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简介
广西文科二本大学排名

广西文科二本大学排名广西文科二本大学排名由于高中选择的文理科的不同,所以报考的大学也有所不同,那么在广西都有哪些适合文科同学进行报考的院校呢?下面是YJBYS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广西文科二本大学排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广西文科二本大学排名广西师范大学(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广西师大”,坐落于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首批广西地方立法服务基地”“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和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入选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唯一被评为优秀的地方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文科基地。
由南京大学对口支援广西师范大学。
学校创办于1932年,是广西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也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校,也是当时全中国仅有的6所国立师范学院,曾六次更名,八次迁址,四度调整。
抗战时期,成为抗日大后方著名的.高等学府,并被誉为“西南民主堡垒”。
截至2016年9月,学校有王城、育才和雁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100多亩;有22个教学学院(含独立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位于桂林市。
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学校现设有27个二级学院(含独立学院),71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
有18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门类,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师范与非师范性专业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1]学校有拥有了一支包括入选国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在内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实验室被确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实现了学校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零的突破;学科建设硕果累累。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越南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探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教育教学※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越南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探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张惠鲜(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摘 要:通过对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7—2021届越南语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分析,总结出越南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文化风俗,商贸经济,文学、语言、翻译,教育、教学、就业,旅游等方面。
针对论文选题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今后的毕业论文选题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越南语专业;论文选题;策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91(2022)02-0087-06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和考核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开展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途径。
毕业论文的质量是教育部对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学位条例中规定,学生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并达到所规定的标准,才能够获取学位。
可见,毕业论文是衡量教育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因此,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选题是写好毕业论文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
”那怎样才能做好选题这项工作呢?本文通过分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7—2021届越南语专业毕业生论文的选题,探讨其中所存在的优点、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试图找出解决的方案,提出今后的论文选题指导建议。
一、选题情况分析越南语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不局限于传统的语言文学领域或方向,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
笔者按照文化风俗,商贸经济,文学、语言、翻译,教育、教学、就业,旅游、其他等几大类统计了194篇论文的选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最近5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越南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构成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文化风俗方向的选题占比突出,并呈上升态势中越两国山连山、水连水,自古以来历史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在文化风俗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19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对口自主招收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

194503****0637
谢呈浩
男 桂林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信息工程
163 300 245 技能免试,优先录取。
194503****2474 194503****2463 194508****0279 194508****0295 194508****0333
张翁熠 张旭宇 陈荣榕 陈晓枫 陈晓俊
男 桂林市机电工程学校 男 桂林市机电工程学校 男 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男 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男 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185 300 254 技能免试,优先录取。 173 300 249 技能免试,优先录取。 253 218 232 210 245 231 178 223 205
230 265 251
194512****3528
唐志杨
男 都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子信息工程
185 253 226
194512****3521 194501****5202 194501****5118 194501****9267
韦仁伟 陈守旺 冯雪锋 黄百宁
男 都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男 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 男 广西二轻高级技工学校 男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
232
202
202 263 技能免试,优先录取。 269 技能免试,优先录取。
205
233 263 技能免试,优先录取。 239 技能免试,优先录取。 240 技能免试,优先录取。 279 技能免试,优先录取。
208 255 技能免试,优先录取。 266 技能免试,优先录取。 241 技能免试,优先录取。
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总体情况是好 的, 但 由于市场经济 的影响 、 大学生党员个体 自身 的 因素 以及 高校 基层 党建 工作 的不规 范, 党 员发 展工 作仍 存在很 多问题 。新建本科 院校 可 以从扎实党 员发展群众基础 、 思想保 证、 组织保 证和制度 保证 等几个 方面 , 探 索大 学生党
员发展 质量保 障体 系的构建。
大学生作为宝 贵 的人才 资源 , 是 民族 的希 望 , 是祖 国 的未来 。对于一个 党 、 一个 国家和一 个 民族 而 言 , 赢得 青 年, 才能赢得未 来 , 作 为全世 界人 数最 多 的党 派也 是最 大 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 , 更是 如此 。从 1 9 9 8年 开始 , 我 国高 等教 育持续 地实施 扩招政策 , 开始 迈入 了大众化 教育 的快 速发展 期 , 在校大学 生的人数 随之连 年迅猛增 长 。据 中国
进 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 大理想 , 确立 马克思 主义的坚定 信念 , 真正 把 大学 生群 体 中的先 进 分子 吸 收 到党 组 织 中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3—1 1
基金项 目: 2 0 1 1 年广 西高校党建立项研究课题( 1 1 D J B 5 2 )
作者简介 : 陈
欢( 1 9 8 2 一) , 女, 湖南湘潭人 , 讲 师, 硕士 , 主要从事新时期党史党建与思政教 育研究 。
通讯作者 : 钟国云 , 男, 硕士 , 讲师 , 主要从事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发展研 究。
6 5
来。同时 , 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 的教育 、 培养 、 管理和监督 , 使大学生党员能够切实按照 党员标准 严格规范 自我 , 加强 自身党性修养 、 增强 党员 宗 旨意识 , 进 而打造 一 支名 副其 实的思想政治觉 悟 高 、 专 业素 质过硬 、 综 合能 力强 的 大学 生党员队伍。总之 , 要不 断探索高校基 层党建 的基本 规律 和特殊规律 , 提高我 国高 校党 建 的科 学化 水平 , 构 建 确保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有效体 系和长效 机制 , 这是党 的组 织发展工作 的重要 经验 , 是实 现人 才强 国战 略的需 要 , 是 推进党的先 进性 建 设 、 加 强党 的 执政 能 力建 设 的重 要 使 命, 事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全局 , 影 响深远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简介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简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地处中国通往东南亚门户城市、桂西南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被誉为“南疆国门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39年的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龙州师范学校、南宁专区龙州师范学校、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
2009年3月升格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在75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以造就精英人才、推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进步、引领文化发展为己任,逐渐形成了“进德修业,崇学善成”的校训和“自强不息和谐至善尊师重道知行合一”的办学精神。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89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980多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87万册。
有教职工580人,专任教师487人,其中高级职称13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25人。
全日制在校生11201人,少数民族学生5134多人,占45%,少数民族种类包括侗族、仫佬族、京族、苗族、瑶族、壮族等20多个。
学校设有中文系、外语系、经济与管理系、政治与公共管理系、音乐与舞蹈系、美术与设计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化学与生物工程系、体育与健康教育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11个教学系部。
开设26个本科专业以及6个高职专业,隶属文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
其中“数学”和“旅游管理”列入广西重点培育学科;“应用化学”学科获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立项建设,并列入2013年度广西高校重点学科立项建设。
学校有“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研究院”、“广西边疆问题研究基地”、“桂西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等自治区级研究基地、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培育基地。
学校在民族文化、民族艺术、民族体育、边疆治理、桂西南植物资源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
【大学介绍】广西师范学院简介

【大学介绍】广西师范学院简介广西师范学院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属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
2021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学校现有明秀、长岗、五合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688.7亩,校舍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9602万元,全校纸质图书144.8万册、电子图书247万册;设有17个教学院、4个公共教学机构、43个科学研究机构和1所附属实验学校,合作举办1所独立学院。
学校现有各类学生29279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2157人,专科生309人,硕士研究生1057人,研究生班学生2000人,留学生537人,成人高等教育学历生13119人。
开设有56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自治区级精品专业1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广西高校优质专业9个,开设了广西第一个本科空乘专业方向;拥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793人,具有正高职称121人,具有博士学位139人、硕士学位431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贴3人,广西优秀专家3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5人、八桂名师称号2人、广西青年科技奖2人、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1人、广西高校首届杰出科技人才称号1人,获自治区先进工作者2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1人、广西五一巾帼标兵1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12人,入选广西高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14人,3个团队被确定为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实力不断增强。
现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个,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1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5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4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红色基因传承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价值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第37卷第6期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Vol.37No.6 2020年12月教育教学研克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OR NATI ONALITIES Dec.2020红色基因传接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价值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X倩(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崇左532200)摘要:红色基因是以红色精神为内核的红色文化,以共产党人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民族集体记忆和深层精神特质积淀形成独特的基因,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效抓手。
同时,立德树人教育也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现实载体,二者互通互动、有机统一。
红色基因传承对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具体表现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激活赋能文化自信。
关键词:红色精神;红色基因;传承;立德树人;价值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891(2020)06-0133-04红色基因是以红色精神为内核的红色文化,凝聚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具有育人和激励作用,丰富了立德树人“用什么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的时代内涵。
从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到勇担时代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再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既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任务,又是新青年的使命所在。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所在地——崇左,孕育出立足本土红色资源、与红色革命文化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肩负着桂西南地区高校人才培养重大使命,因此更应传承好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立德树人。
一、红色基因相关概念(一)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红色精神是根植于内心的政治自觉,联通着党和人民群众血脉,是共产党人继承中华民族独立斗争精神和实践精神,以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培育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教科书,是不同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历史积淀的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的改革精神的总称。
桂西南民族地区优秀民族文化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路径探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ffll 科教热点Science and Education Hotspots桂西南民族地区优秀民族文化融入高校第二课堂的路径探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黄秋来梁添论黄剑波覃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崇左532200)摘要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
高校应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创造良好条件,使民族文化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来,使学生具有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观念,但通过调查发现,优秀民族文化在高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融入高校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高校实施力度有待加强,民族文化宣传力度较低、学习平台欠缺,民族文化传播难度大、活动形式较单一,缺乏创新活力等问题。
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分析并得出以下对策:开设民族文化课程;丰富民族文化课程、打造民族文化的传播平台;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丰富民族文化的活动形式;使优秀民族文化融入到高校的第二课堂,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桂西南民族民族文化第二课堂中图分类号:G750文献标识码:A D01:10.16400/ki.kjdkz.2020.10.004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Integrating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 into theSecond Classroom in Southwest Guangxi------Tak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s an example HUANG Qiulai,LIANG Tianlun,HUANG Jianbo,QIN Nai(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 i o n alities,Guixi,Guangxi532200) Abstract Excellent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spiritual power of t he Chinese n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reate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so that the national culture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the school,so that students have the consciousness of inheriting the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However,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it is found that the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 has not been well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iciencies in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in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uch a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such as low publicity of national culture,lack of learning platform,difficulty in spreading national culture,single activity form and lack of innovation vitalit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bove problems,this paper comes to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setting up national culture courses;enriching national culture courses and creating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of n ational culture;promoting the combination of o nline and offline activities to enrich national culture;integrating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 into the second classroo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 ational culture.Keywords nationalities in Southwest Guangxi;national culture;the second classroomI桂西南民族地区优秀民族文化的相关理论概述1.1优秀民族文化的含义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并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简介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地处中国通往东南亚门户城市、桂西南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被誉为“南疆国门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39年的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龙州师范学校、南宁专区龙州师范学校、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
2009年3月升格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在75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以造就精英人才、推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进步、引领文化发展为己任,逐渐形成了“进德修业,崇学善成”的校训和“自强不息和谐至善尊师重道知行合一”的办学精神。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89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980多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87万册。
有教职工580人,专任教师487人,其中高级职称13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25人。
全日制在校生11201人,少数民族学生5134多人,占45%,少数民族种类包括侗族、仫佬族、京族、苗族、瑶族、壮族等20多个。
学校设有中文系、外语系、经济与管理系、政治与公共管理系、音乐与舞蹈系、美术与设计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物理与电子工
程系、化学与生物工程系、体育与健康教育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11个教学系部。
开设26个本科专业以及6个高职专业,隶属文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
其中“数学”和“旅游管理”列入广西重点培育学科;“应用化学”学科获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立项建设,并列入2013年度广西高校重点学科立项建设。
学校有“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研究院”、“广西边疆问题研究基地”、“桂西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等自治区级研究基地、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培育基地。
学校在民族文化、民族艺术、民族体育、边疆治理、桂西南植物资源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
学校利用地处中国通往东南亚最便捷陆路交通前沿地带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先后与越南河内等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越南东方大学、越南高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泰国庄甲盛叻察帕大学等东南亚国家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签订了实质性的合作项目协议,实现了合作办学,双方在教师和学生互派、图书资料交换、国际会议举办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成效显著。
学校充分利用校内丰富的教学和科研优势,积极主动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优质服务。
近五年来,学校积极发挥社会服务的职能,承担了“国培计划”项目、崇左市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崇左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乡镇中心校学科辅导员培训班、崇左边防驻军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业务技能培训、以及多种国
家职业资格考试(包括会计、银行、导游、公关、市场营销、食品检验、化工检验等)培训10000多人次。
学校还与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安琪酵母(崇左)有限公司、广西埃赫曼康密劳化工有限公司、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区、国家级开发区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广西丰浩集团等企事业达成了合作,并在崇左部分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依托学校的科研实力和人才资源,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实现优势互补,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办学75年来,学院始终立足边境,给年轻的崇左市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作文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等省部级以上竞赛中获奖项100多项。
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全区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西高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卫生学校”、“广西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数据截止2014年9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