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盾构机过风井施工方案
榴下区间盾构过中间风井专项方案(1)

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工程2303B标段榴花公园站~下桥站区间盾构过中间风井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国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工程2303B标段项目经理部2013年1月20日目录1、编制目的及编制依据 .................................................. - 1 -1.1、编制目的...................................................... - 1 -1.2、编制依据...................................................... - 1 -2、工程概况............................................................ - 1 -2.1、榴下区间中间风井概况 .......................................... - 1 -2.2、地质情况...................................................... - 2 -2.3、水文情况...................................................... - 3 -3、工期安排............................................................ - 4 -4、施工部署............................................................ - 4 -4.1、项目经理部管理网络 ............................................ - 4 -4.2、劳动力组织 .................................................... - 4 -5、施工方案............................................................ - 5 -5.1、总体施工方案 .................................................. - 5 -5.2、施工工艺流程 .................................................. - 6 -5.3、施工准备...................................................... - 6 -5.3.1、洞门环板安装............................................. - 6 -5.3.2、洞门破除 ................................................ - 7 -5.3.3、混凝土导台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盾构机快速过井施工工法

盾构快速过井施工工法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城通公司1.前言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盾构法作为常规施工方法,在地铁隧道施工中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全国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长距离隧道和盾构法施工将成为常态,而在长距离隧道施工中,盾构机过风井等短距离构筑物的工况也将越来越多,如何确保盾构机安全顺利的通过将是一个施工难点。
中铁二局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2303B标榴花公园站~下桥站区间单线长约2857.121m,采用盾构法施工,在区间799米处设有一座28.8m长中间风井。
通过浇筑混凝土导台安装导轨,全/半环管片拼装、钢管支撑等措施,使盾构快速安全准确的穿越风井,很好的解决了盾构机短距离过站的施工难点。
2.工法特点2.1适用性强:适用于盾构机快速通过风井等构筑物。
2.2操作性强:工序简单,操作方便。
2.3安全可靠:与常规盾构拆卸吊装组装再始发过井相比,盾构空推及二次始发时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2.4 经济性高:与常规盾构拆卸吊装组装再始发过井相比,工期短,经济节约。
3.适用范围适用于盾构机快速通过中间风井等构筑物。
4.工艺原理根据工况,盾构机通过中间风井采用空推过站方式进行,即先行在中间风井底板上施工混凝土导台(一般情况下,底板距离轨面较低,需回填素砼),盾构机到达时通过空推并拼装管片方式过站。
管片拼装采用通缝拼装方式,为确保后续管片拆除时安全,管片拼装点位选择在12点,采用全环拼装+半环拼装方式,其中管片半环拼装即仅拼装A1、A2、A3块。
为保证管片稳定,在半环拼装处,采用3根¢325mm,t=14mm 钢管支撑进行支撑,钢管支撑在两端全环拼装的管片B1、B2、K块中部。
为保证盾构在中间风井的二次始发正常,盾构机出洞时的9环管片采用全环拼装,其余采用半环拼装。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流程盾构机过中间风井是指从盾构机顺利贯通进入中间风井(进洞)到盾构从风井二次始发脱出风井(出洞)的整个施工过程。
地铁项目盾构井施工方案

地铁项目盾构井施工方案盾构始发井开工(场地准备)时间2010年8月20日,完工时间2011年3月15日。
2011年3月15日提供盾构进场条件,2011年4月15日提供盾构下井条件,2011年5月15日达到盾构始发条件。
由于互助站西端盾构工作井不在本标段施工范围,所以需要与2标段互助站施工单位沟通协调,保证互助站西端盾构工作井在2011年3月15日提供盾构进场条件,2011年4月15日达到盾构下井条件,2011年5月15日达到始发条件。
区间风井兼盾构吊出井开工时间2011年5月1日,完工时间2011年11月31日,在2011年12月15日前达到盾构达到吊出条件。
盾构始发井基坑采用Φ1200@2200的人工挖孔桩围护结构,盾构洞门范围内人工挖孔桩采用Φ1500@1800玻璃纤维筋桩,沿基坑深度采用3道Φ600钢管支撑作为基坑的内支撑体系。
中间风井兼盾构吊出井基坑采用Φ1200@2200的人工挖孔桩,盾构洞门范围内人工挖孔桩采用Φ1500@1800玻璃纤维筋桩,沿基坑深度采用Φ600钢管支撑作为基坑的内支撑体系。
地下一层隧道风井和疏散楼梯处采用土钉墙放坡开挖。
基坑降水采用冲击钻机进行施工,疏干井井点降水。
人工挖孔桩成孔采用人工开挖成孔,间隔跳孔开挖。
基坑土方开挖按“竖向分层、纵向分段、逐层开挖、逐层支护”的方式从两端向中间进行施工。
主体钢砼结构支撑体系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模板采用竹胶模板,采用泵送商品砼浇注。
结构防水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相济,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结构自防水为主,采用外包全封闭防水形式,顶板防水层采用防水涂料,底板及侧墙防水层采用预铺式柔性防水卷材,顶、底板上细石砼保护层,施工时预留防水层接头;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均按设计进行处理。
4.7.1盾构井和中间风井降水施工盾构始发井里程YDK16+353.620~YDK16+431.492,总长约77.7m。
盾构始发井南北向布置,其中南侧作为1#2#盾构的吊装孔,同时北侧端部设2个盾构出渣口,盾构始发井基坑最深约17.5m。
号线标盾构进出洞方案

4号线标盾构进出洞方案(修改后)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脸上,又是一个忙碌的日子。
我在心里默默构思着今天的方案,那就是4号线标的盾构进出洞方案。
这个方案已经在我心里酝酿了许久,现在终于到了修改完善的时候。
一、工程概述4号线标盾构进出洞工程,是我们这座城市地铁建设的重要一环。
这个工程不仅要考虑盾构机的进出洞效率,还要兼顾安全和环保。
我闭上眼睛,想象着盾构机在地下穿梭的场景,心中浮现出方案的雏形。
二、进出洞方案1.进洞方案我们需要在洞口处设置一个临时围挡,确保施工安全。
盾构机在进入洞口前,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指标正常。
然后,盾构机以每小时5米的速度缓慢进入洞口,同时开启洞口处的排水泵,防止水患。
我想象着盾构机进入洞口的那一刻,心中默念着注意事项:要注意盾构机的姿态调整,确保其平稳进入洞口;要密切关注洞口处的地质情况,防止塌陷。
2.出洞方案盾构机在洞内完成任务后,要按照原路返回。
出洞前,同样需要对盾构机进行检查,确保其各项指标正常。
然后,盾构机以每小时3米的速度缓慢退出洞口,同时关闭洞口处的排水泵。
我脑海中浮现出盾构机退出洞口的场景,心中不禁感叹:这个过程就像一场华丽的舞蹈,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确到位。
三、安全措施1.防止塌陷在盾构进出洞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地质情况,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如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
2.防止水患洞口处的排水泵要始终保持正常工作,防止水患。
同时,要定期检查排水管道,确保排水畅通。
3.监控设备在盾构进出洞过程中,要安装监控设备,实时监控盾构机的运行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四、环保措施1.减少噪音在盾构进出洞过程中,要采取隔音措施,降低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防止污染盾构机在进出洞过程中,要采取防尘、防污染措施,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3.废弃物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理,确保不污染环境。
五、施工组织1.施工队伍成立专门的施工队伍,负责盾构进出洞工程的施工。
盾构过风井及矿山法方案

大小区间过矿山法施工方案盾构过风井前准备工作盾构机过风井及风机房、马蹄形隧道、圆形隧道是本工程重点、难点之一,前期准备工作十分重要,从设计、施工上需细致考虑,保证暗挖段拼装管片符合设计轴线,相互之间接口处管片拼装要满足质量和防水要求,并为左右线盾构机顺利通过该地段创造有利条件。
4.预埋件施工1)导台及导台预埋件盾构机采用拼装管片步进方式通过风井及矿山法马蹄形隧道,为了保证盾构机按照设计姿态通过,马蹄形隧道底部浇筑C30碇导台,在导台上预埋钢板,用于固定导向钢轨,见钢轨埋设中心线位置图。
ZCK19+985钢轨埋设中心线位置图2)预埋支撑钢板及预埋吊环为了保证脱出盾尾后管片能够稳定支撑,避免马蹄形隧道二衬磴不被压坏,需要在风机房扩大段左右两侧预埋钢板;为了拆卸管片方便,在马蹄形隧道顶部、底部预埋吊环;见马蹄形隧道预埋钢板和吊钩图。
02翳纥餞(咖m§/ i马蹄形隧道预埋钢板和吊钩图大小区间中间风井矿山法马蹄形隧道小里程方向岩面起伏变化较大,洞顶位置为〈6Z>土层,含有白色状粉质砂。
为了防止盾构机出洞时, 对土体扰动,造成塌方,需要对矿山法隧道端头进行加固处理。
圆形隧道大里程位置,根据圆形隧道暗挖施工进度安排以及地质资料,左右线圆形隧道前端围岩类型属于V类,〈9Z>,抗压强度20〜40Mpa,所以,圆形隧道端头拟不采取加固措施,如果地质情况有变化,将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
左线圆形隧道小里程位置左线小里程圆形隧道计划暗挖施工进尺6m,采取加固措施为:在圆形隧道掌子面上方,间距1.5mX1.5m,在拱部150°范围内增加四排<1)42 超前小导管超前预注浆,小导管插入角为45°o注浆液用R32. 5水泥拌制, 水灰比为1:0. 5〜1:0. &注浆压力为0. 5MPa,浆液强度等级为20MPa;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管口压力)。
(见下图)挟部15『綁内啊2細小导管趙前左线小里程加固断面图右线马蹄形隧道小里程位置拱顶120°范围内采用©42导管,长3. 5m,环向间距为lm,纵向间距为0. 667m进行加固处理,塌方段在隧道掌子面上方增加一排在拱部150°范围内4)42超前小导管超前预注浆,小导管插入角为45°。
盾构过中间风井施工方案(机福区间)

盾构过中间风井施工方案(机福区间)一、工程概况机场北站~福永站区间风井,位于规划地块内,周边无建(构)筑物,风井西侧约55m处有福永河,河宽约36m。
风井往机场北站及福永站方向均与盾构区间连接(矿山法初支盾构空推),风井施工期间作为矿山法施工竖井,预留矿山法出土孔。
区间风井主体长32米,宽26米,地下三层结构。
风井中心里程为ZDK36+196.958;起点里程ZDK36+180.953;终点里程ZDK36+212.960。
风井设三个风亭(一个新风亭、两个活塞风亭)和一个紧急疏散口,均设在规划地块内,预留合建条件。
本方案主要讨论如何顺利使盾构机在较短时间内快速、高效通过中间风井实现再次始发掘进。
图一中间风井与盾构隧道平面位置关系图图二盾构隧道与风井相对位置剖面图二、洞门加固方案盾构机在到达中风井前,为了维持隧道与风井接口处地层的稳定,避免盾构机到达时因地下水流失而导致地面塌方或塌陷,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盾构到达中风井段进行地基处理。
方案一:1)加固方法中间风井盾构洞门加固段采用Φ108大管棚辅助施工。
2)长管棚加固施工工艺⑴管棚布置如管棚布置图所示。
管棚孔口位置在盾构拱部120°范围内,纵向16-22m(根据岩石深度)进行管棚注浆,开挖轮廓线外放300mm位置布置,管棚环向中心间距300mm。
(可根据地质情况适当调整,以保证盾构机顺利到达为准),外插角约1°。
⑵注浆管棚采用Φ108mm,壁厚6mm的无缝钢管,分节安装,两节之间用丝扣连接,注浆钢管上钻注浆孔,孔径Φ10mm,孔间距200mm,呈梅花型布置。
钢管尾部(孔口段)2.0m不钻花孔作为止浆段。
(图三中间风井管棚布置图)图三中间风井管棚布置图⑶浆液采用水泥砂浆,初拟参数:水泥浆水灰比0.8:1~1:1,注浆压力:采用0.2~0.4MPa,施工中应据实际地质情况,并通过试验确定有关施工参数。
⑷从管棚导向管按设计钻孔,钻孔时将钢管随钻头一起钻入地层内,当达到设计深度后停机。
地铁工程中大直径盾构穿越中间风井施工

地铁工程中大直径盾构穿越中间风井施工摘要:为解决盾构机沿曲线轨迹直接掘进穿越区间风井技术难题,本文介绍了盾构穿越隧道中间风井的工程难点和主要技术措施,并通过方案优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施工对策,经实际施工,盾构顺利地穿越了中间风井。
关键词:盾构施工;中间风井;曲线推进The large diameter shield of the subway works through the middle wind shaft constructionFeng TianyouGuangdong hu-tunne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GuangdongGuangzhou 510000Abstract: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hield machine along the curve track directly driving across a range of wind well technical problem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hield crossing tunnel wind well among the engineering difficulties and main technical measures, and through optimization, mad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 by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shield smoothly across the air shaft in the middle.Keywords: shield construction; Intermediate wind well Curve to promote1 引言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穿越各式城市建构筑物的情况屡见不鲜,作为城市之间交通铁路线路四通八达,然而如何解决地铁线路正下穿铁路运营线路是困扰着地铁施工的一大难题。
地铁施工盾构机过风井施工方案

地铁施工盾构机过风井施工方案一、背景分析地铁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项目,其中盾构机施工在地铁隧道的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盾构机施工过风井是一个关键的环节,需要制定详细的方案来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二、施工目标1.完成盾构机过风井施工,确保按照预定进度进行。
2.确保施工期间的人员安全和无事故发生。
3.保障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三、施工准备1.设计方案:针对风井的位置和尺寸,制定详细的施工设计方案,包括各道路交通情况的分析、施工流程、安全措施等。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需求,采购并储备施工所需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水泥等。
3.人员配备:组建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包括现场监理工程师、施工队长、施工工人等,确保施工人员的专业性和数量的合理性。
四、施工步骤1.风井位置固定:根据设计方案,在施工现场进行风井位置的测绘和标定,确保风井位置的准确性。
2.地表处理:在风井位置周围进行地表处理,包括清除杂物、临时围挡搭建等,防止施工现场的垃圾和灰尘影响周边环境。
3.风井施工准备:确定风井的施工尺寸和结构,依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准备,包括钢筋和模板的安装、混凝土搅拌和浇筑等。
4.盾构机导入:使用起重机将盾构机导入风井,确保盾构机的安全和准确导入。
5.盾构机施工:根据盾构机施工工艺,进行盾构机主体隧道的推进和土方的清理。
6.风井内结构施工:盾构机推进过程中,进行风井内结构的施工,包括钢筋的安装、混凝土的浇筑、排水设施的安装等。
7.沉管施工:在风井位置进行沉管施工,确保盾构机顺利通过风井。
8.管道连接:盾构机通过风井后,进行各管道的连接和固定,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9.出口施工:在风井出口处进行施工,包括出口管道的安装和修整等。
10.施工验收:对施工过程进行验收,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五、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指示施工区域。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工人的安全。
3.按照设计规范要求,采取必要的风险防控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编制说明及依据 (3)1.1、编制说明 (3)1.2、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3)2.1、工程的位置和范围 (3)2.2、中间风井概况 (3)3、盾构机过中间风井施工方法 (4)4、盾构机过中间风井准备工作 (5)4.1、中风井端头降水 (5)4.2、WSS工艺注浆加固 (6)4.3、中间风井导台浇筑 (6)4.4、导台预埋件埋设及导轨安设 (7)4.5、中间风中层板吊环安装 (8)4.6、中间风井洞门密封安装 (9)4.7、中间风井洞门凿除 (9)5、盾构机过中间风井施工 (10)5.1、到达段掘进参数 (10)5.2、到达段盾构机掘进姿态控制 (11)5.3、盾构机过中间风井段管片拼装 (11)5.4、盾构始发掘进参数 (12)5.5、管片背后注浆管理 (12)5.6、盾构过中风井测量 (12)6、中间风井管片拆除 (13)7、技术保证措施 (13)7.1、组织措施 (13)7.2、具体的技术措施 (13)8、安全与文明施工 (15)8.1、安全措施 (15)8.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5)盾构机过中间风井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及依据1.1、编制说明本施工方案是在充分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及地质详勘的基础上编制的,本着“技术领先、设计优化、选型可靠、施工科学、组织合理、措施齐全”的指导思想,力求使工程施工达到安全、优质、快速、环保、文明,围绕保证安全、控制质量、加快进度、保护环境和节省造价的目标进行编制,以满足顾客期望。
1.2、编制依据(1)西安地铁一号线【万寿路~通化门】盾构区间土建工程平、纵断面施工设计图纸;(2)西安地铁一号线【万寿路~通化门】区间详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西安地铁一号线【万寿路~通化门】盾构区间中间风井主体结构图;(4)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西安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西安地铁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办法)”国家、部颁发的相关其他规范和标准(5)我单位多年从事铁路、地铁、市政等工程的施工经验。
2、工程概况2.1、工程的位置和范围西安地铁一号线【通化门站~万寿路站】区间线路呈东西走向,从通化门站东端沿长乐东路向东到达万寿路站西端。
区间起点里程(右线)YDK24+408.102,终点里程(右线)YDK25+936.8,隧道洞顶覆土17.1~22.4m,线间距15.0~18.0m。
区间有六段平曲线,平曲线半径均为2000m。
线路纵坡为单面坡,最大纵坡5‰。
区间在YDK24+874.518、YDK25+375.518处各设联络通道一座,在YCK24+515.956处设风井一座。
2.2、中间风井概况根据通化门~万寿路区间通风需要,在靠近通化门站附加设置区间风井一座,区间风井中心线里程为YDK24+515.956。
区间风井位于长乐东路及金花北路十字东南,天彩大厦北侧,风道位于长乐东路地下(如图1所示)。
风井及风道周边管线众多。
风井及风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
风道覆土约12.0m,高11.55~13.81m,跨越3-2-2古土壤及所示)。
图13、盾构机过中间风井施工方法待中间风井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在进行中间风井底板回填时,同时修筑导台,以便盾构机通过。
回填修筑导台时与主体结构墙留4000mm*600mm槽以利于扇形压板翻转。
同时预埋300mm*150mm*10mm小钢板,钢板间距为50cm。
在预埋的钢板上分别固定1根7.3m长的43钢轨作为盾构机通过中风井的导轨。
盾构机采用拼装管片通过中间风井,管片脱出盾尾后与导轨之间空隙用木楔块楔紧。
导台及导轨平面、断面图如3、4所示,具体放大图样如图5所示。
通化门车站4、盾构机过中间风井准备工作4.1、中风井端头降水根据水文地质条件情况,在洞门端头加固区域周围施工降水井,将洞门周围的地下水位降至洞门底部标高以下以降低工程风险。
中风井端头降水施工将直接利用现有的中间风井前期降水井群继续降水。
风井降水井分为两部分:坑外降水井共计13口(打设14口但有1口因施工原因已经废弃,下图中红色圆圈代表目前不用的降水井),每口井深度大约为40m,坑外降水平面位置如图6所示。
坑内降水井共打设6口,每口井深度在5~10m之间,其平图7 坑内降水井平面布置图4.2、WSS 工艺注浆加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的重要性,为保证盾构安全过站安全,特决定采用二重管无收缩WSS 工法进行水平注浆加固,对降水施工后的实际水位线以下范围进行注浆加固。
示意图如下:根据现场实际观察,判断现地下水位线位置大约正好在初衬支护下导洞的上、下台阶分界处,即为拱底上1.3m 处(如图8所示)。
所以决定对超过地下水位约2m 的圆弧范围内搭设WSS 注浆孔,钻孔间距为600×600,成孔深度始发端为8m ,到达端钻孔为6m (与原端头加固范围相符),如图9所示。
成孔采用小型机械钻孔,注浆采用AC 、AB 液注浆。
4.3、中间风井导台浇筑在盾构机到达中间风井端头前需要完成盾构机过风井的导台的施工,导台的施工将与中间风井底板回填相结合,导台示意图见图10。
接受台具体施工要求如下:1、导台从距离洞门倒角600mm 处开始浇注,长7.3m,接受台中线与与盾构机图8 水位线位于上、下台阶交界处 图9 WSS 工艺注浆加固范围实际到达方向保证一致。
接收端的导台斜面控制标高比设计标高略高10mm ,始发端的导台斜面控制标高比设计标高略高10mm ,方便盾构到达接收与始发。
2、在线路方向上由西向东,左右导台均为为3.0%0上坡,即与隧道线路坡度吻合;在中风井中心线方向,设计坡度如图10所示3、导台浇筑采用与回填施工相同砼标号,即用C30混凝土浇注而成;图10 导台断面图4.4、导台预埋件埋设及导轨安设在浇筑导台砼时预埋300mm*150mm*10mm 钢板块,每块钢板上焊接1排15cm 长的φ12锚筋,锚筋间距40cm,锚筋采用穿孔塞焊,焊接高度不小于15cm,焊条型号E43。
具体见图11所示。
预埋件埋高时,要确保埋设精度。
在预埋的钢板上分别焊接固定1根7.3m 长的43钢轨作为盾构机通过中风井的导轨。
具体见图12、图13。
图12 导轨安装图 图13 导轨实物图4.5、中间风中层板吊环安装为了将来顺利拆除通过中间风井的管片,在中间风井中层板底部预埋φ20钢筋吊环。
吊环安装图13所示。
吊环平面位置如图14所示:图13 吊环安装图图14 吊环平面位置图4.6、中间风井洞门密封安装在盾构到达及始发掘进时,为了防止土体孔隙水和回填注浆浆液沿着盾构机外壳向洞口方向流出,在内衬墙上的盾构机入口洞圈周围安装环行密封橡胶板止水装置,详见图15、16。
该装置在内衬墙入口洞圈周围安装设有M20螺孔的L型预埋钢环A,预埋板A上焊接有锚筋与主体结构相连,用螺栓将密封橡胶板、压紧环板B和扇形压板栓连在预埋环板A上。
图15 洞门密封安装示意图图16 洞门密封安装实物图4.7、中间风井洞门凿除开凿前在洞门位置的桩间上打3-5个水平探孔检查地下水及地层状况。
以观察围护桩后的地下水情况,如涌水量不大,则可以开始进行凿除洞门施工,如涌水量较大,则填入砂袋和木方封堵探孔,必要时注浆封水,同时通知项目总工以制定下一步措施;凿洞要分两阶段进行,首先将洞门砼至上而下依次凿除至露出封堵墙格栅。
然后待盾构机刀盘抵拢格栅后,出空土仓内渣土,迅速割除格栅,根据刀盘的实际位置检查到站洞口的净空尺寸,确保没有钢筋侵入刀盘出洞轮廓范围之内。
及时清理洞门凿除的渣土并运出。
5、盾构机过中间风井施工5.1、到达段掘进参数表1 到达段掘进参数表盾构机掘进到达段隧道围岩条件好,因此采用敞开式掘进模式。
每个区段要严枸控制速度,当掘进速度超过控制数值时可适当降低推力减少对中风井主体结构的影响。
5.2、到达段盾构机掘进姿态控制当盾构机进入到达区段(YDK24+571.006~YDK24+521.006,L=50m)严格控制盾构机姿态偏差范围,盾构中心上下左右偏差应控制在±10mm内,俯仰角偏差应小于2mm/m,且滚动角控制在±0.50以内,为始发提供良好的姿态。
在此50m范围加强盾构姿态测量频率,达到每天1次,并根据测量结果结合贯通测量成果及时纠正盾构到达偏差,为进一步始发提供良好的盾构姿态。
发现盾构机偏差时应逐渐调整,严禁猛烈纠正:逐渐按偏差方位调整姿态和位置,满足盾构进洞尺寸要求。
这一调整必须在刀盘进入YDK24+521前完成。
5.3、盾构机过中间风井段管片拼装盾构机采用拼装管片通过中间风井。
盾构机出洞、进洞管片整环拼装以便管片背后填充密实砂浆及减少地下水向风井内流失,过中间风井的5环管片仅拼装管片的标准块(即B1、B2、B3三块),采用错缝拼装,管片的平面展开图如17所示。
隔环管片之间用双排200*12*8的H型钢支撑,如图18所示。
以便将来后期管片的拆除。
图17 拼装管片的平面展开图图18 隔环管片之间支撑5.4、盾构始发掘进参数盾构始发推进过程中,根据不同地质、覆土厚度、地面建筑情况并结合地表隆陷监测结果调整土仓压力,推进速度保持相对平稳,控制好每次的纠偏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为管片拼装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步注浆量要根据推进速度、出碴量和地表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将施工轴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及地层变形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土仓压力值P的选定在始发阶段60米,盾构中心土压值为0.09~0.12MPa,具体施工时,根据盾构所在位置的埋深、土层状况及地表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推力控制盾构始发阶段总推进力控制在700~900T之间。
出碴量的控制每环理论出碴量(实方)为44.8 m3/环,盾构推进出碴量控制在98%~102%之间,即43.9 m3/环~45.7 m3/环。
松散系数按1.2~1.4考虑,即为54m3~65m3/环。
推进速度掘进速度及推力的选定以保持土仓压力为目的,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确定并调整掘进速度及推力。
始发时控制在10~20mm/min。
盾构轴线地面沉降及推力控制盾构轴线偏离设计轴线不大于±50mm,地面隆陷控制在+10mm~-30mm。
在始发掘进,严格控制盾构机的各组油缸压力使盾构机总推力小于1000T。
始发时掘进姿态的控制盾构机始发时,保持水平趋势。
盾构机在导台上往前掘进时,必须严格控制盾构机的各组油缸的推进行程,确保盾构机能严格按照设计轴线往前推进。
盾构在始发时,为了确保中间风井内的管片合理受力,要求自零环管片开始推进时,就要严格控制推进油缸的行程,确保盾构机沿始发台导台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