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先祖谱系研究

合集下载

多罗-----爱新觉罗启泰 家谱

多罗-----爱新觉罗启泰    家谱

清宗室爱新觉罗氏宗谱太祖次子、爱新觉罗代善、支、宗谱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太祖) (ài Xīn Jué Luó Nǔěr Hā Chì)综合关系谱祖宗关系谱子孙关系谱姓氏:爱新觉罗 (ài Xīn Jué Luó) •查看姓氏谱名:努尔哈赤(太祖) (Nǔěr Hā Chì)字:别名:性别:男,排行第1生于: [己未羊, 明嘉靖39年] 公元1559年2月21日终于: [丙寅, 明天启7年] 公元1626年9月30日葬于:年岁:享年67岁后嗣:资料库里共2,581人。

生活地区:明嘉靖卅八年己未二月廿一日生于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县;清天命十一年丙寅八月十一日痈疽发作,卒于离瀋阳40里的洪区翟家乡大挨金堡村逝世,享年68岁直属关系谱:父爱新觉罗塔克世(显祖) (ài Xīn Jué Luó TǎKè Shì), 宣皇帝男, [明] 公元1542年~1583年后嗣:资料库里共2,939人。

喜塔腊额穆齐 (XǐTǎLà é Mù Qí), 显祖宣皇后女, [明] 公元1529年(?)~1568年后嗣:资料库里共2,917人。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太祖) (ài Xīn Jué Luó Nǔěr Hā Chì)妻富察衮代 (Fù Chá Gǔn Dài), 继妃女, [明] 公元1560年(?)~后嗣:资料库里共26人。

妻嘉穆瑚觉罗真哥 (Jiā Mù Hú Jué Luó Zhēn Gē), 庶妃女, [明] 公元1562年(?)~后嗣:资料库里共14人。

钮祜禄 (Nǐu Hù Lù ), 庶妃女, [明] 公元1555年(?)~后嗣:资料库里共85人。

努尔哈赤是大哥,他的的四个同胞弟弟,后来都怎么样了

努尔哈赤是大哥,他的的四个同胞弟弟,后来都怎么样了

努尔哈赤是大哥,他的的四个同胞弟弟,后来都怎么样了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559年出生在一个现在辽宁的一个村落里,二十五岁起兵,一统女真各部,努尔哈赤的父亲祖父忠于明朝,努尔哈赤受他们的影响很深。

看努尔哈赤的家谱,其实努尔哈赤是家中的长子,他还有四个同胞弟弟,那么努尔哈赤的弟弟们,后来怎么样了呢?穆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庶母李佳氏生育的,努尔哈赤刚刚起兵的时候,势单力薄,父祖伯叔数十人忌惮他的才能相继加害,穆尔哈齐却不顾族人的劝阻,跟随兄长努尔哈赤在险恶的逆境中一同创业。

在努尔哈赤各地征战的过程中,穆尔哈齐多次率兵征战,必先士卒,先后征服了鸭绿江、纳殷、珠舍里等部,为了表彰穆尔哈齐的功绩,努尔哈赤赐给他青巴图鲁的称号。

在穆尔哈齐一生中,他紧随兄长努尔哈赤创业,从不计较个人地位的高低与权力的大小,更不参与权力之争的政治角逐而深得努尔哈赤的敬重,顺治五年六月,穆尔哈齐被追封为多罗贝勒,谥曰“勇壮”。

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一母同胞的弟弟,十岁时就与努尔哈赤一同离开家闯荡了,哥哥起兵的时候,舒尔哈齐是他的得力助手和主要战将。

在统一女真部落的战斗中,舒尔哈齐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智谋成为了仅次于哥哥的第二号人物,甚至与哥哥平起平坐。

不论是酋长拜见还是朝鲜使者参拜,两兄弟都要同时受贺,封南北落座。

一山不能容二虎,舒尔哈齐野心很大,在与努尔哈赤矛盾加深之后,带领长子三子自立门户,与明朝暗中勾结,被明朝封为建州右卫首领,成为辽东地区的最高军事指挥者。

努尔哈赤在这种情况下,对舒尔哈齐采取了强硬措施,1960年,舒尔哈齐的两个儿子阿尔通阿、扎萨克图被诛杀,舒尔哈齐也被囚禁,1611年舒尔哈齐死于囚牢之中,仅四十八岁,顺治年间追封为和顺庄亲王。

雅尔哈齐同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一个母亲,生卒年不详,也没有儿子,史书亦没有记载生平。

顺治十年追封其为多罗郡王,谥号“通达”。

巴雅喇是努尔哈赤继母的儿子,继母为人刻薄虐待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却善待了他的儿子。

努尔哈赤先祖谱系研究

努尔哈赤先祖谱系研究

努尔哈赤先祖谱系研究○董万仑编者按:董万仑先生系著名的东北史专家,本文原刊发在台湾大陆杂志第95卷第6期(1997年12月),为悼念董先生的病逝,特将此文重新刊载,以飨读者。

编者附识。

一、先祖起源———始祖布库里英雄神话努尔哈赤的先祖部落,起源于长白山及其东北部的牡丹江上游。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述努尔哈赤先祖起源曰:“满洲原起于长白山东北布库里山下布儿湖里泊。

”该实录与《旧满洲档》,还记载努尔哈赤先祖起源的神话:天命三仙女沐浴于布儿湖里泊,最小的仙女吞食神鹊衔来的红果生始祖布库里英雄。

始祖诞生地布儿湖里泊为今何湖?有人考定为长白山东之圆池,又有人比定为黑龙江北江东六十四屯之小池子。

布儿湖里泊,满语为bulhuri omo,义为水冒出湖①,长白山东北方向,具有水冒出特点的湖泊,无疑是非今之牡丹江上游镜泊湖莫属的②!这个神话,本是广义女真人共同的神话,努尔哈赤兴起后将其攫为己有,写入自己的谱牒里③,但它却反映出,努尔哈赤先世女真部落,起源于长白山及其东北部牡丹江上游地区。

始祖布库里英雄所处的时代,据努尔哈赤所说“十世、十五世”④分析,十世当为元初,十五世当为金初。

二、元朝斡朵怜万户始祖布库里英雄,“倏尔长成”,遵母〔当脱“命”字〕乘舟顺牡丹江而下至江口鳌朵里城(斡朵里城)⑤,被推为首领,这个神话反映出,努尔哈赤的先祖部落,离开发祥地牡丹江上游向北移动到达牡丹江口。

元朝初叶,在牡丹江口设置斡朵怜万户府和胡里改万户府⑥。

努尔哈赤的先祖在这里任斡朵怜万户府万户和胡里改万户府万户。

这反映出,努尔哈赤先祖部落,到了元初在牡丹江口形成两个部,其族长(或部落长)分别任元朝的万户职。

其中斡朵怜万户府管辖的部族,就是努尔哈赤先祖所出的部族———斡朵里部的母体。

第一任斡朵怜万户府万户,是努尔哈赤几世先祖?史书阙记,不得而知。

三、神鹊救范嗏———八世祖万户范嗏家族元朝中后叶,布库里英雄的裔孙范嗏,在牡丹江口鳌朵里城诞生。

爱新觉罗血脉之秘系列002:长白山神女佛库伦开先脉(上)

爱新觉罗血脉之秘系列002:长白山神女佛库伦开先脉(上)

爱新觉罗血脉之秘系列002:长白山神女佛库伦开先脉(上)清朝的开创者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氏。

清朝的皇帝们都姓爱新觉罗关于他的祖先,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美丽传说故事。

这是一个有关长白山仙女佛库伦食朱果而孕的美丽传说,几百年来,一直述说着这个神圣家族的不同寻常的来历。

爱新觉罗氏先人起源于长白山地区。

爱新觉罗氏乃至满族全体成员对长白山地区,都有着一种极为特殊和神圣的感情。

在清朝的许多文献上,都开宗明义地记载着雄伟的长白山。

努尔哈赤像他们描述着,长白山高耸入云,雄伟峻极,周围约有千里之阔。

在长白山之上,有一泓浩淼的潭水,名叫达门,又叫闼门,这就是我们今天大家所熟知的长白山天池。

此潭周围约八十里,鸭绿江、混同江(即松花江)和爱滹江(即图门江),三江之水,皆从此潭流出,奔流不息。

其中鸭绿江从山之南面倾泻而出,向西南奔流,一直流入辽东之南海,即今黄海。

混同江则是从山之北,倾泻而出,向北奔流,蜿蜒流入北海,即今鞑靼海峡。

爱滹江之水,是从天池泻出之后,向东奔流入东海,即今日本海。

这三江之中出产着最为名贵的珠宝东珠。

这是一种从蚌中取出的珍珠。

它与一般珍珠不同之处,在于晶滢透彻而圆润巨大。

从很古以来,东珠就是当地人,向朝廷进献的高等级贡品。

此外,长白山一带还有许许多多珍禽异兽出没山林之间,其中梅花鹿与紫貂最常见,也最有实用价值。

它们向人们提供着名贵药材鹿葺与上好的裘皮貂皮。

当然,漫山遍野生长着的长白山人参更是药中之珍品。

以上三种物产,共同成为关东三宝而闻名于世。

当然这是后来民间流传的谚语。

我们今天说的,是更遥远的过去,当亘古之时,这里山高林密,沃野莽莽,草林葱茏,千百里间,人迹罕至,物产丰富,是块藏珍聚宝的神秘之地,未被开发之区。

岁月的长河不知在地球上流淌了多久。

相传,有一天在长白山的东北,有一座布库里山,山下有一个湖泊,叫布勒瑚里湖。

这里景色秀美,犹如仙境一般,忽然从天上飞降而下三位天女。

她们俊美绰约,是天神所生的三个姊妹,老大名叫恩古伦,老二名叫正古伦,老三名叫佛库伦。

大清朝溯源——努尔哈赤及其祖先

大清朝溯源——努尔哈赤及其祖先

大清朝溯源——努尔哈赤及其祖先1封建王朝在上台之后,为了表明其正统性和合法性,王朝的创始人和继承者往往对自己和其祖先进行神化。

李唐王朝和赵宋王朝的创始人都对自己进行了神化,唐朝的创立者李渊就不是个凡人,《新唐书》记载“仁公生高祖于长安,体有三乳,性宽仁,袭封唐公”!《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史书也有相似的记载,“体有三乳”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身体上长了三个乳房。

不知道这三个乳房是怎样排列的,是排成三点一线还是排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不管怎样排,李渊都不像一个正常人,“体有三乳”是《新唐书》对李渊的美化,不过这种美化在现代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皇位继承人还把自己的祖先附会为先秦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好在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以老子为祖也不辱没了后人。

但是赵宋王朝就比较难堪了,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出来几个姓赵的,赵家从宋太祖赵匡胤往上倒,倒遍祖宗十八代也没有一个配给皇帝做祖先的名人。

所以宋真宗虚构出了一个赵玄朗作为自己的祖先,并且说轩辕皇帝是赵玄朗的转世。

而且宋代的无耻文人也喜欢在太祖赵匡胤的身上做文章;《宋史-太祖纪》记载,赵匡胤降生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散。

”不知道是赵匡胤的母亲喜欢喷香水还是什么缘故,赵匡胤降生时便伴随着异香,而且身体还有金色,据说这是小儿黄疽的症状。

但这都成为神化赵宋王朝的借口。

不但汉人政权喜欢神化自己,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也有同样的喜好,元朝和清朝在某些皇帝出生的时候也有灵异的事端出现。

这些异乎寻常的现象都是为了突出封建王朝君权神授,受命于天,是对王朝合法性的解释。

2元朝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政权,其远祖的来头也不可能小。

果然不出所料,在元太祖铁木真第十世祖孛端义儿出生的时候,灵异的事件发生了。

孛端义儿的母亲阿兰果火器的丈夫已经过世,阿兰寡居;某天夜里阿兰在帐篷中休息,梦见一道白光化作一位白胡子老头,老头体有金色,身背宝剑,然后老头从窗子里跳进来把阿兰的丈夫给绿了,要说这老头的体力也挺好!光绿了不要紧,重要的是阿兰还怀孕了,就生下了十世祖孛端义儿,而且阿兰还口口声声对儿子说说:“你的面相长的是大富大贵啊~~一辈子光享荣华,不会受穷啊啊~~”这无非是要说明铁木真孛儿只斤家族不是人族,而是神的后代,这样黄金家族的君权神授就有合理性了。

清太祖努尔哈赤是谁的后代?为何清朝人忌讳说自己是女真人后裔?

清太祖努尔哈赤是谁的后代?为何清朝人忌讳说自己是女真人后裔?

清太祖努尔哈赤是谁的后代?为何清朝人忌讳说自己是女真人后裔?了解清史的人都知道努尔哈赤是女真人,而女真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商西周时期,不过那时候并不叫“女真”,而是叫“肃慎”。

《竹书纪年)所载:“虞舜25年,肃慎献弓矢。

”在没有铁器的时代,肃慎人擅长使用弓箭;所以在辽东地区流传着一种说法:如果女真人能够组建一支上万人的部队的话,是无敌的。

就是因为女真人擅长使用弓箭。

若是没有战争的话,女真的弓箭之术便用在打猎谋生上。

肃慎肃慎的后裔到了汉唐两朝的时候又有了不同的称呼,不过到了宋辽金元明几个朝代,肃慎的后裔又被称作为“女真”,其实“女真”不过是“肃慎”的转音而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到了明朝时,女真人被分成了三部分:野人女真、海西女真与建州女真,每一个部分都是由若干个小部落组成的。

努尔哈赤出生的建州女真,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北部、牡丹江、绥芬河流域一带。

清代的祖先就是来自于建州女真,可以说出身于建州女真的清朝人才是清朝的正系。

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努尔哈赤究竟是谁的后代?清朝人又为何忌讳说自己是女真人的后代,而不忌讳说自己是肃慎人的后代呢?大首领猛哥帖木儿从历史文献资料中看,努尔哈赤的直系祖先可以追溯到六世祖猛哥帖木儿,猛哥帖木儿不仅是部落的酋长,而且还世袭万户的职位,可见爱新觉罗家族确实曾有非常显赫的历史。

猛哥帖木儿猛哥帖木儿是一个非常有才干、在部落有威望而且忠诚于大明王朝的首领。

1403年永历大帝朱棣刚登基的第二年,猛哥帖木儿已经在朝鲜镜城居住了二十多年。

猛哥帖木儿被朝鲜的边官称为“东北面的藩篱”,就因为他不仅率领自己的部族抵抗北部的窝集部人,而且还抗击海上敌寇的侵扰。

正因为猛哥帖木儿作战勇猛、还极具有威望,所以在当时的建州卫大首领阿哈出在朝见永乐大帝的时候,极力地向朱棣推荐猛哥帖木儿,给朱棣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朱棣给猛哥帖木儿下了一道敕令,不仅将其夸赞一番,而且还希望他能尽快入京接受明廷的封赏。

努尔哈赤,揭秘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努尔哈赤,揭秘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努尔哈赤,揭秘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本文导读:纵观我国的封建历史,小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特点。

那就是大部分开国之君都不是什么名门望族,甚至出身卑微。

像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一样,都是平民出身。

至于今天小编要说的主人公,清太祖努尔哈赤也出身卑微,甚至曾做过上门女婿,但这一切并不影响他的传奇的一生,也不会耽误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狡猾、残忍、刚毅甚至嗜血的人,这可能就是所有开国之君共有的性格特征。

在清代的史书中,有记载说,他们的太祖皇帝和先祖生来就具有相对比较高的贵族地位。

由于清朝是关外满族人民建立的王朝,在明朝时期,女真,也就是满族仍然是部落奴隶制的统治模式。

所以出身高贵,无非就是像一个部落首领或领袖之类的。

无论关于女真先祖的起源记录是否真实,都可以肯定,等到努尔哈赤之祖父觉昌安和其父塔克世之时已经没落了。

当时他们两父子重要明朝辽东大官与女真部落互通情报。

而努尔哈赤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当然日子就过得非常窘迫。

努尔哈赤是塔克的长子,但当他只有10岁时,他的生母因病去世,成为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

继母对努尔哈奇和他同父异母的兄弟舒尔哈齐十分苛刻。

小小年纪的努尔哈赤早早就承担起了谋生的重担,十几岁的他开始翻山越岭去挖人参和狩猎。

即使努尔哈赤小小年纪就为家里贴补家用,在家里仍是遭尽了白眼,但为了自己和弟弟舒尔哈赤能继续生存下去,努尔哈赤只能坚持。

童年的不幸培养了他顽强拼搏的性格,让他适应了在逆境求存的生活环境。

事实证明,这样的童年经历,让他成就了别人不可仰望的伟业。

对于努尔哈赤来说,人生的历练远没有停止过。

他的父亲塔克为了建立明朝辽东将军李成梁,遂将努尔哈赤交给李成梁作为人质。

虽然李成梁并没有打算将努尔哈赤怎样,但寄人篱下委曲求全的日子的确非常难熬。

然而,努尔哈赤在这段被挟持的日子里,与李成梁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更有机会学习了大量的汉人文化,据说努尔哈赤阅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习惯,就是在这段时间养成的。

这次人质经历,很好地训练了努尔哈赤的情商,努尔哈赤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人质的任务,而且还与李成梁父子私交甚好。

努尔哈赤先祖谱系分析报告

努尔哈赤先祖谱系分析报告

努尔哈赤先祖谱系研究○董万仑编者按:董万仑先生系著名的东北史专家,本文原刊发在大陆杂志第95卷第6期(1997年12月),为悼念董先生的病逝,特将此文重新刊载,以飨读者。

编者附识。

一、先祖起源———始祖布库里英雄神话努尔哈赤的先祖部落,起源于长白山及其东北部的上游。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述努尔哈赤先祖起源曰:“满洲原起于长白北布库里山下布儿湖里泊。

”该实录与《旧满洲档》,还记载努尔哈赤先祖起源的神话:天命三仙女沐浴于布儿湖里泊,最小的仙女吞食神鹊衔来的红果生始祖布库里英雄。

始祖诞生地布儿湖里泊为今何湖?有人考定为长白之圆池,又有人比定为北江东六十四屯之小池子。

布儿湖里泊,满语为bulhuri omo,义为水冒出湖①,长白北方向,具有水冒出特点的湖泊,无疑是非今之上游镜泊湖莫属的②!这个神话,本是广义女真人共同的神话,努尔哈赤兴起后将其攫为己有,写入自己的谱牒里③,但它却反映出,努尔哈赤先世女真部落,起源于长白山及其东北部上游地区。

始祖布库里英雄所处的时代,据努尔哈赤所说“十世、十五世”④分析,十世当为元初,十五世当为金初。

二、元朝斡朵怜万户始祖布库里英雄,“倏尔长成”,遵母〔当脱“命”字〕乘舟顺而下至江口鳌朵里城(斡朵里城)⑤,被推为首领,这个神话反映出,努尔哈赤的先祖部落,离开发祥地上游向北移动到达口。

元朝初叶,在口设置斡朵怜万户府和胡里改万户府⑥。

努尔哈赤的先祖在这里任斡朵怜万户府万户和胡里改万户府万户。

这反映出,努尔哈赤先祖部落,到了元初在口形成两个部,其族长(或部落长)分别任元朝的万户职。

其中斡朵怜万户府管辖的部族,就是努尔哈赤先祖所出的部族———斡朵里部的母体。

第一任斡朵怜万户府万户,是努尔哈赤几世先祖?史书阙记,不得而知。

三、神鹊救嗏———八世祖万户嗏家族元朝中后叶,布库里英雄的裔嗏,在口鳌朵里城诞生。

他是古籍明确记载的努尔哈赤正宗八世祖⑦。

努尔哈赤家族谱系,从此开始脉络明晰。

八世祖嗏家族谱系:嗏尚在弱冠之时,本族遭受了空前的大灾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努尔哈赤先祖谱系研究○董万仑编者按:董万仑先生系著名的东北史专家,本文原刊发在台湾大陆杂志第95卷第6期(1997年12月),为悼念董先生的病逝,特将此文重新刊载,以飨读者。

编者附识。

一、先祖起源———始祖布库里英雄神话努尔哈赤的先祖部落,起源于长白山及其东北部的牡丹江上游。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述努尔哈赤先祖起源曰:“满洲原起于长白山东北布库里山下布儿湖里泊。

”该实录与《旧满洲档》,还记载努尔哈赤先祖起源的神话:天命三仙女沐浴于布儿湖里泊,最小的仙女吞食神鹊衔来的红果生始祖布库里英雄。

始祖诞生地布儿湖里泊为今何湖?有人考定为长白山东之圆池,又有人比定为黑龙江北江东六十四屯之小池子。

布儿湖里泊,满语为bulhuri omo,义为水冒出湖①,长白山东北方向,具有水冒出特点的湖泊,无疑是非今之牡丹江上游镜泊湖莫属的②!这个神话,本是广义女真人共同的神话,努尔哈赤兴起后将其攫为己有,写入自己的谱牒里③,但它却反映出,努尔哈赤先世女真部落,起源于长白山及其东北部牡丹江上游地区。

始祖布库里英雄所处的时代,据努尔哈赤所说“十世、十五世”④分析,十世当为元初,十五世当为金初。

二、元朝斡朵怜万户始祖布库里英雄,“倏尔长成”,遵母〔当脱“命”字〕乘舟顺牡丹江而下至江口鳌朵里城(斡朵里城)⑤,被推为首领,这个神话反映出,努尔哈赤的先祖部落,离开发祥地牡丹江上游向北移动到达牡丹江口。

元朝初叶,在牡丹江口设置斡朵怜万户府和胡里改万户府⑥。

努尔哈赤的先祖在这里任斡朵怜万户府万户和胡里改万户府万户。

这反映出,努尔哈赤先祖部落,到了元初在牡丹江口形成两个部,其族长(或部落长)分别任元朝的万户职。

其中斡朵怜万户府管辖的部族,就是努尔哈赤先祖所出的部族———斡朵里部的母体。

第一任斡朵怜万户府万户,是努尔哈赤几世先祖?史书阙记,不得而知。

三、神鹊救范嗏———八世祖万户范嗏家族元朝中后叶,布库里英雄的裔孙范嗏,在牡丹江口鳌朵里城诞生。

他是古籍明确记载的努尔哈赤正宗八世祖⑦。

努尔哈赤家族谱系,从此开始脉络明晰。

八世祖范嗏家族谱系:范嗏尚在弱冠之时,本族遭受了空前的大灾难。

斡朵怜万户府管辖的部属发动叛乱,攻破鳌朵里城“尽杀阖族子孙”。

元朝的斡朵怜万户时,在这场动乱中被捣毁,斡朵怜万户、千户、百户———范嗏的父祖,皆被杀害。

其家族中,惟有范嗏,率部众逃走,“为神鹊所救”⑧,留下了一支血脉。

范嗏率众逃到何地?古籍未做记述。

过去学术界异说纷逞:有逃到绥芬河说、逃到图们江上游阿木河说、逃到辉发河上游方州说。

实际朝鲜古籍已经揭示出这一历史之谜:综合所记分析,他们逃到了图们江下游珲春河口元奚关总管府奚关城。

《新增东国舆地胜览》记:“训春江,至东林城入于豆满江,斡朵里野人所居。

”训春江,即是珲春河。

斡朵里,即是斡朵怜,见朝鲜对这支女真人的称谓。

《李朝实录》记:斡朵里管辖下有个女真小集团,首领叫高早化,“素居县城底”⑨,是凡察“父祖相传仆隶”⑩。

这里说的县城,又作悬城、玄城,皆朝鲜称谓,即中国元朝的奚关城。

奚关城,是元朝设在图们江下游的奚关总管府治所,地在今珲春河口高力城。

凡察,是范嗏孙,其父为包奇,包奇为挥厚(努尔哈赤七世祖)异母弟。

这些记载说明,范嗏率部众逃到了图们江下游珲春河口的元奚关总管府奚关城{11}。

他们得到元朝的认可,被安置在这里,隶属于元奚关总管府{12}。

元朝规定,女真人“其官皆世袭”。

范嗏在这里承袭先人万户之职统辖斡朵里部众。

范嗏初迁奚关城时,尚为弱冠{13},在此地娶妻生挥厚,又纳妾(或妻死另娶)生包奇。

《李朝实录》记:“挥厚异母弟容绍(官名)包奇。

”{14}又记:“挥厚生长本地。

”{15}这说明,范嗏在奚关城娶妻纳妾,生长子挥厚、次子包奇。

四、七世祖豆漫童挥厚家族努尔哈赤的七世祖挥厚,大致生于元末至正初年{16}。

出生地在奚关城。

《李朝实录》记:“挥护(厚)生长本地。

”{17}“本地”,即前文所言指奚关城。

李氏朝鲜尝把奚关城视为自己的北疆,强行索取未达目的。

挥厚,汉姓童。

《李朝实录》记:“童挥护(厚)。

”{18} 这是古籍第一次披露努尔哈赤先祖家族的姓氏。

挥厚在奚关城袭父职为万户。

《李朝实录》记:“豆万(官名)挥厚。

”{19}豆万,即豆漫,也就是万户。

此时正当元朝末年,其所袭父职,显然是元朝斡朵怜万户。

挥厚在奚关城,与贵族佥伊(官名)甫哥之女也吾巨婚配,生猛哥帖木儿{20}。

挥厚与也吾巨婚配生猛哥帖木儿组成的家族,是童氏正宗血统。

七世祖挥厚家族谱系:元朝灭亡后,东海女真人纷起骚动,进攻元朝残留的地方统治机构。

速平江(绥芬河)诸姓兀狄哈,向元朝设在珲春河口的奚关总管府奚关城发起攻击。

挥厚等首领率众抵抗失利,逃到朝鲜半岛境内。

这个事件是斡朵里部从虚弱、沉滞走向兴旺发达的转折。

挥厚率部众初居吉州、咸州、定州等地。

当时高丽乘元亡之机,向东北部开拓疆土,威慑力渗透到北青、吉州。

挥厚与子猛哥帖木儿,遂率众北返,约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前后定居在图们江上游阿木河。

阿木河俗名吾音会,亦称斡木河,皆女真称谓,朝鲜占领后改为会宁。

其地在图们江上游右侧,距江约六鲜里(核4.7华里),隔江与中国今和龙县三合村相望{21}。

挥厚与妻也吾巨、子猛哥帖木儿等,都居住在阿木河一带。

《李朝实录》记:“猛哥帖木儿与伊父童挥护……居住……阿木河地面。

”{22}五、七世祖异母弟容绍包奇家族挥厚有异母弟包奇。

包奇任官容绍,不知系何职。

包奇在阿木河成婚,生吾沙哥、加时波、要知{23}。

包奇与本妻婚配组成的家族,是童氏旁宗血统。

七世祖异母弟包奇家族谱系:包奇与本妻所生之子,其政治倾向是投靠朝鲜,接受朝鲜封赏。

吾沙哥:居于阿木河西二十鲜里(核一六华里)江右(江东)下甫乙下。

由于是旁宗,跟从兄猛哥帖木儿关系不密切,明朝未授予要职。

他接受朝鲜招抚,任都万户,成为下甫乙下地方女真大首领。

加时波:居于阿木河江左(江西)三五鲜里(核二八华里)的下多家舍。

他与猛哥帖木儿不密切,明朝也未授予要职。

他接受朝鲜招抚,任都万户,成为下多家舍地方女真大首领。

要知:身世不详{24}。

六、七世祖母也吾巨改嫁七世祖父异母弟包奇家族挥厚约在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死去。

斡朵里部有兄死妻嫂之婚俗。

挥厚遗妻也吾巨,按照本族的婚俗遂改嫁给小叔———挥厚异母包奇,生于虚里、吾沙哈、于沙哥、阿哈里、毛多赤、凡察{25}。

也吾巨改嫁挥厚异母弟包奇生于虚里等组成的家族,是童氏正宗与旁宗之间的血统,也可称为准正宗血统。

七世祖母也吾巨改嫁七世祖父异母弟包奇家族谱系:也吾巨改嫁包奇所生之子当中,惟长子于虚里与末子凡察出类拔萃,二人政治倾向不同,于虚里跟明朝疏远,最终投靠朝鲜,成为北疆的藩篱,凡察跟朝鲜疏远,效忠明朝,成为东陲的高级守土官。

于虚里(?—1444):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跟随兄猛哥帖木儿加入建州卫,任千户。

后投靠朝鲜,任前护军。

于虚里有独子所老加茂。

他继承父志,投靠朝鲜。

初任威勇将军虎贲侍卫司护军,后晋升大护军,娶朝鲜礼宾寺判事添寿之女。

不久升迁佥知中枢院事。

有子四。

吾沙哈、于沙哥、阿哈里、毛多赤,从略。

凡察(?—1450或1451):他同明朝关系密切,同朝鲜关系疏远,从末乞请授职,这与众兄不同。

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任左卫指挥佥事。

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因招抚远夷归附功,晋升为都指挥佥事。

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因遣返被掳汉人功,晋升都指挥使。

同年兄、右都督猛哥帖木儿遇难,斡朵里人失去首领,陷入困境,他毅然站出,领导部众为挽救本族危亡而奋争。

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赶赴明京,奏报左卫危难,明帝以杀贼功,命他“继帖木儿为都督佥事”。

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与侄董山突破朝鲜拦阻,逃到苏子河,不久又移三土河与冬古河之间,与建州卫会聚。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因与侄董山争卫印,明从建州左卫中分出右卫,晋升为右卫都督同知,掌右卫事。

从此独揽右卫大权,与董山、李满住同为三卫大首领。

他南徙后经常伙同董山率众犯辽东。

大约在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六月至景泰二年四月之间,“以罪拘死辽东”。

凡察有子女多人,从《明实录》与《李朝实录》里见到的有子四,即:阿下大、甫老、卜花秃、逞家奴。

诸子中,惟三子卜花秃出类拔萃。

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任右卫百户,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晋升右卫都指挥佥事。

后晋升右卫都督。

成化、弘治年间,他与左卫土老(又作脱罗,董山子),中卫李逵罕(李满住孙),同为三卫大首领。

七、六世肇祖右都督童猛哥帖木儿家族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1433),《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为孟特穆。

努尔哈赤开国称王,缅怀列祖,认为自己的王业,实由其六世祖开创而来,于是追尊其六世祖为肇基王迹之祖———肇祖。

肇祖猛哥帖木儿大约生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前后(不排除推前一至三年),时其父挥厚、母也吾巨住在珲春河口奚关城{26}。

猛哥帖木儿的姓氏,《李朝实录》记汉姓童,《龙飞御天歌》记女真姓夹温。

夹温就是金代的夹谷。

《金史·国语解》:“夹谷(汉姓)曰仝。

”此与夹温汉姓童是一致的。

这是古籍第一次披露努尔哈赤先祖家族的女真姓氏。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前后在阿木河袭父职为斡朵里部豆漫。

《龙飞御天歌》记:“斡朵里豆漫夹温猛哥帖木儿。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接受高丽招安,授予高丽上万户(时高丽势力尚未达到阿木河)。

猛哥帖木儿接受高丽的授职,是斡朵里部在发展道路上的一大转折。

猛哥帖木儿与邻族火儿阿部首领阿哈出两家族在阿木河及其附近结成姻亲。

他将妹妹嫁给了阿哈出长子释家奴(李显忠),生李满住,成为“满住之舅”。

后来他的次子都赤,又娶阿哈出次子莽哥不花之女。

两家族可谓亲上加亲。

猛哥帖木儿与阿哈出在洪武末年又同明王朝结成皇亲。

明成祖朱棣为燕王时,纳阿哈出女,迨称帝封为三皇后。

阿哈出成为“三后之父”,而猛哥帖木儿就成为“皇后之亲”。

猛哥帖木儿跟明朝结成皇亲国戚关系,大大提高了斡朵里部的声望与地位。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明朝在图们江设建州卫,以火儿阿部首领———“三后之父”阿哈出为首任指挥使。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皇后之亲”猛哥帖木儿加入建州卫,任指挥使。

从此成为明朝的地方守土官。

猛哥帖木儿同明朝建立起政治上的隶属关系,是其部族在发展道路上的又一大转折。

猛哥帖木儿加入建州卫,统领斡朵里部,代管火儿阿部遗氏(此时阿哈出已率部西迁),还统领部分“女真”、托温、骨看和毛怜兀良哈,就成为威震东陲的女真大首领。

建州女真在猛哥帖木儿的领导下逐渐兴起。

正当猛哥帖木儿统率部众在东陲兴起之时,女真人因为朝鲜抵制建州卫,跟朝鲜关系恶化,双方在图们江展开了悲惨的血战。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朝鲜杀死毛怜卫八指挥,制造了“豆门惨杀案”,把这场血战推向高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