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析实验.docx

合集下载

微团聚体水稳性测定方法

微团聚体水稳性测定方法

微团聚体水稳性测定1 原理实验分两部分进行,先是机械分析法测定各组分,再用水浸泡测定稳定性团聚体。

2 试剂及仪器5%六偏磷酸钠:50克六偏磷酸钠溶于1升水中,定容;6%过氧化氢溶液:20ml 的30%过氧化氢(化学纯),再加80ml蒸馏水定容;500ml三角瓶250ml塑料瓶1000ml量筒0.25mm筛50ml烧杯漏斗温度计搅拌棒(有孔)土壤颗粒分析吸管仪摇床3 机械组成分析3.1 样品处理称取过2mm筛的风干土10克,放入500ml三角瓶中,加250ml蒸馏水浸泡并加几滴6%过氧化氢溶液,过夜。

3.2 悬液制备3.2.1 在三角瓶中加5%的六偏磷酸钠10ml,盖上小漏斗,在电热板或电炉上文火煮沸1小时,使样品充分分散;3.2.2 冷却后将悬液通过0.25mm的筛子,用蒸馏水洗入1000ml沉降筒中,洗时沉降筒上放一漏斗,漏斗上放0.25mm筛,用橡皮头玻璃棒轻轻将土粒洗擦,用蒸馏水冲洗,小于0.25mm 的土粒全部洗入沉降筒中,直至筛下流出的水澄清为止,洗水量不能超过1000ml;3.2.3 将大于0.25mm的砂粒移入己知重量的铝盒(或烧杯)中,烘干称重。

3.3 样品悬液的吸取3.3.1将己洗入沉降筒内的悬液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放在平稳的台面上,用另一只1000ml 沉降筒,盛水至刻度,插入温度计,随时测量水温,根据此温度按司托克斯公式计算各粒级在水中沉降25cm、10cm、7cm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吸液时间(选取一个深度即可);3.3.2 用搅拌棒搅拌悬液1分钟,上下各30次,搅拌停止立即计时,为开始沉降时间;3.3.3 在规定时间到达前30秒将吸管放在沉降筒的液面下规定深度,在规定时间前10秒开始吸液25ml,吸液在20秒内完成,不可太快;3.3.4 将吸取的悬液洗入有编号的已称重小烧杯中,并用蒸馏水洗尽吸管内壁附着的土粒,全部移入小烧杯中;3.3.5 小烧杯放在电热板或水浴锅上蒸干,然后在105—110度下烘干6小时,冷却,称重。

土壤团聚体抗拉程度实验

土壤团聚体抗拉程度实验

土壤团聚体抗拉程度实验土壤团聚体是土壤颗粒的表面附着力及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对于土壤的粘粒团聚体,对于粘粒之间的大小及质量,粘粒与土壤颗粒间的相互排斥,粘粒与粘土颗粒间的粘附,粘粒之间相互分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其具体性能指标如下:粘粒之间相互排斥主要表现在粘粒之间的物理性状是否相互排斥?粘粒间或粘粒与粘土颗粒间存在吸附力强,吸附量大;粘粒在粘土中是否出现溶解或凝聚现象?粘粒与粘土颗粒间是否出现相互排斥、胶结现象?粘粒与粘土颗粒间是否有吸附力较强的官能团?1、通过试验,可以看出样品的物理性状,例如粘土与水合颗粒间的相容性,这是区分处理的依据。

不同处理样品,其颗粒之间的大小、颗粒表面的粗糙度等物理性质有差异,因此,可以用物理实验来区分。

例如将一批粘土加入到水溶液中,水溶液从两种颗粒之间滴落到样品上,通过反复试验,可以区分出所用粘接材料。

对于同样的土质和相同的土壤组成,使用水溶液中所溶出的颗粒大小不一时,所采用的方法也不相同。

如果是粘土中存在细小孔隙,则可能由于水的作用,使水合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发生了粘接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了相应的物理性状,用这种方法来区分处理样品效果最好(如图1所示)。

同时使用不同处理样品形成粘土颗粒时,其内部形态和大小都有差异,一般在同一样品(以体积计)中粘接材料的大小为最多(如图2所示);如果是粘土中存在微小孔隙,这种处理方法会导致粘接材料内的胶结力降低(如图3所示)乃至消失无踪影,从而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土颗粒体系,从而无法获得良好的土壤团聚性。

为了区别不同处理材料内部体积或大小差异导致形成土壤颗粒体系,可以采用不同质量的处理样品做对比处理。

同时针对两种土采用不同团聚度处理方法或样品不同处理方法后进行对比测量。

具体情况如下:(1)土壤与水合物质相溶于水为例:首先我们通过水溶解原理介绍粘土和水合物相溶于水为例:我们分析两种土各自在水中表现出来怎样的形态特点?2、通过实验,还可以看出样品所含有活性成分是否与粘粒产生相互作用。

微团聚体水稳性测定方法

微团聚体水稳性测定方法

微团聚体水稳性测定方法微团聚体水稳性测定1 原理实验分两部分进行,先是机械分析法测定各组分,再用水浸泡测定稳定性团聚体。

2 试剂及仪器5%六偏磷酸钠:50克六偏磷酸钠溶于1升水中,定容;6%过氧化氢溶液:20ml 的30%过氧化氢(化学纯),再加80ml 蒸馏水定容;500ml三角瓶250ml塑料瓶1000ml量筒0.25mm筛50ml烧杯漏斗温度计搅拌棒(有孔)土壤颗粒分析吸管仪摇床3 机械组成分析3.1 样品处理称取过2mm筛的风干土10克,放入500ml三角瓶中,加250ml 蒸馏水浸泡并加几滴6%过氧化氢溶液,过夜。

3.2 悬液制备3.2.1 在三角瓶中加5%的六偏磷酸钠10ml,盖上小漏斗,在电热板或电炉上文火煮沸1小时,使样品充分分散;3.2.2 冷却后将悬液通过0.25mm的筛子,用蒸馏水洗入1000ml 沉降筒中,洗时沉降筒上放一漏斗,漏斗上放0.25mm筛,用橡皮头玻璃棒轻轻将土粒洗擦,用蒸馏水冲洗,小于0.25mm 的土粒全部洗入沉降筒中,直至筛下流出的水澄清为止,洗水量不能超过1000ml;3.2.3 将大于0.25mm的砂粒移入己知重量的铝盒(或烧杯)中,烘干称重。

3.3 样品悬液的吸取3.3.1将己洗入沉降筒内的悬液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放在平稳的台面上,用另一只1000ml 沉降筒,盛水至刻度,插入温度计,随时测量水温,根据此温度按司托克斯公式计算各粒级在水中沉降25cm、10cm、7cm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吸液时间(选取一个深度即可);3.3.2 用搅拌棒搅拌悬液1分钟,上下各30次,搅拌停止立即计时,为开始沉降时间;3.3.3 在规定时间到达前30秒将吸管放在沉降筒的液面下规定深度,在规定时间前10秒开始吸液25ml,吸液在20秒内完成,不可太快;3.3.4 将吸取的悬液洗入有编号的已称重小烧杯中,并用蒸馏水洗尽吸管内壁附着的土粒,全部移入小烧杯中;3.3.5 小烧杯放在电热板或水浴锅上蒸干,然后在105—110度下烘干6小时,冷却,称重。

土壤团粒结构的分析实验

土壤团粒结构的分析实验

土壤团粒结构的分析实验一、目的、意义土壤团聚体是指粒径大于0.25厘米的颗粒。

它有不同的大小、形状和孔隙,并具有不同程度的机械稳定性、水稳性和生物稳定性。

水稳性团粒是指粒经在0.25—10毫米在水中不易散碎的球状多孔团聚体,它对土壤的通气、透水、蓄水和养分的保存和释放有良好作用,测定水稳性团粒结构的方法有手工筛分法和机械筛分法,本实验采用的经过改进的约得尔(R.E.Yoder)法。

二、分析步骤1、样品的采集和处理土壤结构样品的采集,要注意土壤湿度,不宜过干和过湿,最好在不粘铲时采取,采样面积10厘米2,深度视需要而定,从下到上分层采取,一般耕作层取样不小于10个点,小心地不使土块受挤压以保持原来的结构,剥去土块外面直接与土铲接触而变形的土壤,均匀地取内部的土壤1.5—2公斤,放在木盒或铁盒内带回室内,将带回的标本进行风干,稍阴干时即将土壤沿自然结构面轻轻地掰开成直径约1厘米的小土块,除去粗根和小石块,风干后用四分法,一直分到所需的样品量(250g)为址,为了保证样品代表性,可以将样品干筛分为三级即>5毫米,5—2毫米,<2毫米的,然后,按其干筛百分数比分数取样品,配成50克,供湿筛用。

2、将套筛(从上到下的顺序数5、2、1、0.5、0.25毫升)固定在振荡架并置于水桶中,桶内加水到一定高度使套筛上面筛的上缘部分在升到最高时略露出水面(约1厘米)。

3、将土样放入套筛上。

4、开动马达,使套筛在水中上下振动半小时。

5、见振荡架慢慢升起,使套筛离开水面,待水销干后,用洗瓶轻轻冲洗最上面的筛子(即孔径为5毫米的筛子),以便把留在筛上的小于5毫米的团骤体洗到下面筛中,冲洗时应注意不要把团聚体冲坏,然后将留在各级筛子上的团聚体分别洗入蒸发皿中。

6、倾倒出蒸发皿中的清液,然后放在电热板上蒸干称重,(蒸发皿须事先编号称重0。

三、结果计算1、100%⨯=土壤烘干重各级团粒干重各级团粒2、各级团粒%之和为总的团粒%。

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测定方法综述

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测定方法综述

d r gw tn n ldn l ig ( ra d w a sd b h o pes n o nrp e i i h o ui et gic ig s kn bek o n cue y te cm rsi fe t p d ar n te si n i u a o a l
用 的研 究 目的也不 同 。
笔 者 主要对 湿筛 法 团聚体 稳定 性及 粒径 分 析 中
土样 预处理 及筛 分 方 法进 行综 述 , 土壤 团 聚体 的 为
粒径 分 布及水 稳 性分 析提 供参 考 。
团聚体 对 于外来 破 坏 性 作用 力 的脆 弱 性 的度 量 ,
影 响着 土壤 的 一系 列 物 理 性 质 , 别 是 人 渗 和 土壤 特
常 压 湿 润 和 高 真 空 湿 润 。常 压 快 速 湿 润 过 程 中 , 分 沿 毛 管 快 速 渗 入 土 体 , 壤 内部 封 闭 的空 气 被 压 缩 , 生 微 型 水 土 产 爆 炸 , 团 聚体 破 坏 较 大 ; 速 湿 润 和 真 空 湿 润 能 使 团 聚 体 稳 定 性 显 著 增 大 。 如 果 是 为 全 面 了解 土 壤 团 聚 体 稳 定 对 慢 性及粒 径分布的信息 , 对土样采用常压快速湿润 和常压慢速湿润 ( 真空湿润 ) 可 或 2种 预 湿 润 。 湿 筛 的 作 用 在 于 区
21 0 1年 6月 9( 3):0 一t 3 1 6 1
中 国 水 土 保 持 科 学
S i n e o ola d W ae ns r a c e c fS i n t rC0 e v on
V0 . N0. 19 3
J n. O1l u 2
土壤 水 稳 性 大 团聚体 测 定 方 法综 述

实验四土壤团聚体组成测定

实验四土壤团聚体组成测定

实验四 土壤团聚体组成测定一、目的意义土壤团聚体即团粒结构,是指土壤所含的大小不同、形状不一、有一定孔隙度和机械稳 定性的团聚体之和,是鉴定土壤肥力状况的指标之一。

根据其在静水或流水中的崩解情况, 分为水稳性和非水稳性团粒结构两种。

测定土壤团聚体的组成,有利于农业上及时采取措施 改善土壤结构,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促进作物高产。

二、图样采集处理在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干不湿时采集土样,深度依需要而定,但应尽量保持原状,带回室 内后,将土块轻轻剥成 10­12mm直径的小块,弃去粗根和小石块,然后将图样风干。

三、测定方法(一) 仪器:1000ml 沉降瓶,白铁水桶、土壤筛干筛、湿筛各一套,并附有装筛子的架子、 天平(感量 0.01g)、铝盒、烘箱、干燥器、震筛机(机械筛分用)(二) 操作步骤1. 干筛称取风干土样 1000g,通过孔径为 10、7、5、3、2、0.5、0.25mm的筛组进行干筛,摇 动 10 个来回,取上两层,余者摇 5 个来回,筛完后将各层样品分别称重(精确到 0.01g), 计算各级干筛团聚体百分含量,计入结果表内。

机械筛分:10 秒钟——5 秒钟2. 湿筛(1)根据干筛法求得的各级团聚体百分含量,将风干样品按比例配成 50g;(2)为防止堵塞筛孔,故不把 0.25mm 的团聚体倒入准备湿筛的样品内,但在计算时需 计入这一数据。

(3)将配好的样品倒入 1000ml 沉降瓶,沿瓶壁徐徐注水浸润土壤至饱和,浸泡10 分钟, 再缓缓注满,橡皮塞封口。

(4)数分钟后颠倒沉降瓶,直至瓶中样品完全沉淀,再倒转,往复 6 次。

(5)将湿筛组用薄板夹住放入盛有水的大铁桶中,水面高出筛组约 10cm(6)将沉降瓶倒立进入顶层晒面,轻轻移去盖子,使土粒落在筛子上(持续到溶液基本 澄清为止),盖上塞子,取出沉降瓶。

(7)手压顶部盖子缓提速降,上下 10次取上 2层,再 5 次取其余层(8)将各层的土粒借白瓷盘和洗瓶转移到铝盒中,倾去上清液,105℃烘干称重(精确到0.01g),然后计算各级团聚体百分含量,并计入结果表内。

基于质量和数量方法的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水稳性评价

基于质量和数量方法的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水稳性评价

基于质量和数量方法的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水稳性评价马露洋;许明祥;李彬彬;张圣民【摘要】[目的]研究湿筛后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质量和数量分布特征以及水稳性,为土壤结构的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土丘陵区不同撂荒年限(7,14和34年)的草地和坡耕地土壤(对照,CK)为研究对象,从质量和数量的角度探讨了不同恢复年限和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湿筛后粒径分布特征,选取粒径大于0.25 mm团聚体含量(R0.25)以及平均质量直径(MWD)2个指标评价不同粒径团聚体的水稳性.[结果](1)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延长,土壤中粒径>1 mm的团聚体质量分数增加,粒径为0.25~1 mm的团聚体质量分数增加不明显;团聚体数量与质量变化规律一致,但数量变化量随粒径减小而成倍的增加.(2)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湿筛后,粒径<0.25 mm 微团聚体的质量分数最高;团聚体数量则表现为随粒径的减小而成倍增加.(3)当粒径为0.25~5 mm时,随着粒径的增大,土壤团聚体的水稳性降低,其中粒径2~5 mm 团聚体的水稳性最差.(4)当粒径为0.25~5 mm时,有机质含量随粒径的减小呈增加趋势,各粒径团聚体有机质含量与MWD减小比例呈负相关,与R..25呈正相关.[结论]用数量方法评价团聚体分布特征的结果与用质量方法评价的结果存在差异,小粒径团聚体的水稳性更强.【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47)002【总页数】9页(P126-134)【关键词】土壤团聚体;水稳性评价;土壤结构;粒径分布【作者】马露洋;许明祥;李彬彬;张圣民【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2.3土壤结构是维持土壤功能的基础,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是土壤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土壤中具有保证和协调水肥气热,影响土壤微生物、酶的种类与活性以及维持和稳定土壤疏松熟化层等作用[1]。

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本部分规定了湿筛法测定土壤水稳性大团圆体组成的办法。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土壤中水稳性大团圆体组成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全部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舞按照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讨论是否可用法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NT/T 52土壤水分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土壤团圆体土壤所含的大小不同、外形不一、有不同孔隙度和机械稳定性及水稳性的团圆体的总和。

它是由胶体的凝结、胶结和黏结而互相联结的土壤原生颗粒组成的。

3.2 土壤大团圆体土壤中直径0.25~10mm的团圆体称为土壤大团圆体。

3.3 土壤水稳性大团圆体是钙、镁、有机质、菌丝等胶结起来的土粒,在水中振荡、浸泡、冲洗而不易崩解,仍维持其本来结构的大团圆体。

4 办法原理对风干样品举行干筛后确定一定机械稳定下的团粒分布,然后将干筛法得到的团粒分布按相应比例混合并在水中举行湿筛,用以确定水稳性大团圆体的数量及分布。

5 仪器与设备 5.1 天平(感量0.01g) 5.2 电热恒温干燥箱 5.3 1000mL沉降筒 5.4 水桶(直径33cm、高43cm) 5.5 孔径为10mm, 7mm, 5mm, 3mm, lmm, 0.5mm, 0.25mm的土壤筛组(直径20cm、高5cm)和孔径为5mm, 3mm, 2mm, 1mm, 0.5mm, 0.25mm的土壤筛组(直径20cm、高5cm)各一套,2mm土壤筛,并附有固定筛子的铁夹子。

5.6 大号铝盒(直径5.5cm) 5.7 干燥器 6 样品采集与制备 6.1 样品采集采样时土壤湿度不宜过干或过湿,应在土不粘锹、经接触不变形时实行。

采样时从下至上分层实行,注重不要使土块受挤压,以保持本来结构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201011171946 包银芳
201011172045 王引略
一实验名称
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分析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用土壤团聚体分析仪测定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
土壤团聚体,是指土壤中大小、形状不一、具有不同孔隙度和机械稳定性、水稳定性的结构单位,通常将粒径>0.25mm的结构单位成为大团聚体。

大团聚体分为水稳性和非水稳性两种,非水稳性大团聚体组成用干筛法测定,水稳性大团聚体组成用湿筛法测定。

筛分法根据土壤大团聚体在水中的崩解情况识别其水稳性程度,测定分干筛和湿筛两个程序进行,最后筛分出各级水稳性大团聚体,分别称其风干后质量,再换算为占原风干土样总质量的百分比。

四实验材料和仪器
土壤结皮、白铁盒(10cm*10cm*10cm)、套筛(高5cm,直径20cm,孔径分别为8mm、5mm、2mm、1mm、0.5mm、0.25mm,共六个)、团聚体分析仪(含四套筛子,每套有五个筛子,孔径分别为5mm、2mm、1mm、0.5mm、0.25mm,另含有4个配套的水桶)、直径12cm的蒸发皿5个
五操作步骤
(1)采样:通常是采耕层土壤,根据需要也可以分层采样。

采样是要注意土壤的湿度,最好在土不粘铲,接触不变形为宜。

用饭盒在田间多点采集有代表性的原状土样。

以保持原来的结构状态。

从原土样剥去与铲面接触变形部分,采样量为1.5-2.0Kg。

运输时要避免震动和翻倒。

(2)干筛分析:将风干土样混匀,取其一少部分(一般不小于1kg,精确至0.1g)。

永孔径为5mm、2mm、1mm、0.5mm、0.25mm筛子进行筛分。

筛完后,将各级筛子上的团聚体及粒径<0、25的土粒分别称量,计算干筛的各级团聚体占土样总量的百分含量。

然后按其百分比,配成1份质量为25g的土样,做湿筛法分析。

(3)湿筛分析:在团聚体分析仪上进行湿筛分析,一次可同时分析4个土样。

分析前向4个水桶中加水,使得套筛在运动达到最高点的时候,筛子上缘可以正好与水面平齐。

将套筛放入水桶中,然后开动马达使套筛上下移动,升降4cm,10分钟后提出水面,将筛组拆分。

留在筛子上的各级团聚体用细水流冲入蒸发皿,加热蒸干,称量其重量。

六结果计算
由于各级水稳性团聚体总质量百分数为23.29%,则0-0.25mm的质量百分数为1-23.29%=76.71%
则平均质量粒径(mm)
=0.125*76.71%+0.375*1.80%+0.75*0.64%+1.5*2.88%+3.5*9.60%+6.5*7.36%=0.096 +0.007+0.012+0.043+0.336+0.478=0.972
故平均质量粒径(mm)=0.972mm
七结果分析与讨论
最终测定和计算结果与另一组土壤结皮实验数据相差较小,数据结果相对可靠,各级水稳性团聚体所占比例变化趋势吻合度高,每一级相对略高,最终结果数据也相对较高。

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对团聚体破坏相对较少所致,实验结果理应相对更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