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基化工原料---芳烃主要产能及下游产品发展

合集下载

芳烃市场供需分析及下游产业链发展

芳烃市场供需分析及下游产业链发展

芳烃市场供需分析及下游产业链发展目录:第一部分大连西中岛石化产业园产业链设计的启示第二部分苯(纯苯)生产应用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甲苯生产应用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第四部分对二甲苯生产应用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第五部分邻二甲苯生产应用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芳烃及其主要下游产品全球供需现状,简要介绍了国内市场的产能、产量、消费状况、进出口情况、价格走势,并对芳烃下游产业链发展进行了分析,供参考。

主题词:苯,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供需,下游产业链前言芳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产量和规模仅次于乙烯和丙烯。

芳烃市场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游的需求,对二甲苯(PX)则是近年来在芳烃产品中最受关注,由二甲苯生产PX(对二甲苯),PX再生产PTA(精对苯二甲酸),PTA则是化纤的主要原料。

化纤市场兴旺才能带动芳烃市场兴旺,但2016年以来,国内化纤市场却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产能过于庞大,对美、欧、日三大经济体有较强的依赖性,在目前全球性经济萎缩的情况下,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明显萎缩。

但PX、PTA及相关产品的产能却在扩大。

截至2018年5月,中国已建成的PX项目共18个,形成总计1483万吨/年PX产能。

其中腾龙芳烃(福海创)160万吨/年产能自2015年停产至今,2017年中化弘润石油化工建成的60万吨/年的PX产能暂无开车计划。

因此,现阶段中国实际运行中的PX产能为1263万吨/年。

作为PTA的上游原料,PX是中国石化产业中为数不多的产能不足的化工产品。

2017年中国PTA有效产能4655万吨/年,随着翔鹭石化、远东石化等陆续恢复生产,产量增至3500万吨。

受PTA产业需求增长的拉动,2017年中国PX 产量达到980万吨,但国内供应缺口却持续扩大,2017年进口量达到1405万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9%,创下历史新高。

基于PX供应的巨大缺口以及其良好的经济效益,中国掀起PX项目建设热潮。

煤化工 下游 用量

煤化工 下游 用量

1111煤化工下游用量是指煤化工产品在各个领域的使用量。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转化为各种化学品、燃料和材料的过程。

煤化工下游产品主要包括合成氨、甲醇、尿素、乙二醇、烯烃、芳烃等,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纺织、医药、建筑、能源等领域。

在农业领域,煤化工下游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化肥和农药。

合成氨和尿素是煤化工的主要产品之一,用于制造氮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肥料。

此外,煤化工还可以生产农药、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对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化工领域,煤化工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生产各种化学品和材料。

甲醇是煤化工的重要产品之一,用于制造甲醛、醋酸、二甲醚等化学品。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于制造聚酯纤维、塑料、橡胶等材料。

此外,煤化工还可以生产烯烃、芳烃等化学品,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纤维等材料。

在纺织领域,煤化工下游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和纺织品。

乙二醇是聚酯纤维的主要原料之一,用于制造各种纺织品,如衣服、床上用品、窗帘等。

在医药领域,煤化工下游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药品和医疗器械。

甲醇可以用于制造甲醛、氯霉素等药品,乙二醇可以用于制造医用塑料和橡胶等材料。

在建筑领域,煤化工下游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

甲醇可以用于制造甲醛树脂、聚氨酯等建筑材料,乙二醇可以用于制造聚酯涂料、聚酯纤维板等装饰材料。

在能源领域,煤化工下游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燃料和能源。

甲醇可以用于制造甲醇燃料电池,烯烃可以用于制造燃料油和柴油等燃料。

总之,煤化工下游用量非常广泛,涉及到农业、化工、纺织、医药、建筑、能源等多个领域。

随着煤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煤化工下游产品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和深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7.03.22•【文号】发改产业[2017]553号•【施行日期】2017.03.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的通知发改产业[2017]5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石化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为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拓展石油化工原料来源,加强科学规划,做好产业布局,制定《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年3月22日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现代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工手段生产替代石化产品和清洁燃料的产业。

为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拓展石油化工原料来源,形成与传统石化产业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贯彻落实《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和《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的工作部署,现提出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

一、开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的必要性石化产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料,市场需求巨大,但受油气资源约束,对外依存度较高。

2015年,原油、天然气、乙烯、芳烃和乙二醇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60.8%、31.5%、50.4%、55.9%和66.9%。

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采用创新技术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对于保障石化产业安全、促进石化原料多元化具有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已取得全面突破,关键技术水平已居世界领先地位,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基本实现产业化,煤制芳烃工业试验取得进展,成功搭建了煤炭向石油化工产品转化的桥梁。

1、简述芳烃的主要来源及主要生产过程。

1、简述芳烃的主要来源及主要生产过程。

1、简述芳烃的主要来源及主要生产过程。

芳烃最初全部来源于煤焦化工业,但焦化芳烃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渐渐不能满足有机工业需求,为弥补不足,品质优良的石油芳烃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芳烃主要来源,约占全部芳烃的80%。

芳烃的主要生产过程:Ⅰ石脑油催化重整生产芳烃Ⅱ裂解汽油生产芳烃Ⅲ轻烃芳构化与重芳烃的轻质化2、芳烃的主要产品有哪些?各有何用途?芳烃主要产品有三苯(苯、甲苯、二甲苯)、C9芳烃、萘等。

苯:可以用来合成苯乙烯、环己烷、苯酚、苯胺及烷基苯等;甲苯:有机合成的优良溶剂,还可以合成异氰酸酯、甲酚,或通过歧化和脱烷基制苯。

对二甲苯: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进而生产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丁二醇酯等聚酯树脂。

聚酯树脂是生产涤纶纤维、聚酯薄片,聚酯中空容器的原料。

间二甲苯:主要用途是生产对苯二甲酸及少量的间苯二腈,后者是生产杀菌剂的单体,间苯二甲酸则是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基础原料。

邻二甲苯:主要是生产领苯二甲酸酐,进而生产增塑剂,如领苯二甲酸二辛酯、领苯二甲酸二丁酯等。

C9芳烃:目前主要分离出偏三甲苯和均三甲苯用于制偏苯三酸酐和均苯四甲酸二酐等,用于涂料,合成树脂等。

萘:主要用于生产染料、鞣料、润滑剂、杀虫剂、防蛀剂等。

3、试论芳烃转化的必要性与意义,主要的芳烃转化反应有哪些?开发芳烃的转化是为了依据市场的供求调节和平衡各种芳烃的产量,解决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主要的芳烃转化反应如下Ⅰ.异构化反应:间二甲苯转化为对二甲苯及邻二甲苯;Ⅱ.歧化反应:甲苯歧化为二甲苯。

Ⅲ.烷基化反应:苯与乙烯通过烷基化转化为乙苯;Ⅳ.脱烷基化:甲苯和氢气通过脱烷基化转化为苯。

4、试分析我国与美国、日本的芳烃生产各有何特点及其原因。

焦化芳烃生产:我国焦化芳烃主要采用硫酸精制法,少数新建大型焦化厂采用催化加氢精制法。

日本、美国的焦化厂全部采用催化加氢精制法。

石油芳烃的生产:目前以石油为原料是生产芳烃主要方法,美国资源丰富,苯的需求量也较大,需通过甲苯脱烷基制苯补充苯的不足,而对二甲苯与邻二甲苯主要从催化重整油中分离而得,很少采用烷基转移与二甲苯异构化等工艺过程。

芳烃下游产品及应用

芳烃下游产品及应用

芳烃下游产品及应用
芳烃是一类化合物,它们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通常是由芳香族烃类或石油提炼得到。

芳烃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各种下游产品,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首先,最常见的芳烃下游产品是塑料。

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酰胺等塑料都可以由芳烃制造,这些塑料广泛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如瓶子、容器、储物箱、水管、电线等。

其次,芳烃还可以用于制造化学纤维,如聚酯、尼龙等。

这些化学纤维用于衣服、家具、地毯等制品的生产。

此外,芳烃还可以用于生产各种化工产品,如染料、合成涂料、油漆、橡胶等。

这些化工产品在食品、纺织、建筑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还有一个重要的领域是药物制造。

芳烃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药理学性质,可以用于生产许多药物,如抗生素、利尿剂、抗癌剂、心脏病药等。

此外,芳烃还可以用于制造油品。

例如,苯类可用于生产石油添加剂,亚苯胺可以用于生产油田化学品等。

这些油品在机械、汽车、船舶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总之,芳烃是一种多用途原料,其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塑料、化学纤维、化工、
医药、油品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芳烃制品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

煤制芳烃简介

煤制芳烃简介

煤制芳烃简介一、产品市场情况我国高质量芳烃产品的生产主要来自石油技术路线,由乙烯裂解生产芳烃产品。

随着对芳烃需求的日益增长,作为芳烃生产原料的石油资源,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短缺局面,已成为制约我国芳烃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芳烃为大宗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目前我国年消费量超过2000万吨。

是化纤、工程塑料及高性能塑料等的关键原料,广泛用于服装面料、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装饰装修,电器产品、移动通讯等。

目前芳烃97%以上来源依赖于石油原料,由于受到产能影响,多年来对外依存都接近总需求量的50%。

芳烃产品中产能最大、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对二甲苯,2012年的产量是773万吨,表观消费量1382万吨,自给率55.9%。

2012年,我国芳烃进口量达609万吨,对外依存度为44%。

截止2013年国内PX产能仅896万吨,对外依存度达46%。

预测2015PX进口1000万吨,投资空间3000亿元。

同时,中国PX产能增长一直比较缓慢。

一些拟建或建成的PX装臵因种种原因未能按计划投产,导致国内PX产不足需矛盾加剧。

随着厦门、福州、大连、咸阳等PX项目因当地群众抗议而被迫搁浅。

中国PX正遭遇后续项目断档的危机,这为煤制芳烃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页岩气大规模开发,已经将石油化工领域‘三烯三苯’格局打破,将页岩气作为原料生产烯烃,产品大部分是乙烯,丙烯很少,几乎没有芳烃。

造成了国际上芳烃价格的上涨。

未来十年内芳烃还会处于紧缺状态,5-6年内价格还会上涨。

与芳烃缺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甲醇的产能过剩。

来自氮肥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甲醇产量为3164万吨,同比增加19.08%,装臵开工负荷仅61.3%。

近年来,我国每年芳烃缺口约为600万至700万吨,如果按1吨芳烃消耗3吨甲醇计算,那么仅用来制芳烃的甲醇就将达到每年2000多万吨。

截止2013底,我国只建成陕西华电榆横煤化工有限公司万吨级中试装臵和内蒙庆华集团10 万吨甲醇制芳烃装臵,国内总产能达11万吨。

2023年中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2023年中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2023年中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内容概要:2022年,我国煤制甲醇产量达8023万吨,占我国甲醇产量比重达80.6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煤制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80亿元,煤制油产量达732.8万吨,同比增长6.52%,产能利用率由2016年的26.83%增长至89%。

随着煤制油生产技术不断革新,油品质量得以提升,进一步扩展煤制油应用领域,极大增强我国能源保障能力,从而保障新型煤化工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新型煤化工、煤化油、煤制烯烃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材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

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煤焦化、煤电石等领域,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雾霾天气频发,传统锅炉煤化工产业作为污染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开始向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等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

新型煤化工产业仍以煤为主要原材料,但生产重心向清洁燃料以及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倾斜,如煤制甲醇、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等,从而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新型煤化工产业上游为基础原料煤炭,主要使用变质程度较高、含碳量较高、性能较好的无烟煤、褐煤等煤种。

此外,还需要各类液化或气化锅炉设备以及氧气、水、二氧化碳、氢气等原材料。

中游为各类新型煤化工制品,主要分为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乙二醇、煤制油、煤制芳烃五大类。

新型煤化工产品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包括交通运输、服装、城市用气、化学加工等领域。

我国能源经过百余年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以及重要的工业原料,产业发展趋向成熟,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2023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迅速回暖,工业生产开工负荷率不断提升,用煤需求量持续上涨;叠加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推动,煤炭落后产能加速出清,有序释放优质产能,改善供需矛盾关系,促使各地区原煤产量上升。

2023年1-11月,我国原煤产量达42.39亿吨,较2022年同期增长2.9%。

中国煤化精细化工产品产量、消费结构及价格趋势分析

中国煤化精细化工产品产量、消费结构及价格趋势分析

中国煤化精细化工产品产量、消费结构及价格趋势分析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工品工业的统称,产品种类众多,用途广泛,同时经济附加值高,煤化工产业链上比较重要的精细化工品包括:纯苯、改质沥青和MTBE等。

纯苯按照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焦化苯和石油苯。

第一种以焦煤为原料,焦化后分解为焦炭和粗苯,粗苯经过加工后成为纯苯;另一种是以石脑油为原料,通过催化重整产出石油苯同时副产甲苯和PX,或是通过石脑油蒸汽裂解产出石油苯,石油苯再深加工产出纯苯。

石油路线是目前的主流,石油苯的产量占全球纯苯产量的90%以上。

纯苯的下游产品主要有苯乙烯、苯胺、苯酚、己二酸、己内酰胺。

国内纯苯自给率逐年下滑,纯苯和原油价格高度走势相关。

由于石油苯是市场的主流,纯苯的价格和国际油价同方向变动。

2016年至2017年,受国际油价上涨和下游需求扩张的双重影响,纯苯行业的整体盈利情况改善。

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国内纯苯的产量波动较大,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国内市场的需求缺口需要依靠进口补充。

纯苯下游主要产品包括苯乙烯、苯胺等。

苯乙烯是纯苯最大的下游,自2005年,我国苯乙烯进口量逐年攀升,2000年超过100万,2003年超过200万,2007年超过300万。

截至2018年,我国苯乙烯产量突破720万吨/年,产能达到914.4万吨/年,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苯胺的开工率自2015年略有下滑,近年来维持在50%-55%之间;苯酚在2019年发展状况改善,全年开工率达到86%,同比增长19.4%。

煤炭、煤焦油为改质沥青主要上游,下游主要对接的是电解铝行业。

煤沥青是煤焦油加工过程中分离的最大宗产品,占煤焦油产量的50%~60%,包括改质沥青、针状焦、沥青焦等,均是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化工产品,其中改质沥青主要用于电解铝行业生产预焙阳极块,制造高功率电极棒,也可作为电极黏结剂。

目前国内各大焦化厂、煤化工企业和钢铁企业均有生产改质沥青。

由于煤焦化企业受到“去产能”的影响,产量收缩,虽然新增焦油产能有650万吨/年,但开工率只有不到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基化工原料--芳烃主要产能及下游产品发展
3.2.1对二甲苯急需加快发展
对二甲苯已成为化工原料的供应短板,急需加快发展。

对二甲苯是最主要的芳烃产品,消费量超过芳烃总量的一半。

但其国内自给率仅为47%,明显低于烯烃的国内自给率,已形成化工原料的供应短板,急需加快发展。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规划了一批联合芳烃项目,但因为社会在环保方面对PX项目有误解,使多个联合芳烃项目推迟建设,而同期日本、韩国等国建设了多套联合芳烃装置,产品主要出口到中国。

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家制定了七大石化基地的发展规划,联合芳烃项目的建设有望加快。

表12013年国内主要联合芳烃装置(万吨/年)
序号企业名称PX产能序号企业名称PX产能
一中国石化小计466 二中国石化小计181.5
1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有限公司83.5 1 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105.5
2 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80 2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76
3 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70 三其它小计374
4 金陵石化60 1 大连福佳大化140
5 海南石化60 2 中海油惠州84
6 中国石化镇海炼油化工有限公司52 3 福建腾龙芳轻80
7 中国石化集团天津石油化工公司33.4 4 青岛丽东化工70
8 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总厂21.5 国内合计1022.3
9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公司 6.4
邻二甲苯主要与对二甲苯联产,供应情况类似,下游市场与工业萘存在竞争。

甲苯可通过歧化生产对二甲苯,对二甲苯是甲苯下游的第二大市场,两者的供求关系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3.2.2苯的当量自给率需提高
苯的表观自给率高,但当量自给率低,也应加快发展。

苯的供应来源比较多元化,供应情况好于对二甲苯,表观自给率达91%。

但苯下游产品苯乙烯、苯酚、己内酰胺等大量进口,苯的当量进口依存度超过三分之一,整体市场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应加快发展。

从苯的五种供应途径看(联合芳烃、炼油厂芳烃抽提、乙烯厂芳烃抽提、焦化苯加氢、煤制芳烃),焦化苯受到钢铁和焦炭行业不景气的影响,乙烯厂芳烃抽提苯受到石脑油制乙烯竞争力较弱和新疆项目进度较慢的影响,应重点加快联合芳烃和煤制芳烃项目建设。

表2国内主要焦化苯加氢装置(10万吨/年及以上规格)
序号企业名称产能序号企业名称产能
1 河北旭阳焦化有限公司40 17 山西诚宏福得一化工有限公司10
2 山东海力化工有限公司26 18 山东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0
3 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25 19 山东菏泽玉皇化工有限公司10
4 山东德润化工有限公司2
5 20 山东圣运化工有限公司10
5 河北唐山中润20 21 山东潍焦集团有限公司10
6 太原宝源化工有限公司20 22 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
7 山西三维集团有限公司20 23 山东晨耀科技有限公司10
8 江苏永鹏科技有限公司20 24 常州新日化学10
9 腾州盛源宏达化工有限公司16 25 沙桐(泰兴)化学有限公司10
10 辽宁鞍钢焦化厂15 26 武钢联合焦化有限责任公司10
11 新昌源化工(江苏)有限公司12.5 27 河南济源金源化工10
12 云南云维集团有限公司12 28 濮阳市茂源化工实业有限公司10
13 辽宁盘锦和运集团10 29 宁夏宝丰能源集团10
14 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10 30 鄂托克旗建元煤焦化有限公司10
15 唐山宝铁煤化工有限公司10 31 内蒙古庆华10
16 河北民海化工有限公司10 合计441.5
3.2.3萘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萘供应充足,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我国是煤焦化和煤焦油加工第一大国,工业萘自给有余。

工业萘下游最重要的消费领域是水泥减水剂,近年来聚羧酸减水剂正在快速替代萘系减水剂,造成工业萘需求不振,价格低迷,而低迷价格有望使萘原料路线在苯酐生产中恢复成本竞争力。

工业萘生产时煤焦油加工的一部分,产率一般为煤焦油加工量的10.5%,2013年国内工业萘生产能力达到223万吨,产量为140万吨。

国内煤焦油加工能力达到45万吨/年的企业有9家,加工能力为30~45万吨/年的企业有21家,加工能力为15~30万吨/年的企业有43家。

表3国内主要煤焦油加工即工业萘生产情况
序号企业名称煤焦油加工能

工业萘生产能力(10.5%产率
计算)
1 河北邯郸市鑫宝煤化工有限公司80 8.4
2 湖北武钢焦化厂80 8.4
3 山东济宁辰光杰科特煤化有限公司60 6.3
4 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60 6.3
5 辽宁鞍钢焦化厂50 5.3
6 邢台旭阳化工有限公司50 5.3
7 山东杰富意振兴化工有限公司50 5.3
8 河北黄骅信诺立兴煤化工有限公司45 4.7
9 山西宏特煤化工有限公司45 4.7 3.3产品消费结构与下游产业链
3.3.1苯
图1苯消费结构图
注:本产业链按苯消费量自上而下递减顺序图2苯产业链示意图
3.3.2甲苯
图3甲苯消费结构图
图4甲苯产业链示意图
3.3.3二甲苯和工业萘
对二甲苯几乎全部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邻二甲苯主要用于生产苯酐,其他用途消费量较少。

“十二五”以来苯酐正在重新成为工业萘的主要下游产品,同时受到聚羧酸减水剂的冲击,减水剂占工业的消费比例不断下降。

图52013年工业萘消费结构图
目前,苯酐主要以邻二甲苯为原料,但萘法苯酐正在恢复竞争力。

不饱和聚酯以苯酐作为主原料,特种牌号的产品以间苯二甲酸为原料共聚生产。

图6二甲苯和萘下游产业链及其关联性示意图
3.4下游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表42013年芳烃下游主导产品供需平衡情况(万吨,%)
类别产品产量进口出口表观消费量国内自给率
苯下游
苯乙烯540 367.5 5.3 902.2 59.9 MDI 175.1 45.9 28.5 192.5 91.0 苯酚135 36.5 0.6 170.9 79.0 顺酐74.3 0.0 2.7 71.7 103.7 BDO 65.6 5.0 0.0 70.6 92.9 己内酰胺126 45.3 0.1 171.2 73.6 己二酸69.9 2.3 11.2 61.0 114.6
甲苯下游TDI 73 6.0 6.9 72.1 101.2
对二甲苯下游PTA 2488 274.3 12.6 2749.7 90.5
邻二甲苯/萘下游苯酐150 8.8 0.0 158.7 94.5
3.4.1苯下游产品发展重点
苯下游产品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化工新材料的拉动,“十三五”期间,应重点关注以下产业链的发展机会:
1“十五”、“十一五”期间苯乙烯价格低迷,新建装置较少,进入“十二五”以来,供求关系逐步逆转,目前苯乙烯进口依存度较高,效益转好,“十三五”将迎来苯乙烯的快速发展期,将以共氧
化工艺作为主流工艺;苯乙烯下游产品,应重点发展溶聚丁苯橡胶,另外ABS供需缺口较大,在原料条件具备的地区也可作为发展重点产品。

2聚氨酯材料快速发展,拉动MDI及其配套苯胺、硝基苯的发展。

3聚碳酸酯技术扩散带来产业快速发展,拉动双酚A、苯酚/丙酮发展。

4聚天冬氨酸是环保型水处理剂,将逐步替代磷系水处理剂,是顺酐下游的主要亮点。

5工程尼龙的快速发展将拉动己内酰胺和己二酸的发展。

3.4.2甲苯下游产品发展重点
甲苯的最大应用领域是通过歧化或甲醇甲基化制对二甲苯,这也是未来几年内甲苯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特别甲醇甲基化新工艺更值得关注;甲苯的第二大下游产品是TDI,目前TDI供求基本平衡,未来需求增长有限,同时受光气点布局的限制,发展机会有限;甲苯的其他主要下游产品都已进入平稳发展期,投资机会较少。

3.4.3对二甲苯下游产品发展重点
对二甲苯主要用于生产PTA,PTA下游发展潜力较大的产品主要是特种聚酯如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TG(以1,4-环己烷二甲醇为改性单体的共聚聚酯),其中PTT是高性能纤维,PBT和PETG为工程塑料。

3.4.4邻二甲苯下游产品发展重点
邻二甲苯在芳烃联合装置中通过异构化用于生产对二甲苯,而商品邻二甲苯主要用于生产苯酚。

因为对二甲苯的供应短缺至少到“十三五”末期才能缓解,所以邻二甲苯的供应也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紧张,价格居高不下,邻法苯酐缺乏成本竞争力,邻二甲苯的商品量预计将下降,邻法苯酐工艺将部分被萘法苯酐工艺替代,在联合芳烃装置中邻二甲苯将更多地被异构化为对二甲苯。

3.4.5萘下游产品发展重点
萘的主要下游产品是减水剂、染料和苯酐,萘系减水剂市场预计将逐渐萎缩,被聚羧酸减水剂替代,染料需求基本平稳,未来需求增长点主要集中在苯酐领域,萘法苯酐有望在“十三五”期间重新成为苯酐生产的主流工艺。

3.4.6其他芳烃及其下游产品发展重点
在其它芳烃及其下游领域,主要投资机会来自化工新材料的拉动,重点关注两个产业链的投资机会:1、间二甲苯→间苯二甲酰氯→芳纶;2、甲基萘(或工业苊)→2,6-萘二甲酸→聚2,6-萘二甲酸二甲酯(PEN树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