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胶囊(0.25)生产工艺规程
1亿粒年阿莫西林硬胶囊车间工艺设计

1亿粒/年阿莫西林硬胶囊车间工艺设计摘要阿莫西林胶囊为新型半合成青霉素类药,具有吸收快、血药浓度高、杀菌力强、毒性极低、副作用小以及广泛的抗菌谱,对多种细菌的杀菌作用迅速而强等特点。
硬胶囊剂系将一定量的药物加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充填与空胶囊中,或将药物粉末直接填充与空胶囊中制成,是目前除片剂之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固体剂型。
装入胶壳的药物可分为粉末、颗粒、微丸、片剂及胶囊,甚至液体或半固体糊状物。
硬胶囊的生物利用度高,能够达到速释、缓释或控制释药等多种目的。
此外,胶囊生产工艺过程相对简单,且能够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
由于胶壳具有掩味作用,因此能够有效地隔离药物的不良气味。
本设计为1亿粒/年阿莫西林硬胶囊车间生产工艺的设计。
在GMP的相关规定指导下,根据生产需要,进行物料衡算,完成工艺流程设计,厂房车间的设计,设备平面布置的设计,总平面布置设计,洁净级别设计,人物流走向设计。
关键词:阿莫西林硬胶囊剂车间设计100 million/year hard capsules amoxicillinProcess Design WorkshopAbstractAmoxicillin is a new semi-synthetic penicillin drugs, with the absorption of fast, high plasma concentration, bactericidal ability, low toxicity, side effects and wide antibacterial spectrum, bactericidal action of bacteria on a variety of quick and strong features. Department of hard capsules will be a certain amount of drug plus percipients into a homogeneous powder or granules, filled with empty capsules, or directly to the drug powder into capsules filled with air,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than tablets outside a kinds of solid dosage forms. Drugs into the plastic shell can be divided into powder, granules, pellets, tablets and capsules, liquid or semi-solid or paste. Hard capsule bioavailability, can achieve rapid release, sustained release or controlled release, and other purposes. In addition, capsule production process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can make up for lack of other solid dosage forms. The plastic shell with a taste masking effect, so the drug can effectively isolate the bad smell.The design for the 100 million / year hard capsules amoxicillin workshop production process design.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GMP guidance, based on production needs, the material balance, complete the process design, plant design, equipment layout design, general layout design, clean-level design, logistics to human designsKeywords: amoxicillin hard capsules Workshop Design目录第一章文献综述 (1)1.1生产产品的基本情况 (1)1.1.1阿莫西林胶囊的概述 (1)1.1.2阿莫西林的剂型 (3)1.2生产剂型的基本情况 (6)1.2.1胶囊及硬胶囊剂的概况 (6)1.2.2硬胶囊剂的特点 (6)1.2.3适合制成胶囊剂的药物 (7)1.2.4硬胶囊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7)1.2.5硬胶囊剂的制备 (8)1.2.6空胶囊的规格和质量要求。
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车间工艺设计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制药工艺课 程 设 计目录 题 目 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学 院 药化学院专 业 制药工程班 级姓 名指导教师2013 年 11 月 18日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1)第二章.课程设计说明书 (2)一.产品概述 (2)二.处方设计及工艺 (4)三.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 (4)工艺流程 (4)净化区域划分说明 (5)四.物料衡算 (6)生产制度 (6)物料衡算基准 (6)物料衡算(日工作量) (6)五.工艺设备选型说明 (8)选用原则 (8)设备选用 (8)六.工艺设备主要一览表 (13)七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 (13)车间布置的原则 (13)车间布置及人流物流的概述 (13)八.设计体会及今后改进意见 (15)参考文献 (16)制药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第四组)设计题目: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一、设计内容和要求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2. 每位组员详细叙述一个胶囊生产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关于此设备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前沿;3. 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年工作日250d/a。
)4. 紧扣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5. 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成果1. 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产品概述、处方设计及工艺、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每位学生的设备详细综述。
2.工艺流程示意图一张(A1,手绘);3.车间平面布置图一张(1:100)(A1,手绘)。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产品的概述[通用名称]:阿莫西林胶囊[英文名称]:Amoxicillin Capsules[汉语拼音]:Amoxilin Jiaonang[成份]: 本品的主要成份为阿莫西林。
01.0.25g阿莫西林工艺流程(一)

TS-MF-1001-00 阿莫西林胶囊工艺规程XX信谊制药XX质量保证部二OO三年目录1、产品概况2、处方和依据3、生产工艺流程图4、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5、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6、工艺〔环境〕卫生、技术平安及劳动保护7、原辅料消耗定额、技经指标及计算方法8、包装要求、说明书、贮藏方法9、原辅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10、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11、支持文件12、附页阿莫西林胶囊工艺规程〔一〕1. 产品概况1.1 产品名称:阿莫西林胶囊汉语拼音:Amoxiling Jiaonang英文名:Amoxillin Capsules1.2 剂型:胶囊剂1.3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格:0.25g1.4 含量限度:含阿莫西林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1.5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1.6 有效期: 1.5年2. 处方和依据2.1 处方:原辅料名称用量原材料处理阿莫西林2500.0g 增重粉(折干折纯计)制成10000粒2.2 每粒成份及含量:每粒含阿莫西林〔C16H19N3O5S〕250.0mg(按无水物计)。
2.3 混粉处方:50万粒处方,投阿莫西林粉125.0㎏〔购入的阿莫西林粉均为增重粉,即已做好颗粒的重粉,不须再加辅料〕。
2.4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3. 生产工艺流程图3.1 生产工艺流程总图(见下页)3.2 胶囊填充生产工艺流程图(50万粒/批):4.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4.1 原辅料处理4.2 混合现购入原料皆为增重粉,不须填加辅料,故此工序免去。
来料可直接填充。
4.3 胶囊填充〔工艺参数及工艺流程要求〕—800A胶囊填充机的SOP执行。
—800A胶囊填充机设定车速:35000粒/小时。
硬胶囊规格:1#空心胶囊〔黄色〕;剂量盘厚度:11.0㎜;标准装量〔g〕= 0.25/含量·水份;平均粒重:0.250g〔不含胶壳、折干折纯〕;装量X围:上限=标准装量×〔1+5%〕下限=标准装量×〔1-5%〕;重量差异:±9%〔n=20〕;抽测频次:1次/30分钟;测定空心胶囊的平均重量:每次取10粒,测三次,取其平均值;含量限度:91.0~109.0%;硬胶囊外观质量要求:均需符合胶囊外观质量要求。
阿莫西林的生产工艺毕业设计

阿莫西林的生产工艺毕业设计
阿莫西林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其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
又精细的过程。
首先,阿莫西林的生产需要原料,主要原料包括苯
甲醛、氨基苄醇、氢氧化钠、氯乙酸、氰化钠等。
生产过程一般包
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发酵,首先,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将原料转化为阿莫西
林的前体物质。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值、通气量等。
2. 提取,将发酵产生的混合物中提取出阿莫西林的前体物质。
这个步骤一般采用溶剂提取的方法,需要对溶剂和温度进行精确控制。
3. 结晶,将提取出的阿莫西林前体物质进行结晶,得到粗品。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结晶条件,包括温度、搅拌速度等。
4. 精制,对粗品进行进一步的精制,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阿
莫西林产品。
这个过程一般包括结晶、洗涤、干燥等步骤。
5. 包装,最后,将得到的阿莫西林产品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运输。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同时,需要注意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问题,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改进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可以通过改进反应条件、提高产率、降低能耗等方面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总的来说,阿莫西林的生产工艺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需要综合运用化学工程、生物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SC-GY-0001 0.25g阿莫西林胶囊工艺规程4.01

海南海力制药有限公司目的:建立0.25g阿莫西林胶囊工艺规程,使产品生产规范化、标准化,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均一和有效。
范围:适用于0.25g阿莫西林胶囊的生产过程和中间控制。
职责:生产技术部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培训。
质量管理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生产车间、工程部负责本规程的审核。
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负责本规程的批准。
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生产车间人员负责执行本规程。
内容:1.制定依据:0.25g阿莫西林胶囊注册申报资料《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参考文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药品GMP指南——口服固体制剂》(2011年)2.产品概述:2.1药品名称2.1.1通用名称:阿莫西林胶囊2.1.2拼音名称:Amoxilin Jiaonang2.1.3英文名称:Amoxicillin Capsules2.2产品代码:CP0012.3类别:本品为抗菌素类药。
2.4剂型:本品为胶囊剂2.5规格:0.25g2.6主要成分:阿莫西林2.7性状:本品内容物为白色至黄色粉末或颗粒。
2.8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2.9包装规格:铝塑包装12粒/板×3板/盒×300盒/箱;10粒/板×2板/盒×300盒/箱;10粒/板×5板/盒×300盒/箱;12粒/板×15板/盒×100盒/箱。
2.10有效期:24个月2.11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60207053.基本处方与生产批量备注:(1)因阿莫西林有高致敏性,每批按整袋(13袋,每袋25kg,共325kg)计发料,不做退库。
(2)辅料用量:万粒用量×批量(按原料用量折算批量后再计算,保留1位小数。
)3.2生产批量:3.2.1根据阿莫西林原料的水分及含量,按325kg折算,保留1位小数。
3.2.2批量(万粒)计算公式:325 ×(1-水分)×干品含量×1000÷0.25÷100004.生产工艺流程图D级洁净区一般生产区5.生产条件及主要设备6.产品的法定质量标准和内控标准7.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7.1制剂前准备7.1.1人员:生产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制药要求并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能熟练地操作本岗位的设备。
《阿莫西林胶囊生产工艺设计》开题报告1500字

阿莫西林胶囊生产工艺设计开题报告目录阿莫西林胶囊生产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意义 (1)三、研究内容 (1)四、拟采用的工艺流程 (2)五、参考文献 (2)一、研究背景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又名羟氨苄青霉素,是英国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发并销售的第二代半合成广谱青霉素。
因其抗菌谱广、吸收快、杀菌快,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首选,它是使用最广泛的口服青霉素之一[1]。
阿莫西林是通过化学裂解保留青霉素的母核结构,改变其侧链而得到的产物。
我国自1982年阿莫西林制剂首次获准生产以来,市场使用显著增加。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片剂、胶囊、颗粒、粉剂等剂型,其中单处方以胶囊为主,最大剂量为0.25g/粒。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药理学研究逐渐发展起来,药物的使用范围很广,市场也相对较大[2]。
我国的石药集团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霉素生产国,也是最大的6-APA(6-氨基青霉烷酸)生产国,因此阿莫西林仍有较大市场增长空间[3]。
二、研究意义本文在综合前人的方法经验后,本设计在传统的湿法制粒的基础上采用了干法制粒技术,可以降低湿法制粒过程中遇热降解的风险。
对于大量生产阿莫西林的工艺革新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同时,本文年产2亿粒0.25g阿莫西林胶囊生产工艺设计,设计其工作日为320天,日生产量为62.5万粒,对阿莫西林实践制药生产具有点指导借鉴的价值。
三、研究内容本文首先概述了阿莫西林的概念及理化性质,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阿莫西林的市场前景用途,并对其生产工艺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设计拟采用将原料阿莫西林和辅料二氧化硅、硬脂酸镁和羧甲淀粉钠混合,干法造粒后利用胶囊填充机进行填充制得阿莫西林胶囊。
四、拟采用的工艺流程本设计拟采用将原料阿莫西林和辅料二氧化硅、硬脂酸镁和羧甲淀粉钠混合,干法造粒后利用胶囊填充机进行填充制得阿莫西林胶囊。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原辅料。
阿莫西林胶囊的原辅料包括:250重量份的阿莫西林、1.25重量份的二氧化硅、1重量份的硬脂酸镁和5重量份的羧甲淀粉钠。
阿莫西林生产工艺流程

阿莫西林生产工艺流程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细菌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
以下是阿莫西林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制备PenG酸。
PenG酸是阿莫西林的前体药物,需要通过微生物发酵进行生产。
选取一株高产的真菌菌株,如放线菌属,将其培养于含有适当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中。
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培养,并提供充足的氧气。
放线菌会分泌出PenG酸,经过发酵过程,培养液中含有大量的PenG酸。
接下来,进行PenG酸的转化反应。
将培养液中的PenG酸通过过滤等方法分离出来,然后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使PenG酸溶于有机溶剂中。
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加入阿莫西林抑制剂,触发PenG酸的转化反应。
反应过程中,PenG酸的侧链会被打开,并与阿莫西林抑制剂的结构相结合,形成阿莫西林的结构。
然后,进行阿莫西林的分离纯化。
通过重结晶、溶剂萃取等方法,将反应混合液中的阿莫西林分离出来。
再通过色谱层析等技术,将阿莫西林与其他杂质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阿莫西林。
最后,进行阿莫西林的制剂制备。
将纯化的阿莫西林与适量的辅料混合,通过混合、制粒、压片、包衣等过程,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等成品药物。
最终,对成品药物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阿莫西林的纯度和药效符合要求。
阿莫西林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PenG酸的制备、PenG酸的转化反应、阿莫西林的分离纯化和制剂制备等步骤。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掌握好反应条件,加强对微生物发酵和药物分离纯化技术的研发和改进,以提高工艺流程的效率和产量,保证阿莫西林的质量和供应。
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推动药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阿莫西林工艺流程

阿莫西林工艺流程阿莫西林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它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以下是阿莫西林的工艺流程。
1. 配料和发酵阿莫西林的制备一般使用钙盐或钾盐的六水合物作为原料。
首先,将这些原料与必需的饲料料液一同加入发酵罐中。
然后,通过调节酸碱度和温度,将发酵罐内的培养物维持在适宜的条件下,以促进海洋草原菌群的生长。
发酵的时间一般为12-14小时。
2. 酶解发酵完全后,产物中包含有大量的阿莫西林。
为了将其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首先需要进行酶解。
在酶解的过程中,将酶解剂加入发酵液中进行反应。
通过酵素的作用,将阿莫西林和其他组分分离开来。
3. 过滤和纯化酶解完成后,需要对溶液进行过滤和纯化来除去杂质。
首先,将溶液经过澄清过滤,去除固体颗粒和可溶性杂质。
然后,使用分离膜或离心机将溶液分离出来,得到阿莫西林的浓缩物。
4. 结晶和干燥浓缩物中的阿莫西林含量仍然较低,需要经过结晶和干燥的步骤来提高纯度。
通过在溶液中加入结晶剂,使阿莫西林结晶出来。
然后,将结晶物经过过滤和洗涤,得到纯净的阿莫西林晶体。
最后,将晶体在干燥器中进行干燥,以去除残余水分,得到具有一定纯度的阿莫西林产品。
5. 粉碎和包装最后一步是将阿莫西林晶体进行粉碎,使其变成粉末状。
然后,使用包装机将粉末装入适当的包装容器中,例如瓶子或胶囊。
包装完成后,阿莫西林产品就可以被送往制药公司或医院,供医生开具处方给患者使用。
总结起来,阿莫西林的工艺流程包括发酵、酶解、过滤和纯化、结晶和干燥、粉碎和包装等步骤。
这些步骤有序地进行,最终得到纯净的阿莫西林制品。
这个工艺流程的制备能够保证阿莫西林的质量和药效,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抗生素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莫西林胶囊(0.25)生产工艺规程目的:建立阿莫西林胶囊(0.25g)制剂生产工艺规程,作为阿莫西林胶囊(0.25g)制剂生产的基准性技术文件,并作为相关技术文件的编制依据。
范围:规定了阿莫西林胶囊(0.25g)制剂生产、质控过程中的技术参数。
适用于阿莫西林胶囊(0.25g)的生产。
责任:生产技术部、质量保证部、生产车间内容:1 产品概述1.1 产品名称:阿莫西林胶囊1.1.1 英文名称:Amoxicillin Capsules1.1.2 汉语拼音:Amoxilin jiaonang1.2 产品编码:C-110031.3 剂型:胶囊剂1.4 规格:0.25g1.5 性状:本品内容物为白色至黄色粉末或颗粒1.6 适应症:阿莫西林适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1.6.1 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1.6.2 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1.6.3 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1.6.4 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1.6.5 急性单纯性淋病1.6.6 本品尚可用于治疗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旋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
1.7 用法用量:口服。
成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
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3个月以下的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
肾功能严重损害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其中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30ml/分钟的患者每12小时0.25~0.5g;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钟的患者每24小时0.25~0.5g。
1.8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1.9 包装规格:10粒×2板×300盒;10粒×3板×300盒;10粒×5板×200盒;10粒×6板×200盒。
1.10 包装形式:铝塑包装1.11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28511.12 有效期:24个月2 处方制法和依据2.1 处方阿莫西林 0.00kg(按含量100%计)二氧化硅 050kg硬脂酸镁 05kg制成 85.2万粒阿莫西林原料投料量=00kg/原料含量(含水)%2.2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阿莫西林胶囊成品质量标准》(SMP·QA-CZ-037)3 制剂批量处方:85.2万粒/批4 生产工艺流程图(见下页)5 详细的生产步骤、工艺参数及其他说明5.1 制剂5.1.1 领料青霉素车间根据生产指令出具限额领料单,写明产品名称、规格、产品批号,领取物料的名称、物料批号、领用量等内容,经车间主任审核、批准后递给仓库保管员。
仓库保管员按限额领料单上的物料名称、物料批号、数量在库工协助下将物料送至青霉素车间洁净区外清室。
青霉素车间物料员对所发物料按限额领料单进行复核,并确认所领物料有合格证,复核无误后,双方在领料单上签字。
青霉素车间物料员按“物料进出生产区管理规程(SMP·SC-GL-025)”、“原辅料及中间体外包装清洁标准操作规程(SMP·SC-WQ-016)”将物料脱去外包装除尘,进行消毒。
消毒后将物料定置存放,贴好标记单,并及时填写车间物料领发台帐和货位卡。
5.1.2 称量生产工艺流程图(表示原辅料及包装材料、表示加工工序、 表示工序、物料走向与衔接、 表示D 级洁净区) 5.1.2.1 生产前,由工序班长按《生产操作前检查确认管理规程》(SMP·SC -GL-003)进行检查、确认。
称量岗位操作工在暂存间按批领取各原辅料到称量室,复核物料名称、批号、数量无误后进行称量。
称量前称量岗位操作工应对电子秤进行校正,并确认计量仪器的最小分度值及量程与称量范围相符,并按《青霉素车间称量岗位SOP》(SOP·QM-GW-001)及批生产指令要求数量称取所需原辅料,称量后将物料贴上标记单,置待发室存放。
称量过程中做好称量记录并由他人对称量物料进行独立复核。
具体称量数量如下表:质量监控5.1.3 混合5.1.3.1生产前,由工序班长按《生产操作前检查确认管理规程》(SMP·SC-GL-003)进行检查、确认。
5.1.3.2 配制岗位操作工领取一个批量的阿莫西林、0,复核物料名称、批号、数量无误后,将固定料斗混合机调至最佳投料位置,并确定放料口已关闭,将阿莫西林、二氧化硅、硬脂酸镁交替投入固定料斗混合机中,关闭投料口并锁紧。
设定混合机转速为9.6~10转/分钟,开启设备进行总混,总混40分钟后出料,装入洁净容器内,称重,贴上标记单,挂上待验标识牌,执行《中间站管理规程》(SMP·SC-GL-029)入中间站管理。
由车间QA按《产品取样操作规程》(SOP·QA-QY-001)进行取样,检查性状外观合格后,送检,检验合格后,换上合格标识牌。
质量监控物料贮存条件中间产品质量标准5.1.4 胶囊填充5.1.4.1生产前,由工序班长按《生产操作前检查确认管理规程》(SMP·SC-GL-003)进行检查、确认。
5.1.4.2 理论装量=0(x为药粉百分含量)5.2.2.2 包装岗位领料员根据批包装指令,凭质保员开据的“中间产品(待包装品)审核放行单”,到中间站领取待包装产品,复核产品名称、规格、批号、数量无误后,在“中间站物料进出台账”(SMP·SC-GL-029-0100)上签字确认;操作开始前,由操作人员确认并由岗位班长复核所需包装的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产品序列号准确无误。
5.2.2.3 包装规格为:10粒×2板×300盒1)开启1520油墨喷码机,设定所需喷码的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产品序列号,并由操作人员和岗位班长共同确认所需喷码的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产品序列号准确无误。
2)卡印大箱:岗位操作工确认并由工序班长复核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无误后,方可操作,并确保每一个大箱均卡印完好、清晰。
3)装小盒:将小盒和说明书按同一方向放置,启动HD-180多功能装盒机,设定装盒速度为115盒/分钟,调整轨道,使药板能顺畅通过轨道,按每盒装铝塑后的铝塑板2板、说明书1张。
4)喷码:启动已确认过的油墨喷码机,开始油墨喷码。
喷码后的产品每10盒缩一个热缩膜。
并经过输送带传输至电子监管码赋码系统进行监管码一级码扫描,整件扫描结束后将电子监管码赋码系统自动生成的2个相同的二级码分别粘贴在大箱内部箱盖上和外部侧面。
5)装大箱:将大箱底部先用胶带封好,上部对折,将扫描过电子监管码的小盒按同一方向放入大箱内,每300盒装一箱,附一张装箱单。
质量监控5.2.2.4 包装规格为:10粒×3板×300盒1)操作开始前,开启43S油墨喷码机,设定所需喷码的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产品序列号,并由操作人员和岗位班长共同确认所需喷码的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产品序列号准确无误。
2)卡印大箱:岗位操作工确认并由工序班长复核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无误后,方可操作,并确保每一个大箱均卡印完好、清晰。
3)装小盒:将小盒和说明书按同一方向放置,启动SMZ-125自动装盒机,设备装盒速度为70盒/分钟,调整轨道,使药板能顺畅通过轨道,按每盒装铝塑后的铝塑板3板、说明书1张。
4)喷码:启动已确认过的油墨喷码机,开始油墨喷码。
喷码后的产品每10盒缩一个热缩膜。
并经过输送带传输至电子监管码赋码系统进行监管码一级码扫描,整件扫描结束后将电子监管码赋码系统自动生产的2个相同的二级码分别粘贴在大箱内部箱盖上和外部侧面。
4)装大箱:将大箱底部先用胶带封好,上部对折,取扫描过电子监管码的小盒按同一方向放入大箱内,每300盒装一箱,附一张装箱单。
质量监控5.2.3.1 生产前,由工序班长按《生产操作前检查确认管理规程》(SMP·SC-GL-003)进行检查、确认。
5.2.2.2 包装岗位领料员根据批包装指令,凭质保员开据的“中间产品(待包装品)审核放行单”,到中间站领取待包装产品,复核产品名称、规格、批号、数量无误后,在“中间站物料进出台账”(SMP·SC-GL-029-0100)上签字确认;操作开始前,由操作人员确认并由岗位班长复核所需包装的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产品序列号准确无误。
5.2.3.3 包装规格为:10粒×5板×200盒、10粒×6板×200盒1)卡印大箱:岗位操作工确认并由工序班长复核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无误后,方可操作,并确保每一个大箱均卡印完好、清晰。
2)装小盒:确认铝塑板完整后装入小盒内,每盒装铝塑后的铝塑板5板(10粒×5板×200盒)或6板(10粒×6板×200盒)、说明书1张,每盒装一个盒托,要求小盒侧面封口平整。
3)装大箱:将大箱底部先用胶带封好,上部对折,取装好的小盒按同一方向放入大箱内,每200盒一箱,附一张装箱单。
质量监控5.2.4.1生产前,由工序班长按《生产操作前检查确认管理规程》(SMP·SC-GL-003)进行检查、确认。
5.2.4.2 操作开始前,由操作人员和岗位班长共同确认所需喷码的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产品序列号准确无误,启动油墨喷码机,开始油墨喷码。
喷码后的产品每 5盒缩一个热缩膜,并经过输送带传输至电子监管码赋码系统进行监管码一级码扫描。
整件扫描结束后将电子监管码赋码系统自动生产的2个相同的二级码分别粘贴在大箱内部箱盖上和外部侧面,每200盒装入一个大箱,整体包装应洁净、整齐。
质量监控5.3 所用包装材料清单所用包装材料清单(10粒×2板×300盒)所用包装材料清单(10粒×3板×300盒)所用包装材料清单×5板×200盒所用包装材料清单(10粒×6板×200盒)6 生产所涉及的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及包装材料质量标准6.1 原辅料质量标准6.2 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6.3 包装材料质量标准7 印刷包装材料的复制品(见附件1)8 物料平衡、收率、损耗率的计算方法和限度8.1 各工序物料平衡、收率的计算方法和限度8.1.1 配制收率及物料平衡(按批计算)总混后混合粉重量(㎏)收率= ×100%投料量(㎏)收率:≥99%取样后混合粉重量(㎏)+取样量(㎏)+不合格品量(㎏)物料平衡= ×100%投料量(㎏)物料平衡限度:99.7~100%8.1.2 胶囊充填收率及物料平衡(按批计算)抛光后胶囊量(㎏)收率= ×100%混合粉领用量(㎏)+空心胶囊使用量(㎏)收率:≥98%取样后胶囊量(㎏)+取样量(㎏)+不合格品量(㎏)+尾料量(㎏)+废胶囊量(㎏)物料平衡= ×100% 混合粉领用量(㎏)+空心胶囊使用量(㎏)物料平衡限度:99~100%8.1.3 成品率(按批计算)实际产量成品率= ×100%理论产量成品率:96~100%8.2 包装材料物料平衡、损耗率的计算方法和限度8.2.1 内包材损耗率及物料平衡边角料量+废板重量损耗率= ×100%内包材使用量损耗率:≤15%合格品重量(kg)+边角料量(kg)+废板重量(kg)+废品量(kg)物料平衡= ×100%胶囊领用量(kg)+内包材使用量(kg)物料平衡限度:98~100%8.2.2 说明书物料平衡使用量(含损耗量)+结存量平衡率= ×100%领用量物料平衡限度:100%8.2.3 小盒物料平衡使用量(含损耗量)+结存量平衡率= ×100%领用量物料平衡限度:100%8.2.4 大箱物料平衡使用量(含损耗量)+结存量平衡率= ×100%领用量物料平衡限度:100%9 包装材料消耗一览表10粒×2板×300盒百件用量10 技术安全与劳动保护10.1 技术安全10.1.1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避免任何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