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介绍.ppt

合集下载

丙烯腈工艺流程简述ppt课件

丙烯腈工艺流程简述ppt课件
11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进入流化床反应器,丙烯和
氨分别进行汽化后,再过热
按一定比例混合,从流化床反应底部的上分 布板进入,混合气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投入。 流化床内先已安装好固定相的催化剂并燃烧 丙烯将床内预热到440℃左右。
精品课件
5
丙烯、氨和空气在催化剂料层中,进行
气固相催化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在 430~450℃;由流化床内的U型冷却管通 去盐水移去反应热,生成高压蒸汽和高 压过热蒸汽作为空气透平压缩机的动力。
精品课件
8
脱氰化氢塔从塔顶
分离采出,得到高纯 度的HCN,塔釜为 粗AN,釜料进入AN 精馏塔(即成品塔)
真空精馏,塔釜为高
沸物,塔顶为低沸物, AN从侧线采出,成 为合格产品进入成品!
精品课件
1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丙烯腈工艺流程简述
07应化1班 200707302123
刘念
精品课件
1
丙烯腈简介
精品课件
2
丙烯腈的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精品课件
3
丙烯腈的工艺流程简述
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的工艺流程主要分 为三个主要阶段:反应工段、水洗工段以及 分离精制工段。
精品课件
4
经过滤后的洁净空气由透平
压缩机压缩至0.1MPa左右, 从流化床反应底部的下分布板
精品课件
6
流化床反应后的
气体产物,经床
顶的内旋分离器
除尘,回收催化

丙烯腈介绍报告41页PPT

丙烯腈介绍报告41页PPT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丙烯腈介绍报告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

丙烯腈的性质用途及其的质量标准、原料及辅助原料的工业规格要求

丙烯腈的性质用途及其的质量标准、原料及辅助原料的工业规格要求

原料及辅助原料的工业规格要求
2.氨
氨规格如下: 氨(体积分数) ≥99.5% 水(体积分数) ≤0.2% 油(体积分数) ≤5×10-6
原料及辅助原料的工业规格要求
3.空气
不含有灰尘和油,并且不含有对催化剂、最终产品、副产品 和工艺过程有不良影响的化学成分。
4.硫酸
含量(质量分数): 冬季>93%

20
30
4
密度(20℃)/(g/cm3)
0.806—0.807
5
PH值(5%的水溶液)
6.0—9.0
6
滴定值(5%的水溶液)/mL

2.0
2.0
7
水分的质量分数/%

0.20~0.45
0.20~0.45
8
总醛(以乙醛计)的质量分数/(mg/kg)

30
50
9
总氰(以氢氰酸计)的质量分数/(mg/kg)
名称
丙烯(质量分数) 丙炔(质量分数) 乙烯(质量分数) 丁烯及丁二烯(质量分数) 丙二烯(质量分数)
规格
名称
≥95.0% <10×10-6
<0.1% <0.1% <50×10-6
总硫(质量分数) H2S 饱和烃类 H2、O2、CO2、CO、H2O
名称
≤20×10-6 <10×10-6
无规定 无规定
互溶。与水部分互溶, 其溶解度见表8-1
温度/℃
水在丙烯腈中的 溶解度(质量分
数)/%
表8-1 丙烯腈与水的相互溶解度
丙烯腈在水中的 溶解度(质量分数)/%
温度/℃
水在丙烯腈中的 溶解度(质量分数)/%
丙烯腈在水中的 溶解度(质量分数)/%

聚丙烯腈纤维(共62张PPT)

 聚丙烯腈纤维(共62张PPT)
按工艺路线分为:先水洗后拉伸或先拉伸后水洗 两种类型。后加工路线较多,归纳起来,可分 为5种。
湿法纺丝及后处理工艺流程图
先拉伸后水洗、先水洗后拉伸。 如初生纤维不经预热处理直接蒸汽或沸水拉伸,纤维物理机械性能较差;
在高倍拉伸前,应对冻胶体的初生纤维进行预热浴处理以降低其溶胀度,加强纤维结构单 元之间的作用力,为进一步的高倍拉伸创造条件。
拉伸
喷丝头拉伸率 -58%~-65%。 刚凝固的纤维是高度
溶胀的冻胶体,一般采取喷丝头负拉伸。
喷丝头拉伸率
VLV010% 0 a V0
V0,VL分别为纺丝原液挤出速度和初生纤
维在第一导辊上的卷取速度 。
熔体纺丝喷丝头拉伸率 PET〔POY〕130~
140; PP:60。
先预拉伸,后高倍拉伸。预拉伸2倍左右,总拉伸8~ 11倍。
反响热容易控制,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较窄。
工艺流程
AN MA
NaOH 无离子水
水溶液→聚合→终止反响→真空过滤→烘干和粉碎→聚合物粉末
HNO3
引发剂 水相沉淀聚合采用的是水溶性氧化-复原引
发剂。 在碱性条件下十分稳定,不会引
发聚合反响,其水溶液的PH值在8~9之间,不会 发生分解。只有在pH<4.5时才能分解为自由基, 引发聚合反响最正确pH值是1.9~2.2。聚合时一般 参加HNO3或H2SO4使体系成为强酸性。
⑵纺丝成形
湿法纺丝成形机理 凝固介质:PAN可以采用不同溶剂制备纺
丝原液。湿法纺丝时,一般都用溶剂的水溶液 作为凝固浴。
双扩散
纺丝液由喷丝头喷出进入凝固浴后,原液细
流的外表首先与凝固浴接触,很快凝固成一层膜,凝固
浴中的凝固剂〔水〕不断通过这一皮层扩散到细流内部

丙烯腈

丙烯腈
抗水剂 丙烯酸树脂 合成纤维
主要原料
丙烯腈的生产方法有三种:丙烯腈的生产方法 有氰乙醇法、乙炔法和丙烯氨化氧化法三种 。其中氰乙醇法已淘汰,乙炔法仅少数国家沿 用。
主要原料
生产方法 丙烯腈的生产方法有氰乙醇法、乙炔法和 氰乙醇法 丙烯氨化氧化法三种。其中丙烯氨化氧化 环氧乙烷和氢氰酸在水和三甲胺的存在下反应得 法最常用,氰乙醇法已淘汰,乙炔法仅少 氰乙醇。然后以碳酸镁为催化剂(见酸碱催化 数国家沿用。 剂),于 200~280℃脱水制得丙烯腈,收率约75

%。此法虽能制得高纯度丙烯腈,但氢氰酸毒性
大,成本也较高。
丙烯腈水分检测
乙炔法
乙炔和氢氰酸在氯化亚铜-氯化钾-氯化钠稀 盐酸溶液的催化作用下,在80~90℃反应得 丙烯腈:HC呏CH+HCN─→CH2=CHCN; 此法生产简单,收率良好,以氢氰酸计可达 97%,但副反应多,产物精制较难,毒性也 大,且原料乙炔价格高于丙烯,在技术经济 上落后于丙烯氨化氧化法
丙烯腈
§.工业概貌(世界和中国的基本生产情况、发 展趋势等) §. 上下游产业链 §.性质及主要用途 §.主要原料 §.工艺流程
丙烯腈
管理4班邱丽亚 管理5班陈少凡
=CH-CN,英文缩写AN,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 腈纶、丁脂橡胶、ABS树脂、AS树脂、 丙烯酰胺、丙烯酸树脂、丙烯酸、已二 腈、抗水剂、粘合剂、表面活性剂、抗 氧剂、各种烟熏剂等,此外还用于染料 行业。
工艺流程
空气 稀硫酸 尾气 水
HCN
换热
氨中和 及冷却
水吸收
产物和副 产物分离
产物和副 产物精制
反应 丙烯 氨气 反应部分 硫酸铵液
乙腈
丙烯腈

PAN 聚丙烯腈纤维PPT课件

PAN 聚丙烯腈纤维PPT课件
个稳定发展阶段 产量将会继续缓慢增长。预计到2005年
产量将达3000kt,2010年为3260kt,2015 年为3600kt,至2050年,世界腈纶产量将 达6000kt。
7
聚丙烯腈纤维-概述
(2)发展重心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 • 世界腈纶生产中心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
国家和地区转移 • 预计中国、印度、土耳其、伊朗等国家
国家或 中国 地区 2000年 353
2005年 669
2010年 827
亚洲腈纶产量预测 (单位:kt)
日本 韩国 中国台 印度 泰国 湾
382 121
106 96
55
巴基斯 坦
16
375 120 142 116 77
40
375 120 162 121 97
40
6
聚丙烯腈纤维-概述
• 世界腈纶工业发展趋势 (1)产量 世界腈纶的生产已走出了低谷并步入一
第 7章 聚丙烯腈
1
目录
➢聚丙烯腈纤维 ➢概述 ➢聚丙烯腈的结构与性质 ➢原料的合成 ➢纺丝 ➢后加工
2
聚丙烯腈纤维-概述
聚丙烯腈(PAN)纤维通常指含丙烯腈在85%以上的 丙烯腈共聚物或均聚物纤维,国内简称腈纶。
丙烯腈含量在85%以下的丙烯腈共聚物纤维则称 为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1929年德国的巴斯夫公司(BASF)成功地合成出聚 丙烯腈,
聚丙烯腈纤维-概述
(3)差别化品种比例增加,应用领域拓展
新品种增加,其中高收缩、细旦、有色腈纶和 用于建筑业的高强度腈纶等已被市场普遍接受。
阻燃与异形截面纤维在人造毛皮、毛毯中应用 前景诱人。
凝胶着色腈纶增大,凝胶着色生产有色纤维的 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对水资源 贫泛地区的纺织染整工业有实际意义,世界总 有色纤维比例约占10%。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PT课件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PT课件
第五节 ABS树脂
1 ABS树脂概述 2 ABS树脂的制备方法 3 ABS树脂结构与性能 4 ABS树脂改性 5 ABS树脂的应用 6 内容小结
主要内容
1. ABS树脂概述
❖ ABS树脂是一种共混物,是丙烯 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英文 名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简称ABS)
(1)橡胶粒子必须小到不引起可见光散射的程度。 (2)用混炼的方法使聚合物透明。混练可使树脂和橡胶的
折射率在一定范围内相近。
4. ABS树脂改性
透明性好 透明性差
橡胶粒子大
橡胶粒子小
橡胶相大小与ABS透光性的关系
4. ABS树脂改性
丁二烯中存在着双键,成为ABS树脂耐候性不好的根源, 内双键邻接的-CH2-上的H,由于光和氧发生氧化反应,使 主链与主链交联。
2、抗静电剂KHD – 300(非离子型),是高级脂肪醇、环 氧氯丙烷、单乙醇胺的缩合物,抗静电效果显著,用量为 2 %左右。
4. ABS树脂改性
提高耐热性
主要手段就是导入 刚性分子,提高主链 刚性、减弱对称性, 增加侧链位阻,常用 改性剂N-苯基马来酞 亚胺(NPMI)。
不同w(NPMI)的ABS树脂的DMA曲线
(1)将丁二烯橡胶用不含双键的其他弹性体代替。 (2)加入抗老化和抗氧化的光稳定剂等,虽然不能从根本 上解决问题,但是是通常采用的方法。
4. ABS树脂改性
常用光稳定剂 (1)光屏蔽剂
反射吸收紫外线,如炭黑、氧化锌等。
(2)紫外线吸收剂
吸收紫外线并通过分子内部变化将光能转化为振动能, 再以热能传递出去,如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 取代丙烯腈类 。
❖ 三者的一般比例为20:30:50(熔 点为175℃)。只要改变其三者的 比例、聚合方法、颗粒的尺寸, 便可以生产出一系列具有不同冲 击强度、流动特性的品种。

丙烯腈

丙烯腈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1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3.8 重原子数量:4 表面电荷:0 复杂度:54.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D50:78mg/kg(大鼠经口);27mg/kg(小鼠经口);148mg/kg(大鼠经皮);63mg/kg(兔经皮) LC50:333ppm(大鼠吸入,4h) 2、刺激性 家兔经皮:500mg,轻度刺激。 家兔经眼:20mg,重度刺激。 3、慢性毒性 大鼠、豚鼠、兔和猫在330mg/m3下吸入,每天4h,每周5天,在4周内半数动物死亡;在220mg/m3浓度下, 10周,除出现呼吸道症状外,未出现明显中毒症状。 4、致突变性 微生物致突变性:鼠伤寒沙门菌25μl/皿。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性:人淋巴细胞25mg/L。
S9:Keep container in a well-ventilated place. 保持容器在通风良好的场所; S16: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 - No smoking. 远离火源,禁止吸烟; S36/37: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眼睛/面保护;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le where possible). 发生事故时或感觉不适时,立即求医(可能时出示标签); S53:Avoid exposure -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料输入输出流程框图
生产工艺过程流程图
生产工艺过程流程简图
合成过程分析
反应是一强放热过程,为将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及时排出,采用 流化床反应器,并利用U型冷却管取走反应热量,以控制反应器温度, 同时产生高压蒸汽。
为防止形成可燃性的混合物,丙稀、氨、氧、水分别送入流化床反应 器;
丙烯腈氨氧化反应的转化率与反应器的温度与催化剂密切相关,根据 资料所给信息,选择适宜的催化剂;反应器的温度为750-900F。
C3H6+1.5O2 +NH3===C3H3N+ 3H2O
丙稀转化率
≈89%
C3H6+2O2 + 2NH3 === C2H3N +HCN+4H2O 丙稀转化率≈5

C3H3N+2O2 ===HCN+CO+CO2+H2O
丙稀转化率
≈19%
CO+0.5O2 ===CO2
CO转化率≈25

丙烯腈以丙烯、氨和空气中的氧为原料制得,主要副产物为反应 副产物,如乙腈、HCN、CO和CO2等。其典型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三部分,即 丙烯腈合成部分、产品和副产品的回收、精制部分。
丙烯腈概述
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单体; 1893年已经在实验室合成; 1930年被工业上用于合成耐油丁腈橡胶; 在丙烯产品系列中居第二,仅次于聚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
(纤维、橡胶、塑料)的重要化工原料;
丙烯腈的物理性质
丙烯腈,英文名Acrylonifrile(简称CAN);化学分子式:CH2=CH-CN;
丙稀腈生产的主要合成反应-丙烷氨氧化法
主反应:C3H8 + 2 O2 + NH3 == C3H3N (acrylonitrile) + 4 H2O C3H8 + 0.5 O2 == C3H6 + H2O C3H6 + 1.5 O2 + NH3 == C3H3N (acrylonitrile) + 3 H2O
丙稀腈的应用
丁腈橡胶 ABS塑料、AS塑料和生产腈纶纤维(PAN) 聚丙烯腈纤维 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酯 目前丙稀腈国内供不应求,每年需大量进口来满足市场的需求,2000
年进口量超过150kt。
丙稀腈的产品标准(中国国标GB7717.1-94)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NH3
CH3CH=CH2+NH3+1.5O2=CH2=CHCN+3H2O
CH3CH=CH2
C3H6+2O2+2NH3 = C2H3N(乙腈)+HCN+4 H2O 空气 C3H3N + 2 O2 = HCN + CO + CO2 + H2O
CO + 0.5 O2 = CO2
主产物 CH3=CHCN 副产物 乙腈 HCN H2O 废气 N2 CO 丙烷
副反应:C3H6 + 2 O2 + 2 NH3 ==C2H3N (acetonitrile) + HCN + 4 H2O C3H3N + 2 O2 === HCN + CO + CO2 + H2O CO + 0.5 O2 === CO2 2 NH3 + 1.5 O2 === N2 + 3 H2O C3H8 + 4 O2 === 2 CO + CO2 + 4 H2O
丙烯腈的物理性质
表2-1 丙烯腈与水的相互溶解度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水在丙烯腈中的溶解度 (质量),%
2.10 2.55 3.08 3.82 4.85 6.15 7.65 9.21 10.95
丙烯腈在水中的溶解度 (质量),%
7.15 7.17 7.30 7.51 7.90 8.41 9.10 9.90 11.10
丙烯腈的国内外生产状况---国内状况
2003年我国丙稀腈生产厂家及生产能力一览表
生产厂家
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高桥石化 大庆石化总厂 大庆油田聚合物厂 齐鲁石化公司丙稀腈厂 兰化公司石化厂 抚顺石化公司腈纶厂 吉化公司化肥厂 安庆石化公司腈纶厂 淄博石油化工厂 茂名石化 合计
生产能力,kt/a
Sohio法生产丙稀腈
丙烯
氨 空气
惰性气 体
B3 B2
HCN
B5
B6
6
B1
B4
7
4 B9
B8 14
20
水 成品AN
12 B7
高沸点 杂质
8
16 B10
9
HCN + 低 沸物
18
ACN产 品
15
高沸点 杂质
19
图2-1 Sohio法生产丙稀腈工艺
丙烯腈生产过程概念设计
综合考察丙稀腈的现有生产工艺情况及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及 意义,本项目选定以Sohio丙稀氨氧化法为概念设计基础,对其生 产过程进行模拟,并对其经济性指标进行评价。
典型的反应条件为:温度900F; 压力35psi; 接触时间2~6秒; 氨/丙烷(摩尔进料比)=0.8; 氧气/丙烷(摩尔进料比)=2。 丙烷转化率为20-80%
Sohio法生产丙稀腈
目前世界各国生产丙烯腈的主要方法是丙烯氨氧化法,其中又以 Sohio法应用最为普遍,约占全球总生产能力的90%。主要化学反应式为:
1995~2000年,世界丙稀腈年均增长率为4%,生产能力从 4750kt/a增至5800kt/a,产量由4330kt/a增至5050kt/a。
2000年全球丙稀腈消费结构为腈纶占54.5%、ABS/AS占25%、丁腈 橡胶与乳胶占5%、其它占15.5%。
目前,美国是丙稀腈最大的出口国,西欧的丙烯腈市场长期处于不 景气的状态,亚洲的丙烯腈需求量持续攀升,其中,中国和韩 国是丙烯腈的两个主要进口国。
6.0~9.0
2.0
3.0
0.45
0.60
0.05
0.010
0.0010
0.0020
0.00002
0.00004
0.0000
0.00002
0.0020
0.0040
0.020
0.030
0.020 0.00001 74.5~79.0 0.0035~0.0045 0.008~0.012
0.030 -
丙稀腈的国内外生产状况---世界状况
130 10 50 60 40 32 80 212 80 30 30 754
丙稀腈的国内外生产状况---国内状况
2005年我国丙稀腈主要用量一览表,kt
产品 晴纶 ABS树脂
用量 50 32
产品 丙稀酰胺 其它
用量 10 28
丙稀腈生产的主要合成反应-丙烯氨氧化法
主反应:C3H6+1.5O2+NH3===C3H3N+H2)
为了利于反应的引发,反应的进料需要一定的温度,因此进料应设预 热器。
反应是一个体积增大的反应,虽然减小压力可以增加转化率,但会使 设备投资大大增加,根据已有的丙烯氨氧化法的经验,反应器的压力 选择略高于常压。
回收和分离过程分析
反应气中有未反应的氨,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许多副反应,使 丙烯腈产率降低,堵塞管道等,因此设置中和塔,采用硫酸中 和法除去氨;
目前,丙稀腈在国内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每年需大量进口来 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且进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1997年~2000 年我国丙稀腈进口量分别为40、99、158、153kt。
2005年我国丙烯腈的总需求量为120万吨,是1995年的四倍,2002 年的1.6倍。
2004年底报道国内丙稀腈表观需求量为120万吨/年,但实际生产能 力有76万吨/年。
在国际市场丙烯腈价格过去2年涨幅超过33 %。欧洲和亚洲价格涨 幅分别为50 %和45 %。
2004 年8 月成交价在12000 元/吨比2001年6000元/吨翻了一番, 预计2005年11月将到达14000元/吨。
丙稀腈的国内外生产状况---世界状况
表2-4 2003年丙稀腈世界主要生产国的生产能力(万吨)
分子量:53.1;
丙烯腈在常温下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剧毒,有特殊气味; 可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和乙醇等有溶剂;与水互溶; 丙烯腈在室内允许浓度为0.002mg/L;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3.05~17.5%
(体积);
丙烯腈和水、苯、四氯化碳、甲醇、异丙醇等会形成二元共沸混合物,和 水的共沸点为71℃,共沸点中丙烯腈的含量为88%(质量),在有苯乙 烯存在下,还能形成丙烯腈-苯乙烯-水的三元共沸混合物。
8.7℃时 6.67 45.5℃时 33.33 77.3℃时 101.32
246℃ 3.42MPa
指标
丙丙烯稀腈腈由的于化分子学结性构带质有C=C双键及C-N键,所以化学性质非常
活 泼,可以发生加成、聚合、腈基及氢乙基化等反应。
聚合反应和加成反应都发生在丙稀腈的C=C双键上,纯丙稀腈在 光
的作用下能自行聚合,与强碱(NaOH)混和时,聚合十分剧 烈,大量放热,易爆炸;
国家 美国 德国 日本 中国 韩国
生产能力,万吨 189.7 44.0 85.6 75.4 37.0
丙烯腈的国内外生产状况---国内状况
从国外引进8套装置,全部采用美国BP公司技术
1988年产量仅为80.5kt,2000年国内产量约为400kt,年均增长率 约为14.3%,2003年我国丙稀腈生产能力达到754kt/a
丙稀腈和醇反应可制取烷氧基丙胺,烷氧基丙胺是液体染料的分散剂、 抗静电剂、纤维处理剂、表面活性剂、医药等的原料。
丙稀腈与、聚氨酯溶 剂和催化剂。
丙稀腈的检定特征反应为 CH2=CHCN+Na2SO3+H2O===Na3S-CH2-CHCN+NaOH 反应所生成的NaOH是定量的,用盐酸滴定可以测定丙稀腈的纯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