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乘法估算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乘法的估算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乘法的估算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场景,如购物、烹饪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涉及的乘法问题。
2.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场景中存在乘法估算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在生活中,我们为什么需要进行乘法估算?”“你曾经遇到过需要进行乘法估算的情况吗?”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乘法估算的练习,巩固乘法估算的方法。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尝试运用乘法估算,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乘法估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五、案例亮点
(二)讲授新知
1.介绍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理解乘法估算的重要性。
2.讲解乘法估算的方法,如“四舍五入法”、“固定数法”等,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动手进行乘法估算的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培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通过对乘法估算方法的实践与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2.通过对乘法估算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同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估算的必要性,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乘法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的激励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教课内容:课本第70 页例 2,练习十五第4――6题。

教课目的1、指引学生经历估量,初步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量方法。

2、增强变式与比较,鼓舞学生解说估量的原因和思路。

3、感觉乘法估量在生活中的实质应用,体验估量的价值,初步培育学生的估量意识。

教课要点、难点教课要点:联合详细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量方法。

教课难点:联合详细情境,让学生解说估量的原因和思路。

教课流程一、创建情境、感觉估量。

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十一长假中安排了很多丰富多采的活动。

小明一家特别喜爱旅游,他们到达了国都北京的一座公园。

在公园售票处,小明碰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观光的孩子,共 29 人,每张门票 8 元,他们带了 250 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 2:每张门票8 元, 29 个同学观光,带250 元钱够吗?2、剖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虑。

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2)剖析问题,成立联系。

“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指引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虑)①谁来谈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说,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先算29 ×8。

板书课题:乘法并板书 29 ×8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 0 元钱够吗?为何要先算29 ×8?②选择算法。

依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准的结果呢?仍是运用估量,只需算出一个大概数就能够?请你选择。

在生活中碰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准的结果。

往常采纳估一估的方法,而后进行比较就能够了。

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量方法,而且知道在什么状况下需要进行估量。

4、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七课时《乘法的估算》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七课时《乘法的估算》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七课时《乘法的估算》人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七课时《乘法的估算》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第六单元的第七课时,主题是《乘法的估算》。

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四舍五入法来进行乘法的估算,以及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乘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估算的概念,掌握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估算。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估算,并准确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比如,假设我们要计算350乘以4的结果,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直接计算,然后再引入估算的方法。

2. 讲解四舍五入法:在乘法估算中,我们可以将其中一个数四舍五入到最近的十、百、千等,然后再进行乘法计算。

比如,我们可以将350四舍五入到最近的百,即400,然后再乘以4,得到1600。

3. 例题讲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估算的方法。

比如,计算230乘以5的结果,我们可以将230四舍五入到最近的百,即200,然后再乘以5,得到1000。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比如,让学生计算320乘以4的结果,学生可以先将320四舍五入到最近的百,即300,然后再乘以4,得到1200。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可以包括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估算的步骤,以及一些关键的要点。

七、作业设计(1)250乘以3答案:750(2)480乘以6答案:2880(1)330乘以5答案:1650(2)270乘以4答案:108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估算的方法,以及他们能否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七课时《乘法的估算》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七课时《乘法的估算》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七课时《乘法的估算》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估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的估算方法:四舍五入法。

2. 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乘法估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估算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2. 教学难点:乘法估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意义。

2. 新课:讲解乘法估算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3. 操练: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乘法估算,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讲解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乘法估算的实用性。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乘法估算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乘法的估算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进行乘法估算的练习。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法估算。

3. 挑战题:灵活运用乘法估算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课后辅导。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详细规划,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乘法估算,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一、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重要步骤。

在本课时中,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乘法估算的概念,例如:“如果一本书的价格大约是30元,你想买5本,大约需要多少钱?”这样的问题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他们意识到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估算》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估算》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估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能够对乘法算式进行估算。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方法2.乘法估算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乘法估算的方法和应用。

2.教学难点:乘法估算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加法和减法的估算,谁能告诉我估算是什么意思?生:估算就是大概计算。

师:对,估算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估算。

2.新课讲解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我们先来学习乘法估算的概念。

乘法估算就是在进行乘法计算时,根据算式中数的大小,用四舍五入法将数变成整十、整百、整千等,然后进行计算。

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请同学们计算12×15。

生:12×15=180。

师:很好,现在我们用估算的方法来计算。

把12和15都变成整十,变成10×10,估算结果是多少?生:估算结果是100。

师:那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计算23×17。

生:23×17=391。

师:现在我们用估算的方法来计算。

把23和17都变成整十,变成20×20,估算结果是多少?生:估算结果是400。

师:同学们,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估算的结果和实际计算的结果相差不大。

我们就来练习一下乘法估算。

3.练习师:请同学们完成书本上的练习题。

第一题,估算24×18。

生:估算结果是400。

师:第二题,估算35×26。

生:估算结果是900。

师:同学们,你们做得很好。

我们再来学习乘法估算的应用。

4.应用师:请同学们看这个实际问题。

小华有30个苹果,小明有20个苹果,小刚有40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生:他们一共有30+20+40=90个苹果。

师:现在我们用估算的方法来计算。

把30、20、40都变成整十,变成30+20+40=90,估算结果是多少?生:估算结果是90。

第六单元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乘法估算解決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意义2. 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3. 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乘法估算的意义,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乘法估算的概念。

例如:“如果一本故事书有300页,4本这样的书一共有多少页?”让学生尝试估算答案。

2. 讲解乘法估算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将数近似成整十、整百、整千等来简化计算。

例如:300可以近似成300的整十数,即300≈300。

3. 讲解乘法估算的技巧: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调整数的末尾数位来简化计算。

例如:300的末尾数位是0,可以将其调整为30,即300≈30。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用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24×36≈?”引导学生先将24和36进行近似,再进行乘法计算。

5. 例题讲解:以一道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讲解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一个篮子可以装3个苹果,5个篮子可以装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先进行乘法估算,再给出答案。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例如:“72×58≈?”六、板书设计1. 板书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意义。

2. 板书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3. 板书教材中的例题和答案。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举例子说明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方法掌握情况如何?是否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乘法估算问题,如涉及到小数、分数的乘法估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重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重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6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每个假期中都安排了许多丰富多采的活动。

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了首都北京的一座公园。

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2、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

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

“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①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说,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先算29×8。

板书课题:乘法并板书29×8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8?②选择算法。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请你选择。

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

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

4、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29×8大约得多少?先静静地想一想。

三年级乘法估算

三年级乘法估算
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估算
口算:
4×3=12 5×6=30 3×=24
7×8=56
4×6=24
6×7=42
口算:
4×3+2= 14 5×6+3= 33
3×8+4= 28
7×8+3= 59
4×6+6= 30
6×7+3= 45
30
找邻居
给 数 字 找 离 得 最 近 的 邻 居 。
29 42 31 53 39 52 48 34 36 47
62×4≈240; 一共大约有240棵。
真的很厉 害哟!
动物园有一只东北 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 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 牛大约有多重?
213×3 ≈600(千克)
所以这头野牛大约有 600千克。
213接近200, 200×3=600;
一篇文章400字,小 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3个 字,8分钟能打完吗?
26
44
40
50
每张门票8元, 29个同学参观, 带250元钱够吗?
240<250 29×8≈240 250元够买门票。
因为29接近30, 29×8大约 得240。 30×8=240
29×8大约得 多少?
29×8大约得240,可
知 识 宝 库
以用约等号“
≈”来表示。
29×8大约得 240。我怎样 表示呢?

读做:约等于
29×8 ≈ 240
读做:29乘8约等于240
21×6≈ 120
48×5≈ 250
估 算
397×3≈ 1200
因为397接近400,
400×3=1200
试一试: 510×7≈ 3500
12×5 ≈50
53×6 ≈3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 少? • 32×6≈ 49×5≈ 218×4≈ 581×2≈ • 27×4≈ 73×5≈ 61×7≈ 319×5≈ • 302×9≈ 396×4≈ 7×111≈ 6×219≈
课堂小结
• 上这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 (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我们应尽可能 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
试一试:
5100×7≈ 35000
估算:把一个因数看成最接近的
整十,整百,整千数进行计算。
这节课你掌握 了吗?一起来 挑战一下吧!
巩固练习
• 1、(1)估算39乘5时,因为39接近( ) ,可以将39看做( )进行估算,所以39 乘5约等于( )。 • (2)估算598乘3时,因为598接近( ) ,可以将598看做( )进行估算,所以 598乘3约等于( )。 • 说一说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 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即可 。
找 邻 居
29 42 31
53 39 52
48
34 36 47
26
44
30
50
40
• 合作探究
每张门票8元, 29个同学参观, ______ 多少?
250元够买门票。
因为29接近30, 30×8=240 所以29×8大约得240
29×8大约得240,可以用 约等号“≈”来表示。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 学生的估算意识。
自主学习
• 20×4= 300×7= • 50×4= 700×8= • 300×4= 90×8= • 200×7= 3000×2= 100×6=
4000×6=
600×6= 100×7=
给数字找离得最近的邻居。
预习
•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 74、75页。

读作:约等于
29×8大约得 240。我怎样 表示呢?
29×8 ≈ 240
读作:29乘以8约等于240
估算,这些式子大约得多少。
12×5 ≈50
53×6 ≈300
77×8 ≈640
49×4 ≈200
61×7 ≈420
38×9 ≈360
估算:
397×3≈ 1200
因为397接近400,
400×3=1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