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人体的血液很重要,它不仅供应身体所需的氧气和养分,还负责排除身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保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当人体受到严重创伤、疾病或急性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时,身体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可能会积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这时就需要利用先进的血液净化技术来帮助身体恢复正常运作。
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方式去除血液中废物和毒素的技术,可以去除体内的多余水分、电解质和毒素等,并改善血液的流变性,调节免疫功能和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在治疗重症危重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血液净化技术的分类和常见方法目前常见的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等几种方法。
其中,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主要用于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治疗,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则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血液滤过技术是用滤器过滤血液,去除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使污染的血液重新进入体内。
这种技术可以分为单纯滤过、连续滤过和间歇滤过等几种形式。
其中,单纯滤过是将整个血液容量连续经过滤器进行一次滤过,而连续滤过是将部分血液经过滤器进行滤过,并不断循环使用。
间歇滤过是与单纯滤过类似,但是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停止换税。
血浆置换技术是将病人的血浆与其他的液体替换,达到除去体内毒素和免疫球蛋白,血浆灌注等目的。
由于血浆在病毒和传染病的传播方面具有潜在的风险,因此血浆置换技术应该得到充分的咨询和认识。
血液净化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普通贫血、肺部感染、肝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骨髓移植、耐药性癫痫、败血症、全身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重症危重症的治疗中。
血液净化技术在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肺部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随着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的炎症进展,会产生过多的炎性细胞和相应的细胞因子,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肺部感染的恶化。
血液净化技术可以通过去除血液中的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改善体内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帮助病人恢复正常的免疫系统功能。
ICU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技术要点

ICU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技术要点血液净化治疗是指通过机械方式对患者的血液进行净化,去除其中的代谢产物和毒素,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常常需要采用血液净化技术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
以下是ICU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技术要点的概述。
1.血液净化技术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需要清除的代谢产物和毒素,选择适当的血液净化技术。
目前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和血液吸附等。
2.血液滤过技术:血液滤过是将患者的血液通过滤器来去除其中的废物和代谢产物。
滤器可以通过一些小孔或膜来过滤血液,去除小分子物质。
血液滤过技术对体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适用于血液净化治疗既往没有严重心血管病和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
3.血液透析技术:血液透析是通过半透膜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进行交换,以去除其中的废物和代谢产物。
透析液中的成分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进行调整,以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血液透析适用于患有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4.血液灌流技术:血液灌流是通过将其中一种药物或吸附剂与患者的血液混合,去除其中的毒素或治疗特定疾病。
血液灌流技术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吸附剂来去除血液中的特定物质,如药物过量、中毒和免疫相关疾病等。
5.血液吸附技术:血液吸附是通过将吸附剂与患者的血液直接接触,去除其中的代谢产物和毒素。
吸附剂可以选择性地吸附血液中的特定物质,如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和毒素等。
6.技术操作要点: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检查和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监测患者的血液渗漏和停机时间,确保血液净化过程的安全进行。
-定期检测患者的血液指标,如尿液排除量、血红蛋白水平和血清电解质浓度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并发症及处理:血液净化治疗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低血压、抗凝血药使用不当、感染和导管相关问题等。
对于这些并发症,需要及时发现,合理处理,并给予必要的支持治疗。
CRRT的可行性报告

CRRT的可行性报告概述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是一种用于重症患者的血液净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危重病人,包括急性肾损伤、严重感染和其他病情危急的情况。
CRRT通过持续地清除体内的废物和过多的液体来维持患者的生命,是一种高度技术化的治疗手段。
本报告将探讨CRRT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及其优势。
CRRT的优势持续性清除废物CRRT能够持续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避免了一次性血液透析中快速的血液净化过程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对患者的冲击。
这种持续性的清除过程有助于维持患者的内环境稳定,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控制液体平衡CRRT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液体的清除速率,帮助维持患者的液体平衡。
这对于那些存在心脏功能不全或容量过多等情况的患者尤为重要,可以有效避免因为液体过多或过少而引发的并发症。
稳定血压CRRT的持续性治疗可以帮助维持患者的血压稳定,避免因为一次性血液透析带来的快速血压变化而对患者造成的不适和风险。
这对于血压波动较大或容易发生休克的患者尤为重要。
降低并发症风险相比于一次性血液透析,CRRT的持续性治疗可以降低很多并发症的风险,如低血压、溶血、感染等。
这是因为CRRT的治疗过程更加缓慢和温和,更符合患者的生理需要。
CRRT的可行性技术成熟CRRT作为一种高度技术化的治疗手段,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医护人员在CRRT的操作和监护方面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可以保障治疗的有效进行。
适用范围广泛CRRT适用于多种重症患者,包括急性肾损伤、严重感染、中毒等情况。
在这些病情下,CRRT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并提高康复的机会。
安全可靠CRRT的持续性治疗过程相对较为温和,能够避免一次性血液透析可能带来的急剧变化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这使得CRRT在临床实践中更加安全可靠,有助于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有效性显著通过持续清除废物和调节液体平衡,CRRT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内环境,稳定血压,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病的应用

血液灌注治疗肝昏迷患者,生存率为38%,而以前未接受血液灌注治疗的同样患者,生存率仅为10%-15%。所以,血液灌注治疗肝昏迷是有一定效果的。
血液灌注治疗肝昏迷时应特别注意血液相容性,因为肝病患者已有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因子的缺陷,有人主张在每次血液灌注后输入新鲜血浆或血小板。
三、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为一种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经典的血浆置换是将患者的血液抽出,分离血浆和细胞成分,弃去血浆,而把细胞成分以及所需补充的白蛋白、血浆及平衡液等回输体内,以达到清除致病介质的治疗目的。现代技术不但可以分离出全血浆,尚可分离出某一类或某一种血浆成分,从而能够选择性或特异性地清除致病介质,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并发症。
目前许多医院尚未开展床边血液透析,其原因是:一、无可流动的水处理和透析机,二、未认识床边血液透析对危重病人治疗的重要性,怕麻烦,不愿意搬动透析设备,最后导致病人失去抢救机会。
要把治疗时所需用物品准备妥当,否则会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由于床边血液透析不在标准的透析治疗室内进行,给操作者带来一定的困难,医生与护士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作治疗,心理上要适应新的环境。
床边缓慢连续性血液透析(SCHD)
特点:
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血浆渗透压变化小,患者易耐受。 对溶质清除、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效果好。 液体清除效果好,更适合于外科术后,肺水肿或ARDS患者。
通过有效超滤,清除第三间隙水分,使患者接受胃肠外营养和静脉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01
技术操作简单,不依赖CRRT机,不需要专职训练护士进行操作。
1977年Kramer等在德国提出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标志着一个新的血液净化技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诞生。
近10年CRRT技术不断提高与完善临床应用,从危重症ARF扩展到严重创伤、感染、烧伤、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MODA等。
ICU中血液净化的应用指南-中华医学会重症分会

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是将血液通过吸附柱,通过吸附、解 毒、去除细菌、一氧化碳等毒物的方法治疗急
复合血液净化
复合血液净化将几种血液净化技术结合起来使 用,以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
ICU中的血液净化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肾功能不全、严重中毒、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疾病、劳累性心力衰竭等病情需要血液净 化治疗的患者。
3 电解质紊乱
连续监测电解质和渗透 压等数据,及时调整替 代液和不足处置电解质 紊乱。
血液净化在ICU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价
适应症 效果
透析
常见
呼吸困难、水肿、 氮质血症等表现改 善
血浆置换
少见
肝病、自身免疫性 疾病、中毒等的治 疗效果显著
血液灌流
限应用
对病毒性肝炎、脱 水、肾功能不全、 氮质血症等病情的 治疗效果突出
ICU中血液净化的应用指 南-中华医学会重症分会
本指南旨在提供ICU中如何应用血液净化技术以及相关操作的指导。
血液净化的种类和原理
透析
透析是通过半透膜的作用,利用渗透压、扩散 和超滤作用去除血液中的废物和过剩水分。透 析分为腹膜透析和血液替代患者的 血浆以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及病原微生物等。
总结和展望
总结
血液净化技术在ICU的应用不断发展,在ICU中 为大量患者的生命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在不断 优化手段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为临床医生提 供了更为便捷的操作方式。
展望
血液净化技术在完善现有治疗手段的基础上, 越来越强调操作的个体化与精准治疗,未来发 展方向是更为精准、安全、无害的治疗方式, 更好地服务于ICU患者的医疗需求。
3
净化过程监测
常规监测数据包括:体重、栓塞时间、
肝素用量、吸附器和净化器压力、电
重症血液净化科普文章

重症血液净化科普文章重症血液净化科普文章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的治疗中。
它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帮助清除患者体内的各种有害物质,维持体内的正常代谢水平,促进康复和治疗。
在自然界中,我们的身体通过肾脏和肝脏等器官来进行排毒和代谢废物的处理。
然而,在某些疾病或临床情况下,这些器官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导致体内毒素累积,进而造成严重的器官损伤。
临床上,重症患者血液净化可分为血液透析和血液吸附两种主要形式。
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血液净化技术,通过滤过和对流两种方式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
血液透析器中装有半透膜,当患者的血液通过透析器时,患者体内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可以穿过半透膜,进入透析器中,而血液则被过滤后返回患者体内。
通过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液成分可以得到有效调节,促进身体的康复。
另一种重症患者血液净化技术是血液吸附。
血液吸附通过吸附剂与血液中的特定物质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将这些有害物质吸附在吸附剂上,从而达到清除体内毒素的效果。
吸附剂的种类较多,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血液吸附剂可选择聚丙烯酰胺、活性炭等。
血液吸附技术通过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可以起到保护患者器官的作用。
血液净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可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情况,例如急性肾损伤、急性肺损伤、重症感染等。
它不仅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维持体内代谢的平衡,还可以减少对患者器官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尽管血液净化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血液净化过程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感染、出血等。
此外,血液净化过程需要严密的操作和监测,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血液净化技术,并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液参数和病情变化。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加强与医生的沟通,了解血液净化的过程和效果,积极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维持体内的代谢平衡,促进患者康复。
2023中国危重血液净化护理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3中国危重血液净化护理专家共识(最
全版)
介绍
本文是2023年中国危重血液净化护理专家共识的最全版。
该共识是由中国危重血液净化领域的专家们共同制定,旨在规范和提升我国危重病患血液净化护理的水平和质量。
定义
1.危重血液净化:指在危重病患中,通过血液净化技术去除体内代谢产物、调节酸碱平衡、纠正水电解负平衡等手段来维持和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和多器官功能的治疗方法。
共识内容
1. 适应症:明确危重症患者何时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肾功能衰竭、中毒等。
2. 血液净化技术选择:根据病情和患者特点选择合适的血液净化技术,如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
3. 治疗方案:制定详细的危重血液净化治疗方案,包括治疗目标、频次、持续时间等。
4. 治疗过程管理:对危重病患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评估,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5.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防止和及时处理血液净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6. 护理措施:提供全面的护理措施,包括导管护理、护理计划制定等,确保血液净化治疗的顺利进行。
7. 治疗效果评估:制定客观的评估指标,对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进行定量评价。
结论
本文对2023年中国危重血液净化护理专家共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定义、共识内容等方面。
这一共识的制定将为危重血液净化护理提供指导,提高护理水平,为危重病患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血液净化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血液滤过中监测生命体征
01
02
03
04
在血液滤过过程中,严格监测 生命体征是必要的。
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确保患 者生命体征稳定。
特别要注意维持血压稳定,在 必要时进行补液和用药。
防止血压波动过大,否则可能 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血液净化在重症患 者中的应用
汇报人: 2023-11-30
contents
目录
• 急性肾衰竭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液体过负荷 • 严重的电解质及酸碱紊乱 • 急性重症胰腺炎 • 挤压综合征和横纹肌溶解
contents
目录
• 药物过量和中毒 • 肝功能不全 • 血液净化的注意事项 • 病例1 • 病例2 • 病例3
针对SIRS,血液净化 治疗有利于减轻胰腺 及远隔组织器官的炎 症损伤,稳定内环境 。
无手术指征的SAP, 在发病72小时内接受 HF[不低于35ml/( kg•h)]可改善临床 症状,提高非手术治 疗成功率,降低死亡 率。
SAP合并严重水、电 解质和酸碱紊乱;合 并ARF、MODS时, 均为血液净化治疗的 指征。
患者血容量的波动要控制在最小范围,单位时间内超滤脱水 量要均衡,防止短时间内脱水过多。
注意抗凝问题
注意抗凝问题,在抗凝和出血之间找到 良好的平衡。
一旦出现出血症状,需要立即停用药物 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出血症状可能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症状, 如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等。
抗凝治疗是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重要 手段,但也可能导致出血风险。
01
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ARF)是肾泌尿 功能急剧减退导致机体内环境 严重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少在目前,对于脓毒症患者的替代剂量推荐 不应该<20ml/kg/h或kt/v<1.2、每周3次
危重症的核心问题之一脓毒症:其中关键问题AKI
体外血液净化的核心机制与作用 体外血液净化的方式:
间歇式还是连续式 治疗剂量的选择 高容量血液滤过 高截留膜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
偶连式血液滤过与吸附技术
细胞因子吸附技术 肾脏支持系统 体外免疫支持系统 白细胞抑制系统
体外血液净化技术与危重症治疗
刘文虎
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肾病学系 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
危重症的核心问题之一脓毒症:其中关键问题AKI
体外血液净化的核心机制与作用 体外血液净化的方式:
间歇式还是连续式 治疗剂量的选择 高容量血液滤过 高截留膜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
偶连式血液滤过与吸附技术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 物)
复合物水
平的变化)
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脓毒症的理论基础
机体发生炎症反应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炎性细胞因子, 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相应的抗炎因子,这两种因子的失 平衡现象,导致了脓毒症患者免疫系统的紊乱或无反应 (免疫麻痹),进而危胁生命。
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脓毒症的理论基础
炎症介质 血液循环 靶器损害
最近3个RCT、2个系统性综述研究强调了这一概 念。
大剂量或强化模式肾脏替代治疗
2005年以前的研究似乎更多支持强化方案、之后未
见到明显的优势
在强化
方案收
益组中,
似乎只 有体重 是真正 影响预 后的因 素
大剂量或强化模式肾脏替代治疗
标准方案为35ml/kg/h,强化方案为45ml/kg/h:未
采用高容量血液滤过的理由有3种: 第一、“峰浓度学说”:Ronco认为降低促炎、抗炎介质导致 的双相性细胞因子风暴,很可能会降低靶器官的损害。然而 也有学者研究后发现,在脓毒症患者进行高容量血滤确实可
以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但并没有发现血液中炎症介质水平
的下降。 第二、“阈值免疫调节学说:Honore认为清除血液中炎症介
血液净化技术的主要作用
研究提示:体外替代净化与支持技术,
改善重症患者内环境紊乱(包括生理、代谢性); 调节免疫功能;
改善炎症综合征状态;
进而达到改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转归。
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脓毒症的理论基础
感染
炎症因 子风暴
炎症
器官衰竭
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脓毒症的理论基础
脓毒症是一个致炎、抗炎细胞因子体 系失平衡的结果。
一项30名患者接受高截留膜或标准膜研究中,中 位CRRT剂量为31ml/min。与传统膜相比:
高截留膜治疗降低了患者去甲肾上腺素的剂量;
细胞因子IL-1与IL-1ra的清除率更佳。
另一项10名脓毒症伴AKI接受HCOM-IHD的患
者,与高通量IHD相比:
血浆中细胞因子IL-6、IL-8、IL-10的清除率明显增强。
两组的不同时间点上的预后情况
死亡率、替代治疗时间、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方
面均无差别
间歇式、或连续式血液净化技术
两组生存曲线完全一致
间歇式、或连续式血液净化技术
治疗相关并发症并无明显差别
危重症的核心问题之一脓毒症:其中关键问题AKI
体外血液净化的核心机制与作用 体外血液净化的方式:
间歇式还是连续式 治疗剂量的选择 高容量血液滤过 高截留膜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
性脑病; 纠正渗透压波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对脑灌注压力的冲击或
损害;
清除尿毒症毒素、逆转脓毒症性免疫麻痹、改善骨髓功能,如 红细胞生成过程; 在肝衰,MARS、prometheus系统可清除白蛋白结合毒素如 胆红素,达到肝脏支持作用; 强大的体外温度调节器,用于高热或低温患者,通过延长管路、 改变透析液或置换液的温度。
血液循环是炎症 与靶器官之间的 桥梁
血液净化可清除 失平衡物质,稳 定内环境
不仅替代肾脏 而且可多脏器支持(MOST)
体外血液净化技术可以支持多个衰竭的器官:
控制体液平衡,使心脏前、后负荷达到最佳化而进行心脏支持 治疗; 清除肺间质中多余的液体,改善肺脏的氧合功能,达到支持肺 功能的目的;
清除尿毒症毒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等手段,可以缓解脓毒症
一级、二级终点事件也没有统计学区别
大剂量或强化模式肾脏替代治疗
替代相关并发症基本相当,除了低血压、低磷血症、 低钾血症
大剂量或强化模式肾脏替代治疗
目前的研究结果并未证实大剂量肾脏替代
治疗对于脓毒症患者具有更大的收益(CRRT3540ml/kg/h、IRRT6次/周)。
很可能是大剂量组的剂量仍然不够大,所以没有看到真正的收益。 虽没有看到大剂量组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这并不能排除强化肾脏替 代治疗的重要性。
没有强调连续性有多大的优势,而提示两者是等效的。
间歇式、或连续式血液净化技术
荟萃分析显示:
CRRT与IRRT之间的总体死亡率无统计学区别; 反而是患者的脓毒症休克、严重程度、膜生物相容性、营养状态,影 响了患者的死亡率;
间歇式、或连续式血液净化技术
6个研究提示,在各自研究中的死亡率、累积死亡率的风险性方面,似乎有利于 CRRT。只有最下面一个是随机对照性研究。
中会出现低钾血症、低磷血症,因此应加强电解质的监
测。 加强感染监测,因高容量血滤可降低感染而性体温升高 现象。
危重症的核心问题之一脓毒症:其中关键问题AKI
体外血液净化的核心机制与作用 体外血液净化的方式:
间歇式还是连续式 治疗剂量的选择 高容量血液滤过 高截留膜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
偶连式血液滤过与吸附技术
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产生与释放而出现系统 性炎症反应; 抗炎性细胞因子过度产生则会导致免疫麻痹状 态(immunoparalysis),或免疫旷置(immune
suspension),更易导致死亡。
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脓毒症的理论基础
动物模型注射LPS后可破坏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干扰心血管系统功能,诱生多 种细胞因子、以及活化凝血纤溶系统
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
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临床病理生理的复杂性;
AKI是脓毒症的核心并发症
AKI时患者血清肌酐水平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AKI是脓毒症的核心并发症
血清肌酐水平与患者的死亡率关系 绿色:未校正;兰色:年龄与性别校正后;灰色:多 因素校正后;
血清肌酐水平越高、死亡风险率也越高
AKI是脓毒症的核心并发症
能充分显示强化治疗对于肾功能恢复的收益
大剂量或强化模式肾脏替代治疗
进行患者体重权重以后,未发现强化治疗在死亡风
险方面有优势(源于ATN与RENAL研究结果)
大剂量或强化模式肾脏替代治疗
另一随机对照性研究也没有发现强化透析治疗的收益
大剂量或强化模式肾脏替代治疗
强化组
患者的
死亡概
率并没 有下降
大剂量或强化模式肾脏替代治疗
患者的尿量。
多数研究发现,高容量血滤可以减少重症脓毒症
患者或脓毒症性休克患者血管升压药物的剂量。
高容量血滤的可能副作用:
丢失维生素、微营养物质、部分药物。 此时,抗生素剂量的调整、浓度的监测对于避免剂量不 足是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并没有这方面基于循证医学证 据的资料来指导抗生素剂量。 高容量血滤对于小分子溶质清除率高,有研究发现治疗
常规间歇式:小分子溶质清除率好,对多种炎性因子清除率低、或缺乏持续清除
作用,短时透析对良好控制体液状态不太有利。 连续肾脏替代:适合脓毒症时存在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对包括炎症介质在内的 中大分子清除率高。
上述假设到目前为止,仍没有良好的随机对。现行脓毒症生 存率研究工作指南(the current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guidelines)也
高截留膜
24名脓毒症患者随机接受HCOM-CVVH), 或HCOM-CVVHD,结果:
(超滤率分别为1L/h,或2.5L/h)
两种方式对于细胞因子IL-6的清除率相当;
IL-1ra的清除率,CVVH明显优于CVVHD; 两组提高置换液剂量或透析液流量均可以提高细胞因子IL-6、IL-1ra的清除率。
细胞因子吸附技术 肾脏支持系统 体外免疫支持系统 白细胞抑制系统
高截留膜
常规市销血滤膜的分子截留较低,不能有效清除 细胞因子。 高截留膜的分子孔径加大:
最高可达10nm, 厚度约50μ m, 内径达215 μ m。
这些技术的特点在理论上增加膜对于大分子的通
透性,截留值最高可达到100kDa
高截留膜
高容量血液滤过
急诊透析质量改进工作组定义高容量血液 滤过为:
流出液大于等于45ml/kg/h,维持治疗达到24小时以上; 或间歇式超高剂量(85-100ml/kg/h)维持6-8小时,其后
续以标准剂量(20ml/kg/h)再进行其余16-18小时。
两种方式的治疗时间均为连续24小时,只 是24小时内的不同时间段的剂危重症的核心问题之一脓毒症:其中关键问题AKI
体外血液净化的核心机制与作用 体外血液净化的方式:
间歇式还是连续式 治疗剂量的选择 高容量血液滤过 高截留膜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
偶连式血液滤过与吸附技术
细胞因子吸附技术 肾脏支持系统 体外免疫支持系统 白细胞抑制系统
危重症的核心问题之一脓毒症:其中关键问题AKI
体外血液净化的核心机制与作用 体外血液净化的方式:
间歇式还是连续式 治疗剂量的选择 高容量血液滤过 高截留膜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
偶连式血液滤过与吸附技术
细胞因子吸附技术 肾脏支持系统 体外免疫支持系统 白细胞抑制系统
间歇式、或连续式血液净化技术
重症AKI是选择间歇式、或连续式肾脏替代一直是争议的焦 点。
质后,诱导组织、间质中炎症介质转移至血液中并清除,改