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虫培养和观察实验的改进
草履虫活体观察实验的一点改进

草履虫活体观察实验的一点改进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的典型代表,在水里游动非常迅速。
要观察活体草履虫必须设法将其固定。
一般的实验指导书上通常都是用棉纤维来固定,棉纤维直接取于棉絮。
这样所取的棉纤维不易分开,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仅是黑的一片,根本看不到草履虫,如果作如下改进效果较好。
实验室里擦镜纸是必备的,擦镜纸既薄又细腻,纤维与纤维之间容易分开。
我们可以就地取材,在载玻片上用镊子刮下少许擦镜纸上的纤维,再在刮下的纤维上滴上草履虫培养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可以看到在显微镜下一根根纤维纵横交错,把草履虫的活动空间隔成一间间小室。
草履虫活动空间小,就容易观察清楚。
笔者曾经在实验中观察到1个草履虫一端附着在1根纤维上正进行着纵二分裂。
资料来源《生物学通报》2003.01。
草履虫培养和观察实验的改进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尾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也称草履虫或大草履虫,是动物界原生动物门纤毛纲的代表动物,是动物界中较原始、较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它是动物学教学中最常用的实验材料之一[1]。
同时由于它分布广、生长快、易于培养、在进化上有特殊地位,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良好材料,被用于探讨细胞衰老与分化、信息传递、大小核的分工和核质关系等领域的研究[2]。
目前草履虫的培养和观察已有一套成熟的方法,并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改良的方法,但是,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或拘泥于传统教材,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一些传统方法,因此实现效果不佳。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对前人报道的方法进行了验证、比较和改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本文系统综述了草履虫的培养和观察方法的改进措施,旨在方便教学工作者参考使用。
1草履虫培养方法的改进1.1草履虫分离与纯化方法的改进草履虫一般采用人工方法进行室内培养。
从野外采集回来的草履虫可能密度不高或含有其它浮游生物,在培养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分离与纯化。
传统的方法是在显微镜下将草履虫逐个取出培养,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分离纯化的效率,可以采用牛肉汁纯化法,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牛肉汁,再在距离2cm的位置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或盖玻片一角将牛肉汁和草履虫培养液连接起来,由于草履虫较其它浮游生物对牛肉汁的反应更加敏感,就会率先游到牛肉汁中,待大量草履虫游到之后切断连接处,这样就将草履虫和其它生物分离开了[3]。
还可以利用草履虫对电刺激有趋向负极的特性,采用电泳法,将一只装有草履虫培养液的U形管两端通电(电源可用三节1.5V电池),约5min后草履虫都集中到负极,再用吸管吸出培养[3]。
将牛肉汁纯化法和电泳法二者结合,效果会更佳[4]。
1.2草履虫培养条件的优化能作为草履虫培养基的有机物很多,有植物性的茎秆、果皮、马铃薯,动物制品的牛奶、蛋黄、动物组织、蛋白胨,粮食类的大米、小米、玉米,甚至微生物的酵母等[5]。
有关草履虫的采集_培养与观察方法的研究

第2卷 第1期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Vol .2 No .1 2000年3月 Journal of Shenyang College of E ducation Mar .2000 有关草履虫的采集、培养与观察方法的研究昌恩梓,江丕文(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生物系,辽宁沈阳 110015)摘要:从生长状态的水稻或干稻草中培养草履虫,采用U 型管电极法分离,用困扰剂法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改进了应激性实验的方法。
关键词:草履虫;采集;培养;观察中图分类号:Q95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63(2000)01-0120-02 草履虫是动物界中较原始、较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属于原生动物。
因其个体较大、结构典型、繁殖快、观察方便、容易采集培养。
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一般都用它作为代表动物。
同时草履虫也是研究细胞遗传的好材料。
多年来遗传学者们用它研究了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和细胞核在遗传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类型的转变等,取得了不少成果。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它在医学方面的价值,据近几年报导,用草履虫的水溶性提取物质,可以准确地诊断消化系统癌症和乳腺癌等。
在生物学基础理论中,细胞生物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而原生动物本身就是一个单细胞,因此,在揭示生命的一些基本规律中,原生动物已经显示并将要显示出更大的科学价值。
笔者在几年的教学研究中,从实际出发,对草履虫的采集、培养与观察等方法进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旨在为生物学教学与科学研究提供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法。
一、草履虫的采集与培养在北方采集草履虫的最佳时期是每年的7~9月。
这时的气温、环境适合草履虫的生活。
采集时拨下生长状态的水稻,在距根10厘米处剪下并带有少量的泥土,将此水稻草再剪成2~3厘米小段放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稻草营养液置于温暖环境中(28℃),一周之后将有大量的原生动物出现,其中含有很多草履虫。
若用干稻草代替生长着的水稻,加入适量的营养液置28℃的环境中培养一周有时也可观察到草履虫,但效果没有前者好。
初中生物实验改进探究

能使 3 0 ML的水 温 度 升高 2 0 — 3 0摄 氏 度 ;改进 后 ,1 克花 生米能使 3 0 M L的
水温度升 高约 6 O摄 氏度 。实验效 率提 高了一倍 多。
培养非常重要 。但很多学校却 因为找不 到实验材料而无法进行这个实验 。为 了 保证实验教学 的正常开展 .笔者借助学
严 谨 ,影响探究结果 。如何解决上述的
湿 ,瓶内的培养液 中的水分透 过纸在 1
年内可全 部蒸 发掉 ,只剩下干稻草 ,而
大小 的孔 ,侧 面 开一个 5 e m * 5 e m大 小
的正方形 I ; 3 ,作为控流罩 .用于放 点燃
在稻草上 就含有草履虫 的包囊 。到实验 前一个 星期 ,将含有包囊 的干稻草广 口 瓶 内注入新的培养 液 ,可以继续培养草
履虫了。二是将做完实验 的草履虫培养
的食物 和助燃 。该装置能减少热量 在空
气中散 失和减少气流 的影响 :用接菌针
问题 .是每 个 生物 教师 和 实验 员应 思
考 的。
一
代替燃烧勺 ,使食物充分燃烧 ,而且燃 烧后灰烬直接掉落到易拉罐瓶底 ,不易
污染实验台。 改进效果 :改进前 ,1 克 的花生米
国 实 践
文/ 广 东实验 中学 严旭章
生物是一 门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活动
到草履虫 的身影 了。为 了可 以持续的培 养草履虫 ,笔者通过查 阅大量资料和不 断进行尝试 ,发现 以下两种方法能有效
地保 留草履虫 种 :一是在装有草履虫培 养液的广 口瓶 口上 盖上清 洁的新 闻纸 。 扎好瓶 口。 由于新 闻纸 透气 又 较易 吸
校生物园的便利 。组织生物课外兴趣小
教学中 比较常见和重要 的实验材料 。对 实验的正常开展起 到决定性作用 。很多
观察草履虫实验的反思

观察草履虫实验的反思
本节实验课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本节课堂上,初中生注意力分散,大部分同学不愿意听老师讲实验步骤,因此可以在实验课前放一段演示实验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实验规则。
虽然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但,对于初一的同学来说,这样可以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强化学生对步骤的理解和操作能力,不然一节实验课下来,学生什么都没有看到。
因此这节实验课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主,一定要先展示实验的演示视频。
到了后面,观察草履虫的应激能力时,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当然也要根据实验的难度来,显微镜的操作及装片的制作时本学期实验的重点,也是难点,应该强化,而第一个实验“探究鼠妇的”比较简单,则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
从一开始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人、是发展的人、是不完整的人,有一定的认知规律。
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直观清晰的讲解清楚,一步一步的培养。
“观察草履虫”实验的改进

2018 芷
中 学 生物 学
Middle School Biology
文件编 号 :1003—7586(2018)07—0047—02
Vo1.34 No.7 2018
“观 察草履虫 "实验 的改进
陈 展 (温州市洞头 区第二 中学 浙江温州 325701)
1 实验样 品的培养 方式 的改进
一 般教 师 到稻 田 中寻找 草 履虫 ,然 后放 在 稻 草 液 中培养 。这种 稻 草液 制 作过 程 转繁 琐 ,制 作过 程 耗 时 长 且 操 作 复杂 :先称 取 8 g长 度 约 2 em的干 稻 草 放在 烧 杯 中 ,加入 800 mL暴 晒 过 的水 ,电炉加 热 ;沸 腾 后 , 继 续 煮沸 15 min,关 闭 电炉 ,待 培 养 液冷 却 后 ,过 滤 取 出培养 液 ,静 置 24 h,备用 。
草 履虫繁 殖 的量 不 一定很 多 。笔者将 其改 为酵 母 培 养法 。具体 步骤 如 下 :称取 0.1 g酵母 和 0.2 g葡萄 糖 放 在 1 000 mL烧 杯 中 加 入 200 mL水 ,配 成 浓 度 为 0.05 的酵 母培 养 液 ,备 用 。与 稻草 培养 法相 比 ,酵 母 培 养法操 作简 便 ,且 培养 的草 履虫密度 高 ,培养 液 的浓 度 相对 容 易控 制 。另外 ,实 验过 程 均在 相 对温 和 的条 件 下进 行 ,降低 了因使用 电炉 煮沸稻 草带来 的成 本 。
3 草履虫实验条件 的改进
实验册上没 有说 明给 草履虫喂哪种食物 。那么 ,怎 么才 能观察 到草 履虫对 食物 的消 化作 用呢 ?笔者 建议 可 以喂 以蛋黄粒 ,事先 把鸡蛋烧 熟 ,取 出蛋黄 ,然后磨细 磨碎 ,将其用 纯净水调 至稀糊状 ,吸一滴于载 玻上 ,再把 要观 察的草履虫用微吸管移入其 中,制成装片 。
“观察草履虫”实验的反思和改进

“观察草履虫”实验的反思和改进草履虫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属于动物界中的一类,也被称为“原生动物”。
在我们身边,随处都能见到各种各样的草履虫,而且形态各异、大小不同,从上图就能看出来了吧!当然,实验之后我们会发现草履虫与众不同的地方还很多。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把一些草履虫放进培养皿里,观察他们会怎么做呢?答案肯定是非常精彩啦!实验材料:在药店购买几只草履虫。
实验器具:透明的玻璃杯(或者透明的塑料瓶)、水槽、烧杯、量筒等。
实验步骤:1.用针管吸取少量的水注入装满清水的水槽中,让其自由游动;2.将草履虫倒入盛着清水的玻璃杯中,观察草履虫是否存活。
实验结果:实验现象是草履虫变成了一团墨水,逐渐下沉;3.将其他液体倒入玻璃杯中,草履虫仍旧漂浮在水面上;4.继续往玻璃杯中加入草履虫,依旧漂浮在水面上;5.继续向玻璃杯中加入新鲜的牛奶,发现草履虫全部沉入底部。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草履虫死亡;2.草履虫无法适应高盐度的环境;3.草履虫无法抵抗干燥的环境。
实验改进:如何使草履虫更好的生存和繁殖呢?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降低培养液的盐度,但是这样的话就需要添加更多的草履虫才行。
所以这次实验我们采用降低培养液的浓度,但是不添加任何食物的情况下观察草履虫的状态。
实验步骤:1.将三只培养皿洗净,放入一只草履虫,盖上盖子;2.向培养皿中加入清水至刚好漫过草履虫即可;3.每天给草履虫喂食一粒麦片;4.记录三只草履虫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1.实验开始时,草履虫一切正常,没有什么反应;2.两周之后,培养皿中的草履虫基本都死掉了;3.再过一段时间,仅剩下一只草履虫。
实验分析:由此可知,草履虫适宜生活在淡水中,如果水质较差,则容易造成其死亡。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次实验我们尝试用酒精消毒,效果显著。
思考过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在实验室中的草履虫基本都死光了,唯独留下一只活的草履虫,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草履虫全军覆没呢?实验改进:草履虫虽然死亡,但是其尸体却保持完整,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继续探索草履虫的奥秘。
草履虫活体观察实验的有效性改进

摘
要: 本 实 验 改进 是 笔者 在 总 结 前 人 实 验 改 进 上 , 针对实验改进的不足 , 本着简洁有效的基础上 , 通 过 不 断 实 践 建 构
的 。 其 实验 方法 的改 进 大 大 降 低 了过 去 实 验 观 察难 度 、 观 察 的局 限 和 观 察 的 误差 , 提 高 了 实 验 观 察 的 有效 性 和 可操 作 性 。 关键词 : 草履虫 ; 实验 ; 观察 ; 有效性 ; 改 进
草 履 虫 等 原 生 动 物 的观 察 , 多 数 教 材 或 教 师 采 用 的方
野 内( 培养液滴与毛细管交接处 ) 移动 , 由于 毛 细 管 的 管 径
较 小 ,每 只 草 履 虫 只 能单 个 在 毛 细 管 中 移 动 ( 如 图 2所 示 ) , 并 且 穿 过 毛 细 管 移 动 到 生 理 盐水中, 此 时 在 视 野 中 能 够 清 晰 的 观 察 到 草 履 虫 的
[ 3 ] 昌恩 梓 , 江 丕 文. 有关草履虫的采集 、 培 养 和 观 察 方 法 的 研究 U ] . 沈 阳 教 育 学 院学 报 ,2 0 0 0 ( 1 ) : 1 2 0 — 1 2 1 . ( 4 】 刘凌云 , 郑光美. 普 通 动物 学 实 验 指 导 【 M] . 北京 :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第 1 1 卷 第 2期
2 0 1 3年 6月
基 础 教 育 论 坛
B a s i c Ed u c a t i o n F o r u m
V0I _ l 1 No . 2
J u n . 2 01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履虫培养和观察实验的改进
【摘要】草履虫观察实验是中学和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为了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很多学校对传统的实验方法作了一些改进。
本文从草履虫培养方法的改进、限制草履虫运动方法的改进和试剂辅助观察草履虫制片方法的改进三个方面阐述了草履虫培养和观察实验中改良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草履虫;生物学实验;方法;改进
尾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也称草履虫或大草履虫,是动物界原生动物门纤毛纲的代表动物,是动物界中较原始、较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它是动物学教学中最常用的实验材料之一[1]。
同时由于它分布广、生长快、易于培养、在进化上有特殊地位,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良好材料,被用于探讨细胞衰老与分化、信息传递、大小核的分工和核质关系等领域的研究[2]。
目前草履虫的培养和观察已有一套成熟的方法,并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改良的方法,但是,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或拘泥于传统教材,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一些传统方法,因此实现效果不佳。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对前人报道的方法进行了验证、比较和改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本文系统综述了草履虫的培养和观察方法的改进措施,旨在方便教学工作者参考使用。
1 草履虫培养方法的改进
1.1 草履虫分离与纯化方法的改进
草履虫一般采用人工方法进行室内培养。
从野外采集回来的草履虫可能密度不高或含有其它浮游生物,在培养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分离与纯化。
传统的方法是在显微镜下将草履虫逐个取出培养,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分离纯化的效率,可以采用牛肉汁纯化法,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牛肉汁,再在距离2cm的位置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或盖玻片一角将牛肉汁和草履虫培养液连接起来,由于草履虫较其它浮游生物对牛肉汁的反应更加敏感,就会率先游到牛肉汁中,待大量草履虫游到之后切断连接处,这样就将草履虫和其它生物分离开了[3]。
还可以利用草履虫对电刺激有趋向负极的特性,采用电泳法,将一只装有草履虫培养液的U形管两端通电(电源可用三节1.5V电池),约5min后草履虫都集中到负极,再用吸管吸出培养[3]。
将牛肉汁纯化法和电泳法二者结合,效果会更佳[4]。
1.2 草履虫培养条件的优化
能作为草履虫培养基的有机物很多,有植物性的茎秆、果皮、马铃薯,动物
制品的牛奶、蛋黄、动物组织、蛋白胨,粮食类的大米、小米、玉米,甚至微生物的酵母等[5]。
在常规培养方法中,加入起发酵作用的碳酸氢钠(草履虫培养液:碳酸氢钠=250:1)或加入草履虫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物质蔗糖或葡萄糖(草履虫培养液:糖=100:1),能够更有助于快速大量地繁殖草履虫[3]。
另外培养过程中要用经过煮沸的水,河水含有有害细菌、病毒或寄生虫,而自来水含有大量氯离子,这些都会影响草履虫的正常繁殖[5]。
除了营养条件外,研究证明,草履虫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最适繁殖温度是10~30℃;黄色光能显著地促进草履虫增殖[3]。
2 限制草履虫运动方法的改进
2.1 纤维网格阻拦法
在实验教学中通常采用脱脂棉,此方法较经典。
但缺点是棉纤维的用量不易掌握,放得太多容易全部或部分挡住草履虫,影响观察;放得太少,纤维网格就大,不能达到阻拦草履虫的目的[6]。
在实验中,可以利用擦镜纸取代棉花纤维[5,7]。
擦镜纸的纤维网格大小均匀,且基本不重叠,比棉花纤维更适合阻拦草履虫,效果更好。
2.2 粘稠剂困扰法
蛋清、胶水等粘稠液体是实验教学中常用的困扰剂,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由于滴管滴出的一滴草履虫培养液本身较多,而蛋清虽然粘稠,但很难与草履虫培养液混合,因此很难限制草履虫的运动;胶水中含有较多化学物质和防腐剂,容易在观察过程中使草履虫遭受刺激而死亡,另外也不利于后续实验的进行[8,9]。
在实验中,可以用小麦面粉或玉米面糊替代蛋清和胶水[8,9]。
二者制备的粘稠剂呈胶体状,粘稠度较大,且容易和草履虫培养液混合,达到减缓草履虫运动速度的目的。
由于小麦面粉和玉米面糊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还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摄食、消化和排出食物残渣的整个过程;另外由于粘稠度较大以及食物颗粒的存在,还可以观察到草履虫碰到障碍物和通过狭窄缝隙时身体的变形现象,达到很好的实验效果。
2.3 吸水纸吸水法
大多数学校在草履虫实验教学过程中都是采用一般的滴管滴加草履虫培养液,很容易滴加过多,需要用吸水纸吸去过多的培养液。
然而,用吸水纸吸去培养液的同时也很容易吸去草履虫,因此经常会观察不到草履虫。
浙江林学院在教学过程中用微量移液器替代滴管,根据盖玻片的大小采用体
积定量法,达到了很好的实验效果[2]。
2.4 乙醇溶液处理法
制作临时装片时加入10%乙醇溶液处理草履虫2-3min,能明显减缓草履虫的运动,但同时草履虫也容易遭受刺激而解体[10]。
浙江林学院改良了这种方法,将无水乙醇和草履虫培养液制成1:19的混合液,静置5分钟,摇动培养皿使虫体集中于底部后吸掉上部溶液,再加入不含虫体的培养液进行稀释;改良后的方法称为“脱纤毛法”,能达到很好的实验效果[2]。
3 试剂辅助观察草履虫制片方法的改进
实验教材中蓝墨水处理草履虫观察刺丝和甲基绿处理草履虫观察细胞核,在制作临时装片时都是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试剂,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使得试剂均匀渗透到盖玻片下。
笔者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发现这样做的过程中很容易把草履虫吸走,往往是一只不剩。
后来我们尝试不用吸水纸,而是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试剂后将载玻片向未加试剂的一侧微微倾斜,发现试剂也会较均匀地渗透到盖玻片下,如果试剂顺着边缘流到另一侧,可以向相反方向或各方向倾斜载玻片,使试剂均匀渗透到盖玻片下。
如果盖玻片下方试剂浓度不均匀,在试剂稀少的部分,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草履虫从活跃到变形、死亡、放出刺丝或细胞核逐渐变色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1]刘健康.高级水生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杨仙玉.教学中草履虫活体观察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10(2):88-89.
[3]黄建华,曾海波,周善义,杨华.草履虫采集与培养的基本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227-228.
[4]栾华英,徐丽娜.分离草履虫的新方法[J].生物学通报,2003,38(1):58.
[5]侯勇,张会芳,刘军英,郑发科.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法及改进[J].四川动物,2009,28(3):450-451.
[6]杨丽红,魏开.几种常见的限制草履虫运动的方法及改进[J].四川动物,2007,26(3):717.
[7]吴美仙.草履虫活体观察实验的一点改进[J].生物学通报,2003,38(1):15.
[8]马惠钦,韩九,王洪江,石玉珍.对草履虫的培养及观察实验的改进[J].生物学教学,2004,29(12):47.
[9]马惠钦,周洪显,石玉珍.对草履虫的培养和观察实验的改进[J].四川动物,2006,25(1):190.
[10]向孙军,吴志强.一种观察草履虫的改进方法[J].生物学教学,199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