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林业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 815 科目名称: 材料力学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32 分)1、截面法是材料力学的基本工具,关于截面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截面法是将所分析的构件假想分为两部分B 、截面法在截开之后对于任一保留体进行平衡分析C 、截面法是确定构件内力的基本方法D 、截面法在计算时,选择的分析对象不同,计算出的内力数值不同2、杆件在受到F 力轴向拉伸时产生变形,设杆长为l ,杆的横截面积为A ,材料的弹性参数为E ,,则杆件的体积变形为( )A 、l EA F )(μ+1B 、l EA F )(μ21+C 、l EA FD 、Fl Eμ21- 3、铸铁和低碳钢扭转试验是材料力学的基本试验,在铸铁扭转试验时发现试件呈450的螺旋线,而低碳钢试件则呈近似平面状断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低碳钢和铸铁的破坏形式不同,前者是剪切破坏,后者是拉伸破坏B 、由于只存在切应力,因此横截面上每点均处于单向应力状态C 、前者符合第一强度理论,后者符合第三强度理论D 、即使在同样外力条件下,材料性质不同,其破坏方式亦不同。

4、圣维南原理在材料力学计算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其原理是等效作用B 、对于作用点附近区域的应力难以考虑C 、在材料力学中为力的作用简化提供了理论依据D 、可按照理论力学中的等效原理将外力进行变换5、对于剪力和弯矩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剪力为正的位置,弯矩也为正B 、弯矩为正的位置,剪力为正C 、弯矩为0的位置,剪力也为0D 、两者之间存在导数关系6、图示简支梁在其中B 、C 截面上各承受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矩作用,则A 截面的变形为( )AB CM M AA 、0,0==A A w θB 、0,0=≠A A w θC 、0,0≠=A A w θD 、0,0≠≠A A w θ7、偏心压缩时,截面中性轴与外力作用点位于截面形心两侧,外力作用点距离形心的距离设为e ,中性轴与形心距离设为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e 与d 无关B 、e=dC 、e 越大,d 越小D 、e 越小,d 越大8、设一根直杆长度为l ,横截面积为A ,弹性模量为E ,在杆件轴线方向先作用有压力F 1,然后作用拉力F 2,其中F 2<F 1,则杆件中储存的应变能为:( )A 、EA l F EA l F 222221+B 、EA l F F 2)(221-C 、EA l F F 2)(221+D 、EAl F EA l F 222221- 二、填空题(每题 4 分,共 32 分)1、细长杆件的临界压力与材料的 有关,为提高低碳钢压杆的稳定性,改用高强度钢不太理想,主要是 。

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3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6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011 年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案)
1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7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8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9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0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1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2 / 12

农业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

农业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

《农业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农业: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是动植物产品。

农业一般指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2、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3、农产品需求: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4、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即指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5、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即指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6、粮食安全: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的、安全的、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7、农产品的期货交易:按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由买卖双方在交易所内预先签订产品买卖合同,而贷款的支付与货物的交割则要在约定远期进行的一种贸易形式,属于信用交易范畴。

8、比较成本学说: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9、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10、土地集约经营: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

11、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可能,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12、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关系的综合。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22科目名称: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一、名称解释(每小题4分,共32分)1 稀缺性2 需求3 机会成本4 规模经济5 授权6 计划7 保健因素8 沟通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40分)1 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可以通过降价方法,达到增加总收益的目的。

2 消费者可以在X和Y两类商品之间进行选择,其单位产品的价格分别为P x和P y,那么,在给定预算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从单位X与单位Y商品上所获得的效用相等。

3 厂商生产产品Y,需要X1和X2两种要素,其价格分别为P1和P2,在给定成本约束条件下,当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交时,所决定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达到最佳,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不管处于在长期均衡还是短期均衡状态,厂商均不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5 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6 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概念技能是最重要的技能。

7 职能部门化不利于“多面手”式人才的成长。

8 管理工作内容多,又比较复杂,组织就应扩大管理幅度。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分48)1 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并画图说明需求变动,对均衡状态的影响。

2简要说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及其原因。

3 绘图说明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状态(均衡价格、均衡产量、利润水平)。

4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5 领导者科学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6 构成管理外部环境的内容有哪些?四、论述题(15分)1、春节前夕,准备做火车回家过年的人都有体会,火车票总是很紧张,尽管提前排队却也未必能够买到,但也可以花高价从票贩子手中买到你想要的票。

这时,公安部门总会出警打击,但票贩子总是屡打不止。

请利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其中的原因。

五、案例分析(15分)达利电器公司正处在艰难时期,这不仅归因于宏观经济的不景气,而且也归因于来自国外进口产品的冲击。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_614风景园林综合理论2011,2015--2017年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_614风景园林综合理论2011,2015--2017年

浙江农林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风景园林综合理论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奥姆斯特德原则 2.框景 3.热岛效应4.城市紫线 5.哈德良山庄 6.艮岳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6分)1.在卫生安全防护绿地控制指标中,饮用水源保护区不纳入建设用地范围,进行绿地建设,作为饮用水源的河段两岸不准建设区宽度不少于______。

( )A、100米B、500米C、50米D、30米2.在道路防护绿地控制指标中,城市快速干道需建设绿化防护隔离带,两侧防护隔离带宽度为()A、10-20米B、20-50米C、50-80米D、80-110米3.下面哪些林带植物的减菌能力较强( )A、银杏林B、悬铃木林C、香樟林D、合欢林4. 组成居住区中心公共绿地分别是___________。

( )A、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宅旁绿地B、小区游园—组团绿地--宅旁绿地C、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公建庭院绿地D、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5.“广亩城市”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___。

( )A、唐宁B、奥姆斯特德C、麦克哈格D、赖特6.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下列绿地类型中哪种不属于公园绿地。

( )A、小区游园B、街旁绿地C、中心组团绿地D、动物园7.园林设计的总平面尺寸一般以为单位。

()A. cmB. mmC. kmD. m8.线型是表现园林图形的重要方式,如铺装的缝隙线宜采用绘制。

()A、粗实线B、细实线C、点划线D、中实线9.根据《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公园绿地内建筑占地面积应按绿地性质和规模确定游览、服务管理建筑占地面积比例,小型公园绿地不应大于,大型公园绿地宜为,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可适当提高比例。

( )A. 3%,5%B.5%,8%C. 8%,10%D. 10%,12%10根据《公园设计规范》规定:儿童游戏场戏水池,池壁装饰材料应平整光滑,且不易脱落,池底应有防滑措施,水池最大深度是____ 。

2011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森林经理学试题与答案

2011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森林经理学试题与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10 科目名称:森林经理学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2、森林永续利用3、森林旅游资源4、林业分类经营5、内部收益率6、林业7、森林资源管理信息8、择伐周期9、森林成熟10、林木期望价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理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永续利用与回归自然理论,另一类是森林效益主导利用与生态系统经营理论。

这两类理论的代表国家分别是A.美国、德国B.美国、日本C.德国、法国D.德国、美国2、以下关于小班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样地调查法要求样地具有调查总体的平均水平B.标准地调查法强调所选标准地的代表性C.目测调查法不需要考虑小班面积D.角规调查法仅适合于近熟林以上林分的调查3、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为A.16.55% B.18.21% C.20.63% D.20.36%4、目前,我国森林资源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最大的是A.森林覆盖率B.人均森林面积C.人均森林蓄积D.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5、2010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坎昆气候大会)于11月29日到12月10日在以下哪个国家举行A.瑞典B.墨西哥C.丹麦D.加拿大6、目前,我国的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间隔期是A.2年B.5年C.10年D.20年7、我国《森林法》规定,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

这个规定主要根据法正林理论的4个基本条件中的哪个条件制定的A.法正龄级分配B.法正林分排列C.法正生长量D.法正蓄积量8、下列哪个不属于特种用途林A.药用林B.国防林C.风景林D.自然保护区森林9、在二类调查的成果中,需要注记小班号、龄级、地位级(或地位指数、林型、立地类型)和郁闭度(或疏密度)的图面材料是A.基本图B.林相图C.森林分布图D.专题图10、计算年伐量时,将成熟林、过熟林和近熟林纳入计算范围的是A. 成熟度法B.第1林龄公式C.第2林龄公式D.林况法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划√,错误划×)1、经营森林资源是以林地为基础资本的,PNW(净现值)最大才能保证持续经营情况下效益总量是最多的,才是经营者最希望得到的。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2011农业知识综合四-342试题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2011农业知识综合四-342试题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科目代码:342 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注意:答题一律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是动植物产品。

2、农产品批发市场又称中心集散市场,它是将来自各产地市场的农产品进一步集中起来,经过加工、储藏与包装,通过销售商分散销往全国各地。

3、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比重逐渐降低。

这一规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

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4、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的总和。

5、农业政策效率是指农业政策效益与其运行费用之间的关系和比例。

6、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结合起来的人类最古老、最基本、最普遍的初级社会群体。

7、调查研究方法是指按一定要求进行实际调查研究的一系列理论、方式、方法、程序、步骤和操作技术。

8、传统农业是使用金属和木制农具,依靠人、蓄力,并凭借直接经验积累的传统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是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D;2、D;3、B;4、C;5、B;6、B;7、A;8、A;9、A;10、C;11、A;12、B;13、A;14、B;15、D;16、D;17、B;18、A;19、B;20、B;21、C;22、D;23、B;24、C;25、A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3、×;4、√;5、√;6、×;7、√;8、×;9、√;10、×;11、√;12、√;13、×;14、√;15、×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⑴回避市场风险(转移价格风险)的功能。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2014年-2015年811森林经理学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2014年-2015年811森林经理学

考试科目:森林经理学
1.简述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2.我国森林资源调查有哪些种类? 3.森林收获调整主要针对哪些森林结构? 4.什么是经营类型?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是什么? 5.我国一类编案单位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点有哪些?
第 2 页,共 2 页
五、计算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某落叶松人工林实行永续皆伐作业。已知:轮伐期 30 年时的主伐收入为 37600 元,在 20 年、25 年时,间伐收入分别为 1400 元、2200 元,造林费 1200 元,每年管理费 300 元, 贴现率 6%。求林地期望价。(计算结果保留 1 位小数)
6. 自然保护区 7. 轮伐期
8. 小班 9.内部收益率 10. 森林采伐量
二、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根据我国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为 ① 。
2.净现值的英文全称是 ② 。
3.森林主伐方式分为 ③ 三大类。
4.森林经理的对象主体是森林资源,宗旨是 ④ 。
5.商品林包括 ⑤ 。
2.某杉木用材林经营类型各龄级面积、蓄积见表一。已知:轮伐期 25 年,5 年一个龄级。
请在表格中填写龄组,并用区划轮伐法、第 I 林龄公式、平均生长量法分别计算年伐量。
(结果保留 1 位小数)
表一
杉木用材林经营类型各龄级面积和蓄积
龄级
年龄中值
面积(hm2) 蓄积(m3) 龄组

2.5
10
100


图 1、图 2 和图 3,请根据图分析我国森林资源的林种结构、起源结构和龄组结构特征。
考试科目:森林经理学
第 2 页,共 3 页
7.德国林学家盖耶于 1898 年创建了近自然林业理论。( ) 8.风景林是特种用途林。( ) 9.疏林地是指附着乔木树种、连续面积大于 0.067hm2、郁闭度<0.2 的林地。( ) 10.森林区划可为合理进行林业区划提供指导和依据。(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04 科目名称:林业经济学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林业现代化2、森林资源3、轮伐期4、产业政策5、森林旅游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林业分工论的主要内容。

2、什么是木材供给和木材需求?影响木材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社会林业的本质内容和基本类型。

4、林业生产布局及其原则。

5、政府对林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三、计算题(15分)某公司于2008年租用某村林地200亩,租金为300元/亩,当年进行了整地、造林,共投入费用为220元/亩,2009年进行幼林抚育投入劳务等费用200元/亩,2010年又已投入50元/亩。

若年底该公司有一机会欲转让此林地,试问以什么价格转让较为适宜?(设年利率为5%)四、论述题(20分)分析中国集体林产权改革过程中的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状况。

五、案例分析题(25分)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使国际社会认识到,保护森林,减少毁林,提高森林质量,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政府日益重视森林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其具体行动和进程如下:——2007年6月,我国发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林业被纳入我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根据该国家方案的总体要求,国家林业局组织专门力量,从2007年7月开始,历时2年多,研究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确定了通过林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阶段性目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行动。

——2007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倡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

该网络已于2008年正式启动,现已开展了多项政策对话和能力建设活动,为成员间分享经验,提高能力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1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森林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

——2009年9月,胡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又提出,要大力增加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2009年11月,我国政府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其中,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政策措施之一。

——2009年12月7日,备受世界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

祝列克副局长在“林业与气候变化主题日”活动,举行了首场部门新闻发布会阐明了我国政府对正在谈判中的林业议题的观点和原则立场,并强调,中国政府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扩大森林面积,进一步加强森林保护,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我国森林的整体功能,为维护生态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

请结合上述材料,论述以下问题:林业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和贡献。

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充分发挥林业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林业经济学试题(正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姓名考生编号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林业现代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林业和现代科学管理林业,使落后的传统转化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林业。

2、森林资源林木、竹类和林区范围内其他植物和动物以及林地资源的总称。

3、轮伐期是一种生产周期,它表示林木经过正常的生产发育到达可以采伐利用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4、产业政策改变产业间资源配置及在一定的具体产业内干预产业组织形式的政府政策的总称。

5、森林旅游人们在人工或天然的森林环境里从事旅游活动.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林业分工论的主要内容。

答题要点与评分标准:“林业分工论”是“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分工。

(2分)(1)商品林业。

以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各种林产品为基本职能的林业,包括商业目的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等。

(4分)(2)公益林业。

以担负各种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景观保护和绿化等任务作为主体功能的林业。

(4分)(3)兼融性林业。

除上述两类林业之外的全部林业。

(2分)2、什么是木材供给和木材需求?影响木材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题要点与评分标准:(1)木材供给:生产者在某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给市场的木材商品的数量。

(3分)(2)木材需求:消费者和使用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木材商品量。

(3分)(3)影响木材供给的因素:资源状况、木材生产状况、生产成本、流通领域的存量、市场需求量、市场价格水平、国际林产品产量、对未来的预测。

(6分)3、社会林业的本质内容和基本类型。

答题要点与评分标准:(1)社会林业的本质内容:主体的参与性、主体的收益性。

(4分)(2)社会林业的基本类型:乡村社会林业、城市林业、特殊社区的社会林业(8分)4、林业生产布局及其原则。

答题要点与评分标准:林业生产布局:是林业生产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与组合。

(2分)林业生产布局的原则(每点2分):(1)服从全国统一计划和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的原则;(2)均衡性原则;(3)林业生产专业化和综合发展原则;(4)保证林业与工农交通业生产在地区上密切结合的原则;(5)加工业接近原料基地的原则。

5、政府对林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答题要点与评分标准(每点3分):(1)在市场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必须担负起责无旁贷的使命;(2)为了弥补市场功能在宏观活动层次上的盲目性缺陷,政府有必要对宏观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比例的调节;(3)为了维护市场竞争的公正性,政府有必要在规范市场行为上发挥作用;(4)为防止市场使得社会收入差距过份悬殊,政府有必要保证社会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三、计算题(15分)某公司于2008年租用某村林地200亩,租金为300元/亩,当年进行了整地、造林,共投入费用为220元/亩,2009年进行幼林抚育投入劳务等费用200元/亩,2010年又已投入50元/亩。

若年底该公司有一机会欲转让此林地,试问以什么价格转让较为适宜?(设年利率为5%)答题要点与评分标准:F=(1+i)n P(5分)=[(300+220)×(1+5%)3 +200×(1+5%)2+50×(1+5%)] ×200=(601.965+220.5+52.5) ×200=174993元(10分)答:以174993元的价格转让较为适宜。

四、论述题(20分)分析中国集体林产权改革过程中的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状况。

答题要点与评分标准:(1)集体林产权主体改革(必要性、现状、对策)(10分)(2)集体林产权配套改革(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等方面,至少选择其中1方面来论述重要性、现状和对策)(10分)五、案例分析题(25分)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使国际社会认识到,保护森林,减少毁林,提高森林质量,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政府日益重视森林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其具体行动和进程如下:——2007年6月,我国发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林业被纳入我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根据该国家方案的总体要求,国家林业局组织专门力量,从2007年7月开始,历时2年多,研究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确定了通过林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阶段性目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行动。

——2007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倡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

该网络已于2008年正式启动,现已开展了多项政策对话和能力建设活动,为成员间分享经验,提高能力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1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森林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

——2009年9月,胡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又提出,要大力增加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2009年11月,我国政府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其中,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政策措施之一。

——2009年12月7日,备受世界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

祝列克副局长在“林业与气候变化主题日”活动,举行了首场部门新闻发布会阐明了我国政府对正在谈判中的林业议题的观点和原则立场,并强调,中国政府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扩大森林面积,进一步加强森林保护,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我国森林的整体功能,为维护生态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

请结合上述材料,论述以下问题:林业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和贡献。

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充分发挥林业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答题要点与评分标准:(1)气候变化情况(5分)(2)森林(林业)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或贡献(10分)(3)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