对于检测发现的缺陷,应根据缺陷原因和程度,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3. 缺陷处理方案应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
4. 处理后的地下连续墙,应重新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八、总结本方案旨在为地下连续墙施工提供一套完整的检测流程和质量保障措施。
抽芯检测方案(地下连续墙)

试验点具体的点号根据有关规定由质监部门会同监理、设计、施工及建设方共同 确定。
钻芯位置:每槽段钻芯孔为两个,在距槽段接头 1000~1500mm 的范围内开孔。 取样要求:当地下连续墙长度为 10~30m 时,分上、中、下 3 个部位进行取样, 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另外在墙底持力层部位截取一组岩样。
确定处理方案后再作处理。 (6)、资料整理:编录技术人员负责。 应及时整理出每孔钻芯完工后的有关成果资料,根据委托方或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对
该地下连续墙质量作出评判,并上交审核人员。 (7)、资料审核:报告审核人负责。 对上报的资料及时核对审核,并根据委托的要求,将中间性结果及时整理并上交资料
室。 (8)、成果资料报送:资料室负责。 对完工或部分完工的钻芯资料进行归档和保管,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及时通知有关人
①接收任务 ②工作安排 ③机台摆设 ④钻进
第5页
⑤异常情况 通知有关人员
⑥编录
⑧资料整理
⑦终孔 通知有关人员签证
⑨资料审核 ⑩成果资料报送
(二)工作流程说明 1、接收任务:由项目负责联系。 根据甲方或监理下达的“检测通知”,收集该工程概况,设计要求,施工记录等资料, 并向项目经理汇报。 2、工作安排:院领导确定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安排机台数量和编录技术人员,并对编录技术人员、机 长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编写钻芯检测纲要书。 3、机台摆设:机长负责。 根据钻芯检测纲要书合理布置地下连续墙每槽段的孔数。钻机应安全稳固、水平,保 证立轴垂直,避免钻机晃动、位移、孔斜不大于墙深的 0.5%。 4、钻进:机长负责。
加,并办理现场有关见证手续。做好取样记录,妥善包装后送实验室进行试验。
连续墙检测方案(2014-12-12含确定书)

侨建大厦支护工程检测方案(声波透射法)2014年12月8日侨建大厦支护工程检测方案(声波透射法)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156-158号,北临南洲路,西临粮油综合交易城,东临星群药业。
项目拟建一幢22层商业楼,设3层地下室。
工程的基坑支护方案采用1000厚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支撑的支护形式。
基坑开挖深度为13.50m,支护周长约330m,槽段划分以5m一段为原则,局部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共分67个槽段。
本基坑的支护安全等级为一级,安全使用年限为1年。
二、检测方法及数量根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地下连续墙墙体完整性应选择声波透射法、钻芯法检测。
当地下连续墙作为永久性结构的一部分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槽段数的20%,且不得少于3个槽段。
”本项目地下连续墙均为承重墙,槽底沉渣厚度不应大于100mm,兼作永久结构。
按规范要求,需采用声波透射法及钻芯法检测连续墙质量。
其中声波透射法检测总槽段数的16%,即11个槽段;钻芯法检测总槽段数的4%,即3个槽段(采用钻芯法可检测槽底沉渣厚度)。
三、连续墙检测的目的主要检测墙身混凝土完整性、缺陷类型及其位置,对墙身进行校核,对墙身混凝土强度作出估计。
四、连续墙检测方案1、连续墙数量:本工程连续墙共67槽段,墙厚1000mm。
2、连续墙检测方法:超声波透射检测法。
五、受检连续墙桩位确定原则、编号及平面示意图1、受检连续墙桩位确定原则:①选择有代表性槽段;②选择岩土特性复杂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连续墙,如砂层较厚槽段;③选择同类型的连续墙宜均匀分布;④选择施工质量有怀疑的连续墙。
2、受检连续墙桩位编号:1#槽段、4#槽段、6#槽段、12#槽段、16#槽段、22#槽段、30#槽段、37#槽段、39#槽段、41#槽段、47#槽段、51#槽段、55#槽段、59#槽段、63#槽段。
3、受检连续桩位平面布置图(见后附图)六、连续墙检测要求1、声测管埋设①检测管宜选用钢管或铁管,管内径宜为50~60mm;管的下端应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
地下连续墙检测方案

地下连续墙检测方案介绍地下连续墙是在地下工程中常用的结构之一,用于地基支护和土体的防水防渗。
随着地下工程的广泛应用,地下连续墙的质量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地下连续墙检测方案,旨在确保地下连续墙的质量和安全。
检测目标地下连续墙检测方案的主要目标是评估地下连续墙结构的质量和完整性,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运行安全要求。
具体目标包括:1.检测地下连续墙的轴向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以评估其结构是否稳定;2.检测地下连续墙内部的裂缝和损伤情况,以评估是否存在结构弱点;3.测量地下连续墙的厚度和材料强度,以评估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检测方法地下连续墙的质量检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法:1. 视觉检测视觉检测是最常用的地下连续墙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专业的光源、相机和成像软件,可以对地下连续墙进行高清图像拍摄和分析。
视觉检测可以用于发现地下连续墙内部的裂缝、腐蚀等问题,并评估其对结构的影响程度。
2. 声波检测声波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发送声波脉冲并测量反射时间和强度来评估地下连续墙的质量。
声波检测可以检测地下连续墙的厚度、空洞和裂缝等问题,以及评估结构的完整性和强度。
3. 振动检测振动检测是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地下连续墙检测方法。
通过施加激励振动并测量其传播速度和振动响应,可以评估地下连续墙的刚度和结构完整性。
振动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地下连续墙的质量,并发现可能存在的结构问题。
检测工具地下连续墙检测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工具和设备,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地下连续墙检测工具包括:1.视觉检测设备:包括高清相机、光源和成像软件等;2.声波检测设备:包括声波发生器、接收器和声波分析软件等;3.振动检测设备:包括激励器、加速度计和振动分析软件等。
这些工具和设备应选择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可靠性的产品,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过程地下连续墙检测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确定检测目标和检测范围,并准备好相应的检测工具和设备;2.视觉检测:使用高清相机和光源进行地下连续墙的图像拍摄,并使用成像软件分析图像;3.声波检测:使用声波发生器发送声波脉冲,通过接收器测量反射时间和强度,并使用声波分析软件评估地下连续墙质量;4.振动检测:使用激励器施加激励振动,通过加速度计测量振动信号,并使用振动分析软件评估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完整性;5.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结果,评估地下连续墙的质量和安全性,并提出必要的修复和加固建议。
(完整版)地下连续墙质量控制QC成果(终稿)

中铁二局2008年度QC成果资料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工程施工13标组长:李应战编写人:郭灿发表人:郭灿小组所在单位(全称):中铁二局第四公司广州地铁项目部小组名称:地下连续墙质量控制QC小组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小组概况 (1)三、选题理由 (2)四、现状调查 (3)五、小组活动目标及可行性论证 (4)1、活动目标 (4)2、目标可行性论证 (4)六、原因分析 (5)七、要因确认 (5)八、对策及措施 (6)九、实施对策 (7)十、效果检查 (10)十一、巩固措施 (11)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 (11)1、总结 (11)2、今后打算 (12)相关图片: (13)一、工程概况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呈“U”型走向,西起白云区的金沙洲,向东南穿越荔湾区,经越秀区、东山区后,转至东北方向至天河区,止于天河区高塘石。
天河客运站为地下四层岛式车站,是六号线的第21座车站。
车站基底埋深32.4m,顶板平均覆土深度3.0m,围护结构采用厚1000mm地下连续墙加φ900止水旋喷桩,槽幅间采用工字钢板接头连接,地下连续墙标准幅宽5m,C30水下混凝土浇筑。
连续墙设计平均深度为35m,最深达38m。
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可知,土层平均厚度约28m,岩层平均厚度约7m。
因此,我部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采用BH-12型液压抓斗式成槽机抓挖土层,CZ-30型冲击钻冲击钻进岩层的施工方法。
车站主体地下连续墙平面布置图二、小组概况本小组于2008年3月26日进行课题登记并注册。
小组成员共7人,其中本科5人、大专1人、中专1人,平均年龄约32岁,接受TQC教育时间48小时以上。
小组平均每月活动1~2次,出勤率95%,发言率91%。
小组成员具体情况详见小组成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Q C 小组情况表三、选题理由1、地下连续墙的成槽深度大,对施工垂直度控制要求高,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总体施工质量。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工程质量达到设计的要求,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争创广州市“五羊杯”优质工程奖。
地下连续墙施工监测方案

(3)量测频率:两天一次
(4)量测精度:±1mm。
(5)相应措施:当地下管线的位移超过警界值时,立即会同有关部门对管线采取加固措施.
二、
1、监控量测结果的整理
每次测量后,将原始记录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并及时以图表形式作直观的反映,对于位移、变形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变化,提出相应的参考措施、对策。
(2)测点布置原则:水平位移在围护结构顶部沿车站轴向每15m设置测点;沉降测点在围护结构上每隔15m选一点.
(3)量测频率:开挖及回筑过程中一天两次。
(4)量测精度:±1mm。
(5)相应措施:当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沉降超过预警值时,调整钢支撑参数,或同时采用地层加固措施,确保围护结构稳定。
3)周围建筑物变形监测
每次测量后对量测面内的每个量测点分别作回归分析,求出各自精度最高的回归方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预测,推算出最终位移(应力)变化规律,并由此判断施工方法的合理与安全性。
对每项量测,总变形量应在允许范围之内,且不大于预留变形量,否则采取必要措施(如注浆、加密支撑间距等),以减小变形量。
图1地表沉降监测点布置示意图
(3)量测频率:围护结构施工及基坑开挖期间每两天一次,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每周两次.
(4)量测精度:±1mm.
(5)相应对策:当地表沉降速度过大,加快监测频率,必要时,停工检查原因,采用加强支撑和加固地层的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2)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
(1)监测方法:将与测斜仪配套的测斜管预先用铁丝绑扎在围护结构的钢筋笼正中桁架上,绑扎时注意测斜管的竖直及导槽位置,测斜管露出连续墙顶130~150cm,,上端密封,保持测斜管内的干净,随钢筋笼浇筑在砼中,以便后序开挖及回筑工程施工监测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检测内容及依据---------------------- 2
三、检测数量---------------------------- 2
四、检测方法----------------------------- 2
五、仪器设备------------------------ 4
六、附图----------------------------- 5
地下连续墙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路站为东莞市轨道交通线与R1线的一个“十”字换乘站,本站为线首建工程的第8座车站,站址位于东莞市南城区东莞大道与路交叉十字路口处。
车站在线沿东莞大道呈南北向布置,里程范围是YDK15+173.47~YDK15+825.062,外包尺寸为651.815m(长)X24m(宽)X14.18m(高),覆土厚度3.991m~5.202m,车站主体结构沿线为岛式站台,地下两层三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里程段设双停车线,两端设置盾构吊出井和挡土墙;
车站在R1线沿路呈东西向布置,里程范围是R1YCK8+736.975~R1YCK8+968.425(R1ZCK9+041.635),外包尺寸为304.66(长)mX32.4m(宽)X21.85m(高),覆土厚度4.321m~5.272m,沿R1线为一岛两侧站台,地下三层五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两端设置盾构吊出井,车站主体建筑面积61436m2,附属建筑面积12400m2。
路站沿线方向地势较为平坦,大致呈北高南低走向,沿R1线方向较为平坦,大致呈东高西低走向。
道路交通网发达,路面交通量大,路东西两侧有较宽的绿化带和空地,周边建筑物繁密,主要是商业、办公、金融、居住及会展用地。
车站沿R1线和线共设5个出入口,5组16个风亭,9个预留物业出入口和4组预留物业风亭,车站节点东北角设置联络线和物业区。
路站线主体地连墙由北向南分三段施工(第一段○1-○24轴长190.495m,第二段○24-○48轴长201.6m,第三段○48-○77轴长259.72m,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采用1000厚地连墙分开,第二段与第三段之间采用800厚地连墙分开),节点处为方便线与R1线换乘楼梯土方开挖设置半截砼地连墙,共有800厚地下连续连墙236幅平均宽度为6m,1000厚地下连续连墙36幅,平均宽度为6m,深度约为20.78~26.28m;R1线主体结构共有1000厚地下连续连墙87幅,平均宽度为6m,深度为27.48~33.98m。
路站主体连续墙共计359幅,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二、检测内容及依据
1、检测内容
本次检测为支护工程检测,路站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检查内容主要为墙身的完整性,检测方法为声波透射法。
2、检测依据
①设计院图纸的相关要求;
②《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广东省标准 DBJ 15-60-2008;
三、检测数量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广东省标准 DBJ 15-60-2008中相关规定:地下连续墙墙体完整性应选择声波透射法检测,当地下连续墙作为永久性结构的一部分时,声侧管埋设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0%,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槽段数的20%,且不得少于3个槽段。
路站地下连续墙共计359幅。
根据上述规范要求,本车站埋设声测管连续墙数量为108幅,具体分布见附图:抽检槽段布置图。
四、检测方法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广东省标准 DBJ 15-60-2008中相关规定,本次路站地下连续墙完整性检测方法为声波透射法。
1、声波透射法检测工作程序
2、声波透射法检测
(1)声测管埋设
地下连续墙单个直槽段中的声测管埋设数量根据槽段长度确定,声测管间距为1.5米,标准槽段每幅埋设5根声测管;对于转角槽段,拐角处声测
管埋设数量设为3根,对于长边根据实际情况按照1.5米间距的原则进行增加埋设声测管。
声测管沿钢筋笼内侧布置。
沿基坑顺时针旋转方向对每个槽段上的声测管依次进行编号(如下图所示),检测剖面编组(检测剖面序号记为j)分别为AB剖面(j=1),BC剖面(j=2),CD剖面(j=3), DE剖面(j=4)。
地下连续墙声测管布置示意图
声测管埋设注意事项:
①声测管内径宜比换能器外径大10mm左右,本次声测管内径为60mm;
②声测管应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声测管连接处应光滑过渡,管口应高出混凝土顶面100mm以上,且各声测管管口高度宜一致;(注:声测管管口应高于冠梁顶面100mm)
③声测管安装在钢筋笼的内侧时应该用铁丝绑扎牢固,使之在浇筑混凝土后相互平行。
(2)现场检测
1)现场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①等地下连续墙强度全部达到28天后才能开始进行现场检测;
②采用率定法确定仪器系统延迟时间;
③计算几何因素声时修正值;
④在桩顶测量相应声测管外壁间净距离;
⑤将各声测管内注满清水,检查声测管畅通情况,换能器应能在全程范围内正常升降。
2)现场平测和斜测
①将发射与接收声波换能器通过深度标志分别置于两个声测管道中的测点处,平测时发射与接收声波换能器始终保持相同深度;斜测时发射与接收
声波换能器始终保持固定高差,且两个换能器中点连线的水平夹角不应大于30°;
②检测过程中,应将发射与接收声波换能器同步升降,声测间距不大于200mm,并应及时校核换能器的深度;
③对于每条声测线,应实时显示和记录接收信号的时程曲线,读取声时、首波幅值,当需要采用信号主频值作为异常点辅助判据时,还应读取信号主频值;
④地下连续墙墙身完整性检测时,将同一槽段的相邻两根声测管组成一个受测剖面进行检测;
⑤在同一受检槽段各检测剖面的平测或斜测过程中,声测线间距、声波发射电压和仪器设置参数应保持不变。
槽段检测示意图(平测及斜测)
五、仪器设备
(1)试验装置
声波透射法试验装置包括超声检测仪、超声波发射及接收换能器(亦称探头)、预埋测管等,也有加上换能器标高控制绞车和数据处理计算机。
(2)超声检测仪的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接收放大系统的频带宽度宜为5~50kHz,增益应大于100dB,并带有0~60(或80)dB的衰减器,其分辨率应为1dB,衰减器的误差应小于1dB,其档间误差应小于1%。
发射系统应输出250~1000V的脉冲电压,其波形可为阶跃脉冲或矩发射系统应输出250~1000V的脉冲电压,其波形可为阶跃脉冲或矩形脉冲。
显示系统应同时显示接收波形和声波传播时间,其显示时间范围宜大于300μs,计时精度应大于1μs,仪器必须稳定可行,2h中声时漂移不得大于±0.2μs。
(3)换能器应采用柱状径向振动的换能器,将超声仪发出的电脉冲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信号,其共振频率宜为25~50kHz,外形为圆柱形,外径Φ
30mm,长度200mm。
换能器宜装有前置放大器,前置放大器的频带宽度宜为5~50kHz。
绝缘电阻应达5MΩ,其水密性应满足在1MPa水压下不漏水。
桩径较大时,采用增压式柱状探头。
(4)声测管是声波透射法检测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钢管,其内径宜为60mm。
试验装置示意图
1—超声检测仪;2—发射换能器;3—接收换能器;4—声测管;5—连续墙
六、不合格处理
若声波透测法检测连续墙不合格时,可采用钻芯取样法加以验证。
七、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