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南京卷)2021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江苏南京卷)2021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2021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江苏南京卷答案】1.【答案】(1)街谈巷语道听途说(2)xiè(3)溯(4)B (5)A【解析】(1)本题考查书写汉字的能力。

要认真临摹,书写正确、规范,注意易错字如“巷”等。

(2)本题考查给加点字注音的能力。

“琐屑”指细小琐碎的事情。

“屑”读作“xiè”。

(3)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溯”不能写成“塑”。

(4)本题考查理解成语的能力。

“黑白分明”意思是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对比鲜明,比喻对是非和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相去甚远”指互相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和距离。

这两个成语的意思不同;故选B。

(5)本题考查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小说是小知、小道”和“触及了小说讲求虚构、植根于生活的特点”两者表示转折关系;故选A。

2.【答案】(1)门庭若市(2)一鼓作气(3)奉命于危难之间(4)少年不识愁滋味(5)蜡炬成灰泪始干山雨欲来风满楼【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句子的能力。

要注重平时积累,准确记忆,规范书写。

(1)——(4)题是直接型默写,(5)题是理解型默写,注意易错字如“庭”“作”“识”“蜡炬”“始”等。

3.【答案】C【解析】考查对联知识。

对联不仅要讲究格式,更重要的是内容上要相关,构成统一的意境。

上联说的是“小说”,“小说”常被称为“闲书”,包罗世间万象,世态炎凉,C最适合作为下联,故选C。

4.【答案】示例:悲喜童年交响乐:《社戏》《孤独之旅》《童年》【解析】答题思路:选择不少于三篇的小说,根据这些小说的共同点为它们拟写一个别致的标题,这个共同点可是多方面的,情节上的、主题上的、内容上的等等。

示例:生命的奇妙旅程:《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

5.【答案】示例:小夏,我们在讨论菲利普夫妇的表现哦,先把于勒放一边吧。

我同意小琪的观点,我觉得菲利普夫妇那么势利,放着一个大富贵弟弟在那里,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跟于勒相认的。

玄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玄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责备(bèi)融洽(qià)融通(róng)B. 调整(tiáo)恬静(tián)调皮(tiáo)C. 纤巧(xiān)纤细(xiān)拮据(jié)D. 磕碰(kē)剥削(bō)磕绊(kē)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B.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我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封城、停工、停课等。

C. 小明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在镜子前整理自己的仪容,以便给同学们留下良好的印象。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增进了友谊,更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B. 她性格开朗,善于交际,很快就融入了新的集体。

C. 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D. 他的演讲水平很高,引经据典,让人受益匪浅。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们。

B. 人类需要反思,反思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可持续。

C.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在说:“我一定能行!”D. 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5. 下列各句中,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满载而归:形容收获很大。

B. 奋不顾身:形容勇敢无畏。

C. 青出于蓝:形容后来居上。

D. 一举两得:形容一举两得。

二、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1. 文章开头“大自然的语言,是那么丰富多彩,那么富有变化,使我们几乎难以用语言来描述”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A. 引出下文对大自然语言的详细描写。

玄武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

玄武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沮丧(sàng)耀武扬威(yào)B. 比喻(yù)震耳欲聋(yù)C. 沉着(zhù)风驰电掣(chè)D. 勤奋(fèn)鸦雀无声(yā)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充分说明了他的聪明才智。

B. 我对他的决定表示非常赞赏,因为这体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

C. 这座大桥的建成,不仅缩短了两岸的距离,还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答案:C3.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二、填空题1. 《孟子》一书中,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著名观点的篇章是《 ____________ 》。

答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中,以历史为背景,描写农民起义的是《 ____________ 》。

答案:水浒传3. 下列成语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____________ 》。

答案:三顾茅庐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小明从小就喜欢画画,每天放学后都会拿起画笔在纸上尽情挥洒。

他的画技也越来越精湛,常常在学校的绘画比赛中获奖。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明的兴趣爱好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天,小明在学校音乐课上认识了小红,小红擅长弹钢琴。

小明被小红的琴声深深吸引,他决定向小红学习钢琴。

从此,小明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小红家,跟着她学习钢琴。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钢琴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的琴声也越来越动听。

有一天,学校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小明和小红都参加了。

音乐会结束后,小明的琴声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玄武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玄武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 càn)翱翔(áo xiáng)沐浴(mù yù)B. 炽热(chì rè)纷繁(fēn fán)窥豹(kuī bào)C. 沧桑(cāng sāng)沮丧(jǔ sàng)疲惫(pí bèi)D. 精湛(jīng zhàn)妩媚(wǔ mèi)沐浴(mù yù)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翩翩起舞轻歌曼舞水落石出B. 喜气洋洋神采奕奕落英缤纷C. 水天一色花团锦簇眼疾手快D. 峰回路转惊心动魄欣欣向荣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B.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取得了好成绩,还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C.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航班延误了三个小时,给旅客带来了很多不便。

D. 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很有趣,所以我就把它推荐给了我的朋友们。

4.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B. 这条小溪,就像一条玉带,镶嵌在山间。

C. 他的声音像春风,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D. 她的笑容,就像阳光,照亮了整个房间。

5.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这座大桥雄伟壮观。

改为:这座大桥非常雄伟壮观。

B. 原句:他们辛勤劳动,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改为:他们辛勤劳动,为国家创造了财富。

C. 原句: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改为: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引人入胜。

D. 原句:他听了老师的批评,感到非常羞愧。

改为:他听了老师的批评,感到羞愧。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在江南的春天,我常常看到那些美丽的油菜花。

它们金黄一片,随风摇曳,仿佛一幅幅精美的画卷。

中考冲刺】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中考冲刺】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中考冲刺】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句子默写1.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2)题需填入作者姓名。

1)秦时明月汉时关,风雨几时见_________。

(___《出塞》)2)___,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3)杏花疏影里,晚来_________。

(___《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4)为篱下黄花开遍,可惜_________。

(___《满江红》)5)仁者_________,智者乐水。

勇者_________,仁者乐山。

(___《鱼我所欲也》)6)___在《渔家傲·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思乡报国之情;___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抒发了建功立业之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班级开展了“南京人话南京”综合性研究活动,大家围绕专题设计了以下研究任务。

___以“南京当代名人”为专题,搜集了一些资料,进行分享。

名人演讲)文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永远不要把它和日常生活隔离开来,文学是用语言表现出来的生活。

我们在阅读文学,就是在阅读生活,在阅读自己,包括外部的世界和内部的世界。

阅读的关键在于你的需要和才能,要超越文字,不要拘泥于文字。

抓住了刹那,你就获得了刹那;抓住了永恒,你就获得了永恒。

根据___的跨年演讲视频改写)2.请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的短语抄写。

文学与生活3.看拼音写汉字:密不可分____4.给加点字注音:拘泥(jū ní)____5.填入上文横线处最恰当的关联词是()A.虽然但是 B.不是而是 C.与其不如 D.不仅而且6.参照示例,结合《简·爱》中人物的经历,说说你对语段中划线句的理解。

南京市玄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南京市玄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南京市玄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5)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6)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7)花草的脚步就是春天的脚步。

春天,在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的细察中露出朦胧的姿容,在白居易“,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欣喜中即将走向烂漫,在刘禹锡“苔痕上阶绿,”的愉悦中款步走入居室,在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的赞叹中又将走向新生的美丽。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伫立(chù)倔强(jué)潜心(qián)相形见绌(zhuō)B.诧异(chà)瞥见(piē)处理(chǔ)锲而不舍(qì)C.愧怍(kuì)挫折(cuò)慰藉(jiè)汗流浃背(jiā)D.惬意(qiè)粗糙(cào)惩罚(chěnɡ)鳞次栉比(zhì)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憧憬冗杂辉煌一愁莫展B.忏悔潇洒狭隘心无旁骛C.馈赠阔绰蜡烛金榜提名D.驰聘沉湎烦燥一鼓作气4.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据悉,南京西站将保留站台和部分铁轨,有望在未来五、六年内建设成为南京第一座铁路博物馆。

B.湖北高三学生张文驰毅然决定高考前进京捐献骨髓,挽救福建4岁小男孩生命。

他说:“功课落下可以补,但是生命只有一次”。

C.为节能减排,北京部委大楼顶上将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这些部委包括国资委、财政部、工信部、教育部、人保部……。

D.本届人大会上,浙江团72件议案被采纳,仅企业家周晓光就贡献了33件;湖北团14件议案被采纳,8件来自周洪宇教授。

5.下列对名着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在他们那里最高的树木大约有七英尺,我指的是皇家大公园里的那几棵,我举起攒着的拳头刚好够得着树顶。

〖2021年整理〗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初中语文模拟试配套精选卷

〖2021年整理〗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初中语文模拟试配套精选卷

南京市玄武区2021年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2021时间12021)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26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不知细叶谁裁出,▲。

(贺知章《咏柳》)(2)客路青山外,▲。

(王湾《次北固上下》)(3)渭城朝雨浥轻尘,▲。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6)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7)▲,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8)▲,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9)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常常会让你想起陶渊明《饮酒》的夕阳美景“▲,▲。

”2先在横线上完成《水浒》第7回的回目名填空(前一空填物,后一空填人物绰号,使上下两句对仗),再用正楷字分行将这个回目名抄写在米字格。

(4分)第7回花和尚倒拔误入白虎堂3.阅读下面一段话,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草长莺飞时节,淳国际慢城金花节开幕.了!华东最美“金花胜地”敞开胸襟,āo请您一起过过江南“慢生活”的瘾.——流连花海盛景,慢赏乡村风情,参与帐4456录古城南京的美。

他的做法受到友们的热烈欢迎,西祠胡同上很多版友为水彩画配诗,于是便有了这极有特色的“诗情画意赞古城”的赞扬的话。

(称呼1分,把两件事情说清楚,语言通俗,能让七岁的孩子听懂2分)二(44分)(一)(5分)7.(2分)春光融融,春风和煦(每点1分,意近即可)8.(3分)黄师塔前桃花盛开,争妍斗艳(1分);诗人在桃花丛欣赏玩味,目不暇接(眼花缭乱)(2分)。

(能结合诗意想象,意近即可。

)(二)(12分)9(2分)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其/而隐身于后操罔焉。

10(4分)(1)同类(2)能够(3)喜欢(4)放(在),摆(在)(四个词语解释,意对即可)11(4分)麂在草莽行走,害怕人们发现它的踪迹,只是顺着一条路(往前走),不管路的远近。

(江苏南京卷)2021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江苏南京卷)2021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江苏南京卷】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1)街谈巷语道听途说(2)xiè(3)溯(4)B(5)A2.【答案】(1)门庭若市(2)一鼓作气(3)奉命于危难之间(4)少年不识愁滋味(5)蜡炬成灰泪始干山雨欲来风满楼3.【答案】C4.【答案】示例:悲喜童年交响乐:《社戏》《孤独之旅》《童年》5.【答案】示例:小夏,我们在讨论菲利普夫妇的表现哦,先把于勒放一边吧。

我同意小琪的观点,我觉得菲利普夫妇那么势利,放着一个大富贵弟弟在那里,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跟于勒相认的。

6.【答案】示例:孙悟空石破天惊出神猴,游历四海仙术求。

大闹天宫气豪迈,齐天大圣美名留。

西天取经保唐僧,火眼金睛有勇谋。

护师取经成正果,斗战胜佛获自由。

7.【答案】(1)C(2)D(3)B(4)B8.【答案】第二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

9.【答案】讽直刚毅果断/执着/以天下事为己任脾气比较犟,但气量大/知错能改/知人善用/善于纳谏10.【答案】摘录:老邵父亲出来得更勤快,沿着街上的绿化带,一边走,一边看着那一丛丛绿。

批注:父亲在绿化带里种下了麦子,需要经常去看看麦子长势怎样,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11.【答案】示例:连用短句/调动嗅觉,表现老邵对乡村生活的偏爱,以及乡村生活的纯净美好。

(意近即可)12.【答案】示例:①粮食,是所有人生存的根本,要珍惜/重视;②土地/自然/乡村,是所有人的家园,不能被城市化进程所破坏;③血脉,我们都是农村人的后代,要尊重老一辈对土地的感情;④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代代传承,不能后继无人。

(答出两点即可;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13.【答案】示例一:忘时与知秋不矛盾,“时忘四运周”是说作者因为住在比较偏僻的地方,没有什么人与他来往,所以他有时竟然忘了四季的节序变化。

“慨然知已秋”是作者看到院子里的落叶,才慨然发现已经是秋天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玄武区 2021 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28 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 分)(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2)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3)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5)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已知泉路近,□□□□□。

(夏完淳《别云间》)(7)而现在/乡愁是□□□□□□□/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8)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9)“月”是古诗中常见意象,有的表达了浓烈乡愁,如“▲,▲”;有的显示着清新意趣,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下面是纪录片《记住乡愁》片尾曲歌词之一,依要求答题。

(5 分)每个有月亮的晚上,都看到思念在生长/村庄、水井与小巷,心中依然那么kě望。

多少次我梦回故乡,总是记忆中的模样/炊烟升起仍带清香,熟悉的呼唤就在耳旁。

乡愁是一壶佳酿,离家越久越醇香/有它就有最初的方向,未来会绽出耀眼光máng。

(1)依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kě 望(▲ )模样(▲ )绽出(▲ )光máng(▲ )(2)歌词中的“▲ ,▲ ”两句让我们想到席慕蓉的诗句:“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1 分)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2 分)A.人们希望《记住乡愁》中的故事讲得温暖,希望它能回味我们的精神家园。

B.影视纪录者应该让观众在回望家乡土地的同时,记取土地背后的文化价值。

C.镜头中的人和物所承载的家乡记忆、乡土情怀总萦绕在亿万中国人的心头。

D.纪录片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让人重温世代相传的祖训,寻觅传统文化基因。

4.用正楷或行楷将“浓醇的乡愁,文化的守候”两句抄写在田字格里。

(3 分)5.对下列书法作品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1)(2)(3)(4)A.行书篆书楷书隶书B.楷书草书行书篆书C.楷书隶书行书篆书 D.楷书草书行书隶书6.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6 分)(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论语》《孟子》《史记》《尚书》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

《史记》是编年体史书,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B.中国“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

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C.鲁迅是现代文学家。

我们学过他的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

D.菲利普、安东尼奥、奥楚蔑洛夫分别出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

(2)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4 分)贝茜问我是否想要一本书。

“书”字产生了瞬间的刺激,我求她去图书室取来一本书。

我曾兴致勃勃地反复细读过这本书,认为书中叙述的都实有其事,因而觉得比童话中写的有趣。

至于那些小精灵们,我在黄叶子与花冠之间,在蘑菇底下和爬满老墙角落的长春藤下遍寻无着后,终于承认这悲哀的事实:他们都己逃离英国到某个原始的乡间去了,那儿树林更荒凉茂密,人口更稀少。

而我虔信,小人国和大人国都是地球表面实在的一部分。

我毫不怀疑有朝一日我会去远航,亲眼看看一个王国里小小的田野、房子、树木;看看那里的小人、小牛、小羊和小鸟们;目睹一下另一个王国里如森林一般高耸的玉米地、硕大的猛犬、巨大无比的猫以及高塔一般的男男女女。

①语段中的“一本书”名字是《▲ 》,“我”的名字叫▲ 。

(2 分)②选段内容后面的情节是(▲ )(2 分)A.劳埃德医生为“我”夜晚出诊B.被里德太太关进红房子C.在洛伍德慈善学校被罚站D.被表兄约翰辱骂和殴打二(37 分)(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7~10 题。

(17 分)杌凳①情缘凸凹看见眼前这只杌凳,我内心温柔。

这只杌凳,出自先父之手。

儿时家里打家具,锯下碎板木条,父亲怜惜材料,自制了几只杌凳。

他做得认真,挖榫楔钉,一丝不苟,便做得很牢固,用它抛击野狗,也摔不坏。

直让人觉得,只要人敦厚,器具也随之敦厚。

那年我娶妻,带新人回家省亲。

因为新人貌美如花,又善解人意,父亲喜不自胜。

正好摘下来当年核桃,父亲就稳坐在杌凳上,给新人砸食。

新核桃口感好,新人极喜,几乎是父亲砸一颗,她吃一颗。

父女情浓,让人感动。

临走时我要了那只杌凳,一则以纪念,一则以砥砺我们的爱情,让父辈放心。

后来父亲病逝,送到殡仪馆火化。

抱骨灰盒时,我让三弟随身携带好杌凳。

依山里习俗,抬起来的棺材就不能放下,不能在中途沾土,抬棺人欲歇,就要在棺下支上两张条凳。

骨灰盒是浓缩的棺木,自然要有小小的杌凳相匹配。

骨灰送至祖坟要走百里山路,无论是乘车,还是步行,一旦身累,就把骨灰放在杌凳上。

大礼完毕,我又把杌凳带回来。

殡仪用具,依乡俗或陪葬,或烧毁,以免带回鬼魂;但父子情重,且他生前我已竭尽孝道,即便有魂跟来,定会护佑我。

我真正的用意,是要留下念想,以便睹物思人。

后来我有了一定的文名,有了正常的文学生活,杌凳就从属于我的读写活动。

书架高大,想拿到最上一层的书籍,就要踩在杌凳之上;而最下层的书册低近脚面,查找翻阅时,又离不开杌凳之坐。

一踩一坐之间,竟有了近二十年的时光,即便是铁打的杌凳也会散架、变形,而它依旧结构坚实,不晃不动。

它好像是对你无声地发出一个宣言:我从山中来,带着认真与稳重,有着不变的品质,你尽管用。

但是,它的确丑陋:凳面乌黑,不见本来底色;凳脚因匝以复榫,鼓鼓凸凸,毫无秀气模样。

因此在妻子的眼里,即便经久耐用,也不过是一个卑贱的物件,所以她并不敬重——买来排骨,把案板放在它身上,用力剁;享受干果,譬如核桃、杏核,就以其做砧木,用力砸。

以至于乌黑凳面又添了累累伤痕,凸凹不平,愈加丑。

我终于不可承受,对她说,这可不是普通的杌凳,它承载着记忆。

她说,你自作多情。

我又说,物件也有人格,也有灵性。

你没听说,木头戳在那里,一年不烂是木头,十年不烂是魂灵,百年不烂是神圣,人就该跪拜了。

她说,你可别吓唬我。

在五十岁生日那天,对杌凳这老物件的感情,在心里突然盈满起来——我找来一块砂布,仔细擦拭它身上的疤痕,不仅抚平,还见了原木的颜色,它居然还散发出淡淡的香味——一切都对应着故乡那不老的土地。

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掉下了眼泪。

或许,这就是乡愁。

这只杌凳,真是皮实:生与死,珍重与轻贱,它都默默地承受,不似人,还有不平,还有感慨。

因而它比人有肚量,也比人持重。

我更把这杌凳放进心里。

我对妻子说,从今往后,你对它就像对我,不要在它身上乱砸乱剁。

(选自 2015 年 10 月 6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注:①杌(wù)凳:矮小的凳子。

7.本文题为“杌凳情缘”,分点概括“杌凳”上承载着哪些“情”。

(4 分)▲8.语言品析。

(5 分)(1)联系全文说说父亲的“敦厚”有哪些表现。

(2 分)▲(2)赏析第十一段中的划线句。

(3 分)▲9.联系上下文,说说第六段的作用。

(4 分)▲10.就“妻子”这个人物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写出答案。

(4 分)问:▲答:▲(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11~18 题。

(20 分)江南暮春清明风俗随着寒食、清明、上巳的来临,江南已是红梅零落,樱花渐离枝头,桃花也随雨打风吹去了。

江南的暮春习俗像是在彷徨中寻找着什么寄托。

【以水驱邪与魏晋修禊】《孝经纬》记载:“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三月节。

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

”古人对于“洁” 的渴求出于对死亡的恐惧。

暮春时节,寒热不定,疾病时来侵袭。

古人认为这是被压抑的阴气或说瘴气在作怪。

用洁净的流水来清除浊邪成了必要举动。

明代以来,江南地区产生了许多以水清除浊邪的“方法”。

如三月初二以桃叶浸井水服食,传说可治心病。

三月初三取枸杞煎汤沐浴,能使皮肤光泽不衰。

人们对这些方法的信任,大抵都源于临水修禊的风俗。

修禊,是古人祈福消灾的仪式,通常在三月上旬巳日临水举行。

自魏晋以后,上巳节的日期固定为三月初三。

《晋书·王羲之传》记载:“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说的就是著名的兰亭雅集。

当日,王羲之与众名士相聚曲水之畔,三杯两盏之后,他联想到战争的频繁与生命之脆弱,感慨:“固①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庄周在《齐物论》中告诉世人:生为梦幻,死是苏醒,早逝(殇)反而能使人走向长生(彭)。

王羲之并不相信修禊的功效,认为死亡总是突然来袭,同时也不接受庄周为消解死亡恐惧所提出的解释。

王羲之与名士们聚饮赋诗,且将雅集诗作逐一记录,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一条与后人沟通的途径——这是对死亡的新知。

【寒食禁火与唐人祭墓】寒食,在清明前一两日。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列国,忠臣介子推舍命追随。

重耳夺回王位后,与之交恶。

介子携母逃入山中,重耳派人纵火烧山,将其活活烧死。

《庄子·盗跖》载:“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

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传说百姓相约禁火以纪念介子推,便产生了寒食节。

因为禁火,人们须考虑制作不易变质的冷食。

旧时江南流行冬青叶汁染米蒸食,俗称乌饭。

后来,有人用麦苗汁和糯米做成粉团,流传至今成了江南暮春名小吃——青团。

其实,禁火的习俗早于介子时代就已产生。

寒食附会于介子推的故事,正如端午节相传是纪念屈原一样。

从唐代开始,每逢寒食,无论贵贱,人们都要祭扫先人坟墓。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百姓祭墓自春秋方始】商周时期,人们相信死后精神不灭。

当贵族享尽生前的荣华富贵,跨过生死边界,迎接他的是天上地下的极乐世界。

人有魂魄二气,魂飞九天,前往祖先的世界永生;魄则留于墓中,享受随葬品带来的无尽欢愉。

贵族们在祭祖方面霸占了特权,他们在宗庙中和先人的坟冢前祭祀祖先;而庶民不要说建家庙,连坟包也不许出现。

春秋时期,周朝礼制日渐崩坏,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在先人墓上封土,用作先人墓葬标记,以便上坟时容易寻找。

孔子深爱周礼,对百姓祭墓却表示支持。

《礼记》载,曾子问孔子庶民该如何祭祖。

孔子回答:“向墓而为壇,以时②祭!”百姓扫墓祭祖,从周代的不合礼法,经孔子认可后在宗法社会中流传下来。

【宋代“黄金周”使三节合一】隋唐统一后,上巳逐渐变成了春游节。

《剧谈录》载:“开元中,上巳节赐宴臣僚,会于曲江山亭,恩赐教坊声乐,池中备③彩舟数只,唯宰相、三使、北省官与翰林学士登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