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包括哪些内容
谈谈教学案例三要素

谈谈教学案例三要素在实践中,不少教师把教学设计或教案与教学案例混为一谈,也分不清课堂实录与教学案例有何不同,更不重视课后教学评价(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于教学案例的重要作用。
所以,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教学案例进行重新界定和梳理。
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应该包括背景描述、学教设计、学教过程(课堂实录)、课后反思(自我评价)、同伴互助(相互评价)五个要素。
限于篇幅,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介绍一下其中的三个要素——学教设计、学教过程(课堂实录)和课后反思(自我评价),并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学教设计关于学教设计,当下说法很多,如讲学稿、导学稿、导学案、教学案及导学设计等等,本质一致,是教师根据课标、学情设计的学习方案或教学措施,可谓尚待实施的教学“蓝图”。
学教设计一般包括学教目标、学教内容、学教形式、学教流程(或称学教步骤、学教测评)等。
如金霞老师对“火烧圆明园——重读‘两个强盗的故事’”的学教设计如下。
(一)学教目标根据课标“2-3-8: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到清朝统治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确立如下学教目标。
(1)从雨果的信获取并转达有关“火烧圆明园”的基本史实。
(2)在阅读学习材料的基础上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自主问答解决部分问题。
(4)能在讨论中根据所学文史知识从多个角度发表见解。
(二)学教内容教材“屈辱的岁月”一框,关于“火烧圆明园”仅有这样的描述:“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英、法再次对中国发动战争,并于1860年占领北京,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抢掠,洗劫了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
”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相关内容的文字寥寥无几,需要补充新的资料(法国布里赛《1860年,圆明园大劫难》摘录;1860年10月《纽约时报》摘录等)。
(三)学教方法1.史料学习法基于课本内容局限性与课标要求,本堂课主要采用了史料学习法,即教师补充提供史料,学生围绕史料联系阅读,组内自主问答、讨论等。
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目标和预期结果,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
的学习结果。
2.教学内容:确定需要教授的知识和概念,以及相关的技能和能力。
教学内容应当与学生的年龄、水平和兴趣相匹配,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系
统性。
3.教学方法: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
主动学习。
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引导、讨论、合作学习、案
例分析等。
4.教学资源:确定需要使用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具、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确保教学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以支持学生的学习。
5.教学评估:设计合适的评估方式和评估标准,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
展和成果。
评估可以是课堂练习、考试、作业、项目等形式。
6.教学组织:规划课堂的组织和管理,包括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以及课堂的时间安排和活动安排。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活动,确保教学过
程的顺利进行。
7.不同学习者的差异:考虑到不同学习者的差异,如学习风格、能力
水平、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每个学
生的学习需求。
8.反思和调整:教学设计应包括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反思和评估,根
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践的经验,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9.教学手段和技巧:在教学设计中,还可以包括一些教学手段和技巧,如提问技巧、教学演示、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技巧等,以帮助
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目的、系统地组织和安排教学
活动的过程。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促进学生的学
习和发展。
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课堂教学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初步掌握生活垃圾分类。
2、培养幼儿不乱扔垃圾,树立环保意识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事先布置好的情境:干净整洁的小兔家和脏乱的小熊家。
2、动画《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标志ppt。
3、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电池等。
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4、四只自制垃圾分装桶,贴上4种标志。
重点: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难点:初步学会垃圾分类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1、教师:小朋友,乖乖兔和胖胖熊邀请我们去他家参观,一起出发吧。
(教师先带领幼儿参观乖乖兔的家)教师:乖乖兔的家看起来怎么样?幼儿:很整洁很干净。
2、老师:和乖乖兔再见,去胖胖熊家吧。
(带领幼儿来到胖胖熊家)胖胖熊家看起来怎么样?幼儿:很脏很乱,垃圾到处都是。
小朋友,如果经常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身体会怎么样?幼儿:生病。
老师:我们来做环保小卫士吧,帮助胖胖熊把这些垃圾送到垃圾回收站。
老师:胖胖熊的家变得真干净,他非常感谢你们,黄古力也来了看一看他是怎么手垃圾的,请小朋友回到椅子上。
二、播放视频、引出垃圾分类老师: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垃圾应该分类处理。
垃圾一共分几类?幼儿:四类(教师出示4个垃圾箱)都有什么?垃圾桶都是什么颜色的?(逐一说出)老师:每种垃圾分类都有不同的标志,这是可回收垃圾标志(出示幻灯片可回收垃圾标志)上面有什么?看起来像什么?可回收垃圾包括哪些些?幼儿自由发挥回答问题。
老师:看一看图片,可回收垃圾有什么?教师逐次带领幼儿认识剩下的3个垃圾分类标志,并提出相应问题。
每说一种就放一张幻灯片。
三、实际操作垃圾分类、检查老师:生活中的垃圾需要分类,接下来你们的任务是做垃圾分拣员,将回收站里的垃圾重新归类分拣到4个垃圾箱中,要认真仔细完成。
教师随机指导。
老师:分拣员的工作真辛苦,回收站的叔叔奖励给你们一个环保小卫士的标志。
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堂教案设计案例“电”显神通——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浙江省丽水中学俞惠珍一、教材和教案内容本单元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化学“主题:化学反应与能量”。
内容标准是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简单的原电池知识;具有借助氧化还原理论、金属活动顺序和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判断电池正、负极以及设计原电池和书写原电池两极反应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了解电解池结构,知道电解是“借助于电能,使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发生,从而使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本单元内容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建构电解池模型,再通过模型迁移,应用到对一般电解装置的分析,因此教案过程中重点培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本单元内容的宏观现象和微观原理之间的关系十分清晰,且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有利于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学习过程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环节,有利于培养“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另外,电解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发展了学生对化学理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的认识水平,提升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二、教案目标()能从宏观的现象(电流方向)建构微观粒子(电子、阴阳离子)的迁移方向,并学会从微观角度表征微粒在两极的存在状态及行为,理解电极反应的本质及发生条件,完成证据推理和模型建构;会用符号表征正确表示电极反应,并以此诊断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发展学生对电解过程的认识水平。
()通过证据推理、模型认知和实验验证带电粒子在电解装置中的迁移方向、两极电子得失情况、两极反应,通过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观察记录,收集证据,分析得出结论等途径,诊断并发展学生证据推理、模型认识与实验探究的水平,并以此发展学生认识方式和认识思路水平。
()了解电解法在元素发现史上的地位以及电解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学生对化学理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的认识水平,了解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教学设计具体内容有哪些

教学设计具体内容有哪些教学设计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育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下面将介绍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
1.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明确了教师希望学生在本课程中能够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具体明确:清晰地描述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可衡量:可以通过观察、测试或其他评价手段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
•可达成:学习目标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与学习目标紧密相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知识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际运用知识、操作技能等。
•情感态度内容: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道德品质等。
•跨学科内容:将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教育手段和策略。
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来选择,灵活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课堂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讲解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的各种支持和帮助,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等。
教学资源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既要符合教学需要,又要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资源的使用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5.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的方式。
评价方式应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适应,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doc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最重要的是什么?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涵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二.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分析、设计、评价分析是指对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分析,分为一般分析和具体分析,一般分析是对所教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信心、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学习方法,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及语言知识所处水平的分析。
通常是在教师最初接触学生时开展。
具体分析是在开展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前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目前相关知识与能力所处的水平,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及其认知特点。
还要分析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的困难。
教学设计是为达到教学目标所要实施的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要包括技能的提高、新语言知识的学习、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渗透。
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具体,具有可测量性。
如果过于宽泛的话,学习就会无的放矢,也会对教学过程的有效设计形成不利因素。
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各个阶段、各步骤之间的过渡与衔接的设计等。
教学过程要有一定的层次性,每一层次之间的过渡要平滑、流畅。
教学评价是指设计出检验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的方法设计。
是对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师自身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学评价设计要以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为标准,检测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教学内容分析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处理、本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思路。
内容主题(话题)、语言知识结构的重点内容、教材所设计活动难易程度及适宜性。
对全人培养的教育价值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思路与教学内容。
而教学设计的三个层面哪个方面处理不当,都直接影响到课堂优化程度。
下面就结合教学实例来探讨教学设计的技能是如何影响了课堂优化的程度:1. 教材分析和使用。
很多教师对如何分析和使用教材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不能抓住教学重点,不能合理改编教学活动。
2. 学生分析。
很多教师不做认真分析, 在教学设计的写作中只是泛泛而谈, 起不到学生分析的作用。
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并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
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提前思考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具、教材和评估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的内容较为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明确了教学的方向和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科内容、学生水平和教学要求等因素,确立具体、可操作性的目标。
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
2. 教学内容:教学设计需要明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教师通过分析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概念,确定需要传授给学生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教材和资源。
此外,教学设计还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合理地布置教学顺序和内容的连贯性,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手段。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适应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育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
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评价形式多样,可以包括课堂测验、作业评定、小组讨论、项目展示等。
5. 教学资源:教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等。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资源,并合理地组织和利用这些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6. 教学环境:教学设计还需要关注教学环境的创设。
教学环境包括教室布置、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活动安排、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政治议题式教学设计案例

政治议题式教学设计案例介绍这是一个政治课堂的议题式教学设计案例。
通过引入社会上的热门政治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政治参与意识。
本教学设计案例适用于高中政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政治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锻炼学生的辩论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并分析政治议题的背景和相关问题;•掌握辩论的基本技巧和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辩论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议题是“青少年参与政治”。
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青少年参与政治的意义和影响;2.青少年参与政治的途径和形式;3.青少年参与政治的困境和挑战。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议题教师向学生介绍“青少年参与政治”的概念,并引发学生对这一议题的兴趣和思考。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青少年为什么应该参与政治?•青少年如何参与政治?•青少年参与政治有哪些困境和挑战?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讨论这些问题,并在末尾就这些问题进行展示和总结。
步骤二:背景分析教师向学生介绍“青少年参与政治”议题的相关背景知识,包括政治参与的定义、形式和意义。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并分析青少年参与政治的重要性和影响。
步骤三:辩论训练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支持青少年参与政治,一组反对。
每组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准备相关的辩论论据和证据。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辩论的基本技巧和逻辑思维方法,如提出论点、列举事实和数据、进行逻辑推理等。
每组学生轮流进行辩论,辩论结束后,教师和其他学生对每组的辩论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
步骤四:分享和总结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辩论的过程和感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辩论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总结本次教学的收获和体会,强调青少年参与政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政治事务。
教学评价本次教学设计案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学生的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评估学生在辩论中的表现,包括论点的合理性、论证的逻辑性和表达的清晰度等;•收集学生的作业和讨论笔记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包括哪些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自主性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资源链接等。
1、评估需求确定教学目的:测量学习差距、确定完成教学后能够做什么?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学习之前的知识技能分析?3、学习者分析: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环境分析?4、编写教学目标:具体陈述学习后能够做什么?5、开发评价方案:你准备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6、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你设计各种教学资源和材料为教学做准备?7、实施与评价:实施你的设计并进行多方面的评价?8、修改:整理反馈资料和数据,进行修改教学设计9、总结性评价:对学习者使用效果进行最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